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使用与病虫害识别 根据病虫害选择用药篇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比较鉴别
将疑似有病虫害的植物与健康 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差异。
咨询专业人员
对于难以辨别的病虫害症状, 可以咨询园林植物保护专家进
行确诊。
02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农业防治
01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 措施,增强植物抗性,创造不利 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预防 病虫害的发生。
02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深 耕晒土、合理施肥、选用抗病品 种等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 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实现病害的可 持续控制。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等物理手段来 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虫害的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
生物防治
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害虫,可 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蜂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 的种群数量,实现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直接杀死或抑制害 虫的生长和繁殖。
利用光、色、气味等物理因素来干扰害虫 的交配、寻找食物等行为,从而减少害虫 的数量。
04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提高
防治效果的评估
01
02
03
评估指标
评估防治效果时,应综合 考虑防治效果、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
茎杆上发生。
炭疽病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 形的病斑,颜色为灰白 色或浅褐色,边缘颜色
较深。
锈病
植物表面出现黄色或橙 色的锈状物,通常在叶
片和茎杆上发生。
虫害种类与识别
01Biblioteka 020304
蚜虫
体型小,绿色或黑色,常群集 在植物的嫩叶或花蕾上吸食汁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准确识别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农作物病害1、真菌性病害真菌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例如,小麦锈病,在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的锈斑;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枯萎。
这些真菌性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和传播。
2、细菌性病害像白菜软腐病,会使白菜的根茎部变软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番茄青枯病则会造成植株突然枯萎,但叶片仍保持绿色。
细菌性病害往往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途径传播。
3、病毒性病害常见的有烟草花叶病毒病,叶片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缓慢、矮化。
病毒性病害一般由昆虫传播,一旦感染,很难根治。
二、常见的农作物虫害1、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直接咬食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部位。
比如蝗虫,会大量啃食庄稼;玉米螟幼虫则会钻进玉米茎秆内部,导致植株折断。
2、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通过细长的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像蚜虫,会使叶片卷曲、发黄;白粉虱不仅会危害叶片,还会传播病毒。
3、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蝼蛄、蛴螬等,它们在土壤中活动,咬食农作物的根系,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的识别方法1、观察症状仔细查看农作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注意有无斑点、腐烂、变色、畸形等异常现象。
2、检查害虫形态对于虫害,可以通过捕捉害虫或观察其留下的痕迹,如粪便、蜕皮等来判断害虫的种类。
3、了解发生规律不同的病虫害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所不同。
掌握其发生规律,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
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的积累。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发现的害虫,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农药使用与病虫害防治规范

农药使用与病虫害防治规范一、引言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防治病虫害具有显著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
为了充分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本规范旨在提出农药使用与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二、农药使用原则1. 合理选药:根据病虫害种类、作物品种、生育期、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剂型和施药方法。
2. 适时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指标,提前预防,及时防治,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
3. 适量用药: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随意增减剂量,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4. 安全用药:确保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用品,遵循农药的安全操作规程。
5. 轮换用药:为减缓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
6. 混合用药:根据农药的相容性和防治效果,合理搭配不同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1. 农业防治: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轮作、间作、套作等,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培育健康种苗;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如采用诱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采用筛选、诱集、捕食等手段防治害虫;采用高温消毒、土壤消毒等方法防治病原菌。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病虫害,如利用寄生蜂、捕食螨等天敌防治害虫;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病原菌;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应遵循农药使用原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搭配,适时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四、农药使用规范1. 农药选购:购买农药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选购具有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标签齐全的农药产品。
