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_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逻辑学》第五章(精简版)
42
【思考与训练】
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1.许多水果是北方产的,苹果是水果,因此,苹果 是北方产的。 2.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 这些人是审判员。 3.外语翻译都懂外语,他不是外语翻译,所以,他 不懂外语。
35
三段论的规则
3.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扩大或小项扩大”
比如: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
所以,社会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
再比如:凡共青团员都是青年 张三不是共青团员
所以,张三不是青年
36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段论的规则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两否定推结论” 比如: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唯心义者 费尔巴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费尔巴哈? 前提真而结论不定,推理无效。原因在于两个前提都否
一个概念(前一句是指“传统逻辑,后一句则指包括传统逻辑和现 代逻辑两部分在内的总的逻辑),所以,犯“四概念”错误。
33
三段论的规则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中项两次不周延” 比如:故意犯罪是犯罪 过失犯罪是犯罪 所以,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
前提真而结论假,中项“犯罪”一次都不周延,所以, 违反该规则,推理无效。
21
【思考与训练】
1.下列推理能否成立?为什么? (1)从SOP推出SOP (2)从SEP推出POS (3)从SAP推出POS (4)从SIP推出POS
22
【思考与训练】
2.将下列判断换质、换位、换质位、换位质。 (1)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2)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有些花不是红的。
9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一般逻辑是研究思想的思想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差异,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看法1、看法:看法是反响思想对象本质属性的思想形式,也许说看法是思想对象本质属性的反响。
2、看法与语词的联系与差异:(1)联系:语词是看法的语言形式,看法是语词的思想形式。
( 2)差异:第一,看法是思想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看法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看法;第三,同一看法可用不相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相同的语境中能够表达不相同看法。
3、内涵和外延是看法的基本特点。
内涵就是反响在看法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想对象范围的反响。
4、单独看法和宽泛看法:单独看法是反响一个单独对象的看法,外延数量只有一个;宽泛看法是反响两个以上对象的看法,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会集看法和非会集看法:会集看法是反响会集体的看法,会集体所拥有的属性,个体不用定拥有;非会集体是反响非会集体的看法,类不是会集体,因此,反响类的看法是非会集看法。
6、正看法与负看法:正看法又称必然看法,是反响拥有某种属性事物的看法;负看法又称否定看法,是反响不拥有某种属性事物的看法,负看法都有否定词,但是拥有否定词的看法不都是负看法。
7、看法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 a 都是b,所有的b都是 a ,则 a 、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a b(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ab( 3)真包括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括于关系(种属关系);ba( 4)交织关系:若有的 a 是b,有的 a 不是b,有的b是 a ,有的b不是 a ,则 a 、b之间为交织关系;a b(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8、看法的限制和概括的依照——拥有属种关系的看法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看法的限制:是经过增加看法的内涵来减小看法的外延,即由属看法过渡到它的种看法的方法。
逻辑学课件5逻辑学第五章逻辑规律
从惊讶到思考
——数学悖论奇景 《科学美国人》杂志社 马丁· 加德纳
第二节 (无或不)矛盾律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斯多葛派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西蒂姆的芝诺 (zeno of citium,约公元前336-264年)创立 的。他在一个画廊(Stoa)里讲学,人称“画 廊(Stoa)”学派,与伯拉图的雅典学园和亚 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并称三大学派。该学派第二 个代表人物克里西普(Chrisipus)被称为古代 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之一。斯多葛学派早期研究认 识论和逻辑学,晚期重视社会伦理。“命题逻辑” 的第一个系统的建立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半个 世纪:它是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第二节 (无或不)矛盾律
必有一假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1.基本内容: 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个思维对象不能作出两个相 矛盾的认识,即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述(两可) 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课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反对和矛盾)的 两个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见逻辑方阵)
逻辑悖论是“不可解”的,除非能找到一种方法来 完全消除这种恶性的矛盾。 方法:语言层次理论和排除自身
4.
