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一、抽查上节作业:
1、记准每个小调的代表歌曲(采用选择和连 线形式)
2.抽唱上节留的7首小调歌曲。
二、新课:小调的具体分类之<二>
1、歌舞小调:
55
2、表现人民翻身解放和赞美新生活的小调: 《月儿五更》、《沂蒙山小调》、《杨柳青》
3、儿童歌曲形式的小调: 《精调》、《一只小鸟仔》、《小白菜》
4.听、唱几首代表性的小调歌曲: 《沂蒙山小调》、《拥军秧歌》、 《月儿五更》、《采茶舞曲》、 《猜调》
第十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 民歌(一)
.;
61
[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其历史,掌握二者的音乐特点 和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风格的把握
[课前准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大学生民 间音乐教材》、《中国民族器乐曲集》,电脑、 投影仪、U盘一个、VCD.CD碟片若干张,TAPE 62 若干盘,光碟播放机、TAPE播放机各一部。
33
三、听、唱记几首重要歌曲: (作 业)
①《放马山歌》 ②《牧歌》 ③《槐花几时开》 ④《小河淌水》 ⑤《弥渡山歌》
34
第七节 ——《山 歌》(四)
.;
35
[教学重点]记、唱熟山歌两种类型山歌及 代表性的歌曲:“田秧歌”,“一般山歌”。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目的] (同上) [教具]CD.TAPE盒带、CD机、录放机。
36
[教学过程] 一、抽查作业。 1、“慢赶牛”、“弥渡山歌”和“晨歌”各自的表 现特点。 2.抽唱①—⑤首留唱歌曲。 二、新课。 1、一般山歌: ①《太阳出来喜洋洋》 ②《马桑树儿搭灯台》 ③《康定情歌》
37
2、田秧歌: ①流传地点。 ②音乐特色。 ③代表歌曲。 《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 《小小水车四顶头》、《一下田来把口开》
民族民间音乐概述一

第一章 民歌与歌舞
具有悠久历史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是 当今世界上渊源最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 古老文化的代表-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数千 年来,音乐伴随着中国人民的劳动、生活和 社会的发展,无所不包而又无所不在。同时, 中国音乐又如百川还似地融入了世界艺术的 大还之中,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 出的贡献。
56 个民族:
1. 我国的民族构成:
汉族: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6%。
少数民族:55个,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
汉族音乐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
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 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 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 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 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 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 轴心。琴曲《高山》、《流水》、《诗经》、 《楚辞》、《广陵散》、《霓裳羽衣曲》等无数 历史悠久,意蕴深厚的名曲。
民歌,人民之歌。 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 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 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会 产生一类别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 泄。 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 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 大众俗称之为民歌/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辨
请仔细听以下6首音乐片段与演唱、曲式的风 格,判断出哪些是民歌。
3、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
的民间歌曲。它是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 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它的表现特点是: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活 多变;旋律线较曲折、流丽;乐段结构形式变化较多;调式变化和衬词 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何谓地方色彩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 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音乐学教学与研究工 作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 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 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 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 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1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主要以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
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为主,同时兼及一部分 文人音乐中的古琴音乐、琵琶音乐。以及20 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再民间音乐基础上经过职 业音乐工作者加工、整理和创作的具有专业 音乐特点的一部分独奏音乐和合奏音乐,如 二胡音乐、民族管弦乐等形式。
二、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我国当代民族音乐学者杜亚雄,概括如下: (一)中国乐系 包括汉族和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其特点: 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二)欧洲乐系
在我国采用此乐系的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
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近几十年来维吾 尔族和锡伯族产生了若干属于此乐系的作品 1、音的固定性 2、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具有功能和 声的表层意义。 3、节拍上均分律动的功能性。
(一)历史悠久、流传面广 (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 (三)旋律动听、风格各异 (四)感情真挚,表演灵活 (五)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三、我国民间音乐的分类
(一)民间歌曲 (二)民间歌舞 (三)说唱音乐 (四)戏曲音乐 (五)民族器乐