植物保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2. 熟悉常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原理: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识别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植物病虫害的形态、症状和病原体,学习识别病虫害的方法,并掌握防治技术。
实验材料:1. 病虫害样本:菜粉蝶、蝗虫、直翅目、鞘翅目等。
2. 植物叶片:小麦、玉米、水稻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皿、镊子、剪刀等。
实验步骤:一、病虫害识别1. 观察菜粉蝶、蝗虫等昆虫的外部形态,记录其形态特征。
2. 观察植物叶片的病斑、虫害症状,记录症状特征。
3. 利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等。
二、病虫害防治1. 根据病虫害的识别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3. 观察防治效果,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病虫害识别结果1. 菜粉蝶:体长15-20毫米,翅面有白色斑纹,幼虫为绿色,以叶肉为食。
2. 蝗虫:体长20-30毫米,体色为绿色或黄褐色,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
3. 直翅目:体长10-20毫米,体色为黄褐色或绿色,以农作物根部为食。
4. 鞘翅目:体长5-10毫米,体色为黑色或棕色,以农作物叶片为食。
5. 植物叶片病虫害:小麦白粉病、玉米矮花叶病、水稻纹枯病等。
二、病虫害防治结果1. 菜粉蝶: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瓢虫等天敌进行捕食。
2. 蝗虫: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3. 直翅目:采用物理防治,利用捕虫网进行捕捉。
4. 鞘翅目:采用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5. 植物叶片病虫害: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熟悉了常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对于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参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篇1一、农药的使用方法1. 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防治对象和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品种,避免盲目使用农药。
2. 合理配制药剂: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药剂,避免过量使用或配制不当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
3. 适期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长特点,选择最佳的施药时间,避免施药过早或过晚。
4. 合理施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施药量和施药方式,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药。
5. 安全防护: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口腔。
二、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使用禁用的农药品种和过量使用农药。
2. 了解农药特性:在使用农药前,要了解农药的毒性、药效、作用机理等特点,避免误用和滥用农药。
3. 保存农药:农药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避免污染环境:在施药过程中,要避免农药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
5. 应急处理:在施药过程中,如果不慎接触到农药,应及时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总之,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篇2农药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用药: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浓度,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农药使用操作规程

农药使用操作规程一、农药选用原则1.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
2.根据作物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农药。
3.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药。
4.优先选择环保型农药。
二、农药使用范围1.农药使用仅限于室外环境,不得在室内或封闭环境中使用。
2.农药使用范围限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不得用于人类或其他非农业用途。
三、农药使用方法1.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正确配制农药。
2.按照病虫害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
3.采用低容量喷雾法或细喷雾法,确保药液均匀覆盖作物。
4.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施药,避免阳光强烈时施药。
四、农药使用时间1.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使用农药,预防病虫害扩散。
2.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施药时间。
3.在作物收获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五、农药使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随意更改浓度、使用次数等参数。
2.施药前检查农药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过期不得使用。
3.施药过程中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药雾。
4.施药后及时清理现场,防止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六、农药储存和运输1.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妥善储存农药。
2.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保持通风良好。
3.定期检查农药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处理。
4.在运输过程中避免碰撞和挤压,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七、农药废弃物处理1.废弃的农药包装物要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废弃的农药瓶、罐等容器要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3.对于剩余的农药药液,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