第二节 (无或不)矛盾律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逻辑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以传统逻辑学为基本体系,吸收现代逻辑的某些内容,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概念、命题、和推理,同时研究思维的逻辑规律以及简单的逻辑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和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每次课有课后练习。
3、1-2次小测验。
4、期末考试。
四、大纲内容第一章逻辑学研究的对象一、普通逻辑研究的范围: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同时研究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简单达到逻辑方法。
二、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概念、命题与推理。
三、重要概念:常项与变项四、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第二章概念一、定义: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二、概念与语词的关系三、概念的特征:内涵与外延四、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实概念与虚概念(虚构概念)五、概念间的关系:全同、真包含于、交叉、全异(反对和矛盾)第三章命题一、定义: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二、特征:对事物情况有所反映,有真有假。
三、命题与语句的关系四、命题的种类按是否包含模态词:模态命题与非模态命题是否包含其它命题:简单命题(性质命题、关系命题)和复合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的逻辑式及逻辑特性。
第四章推理一、定义: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二、特征:推出一个新命题三、种类:有命题就有推理(按思维进程: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附性法推理等)1、对当关系推理:有效式16条SAP→SIP SAP→┐ SEP SAP →┐SOPSEP → SOP SEP →┐SAP SEP→┐SIP┐SIP→┐SAP ┐SIP→SEP ┐SIP→ SOP┐SOP→┐SEP ┐ SOP→ SAP ┐SOP→SIP┐SAP→ SOP ┐SEP→ SIP SIP→┐SEP SOP→┐SAP 2、命题变形推理换质法(1)规则:改变命题的质,谓项变成前提中的矛盾概念。
《普通逻辑学》练习题答案(版)
逻辑学练习题答案教材《普通逻辑学》第一章 绪论 (P19~22) 一、单项选择题1~5 B –B –D –B -C 二、填空题1.严复 2.思维形式的结构 规律 方法 3.逻辑常项 4.形式 内容 5.间接 概括三、分析下列各题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只有p 才q 即p q ← 2.如果p 那么q 即p q →3.p 或者q 即p q ∨ 4.p 并且q 并且r 即p q r ∧∧5.所有M 是P ,所有S 是M ;所以,所有S 是P 即MAP SAM SAP ∧-四、请指出下列各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 ”和“P ” 2.逻辑常项:“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S ”和“P ” 3.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p ”和“q ” 4.逻辑常项:“只有……才……” 逻辑变项:“p ”和“q ” 5.逻辑常项:“或者……或者……或者……” 逻辑变项:“p ”、“q ”和“r ” 6.逻辑常项:“……并且……并且……” 逻辑变项:“p ”、“q ”和“r ” 7.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AM 、SOM 、SOP 8.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 q →;p ;q第二章 概念 (P57~64)一、单项选择题1~5 A –B -B –C -D 6~10 B –C –B –D -D 二、填空题1.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内涵 外延 3.交叉 4.反对 5.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6.说明 规定 7.一次 连续 8.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三、分析下列语句中是从内涵方面还是外延方面来表述标有横线的概念。
1.内涵和外延 2.内涵 3.内涵 4.内涵和外延 5.内涵和外延 6.内涵和外延 7.内涵 8.内涵 9.内涵 10.内涵和外延 四、分析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
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和法律论辩的学科,它对于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程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法律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法律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章法律逻辑学基本原理一、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概念1. 法律逻辑:指在法律领域内,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推理、论证和论辩的活动。
2. 法律推理:指根据已知事实和法律规定,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3. 法律论证:指为支持某一法律主张而进行的推理和论辩。
4. 法律论辩:指在法律领域内,针对某一法律问题,各方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驳和反驳的过程。
二、法律逻辑学的基本规律1.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应当是一致的。
2.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和否定同一对象。
3.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某一对象所形成的判断,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不能既肯定又否定。
4. 充足理由律:一个真实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第三章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一: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乙方应在收到货款后10日内发货。
然而,乙方收到货款后并未按时发货,甲方向乙方催促多次无果。
甲方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分析:1. 甲乙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示,合同有效。
2. 乙方未按合同约定发货,构成违约。
3. 甲方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符合法律规定。
结论:法院应支持甲方的诉讼请求,判决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例分析二:侵权责任案情简介:甲驾驶一辆轿车行驶在道路上,突然发现前方有行人乙正在过马路。
甲紧急刹车,但由于车速过快,未能及时停下,导致乙被撞成重伤。
乙将甲告上法庭,要求甲承担侵权责任。
分析:1. 甲在驾驶过程中,未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了交通法规。
