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181d5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2.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蚯蚓养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有机农业领域的生态养殖技术。
蚯蚓不仅可以分解有机废物,生产出优质的蚯蚓粪,还可以作为优质鱼饵和饲料。
本文介绍了蚯蚓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蚯蚓的品种选择、养殖场地准备、饲料管理、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蚯蚓的品种选择蚯蚓的品种选择十分重要,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环境和生产能力。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蚯蚓品种有红鳝蚯蚓、白马蚯蚓、关公蚯蚓等。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养殖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品种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
二、养殖场地准备蚯蚓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并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
首先,选用离村庄、河流等有机污染源远离的地方,避免环境污染。
其次,选用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地块,并进行土壤消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外来害虫和野生动物的侵害。
三、饲料管理蚯蚓的饲料主要以有机废物为主,如蔬菜残余、果皮、剩饭剩菜等。
在投喂饲料时,应将其切碎或压碎,以方便蚯蚓吞食和消化。
同时,注意饲料的湿度控制,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同时,应定期清理饲料残渣、调整饲料的投喂量,避免粪便发霉和浪费。
四、环境调控蚯蚓的养殖环境需要注意适度调控,以提高蚯蚓的繁殖和生活质量。
首先,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5℃-23℃之间为宜。
其次,保持适宜的湿度,在60%-80%左右较为理想。
除了温湿度外,还要注意通风和避免日晒雨淋等不利条件。
五、注意事项1. 避免使用有毒或不易分解的饲料,以免影响蚯蚓的健康。
2.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以免对蚯蚓产生不良影响,并污染环境。
3. 定期清理粪便和死亡蚯蚓,避免细菌滋生。
4. 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5. 喂养的饲料应均衡搭配,增加营养成分,提高蚯蚓的养殖效益。
6. 尽量避免机械振动和外界噪音,以免对蚯蚓生活造成干扰。
结论:蚯蚓养殖是一项环保、高效的养殖技术,可以将有机废物转化为优质肥料,并提供饲料和鱼饵资源。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准备好养殖场地、合理管理饲料和环境,并注意一些细节事项,以确保蚯蚓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钓鱼技巧:蚯蚓养殖技术和方法
![钓鱼技巧:蚯蚓养殖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4b7f1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9.png)
蚯蚓养殖技术和方法蚯蚓是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尚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饲料价值,接下来来讨论下蚯蚓的养殖技术和方法!一、生活习性蚯蚓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喜栖居在阴暗潮湿、疏松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最适生存温度15~25℃,温度低于8℃或高于32℃停止生长,温度低于0℃或高于40℃很快会死亡,腐食性,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喜欢安静的环境,受震动后会表现出不安、逃逸等现象。
二、养殖前景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原因主要有三,其一蚯蚓是最好的蛋白质饲料,可用来养泥鳅、黄鳝等水产品和猪、鸡、鸭等禽畜;其二是蚯蚓体内富含的地龙素、地龙毒素、黄嚓吟、抗组织胺、胆碱等可用于药品加工业;其三是蚯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符合现代人对食品营养的追求。
三、养殖技术1、养殖场地:蚯蚓养殖对养殖场地没有什么要求,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砖池、育苗温床等养蚯蚓,也可以利用大田、果园、苗圃、菜地等养蚯蚓。
2、饲养品种:蚯蚓养殖品种因市场、用途、条件等不同而不同,例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以养威廉环毛蚓,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及城镇居民则建议养赤子爱胜蚓。
3、土壤配置:蚯蚓对养殖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可以用腐烂的秸杆、杂草或发酵的牛粪、马粪等养蚯蚓,值得注意的是蚯蚓有喜弱酸、怕盐碱的习性,不能用强酸和碱性土壤养蚯蚓。
4、种苗放养:蚯蚓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可放养1~1.5万条,放养时先将腐熟的饲料调整好湿度,然后开挖沟槽放入含卵块及幼体的蚓种,最后再覆盖5厘米的腐熟饲料即可。
5、日常管理:蚯蚓养殖管理比较简单,其中温度要控制在15~25℃,冬季将养殖土加厚到40~50厘米,盖上稻草和塑料布保温,湿度保持在60~70%,夏季每天浇一次水降温、保湿。
怎么饲养蚯蚓
![怎么饲养蚯蚓](https://img.taocdn.com/s3/m/eadb99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1.png)
怎么饲养蚯蚓蚯蚓是改造土壤的高手,含有高蛋白,可以用来喂养宠物,如小鸟、鸭子等。
同时可以经过加工,做成美容产品。
甚至能够制作成食品添加剂,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蚯蚓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蚯蚓饲养方法蚯蚓的习性蚯蚓喜温,生活在15℃-25℃环境为宜,可以冬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盖稻草,放阴凉处,常洒水降温。
蚯蚓喜湿怕干,所以要定期浇水,水不要太大浇透即可。
又因为蚯蚓喜暗怕光,所以饲养床要盖稻草遮光,并保持湿润。
除此还应该增加透气,保持饲养床疏松。
养殖容器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大小合宜的容器。
木箱是最好的选择,即通风透气又滤水。
如果没有的话,花盆、塑料箱、铁箱等也可以,底部需要有一些虑水的密集小孔,小孔不宜过大,不然蚯蚓都跑掉了。
饲养床选择饲养床可以用堆肥做成,采用腐烂熟透的牛粪、马粪,粗制的纸箱板。
农村地区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
城市里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叶子,漫漫发酵使之腐烂,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品种选择种蚓的选择很重要,选择耐寒抗热的种蚓,繁殖力强而且四季可产。