可以将其交给农业技术部门或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病虫害危害与农药使用

注意天气情况
注意天气情况是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选择防 治时期时,需要考虑天气情况,避免在雨天、大风天、高 温天等不利天气进行施药,以免影响药效和危害环境。
例如,在雨季时应避免使用内吸性农药,以免雨水冲刷导 致药效降低;在高温天时应避免使用挥发性农药,以免药 雾飘散导致空气污染。
注意安全间隔期
3
杀菌剂的种类也很多,包括有机硫类、有机磷类 、氨基甲酸酯类等,不同种类的杀菌剂针对不同 的病害。
除草剂
除草剂是用来清除农田中杂草的农药,其作用方 式主要是抑制杂草的生长或杀死杂草。
除草剂可以有效降低杂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除草剂的种类包括选择性除草剂和广谱除草剂等 ,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02
03
04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 性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
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可 持续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
污染。
生物防治的种类繁多,包括以 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
害等多种方式。
生物防治的应用范围广泛,适 用于各种农作物和森林等生态
系统。
土病原菌。
在使用土壤处理法时,需要注意 农药的种类、用量、施药深度等 问题,以避免对土壤生态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04 农药的合理使用
针对防治对象选用农药
针对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农药,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在选择农药时,需 要考虑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以及农药的理化性质和作 用机制。
拌种法是将农药与种子混合搅 拌,使农药附着在种子表面, 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拌种法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 果好、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 各种类型的种子处理。
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与安全操作

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与安全操作农业生产中,农药被广泛用于保护作物、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保护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为您介绍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与安全操作,以确保农药的有效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1. 农药使用前的科学指导在使用农药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指导。
1.1 病虫害的识别与监测病虫害的识别非常重要,只有准确辨认出病虫害种类,才能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防治。
农民可以通过田间观察、虫口密度调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来进行病虫害的监测。
1.2 农药种类与选择了解不同农药的种类和特点,是正确选择农药的前提。
根据病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同时,应防止长期连续使用相同的农药,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1.3 病虫害的防治指标科学指导要求我们了解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即病虫害种类主要是什么、危害程度如何、防治时间和方法等。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我们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防御能力。
2. 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农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2.1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农药时,务必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这些防护用品能有效减少农药对人体的接触和吸入,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2.2 遵守农药使用剂量和规定浓度农药使用过量或过浓会增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剂量和浓度进行稀释和施用,严禁擅自增加剂量或浓度。
2.3 安全操作原则农药使用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安全操作原则:2.3.1 不在风大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免农药随风飘散,污染周边环境和水源。
2.3.2 使用农药时注意自身姿势,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2.3.3 使用农药时避免食物和饮水接触农药,以免引发食物中毒。
2.3.4 使用农药后,及时彻底清洗工作服和器材,防止残留农药的二次污染。
2.3.5 使用农药后,及时洗手、洗脸,更换干净衣服,避免农药残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果树的病虫害防控与农药使用技巧

果树的病虫害防控与农药使用技巧果树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必须重视果树的病虫害防控工作。
下面就果树的病虫害防控和农药使用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一、果树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果树病虫害是造成果树减产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果树病虫害防控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安全可食用性。
果树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果树病虫害防控的原则1. 综合防治: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全面防治果树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2. 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特点和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调整疏果、收割期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防治。
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通过引进、繁殖、释放天敌、天然杀虫剂等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果树的生长率和产量。