2. 甲的违法行为与乙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五章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遵守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的前提
第二节 同一律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 公式是: 是 公式是:A是A
同一对象
同一思维过程
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第三节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二、矛盾律对正确思维的逻辑要求 三、矛盾律的作用 四、关于悖论
二、运用逻辑学基本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运用逻辑学基本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下面短文是否违反逻辑规律,为什么? 分析下面短文是否违反逻辑规律, 分析下面短文是否违反逻辑规律 为什么? 李庄的北山要劈山动土挖一条大渠,引水灌田, 李庄的北山要劈山动土挖一条大渠,引水灌田,县 委领导审批报告说不行!要保护文物,开渠损害大。 委领导审批报告说不行!要保护文物,开渠损害大。农 业局的人说,既然如此,就不在这里挖渠了。 业局的人说,既然如此,就不在这里挖渠了。县委领导 又说:这里不挖渠农业生产上不去怎么行呢! 又说:这里不挖渠农业生产上不去怎么行呢! 2.甲说:“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 甲说: 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 乙说: 甲说 话 不对。 甲说: 你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 不对。”甲说:“你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 乙 你这话也不对。 甲说: 你的话不合逻辑。 说:“你这话也不对。”甲说:“你的话不合逻辑。” 乙 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 说:“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甲乙二人的话到底谁的
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
基本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一个思想被断定为真 必须有其充足理由
公式:因为 真 并且B推出 推出A,所以A真 公式:因为B真,并且 推出 ,所以 真 或为: 或为:〔B∧﹙B→A﹚〕→A ∧ ﹚
练习题
大学逻辑学复习题
注:习题答案均为简略答案,答题时应在简略答案的基础上按照题的要求详细回答。
第二章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与“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这两个概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1 )①属种关系②交叉关系③全同关系④全异关系2、下列具有真包含于关系的概念是(4 )①对立统一规律和宇宙的根本规律②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③教师和逻辑学家④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3、下列语句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的有(4 )①语言不是上层建筑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文学是塑造形象的艺术④控制论就是研究控制的理论4、“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和“《阿Q正传》是鲁迅的小说”,其中“鲁迅小说”这一概念是( 1 )①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②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③前者是单独概念后者是普遍概念④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正概念5、“农民运动”的反对概念是(3 )①革命运动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工人运动④非农民运动6、“江西教育学院包括中文系、政治系、教育系、外语系、艺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这是对“江西教育学院”进行(2 )①划分②分解③分类④列举7、“西沙群岛”“祥林嫂”“哈尔滨市”等概念(3 )①可以限制②不能概括③可以概括④不能限制,也不能概括8、“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1 )①财产②动产③土地④企业9、“马克思主义者”的矛盾概念是( 4 )①辩证唯物主义者②反马克思主义者③共产主义者④非马克思主义者二、不定项选择题1、“所谓证据,即司法办案中依照法律程序调查收集的足以证明案情真相的客观事实材料”。
这话运用了(13 )逻辑方法①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②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③定义④划分⑤概括和限制2、下列概念中,限制正确的有(23 )①亚洲限制为中国②规律限制为教育规律③成人教育限制为高等成人教育④知识分子限制为学生④马克思限制为青年时代的马克思3、下列各题中,属于正确划分的有(45 )①普通逻辑一书分为十章②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③学生分为中学生、大学生、小学生、进修生、公费生、自费生④相声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与多口相声⑤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今年招收的新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城市的、农村的、江南的、东北的、边疆的、还有来自西藏的”,这一划分不正确,犯了(23 )的逻辑错误①划分不全②混淆根据③子项相容④多出子项⑤越级划分5、“新闻是新事的记录,新闻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报导”这一定义(24 )①是正确的②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③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④错误的运用了否定形式⑤错误的定义含混6、“新闻是关于东西南北所发生事情的报道”,这一定义犯了(24 )的错误①同语反复②定义过宽③定义过窄④未使用科学术语⑤循环定义7、“西沙群岛的海域有丰富的资源”,这里“西沙群岛”这一概念为(13 )①单独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集合概念④普遍概念⑤负判断8、“不管部长们正在紧张地商讨对策”,这一语句中的“不管部长”是(14 )①正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⑤单独概念9、下列概念中,是单独概念的有(2345 )①单独概念②拉丁美洲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④这棵松树⑤北大中文系三、分析题1、下列各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概念的内涵(A)还是外延(B)(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逻辑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普通逻辑是研究____思维的逻辑形式____思维的逻辑规律____及其___简单的逻辑方法______的科学。
2.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__逻辑常项_____和__逻辑变项_____两部分组成,可以代入不同内容的部分是__逻辑变项___。
