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doc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 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5盲沟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2.0.6集液井(池)leachate collection well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7调节池equalization basin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2.0.8填埋气体landfill gas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完整word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_17—200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5盲沟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5.1.3 填埋场主体工程构成内容应涉及:计量设施, 地基处理与防渗系统,防洪、雨污分流及地下水 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搜集和处
5 应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域、环境保护目旳区域旳 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域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4.0.4 填埋场选址比选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预选:应在全方面调查与分析旳基础上, 初定3个或3个以上候选场址,经过对候选场址进 行踏勘,对场地旳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水 文、气象、供电、给排水、覆盖土源、交通运送 及场址周围人群居住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宜推 荐2个或2个以上预选场址。
2.0.26 导气井 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中间为多孔管旳径向导气设施。
2 术语
2.0.27 导气盲沟 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中间为多孔管旳水平导气
设施。 2.0.28 填埋单元
按单位时间或单位作业区域划分旳由生活垃圾和 覆盖材料构成旳填埋堆体。 2.0.29 覆盖
采用不同旳材料铺设于垃圾层上旳实施过程,根 据覆盖要求和作用旳不同可分为日覆盖、中间覆盖 和最终覆盖。 2.0.30 填埋场封场
垃圾坝
2 术语
2.0.6 防渗系统 在填埋库区和调整池底部及四面围坡上为构筑渗
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旳多种材料构成旳体系。 2.0.7 防渗构造
防渗系统多种材料构成旳空间层次。 2.0.8 人工合成衬里
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旳防渗层衬里,目前使用 旳人工合成衬里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旳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 采用两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旳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9 复合衬里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CJJ17-20041 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5盲沟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2.0.6集液井(池)leachate collection well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7调节池equalization basin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2.0.8填埋气体landfill gas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最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处理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
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有效处理这些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卫生填埋是目前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垃圾填埋在地下,
利用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逐渐降解垃圾,最终形成稳定的土壤。
然而,填埋过程中如果不符合技术规范,就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问题。
首先,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
填埋场地应远离居民
区和水源地,地质条件要稳定,地下水位要低,以防止垃圾渗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填埋场地还要进行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填埋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其次,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和
不可降解的垃圾要分开填埋,以便提高填埋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同时,要对有害垃圾进行特殊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还要求对填埋场进行监测和管理。
填埋场周围要
建立监测站点,定期监测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填埋场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总之,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
只
有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才能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的执行和监督,共同为城市环境卫生作出贡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处理是每个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填埋处理技术是其中一种常见
的处理方式。
然而,填埋处理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最小化。
首先,填埋场的选址和规划非常重要。
填埋场应该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同时
也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土壤类型。
此外,填埋场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的垃圾处理需求,以避免填埋场的过早饱和和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规范。
填埋场的底部需要进行
防渗处理,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填埋场的垃圾覆盖层和排水系统也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体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此外,填埋场的垃圾处理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规范。
垃圾应该按照一定的分类
和堆放方式进行填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体积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填埋场的运营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填埋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最后,填埋场的封闭和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填埋场的封闭需要符合相关
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避免填埋场的二次污染和对周边环境的长期影响。
同时,填埋场的治理也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总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是确保填埋场安全和环保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规范和技术要求,才能有效地减少填埋过程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利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
然而,要确保填埋处理的安全、环保和有效,必须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
二、填埋场选址(一)选址原则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
2、避开生态敏感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区域。
3、远离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和洪水淹没区。
4、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二)场地条件1、地形较为开阔,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场的管理。
2、有足够的填埋容量,以满足服务区域内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填埋年限的要求。
