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绝句律诗知识点总结
绝句律诗知识点总结一、绝句律诗的历史渊源绝句律诗起源于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唐代,诗歌的发展达到了辉煌的阶段,绝句律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唐代的绝句律诗以其简洁、明快、抑扬顿挫的特点,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一大亮点,被后世传颂不衰。
绝句律诗在宋代也得到了发展和充实,宋代诗人王安石、苏轼等人在继承唐代绝句律诗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趋完善。
绝句律诗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当时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绝句律诗逐渐式微,但在文人诗坛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绝句律诗的形式和韵律规则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特点依然得以保留。
近现代,绝句律诗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发展,成为了当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绝句律诗的历史渊源可以看出,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通过对绝句律诗的历史渊源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脉络和文化内涵。
二、绝句律诗的特点1. 严谨的韵律结构绝句律诗的韵律结构非常严谨,一般为四句一首,每句五言或七言,共二十字。
首尾句要对仗,中间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这种韵律结构使得绝句律诗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美感,给人以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2. 简练的表达方式绝句律诗的表达方式非常简练,往往能在有限的篇幅内抒发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由于形式的限制,诗人在创作绝句律诗时往往要经过精心斟酌,选用恰当的词语,避免冗长和空洞,使诗歌言简意赅,情感真挚。
3. 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绝句律诗在古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绝句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辨。
因此,绝句律诗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4. 多样化的题材内容绝句律诗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既包括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包括了对爱情、友情、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绝句律诗格律
绝句律诗格律
绝句律诗是中国古诗的一种形式,通常包括四行。
以下是其格律:
1. 绝句律诗通常使用五个音节或七个音节的词语。
2. 第一句和第二句通常成为意群,意思连贯,语言流畅。
3. 第三句和第四句也形成意群,与前两句呼应或反衬,常用对比手法。
4. 同韵律:四句的末尾必须使用同一个韵母,如ABAB、CDCD等形式。
5. 旋律起伏:每句的音调必须升降加重,使诗歌旋律起伏,回味无穷。
6. 含蓄概括:诗歌要点必须简练、含蓄,朴实、质朴,言简意赅。
这些规则使得绝句律诗成为古代诗歌中优秀的表现形式,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绝句律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杜甫、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绝句律诗更是至今广为传诵。
在创作绝句律诗时,需要注意节奏、掌握音律和形象丰富而思想深刻的词汇。
此外,绝句律诗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对仗等。
在构思和写作时,值得注意的还有情景描写、意象贯穿、情感抒发的技法。
总之,绝句律诗是中国古诗中的瑰宝,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学习的艺术。
绝句和律诗的区分标准
绝句和律诗的区分标准
绝句和律诗的区分标准:
1、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
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2、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
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
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
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
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
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律诗和绝句知识点总结
律诗和绝句知识点总结一、律诗的知识点总结1. 律诗的概念律诗是一种音韵格律固定的诗体,它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律诗的格律要求严格,要求每一句诗都要遵循特定的音韵规则和格律要求,一般每句诗的字数、字音和声调都是固定的。
律诗的结构严谨,音律和意境相得益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2. 律诗的体制律诗一般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两种。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
七言律诗比五言律诗更长,但不论七言律诗还是五言律诗,都有固定的音律格律要求。
律诗的格律规定了每句诗的字数、字音和声调,所以在创作时需要严格遵守。
3. 律诗的创作技巧律诗的创作需要考虑音律协调、意境传神和节奏优美的要求。
在创作时需要注意选词用字、排比押韵、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尤其在表达意境和情感方面要更加精心的打磨,以求音律和意境的统一。
同时,在传扬律诗传统的同时,也要不断开拓创新,注重表达个性和风格。
二、绝句的知识点总结1. 绝句的概念绝句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起源于唐代初期,盛行于唐代中后期。
绝句的格式要求简洁明了,每首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句式简单,深含义,一般为抒发思想或感情的诗,具有短小精悍、表达真情的特点。
