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位居第2位[1]。当患者来到我们的病房,医护人员就成为患者安全的保护者,因此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护理安全管理包括以下4部分: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②人员安全管理;③环境安全管理;④物品安全管理。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为了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总结出以下防范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制度的有效实施

制定与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前提。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制度等。护理管理者在平时工作中,对每一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均应定期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制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护理差错上报采取非惩罚制度,鼓励护士谈经验教训,而不是批评、惩罚,做到只对差错不对个人,本着“重原因,轻结果”的原则,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改善系统管理问题来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会议,对每一个护理单元已发生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出相应防范措施。

2 注重护理工作关键时段、关键护士、关键患者的管理

护理工作是一个多人多班次合作的工作,环节多、交接多、配合多、可能发生的差错隐患也多。关键时段包括:繁忙、中午班、夜班、节假日等人员缺少时间。护士长应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做好人力资源调配,适时启动备班人员。

关键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护士、工作态度散漫护士、情绪状况不良、业务能力欠缺的护士等,应引起护士长足够重视。护士的素质能力与护理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故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加强业务培训,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养,认真实施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通过科室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护理经验和技术,使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求护士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关键患者包括:新入院、危重、抢救、大手术、病情发生变化、以及名字相近的患者,加强护理安全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

保证患者安全。通过平时工作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发现并防范护理单元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医院是对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环境的安全舒适是医院环境的主要特点,应首先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2]。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护理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是否平整、厕所是否湿滑、床档与走廊扶手是否固定有效等。护理交接班时,采用床头交接的方式,通过护士的自我介绍,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当班医生与护士,杜绝陌生人出现在病房,而未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护士应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我们采取多部门合作,保证护理

4 规范物品管理,保证护理工作有绪进行

各護理单元物品多,应采取专人管理,加强交接班。护理工作是一个完整而相互连续的工作,因此常用物品的摆放应固定、数量充足,保证日常护理工作的进行。

抢救物品应做到五定一及时[3]:定品种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与灭菌、定期检查与维修、做到及时补充,保证护理工作有绪进行。护士严格进行交接班,并做好记录。

参考文献:

[1]崔焱,主编.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

[2]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

[3]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