二、选择题3 在“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句话中,“逻辑”一词所表达的含义是指(3)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某种特殊的观点或方法③思维的规律和规律④逻辑学4 思维的基本特征( 2).①直接感受性②概括性③间接性④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时(3 )①思维内容②思维的基本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④简单的逻辑方法6. “p 并且q”与“p 或者q”,这是两个判断形式含有(2)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②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第二章概念一、填空题1、概念是_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____的思维形式,他的两个逻辑特征是__内涵______ 和____外延____。
2、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来看,“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__从属_____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__交叉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全异______关系;“上海”与“中国最大的城市”具有____并列____关系。
3、“共青团员”的属概念为__团员______ ,种概念为__女共青团员_______,矛盾概念为___非共青团员____ ,反对概念为___非共青团员_____,交叉概念为___大学生______ 。
4、在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___概念____ 和___概念____之间。
存在着一种__反变_____关系。
外延愈大,其内涵就___越少___ ;外延愈小,其内涵就__越多____ 。
5、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__概括____和__限制___的逻辑根据。
逻辑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逻辑概述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
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思维形式有词项、命题、推理,语言形式有词和词组、句子、句群,大体说来,词项是由词或词组表达的,命题是由句子表达的,推理是由复句或句群表达的。
▲学习逻辑知识的必要性(一)有助于公务人员掌握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首先,逻辑思维具有认识事物的基础性的特点。
其次,逻辑思维具有认识事物的工具性的特点。
再次,逻辑思维具有认识事物的普遍性的特点。
(二)、有助于增强公务人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种错误的论证,甚至貌似有理的诡辩,逻辑思维的运用也会帮助公务人员识别、反驳错误的认识或诡辩。
(四)、有助于提高公务人员表达思想、撰写文稿的能力。
第二章词项逻辑▲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
▲词项与语词的关系:词项需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词项与语词之间还有着一些特定的逻辑关系。
一方面,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词项,也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一词多义。
另一方面,一个词项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例如罗盘——指南针,自行车——脚踏车。
有时同一词项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甚至幽默诙谐。
▲词项的内涵是指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即词项的内容与含义。
词项的外延是指具有内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的总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内涵是指词项的意义方面,它说明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外延是词项的数的方面,它说明词项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哪些个对象。
▲词项内涵、外延理解不当,产生的逻辑问题(P9灵活运用,猜为纠错题)词项的内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由于对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准确把握,从而出现词项错用、词项不明、词项混淆、词项赘余、误用集合等多种逻辑错误。
▲词项的种类单独词项是反映唯一的某个对象的词项,其外延只有一个分子,是指称独一无二的事物。
例如“黄河”、“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最高峰”等等。
普遍词项是反映一类对象的词项,其外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所组成的类。
Lg05逻辑基本规律
铅盒子!你答对了吗?
上帝创世说
上帝在海边,一边走一边想如何 创造世界,最后他命令一个小鬼沉下 海去,从海底拿出一块泥土。上帝就 用这块泥土创造了世界。
分析:
世界既然是上帝创造的,那么在上帝 创造世界之前,世界是不存在的,海与泥 土也是不存在的; 但是,上帝又是用海底的泥土创造了 世界,那就是说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世 界已经是存在的,上帝创造世界是荒诞无 稽的。
第二节
矛盾律
矛盾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矛盾律的作用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 曰:“吾盾之坚,物莫能 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其人 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 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而立。
——《韩非子》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
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甲、乙、丙、 丁中的两位捐的。 甲说,“不是我捐的”; 乙说:“是丁捐的”; 丙说:“是乙捐的”; 丁说,“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两 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 A.是乙和丁捐的。 – B.是甲和丁捐的。 – C.是丙和丁捐的。 – D.是乙和丙捐的。 – E.是甲和丙捐的。
– A.谷堆论证:“一粒谷能否构成谷堆?显然不能。
再加一粒,也不能;再加一粒,仍不能;……最后 加的一粒构成了谷堆。” – B.苏格拉底说了唯一一句话:“柏拉图说真话”; 柏拉图说了唯一一句话:“苏格拉底说假话”。
– C.认识悖论:“你认识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 吗?”“不认识。”“而这个人是你的父亲,所以 你不认识你的父亲。” – D.秃头者论证:“掉多少根头发才算秃头?掉一 根头发算吗?不算;再掉一根呢?也不算……最后 掉的一根头发造成了秃头。” – E.在一家大众旅馆里,一旅客在半夜被一群打牌 人的哄笑声惊醒。他善意地对那群打牌人说:“都 夜里12点多钟了,你们休息吗。”“你睡你的,管 不着我们。”一打牌人说。“你们这样大声吵闹,, 影响别人休息。”“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关你 什么事?!”
