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扶助 农工
新三民主义“新”在三个地 方:
1、民族主义“新”在反帝 2、民权主义“新”在民权的普遍性
3、民生主义“新”在更关注工人和农民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 革命纲领的异同
探究: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 领的异同?
相同:
民主革命目标相同(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3)地位与作用:
三大政策
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2、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主要理解“新”在哪里?)
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旧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联俄
各民族一律平等;联共 Nhomakorabea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
(时局图)
2、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地点、纲领、性质、意义)
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十六字纲领”
(解释其含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3、三民主义的形成
(内容、与革命的关系、评价)
(1)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内容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1911年)
《临时约法》
(1912年)
三 民 主 义 的 实 践
活动
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
(1913年—1922年)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结 果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概要.
①中共在民主革命后还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最高目标是 实现共产主义;新三民主义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革命后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②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 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上述内容
造成不同的根本原因: 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异同点:
★孙中山一生有哪些伟大的转变? 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改良到革命;由反帝不明确到
明确反帝(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由依靠新军、 联共、扶助农工。 ★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 这些转变说明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以及为
会党、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
民族民主革命贡献毕生精力的高贵品质。
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并不是分两次去做,而是
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也要毕其功于 一役。这三种革命都是从不同方面反对专制,为人民争取 权利。 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三种革命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手段; 三民主义是完成三种革命的理论基础。
★如何评价民族主义: ①积极性:
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平等思想,有利于孤立满清统 治者,加速清朝统治的瓦解;
②局限性:
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整个地 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加以反对,而对汉族地 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了人民群众在 国家中的地位,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
★如何评价民生主义: ①积极性:
反映了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民 生意识(意在防止贫富分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创 造条件);
2、提出: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 义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3、内容: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历史必修三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确立三大政策
重解三民主义
3、新三民主义“新”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
名 旧三民主义 质的飞跃 新三民主义 称 民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 族 满洲贵族统治 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 族一律平等 民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权 建立国民的政府,国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 民一律平等 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权利。
一、三民主义(产生时期:20世纪初)
1.背景:
时代要求:19C末20C初,清朝的腐朽统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深,阶级矛盾尖锐,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孙中山流亡海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第1次
第2次
洋务派
顽固派 维新派 顽固派
学不学习 西方科技
学不学习 西方制度
地主阶级内部 资产阶级与 地主阶级
何种政体 内部 保皇派 传播;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第4次 改良主义者 规律认识:近代史上每次重大政治运 要不要马 资产阶级与 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者 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
民 平均地权 生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 定劳工法
、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性质:是一个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地位: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作用: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的发 展,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What is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三
民
主
义
是
什
么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
主义组成。
三民 主义
三民主义的评价
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局限性:有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PART 02 三民主义的实践?
The practice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这十三年来,比前清更甚,人民 困苦,日甚一日。”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外部 共产国际与中共帮助; 主观 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顺应潮流的精神;
PART 03 旧三民主义如何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How did the old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develop into the new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的三
形
民 成
和
主 发
展
义
出录
目
提
义 的
主
民
三
践
实
的
义
民 主
三
The proposal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The practice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The new and old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义
主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条件有哪些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条件有哪些?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条件有哪些 A.孙中山多次革命活动的失败 在寻找新的道路 俄 孙中山多次革命活动的失败,在寻找新的道路 孙中山多次革命活动的失败 在寻找新的道路,俄 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他看到新的希望. 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他看到新的希望 B.共产国际和中共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共产国际和中共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共产国际和中共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斗争的纲领, 斗争的纲领,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 .三 三 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方法和手段 .
前提
民族革命
核心
政治革命 实践
“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民族革命” 民பைடு நூலகம்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地位?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和三民主主义是怎样的关系? 和三民主主义是怎样的关系?