绝句深受古人和现代人的喜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
2. 绝句的题材和风格绝句的题材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感情的,又有表达社会风尚的,还有反映历史事件的。
绝句的风格主要是简洁明了,抒发真情实感,不注重修辞和华丽的语言,而是注重情感真挚、意境质朴、内容扼要。
3. 绝句的表现手法绝句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意境表现、形象表达和抒情手法。
绝句的意境要求意境清新、富有激情、色彩鲜明;形象要求生动、形象深刻、富有形象感染力;抒情要求真诚、震撼、有力度。
通过这些表现手法,使得绝句在短小的篇幅内,达到情感传达的效果。
综上所述,律诗和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两种形式。
在创作律诗和绝句时,不仅需要熟悉和掌握其音韵格律,还需要注意选材、表现手法和情感抒发。
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
诗词写作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与联系
诗词写作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与联系一、律诗的分类:每首诗为8句,称为律诗,又以每句字的多少分为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每首诗如果在8句以上,则是排律,亦分为七言排律、五言排律。
二、绝句的分类:每首诗为4句,称为绝句,同样以每句字的多少分为七言绝句、五言绝句。
三、律诗与绝句的区别:绝句每首诗4句,上下句式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律诗每首诗8句,中间的四句(既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四、律诗与绝句的联系:第一,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通称近体诗或格律诗,都讲求诗韵、平仄、对仗,平仄格律及韵脚有定式,且韵脚一般只押平声韵。
第二,绝句其实就是律诗的断章。
换言之,一首律诗,取其首联与颔联(一二三四句)、或取颔联与颈联(三四五六句)、或取颈联与尾联(五六七八句)、或取首联与尾联(一二七八句),均可成为一首绝句。
但是,不是每首律诗都可随意断章,就能成为数首绝句的,这要看这一首律诗的写作构成,在它分割以后,形成绝句,在起承转合四大要素上是否单独成立。
五、排律的格式及特点:前面讲了,一首诗,如果句式在8句以上者,称为律诗。
那么,做为排律,在符合律诗“诗韵、平仄、对仗”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则至少10句,而且,排律诗,除去第一、第二句,及最后两句外,其它的句式,每句要求上下句对仗。
如果不符合“诗韵、平仄、对仗”三大要素,就不是排律,而要纳入古风诗论。
根据每句中字的多少,排律诗亦分为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下面列举一首月沐的排律诗近作,直观地品读以加深理解:田野晚春(排律?新韵)平川望断秀云天,万里春光渭水边。
雨后初晴斜影外,东风转向乱红前。
花摇瑞气牵诗意,叶荡轻风网趣闲。
油菜金枝嵌细露,麦田绿浪泛青烟。
禽鸣犬吠惊丝柳,蝶舞蜂飞恋澈泉。
莺语穿杨鸣绿树,笛声透栅醒桃园。
风吹碧树开云路,日照浮桥渡木船。
一抹朝霞勾粉黛,稀疏飞絮憩茅檐。
新泥有意劳春燕,老马用心犁沃田。
本是花间陶醉客,食香饮露不思还。
--月沐作于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这首诗,是一首比较成功的排律诗,符合律诗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诗韵:首句及每双数句最后一字押韵平声且韵脚在同一个韵部;二、平仄:符合平起式首句押韵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律;三、对仗:除去第一、第二句“平川望断秀云天,万里春光渭水边。
绝句律诗平仄
绝句律诗平仄绝句,作为中国传统的律诗体裁之一,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包括四句诗,每句都有五、七个字。
但是,在绝句的创作中,平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注意和把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关于绝句律诗平仄的知识。
一、什么是平仄?平仄是古代汉语语音的一种基本音律。
平是指音节的声调平稳,仄是音节的声调变化。
在绝句中,平仄是指每个字的声调高低。
二、绝句的韵律特点绝句的韵律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平仄要求。
首先,绝句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求作品的末尾分别是仄平平仄。
其次,在绝句中,每句五、七字都是以仄起头,平为次。
因此,绝句中平仄的应用也要遵循这些规律,以使整个诗句节奏感和韵律和谐。
三、平仄对绝句律诗的影响平仄的使用对于经典的绝句律诗影响深远。
首先,平仄可以影响整个句子的节奏感和流畅度,使诗句变得优美悦耳。
其次,平仄要求每个字音节的抑扬顿挫要严谨,这可以提升作品的整体韵律。
最后,好的平仄掌握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诗意,既有助于表达情感,也使作品更易被人理解。
四、如何理解和运用平仄?理解平仄需要对汉语的声调和字音音节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
另外,诗歌创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也需要多阅读经典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认知。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平仄的严密把控,注意句式的整体韵律和措辞的准确性,并结合语言的美感和文学的感染力,力求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平仄在中国传统绝句律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构建诗歌韵律的关键元素之一。
因此,创作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平仄的规律,努力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以求更好的表达和美学效果。
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
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诗歌鉴赏——绝句和律诗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其中,绝句和律诗作为两种重要的诗歌体裁,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绝句和律诗的特点、鉴赏技巧以及其中的经典之作。
一、绝句的特点和鉴赏技巧绝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四行诗体,由于字数的限制,使得绝句必须力求简洁明了,凝练言志。
常见的绝句格律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或七个字。