4. 农药合理使用:合理选药、选时、选量,精确喷雾,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三、果树病虫害防控的具体措施1. 修剪病虫株:果树的枝条上可能存在有病虫害的受损枝条,及时进行修剪,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2. 清除病虫害源:果树周围清除自然散发的病虫害源,维持果树周围的环境整洁,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3. 疏果疏花:适时进行果实和花穗的疏除,使果树能够集中养分和光照,增强树体的抗病虫性能。
4. 增施有机肥料:适量施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果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
5. 合理灌溉:合理控制果树的灌溉量,避免营养过剩和根部缺氧,提高果树的抗病虫能力。
6. 适时喷药:根据果树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药剂和喷药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喷药处理,以减少药剂的使用量。
四、农药使用技巧1. 喷药前注意天气:选择温暖、干燥、无风的天气进行喷药,以确保农药能够充分附着在果树上,提高喷药效果。
2. 药剂配制: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和防治对象的具体情况,准确配制药剂,避免浪费和过量使用。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防治病虫害。
生物多样性保护
03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天敌等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掌握最佳用药时机,避免盲目 用药。
安全用药
遵循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保护环境和人体 健康。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采用轮换用药的方法可以降低病虫害抗 药性的产生。
3
经济效益评估
评估防治措施的经济效益,包括防治成本、产量 增加、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收益。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案例一:水稻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包括 稻瘟病、稻曲病、纹枯 病等。
识别方法
观察水稻叶片、茎秆和 穗部的症状,如出现褐 色病斑、稻曲病在穗部 形成黄色或黑褐色菌核 等。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 植、科学施肥、及时排 水等农业措施,同时配 合药剂防治。
案例二:小麦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01
小麦病虫害的种类
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02
识别方法
观察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的症状,如出现黄色或白色的粉状物、穗部
变褐等。
03
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等农业措施,同时配合
如锈病、白粉病、霜霉病 等,由病原菌侵染引起植 物发病。
杂草
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光照 ,影响农作物生长。
病虫害的症状表现
叶片变色
如黄化、花斑、萎蔫等, 可能是由于病虫害引起的 生理异常。
组织坏死
如腐烂、穿孔等,是病虫 害破坏植物组织的结果。
生长异常
如矮缩、徒长等,可能是 由于病虫害影响植物正常 的生长调节。
。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重要工具。
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农药使用方法1.农药选择:根据作物类型、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
应该根据农药的特点、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估,选择符合要求的农药。
2.使用剂量:农药的使用剂量是指每亩用药量,应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作物的病虫害程度、农药的毒性和防效等因素综合确定。
3.农药喷洒:农药的喷洒是常见的施药方式,正确的喷洒方法可以提高喷洒效果。
应尽量选择风速较小、雾滴较细的天气进行农药喷洒,避免高温、大风和雨天等不适宜喷洒的气候条件。
喷洒前,应确认喷洒器械的正常工作状态,调整出药量和药液浓度。
喷洒时要均匀细致,力求达到喷药落叶不漏、喷雾粒小、喷药均匀的效果。
4.防止药害:农药施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药害的发生。
在选择农药之前,应了解农药对作物的安全间隔期,不要在离收获时间太近的时候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避免重复施药或使用相同成分的农药,以免造成积累效应。
同时,注意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进行农药的使用。
5.确保人畜安全:农药是有毒物质,施用农药时应注意保护好人畜的健康与安全。
使用农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农药,穿防护服并佩戴呼吸器材。
施药前后,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洗手,避免食品和饮用水被农药污染。
二、农药注意事项1.注意农药存储:农药应存放在防火、防潮、防腐蚀的专用库房或柜子中。
农药与动物饲料、食品、种子等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存放过程中,应注意农药的有效期,及时淘汰过期、失效的农药。
2.防止农药污染:农药施用过程中,应避免农药进入水源、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以免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施用农药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时间、正确的剂量,避免流失和漏洒。
施药时,要注意避开蔬果种养区域、饮用水源和居民区,尽量选择风力较小的时候施药。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一、前言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工具,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当使用农药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隐患等。
为了确保农药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农药使用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准备、施用、记录、存储等方面讨论农药使用的规范要求,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二、准备工作在使用农药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了解农作物及病虫害情况:在施用农药之前,必须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期、对病虫害的易感性以及目前的病虫害情况等相关信息。
只有了解清楚才能选择适宜的农药,并掌握合理的使用方法。
2.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
在选择农药时,要考虑农药的控制效果、残留量、毒性、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等因素,并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书。
3.购买正规农药:购买农药要选择有认可的正规渠道,如农药经销商或农资店。
切勿购买不明来源的农药,以免产生质量问题。
