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与fanuc螺距补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设备调试与维护
----数控系统参数调整
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
数控机床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系统软件的运行性能决定,在系统中对参数设置不同的值可以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为了使数控机床运行良好,在数控机床生产过程中、生产完成以后都会根据机床以及系统的配置和测试性能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试。

通过该实验期望通过该实验对数控系统及其调试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在完成实验过程中,熟悉数控系统参数手册的使用方法,了解数控系统的参数构成及其种类。

通过完成参数调整实验的过程,以及观测参数调整完成后系统以及机床的运行性能,了解系统参数的变化对机床的影响。

对学生的要求是:
1、养成安全、认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熟悉查阅数控系统参数手册的方法;
3、了解系统参数的体系架构;
4、掌握在数控系统中查找、修改参数的方法;
6、掌握方法;
7、撰写符合实验过程、内容的实验报告;
8、现场操作指导教师要求的实验内容;
三、预备知识
数控系统的参数体系是比较繁杂,参数种类比较多,我们在调整参数前必须对各系统参数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系统参数种类繁多,涉及到对系统的各个方面的调整。

在数控机床中,不管是那一种系统,参数按其不同功能土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参数
这些参数一般由机床开发部制造商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并有较高级别的密码保护,其中的参数设置对机床的功能有一定的限制,他其中的内容一般不容许用户修改。

2.用户参数
这是供用户在使用设备时自行设置的参数,内容以设备加工时所需要的各种要求为主,可随时根据用户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设置合理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加工精度。

2.通信参数
用以数据的输入/输出(i/o)转送。

3.PLC参数
设置PLC中容许用户修改的定时、计时、计数,刀具号及开通PLC中的一些控制功能。

4.机械参数
有些也包括在用户参数内,主要以机床行程规格,原点位置,位置的测量方式,伺服轴、主轴调整,丝杆螺距、间隙补偿方面为主,特别是伺服,主轴控制参数,设置不当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并且造成机床精度达不到要求,甚至于机床不能使用。

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参数的分类方法不一定相同,有些虽不明显地进行分类,但总包含着以上的内容。

正常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参数厂方一般已按要求调整设置,使用中,因操作不当误改,机床使用较长时间后部分机械的磨损,断电或电路板损坏引起参数丢失,电气参数的改变等因素都会造成
机床使用中出现异常,因此在故障发生后,对这些因参数引起的故障,核对并进行改正,故障就能排除,对一些可以利用参数进行调整的故障,在进行确认后,记下原来的参数,进行调整后,机床也能恢复正常。

四、实验准备工作
在进行该项实验以前,学生必须基本了解相关系统的参数说明书或者系统调试指南,能够熟练操作系统操作面板以及了解每一个按键的操作方法及意义,熟悉系统菜单的操作及含义。

五、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总的实验时间为2天,计学时为16个学时。

该实验的平台为数控实训基地北京机电院数控加工中心。

本项实验将练习一些常用参数的调整,以及练习螺距误差的参数补偿。

(一) 西门子系统的螺距误差补偿
1、螺距误差补偿(LEC)
机床在出厂前,需进行螺距误差补偿(LEC)。

螺距误差补偿是按轴进行的,与其有关的轴参数只有两个:
(1) MD38000 最大补偿点数。

(2) MD32700 螺距误差使能:0 禁止,可以写补偿值;1 使能,补偿文件写保护。

并且螺距误差补偿是在该轴返回参考点后才生效的。

2、螺补的方法
(1) 修改MD38000:由于该参数系统初始值为0,故而应根据需要先设此参数。

修改此参数,会引起NCK 内存重新分配,会丢失数据。

因此,应先备份好数据(包括零件程序,R 参数,刀具参数,尤其是驱动数据)。

(2) 用PCIN 将补偿数据作为文件,传至计算机中,并利用计算机编辑该文件,输入补偿值。

(3) 设MD32700 =0,将修改过的补偿文件用PCIN 送入系统或作为零件程序执行一次。

(4) 设MD32700 =1,NCK Reset,轴回参考点后,新补偿值应生效。

(主菜单“Diagnostics”“Service Display”“Service Axis”可以看到)
螺补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系统自动生成补偿文件;
将补偿文件传入计算机;
在PC 机上编辑并输入补偿值;
将补偿文件再传入系统。

过程如下:
1) 首先利用准备好的调试电缆将计算机和系统连接起来;
2) 从WINDOWS 的“开始”中找到通讯工具软件WinPCIN,并启动;
3) WinPCIN 中选择“文本”通讯方式;然后选择接收数据;
4) 进入系统的通讯画面,设定相应的通讯参数,然后用键盘的光标键选择“数据…”,并选择其中的“丝杠误差补偿”,按菜单键“读出”启动数据传输;
5) 按照预定的最小位置,最大位置和测量间隔移动要进行补偿的坐标;
6) 用激光干涉仪测试每一点的误差;
7) 将误差值编辑在刚刚传出的补偿文件中;
%_N_AXIS 3_EEC_INI
$AA_ENC_COMP[0,0,AX3]= 0.024
$AA_ENC_COMP[0,1,AX3]= 0.020
$AA_ENC_COMP[0,2,AX3]= 0.015
$AA_ENC_COMP[0,3,AX3]= 0.014
$AA_ENC_COMP[0,5,AX3]= 0.009
$AA_ENC_COMP[0,6,AX3]= 0.004
$AA_ENC_COMP[0,7,AX3]=-0.010
$AA_ENC_COMP[0,8,AX3]=-0.013
$AA_ENC_COMP[0,9,AX3]=-0.015
$AA_ENC_COMP[0,10,AX3]=-0.009
$AA_ENC_COMP[0,11,AX3]=-0.004
$AA_ENC_COMP_STEP[0,AX3]=100.0
$AA_ENC_COMP_MIN[0,AX3] =100.0
$AA_ENC_COMP_MAX[0,AX3] =1200.0
$AA_ENC_COMP_IS_MODULO[0,AX3]=0
M17
8) 将编辑好的补偿文件载传回系统中;
9) 设定轴参数MD32700 = 1,然后返回参考点。

