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央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广播电视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3考试试题和详细答案
![广播电视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3考试试题和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b33e7fab069dc502201f7.png)
A. 共同语言
B. 共同地域
c. 共同文化
E. 共同心理素质
D. 共同经济生活
1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 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
B. 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 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 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 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种。
A.12
C.14
B. 13
D.1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A. 原则性 c. 原则性和灵活性 B. 灵活性
D. 前瞻性
1216
|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题的备选答案中,有 2 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肉。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族的干部和群众自己决定,别人不能越姐代庵,更不能强迫命令。
1220
四、论述题{共 25 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论证过程,否则扣 5 分}
26. 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1分)
(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6 分〉 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
)。
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8.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
)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 科技人员和教员
2017年6月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
![2017年6月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70dfc2d15abe23492f4d0f.png)
试卷号:13582017年6月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7月10日;2017年春期考试时间为2017年6月24日;适用于中央电大所有专业本科学员期末考试;该课程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50%)、终考手段为纸质(50%)。
一、单项选择题1.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
A.弘一法师B.延参法师C.赵朴初居士D.青莲居士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A),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B.科技人员C.教员D.研发人员3.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4.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A.1/2B.1/3C.2/3D.2/55.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D)。
A.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6.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8.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9.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精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7
![【精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7](https://img.taocdn.com/s3/m/c96a1208cc7931b765ce1529.png)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7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 )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 )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 )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发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电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述题及答案
![电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9e513cc175527072208b9.png)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论述题论述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重要意义1.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2.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3.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对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民族与宗教的联系:a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
b.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存在,对民族的经济生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
c.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a.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属于社会历史范畴。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属于思想意识范畴。
b.民族与宗教有各自的产生发展的规律。
举例说明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也是一个逐渐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溶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交流加强.心理因素包容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心理、地域,经济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产生。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
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过程表现为“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等具体形式。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民族分化、同化、组合。
有的民族源头相同,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最后发展成不同的民族。
如一般认为苗、瑶、畲等民族的形成是“同源异流”的结果。
有的民族则是在历史的某一时刻,从某些民族中分离出来,溶合其它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如回族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
电大-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选
![电大-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选](https://img.taocdn.com/s3/m/be9a2846c850ad02de804142.png)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项选择题)BBBBB1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
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CCCCC1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2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 社会因素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3 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DDDDD1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FFFFF1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2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GGGGG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 ABE)A常态发展 B 异态发展 E. 跳跃式发展2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E )。
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 变异性 E敏感性JJJJJ1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 ABDE )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国开大试题及参考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国开大试题及参考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15cc96210661ed9ad51f3c2.png)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一、论述题(50分)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25分)【答案要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为密切;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民族团结的大趋势与民族主义(包括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有所增长并存;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间经济领域竞争增强并存;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差距拉大并存;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
(以上要点须联系实际)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25分)【答案要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发展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是按照效率进行分配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说更是这样。
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
因此,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以解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将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有明显的反映,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统筹兼顾平等与效率,包括民族平等和经济效率。
只能兼顾,实现平等前提下的效率,效率基础下的平等。
既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要有较高的民族平等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经济的发展将是在效率较量中提高自身效率的发展,将是在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民族素质的发展,将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享受平等权利能力的发展。
【标准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17年1月-本科-国家开放大学2016年秋季学期期未考试
![【标准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17年1月-本科-国家开放大学2016年秋季学期期未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022be963aef8941ea76e05c2.png)
)。
A. 异源同流 C. 民族同化
B. 同源异流 D.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
1233
6. 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 满、回
B. 回、壮
C. 满、壮
D. 满、蒙
7.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A. 基本前提
B. 必然要求
c.必然结果
D. 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8. 1979 年以来,国家己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
26. 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1236
试卷代号 :135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6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
2017 年 1 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
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
A. 1/2
.C. 2/3
B. 1/3
D. 2/5
10.21 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
A.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 平等、团结、互助 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禀中,有 2 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
)。
A. 独立
B. 平等
c.尊重
D. 使用