不要自己在野地里随便挖几条,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并且生命力强悍,蚓体、蚓粪产量高。
蚓种放养首先将饲养床刨得更疏松,然后一次性用水将饲养床浇透。
蚯蚓喜欢空气,因此不要人为将蚯蚓深埋在箱底,而是将种蚓放于表面,如果想蚯蚓快速进入饲养床,可以开灯光照射,蚯蚓不喜光线,会加快进入。
如果种群很大,那么需要注意养殖密度,建议饲养箱要浅一点,然后尽量做长做宽。
饵料选择饵料可以是动物粪便、秸杆、稻草,甚至平时丢掉的果皮、蔬菜残叶,洗碗槽过滤下来的剩饭洗净也可以,什么都不嫌弃。
日常喂养通常1-2天查看一次,或者3-5天查验一次,主要观察饲养床湿度是否合宜,饵料是否充足,蚯蚓的生殖发育状况等等。
如果发现不适立即做出调整。
繁殖及收获一般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蚯蚓能自然发育繁殖。
因此,稍微上心,三五天观察检视一次,保持充分的水分及饵料。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0ec2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6.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蚯蚓的适应能力很强,地球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广泛分布着蚯蚓。
只要掌握了它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根据其昼伏夜出、地面排粪、畏光、喜温、喜湿、好气等特点,除可在室外大面积养殖外,亦可在室内开展如瓶养、箱养、池养、立体养殖等多种不同模式的工厂化养殖,现将几种主要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一、立体多孔槽养殖法立体多孔槽分三种类型:多孔箱(或多孔桶):适合于处理农户的日常生活垃圾,也可大规模生产。
方法是先将旧木箱(捅)钻孔,孔径2~3厘米,孔的总面积占箱(桶)体侧表面积的一半以上,内养日本大平二号蚯蚓5000~10000条,每月可产鲜蚯蚓1~2公斤,蚓粪35~70公斤。
若规模化养殖,则把多孔箱(桶)堆积起来,两列箱体之间距离应在5厘米以上,以利通风、排粪。
箱(桶)的容积以30-80升为宜。
室内多孔槽:适合于畜牧场、生产队或专业户使用,用角钢焊成长180厘米,宽35厘米,高200厘米的长方体,四周用塑料绳编成,间距为2~3厘米,内装沤制好的饵科和蚓种,每槽可养大平二号蚯蚓2万条。
池内多孔槽:由一个水泥池及若干个多孔槽所组成。
池长100~1000厘米,宽100-300厘米,高150厘米;四壁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内外壁用水泥沙浆抹光.池底设置清理蚓粪的出粪口,在离池底20厘米高处用钢筋焊成底座,钢筋间距为2-3厘米。
池内的多孔槽规格根据池的大小决定,一般长60~260厘米,宽10厘米,高130厘米,周围用角钢焊成,四面用钢筋焊接,钢筋间距2-3厘米。
多孔槽放在底座上,两槽之间距离35厘米左右,槽壁距池壁20厘米,饵料和蚓种放在多孔槽外面。
以上三种形式都要在槽上覆盖塑料薄膜。
饲料的选择及调制:只要是无毒的有机物都可作蚯蚓饲料,含蛋白质过多的单一饵料最好与其他饵科配合投喂。
各种饵料都须经过筛选、去杂、堆积沤制一段时间方可直接以上面投喂。
马粪等比较碎的饵科可以直接投喂,因为通气孔可以把酵母菌等好气性细茵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把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内,而嫌气性微生物也无法生存,不必担心高温烧死蚯蚓或酸度过高酸死蚯蚓。
蚯蚓的养殖方式
![蚯蚓的养殖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62329aa76e58fafbb0031b.png)
一、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便可以人工养殖了。
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
其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按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法、人防工事养殖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
虽养殖容器和场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的养殖。
盆养法也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
1.盆养法可利用花盆、盆缸、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饲养。
由于盆缸等容器体积较小,容积有限,一般适于养殖一些体形较小,不易逃逸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等。
而体形较大的、易逃逸的环毛蚓属的蚯蚓往往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养殖。
盆养法也只限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是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看、搬动方便,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于养殖的科学实验。
盆内所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盆容积的大小和所养蚯蚓的数量。
一般常用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爱胜蚓10-70条,但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
由于花盆体积较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盆内的表面土壤或饲料容易干燥,温度也易于变化。
所以在用花盆养殖是要主要,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盆内土壤或饲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可加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湿度。
还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盆、缸、罐等容器时,一定不要用已盛过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品的容器。
以免引起蚯蚓死亡。
2.箱、筐养殖法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稀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
怎样养殖蚯蚓,养殖蚯蚓应注意哪些事项
![怎样养殖蚯蚓,养殖蚯蚓应注意哪些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70d1a1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9.png)
怎样养殖蚯蚓,养殖蚯蚓应注意哪些事项养殖蚯蚓需20-25°C的温度,土要潮湿.环境要安静,阴暗,避免光线直射。
池子最好用砖和水泥砌成,池底硝倾斜,面积可大可小。
下面我们谈谈怎样养殖蚯蚓,以及养殖蚯蚓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养殖蚯蚓的饲料来源2~3天喂1次饲料,饲料是粮油下脚料、麦麸、米糠、植物茎叶,粪便、烂水果等。
隔半个月要补充1次基料。
要经常洒水保持基料潮湿,但不要使基料积水。
不断调整养殖密度,把发育健壮、色泽鲜艳、生殖环带明显的蚯蚓移到新基料中繁殖新群体。