绝句的鉴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突出:绝句需要通过有限的字数表达出独立而完整的意义,因此主题必须得到精心的选择和准确的表达。
无论是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还是讴歌英雄事迹,都需要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句来突出主题。
2. 韵律优美:绝句的音韵律动是其重要的审美要素。
作者需要灵活运用平仄和押韵的技巧,使得每个字在整首诗中既能与其他字形成和谐的音韵对比,又能与整体韵律保持一致。
3. 对仗工整:绝句每两句之间需要有对仗关系,通过对比和呼应来凸显诗意。
对仗既有平行对仗,也有交叉对仗。
运用对仗手法,使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
绝句的经典之作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这些作品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将自然景色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律诗的特点和鉴赏技巧律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较长的诗歌形式,它通常包含八个字或者十个字的一个单元,每四个单元为一段。
律诗以其严格的格律和押韵规范而闻名。
律诗的鉴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尺度恰当:律诗的每一句应该有确定的字数限制,通过掌握合理的节奏和韵律,使诗句通顺、具有节奏感,同时做到字数适中,使得整首诗的句长变化丰富。
2. 押韵工整:律诗要求每句末字押韵,不同段落之间还要求句末韵脚相同。
押韵的形式可以是仄韵或平韵,作者在运用押韵时需要注意避免生硬和牵强的感觉。
3. 内容充实:律诗由于长度较长,更适合叙事、抒发情感或记叙事件。
在创作时,作者需要注重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得整首诗的内容紧凑而丰富。
律诗与绝句
律诗与绝句一、古体和近体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
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它有以下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
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
二、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二者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二者有什么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是:律诗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诗,绝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诗。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1律诗和绝句的概念
1、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例: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2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1、起源不同。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绝句起源于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2、句数字数不同。
绝句一般四句,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诗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则称排律或长律。
3、押韵不同。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只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想要了解律诗和绝句的区别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特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一、字数要求不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律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超过八句就是长律,长律多数为五言,七言的也有,但不太多。
绝句一般只有四句,所以字数只有律诗的一半,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
二、声韵、平仄要求不同律诗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律诗非常罕见,基本可以忽略;律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这个讲究很多,要学起来得费一翻工夫;律诗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绝句又分古绝与律绝1、古绝是古体诗,也就是自由诗,不管是押仄声韵还是平声韵,都不受近体诗平仄的事缚;2、律绝相当于二分之一律诗,因为是四句,只有正常律诗的一半,不但必须押平声韵,而且也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三、起源不同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
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和绝句的特点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绝句和律诗的区分资料
一、起源时间。
1、绝句,也叫截句、断句、绝诗,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名称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据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会,有联章作诗的文风,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把每人所作的诗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绝句称呼,因此而来。
2、律诗,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的文坛领袖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在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推广后,进一步发展定型,而盛行于唐宋时期。
三、格律要求。
1、绝句,在格律上虽讲究押韵。但对平仄和对仗要求不严,有律绝和古绝两种风格,各有特点和区别。