3、交通便利,便于垃圾的运输。
三、填埋场设计(一)填埋库区1、填埋库区应设置防渗系统,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合理划分填埋单元,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气体的收集。
(二)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1、建立完善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确保渗滤液及时排出。
2、渗滤液处理应采用合适的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三)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1、安装填埋气体收集设施,收集产生的甲烷等气体。
2、对填埋气体进行处理和利用,如发电或作为燃料。
(四)雨污分流系统1、设计有效的雨水导排系统,减少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2、实现雨污分流,降低渗滤液的产生量。
四、填埋作业(一)进场垃圾检验1、对进入填埋场的垃圾进行检验,严禁危险废物等不符合要求的垃圾入场。
2、控制垃圾的含水率和热值等指标。
(二)填埋作业方式1、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每层垃圾的厚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及时覆盖,减少垃圾暴露面积和时间。
(三)填埋设备1、配备合适的填埋作业设备,如推土机、压实机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五、环境保护与监测(一)污染防治1、控制填埋场的扬尘、恶臭和噪声等污染。
2、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进行定期监测。
(二)环境监测1、设立监测井,监测地下水水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垃圾填埋技术规范是确保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包括填埋过程、填埋设施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垃圾处理提供参考。
一、填埋过程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是指将垃圾运输至填埋场,按一定方法进行填埋和覆盖的过程。
填埋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1. 垃圾收集与运输:垃圾收集应在每天早晚进行,确保垃圾不积压。
垃圾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避免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2.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
垃圾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最小损害。
3. 垃圾堆放与压实:填埋场内的垃圾应按照一定的堆放方法进行,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填埋过程中,要进行适度的垃圾压实,减少填埋体积。
4. 填埋材料的使用:在填埋过程中,应根据需要使用填埋材料,如土壤覆盖层、填埋底土等,以保证填埋体的稳定性和防渗效果。
二、填埋设施要求为了保证填埋过程的顺利进行,填埋场应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和管理要求:1. 填埋场选址与布局:填埋场应选择在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的地方,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划和环境要求。
填埋场的布局应合理,设置进出口,便于垃圾运输和管理。
2. 填埋场建设与管理:填埋场的建设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包括填埋场的地基处理、防渗措施和渗滤液处理等。
填埋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好填埋量、填埋时间等记录。
3. 排气与防渗系统:填埋场应具备排气与防渗系统,以控制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体。
防渗系统包括防渗壕、防渗布等,确保填埋场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4. 监测与运营管理:填埋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对填埋场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与有效。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填埋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渗滤液处理: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应采取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方式,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1J 122-200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2001年12月1日1 总则1.0.1 为了在城市生活垃圾实施卫生填埋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不适用于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工程。
1.0.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0.2 卫生填埋sanitary landfill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
2.0.3 有害垃圾harmful refuse在生活垃圾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如废电池、油漆、灯泡、灯管、过期药品等2.0.4 渗透系数permeabilitv coefficient表示防渗材料透水性大小的指标。
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1时的地下水的渗流速度。
2.0.5 垃圾坝refuse dam建在垃圾填埋作业区前,由块石或建筑材料构成,起到挡阻垃圾或通透垃圾渗沥液作用的堤坝。
2.0.6 截洪沟Cut-off ditch在填埋场区外围坡地沿等高线开挖的水沟,用以拦截及排泄坡面水流。
2.0.7 集液池leaching pool在填埋场最低处修筑的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积液排出的构筑物。
2.0.8 调节池regulating reservoir为减少水量和水质变化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污水预处理或具有调蓄功能的构筑物。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如何科学且有效地处理垃圾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准和规范。
本文将分享《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规范概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标准,旨在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技术要求与管理。
本规范涵盖了垃圾填埋的全部过程,包括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填埋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
此外,本规范还特别强调了填埋场环境监测、填埋场管理和填埋场后期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
规范要求垃圾分类本规范要求,在进行垃圾处理前,应该对垃圾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垃圾类型进行分别处理。
同时,对有害垃圾要专门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垃圾填埋场选址本规范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要选在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地方,以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垃圾填埋场设计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应根据填埋场选址、垃圾类型、填埋方式等因素进行设计。
在设计上应考虑到污染防治和边坡稳定等因素,同时对垃圾填埋场内的设施和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垃圾填埋过程垃圾填埋的过程应该是可控、稳定、安全的。
本规范要求,在填埋的过程中,应该对填埋场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垃圾露出和漏渗污染的情况。
填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渗沥液的生成量,及时进行排放;尽量减少掩埋材料的用量,以达到节约资源和成本的目的。
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本规范要求,在填埋场使用期内,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等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填埋场使用结束后,还应该进行后期处理和环境监测,以确保填埋场及其周边环境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1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afd9e9558e9951e79b8927cb.png)
封面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一、填埋场选址与规划二、填埋场的土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保护1.填埋场选定的土地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如土壤质地、坡度等。
不得选择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