补偿值生效;
方法二:
系统自动生成补偿文件;
将补偿文件格式改为加工程序;
通过OP 单元将补偿值输进该程序;
运行该零件程序既可将补偿值写入系统。

过程如下:
1) 同方法一,将补偿文件由802D 传道计算机上;
2)编辑补偿文件,修改文件头和文件尾(见下面的例子),将补偿文件该为加工程序格式:%_N_BUCHANG_MPF
;$PATH=/_N_MPF_DIR
$AA_ENC_COMP[0,0,AX3]= 0.0
$AA_ENC_COMP[0,1,AX3]= 0.0
$AA_ENC_COMP[0,2,AX3]= 0.0

$AA_ENC_COMP_STEP[0,AX3]=0.0
$AA_ENC_COMP_MIN[0,AX3] =0.0
$AA_ENC_COMP_MAX[0,AX3] =0.0
$AA_ENC_COMP_IS_MODULO[0,AX3]=0
M02
%_N_BUCHANG_MPF
;$PATH=/_N_MPF_DIR
$AA_ENC_COMP[0,0,AX3]= 0.024
$AA_ENC_COMP[0,1,AX3]= 0.020
$AA_ENC_COMP[0,2,AX3]= 0.015
$AA_ENC_COMP[0,3,AX3]= 0.014
$AA_ENC_COMP[0,4,AX3]= 0.011
$AA_ENC_COMP[0,5,AX3]= 0.009
$AA_ENC_COMP[0,6,AX3]= 0.004
$AA_ENC_COMP[0,7,AX3]=-0.010
$AA_ENC_COMP[0,9,AX3]=-0.015
$AA_ENC_COMP[0,10,AX3]=-0.009
$AA_ENC_COMP[0,11,AX3]=-0.004
$AA_ENC_COMP_STEP[0,AX3]=100.0
$AA_ENC_COMP_MIN[0,AX3] =100.0
$AA_ENC_COMP_MAX[0,AX3] =1200.0
$AA_ENC_COMP_IS_MODULO[0,AX3]=0
M02
3) 将修改过的文件在传回802D 中。

这时在加工程序的目录中就可以看到名为“BUCHANG”的加工程序;
4) 用激光干涉仪测试每一点的误差;
5) 将误差值编辑在加工程序“BUCHANG”中;
6) 按软菜单键“执行”选择加工程序“BUCHANG”。

802D 进入“自动方式”,然后按机床面板上的“NC 启动”键,执行加程序“BUCHANG”后补偿值存入802D 系统中;
7) 设定轴参数MD32700 = 1,然后返回参考点。

补偿值生效;
(二)FANUC系统的螺距误差补偿
FANUC系统的LEC和西门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西门子的补偿参数是通过运行程序来生效的,FANUC是直接将误差值输入到系统参数里面。

在FANUC系统里面与设定误差补偿的参数有3620 各轴参考点的螺距补偿号码
[数据形式] 字轴型 [数据单位] 号码
[数据范围] 0 ~ 1023
该参数设定各轴参考点的螺距误差补偿点的号码。

3621 各轴负方向最远端的螺距误差补偿点的号码。

[数据形式] 字轴型
[数据单位] 号码
[数据范围] 0 ~ 1023
该参数设定各轴负方向上最远端的螺距误差补偿点的号码
3622 各轴正方向最远端的螺距误差补偿点的号码。

设定了此参数时,要切断一次电源。

[数据形式] 字轴型
[数据单位] 号码
[数据范围] 0 ~ 1023
该参数设定各轴正方向上最远端的螺距误差补偿点的号码。

此参数的设定值要比参数
NO.3620的设定值大。

3623 各轴螺距误差补偿倍率
注设定了此参数时,要切断一次电源。

[数据形式] 字节型
[数据单位] 1
[数据范围] 0 ~ 100 设定各轴螺距误差补偿的倍率。

如果设定倍率为1,检测单位和补偿单位相同。

如果倍率设定是0,倍率与设定为1时相同。

3624 , 各轴的螺距误差补偿点的间距
注设定了此参数时,要切断一次电源。

[数据形式] 双字轴型
[数据范围] 0 ~ 99999999
以上参数设定的注意事项参照FANUC系统说明书。

在以上的参数设定完成以后,按照以下步骤补偿螺距误差及反向间隙:
根据机床参数(各轴行程、各轴丝杠的螺距等等)编制检测程序;
1、用激光干涉仪检测机床的误差数据;
2、根据激光干涉仪检测的结果,调整螺距补偿参数(螺距误差补偿菜单下);
3、根据检测的结果,调整1850、1851号参数调整方向间隙值;
(三) FANUC系统下调整各轴的运动速度
1、按系统SETTING热键,将参数写入(PWE)的值从0改为1;
2、按下SYSTEMS键,按下“参数”软件,查找一下几个参数,并进行修改;1410 , 空运行速度
[数据形式] 字型
[数据单位]
[数据范围]
设定手动进给倍率为100%时的空运行速度。

1411
接通电源时自动方式下的进给速度
可在“SETTING”画面输入
[数据形式] 字型
[数据单位]
[数据范围]
1420 , 各轴快速运行速度
[数据形式] 双字轴型
[数据单位]
[数据范围]
设定快速运行倍率为100%时各轴的快速运行速度
3、观察修改后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