一是律绝,与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并要符合平仄规律要求。如,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牧《题春舍》:
三树稚桑春未到(仄仄平平平仄仄),扶床乳女午啼饥(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句子数量。
1、绝句,规定全诗四句。其中,五绝,为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六绝,为每句六个字,共二十四个字;七绝,为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六绝,极少出现。
2、律诗,为全诗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其中,五律,为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六律,为每句六个字,共四十八个字;七律,为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六律,也几乎很少出现。
潜销暗铄归何处韵式,刘禹锡《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风吹浪正淘沙(平平仄仄仄平平)。
女郎剪下鸳鸯锦(平平仄仄平平仄),将向中流定晚霞(仄仄平仄仄仄平)。
律诗与绝句知识点总结
律诗与绝句知识点总结律诗和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种形式,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格律和表达方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律诗和绝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瑰宝。
下面将分别从律诗和绝句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律诗的知识点总结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
律诗的特点是每首诗的词数一定,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如七绝的格式是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而律诗的韵律要求则是每句必须押韵。
律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有《离骚》、《长恨歌》等。
1. 律诗的定义和特点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每首诗的词数一定,如七绝的格式是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而律诗的韵律要求则是每句必须押韵。
由于律诗有着较为严格的格律和韵律,所以在创作时需要注重对词语的选用和排列,这样才能符合其格律和韵律的要求。
2. 律诗的发展历史律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律诗是受到音乐的影响,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曲调。
隋唐时期,律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文学形式,其格律和韵律要求也日益完善。
唐代律诗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律诗诗人和作品。
3. 律诗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律诗有着众多的优秀代表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离骚》和《长恨歌》。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律诗之一,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而《长恨歌》则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思念之情。
二、绝句的知识点总结绝句是一种简短抒情诗,它具有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
绝句的特点是每首诗词数一定,韵脚可押可不押,格式严格、言简意赅,一般是四句诗,每句五言或七言。
绝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绝句与律诗的平仄及对仗要求
绝句与律诗的平仄及对仗要求现代诗可分为绝句和格律诗。
绝句共有四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绝句共有八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所谓五个字,是指每句话中的五个字;所谓七言,就是每句话七个字。
押韵的一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排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绝句只有首联和尾联。
另外绝句对对仗没有要求,严格要求押韵诗和项链的对仗。
在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平调)、两个(升调)、三个(升调)和四个(降调),一个或两个被称为平调,三个或四个被称为连音。
绝句和格律诗对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绝句的水平要求与格律诗的前四句一致;五言诗的要求和七言诗每句最后五个字的要求是一样的。
所以本文只讨论七言律诗,其他情况都包括在内。
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为: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律诗的四种形式都是由四种基本句式构成的。
首先,近体诗韵脚(即入韵的句子的末尾字)为平声,不入韵的句子末尾字为仄声。
二、四、六、八句必须入韵,三、五、七句必须不入韵,第一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例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首句皆是不入韵的。
再如“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旬”、“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首句皆入韵。
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以五言诗更为多见,首句入韵的情况以七言诗更为多见。
其次,每一联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分别和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平仄相反,称为“对”,相邻两联的相邻两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则要求平仄相同,称为“粘”。
综上所述,便产生了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1.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可以看出,第一种格式和第二种格式只有第一句不同。
如何写绝句与律诗
如何写绝句与律诗
一、诗要吟不是看