材料一:网友引用的材料: 中国亡于满洲已二百六十余年, 材料一:网友引用的材料:“中国亡于满洲已二百六十余年, 我国民而有爱国心者,必当扑灭满洲已恢复祖国; 我国民而有爱国心者,必当扑灭满洲已恢复祖国;倘反为满洲 尽力,是甘事仇仇而与祖国为敌也。”“汉人不起义则已, 尽力,是甘事仇仇而与祖国为敌也。”“汉人不起义则已,苟 汉人不起义则已 其起义,必非满人所能敌,亦至明矣。 其起义,必非满人所能敌,亦至明矣。” ——1906年9月,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1906年 1906 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312页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311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311——312页…… 311 31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理论)1.背景①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良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革命团体建立。
③理论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深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④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2.提出⑴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⑵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16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3.内容⑴三民主义的理论①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民族革命,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②民权主义: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③民生主义: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之后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做到“家给人足”。
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
⑵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⑶理解评价:①积极方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它作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它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南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 法;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 的君权,赋予了国民自由权利;体 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 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 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选集》 (1)、材料一反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那一内容,有什么局限? 内容: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2)、材料二反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那一内容,有什么局限? 内容: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选集》 (3)、材料二反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那一内容,有什么局限? 内容:“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4)、三则材料反映了那个阶级的什么愿望和要求 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和利益,中国人民民族独立和民主 权利的愿望
捍卫民主共和 文率同志为民国 而奋斗垂三十年,中 间出死入生,失败之 数不可偻指…… ——1922《孙总统致 海外同志书》
名称 起因
孙中山就任大元帅 经过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 动讨袁
原创3: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一:“我们并不 a.民族主义
是恨满洲人,是恨害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汉人的满洲人……我
们推倒满洲政府,从
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
民族革命……”
族民
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 b.民权主义 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 局限性: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
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 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没
袁
世
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是发生
凯
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
复
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
辟
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
—
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
护
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
国
运
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
动
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护法运动(1917、1921) 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 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反对北洋军 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 放;……其目标皆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国共产党……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纲领
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又 是如何指导革命实践的? 原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明确反帝反封建)
治”“民享”。……这就是兄弟(孙中山)
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4)思想: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孙中山受
林肯
高三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过程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 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 反对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权主 义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义是革命的 补充。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民权 主义
六、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比较:
名称
民生 主义
旧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 本、实行“耕者有 其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 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
伐袁世凯,称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赣 宁之役”;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复辟。蔡锷组织 护国运动;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五、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
◆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民国建立,《临时约法》颁布; ◆1913年,宋教仁案真相大白,革命党人发动讨
思想内涵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 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 统治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 封建帝制,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涨价归国 家所有,国民共享
地位 前提
民权主义
(政治 革命)
核心
民生主义
(社会 革命)
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补充 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性质: 进步性:
五、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五、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二 次 革 命
护 国 运 动
“南与北如 一丘之貉!”
