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细胞工程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教学大纲

下面是一个细胞工程教学大纲的示例,涵盖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学习目标:课程名称:细胞工程课程目标:1.理解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细胞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分离和纯化、基因工程、细胞组织构建等。

3.了解细胞工程在药物研发、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4.培养细胞工程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5.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细胞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中具备职业素养。

课程大纲:1.细胞工程概述-细胞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细胞工程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2.细胞生物学基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调控机制3.细胞培养与传代-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基的配制-细胞传代和细胞株的建立4.细胞分离与纯化技术-细胞分离方法,如离心、过滤、离子交换等-细胞纯化方法,如流式细胞术、免疫磁珠分离等5.基因工程与基因调控-基因克隆和表达技术-基因调控和基因编辑技术6.细胞组织构建-细胞聚集体和组织工程的构建原理和方法-三维打印技术在细胞组织构建中的应用7.细胞工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细胞毒性测试和药物筛选-细胞信号通路研究和药物靶向治疗8.细胞工程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组织工程的概念和应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与应用9.细胞工程实验技术与方法-细胞培养实验和细胞分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和基因调控实验10.学科发展和应用前景-细胞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细胞工程在生物医学和工业生产中的前景以上只是一个示例的细胞工程教学大纲,实际的教学大纲可能会根据学校或机构的要求和师资力量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

细胞⼯程学教学⼤纲《细胞⼯程》课程教学⼤纲课程名称:细胞⼯程课程类型: 学科专业课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学分:3适⽤对象: ⽣物技术、⽣物⼯程专业先修课程:⽣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物学、分⼦⽣物学、微⽣物学、免疫学等课程⼀、课程的性质、⽬的与任务《细胞⼯程》是⽣物技术与⽣物⼯程专业(本科)的⼀门专业主⼲课程。

细胞⼯程是⽣物技术中的⼀个重要领域,它是运⽤细胞培养技术和对细胞进⾏各种遗传操作,从⽽得到新的⽣物或其产物。

因此它在医药、动植物改良等⽅⾯有⼴泛的应⽤。

该课程是在完成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后学⽣必修的四⼤⽣物技术专业课程之⼀,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全⾯深⼊掌握⽣物技术领域中的理论与知识,尤其是细胞⼯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应⽤具有重要的作⽤。

《细胞⼯程》以细胞学为基础,综合各种有关的应⽤技术学科,围绕细胞⼯程的主要原理与基本技术进⾏教学,是实践性和应⽤性很强的专业课。

本课程以细胞⼯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及其应⽤为素材,使学⽣掌握细胞⼯程中共有的规律以及原理与⽅法。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与细胞⼯程相关的重要理论,背景知识和细胞⼯程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细胞⼯程的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和⽅法。

了解重要技术的应⽤途径和范围,存在的问题及缺点。

了解各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针对具体课题对重要技术的技术路线进⾏初步设计。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1章绪论重点:细胞⼯程在⽣物⼯程中的地位和意义,细胞⼯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2章细胞⼯程基础重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细胞分化、衰⽼与死亡。

难点: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的区别,转基因技术流程。

第3章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重点:培养基的配制和组织培养基本操作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法和各种条件的控制;植物激素对器官的调控作⽤;植物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植物细胞的⼤规模培养。

难点:植物激素对器官的调控作⽤;植物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

《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及含实验学分课程)大纲

《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及含实验学分课程)大纲

《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及含实验学分课程)大纲《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及含实验学分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7B09G 学分:1 周学时:4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3.1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cell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海洋资源环境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网络课程地址: 无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生物与海洋科学系二、课程简介细胞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的原理与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等,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

通过学习具体实验原理及操作,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及动手的能力,为后续的实验学习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任务该课程主要是巩固理论课学习的一些相关理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来更好的理解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理论课的相关知识,有能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试验的综合设计的能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实验以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为辅。