E. 发展
1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 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2017年电大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册
![2017年电大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73a5c37f1922791688e886.png)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1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1、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民族发展有无影响?有哪些影响?2、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特征的理论和斯大林的理论有何相同与不同?3、民族同化、民族组合和民族融合有什么区别?4、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形式:从以上题目任选一题,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的讨论提纲。
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个人的讨论提纲以及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无论自己是什么观点,都要结合本课程所学的内容,联系你最了解的民族的历史或现实予以说明。
题目:民族同化、民族组合和民族融合有什么区别?1、个人的讨论提纲。
民族同化、民族组合和民族融合有什么区别?(1)什么是民族同化?(2)民族同化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民族组合?(4)什么是民族融合?(5)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什么?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民族同化、民族组合和民族融合有什么区别?民族同化和民族组合的区别:(1)民族同化是甲变成乙或乙变成甲,或者是甲乙的某一部分向对方的转化。
但是,民族组合是甲、乙等民族或其一部分,组合成非甲非乙的新的民族共同体。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中的异源同流就属于这种情况。
(2)民族组合中也许会以某一民族的特征为主要部分,再吸收其他民族的特征部分的内容,它毕竟与一民族完全同类化于其他民族的现象是有所区别的。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区别: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
(1)民族同化在民族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民族的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
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
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
(2)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d8ac55fe4733687e21aae4.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
C.理论和政策兼纳
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2.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氏族 B.部落
C.部落联盟 D.民族
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5.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6.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 B.8
C.11 D.14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20d3f00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8.png)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任务-参考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学习它们的知识也非常必要。
国家开放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其内容主要是讲解各种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民族问题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任务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民族”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形式。
“民族”一般指人类社会中以共同语言、文化、信仰、传统等为联系依据的一定人群。
其存在的形式可以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分布,或是发展方向的不同,也可以是不同民族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生存与发展。
2. 请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适应我国民族国情和发展阶段,形成并逐步完善的科学理论。
其内涵主要包括:民族统一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经济发展;民族平等和区域平等的重要性;民族团结和互助合作的制度保障等方面。
其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民族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3. 请简述我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体现。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包容性政策、平等发展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文化保护政策、外交政策等。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紧密,因而需要进行互相理解、相互帮助和协作发展。
我国实践了动员全社会力量来支持国家民族政策,调动各民族积极性,推动党和政府各项民族工作经济、文化、科教、人口等多方面的力量协同发展,并创造了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发展。
第二部分:论述题1. 请你谈谈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重点及问题。
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在于:推进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加强民族意识教育,调动民族积极性,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
我国的民族工作,尤其是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c67fc02b160b4e777fcf22.png)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判断并说明理由(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每题 3 分,其中判断 1 分,说明理由2 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1、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
错,(1 分)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80 种左右,亦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约15 种。
除汉族、回族同语同文,满族、畲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 分)2、新中国建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呈现多种状况。
正确,(1 分)除了大多数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一样,实行地主封建制度下的保甲制度外,在内蒙古部分地方实行的是盟旗制度。
西藏地区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
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家支制度(奴隶制)等。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
)1、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 分)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2 分)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2、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1 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 1 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三、材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观点。
每题10 分。
)1、根据下列材料请谈谈当代中国的民族状况:材料1:“经解放初期科学的民族识别,在当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 个兄弟民族。
据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近13 亿人。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 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 个民族共1 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材料2:“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 公里;南北相距5500 公里,全国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其中,居住着各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其它几乎所有地区,也有居住。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https://img.taocdn.com/s3/m/6857d04ca8956bec0975e3b8.png)
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题及答案
![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eafd42f60ddccdb38a072.png)
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题及答案寒假将至,期末考试的脚步随之而来,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备考复习当中,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一、填充题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 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 民主的组织形式 )。
2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 压迫 ),反对民族( 歧视 )。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 地位 )和( 权利 )。
4.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 )运动的一个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1.(A)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2.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的问题的(C)。
A.基本出发点B.前提C.根本原则D.总政策3.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A.1/2B.1/3C.2/3D.2/5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 ABCD )的平等。
A.地位B.待遇C.权利D.利益E.财富2.(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B.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民族团结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AB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央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
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 )渊源和(族体 )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次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
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 民族特征 )和主观上的( 民族
意愿 )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
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A.1954年
B.1965年
C.1978年
D.1987年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 )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
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CDE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
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D )。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
认同
四、辨析题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还有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还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
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辩证的科学的运用)
五、论述题
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
同与不同?13
相同点: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不同点:
(1)视野更加宽阔,更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从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可涵盖现今的绝大数民族。
(2)更加注重民族的地缘条件、生产方式、文化等诸要素,更加合理地确认族源和宗教的作用。
(3)更加注重历史渊源、生产方式,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