(一)民间歌曲的分类
我国民间歌曲,简称民歌,它在分类上有多
总 论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一是帮助同学们认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主要形式; 二是熟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语言; 三是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传承的优秀曲目; 四是进一步掌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五是提高自己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为将来进一步 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打下基础。
思考题
你将以什么态度来学好民族音乐概论课? 什么叫传统音乐?它包括哪些类别?各有什
民族民间音乐 课件

③ 密接式:领部与合部紧密结合构成一 系列紧密的短句,
迭置型:领部与合部出现构成对比的
复调,如《上滩号子》
综合型:呼应和迭置的综合运用
36
结构简单
① 平叙性结构 ② 对应性结构
乐段的独立性不强
37
山歌
概念 形成的途径 功用 种类
伴随装卸货物唱的歌曲
装卸的劳动强度大,协作性 强
装卸号子的音乐节奏鲜明、 结构短小、句式规整
多采用“一领众和”演唱方 式
19
挑担号子
单独劳作,协作性不强 脚步节奏突出 音乐活泼、轻快 同音型多次反复,多为独唱 没有强弱交替
20
欣赏
《黄杨扁担》 《走绛州》
21
抬物号子
劳动协作性强,强度大 劳动过程变化多,音乐变化也
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不 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 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传统音乐 的范畴。
5
6
7
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
民 间 歌 曲 民间舞蹈音乐 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 民间器乐
8
民间音乐的特点
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乡土性 即兴性 流传变异性 人民性 多功能性
2、形象鲜明、意境清新。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3、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 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4、感物即事、自然流畅。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
85
江西山歌
江西山歌有高调和平调,高调旋律 高亢、辽阔、奔放;平调旋律平稳, 音域不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精)学习资料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三、小调
一)、概述 小调,也称“小曲”,是在乡镇中流行的民歌,多产生
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曲调流利抒情,结构比较整 齐,演唱时常加进表演和伴奏。
二)、艺术特征 1、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式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 2、节奏和节拍的规整性。 3、小调的旋律进行多是曲折形态,级进多于跳进,环绕进行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4、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戏曲的沒落是由于其文辞过于典雅, 其身段、动作又与现实生活脫节,表演的剧目又多是以古代 为背景, ,这正是戏曲日渐衰微的原因。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你认为为什么仍有人对戏曲情有独钟?有人认为現今社会的 发展,窒息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但你有沒有想到一 些例子,是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情況下,反而可更有力地推广 戏曲?
场)。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的舞台表演艺术 1、表演的程式 2、角色行当 (生 旦 净 末 丑);见(四大名旦之首“梅兰
芳”) 3、表演的基本功 4、舞台美术 五、戏曲音乐的基本板式 一)、何为板式: 所谓板式,是指板腔变化体音乐中根据
不同的节拍,节奏,速度等要素而形成了唱腔格式。
兴起”) 6、戏曲音乐的新发展。(近现代)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三、戏曲音乐的构成 一)、唱腔:唱腔是戏曲音乐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
手段。 1)唱腔的演唱形式:演员在舞台上的独唱《家住安源 》, 也有对唱和齐唱《黄莲苦胆 》,三人对唱《智斗》。 2)唱腔的结构形式: “曲牌体” 和“板腔体” 。 二)、念白 1)“念”:主要就是指念引子和念诗。 2) “白”:A“韵白” ,B “京白”和 “土白”。 三)、器乐:1)文场:指管弦乐 。2)武场:指打击乐(唢呐也属于武
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民间音乐

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民间音乐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华文化中一大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陪伴,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介绍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民间音乐,包括其起源、代表作品及其特点以及其对中华民族的意义等。
一、传统民间音乐的起源传统民间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初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利用简单的乐器和嗓音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音乐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传承至今。
二、代表作品及其特点1. 红绸乐队红绸乐队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音乐团体。
他们使用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和琵琶等,演奏具有浓厚北方风情的曲子。
其音乐风格激昂豪放,富有节奏感,能够充分展现北方人豪放的性格特点。
2.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支民间音乐团队。
他们以古代茶马古道为背景,通过演奏器乐和歌曲,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动人的故事情境中。
他们的音乐华丽而富有韵律感,能够准确地表达西南地区的独特风情与人文精神。
3. 绕口令绕口令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以特定的韵律和押韵方式,通过快速而连续的语言表达来展示音乐的美感。
绕口令意味着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需要演奏者具备出色的发音和节奏掌控能力。