三、农药施用农药的正确施用是保证其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施用农药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1.穿戴防护用品:在施用农药前,必须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面罩、手套、长靴等防护用品。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接触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2.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施用农药时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如温度、风力等。
避免在高温天气或强风天气下施用,以免农药挥发或飘散至非目标地区。
3.按照标准剂量使用:在施用农药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农药,以免引起农药残留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4.均匀喷雾:在农药施用过程中,要确保均匀喷雾,避免浓度不均匀造成农药效果的不一致。
5.注意施用的时间和频率:施用农药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农药的使用说明来确定。
不得违规增加农药施用的次数和剂量。
四、记录和监测为了追溯农药的使用情况,必须做好记录和监测工作。
1.记录农药使用情况:在每次施用农药之后,要及时记录施药日期、剂量、施药区域和方式等细节信息。
农药使用的合理配比与混用技巧

农药使用的合理配比与混用技巧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于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
因此,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合理的配比和正确的混用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的农药配比合理的农药配比是指根据不同作物、病虫害种类,合理搭配农药的种类和用量,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1.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农药:不同病虫害对于不同农药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选择对目标病虫害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农药是至关重要的。
应尽量选择高效、低毒、广谱的农药,并确保其具有制定标准的合法农药登记证书。
2. 结合作物类型选择农药:不同作物对农药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配比农药时,必须根据作物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农药。
并且要考虑到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药剂浓度和用量。
3. 避免重复配比农药:当同一块地区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喷洒农药时,必须避免整个配比方案中出现农药的重复使用,以避免农药残留和抗药性产生。
二、农药的混用技巧农药的混用是指将两种或以上的农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增加防治效果或延长抗药性发生时间。
正确的农药混用技巧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1. 混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根据不同农药的作用机制,选择具有互补作用的农药进行混用,以增强防治效果。
例如,同时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双重效果。
2. 注意农药的互反作用:有些农药之间具有互反作用,混用会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
因此,在混用农药时,应该注意查看农药标签和说明书,避免不同农药之间的互反作用。
3. 严禁随意混用农药:不同农药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随意混用容易引起农药之间的化学反应,导致药效减弱或者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混用农药之前,必须查看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确保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的农药剂型: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施药方式,例如溶液剂适用于喷洒,乳剂适用于涂抹和刷涂。
病虫害防治策略与农药使用规范

05 农药管理政策与法规
农药管理政策
农药登记制度
规定农药生产者需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农药登 记,确保农药产品质量安全有效。
农药生产许可制度
要求农药生产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能力 ,取得生产许可后方可生产。
农药经营许可制度
规范农药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确保农药销售渠道合法有序。
农药使用法规
1 2
农药使用指导原则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设置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诱杀害虫。
阻隔法
设置障碍物,阻止害虫侵害植物,如覆盖塑料薄膜、设置防虫网 等。
02 农药使用规范
农药选择与使用原则
01
有效性原则
选择对目标害虫有效且对非目标生 物安全的农药。
安全性原则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 人、畜、环境造成危害。
03
02
风险预警
对农药残留超标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农产品进行预 警,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影响评估
评估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如鸟类、蜜蜂、蚯蚓等,了解农药 对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
环境释放控制
限制农药的环境释放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药方式,降低农药对环 境的污染。
生态补偿措施
针对农药使用的生态影响,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如生态修复、生物多 样性保护等。
施药后处理
施药后及时清理残留农药,妥善处理废弃农 药包装物,防止二次污染。
农药残留与环境保护
农药残留监测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确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
环境影响评估
在农药使用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农药使用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补偿。
园艺农药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园艺农药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园艺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对农药的识别、使用和管理能力,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农业大学园艺实验基地三、实验内容1. 农药种类识别- 对常见园艺农药进行识别,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
- 通过观察农药包装、成分标签等,了解不同农药的用途、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 农药配制与稀释- 学习农药的正确配制方法,包括计算用药量、配制浓度等。
- 通过实验,掌握农药稀释的技巧,确保农药使用效果。