学生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

通过本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五、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 (或上机类型) 实验类别时数每组人数 1 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配置验证专业基础 3 2 2 烟草外植体的接种验证专业基础 3 4 3 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并补培养基配置和接种验证专业基础 3 4 4 烟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及培养验证专业基础 3 4 5 烟草细胞培养设计专业基础 6 4 6 小鼠皮肤细胞的分离与接种培养综合设计专业基础 6 4 7 小鼠皮肤细胞的传代培养综合专业基础 6 4 8 生产转基因动物综合技术体系的方案设计综合演示专业基础 4 4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上机类型:单项训练、综合训练。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介绍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思想,培养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中细胞工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基因检测、蛋白质制备、高通量筛选和分离纯化、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简明的路径,以加强科学思维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室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了解并掌握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掌握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3.了解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诊断工具的制造原理、生产流程和监管规定;4.通过实验室实践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细胞工程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大纲的详细内容如下:1.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2.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种子培养、细胞培养、细胞凋亡机制;3.基因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DNA和RNA的生物学及其转录和翻译、质粒构建和表达、基因传递的多种方法;4.蛋白质制备技术:蛋白质表达和纯化、蛋白质的检测和监测过程;5.高通量筛选和分离纯化技术:通过高通量筛选和分离产品来实现临床应用中的生产要求;6.生物制药的生产和审核规范:像各国药监局这样的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和审核,以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质量;7.医疗设备和诊断工具的制造原理、生产流程和监管规定。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细胞工程导论》,罗伯特·森特,化学工业出版社;2.参考资料:(1)Berenbaum, M. R. (1980). Insect-plant co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1), 1-26.(2)Jackson, R. J. (1999). Biotechnology: genetic fundamentals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2nd edition). CRC press.(3)Jenkins, J. A., Harada, J. J., Salminen, S. O., & Rogers, S. G. (1993). In vitro biosynthesis and secretion of phytohemagglutinin from Phaseolus vulgari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1(4), 685-691.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讲课为主,重点讲解细胞工程知识,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一、概述1、课程定位与性质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组织、器官及其细胞离体培养的原理与技术,为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其与细胞工程有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即:细胞全能性学说在细胞工程中的指导作用;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发生的调控;离体培养条件下的遗传与变异特点。

掌握不同组织、器官的培养特点和控制方法。

了解细胞工程的各类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途径与发展潜力。

2、课程教学目标细胞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围绕细胞工程的主要原理与基本技术进行教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通过“细胞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该门学科形成与发展,理论与原理,技术与方法等基础知识,结合科研实际以及最新研究动态,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适应后基因组时代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各方面对当代生命科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1)使学生了解与细胞工程相关的重要理论,背景知识和细胞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理解细胞工程的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和方法。

(3)使学生了解重要技术的应用途径和范围,存在的问题及缺点。

(4)使学生了解各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5)使学生重点掌握生物组织、器官及其细胞离体培养的原理与技术,为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其与细胞工程有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6)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针对具体课题对重要技术的技术路线进行初步设计。

3、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三年级秋季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第一章绪论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主要内容:第一节细胞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和特点1.研究内容(掌握)2.研究任务(掌握)3.特点(掌握)第二节细胞工程发展历史1.探索时期(掌握)2.培养技术建立时期(掌握)3.迅速发展时期(掌握)第三节细胞工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1.医学研究与临床治疗(了解)2.生物制品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了解)3.品种改良及大规模离体快繁(了解)4.转基因生物培育(了解)5.微生物肥(饲料)和降解污染工程菌的生产(了解)教学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细胞工程及其相关概念、细胞工程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关系;了解细胞工程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了解细胞工程在现代世界经济中的潜力。

细胞工程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教学大纲导言:细胞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划细胞工程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胞工程的基础理论、实验操作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细胞工程专业能力。

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细胞工程1.2 所属专业: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1.3 学分:3学分1.4 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课程二、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2.1.1 理解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1.2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1.3 熟悉细胞工程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2.1.4 了解细胞工程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2.2 能力目标:2.2.1 具备设计和执行细胞培养实验的能力;2.2.2 能够分析和解释细胞工程实验数据;2.2.3 具备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能力;2.2.4 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相关报告。