二、两种养殖蚯蚓简单的方式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
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C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法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
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
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
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三、养殖蚯蚓的注意事项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
怎么养殖蚯蚓蚯蚓的饲养管理
![怎么养殖蚯蚓蚯蚓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f4b11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3.png)
怎么养殖蚯蚓蚯蚓的饲养管理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
那么你对蚯蚓的养殖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怎么养殖蚯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蚯蚓的养殖方法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露天堆肥养殖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
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盆养蚯蚓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
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
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
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位置,以调节盆内的温度。
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60天为宜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蚯蚓养殖技术要点
![蚯蚓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e7ddcad5bbfd0a7956732f.png)
肥沃土壤离不开蚯蚓的辛勤耕耘,除了耕耘沃土的作用外,蚯蚓还能将废弃的农作物副产物、人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多种有机物转化成优质蛋白质饲料和优质有机质肥料,变废为宝。
养殖蚯蚓投资少、风险小,而且简便易行、降污环保、节资增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将蚯蚓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品种的选择选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蚯蚓种类。
目前养殖较多的是赤子爱胜蚓,如北星二号、太平二号等。
二、养殖场地的搭建蚯蚓养殖分为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两种。
室外养殖要搭建专门的养殖池,选择背光、通风、湿润、防渍、防雨、安静且无农药污染的地方。
养殖池一般宽1~2米、深0.4米,池底部平面略微倾斜,稍压实,并留排水洞。
养殖池中填1米宽0.22米厚的发酵饲料,再放上含有幼蚓的饲料,使总厚度达0.25米深,最后用麦秸或草帘覆盖。
气温达到15℃以上可开始养殖,气温降至10℃时应转入室内保种。
管理上要注意两点:一是经常保持湿度;二是大雨天要遮雨并防止洪水冲击。
屋内养殖使用木箱、纸箱、箩筐、桶等简易设备,代替养殖池,适合早期幼蚓的培育以及成蚓的养殖。
也可直接养商品蚯蚓。
三、饲料配制与发酵蚯蚓饲料搭配以粪料60%,草料40%为宜。
粪料可用猪、鸡、鸭、鹅等畜禽粪便,也可用含氮量高的枯饼。
草料主要是作物秸秆、野草、树叶、烂瓜果等,注意除去玻璃、塑料、橡胶、砖渣等杂物。
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0.2米,粪料每层厚0.1米,堆制6~8层约1米高左右,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得太实。
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流出为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
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温,4~5天后温度可升到60℃以上。
10天后进行翻堆。
将上层翻到下层,外面的翻到中间。
翻堆时,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并检查湿度,是用手紧握材料时,能挤出少量水滴为宜。
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
蚯蚓成体养殖技术
![蚯蚓成体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30e8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e.png)
蚯蚓成体养殖技术蚯蚓养殖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蚯蚓成体养殖技术是指以蚯蚓成体为主要对象,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繁殖方法,提高蚯蚓的养殖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蚯蚓成体养殖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一、选址与场地准备蚯蚓成体的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
一般来说,蚯蚓喜欢潮湿、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选择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是首要考虑。
同时,要确保场地周围无任何对蚯蚓有害的农药和污染源,保证蚯蚓的生长环境安全。
场地准备时,应确保土壤松软、排水良好,并进行必要的施肥和消毒处理。
二、蚯蚓种质选择蚯蚓种质的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较好的蚯蚓种质应具备繁殖力强、生长快、体型饱满的特点。
一般常见的蚯蚓种类有红蚯蚓、绿蚯蚓等,可以根据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选取合适的种质。
同时,在选择种质时要确保种质健康,无任何病虫害。
三、饲料选择与投喂管理蚯蚓成体的主要饲料是有机质,如腐熟的稻草、畜禽粪便等。
在饲料选择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考虑,但需要注意的是饲料的质量要过关,避免饲养过程中的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投喂量要适度,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蚯蚓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四、养殖环境管理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提高蚯蚓的存活率和繁殖效益。
养殖场地周围应保持清洁,定期除草和清理杂物,以免影响通风和养殖环境卫生。