第五章 逻辑学基本规律
B:这件好事是D做的
C:这件好事是B做的
D: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2、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 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林说: “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 他俩的答案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是数学老师 刚好走过来,听了他们的谈话,并看了他们的运算结 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违反基本要求的逻辑错误
(一)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保持一致。一是前后不 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某个词语,无意或有意地 混淆了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概念;二是无意或 有意把前后两个内涵和外延不同的概念混为同 一概念。
例如: 1、金属是化学元素,钢是金属,所以,钢是 化学元素。 2、在某商店里,一顾客问“同志,这里有好 茶吗?”售货员说:“我们卖的都是好茶,从 来不卖坏茶。”
A 代表任一思想,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 思想要有确定的内容,不能亦此亦彼,必须保 持自身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1、对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有清晰的理解或解释,必要 时加以定义; 2、交流双方对同一概念和命题有共同的理解或解释; 3、概念或命题的含义不能飘忽不定或不加说明而改变; 4、对话的主题或话题不能随意变换。
“转移论题” 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通常 表现为:与人交谈时,答非所问;写文章时,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话或做报告时没有中 心,口如悬河、漫无边际等。
无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致的逻辑错误属于 “混淆”;出于某种目的破坏概念或判断的同 一造成的逻辑错误,则是“偷换”,属于诡辩。
公选逻辑作业三明学院2009[1]
三明学院2010——2011年第二学期选修课《逻辑学》作业(1)姓名系级专业第一章绪论一、分析下列句子中“逻辑” 一词的含义1、把侵略说成是友谊,这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2、你的文章缺乏逻辑性3、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学点逻辑4、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历史的逻辑二、指出下列思维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2、有些鸟是不会飞的3、有些学生不是共青团员4、如果天晴了,我们就去公园5、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综合国力三、分析下列命题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青年人不仅要学法,而且要守法2、不是鱼死,就是网破3、只有违法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第二章概念一、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概念的种类1、中华民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2、张强是教师3、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4、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二、分析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表示)1、教师、演员、共产党员2、法律、法院、宪法、法盲3、朝鲜、日本、国家三、分析下列定义的结构,并指出其是否正确,为什么?1、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2、儿童是祖国的花朵3、科学家是被称为科学家的人4、商品是用货币交换的劳动产品四、分析下列划分的结构,并指出其是否正确,为什么?1、人分为老年人、青年人、妇女和儿童2、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3、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和散文等。
五、对下列概念分别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概括1、大学生2、罪犯3、汽车4、中等职业学校三明学院2009——2010年第二学期选修课《逻辑学》作业(2)姓名系级专业第三章判断一、天有多大一条小河傍边有一口深井。
有一天,河里青蛙跳到深井里,同井里的青蛙交上了朋友。
井里的青蛙洋洋得意地对河里的青蛙说:“在井里算我最能干了。
我会蹦会跳,这些小虫都要乖乖的听我指挥。
天只有一个井大,在井里我自能干,我不是可以称为天下的大王吗?”河里的青蛙听罢之后,说:“老兄,你错了,‘天只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
逻辑学第5章
下面推理是不有效
• 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也是罪犯。以查明 甲是罪犯。所以,乙是罪犯。
• 1.如果运动着的物体某一瞬间在这儿,那么, 这一瞬间它肯定不在这儿。因此,运动着的 物体某一瞬间即在这儿又不在这儿。 • 2.运动着的物体某一瞬间在这儿,当且仅当 这一瞬间它不在这儿。因此,运动着的物体 某一瞬间即在这儿又不在这儿。 • 3.我们不可能既不保持安定局面有发展经济。 因此,保持安定局面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解法二:假设证法
1.AB 2.CD 3.AC 4. B 5. A 6. C 7. D 8.BD 9.BD 证毕。
BD (假设) (1.4.销去) (3.5.销去) (2.6.销去) (4-7.引入) (8.等值)
4. D 5. C 6. A 7. B 8.DB 9.DB 10.BD 证毕。
推理形式是有效式。
运用归谬赋值法要注意:
※ 由于给变项赋值过程中有先后的不同,因而具体 矛盾的出现可能不同。 ※只有当赋值过程中矛盾不可避免的出现时,才能 表明原公式是重言式,相应的推理有效。 ※赋值过程中,变项的值有时候不能惟一的确定, 此时需要讨论。
*返回*
直接证明法(实例分析一)4201 1. AB 2. BC 3. CD
(假设) (2.4.销去) (4.5.销去) (1.6.销去) (4-7.引入) (8.等值) (9.交换)
解法三:反证法
1.AB 2.CD 3.AC BD 4. (BD) (反设) 5. BD (4.等值) 6. B (5.销去) 7. A (1.6.销去) 8. C (3.7.销去) 9. D (2.8.销去) 10. D (5.销去) 11. DD (9.10.引入) 12.BD (4-11.销去) 证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同一律
(一)主要内容