2.填埋场的地下水保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隔离层、保护壁、砂井等。
同时要加强监测,确保地下水不受到污染。
三、填埋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填埋场应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进出口道路、堆场、办公楼、车辆维修站等。
同时要配备运输车辆和相关设备,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营。
四、填埋场的填埋操作和处理1.填埋操作应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包括垃圾堆平整、覆土和压实等。
2.填埋场中应设立塑料薄膜覆盖层,防止垃圾渗滤液的滲漏。
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填埋场应定期清理并进行覆盖,防止畜虫滋生。
五、填埋场的气体处理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甲烷等。
填埋场应设立气体采集和处理系统,对有害气体进行回收或安全排放。
六、填埋场的环境监测填埋场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填埋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土壤和地下水等进行监测。
并要设立监测点位,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填埋场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七、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填埋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八、填埋场的封场与复绿填埋场的封场与复绿是填埋过程的最后一步。
要采取适当的封闭措施,确保填埋场不再产生污染物。
同时要进行复绿工作,使填埋场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
总结: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和垃圾处理效果。
规范涵盖了填埋场选址与规划、土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填埋操作与处理、气体处理、环境监测、运营管理以及封场与复绿等方面。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并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每个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则是确保垃圾填埋过程中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对填埋场的选址和设计进行严格规划。
填埋场应该远离水源、居民区和自然保护区,以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
填埋场的设计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包括防渗层、排水系统和垃圾覆盖层等设施,以确保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会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其次,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进行科学规范。
生活垃圾中包含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垃圾,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助于提高填埋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科学的填埋操作也包括对垃圾的压实、覆盖和封闭等步骤,以减少填埋场产生的恶臭和有害气体。
此外,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还要求对填埋场的监测和管理进行严格执行。
填埋场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填埋场的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填埋场的管理也需要严格执行,包括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对填埋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保护等方面。
总之,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是保障填埋场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规范,科学处理垃圾,并严格监测和管理填埋场,才能有效减少填埋过程中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填埋技术规范的执行,共同为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最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 总则1.0.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填埋库区 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 垃圾坝 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 人工合成衬里 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 复合衬里 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5 盲沟 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2.0.6 集液井(池) leachate collection well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7 调节池 equalization basin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2.0.8 填埋气体 landfill gas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卫生填埋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进行规范,以确保垃圾处理的卫生和环保。
二、卫生填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卫生填埋技术原理卫生填埋技术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处理要求填埋在地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其分解和稳定化的过程。
该技术主要由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监测等环节组成。
2. 卫生填埋技术的应用卫生填埋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其优势包括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
同时,卫生填埋技术也可有效控制垃圾的二次污染和传染病扩散的风险。
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规范要求1. 垃圾收集和分类生活垃圾的收集应按照规范进行,分类垃圾和非分类垃圾分别存放,并在垃圾桶上进行明确标识。
垃圾分类应包括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2. 垃圾运输垃圾运输过程中应考虑到垃圾的特性,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如使用密封性好的运输车辆,并加装防滴漏装置。
同时,运输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车辆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 填埋场选址和建设填埋场选址应远离可疑污染源,并具备充足的占地面积和地质稳定性。
填埋场的建设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执行,并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控设施,如环境监测系统和垃圾气体的处理系统等。
4. 垃圾填埋操作垃圾填埋操作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和要求,包括垃圾平整填埋、覆土层厚度和密实度的控制等。
同时,填埋场表层的排水和防渗设施也应得到充分的考虑,以防止地下水污染。
5. 填埋场管理和监测填埋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包括填埋场人员的培训和安全考核,垃圾分解的过程监测,以及填埋场周边水质、气体和地下水的定期监测等。
同时,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四、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的卫生填埋技术能有效防止垃圾带来的传染病传播和二次污染,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EEE9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212号)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 年6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四年二月十九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主要条文介绍作者:佚名转贴自: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网点击数:8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 —2004 )共有条文90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9条,主要是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的。