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场地的适度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还应注意场地的通风情况,合理调节空气流通,以保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五、疾病防控措施蚯蚓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蚯蚓出现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体型变小等,就要密切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预防疾病首先要保持饲料和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定期对蚯蚓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加强对疾病的监测与控制。
六、常见繁殖技术蚯蚓的繁殖是养殖的核心环节之一。
常见的蚯蚓繁殖技术有分株繁殖、切割繁殖、培养繁殖等。
养殖蚯蚓的方法和技术
![养殖蚯蚓的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3fdb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2.png)
养殖蚯蚓的方法和技术蚯蚓养殖是一种受欢迎的养殖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养殖需求,同时还能起到环保的作用,处理地下有机物质。
但是,养殖蚯蚓是一项需要技术的任务,需要小心翼翼地进行。
接下来,本文将会介绍几个关于养殖蚯蚓的方法和技术。
第一步,选择蚯蚓品种。
在开始养殖前,需要准确地知道自己想要养殖哪种蚯蚓。
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红虫,因为它们比较耐用,也容易繁殖。
同时,还需要选取适合的栽培基质,通常可以选择厨余垃圾、稻草、木屑、麦饭石等有机材料。
第二步,进行蚯蚓的养殖。
在进行蚯蚓养殖之前,需要将选好的基质放到养殖箱中,然后加入一定数量的蚯蚓。
一般情况下,养殖箱越深越好,只要有充足的通风和水分就可以了。
当然,养殖箱大小和密度需要根据个人需要和经验来决定。
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养殖环境的湿度、养殖箱的通风环境和营养成分的供给等问题。
第三步,进行养殖周期的调控。
蚯蚓的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时间,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养殖周期中,需要适时添加适量的水分和营养成分、控制温度和通风,保持良好的环境,防止群体死亡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第四步,进行蚯蚓产物的收集。
当蚯蚓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产生虫便,这些便可被用作有机肥料,含有一定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
但是,在收集蚯蚓产物时需要注意卫生问题,不要污染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的来说,养殖蚯蚓需要耐心和细心来进行,同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来进行调整。
但是,如果正确的养殖方式和技术运用得当,将会是一项有益于环境和个人的工作。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1795e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b.png)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技术蚯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世界上已知的蚯蚓种类已达2500多种,单单在我国就已经纪录229种。
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除此之外,蚯蚓还对人体有一些功效,比如杀虫解毒,通便利尿。
如今,已经有不少专业的蚯蚓养殖人员,那么蚯蚓应该如何养殖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的养殖技术一、养殖地的选定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室外的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强,繁殖得快。
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
如采用室外和室内结合的养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阴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长条件的控制养殖床设在室外,当有过强的日照、热风、下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有自然树木的阴影是最好的,否则须加人工遮盖物。
在炎热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过2~3小时。
这是因为:蚯蚓对光线敏感,当强光一照,它就不吃东西,钻入地面。
所以用自然树木的阴影比用草帘子、烂布、麦秆、马粪纸之类的东西放在养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护。
蚯蚓最合适的生长温度是15℃~27℃,在0℃以下及32℃以上时,活动就变得迟缓,蚯蚓就会停止吃食,交配的动作也变得缓慢,基本上不进行生殖过程。
养殖床的温度一般在10℃以下27℃以上时,蚯蚓就难于孵化。
蚯蚓生长环境中最适宜湿度为60%~70%。
三、饲料的供给在供给蚯蚓动物的粪便、谷物、堆肥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以后,大多能很快生长成熟。
选出的饲料,要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这些是蚯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蚯蚓较喜欢吃甜食。
1、喂料次数蚯蚓吃完第一次给的饲料时,一定要尽快给第二次饲料。
蚯蚓在吃完饲料后,可以饲料表面的变化作为给蚯蚓添加饲料的时间和数量的依据。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饲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随着蚯蚓吃食,就会把这些添加物推到表面上来。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792fda0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0.png)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便可以人工养殖了。
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
其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按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法、人防工事养殖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
虽养殖容器和场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的养殖。
盆养法也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
1.盆养法可利用花盆、盆缸、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饲养。