3. 病虫害防治实验- 观察并识别常见园艺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
- 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实验。
- 观察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记录实验数据。
4. 农药残留检测- 学习农药残留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对实验中使用的农药进行残留检测,确保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1. 农药种类识别- 通过对农药包装和标签的观察,我们成功识别了多种园艺农药,并了解了它们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2. 农药配制与稀释-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农药的配制和稀释方法,并成功配制了不同浓度的农药溶液。
3. 病虫害防治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农药对不同的病虫害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
例如,杀虫剂对蚜虫效果显著,而杀菌剂对白粉病效果较好。
4. 农药残留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适当处理的农药,其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五、实验总结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提高园艺病虫害防治能力。
2. 提高农药使用技能-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农药的配制、稀释和施用方法,为今后的园艺生产奠定了基础。
3. 培养科学态度和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严谨对待实验,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分析实验结果,这些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农药使用参考指南

农药使用参考指南一、概述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它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制定本农药使用参考指南。
二、农药使用原则1.合理选药: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和抗药性情况,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2.适时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适时施药。
3.准确用药:按照农药标签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准确施用农药。
4.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三、农药使用操作规范1.农药购买:购买农药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农药质量。
购买前,应仔细阅读农药标签,了解农药的品种、含量、剂型、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信息。
2.农药储存: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避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不同农药品种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标识,严禁与食品、饲料、种子等混放。
3.农药配制:配制农药时,应采用清洁的水,避免使用污水或含杂质的水。
配制过程中,应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稀释倍数进行配制,确保农药均匀混合。
配好的农药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放置。
4.农药施用:施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帽子、防护服等。
采用喷雾器等专用设备进行施药,确保施药均匀。
避免在风力较大、气温过高或下雨天气条件下施药。
施药过程中,应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5.农药废弃物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焚烧。
废液、废渣等农药废弃物应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农药使用注意事项1.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2.避免抗药性产生: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减缓抗药性的发展。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作物病虫害防治1.了解病虫害:使用农药前,应充分了解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以便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2.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尽量选择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3.适时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确定最佳的用药时间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4.适量用药:根据病虫害的程度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避免过量使用。
5.合理混用:当需要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时,应合理混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避免产生药害。
二、农药安全使用1.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时应遵守国家相关的农药使用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2.防护措施: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3.施药安全:施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农药,施药后应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和身体。
4.贮存安全: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食品和饲料,并标识清晰、避免误食或误用。
三、环境保护1.减少用药量: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防止污染:使用农药时应防止对水源、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严禁将废弃物直接丢弃在环境中。
3.保护天敌:在使用农药时,应尽量避免对天敌的伤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4.轮换使用:应尽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降低对环境的适应性,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1.选用低毒农药:应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遵守安全间隔期:在农产品采收前应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避免农产品中残留有农药。
3.定期检测:应对农产品进行定期的检测,确保其质量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剂量和施用方式