三、课程内容3.1 细胞工程基础知识3.1.1 细胞工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3.1.2 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控机制3.1.3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条件3.1.4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综述3.2 细胞培养技术3.2.1 细胞培养基与培养条件3.2.2 细胞培养的技术操作和方法3.2.3 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检测、鉴定和污染控制 3.3 细胞工程应用技术3.3.1 细胞工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3.3.2 细胞工程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3.3.3 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3.4 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4 细胞工程伦理和安全3.4.1 细胞工程研究中的伦理问题3.4.2 细胞工程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3.4.3 细胞工程安全意识和风险评估四、授课方法4.1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案例分析。

4.2 实验课: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4.3 讨论课: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细胞工程》总学时数:48 学时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基因工程;后续课程有酶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药剂学、药理学。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生物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授课对象为该专业本科学生。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2.教学目标及意义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组织、器官及其细胞离体培养的原理与技术,以及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基因导入等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和方法,为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其与细胞工程有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即:细胞全能性学说在细胞工程中的指导作用;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发生的调控;不同组织、器官的培养特点和控制方法;以及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基因导入等。

了解细胞工程的各类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途径、最新进展与发展潜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针对具体课题对重要技术的技术路线进行初步设计。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技术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如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细胞融合,以及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等。

难点是一些概念的区别与重要技术的应用范围、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如转基因动物的克隆与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的区别、干细胞技术与克隆技术的应用等,以及针对具体课题如真菌原生质体融合,应用所学知识尝试技术路线和程序的设计。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细胞工程学是一门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细胞生长、分化、基因表达、染色体变异以及细胞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细胞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细胞工程学在生命科学、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细胞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细胞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

2、使学生了解细胞工程学在生命科学、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熟悉细胞工程学的实际应用和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细胞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操作、基因转移、干细胞技术和细胞治疗等。

2、细胞工程学在生命科学、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细胞融合、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等。

3、细胞工程学的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技术、染色体操作技术、基因转移技术、干细胞技术和细胞治疗技术等。

4、细胞工程学的伦理问题和发展前景,包括人类胚胎研究、基因编辑和生物安全等问题。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细胞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细胞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细胞工程学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

3、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4、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细胞工程学的理解和认识。

五、评估方式1、课堂测试: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细胞工程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验室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细胞工程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资料1、《细胞工程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2024版02570_《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02570_《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细胞生物学进阶知识•细胞工程基本原理与技术•细胞工程应用与实践•实验设计与操作指南•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生长、分裂、分化、凋亡等方面,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培养。

细胞工程所涉及的领域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

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课程将两者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相关领域研究或应用的能力。

010203课程背景及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生长与分裂、细胞分化与凋亡等基本知识;了解细胞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前景;具备独立进行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实验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细胞代谢包括细胞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及代谢调控等;细胞分化与凋亡包括细胞分化的概念、机制及意义,细胞凋亡的过程、调控机制及在生物体发育和稳态维持中的作用等;细胞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一些典型的细胞工程应用案例,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动物克隆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

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类型及结构等;细胞生长与分裂包括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等;细胞工程基本原理与技术包括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染色体操作技术、基因转移技术等;010203040506课程内容及安排02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细胞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独立的代谢和遗传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细胞工程总学时数:48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基因工程;后续课程有酶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免疫学。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生物技术专业必修专业课,授课对象为该专业本科学生。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2.教学目标及意义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组织、器官及其细胞离体培养的原理与技术,以及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基因导入等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和方法,为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其与细胞工程有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即:细胞全能性学说在细胞工程中的指导作用;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发生的调控;不同组织、器官的培养特点和控制方法;以及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基因导入等。

了解细胞工程的各类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途径、最新进展与发展潜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针对具体课题对重要技术的技术路线进行初步设计。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技术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如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细胞融合,以及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等。