三、传统民间音乐对中华民族的意义1. 文化传承传统民间音乐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音乐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代代相传。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情感表达传统民间音乐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在庆祝节日、劳动之余还是悲喜之间,人们通过传统民间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与思想。
这种表达方式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彼此的情感纽带。
3. 文化交流与传播传统民间音乐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
通过传统民间音乐,中华文化得以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点大一

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点大一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
它们代表了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音乐形式。
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区别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民族音乐指的是特定民族或族群所创作和演奏的音乐形式,它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而民间音乐则是广义的非专业音乐,包括了普通百姓所演奏的各种音乐形式,不限于某一特定民族。
二、中国主要民族音乐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中国主要的几个民族音乐:1. 汉族音乐: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其音乐风格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著名的汉族音乐有京剧、昆曲、评弹等。
2. 蒙古族音乐:蒙古族音乐以其独特的喉音唱法和马头琴的演奏而著名。
蒙古族音乐激情奔放,富有草原的豪放和激情。
3. 藏族音乐:藏族音乐深受宗教和信仰文化的影响,它独特的节奏和旋律传达着生命和信仰的力量。
4. 壮族音乐:壮族音乐以其激昂的节奏和合唱形式而闻名。
壮族音乐常常伴随着壮族人民的喜庆和庆祝活动。
5. 哈萨克族音乐:哈萨克族音乐以其富有浪漫情调的旋律和弦乐演奏而着称。
它寄托着哈萨克人民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的向往。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音乐,如瑶族音乐、朝鲜族音乐、维吾尔族音乐等等。
每个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之处,带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三、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国大多数地方民众所创作和演奏的音乐形式。
它广泛流传于农村和小城镇,并且经久不衰。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包括民歌、山歌、童谣、曲艺等。
民歌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通过歌唱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思想的方式。
山歌则是山区地区民众多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表达了农民的生活和情感。
童谣是儿童爱唱的歌曲,既有教育的作用,又有娱乐的效果。
曲艺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评弹、快板、相声等形式。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一)民族器乐1.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包括笛、箫、唢呐、笙等。
笛子,又称竹笛。
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两组多的音。
主要作品:《五梆子》、《鹧鸪飞》、《姑苏行》、《荫中鸟》等。
箫,也称洞箫。
它的音色圆润、柔和、悠扬、穿透力强。
唢呐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明亮,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主要作品:《百鸟朝凤》等。
笙可以同时发音达到三个以上,有和声乐器之称。
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2.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马头琴、京胡、板胡、艾捷克等。
其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代表作分别有《二泉映月》、《赛马》、《蒙古小调》、《赞歌》等。
3.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 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
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
代表作分别有《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
4.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镲、板、梆、铃等。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二)民歌民歌特点: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悍性、鲜明的风格色彩。
1.号子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
2.山歌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
3.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三)中国歌舞音乐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
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1.汉族民族音乐通常划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五种类型。
2.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跟生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民歌的艺术特点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易于上口,易于记忆,通常是两句或四句一个乐段,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音级的运动流畅而自然,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3.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
劳动号子的特征:1.劳动号子的歌词多数跟劳动有关。
2.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具有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性的特征3.号子的曲调也工种而异,负荷重的号子,音乐较简朴单纯,固定少变,常重复使用同一音乐材料;负荷较轻的号子,曲调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变化。
4.号子的歌唱形式视劳动者的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