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剂量和施用方式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给农作物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成为了农民们关注的焦点。
而农药的使用是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药的剂量与施用方式,并为农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农药剂量选择农药的剂量选择是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剂量过小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浪费资源。
正确选择农药剂量至关重要。
1.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合理选择剂量。
不同的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剂量。
通常来说,病虫害的严重程度越高,剂量也应相应增加,以确保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扩散。
2. 遵循农药标签上的建议剂量。
每一种农药的标签上都会注明相应的建议使用剂量,农民们使用农药时应严格遵循这些标签上的指导。
这些剂量是通过多次试验验证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 考虑农作物的耐药性。
病虫害在长期的防治中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在选择农药剂量时,应充分考虑农作物对不同农药的耐受能力。
可以适当增加剂量或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二、农药施用方式除了农药剂量的选择外,农药的施用方式也是影响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施用方式,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施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1. 喷雾施用。
喷雾是常见的农药施用方式之一,可以使用手持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或喷雾机进行喷雾作业。
喷雾时要注意均匀覆盖作物的叶面,避免漏喷或过量喷洒,以免浪费农药和影响防治效果。
2. 灌溉施用。
有些农药可以通过灌溉的方式施用,尤其适用于大面积作物的防治。
在灌溉时,需确保农药溶液均匀地混合在水中,并均匀地施注到土壤中,以避免农药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3. 撒粒施用。
某些农药以粒剂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撒粒的方式进行施用。
撒粒时要注意均匀撒布在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使农药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病虫害的生长环境。
4. 涂抹施用。
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与化学农药合理使用

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与化学农药合理使用立冬是中国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农田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也日渐严重,给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就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农药合理使用进行论述。
一、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立冬时节,气候寒冷干燥,为病虫害的滋生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田病虫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将会直接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在立冬时节,农田病虫害主要表现为植物病害和昆虫害。
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炭疽病等,而常见的昆虫害有蚜虫、螟虫等。
病原菌和害虫通过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危险性的扩散,迅速传播到农田中,对农作物进行侵害。
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伤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至关重要。
二、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作为农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在立冬时节也会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化学农药具有毒性较大、滥用易导致农残等问题,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显得尤为重要。
1. 选择合适的药剂:针对不同病虫害,应选择具有特定作用的农药进行防治。
避免滥用广谱杀虫剂或杀菌剂,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抗药性产生,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2. 合理施药时间: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
在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中,一般会选择气温较高、露水较少的中午进行喷药,以提高杀虫效果。
3. 控制用药量:合理的用药量是保证化学农药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的关键。
遵循农药标签上的使用剂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增减。
4. 防止药害:化学农药的滥用往往容易导致药害问题的发生。
在施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水源、保护重要天敌和有益昆虫,并严格按照施药剂量和间隔期进行施药,避免农作物产生抗药性。
三、综合防治策略的应用除了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外,综合防治策略的应用也是立冬农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染性流胶的防治
• 可以在侵染性流胶发生后,使用40%的多菌灵 100倍进行防治。
• 洗帚、刷子各1把 、羧甲基纤维素(即化学浆 糊,一般家居装潢店,文具店均可买到,且价格 相当便宜)。在5月流胶病大发生时,选择雨后 初晴,用洗帚把树体流胶剔除干净。(雨后流胶 软化剔除非常容易)按每1公斤水加40%的多菌 灵10克的比例,先将多菌灵在水中搅匀。然后按 3-4%的比例把化学浆糊撕碎放入,(即1公斤水 30-40克)静置3-5分钟,搅拌均匀成浆液,用刷 子把药液涂刷在发病树杆上,注意必须涂到病疤。 一般直径5-10厘米的果树,用药液200-250克。 涂后半天内遇雨须重涂。
氯化铜(王铜)、喹啉铜、噻森铜、噻菌铜、 壬菌铜等保护性杀菌剂,对细菌性病害具较高 活性,可以作为保护剂使用。
细菌性斑点病
细菌性斑点病
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
• 症状 :主要危害叶、枝梢、果实。
•
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色油渍状圆形病斑,随后叶片正反两面隆起破裂,灰褐
色;病斑扩大后病部木栓化,表皮粗糙,呈火山口状开裂,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晕环,
叶螨类
红蜘蛛
红蜘蛛
叶部害虫及其防治药剂
• B、蚜虫类 的防治药剂有: • 噻嗪酮(扑虱灵)、噻虫嗪(阿