第 二 次 护 法 运 动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客观因素:
十月革命的鼓舞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2)主观因素:
多次失败的教训
孙中山顺应潮流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国民党一大
1924 .1 广州 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两次转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弃资产阶级改 良走革命道路,提出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 2、20世纪20年代,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 民主义,完成国共合作,实现其一生最伟 大的转变。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 登上历史舞台。
2、提出 时间: 1905 . 8
地点: 东京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6字纲领)
3、内容
三 民 民 族 民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
内容 地位 前提
16字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用革命推翻满洲贵 族统治
权
民 生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 心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补充 发展
平均地权
4、评价 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前提)民族主义 ——没明确反帝 (核心)民权主义 ——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 ——没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一大宣言》:
接受中共主张 ——反帝反封建
确立三大政策
重解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业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
津 ,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 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材料四: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林肯
材料2: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 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 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 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1、原因
共和国
5.探究: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何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民生 民权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平民所有 建立革命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联 俄 联 共
三 大 政 策
扶 助 农 工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和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它的方法与手段
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你能用 史实说明吗?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民主义的内容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 创办的同盟 会机关报— 《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创 办的同盟会机 关报—《民报》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推翻清朝封建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教训:认识其局限性,须寻求新途径、力量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 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失败
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李鸿章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康有为
梁启超
君主立宪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 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孙文之幸运和伟大 之处,便是他居然能两 度掌握时代主题,从而 领导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中两个极重要的阶段— —那个面向欧美的“辛 亥革命”和面向苏联的 “联俄联共”。
——唐德纲《晚清七十年》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新三民主义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 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 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请思考:在12年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对列 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 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 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材料中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既得利益,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孙中山的苦闷与彷徨
材料一 (1911年)八月以来,义旗飙发, 民 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 族 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主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义 材料二“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 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方法: 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改良” ),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 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 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 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 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3)材料三中,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 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中国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民报· 发刊词》阐发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内容 民族主义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前提
驱除鞑虏 (民族革命) 恢复中华
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 反动统治,争取实现 民族的独立。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指导中国进行资产 阶级革命的指导思 想是三民主义。 孙中山领导辛 亥革命推翻帝制使 中国人醒过来了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毛 泽东思想。 毛泽东领导新民 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 国,使中国人站起来 了。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
实行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
高中历史重要考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历史重要考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旧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
孙中山还受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影响,欣赏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资本论》、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
受到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唐朝民族和睦思想、黄宗羲等反君主专制思想、洪秀全均田思想的影响。
以知难行易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然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5年孙中山《民报•发刊词》2、标志和内容:1905年提出同盟会纲领,并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
三民主义思想内涵地位局限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补充不是彻底的土地纲领,没有实行3、评价:①积极: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迅速成为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②局限: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因此难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在宣传上重民族主义轻民权主义。
4、实践:①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高中历史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37张PPT)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主要的政治 主张。(4分)
32.【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2分)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 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6分)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说明在认 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8分)
32.【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2分)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 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6分)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
3.民生主义:
材料一: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福,……然而试看 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 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二: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 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 者,天下共击之。
(二)提出的过程
1.1905年创立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同盟会成立
2.《民报·发刊词》: 民族、民权、民生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二、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课本P81)
名 称 民 族
旧三民主义质的飞跃 新三民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 权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及权利。 民 生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同步练习》8.(2014·海南单科·15)1900~
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 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 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D
•孙中山设想的新政权:。
答案:C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 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 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 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国际 D.其它民主党派 答案:C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 1、背景:
①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各种改良的救国方案均告失败;
政
③19C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 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
经 思
④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 理论相结合。
2、提出: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日本东京)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 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 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 而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 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 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历史情境,理解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三民主义
诞生的时代背景,进而为理解三民主义做好准 备。
活动方式: 在教师提供资料信息和设计相关问题的基础
上,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创设历史情境,理解时代背景】
历史情境一
春愁难谴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吴雁南、路文彩主编《孙中山与近代中国》 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网上资源:
历史课程网: /Index.html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备课反思
1、本课对课标和典型材料分析和把相对到位,但在 过渡环节和调动学生的设计方便还不够成熟。 2、课堂上学生是否会有新的生成问题而不仅是教师 预设的问题,还没有充分估计。
——孙中山 材料四: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 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 ——中国共产党 设问:根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时代背景。
【阶段小结】
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 义的发展,体现了孙中山先 生追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的精神
设计目的: 教师通过阶段小结,为紧接着的拓展与升华奠基。
2、难点:
在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中认识其顺应时代潮流 与时俱进的精神。
3、突破:
重难点的突破
1、突破的主要方法: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历史 背景;在阅读和对话历史文本的基础上,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内 涵;通过自主学习,比较新旧三民主义,认识其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的精神。
2、突破的主要过程: (结合教学流程)
1、教情:
教师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而且掌握了相对丰富的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作为教学辅助资料.