由于盆缸等容器体积较小,容积有限,一般适于养殖一些体形较小,不易逃逸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等。
而体形较大的、易逃逸的环毛蚓属的蚯蚓往往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养殖。
盆养法也只限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是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看、搬动方便,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于养殖的科学实验。
盆内所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盆容积的大小和所养蚯蚓的数量。
一般常用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爱胜蚓10-70条,但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
由于花盆体积较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盆内的表面土壤或饲料容易干燥,温度也易于变化。
所以在用花盆养殖是要主要,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盆内土壤或饲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可加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湿度。
还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盆、缸、罐等容器时,一定不要用已盛过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品的容器。
以免引起蚯蚓死亡。
2.箱、筐养殖法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稀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
[养蚯蚓的方法]怎么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养蚯蚓的方法]怎么养蚯蚓方法最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9f0888b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3.png)
[养蚯蚓的方法]怎么养蚯蚓方法最简单怎么养蚯蚓方法最简单:蚯蚓无土养殖技术一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养殖基地提供技术仅着重介绍大平3号生活习性与生态条件。
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生态条件。
不同的蚯蚓所需的条件也有差异。
1、湿度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
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
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饲料的湿度保持为60%左右。
2、温度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
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
3、食物食物是影响蚯蚓的一个长期的、关键的生态因素。
食物不足会使蚯蚓间竞争激烈,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一些蚯蚓逃逸等。
食物对蚯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食物的数量上,而且体现在食物的质量上。
大平3号蚯蚓以畜粪为食。
蚯蚓养殖基地技术所指的无土养殖,实际上就是全为蚯蚓的食物,而代替了不要也可的部分土,减少了许多换料管理。
整个养殖箱内都是食物,故可减少竞争,还能加大养殖密度。
4、通气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
不仅产卵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5、酸碱度大平3号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在PH值7—7.5的范围产蚓茧最多。
6、天敌和疾病蚯蚓的天敌中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有鼠类、鸟类、家禽类、蛇类、蛙类、蚂蚁、螳螂、蜘蛛、蜈蚣等;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虫类、寄生蝇类、螨类、蚂蟥等。
二蚯蚓养殖的经济意义蚯蚓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在干物质内蛋白质的含量可以高达70%左右,一般分析结果也可以得到41.62-66%的粗蛋白质据资料表明:在饲料添加2——3%的蚯蚓粉,猪生长速度可提高74、2%以上;喂鸡产蛋量提高17—25%,生长速度加快30——100%;用鲜蚯蚓喂鳖增产30%到60%以上;用鲜蚯蚓喂养黄鳝,任何其它饲料都不能相比,且增长40%;用蚯蚓喂对虾、河蟹、鳗鱼等名优鱼类,均增产30%以上,饲料成本下降40—60%。
蚯蚓养殖技术总结-最新
![蚯蚓养殖技术总结-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ab7707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4.png)
蚯蚓养殖技术总结·最新目录一、蚯蚓养殖技术及前景 (2)二、蚯蚓养殖技术及方法 (7)三、新手蚯蚓养殖技术 (9)四、蚯蚓养殖技术七要点 (14)五、蚯蚓养殖关键技术 (17)一、蚯蚓养殖技术及前景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可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饲料,也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其运动和排泄物可使土壤疏松、提高肥力。
蚯蚓用途广,饲养成本不高,本期特介绍一组蚯蚓饲养实用技术,希望为农民朋友致富提供帮助。
1、高产饲喂方式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
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会因为在采收利用时无法分别大小,使已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导致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或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提前采收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
因此,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薄饲勤除成蚓每月投料2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3~4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适时采收按以往的经验,蚯蚓一般年收获3~5次。
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同时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轮换更新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
种蚓宜每3~4月更新一次。
养殖管理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