而以一领众合最多,最富有特色。
5.号子的曲式结构一般较短小,句式较规整,平叙性结构和对应性结构较多。
4.花儿,在当地又称少年。
花儿唱法多样,有尖音与苍音之别。
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花儿的唱词分为两种形式:头尾齐和斩断腰。
6.根据唱法的不同,有的地区分别把山歌分为:高腔、平腔、矮腔三种不同类型。
7.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将小调分为三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2.地方性小调、3.歌舞性小调。
小调的特征;1.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风格。
2.小调由职业艺人演唱,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较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与完善。
3.小调多数属于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
多侧面较细致地陈述内容。
4.小调的节奏节拍规整,节奏形式丰富多变。
南方小调的形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显得活跃、跳荡。
5.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城市小调多有四弦乐器伴奏,旋律曲折多样。
《音乐基础理论与欣赏(下册)》第四部分第一章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

(5)仪式音乐 还可以细分为:宗教性(包括寺院宗教、民俗宗教)仪式音乐、非宗教性仪式音乐等。
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二)按风格色彩分类
少数民族音乐大多个性较强,特色鲜明,不易归类。为便于掌握,根据所处位置,大体 可划分为4 个大片:
(1)东北地区:蒙、朝、满、达斡乐、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族; (2)西北地区: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土、撒拉、锡伯、塔吉克、 乌兹别克、俄罗斯、保安、裕固、塔塔尔等族; (3)西南地区:藏、壮、苗、彝、瑶、布依、侗、水、仡佬、羌、门巴、珞巴、白、 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崩龙、独龙、基诺 等族; (4)中南与东南地区:土家、黎、畲、高山、仫佬、毛南、京等族。
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三)按历史时期分类
中国音乐按历史时期大体可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类。
第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1 世纪—公元前206); 第二,汉唐时期(公元前206—公元960); 第三,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 由于古代没有音响保存技术,且记谱法不完善,对 第一、二时期的音乐,目前尚在解译乐谱、研究探索的 阶段;现在我们所能掌握的中国传统音乐资料主要是明 清时期传留下来的。
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
(一)
(四) 悠久 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呢?主要有以下4 个原因。
众多
深厚
的民
(族三和) 博人大口
(的二历) 史 复传杂 多统样
的文
的自
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形态上尽管由于民族、地区、历史时期、体裁品种的不同而 各具特色,但它们仍有共同的特征。其具体体现是: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20页精选文档

2007年3月12日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2、理性与感性熟悉各门类的音乐本体;3、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文化;4、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中国音乐涉及的内容;民间音乐的种类及特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知识讲解、文献解读、赏析作品、课件演示、课上提问与讨论。
教学过程:一、学科介绍中国音乐通常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有: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1、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2、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规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3、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是沿用古乐或摹拟古乐。
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内容及形式都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
4、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善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
其他文人音乐,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
5、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
6、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种类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各个民族的音乐表达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风格和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可以从地域分为北方音乐和南方音乐两类。
北方音乐主要包括京剧、评剧等曲艺形式,以及二胡、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
京剧和评剧是中国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音乐形式,其中京剧以京腔、划子腔为主要表演方式,评剧以评书为文本,以板眼腔为主要表现手法。
北方音乐以其激昂豪放的节奏和高亢激情的表演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而二胡和琵琶作为弹拨乐器在表演中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高超的技巧受到广泛赞赏。
南方音乐主要包括广东音乐、客家音乐、崑曲等。
广东音乐以其独特的曲调和韵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并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客家音乐则是客家族群中常见的音乐形式,其音乐风格较为简单朴素,具有清新雅致的特点。
崑曲是中国南方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其表演形式以唱为主,搭配器乐和表演动作,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它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人文价值观。