1.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有的概念和命题都必须 与自身保持同一。
2. 公式:A=A,或者
3. 作用:保证思维的确定A性。A
(二)基本要求:
1. 所使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2. 所使用命题的意义和真值必须保持同一。
(三)逻辑错误:
(二)逻辑错误:自相矛盾(“两可”)
第一组: 我花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写完这本书。 中国园林建筑始于汉唐宫室。 他是很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第二组: 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万里长城是一道天然屏障。 实践固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马列主义
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是有信心做好此事的,只是感到没有把握。
3. 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 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4. 小李和小王下了两局祺。小张遇到小李: ──“你赢了吗?” ──“没赢。” ──“那么你输了?” ──“也没有输。”
5. 这次试验一定会成功,当然,也有失败的可能。
6. 要说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世界上的植物 物、动物,甚至恒星等物质都是有生有灭的。
7. 我不认为一切金属都是固体,也不认为一切金属都不是固体 。
8. 对于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在科学未证实之前,我的态度是 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9. 这次考试我一定能通过,因为我这次信心十足,家里人也很 鼓励我,支持我。
10. 病人:我的记忆已经完全丧失了,我现在记不得任何东西。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的?
病人:今年春节晚会结束时,我记得那时一阵兴奋,接着脑 子里便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
3. 作用:保证思维的明确性。
(二)逻辑错误:“两不可”
“说世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 断言世上无鬼,这我也不同意,因为有些现象还 真不好解释。”
甲:你这个月奖金拿得很多吧? 乙:不是很多。 甲:那是否拿得很少呢? 乙:也不是很少。 甲:怕别人借你钱花啊?你的回答违反了排中律,
第三组:
空军军官必须完成规定的飞行次数才能回国,但 无论何时何地,军官都必须绝对服从司令官的命 令;精神失常的人可以不完成定额,立即遣送回 国,但要停止飞行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美]约瑟夫•海勒《第22条军规》
第四组:
正当防卫行为不负法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超出 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时,行为人则 应当负法律责任。
知道不?
张三:你后来拿到回扣了吗? 李四:对不起,张先生,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三)排中律的适用范围
1. 当客观事物尚未认清时,持“两不可”或“不 置可否”的态度,不算违反排中律。
2. 排中律只适用于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 系的思想,而不适用于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思 想。
3. 复杂问句及其应对方法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 被拘审。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已知:上述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答:丙和丁是罪犯。
三 排中律
(一)主要内容
1. 内容:两个相互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不能 同假,必有一真。
2. 公式:(AA) 即: A A (AB(A B))
2. (A∧(AB))B 3. 涵义:在一个论证中,要判定论题B,必须满足
两个条件:第一,论据A真;第二,从论据A能 推出论据B。
(二)要求:
1. 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 2. 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3. 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四)违反之的错误
1.要有理由 2.理由要真实
(四)排中律和矛盾律
1. 内容 2. 适用范围 3. 功能 4. 违反两条规律的表现
四 充足理由律
“任何一种事件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 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 不 ——莱布尼茨
(一)主要内容:
1.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 真,要有充足的理由。
1. 偷换[混淆]概念 2. 偷换[混淆]论题
1. 有角者论证:“你没有失去的东西你仍然具有 ,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
2. “你们这样大吵大闹,影响别人休息。”“影 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关你什什么事?!”
3. 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 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
警 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 骑车人:我以前从未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
“无理由” “理由虚假”
3.理由能推出结 论
“推不出”
形式的推不出
非形式的推不 出
“理由不相干”
“夸大相关程度 ”
下列各陈述是否违反逻辑学基本规律?为什么?
1. 所有科技人员都懂计算机,并且有些不懂计算机的是科技人 员。
2. 关于宗教信仰问题,我国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 自由;所以对宗教信仰我们既不禁止,也不提倡。
母亲:你怎么又这么晚回来? 女儿:你总是挑我毛病。
甲:射击瞄准的时候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 乙:因为闭上两只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二 矛盾律
(一)主要内容:
1. 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概念或命题不能同 真,必有一假 。
2. 公式: (AA) (AB(A B))
1. 作用:保证思维的一致性,即无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