强制性条文介绍(9条):3.0.2 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4.0.2 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 洪泛区和泄洪道;3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 以内的地区;4 填埋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 以内的地区;5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 以内的地区;6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6.0.1 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8.0.1 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填埋气体严禁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
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水炬法集中燃烧处理。
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8.0.3 填埋库区除应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戊类防火区采取防火措施外,还应在填埋场设消防贮水池,配备洒水车,储备干粉灭火剂和灭沙土。
方兴未艾配置填埋气体监测及安全报警仪器。
8.0.5 填埋场达到稳定安全期前的填埋库区及防火隔离带范围内严禁设置封闭式建(构)筑物,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将火种带入填埋库区。
8.0.6 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必须小于5% ;建(构)筑物内,甲烷气体含量严禁超过1.25% 。
10.0.5 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使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填埋作业达到设计封场条件要求时,确需关闭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鉴定、核准;2 填埋堆体达到稳定安全期后方可进行土地使用,使用前必须做出场地鉴定和使用规划;3 未经环卫、岩土、环保专业技术鉴定之前,填埋场地严禁作为永久性建(构)筑物用地。
11.0.3 填埋场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的要求。
其它主要条文介绍(20 条):3.0.3 填埋物应按重量吨位进行计量、统计与校核。
3.0.4 填埋物含水量、有机成分、外形尺寸应符合具体填埋工艺设计的要求。
4.0.3.3 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 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 年。
5.0.3 填埋场总图中的主体设施布置内容包括:计量设计,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场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5.0.4 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应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给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消防和安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通信、监控等附属设施或设备。
填埋场宜设置环境监测室、停车场,并宜设置应急设施(包括垃圾临时存放、紧急照明等设施)。
5.0.5 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与填埋库区之间宜设绿化隔离带。
生活、管理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工艺等条件确定。
6.0.2 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 x i0-7cm/s , 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
6.0.3 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 )土工膜作为防渗衬里时,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填埋场防渗的材料性能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6.0.4.1 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
7.0.8 渗沥液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应优先选择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案,排放标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 6899 )中的三级指标。
不具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时应建设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8.0.2 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宜采用竖井(管),也可采用横管(沟)或横竖相连的导排设施。
2 竖井可采用穿孔管居中的石笼,穿孔管外宜用级配石料等料状物填充。
竖井宜按填埋作业层的升高分段设置和连接;竖井设置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50m;管口应高出场地1m 以上。
应考虑垃圾分解和沉降过程中堆体的变化对气体导排设施的影响,严禁设施阻塞、断裂而失去导排功能。
3 填埋深度大于20m 采用主动导气时,宜设置横管。
4 有条件进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时,宜设置填埋气体利用设施。
8.0.8 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
填埋库区底部及边坡的土层10m 深范围内的裂隙、溶洞及其他腔型结构均应予以充填密实。
填埋体中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隙应及时予以充填密实。
9.1.1 填埋场作业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填埋作业要求及填埋气体安全知识。
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填埋作业工艺、技术指标及填埋气体的安全管理。
9.2.2 填埋应采用单元、分层作业,填埋单元作业工序应为卸车、分层摊铺、压实,达到规定高度后应进行覆盖、再压实。
9.2.3 每层垃圾摊铺厚度应根据填埋作业设备的压宵性能、压实次数及垃圾的可压缩性确定,厚度不宜超过60cm ,且宜从作业单元的边坡底部到顶部摊铺;垃圾压实密度应大于600kg/m3 。
924 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
单元作业宽度按填埋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作业的车辆数确定,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m。
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
9.2.5 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大覆盖层厚度宜为20 - 25cm ;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 。
9.2.6 填埋场填埋作业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封场和生态环境恢复。
10.0.4 填埋场封场后应继续进行填埋气体、渗沥液处理及环境与安全监测等运行管理,直至填埋堆体稳定。
11.0.2 填埋场应设置地下水本底监测井、污染扩散监测井、污染监测井。
填埋场应进行水、气、土壤及噪声的本底监测及作业监测,封场后应进行跟踪监测直至填埋稳定。
监测井和采样点的布设、监测项目、频率及分析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 )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 )执行。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93 —2003 )共有条文147 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18 条,同样都是涉及安全和环保方面的。
2.1.5 电源电压超出额定电压正负10% 时,不得启动电机设备。
2.1.8 填埋场不得接收处理危险废物。
2.3.5 控制室、化验室、变电室、填埋区等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
2.3.9 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因确实需要,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可临时搭接动力线;使用过程中应有专职电工在现场管理,使用完毕应立即拆除。
2.3.10 皮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必须有机罩,不得裸露运转。
机罩安装应牢固、可靠。
2.3.14 场区内封闭、半封闭场所,必须保持通风、除尘、除臭设施和设备完好。
2.3.16 严禁带火种车辆进入场区,填埋区严禁烟火,场区内应设置明显防火标志。
3.1.7 操作人员应随机抽查进场垃圾成分,发现生活垃圾中混有违禁物料时,严禁其进场。
4.3.1 填埋场场区内严禁捡拾废品。
4.3.3 填埋区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应保持完好。
4.3.6 填埋作业区内不得搭建封闭式建筑物、构筑物。
5.1.1 填埋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运行、保养气体收集系统。
5.3.3 场区内甲烷气体浓度大于1.25% 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1.1 填埋区外地表水不得流入填埋区。
6.1.5 填埋区地下水收集系统应保持完好,地下水应顺畅排出场外。
8.1.4 填埋区及其他蚊蝇密集区应定期进行消杀,每月应对全场的蚊蝇、鼠类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其危险程度和消杀效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消杀8.3.1 灭蝇、灭鼠消杀药物应安危险品规定管理。
9.1.3 填埋场环境监测项目应包括渗沥液、大气、臭气、填埋气体、地下水、地表水、噪声、苍蝇密度。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