二、诗词的格律主要是韵和声律。
首先,应懂得平仄,一般用平水韵有106韵。
有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除平声外都是不平,就是仄。
开后面这个两个就是仄。
前面三个是平。
也就是现在的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
但有个别字古字读音不同,要查平水韵表。
而且推荐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
三、体式:
五言即一句五个字,共四句叫五言绝句;八句叫五言律诗。
超八句叫长律诗。
七言每句七个字,四句叫七绝;八句叫七律诗。
四、谋篇:
要起承转合
五、意境:
诗之品有种: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
绝句基础知识
绝句基础知识一、什么是绝句绝句与律诗,基本上是在唐朝时代逐渐产生并定型的诗体;先有律诗还是先有绝句,目前尚无查考和论据。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
其格律关系,可视为分别截取律诗的某两联而构成,有截取律诗的前两联,也有截取律诗的后两联,或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还有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
为了押韵的关系,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的居多。
绝句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点:平仄、对仗、押韵;同时还包括“起、承、转、合”的章法和句式结构等格律要素,这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
每首绝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二、平仄格式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1、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碧波·咏树碧波·小溪即景平平仄仄平平仄,深居沃野枝繁茂,平平平仄仄,岸边风拂柳,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叶千张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跃树枝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本是同根同血脉,仄仄平平仄,放鸭河中漾,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何飒飒起风涛。
平平仄仄平。
清波荡小舟。
2、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包德珍·夜思包德珍·新春絮语平平仄仄仄平平,天心随意弄迷离,平平仄仄平,吟虹出远天,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仄平平。
兰水一诗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未必风涛初识我,仄仄平平仄,月带群星至,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声来枕边。
3、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碧波·暴风李频·渡双江仄仄平平平仄仄,一阵狂飙如猛兽,仄仄平平仄,岭外音书断,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经冬复历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屋摧树倒禾苗折,平平平仄仄,近乡情更怯,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间万象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问来人。
4、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包德珍·咏李白碧波·咏日仄仄平平仄仄平,行路方知蜀道难,仄仄仄平平,宇宙现穹隆,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基础概念是?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基础概念是?律诗和绝句的关系:1、共同点:律诗和绝句都是格律诗。
所谓格律,就是在声韵上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规范。
(1)讲平仄,在声韵声调上有音乐的节奏和美感。
比如哪个地方要用平声字(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一、二声调,用A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现在略与不同),哪些地方该用仄声(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第三、四声调,用B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今也略有不同,还有古语中有入声,用C表示。
今普通话则无)。
举个例子来说。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声调上看:BB/AAA/BB,CA/BBB/AA。
AA/AB/AA/B,AB/AA/BB/A。
可以两字或三字划出一个音块来,而且音块相互交替。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如果换成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B/AAA/BA,BA/BBC/AA。
AA/CB/BA/B,CC/AA/AB/A。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AB/AAA/BB,BA/BBC/AA。
CA/BC/AA/B,AB/AA/BB/A。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这里讲得有点深了,不必在意,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格律。
以上讲的只是一个模式的格律,格律按以上这种两字或三字的音块彼此交替,有的地方可以通融,有的地方必须遵循,不能随意变动,否则就不合规范。
2、两者的区别:先认识一下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结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首有四行(四句)。
逗句也算一句,与今之语法不同。
律诗: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古代诗歌形式解读律诗与绝句的对比
古代诗歌形式解读律诗与绝句的对比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不仅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也在形式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貌。
在古代诗歌中,律诗和绝句是两种常见的形式,它们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律诗和绝句这两种形式进行解读,并对其进行比较。