2、学情:
能力基础:经过高一一个多学期新课程的学习,初 有利因素: 步具备了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对史料 信息的解读能力有很大提高;
知识基础: 通过必修一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必 修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学习,学生对本 课的时代背景等已有所了解。 不利及对策: 但对于新旧三民主义理论性相对较高,对高一学生有 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材料、情境 等帮助学生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含义。
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认 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基本要求 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不懈奋斗 的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中要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含义, 认识其时代进步性。
(二)教情和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
随堂巩固:
1、在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里,能体现孙中山三民主义 思想核心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
设计意图: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设计意图: 表格对比方式更能直观反映异同。
【创设历史情境,理解时代背景】 历史情境三
材料一:华盛顿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协同侵略中国, 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军阀,争权夺利,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国 革命。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发展的中国民族工业, 战后又重新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在帝国主义的策动下, 军阀混战不断,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国内经济萧条,人民 生活痛苦不堪。“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三: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目标的确定
(一)《课标》和《指导意见》要求 (二)教情和学情分析 (三)教材分析
(重要资源) (依据)
(基本资源)
(一)《课标》和《指导意见》要求
1、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 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指导意见要求:
基石:三民主义内容
3、教师教学可准备的资源:
教材对新旧三民主义提供的材料相对不足,教学中应适当 补充以帮助学生更好认识新旧三民主义的内涵.
二、本课教学目标
(一)本课的灵魂:
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1、知识与能力
(二)具体目标:
(三维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合作探讨,拓展升华】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你认为, 在今天的中国,民族、民权、 民生又将赋予什么新的含义?
活动方式:合作探讨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目光转向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关爱,
对当代涉及民族、民主、民生问题的关注,从 而升华主题。
课堂小结:
海高校训“猛进如潮”
作为海高学子: 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关注国家,关注世界。
【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
文本与对话四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 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空之属,由国家经 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 本之要旨也。 请问:对于民生主义,孙中山又提出了什么补充?
【自主学习,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设计意图: 通过解读新旧三民主义材料,学生已经对新旧
四、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海高校训“猛进如潮”
设问:海高校训与孙中山的关系
活动方式: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简介。 设计意图: 回归学习的生活场,建立历史与现实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四、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海高校训“猛进如潮”
设问:孙中山的世界潮流在 当时主要指什么潮流?
孙中山先生又是如何紧随这股潮流的?
三民主义的内涵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进 行自主对比,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在自 主学习过程中完成重点知识的梳理及其建构。
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从整理信息。
【自主学习,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建议: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从而发现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 义 民权主 义 民生主 义
新三民主义
【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
文本与对话二
“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 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 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请问:1924年,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
文本与对话三
材料一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 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 压迫平民之工具。……国民党 之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 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 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 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 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在阅读与对话过程中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和材料信息之间的联系,并以新旧三民主义 对比性材料形式出现,从而有效理解新旧三 民主义的含义。
活动方式: 教师提供新旧三民主义相关材料,并设计
相关问题作为阅读与对话的平台,学生在 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
文本与对话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 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设问:请根据材料分析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主要教学方法: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理解新旧三民主义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解读中培养学生关注民族、关注世界的 历史使命感和培养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及突破
1、重点:
新旧三民主义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既是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探寻民 主革命之路的继续,又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思 想基础;同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辛亥革 命、国民大革命以及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2、教材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新旧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 历史作用。
五、教学流程的基本安排
导入: 海高校训“猛进如潮”与孙中山
一、创设历史情境,认识新旧三民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含义 三、自主学习,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四、回归现实,拓展升华
课堂小结: 随堂巩固:
参考书目:
茅家琦等著《孙中山评传》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何干之著《三民主义研究》
北上联军八国众, 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 汉人惊破奴才梦。
请问: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创设历史情境,理解时代背景】
历史情境二
林则徐 康有为
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
请问: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和历史 人物与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又有 何关系?
【阅读与对话历史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