种蚓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2.5公斤或每平方米1~1.5万条,每隔6~7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f8530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b.png)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养殖蚯蚓的方法很多,按照养殖的容器和场地分下列几种。
(1)盆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社员家庭,城市居民或进行有关科学研究的小规模养殖。
可采用花盆、缸盆和其它废旧陶器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简便,容易管理,搬动方便,温湿度便于控制。
由于器皿、盆、罐的容积有限,一般只适宜养殖一些体型较小、不易逃跑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红色爱胜蚓、背暗异唇蚓等。
一般每盆可养殖不同种类的蚯蚓一条到几十条,饲料一般不要超过盆深的四分之三。
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
可将盆底浸于3厘米深的水中(盆底应有渗水孔),或经常囔水,以保持盆内土壤和饲料有适当的湿度。
(2)箱筐养殖法。
养殖箱筐利用包装箱,废旧木材、竹、柳条、荆条、藤条等制作。
杉木、芳香性针叶木料和含单宁酸、树脂液的木材对蚯蚓有害,不宜做养殖箱。
含铅的油漆或油酚桶也不能作饲育箱。
箱筐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需要制作,但每个箱筐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平方米,这样便于移动和管理。
养殖箱一般有下列几种规格;长、宽、高为50.8X36.5养殖规模较大时,可将养殖箱重叠起来养殖,这样就变成了立体箱式养殖。
如果还拟扩大规模,可采用室内多层床养殖,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饲养量、便于管理,适用于_专业化常年养殖。
床体结构可用角铁焊接或竹木搭架。
养殖箱放在床上。
床体一般4-5层为宜。
床间设有作业道,宽1.5米左右。
屋顶开设排气筒一个,便于室内气体交换。
室中间安装电灯,用作照明。
此外,这种大规模立体式箱养法,室内还应备有温湿度表,喷雾器(喷水加湿用)、碘钨灯、竹夹子、铅丝网(孔眼4平方毫米)、四齿叉等用具。
箱养的养殖密度,一般最好每平方米5000-10000条蚯蚓。
饲料层上覆盖一层乙烯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
当冬季寒冷季节,室外温降到-1℃时,要及时启用加温装置,使室内温度升到18℃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
室内的气门每天可开2-3次,以保持空气清洁。
夏季气候炎热,要全部打开气门,经常用凉水喷洒饲料层和地面,达到降温保湿的目的。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4a3ce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9.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巧蚯蚓是营腐生环节动物的代表,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在钓鱼界被称作“万能钓饵”,一方面是因为蚯蚓的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是蚯蚓的垂钓效果好,因此很多钓友都爱在家里养点蚯蚓以便钓鱼时取用,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家养蚯蚓最简单的方法吧!一、养殖容器家养蚯蚓的容器比较随意,如木箱、花盆、塑料箱、水桶、脸盆等一切能利用的器皿都可以用来养蚯蚓,不过最好的养殖器具就是木箱,因为木箱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湿度,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容器来养殖蚯蚓,一定要在底部打出可以漏水的小孔,因为蚯蚓虽然喜欢潮湿、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但怕积水,湿度过大对蚯蚓的呼吸不利。
二、土壤配制家养蚯蚓的营养土可以选腐烂熟透的牛粪、粗制的纸箱板等,在农村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在城市里若不好找到的话可以收集些植物叶子慢慢发酵使之腐烂即可,但不论采用何种营养土都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值得注意的是蚯蚓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不能生存,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6~8。
三、种蚓选择家养蚯蚓时种蚓的选择很重要,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得多,推荐养爱胜蚓属中的大平二号蚯蚓,种蚓可以在网上购买或在渔具店购买,买回来后把蚯蚓放入营养土上面,上面盖上硬纸板即可,蚯蚓会自己钻入营养土内。
四、饵料投喂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外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家养蚯蚓时可以放点烂苹果、菜叶、西瓜皮、泡茶后的茶叶渣、苹果核、甘蔗渣等,甚至可以是厨房油烟机储油盒内的废弃油涂抹的粗纸板,平时还要稍微洒点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
五、日常管理家养蚯蚓虽然很简单,但也要经常管理,一般3~5天打开箱盖看看,只要看营养土湿度问题、食物的有无、蚯蚓的发育情况等,如看到不合适的方面注意及时调整,同时养殖箱也要避光存放,因为蚯蚓怕光,光照太强时会导致蚯蚓死亡,而且在养殖箱上面最好套上一层塑料纱布,这样可以避免蚯蚓爬出逃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什么要养蚯蚓? 二、怎么养蚯蚓? 三、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如何?
为什么要养蚯蚓?
为什么要养蚯蚓?
一、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增产
为什么要养蚯蚓?
二、处理有机废弃物
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用蚯蚓处理 有机废弃物已进入实用阶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 所有有机垃圾均通过蚯蚓处理回收。
当今,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市场前 景广阔。截止2012年我国生物有机肥市场需求总 量为5000万吨,而全国现有的产能和生产不足 10%。2015年我国生物有机肥销售额超过1500亿 元,约2亿吨。
等物质,对于秸秆类原料需切碎至3cm左右 ➢ 料堆堆积方法:玉米秸秆与鸡粪(两者按1:1
配料,以干基质计)交替铺放,先放一层草料 厚度约为6~10cm,再在草料上铺一层粪料, 厚约3~6cm。如此交替铺放的同时将准备好的 菌剂可撒在每层上,浇水以物料刚好湿润,不 往外流为度。料堆形式可为长据多年养殖的养殖户经验:大田养殖,每年每亩 可产鲜蚓约1.8~3.0吨,蚯蚓粪约50~70吨。鲜蚓平 均收购价1.5~1.8万元/吨,蚯蚓粪600~800元/吨。
每亩鲜蚯蚓年产值约2.7~5.4万元,蚯蚓粪年产值约 3.0~5.6万元
总产值5.7~11万元之间 第一年每亩利润在1.22~3万元。
怎么养蚯蚓?
三、品种介绍
大平二号,又称赤子 爱胜蚓。该品种个体较小, 生长快,成熟早。一般体 长90~150毫米,体宽3~5 毫米,性成熟时平均每条 重0.52克,寿命可达3年以 上。生育期70~90天,趋 肥性强,适应性和抗病性 都强,饲料来源广泛。是 目前普遍养殖的品种。
怎么养蚯蚓?