难点是一些概念的区别与重要技术的应用范围、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如转基因动物的克隆与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的区别、干细胞技术与克隆技术的应用等,以及针对具体课题如真菌原生质体融合,应用所学知识尝试技术路线和程序的设计。

5.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教学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安利国.细胞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主要参考书:1.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62.俞俊棠,唐孝宣.生物工艺学(上、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焦瑞身.细胞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5.冯伯森,王秋雨,胡玉兴.动物细胞工程原理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李再资.生物化学工程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7.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李志勇.细胞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其它二、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在介绍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况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细胞工程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地位知识要点:生物技术概述、细胞工程的概念及研究范畴、细胞工程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细胞工程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地位及其实践意义(1.改善农业生产技术2.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3.生物医药开发)第二节细胞工程的发展知识要点:动物细胞工程的发展(1.细胞融合现象的发现2.动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3.细胞融合技术的建立和杂交瘤技术的诞生4.动物克隆技术的建立)、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1.探索阶段2.培养技术建立阶段3.迅速发展阶段)第三节细胞工程的应用知识要点: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2.胚胎移植和核移植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3.动物细胞大量培养生产次生产物4.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潜力)、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2.种苗脱病毒与快速繁殖3.细胞培养生产有用次生产物4.在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以及植物遗传、生理生化和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实验室设置及一般技术一、教学要求了解细胞工程的通用技术,初步掌握细胞工程实验技术中的培养基配制、灭菌以及无菌操作的原理与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实验室设置知识要点:实验室组成(基本实验室、辅助实验室、实验室布局)、基本设备配置(常规设备、灭菌设备、无菌操作设备、培养设备、其它设备)、培养容器与用具(培养容器、金属用具、塑料用具)第二节基本技术知识要点:洗涤技术(1.洗涤剂2.洗涤方法)、灭菌技术(培养基灭菌、玻璃器皿灭菌、金属用具灭菌、操作环境灭菌)第三节培养基及其配制知识要点: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生长调节物质、其它附加成分)、培养基配方及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配制(1.培养基母液配制2.培养基制备)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细胞工程基础一、教学要求掌握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细胞全能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激素在细胞培养中的调控原理。

了解培养条件下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调控机理;体细胞胚形成过程及其与合子胚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知识要点: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培养条件下的细胞脱分化(1.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生理活动与细胞结构的变化 2.细胞脱分化的调控机理 3.细胞分裂与愈伤组织形成)、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与基因组变化2.极性与细胞分化3.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第二节器官发生知识要点: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方式、器官分化过程、起始材料对器官分化的影响(1.母体植物的遗传基础2.外植体的类型)、激素对器官分化的调控、光照对器官分化的影响、器官发生的基因的调控第三节体细胞胚胎发生知识要点:体细胞胚的形成(1.体细胞胚从外植体上直接发生2.经过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发生3.细胞悬浮培养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细胞胚的结构与发育特点、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因素(1.外源激素对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3.不同基因型间体细胞胚形成能力的差异)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四章动物细胞培养一、教学要求充分理解动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意义和应用价值,了解动物细胞特性及其培养特点,清楚动物和植物细胞培养的异同,掌握常用培养方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技术,特别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与技术,了解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知识要点:培养细胞的分类.培养细胞生长特点,培养细胞一代生长过程,贴壁细胞原代培养,贴壁细胞传代培养,细胞系(株)的建立第二节培养液的组成成分知识要点:动物细胞培养营养要求.培养液的组成成分,常用促细胞生长因子与激素,平衡盐溶液(BSS)第三节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知识要点:1.培养工具 2.培养条件3.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过程4.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技术,5.动物细胞的传统小规模培,6.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7.细胞冷冻保存技术。