在演奏和表演中,音乐家和演员都需要借助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的方式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这种综合的表演方式使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视听效果和感染力。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表达。
不同的音乐形式有着各自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如京剧以其独特的锣鼓声和起承转合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戏剧的紧张感和变化性;而广东音乐则以其流畅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柔美和婉转。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又共同追求表达情感和传递人文价值观的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演方式,为世界音乐文化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1.汉族民族音乐通常划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五种类型。
2.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跟生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民歌的艺术特点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易于上口,易于记忆,通常是两句或四句一个乐段,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音级的运动流畅而自然,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3.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
劳动号子的特征:1.劳动号子的歌词多数跟劳动有关。
2.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具有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性的特征3.号子的曲调也工种而异,负荷重的号子,音乐较简朴单纯,固定少变,常重复使用同一音乐材料;负荷较轻的号子,曲调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变化。
4.号子的歌唱形式视劳动者的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
而以一领众合最多,最富有特色。
5.号子的曲式结构一般较短小,句式较规整,平叙性结构和对应性结构较多。
4.花儿,在当地又称少年。
花儿唱法多样,有尖音与苍音之别。
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花儿的唱词分为两种形式:头尾齐和斩断腰。
6.根据唱法的不同,有的地区分别把山歌分为:高腔、平腔、矮腔三种不同类型。
7.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将小调分为三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2.地方性小调、3.歌舞性小调。
小调的特征;1.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风格。
2.小调由职业艺人演唱,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较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与完善。
3.小调多数属于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
多侧面较细致地陈述内容。
4.小调的节奏节拍规整,节奏形式丰富多变。
南方小调的形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显得活跃、跳荡。
5.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城市小调多有四弦乐器伴奏,旋律曲折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
4、民间音乐:这是我们这门课的主要内容。
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等。
我国的民间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
尽管历代统治阶层对它持鄙视和压制态度,是它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甚至是扭曲生存的状态,但它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并且直到近代、当代仍在继续。
如河南说唱曲种向曲剧的演变,山东琴书向吕剧的演变,东北二人转向吉剧、龙江剧的演变等。
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
大致有345各说唱曲种、317各戏曲剧种、17636种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曲目、剧目。
这些音乐无论是题材内容、体裁形式风格,都贴近老百姓欣赏需求与欣赏习惯,同时,一部分民间音乐在发展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吸引了文人与职业艺人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与表演,使得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吸引更多的听众,历史上宫廷教坊的兴衰便是佐证。
教坊是唐代以来宫廷设置的管理音乐的机构,专门教习当时流行的俗乐,主要选取民间音乐进行筛选和改编,以供宫廷享乐。
后来到了南宋以后,由于民间音乐迅速的发展提高,并在社会上越来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宫廷便逐渐直接从民间召艺人入宫供奉,教坊也就逐渐衰落,到清代完全废止。
因此,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听众范围最广的音乐品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欣赏它。
第二,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文人音乐如古琴音乐多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而成。
有些文人甚至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当文人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完善表现的非常突出时,这种音乐就带有了相当多的文人成分,例如昆曲,后人很难将它简单划归于民间音乐或文人音乐。
第三,民间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具有更加优美的旋律、多彩的风格、鲜明的特点、感人的艺术表现力,并且更有生命力。
它不受为帝王统治或宗教活动服务的狭窄功能制约,也没有要使自己区别于他人、优越于他人的狭隘审美理想的束缚。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最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
民间音乐也是专业创作音乐的基础。
自古以来,我国音乐创作者经常以民间音乐为基础进行创作,当代作曲家们更是大量使用民间音乐题材并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1、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曲目繁多,距20世纪80年代统计,我国拥有345个说唱剧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种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歌、民间器乐说唱、戏曲民间舞蹈曲目、剧目。