四、引种
蜣螂,俗称屎壳郎,以动物粪便为食。属鞘 翅目蜣螂科,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在 禽畜禽畜粪便处理上具有重大作用,有着“自然 界清道夫”的称号。
(1)直接用有生殖环带蚓苗 蚓种
将养殖原料堆垄后,发酵 30天左右。在垄上开沟,放入 蚓种苗。每亩用300~400kg, 引种后,如出现原料或者环境 不适,可能会大面积出现死亡。
怎么养蚯蚓?
(2)直接用蚯蚓养殖垄引种 用每平方米至少含5000~6000条蚯蚓且含蚓
茧至少2000~3000颗的蚯蚓养殖垄作为引种蚓 苗料。将原料堆垄后发酵30天左右,在陇上开 沟,将蚓粪及苗种加入垄内。如出现原料或环 境不适,蚯蚓可退回至原垄内生活,等环境适 应后再繁殖。
怎么养蚯蚓?
3.1.1 发酵的作用 ➢ 杀死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 ➢ 降低C/N比,一般植物性饲料原料的C/N比较
高,不能满足蚯蚓的需求,在发酵时要添加粪 便等富氮物。 ➢ 改善饲料的物理性能,使料软化,有利于蚯蚓 取食。 ➢ 提高蚯蚓对饲料的利用率。
怎么养蚯蚓?
3.1.2 饲料的发酵方法及管理(以鸡粪为例) ➢ 有机物的预处理:除去不能分解的塑料、玻璃
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01%~1%。 磷酸二氢铵调节法:当饲料pH在7~9时,添
加量为饲料中量的0.01%~0.5%。 磷酸氢二铵调节法:当饲料pH<6时,添加
量为饲料重量的0.01%~0.5%。
怎么养蚯蚓?
六、养殖管理
1、蚓床的建造 蚓床宽1.5米左右,长度不限,床间留1~2米
的通道,以便采集蚯蚓和补充粪料。床底比通道 高20cm,上置10cm厚的粪料。每平米放养种蚓 1~2公斤,让其自然爬入粪料中,然后覆上稻草 以保湿通气防暑防冻防天敌。
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饲料不足,往往导致生长缓 慢、繁殖力下降、死亡增加等。
饲养中如果发现已有80%的的饲料变成了蚓粪, 还要继续饲养时,必须进行投料(发酵好的),投 料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怎么养蚯蚓?
第一种是:上投法,将饲料投放在蚓床表面,厚 5~10cm。 第二种是:下投法,在蚓床的一侧投放新料,再把 旧料的表层(10cm左右)平铺在新料上。这种方法 有利于旧料中蚓茧的孵化,同时方便蚯蚓粪的转移。 第三种是:侧投法,把新料投放在旧料的近侧,成 蚓很快就会进入新料中,幼蚓进入慢且少,这样旧 料中的蚓茧可继续进行孵化,这种方法有利于成蚓 与幼蚓、孵化和养殖分开。
怎么养蚯蚓?
(3)怕水淹:尽管蚯蚓喜潮湿,但怕水淹,一般 水淹即死。 (4)怕酸碱:蚯蚓生活的土壤,pH一般呈中性。 (5)怕盐:碳酸铵、硫酸铵对有很大的杀伤作用。 (6)怕冷热:温度低于5℃时停止生长发育,温 度高于40℃时会发生死亡。
怎么养蚯蚓?
二、场地的选择
(1)要求排水良好,防止水浸。 尽可能离水源近,离养殖厂近,有 利于饲料的供给。 (2)场地没有噪音、烟气、煤气、 烟尘,离使用农药的田地远些,通 风良好,空气新鲜,无直射阳关。 (3)要做好防止蛆、蚂蚁、老鼠、 蛤蟆、鸟类、家禽等天敌的侵袭工 作。
怎么养蚯蚓?
2、保温 蚯蚓喜潮湿、怕干燥,蚓床湿度应保持在
50%~60%(用手捏粪料指缝间有水滴),夏季每 天洒水一次,具有降温作用;春秋季节3~5天洒 水一次,以平时蚓床粪料不干燥失水,浇水时不 往外流为度。水源一定要避免农药、化肥等污染。
怎么养蚯蚓?
3、保持充足的饲料 饲料是影响蚯蚓生产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养
蚯蚓也可作药用,具有 治疗哮喘、解热、麻醉降压、 溶血栓等作用。
怎么养蚯蚓?
怎么养蚯蚓?
一、蚯蚓的习性----六喜、六怕
六喜: (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动物,昼伏夜出,一般 夏秋晚上8点到凌晨4点外出活动。 (2)喜潮湿:陆生蚯蚓都喜生活在潮湿疏松而富 有机质的泥土中,如肥沃的庭院、菜园、耕地、 林地、河、塘、渠道旁。 (3)喜安静:喜欢生活在安静的场所。 (4)喜温暖:温度低于5℃时停止生长发育,最 适生长温度为20~26℃。
漂浮育苗现有基质和蚯蚓粪基质配比试验
为什么要养蚯蚓?