8.组织培养与器官培养第四节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第五章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一、教学要求掌握细胞融合的方法及杂合细胞的筛选方法,了解细胞融合的意义,着重了解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融合的定义、意义、基本原理知识要点:1. 细胞融合的定义2. 细胞融合的意义3. 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细胞融合技术知识要点:1.仙台病毒法2.PEG法3.电融合法4.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生产知识要点: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理论基础、建立骨髓瘤细胞系、杂交瘤细胞筛选、单克隆抗体大量制备、分离纯化、检测。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第六章胚胎工程一、教学要求了解胚胎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意义,掌握胚胎移植、试管动物的技术方法,了解人工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冷冻、动物性别控制与胚胎性别鉴定的意义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方法知识要点:胚胎工程的定义、发展历史与意义、技术方法。

第二节动物胚胎工程主要内容知识要点:胚胎移植、试管动物、人工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冻存、动物性别控制与胚胎性别鉴定的技术方法与意义。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第七章干细胞及组织工程一、教学要求了解干细胞的有关特点.胚胎干细胞.干细胞培养与诱导分化的意义,ES细胞技术的应用及组织工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知识要点:干细胞的基本概念第二节ES细胞培养知识要点:ES细胞培养建系技术方法第三节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知识要点: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技术方法第四节组织工程知识要点:ES细胞技术的应用及组织工程技术方法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第八章核移植与克隆技术一、教学要求了解细胞重组的定义与技术方法,了解克隆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掌握细胞重组、克隆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重组知识要点:细胞重组的定义、方式和技术。

第二节克隆技术知识要点:动物克隆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及操作过程,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制备过程,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治疗性克隆与繁殖性克隆的区别。

第三节细胞重组和克隆技术的应用知识要点: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制备过程,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九章转基因动物与动物生物反应器一、教学要求转基因动物的定义和常用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应用和问题,转基因动物的克隆与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转基因动物的定义知识要点:转基因动物的定义,动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

第二节动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知识要点:转基因动物的常用技术,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应用和问题,转基因动物的克隆与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的区别。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第十章染色体工程一、教学要求了解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及产生途径与方法,了解染色体显微操作、染色体转移方法,掌握多倍体育种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染色体变异知识要点:1.染色体结构变异2.染色体数目变异第二节.多倍体与单倍体知识要点:1.多倍体与单倍体的定义与特点2.多倍体产生的途径3.动植物多倍体的特点比较第三节.染色体工程知识要点:1.多倍体育种2.单倍体育种3.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4.染色体微克隆5.染色体转移技术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十一章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一、教学要求深入了解植物组织细胞工程的发展,植物组织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掌握植物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以及种细胞的筛选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组织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知识要点:1.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类型2. 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食品、轻化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3.规模化细胞培养是生产植物次生产物的理想途径)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知识要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与方法第三节植物细胞培养知识要点: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体系的建立(1.种子细胞的选择2.种子细胞系的增殖与放大培养3.大规模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系统(1.悬浮培养系统2.固定化培养系统)、影响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产物合成的因素(1.植物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关系2.影响因素及提高细胞次生产物产量的途径)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第十二章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一、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掌握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 理解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知识要点: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基本概念第二节.研究意义知识要点: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研究意义第三节、离体无性繁殖的程序知识要点:离体无性繁殖的程序(1)无菌培养物制备(2)培养物的增殖(3)生根培养(4)炼苗和移栽(5)再生植株的鉴定第四节植物的脱毒技术知识要点:当前脱除植物病毒的方法有:茎尖培养脱毒法;热处理脱毒法;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珠心组织培养法;愈伤组织脱毒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十三章单倍体育种一、教学要求了解植物小孢子发育过程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掌握花药及花粉培养技术, 理解花药及花粉培养研究的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小孢子发育过程知识要点:植物小孢子发育过程第二节 .花药及花粉培养知识要点:花药培养的基本程序是:外植体选择-外植体(花蕾)预处理—外植体消毒—剥取花药—接种—诱导培养—分化培养-移栽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十四章植物胚胎培养一.教学要求了解植物胚胎培养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掌握植物胚胎培养技术, 理解植物胚胎培养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在培养中所取的外植体的部位不同,植物胚胎培养包括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子房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