2、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3、传统民间音乐比其他传统音乐,具有更加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鲜明浓郁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及蓬勃的生机。
民间音乐也是专业创作的基础。
4、民间音乐对现代音乐创作有着重要作用四、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中国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以下简单介绍:民歌的分类有多种角度和方法。
如根据歌词的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类、生活类、传说类等;依据产生年代,可分为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依据民族或地区,可分为汉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藏族民歌,或青海民歌、新疆民歌、江苏民歌等;而从民歌的音乐形式上,又有体裁和色彩区两种分类方法。
由于我国音乐界对民间舞蹈音乐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往舞蹈界的研究又侧重于舞蹈动作,因此舞蹈音乐的分类方面尚未达成共识。
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学者中,有从舞歌、舞乐两大类型入手进行分类的。
舞歌除了戏腔类基本按照民歌的分类方法如时调类、谣曲类、吟诵类、儿歌类、多声部类等;舞乐基本按照民间器乐分类如打击乐、吹管乐、弹拨乐、拉弦乐及综合性质的吹打乐、弹索乐、乐队合奏等。
也有学者按照民族与地域进行分类,如汉族歌舞、少数民族歌舞、南北方歌舞等。
我国说唱音乐曲种,由于历史渊源比较复杂,目前只有汉族说唱曲种较容易分类。
汉族说唱曲种中只有鼓曲带有音乐,因此鼓曲可以根据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大致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五类。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从说唱音乐结构形式的角度分为单曲体、曲牌联套体、板腔体、主插体四类。
我国的戏曲音乐基本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按声腔分类,分为四大声腔系统和两大声腔类型六类:昆腔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皮簧腔系和民间歌舞类型诸腔系与民间说唱类型诸腔系。
第二种是按戏曲的结构类型,分为曲牌联套体和板腔体两类。
我国民间器乐主要以独奏音乐与合奏音乐分类。
独奏音乐分为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三类;合奏音乐分为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清锣鼓四类(有些学者划分时会增加一类鼓吹乐)。
五、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一)创作的口头性与集体性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主要借助口头形式传播。
在世世代代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凝结着我国历代人民集体的智慧。
二)乡土性乡土性又称地方性或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接近于整个欧洲(960万平方公里、1016万平方公里)。
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气候上,有四季分明的温带、终年常绿的亚热带、最南部还有热带;在经济生产方式上,有工、农、林、牧、渔等。
因此,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都有不同特色,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
这种特色和差异程度,与交通发达的状况有关:交流越频繁,地域特征越模糊,反之越鲜明。
各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当地人们的心理沉淀后表现于他们创作出来的民间音乐的形态方面,如音阶、调式、旋法、润腔、音乐结构,以及民间音乐品种内部的流派风格等。
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特征我国民族众多,民族语言众多。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一套语音系统,从民族到语支、语族、语系,越往上,语音系统之间的区别越大。
语音的构成有四个要素:音高、音色、音长和音强,它们同样也是构成音乐的四个要素,基本对应了音高、音色、节奏和力度,这些因素先由声乐语汇进而影响到器乐语汇。
另外,一个较大的民族内部,又有方言的区别。
以汉语为例,就有官话、吴语、粤语、赣语、客家话、闽语、湘语七大方言区,每一个方言区之下,又可继续划分出方言片、方言小片和方言点。
一般来说,方言差异是小于民族语言差异的,但汉语的某些方言,如北京话与广东话之间的差异,则要大于某些民族语言,如俄语与乌克兰语之间的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语音差异越大,音乐也就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因此,使用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民间音乐,特色也就比使用共同语言的专业创作音乐要鲜明的多。
同时,由于方言的众多,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区流传中,也就由于语音的不同发生了音调的变化。
2、性格特征地理环境不仅决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熏染了人的性格气质。
旅游过的人往往会感到,不同地区的人性格各有不同。
大致来说,北方人粗犷、豪爽,南方人细腻、温和。
作家沈从文在《云南看云》中曾说:“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
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四川的长江浩荡湍急,山势奇崛险峻,那里的人们性格豁达而顽强,有旺盛的生命力,民间音乐也透着机智、勇敢和诙谐;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广漠荒凉,黄色的土地映衬着高原上空的蓝天白云,风沙起处,一片苍茫,这里的人们性格质朴而深沉,民间音乐也在悠远深长中带有几分苍凉;江南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们聪慧灵秀,民间音乐也就细腻委婉,曲调美丽动人;东北地区有寒冷的气候和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的人们爽快粗放,民间音乐也就干脆利落,活泼风趣……地理环境造就了人,人以自己被造就的性格创造了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氛围。
长此以往,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就在地理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
这种文化类型在篇幅更大一些、包容力和表达力更多一些的地方戏曲中表现的尤为充分。
例如平局擅长表现家长里短的人情世故,越剧擅长表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秦腔擅长表现激昂惨烈的苦情冤案,京剧擅长表现帝王将相的功绩和斗争等等。
3、音乐特征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决定了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气质,性格气质经过心理的沉淀和表现作用于人类所创造的语言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