三、新型动物性蛋白饲料
风干的蚯蚓可作为动物性 蛋白饲料,其蛋白质和脂肪 含量相当高,分别达56.44% 和7.84%。
以蚯蚓作饲料或配合料可 饲喂鸡、鸭、猪、鱼类、贝 类、虾类、蟹类、蝎子、牛 蛙、龟、貂等各种肉食性经 济类动物。
为什么要养蚯蚓?
四、在食品、美容、医药上的应用等
在国内,台湾、海南和贵州省的一些少数 民族有吃蚯蚓的习惯。时至今日,广东一些餐 馆仍有传统佳肴—地龙汤出售。尤其是在台湾, 用蚯蚓做的菜肴有:“地龙凤巢”—蚯蚓炒蛋, “龙凤配”--蚯蚓炖鸽(鸡)等。
为什么要养蚯蚓?
从蚯蚓体内提取的酶类, 能促进皮肤代谢,防治皮肤 老化,增强皮肤弹性,延缓 衰老等。
合。 ➢ 上刮下驱法:此法可与下投饲料方法相结合。 ➢ 侧诱除中法:此法可与侧投饲料方法相结合。
三、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
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
蚓种:(第一年) (1)直接用有生殖环带的蚯蚓种苗,每亩使用 量300~400公斤,每亩投资2~3万元。 (2)用蚯蚓养殖垄引种,选择蚯蚓养殖垄的条 件为每平米多于5000~6000条蚯蚓和2000~3000 颗的蚯蚓卵,每亩投资3~4万元。 粪料:鸡粪等物料每吨按400元计,按预产蚓粪 50~70吨算,每年需鸡粪71~100吨,计2.84~4万 元。 每亩每年投入共计4.48~8万元。
怎么养蚯蚓?
(5)喜酸甜味:蚯蚓属杂食,所有腐殖质都吃, 尤爱吃带酸甜味的食物。 (6)喜同代同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 习性。 六怕: (1)怕阳光:蚯蚓为负趋光性,阳光对蚯蚓有毒 害作用,用阳光照射试验:红色爱胜蚓在强光照 射下20分钟则全部死亡。 (2)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环境,生活场所要求 噪音低,无震动。
黑水虻和蜣螂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腐生性的水 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 生产 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 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 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在生活垃圾和禽 畜粪便处理方面得到推广,同时还具有药用价值。
怎么养蚯蚓?
五、饲料
1. 蚯蚓对饲料的要求:要求饲料无毒无害,pH 6~7;
2. 饲料的碳氮比(C/N):蚯蚓饲料的合适碳氮 比在20~30之间;
3. 饲料的调制与品质鉴定: 3.1 饲料的发酵:如果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 将会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 使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
宽1.5m左右的塑料编织布,将下层蚓粪连同蚯蚓 一起置于塑料编织布上,利用其见光即钻入底部 并聚绕成团的特性,将上层粪料逐步刮除,蚯蚓 便会不断往下钻,最后全部钻入底部,即可收集。
怎么养蚯蚓?
6、蚓粪的采收
蚓粪的采收工作可与蚯蚓的采收工作同时 进行。蚓粪的采收方法有三种: ➢ 刮皮除芯法:此方法可与上投饲料方法相结
质地松软,不粘滞。同时pH 在6~7之间为好。 3.3 试投喂
把处理好的料,取少量置于蚯蚓养殖床 上,经1~2天后,如有大量蚯蚓进入料中取 食,且无异常反应,则说明饲料合适,可大 量投喂。
怎么养蚯蚓?
4. 饲料pH值的调节 饲料适宜pH值为6~7。当发酵好的饲料pH
值大于或小于适宜范围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 解: 醋酸调节法:当饲料pH>9时,采用此法,
怎么养蚯蚓?
➢ 料堆管理 料堆积后两三天内,堆体温度上升,一
周后温度可达70℃左右,以后逐渐降温,当 温度降至50℃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将表 面翻到内部。以后每隔3天左右翻堆一次,共 3~6次即可。在翻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水, 保证料的湿度。
怎么养蚯蚓?
3.2 饲料的品质鉴定 发酵质量好的料颜色呈黑褐色,无异味,
怎么养蚯蚓?
4、繁殖 平均气温达20℃时,蚯蚓生长38天就能繁殖
产卵。每五周采集一次蚯蚓粪和蚯蚓,同时加一 次蚯蚓饲料,新加饲料层5~10cm厚,改好稻草。
怎么养蚯蚓?
5、蚯蚓的采收 当蚯蚓个体重达0.5克时,每平方米蚓床密度
达1~2万条时,即可收取成蚓。
怎么养蚯蚓?
蚯蚓采收方法是:上刮下驱法。 刮去上层5cm厚的蚓粪,在蚓床旁边铺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