一、律诗的特点与魅力律诗,顾名思义,是按照一定的音律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
它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律严谨:律诗要求按照一定的音律编写,每个字音的长度都受到限制。
五言律诗要求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要求每句七个字,通过这种限制使得诗句的韵律更加优美动听。
2. 韵脚变化:在律诗中,韵脚的变化十分丰富多样。
五言律诗按韵脚的变化可以分为仄起平收和平起仄收两类,使得诗句的韵味更加浓郁。
七言律诗的韵脚变化更加复杂,有幽默、婉转、豪放等不同的韵味。
3.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律诗既可以表达哀怨之情,也可以表达豪放之意。
它的语言表达更为简练,通过有限的字数展现出丰富的意境,给读者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律诗以其独特的音律和精练的语言,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从唐代的杜甫、李白,到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无不以律诗为荣,创作出了众多经典之作。
二、绝句的特点与魅力绝句,又称四行诗,是一种以四句为一组,每句五个或七个字的诗歌形式。
它相对于律诗来说,在形式上更加自由,没有严格的音律限制。
以下是绝句的特点:1. 精巧简洁:绝句的篇幅短小,只有四行,因此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现出完整的意境。
诗人们运用巧妙的语言技巧,使得绝句的表达简练而又不失深远。
2. 音韵和谐:虽然绝句没有律诗那样严谨的音律要求,但是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依然会追求音韵的和谐。
通过运用押韵、叠韵等手法,使得绝句的语言更加韵味十足。
3. 强调意象表达:绝句更加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简练而凝炼的语言,将诗人的思想感情凝聚在四行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
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
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
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
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
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
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
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
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
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首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颔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颈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尾联)*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仄起式(首句不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仄起式(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
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
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七律和七绝,作法上应该分开说,七律要工整,主沉稳,宜宏大,我不主张七律写得过于轻巧靓丽,这种风格与它的体质不合,又如李长吉那样的奇幻风格,就不适合写七律,李义山的言情七律固然缠绵绮丽,但仍然气质精练气象阔大。
七绝则大大适合轻巧靓丽,我们读小杜的七绝,简直是一群时尚美女,娇俏明艳,令人赞叹,老杜的七律,就是不苟言笑的君子了,试想一位男子汉抛个媚眼给看官,恐怕谁都不适应。
然而世事无绝对,人间也有梅艳芳张国荣这样的例外,何况于诗。
七绝多工笔,七律多写意,这个写意的意思,是说它适用于较广的视角,拿摄影来比喻,七绝如微距,七律如广角,五言如长焦,古体较近于标头。
杜甫的《又呈吴郎》,写一件极小的事,仍要从中折射出时代和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但不可空洞,尤其是写时事或感怀的,最忌一味豪言壮语,我一直认为词中刘改之与辛幼安的差距很可借鉴,这不仅仅是文采学问上的差距,各人经历不同,有些东西是不能勉强的。
写感情则忌粘腻痴重,这个很难,往往有真情的就泥于事,无真情的就拿些密丽句子凑数,前一种多少给人词不达意的感觉,后一种更常见些,说它不好,它倒也工工整整,说好呢,它又不过是东拉西扯,并没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
从技术的角度上说,七绝的重点在后两句,部分四句份量平均,很少有重点在前两句的。
前两句铺垫得体,轻重均衡,就算是无过有功,要让人记住,关键在后两句出彩,是自前面的基础上推进,或者是大转,都无不可。
也可以前三句铺垫,到末句终章明意,重头戏都是在后面,但并非说前两句就可以顺手随意。
如杜牧的《屏风》:"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第一句铺出背景,次句在大色调下点出重点,隐伏后面的转折,倘若这句单纯承上句续写屏上美色,后面的转折就少了大半力量。
第三句转移视线到主人公身上,末句结明主旨,句句承转,结构极其严紧,不可移易。
这结构是好的,可以打一百分,诗总体多少分,那是另说。
我不主张太强调结构,诗的神韵更重要。
写七律,学养的底子很重要,不比七绝,重灵气,可以略微取巧些。
读的书少,词汇语句缺少变化,诗就容易轻,压不住阵脚。
七律的具体写法,字、句、联、章,历代都有不少说法,网上也有专章论述,各有道理,信哪种不妨照哪种做去,大半殊途同归,只要写得出好诗来,路径无关紧要的。
真正的好诗,有力量扭转欣赏习惯,而不是迁就普遍的欣赏习惯。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臵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
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简单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
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限制比较松。
简单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
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限制比较松。
这里,还需要对诗的平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