克泰)、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啉、 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高效氯氰 菊酯 或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 功夫菊酯)等任意二种混合喷施。
刺吸式害虫
白粉虱
蚜虫
叶部害虫及其防治药
剂
• C、毛虫类、金龟子 的防治药剂有:
叶部害虫及其防治药剂
• A、叶螨类 的防治药剂有: • 溴虫腈、阿维菌素、甲维盐、哒螨灵、炔
螨特(克螨特)、四螨嗪、三唑锡、噻螨 酮(尼索朗)、螺螨酯(流金)、乙螨唑 (日本住友化学,商品名来福禄)一般任 意选择二种混合+磷酸二氢钾喷施效果好。 • 如能在喷药前后施一次含钾肥料效果更好, 浓度为0.1%--0.2%。
根据病虫害危害部位、发生规律选 择农药
• 1、根据病虫害危害部位选择农药 • (1)、叶部病害
•
植物的叶部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但也
有一些细菌、病毒和类似病毒的病原物会导
致各种病害。
பைடு நூலகம்
•
在生产中由于缺少对病原的诊断条件和
对流行病学的足够认识,人们主要靠受侵染
后的症状来识别和判断。
叶部病害种类及其防治药剂
红、褐、黄园蚧
柑橘蚧壳虫
吹棉蚧
堆蜡粉蚧
柑橘蚧壳虫
红蜡蚧
棉蚧
根部病害及其防治药剂
• (3)、根部病害 • 主要有:根腐病、根
朽病、白绢病、茎基 腐病、枯萎病、黄萎 病、立枯病、猝倒病、 生理性烂根。
根部病害及其防治药剂(要求
淋喷)
• 真菌性根部病害的防 治药剂:
• 代森联(巴斯夫公司, 商品名品润和百泰)、 敌克松、咪鲜安(施 宝功)、恶霜灵(杀 毒矾)、烯酰吗啉、
干旱、温度高时喷施) 、氟硅唑(福
星)、咪鲜安(倍鲜)、丙环唑(超秀)
(雨季或气温低时喷施)、异菌脲(扑
海因)等。
叶部病害
炭疽病
褐斑病
叶部病害
穿孔病
疮痂病
叶部病害种类及其防
治药剂
• B、霜霉病 、藻斑病、白锈病等 的防治药剂有:
• 烯酰吗啉(科克)、甲霜灵、 杀毒矾、三乙膦酸铝(乙磷铝)、 霜脲氰、霉多克、霜霉威(普力 克)、烯肟菌酯、氟吗啉等任意 选择二种混合喷施。
枝干腐烂病
• 枝干腐烂病的防治:先把病部用刀刮除,刮到木质部, 然后进行病部消毒。工具:洗帚、刷子各1把 、羧甲基 纤维素(即化学浆糊,一般家居装潢店,文具店均可买 到,且价格相当便宜)。在刮除病部后,按每1公斤水 加40%的多菌灵10克的比例,先将多菌灵在水中搅匀。 然后按3-4%的比例把化学浆糊撕碎放入,(即1公斤水 30-40克)静置3-5分钟,搅拌均匀成浆液,用刷子把药 液涂刷在发病树杆上,注意必须涂到病疤。一般直径510厘米的果树,用药液200-250克。涂后半天内遇雨须 重涂。
根部害虫
地老虎(黑土蚕)
金针虫
蛴螬(白土蚕)
根部害虫及其防治药剂
• 根部害虫的防治药剂主要有: • 毒死蜱 、辛硫磷、三唑
磷、氯氰菊酯、噻虫胺(上 下久)、阿维菌素、敌百虫 等。 • 一般防治根部害虫的农药 使用剂型大多采用颗粒剂的 效果好。
根部害虫
蟋蟀
蝼蛄
根部害虫及防治方法
• 对于蝼蛄、蟋蟀一般采用诱杀方式防治效果好。
• 非侵染性危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由日灼、冻害、病虫害、雹害、 药害、机械损伤、水分过多或不足、施 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黏 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一般生 理性病害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幼龄树 发病轻。
果树流胶
树脂病
流胶病(虫、病害引起)
果树流胶的防治
• 非侵染性流胶的防治
• 一般常见的有:
• 溃疡病、褐斑病、云纹病、 穿孔病、霜霉病 、细菌性斑 点病、叶枯病、斑点病、疮 痂病、炭疽病 、缩叶病、锈 病、黑脂病、煤污病、藻斑 病、白粉病、病毒病等。
叶部病害种类及其防治药剂
• A、褐斑病、云纹病、穿孔病、叶枯病、 斑点病、疮痂病、炭疽病等的防治药剂 有:
•
苯醚甲环唑(金秀彩、世高)(天气
严重时病部穿过叶片,形成穿孔。在高温多雨时发病严重,温度在15℃以上时即可发 病,25~30℃最为适宜。
•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适期喷药。
• 1、溃疡病发生的果园应该“控氮增钾、土壤消毒”。施肥以钾肥为主、土壤消毒可以选 择叶枯宁(叶枯唑)1000倍进行喷施,5天一次,连续二次。
• 2、喷药时期:各次新梢萌发后20天、30天(梢长1.5~3.0厘米,叶片刚转绿期)各喷药 一次。成年树以保果为主,保梢为辅,保果于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药一次。
• 3、防治药剂:选择叶枯唑1000倍、农用链霉素1000--1500倍(或兽用链霉素1000倍) +磷酸二氢钾1000倍进行喷施,5--7天一次。连续3次。
根据病虫害危害部位选择农药
• (2)、叶部害虫 • 植物的叶部害
虫 主要有:叶螨类 、 蚜虫类 、卷叶蛾类 、 毛虫类 、金龟子 和 其它叶部害虫。
• 细菌性根部病 害的防治药剂:
• 叶枯唑(噻枯 唑)、农用链 霉素、溴菌腈、 壬菌铜等。
三乙磷酸铝、氟啶胺、
氰烯菌酯。
• 注意分清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区别:
•
细菌病害发生时,在潮湿的情况下,会产生
菌脓、菌溢,一般还有臭味产生。
• 分清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方法:
“切一切、挤一挤、闻一闻”
•
用刀横切根部,用手挤压,流出的汁液为
迪)等任意选择一种进行喷施。金龟子 的防治在黄昏进
行喷药效果好
叶部害虫
毒蛾
毒蛾
叶部害虫
蝗虫
叶甲
叶部害虫
尺蠖
刺蛾
D、蚧壳虫的防
治
•
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
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
未形成,用药容易杀死。
•
一般在云南主要在3月底4月初或5月底6月初、8月底9
•
联苯菊酯、甲氰菊酯、茚虫威(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商
品名安打)、氟铃脲(盖虫散)、氟啶脲(抑太保)、氟
虫脲(卡死克)、虫酰肼、甲维盐、溴虫腈(美国氰胺公
司开发,商品名除尽)、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康宽,普尊,
第二代为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
发,商品名垄歌)、氰氟虫腙(巴斯夫公司,商品名艾法
• E、杀虫剂的混合一般不要超过3种,杀菌剂混合不超过4种。 • F、生物农药不能和高毒农药、限制农药混用。
• 对于新混合的农药, 混用农药
可以用纸杯装半杯 水,然后把混合的 农药每一种加半矿 泉水瓶盖混合到水 中,搅拌均匀后观 察有无上述现象产
跳甲(地虼蚤)
• 喷施辛硫磷、敌杀 死等味道 比较大的药进行趋 避。
•
糖醋液诱杀成虫(蝼蛄、蟋蟀),糖6份、醋3份、
白酒1份、90%敌百虫2份(矿泉水瓶加半瓶水,加二 盖糖、一盖醋、半盖酒、一盖敌百虫)调匀,撒在二公
斤切碎的菜叶上(莴笋叶最好);或用泡菜水加适量
农药敌百虫撒在菜叶上,均有诱杀效果。一般在下午
五点以后在田间摆放诱饵。
果树流胶的防治
• 流胶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据 目前巳知的主要有二大病因,即非侵染 性危害,侵染性危害。
月初喷施农药防治效果好。
•
防治农药主要有:40%丁硫克百威(好年冬)2000倍、
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
5%氯氟氰菊酯Ec1000倍、10%烯啶虫胺1000倍、50%
噻虫胺1000---2000倍等任意选择一种农药进行防治,5--
7天一次,连续3次。
柑橘蚧壳虫
矢坚蚧
合理轮用、混用农药
•
轮用、混用农药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产生抗药性,但轮用、混用农药时必须是不同化学成
分的药剂进行才行,否则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 混用农药时要注意,当发生以下现象时就不能进行混用:
• A、混合时有烟雾、沉淀;
• B、混合时有强酸、强碱产生;
• C、混合时有新化合物产生;
• D、大多数的化学农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叶部病害
霜霉病
白锈病
叶部病害种类及其防治药剂
• C、锈病、煤污病、白粉病等的防治药剂 有:
• 晴菌唑、粉唑醇、烯唑醇(速保利)、 己唑醇、多抗霉素(宝丽安)、乙嘧酚 、 醚菌酯(翠贝)、氟菌唑(特富灵)等任 意选择一种进行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