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区别和计算公式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有效地监测、控制和管理各种电气设备和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然而,如何确保这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直是电气工程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提高这些方面的常用方法。
1. 可靠性分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其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
可靠性分析是通过评估系统的故障率、失效模式和维修时间等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FTA)和可靠性块图(RBD)等。
1.1 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定性的方法,用于确定导致系统故障的原因和可能发生的失效路径。
它通过使用逻辑门和事件组合来建立故障树模型,进而计算系统的可靠性。
故障树分析能够帮助工程师们理解系统的可靠性短板,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2 可靠性块图(RBD)可靠性块图是一种定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块图将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表示为块,并通过概率计算方法来确定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使用可靠性块图,工程师们可以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细致的量化分析。
2. 安全性分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不会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任何危害的程度。
安全性分析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2.1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系统中的潜在风险。
它通过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如人为错误、设备故障和自然灾害等,从而确定其对系统安全性的潜在影响。
风险评估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2 安全措施为了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工程师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例如,使用备份系统和冗余设计来降低系统故障的影响;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等。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是评估和监测自动化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它们用于衡量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描述了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重要性。
1. 定义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监测自动化系统性能的量化指标。
它们反映了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并提供了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定量评估。
2. 常见指标2.1 可用性可用性是衡量系统在给定时间内可正常运行的能力。
它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可用时间 / 总时间 × 100%。
可用性越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越好。
2.2 故障率故障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
它通常以每小时故障次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故障次数 / 运行时间。
较低的故障率意味着系统的稳定性较高。
2.3 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是指从故障发生到修复完成所需的平均时间。
它通常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计算公式为:总修复时间 / 故障次数。
较短的MTTR表示系统故障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4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系统连续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
它通常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计算公式为:运行时间 / 故障次数。
较长的MTBF表示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5 故障恢复率(FRR)故障恢复率是指系统从故障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速度。
它通常以分钟为单位计算,计算公式为:故障修复时间 / 故障发生时间。
较短的FRR表示系统具有快速的故障恢复能力。
3. 重要性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提供了对系统性能和运行状况的定量评估。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
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总结: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监测自动化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可用性、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故障恢复率。
可靠性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制从它开始运行(t=0)到某时刻t这段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用R(t)表示.所谓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以λ表示,当λ为常数时,可靠性与失效率的关系为:R(λ)=e-λu(λu为次方)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为故障时间(MTBF)如:同一型号的1000台计算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1000小时,其中有10台出现故障,计算机失效率:λ=10/(1000*1000)=1*10-5(5为次方)千小时的可靠性:R(t)=e-λt=e(-10-5*10^3(3次方)=0.99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λ=1/10-5=10-5小时.1)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失效的单元不少于k(k介于1和n之间),系统就不会失效的系统,又称为k/n系统。
图12.8-1为表决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通常n个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则可靠性数学模形为:这是一个更一般的可靠性模型,如果k=1,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并联系统,如果k=n,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串联系统。
2)冷储备系统可靠性冷储备系统可靠性(相同部件情况):n个完全相同部件的冷贮备系统,(待机贮备系统),转换开关s 为理想开关Rs=1,只要一个部件正常,则系统正常。
所以系统的可靠度:图12.8.2 待机贮备系统3)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失效就会导致整流器个系统失效的系统。
下图为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假定各单元是统计独立的,则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式中,Ra——系统可靠度;Ri——第i单元可靠度多数机械系统都是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随着单元可靠度的减小及单元数的增多而迅速下降。
图12.8.4表示各单元可靠度相同时Ri和nRs的关系。
显然,Rs≤min(Ri),因此为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改善最薄弱的单元的可靠性。
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
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在计算机科学中,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是评估系统或软件在这些方面表现的重要因素。
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对于各种应用和系统来说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在个人电脑、企业网络还是云计算环境中。
首先,安全性是衡量系统或软件保护用户数据和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能力。
在评估安全性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数据的加密和存储方式以及系统的漏洞和弱点。
此外,系统需要有足够的防御措施来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恶意软件和网络钓鱼等。
其次,可靠性是指系统或软件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评价关注系统的容错能力、错误检测和修复机制以及故障处理能力。
一个可靠的系统应该能够处理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修复,不会因为单点故障而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最后,性能评价是指系统或软件在操作和处理任务时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性能评价关注系统的处理速度、资源利用率、并发处理能力以及吞吐量等指标。
一个高性能的系统应该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和高效的资源利用,以满足用户对于即时性和高并发的需求。
综上所述,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是评估系统或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们互相关联,一个优秀的系统应该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合理的评价和处理。
通过充分的安全性保护、可靠性设计和优化的性能,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计算环境。
这些评价依赖于详尽的测试和分析,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和使用体验。
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在计算机科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个人用户、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需要确保其使用的系统和软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首先,安全性评价是确保系统或软件能够保护用户数据和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能力。
在评估安全性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
例如,密码、生物识别或双因素认证等方法可以用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此外,系统还需要确保数据的加密和安全存储,以防止敏感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可靠性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制从它开始运行(t=0)到某时刻t这段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用R(t)表示.所谓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以λ表示,当λ为常数时,可靠性与失效率的关系为:R(λ)=e-λu(λu为次方)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为故障时间(MTBF)如:同一型号的1000台计算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1000小时,其中有10台出现故障,计算机失效率:λ=10/(1000*1000)=1*10-5(5为次方)千小时的可靠性:R(t)=e-λt=e(-10-5*10^3(3次方)=0.99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λ=1/10-5=10-5小时.1)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失效的单元不少于k(k介于1和n之间),系统就不会失效的系统,又称为k/n系统。
图12.8-1为表决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通常n个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则可靠性数学模形为:这是一个更一般的可靠性模型,如果k=1,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并联系统,如果k=n,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串联系统。
2)冷储备系统可靠性冷储备系统可靠性(相同部件情况):n个完全相同部件的冷贮备系统,(待机贮备系统),转换开关s 为理想开关Rs=1,只要一个部件正常,则系统正常。
所以系统的可靠度:图12.8.2 待机贮备系统3)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失效就会导致整流器个系统失效的系统。
下图为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假定各单元是统计独立的,则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式中,Ra——系统可靠度;Ri——第i单元可靠度多数机械系统都是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随着单元可靠度的减小及单元数的增多而迅速下降。
图12.8.4表示各单元可靠度相同时Ri和nRs的关系。
显然,Rs≤min(Ri),因此为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改善最薄弱的单元的可靠性。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是衡量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的定义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是用来衡量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和性能的量化指标。
它可以反映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情况,匡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的计算方法1. 系统可用率(Availability):系统可用率是衡量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比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系统可用率 = (总运行时间 - 停机时间)/ 总运行时间 × 100%2.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MTBF是指系统连续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即从一个故障发生到下一个故障发生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计算公式为:MTBF = 总运行时间 / 故障次数3. 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MTTR是指系统从发生故障到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平均时间。
计算公式为:MTTR = 总修复时间 / 故障次数4.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计算公式为:故障率 = 故障次数 / 总运行时间5. 故障恢复率(Fault Recovery Rate):故障恢复率是指系统从发生故障到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
计算公式为:故障恢复率 = 1 / MTTR三、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的意义1. 提供决策依据: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能够提供数据支持,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系统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评估系统性能: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可以匡助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
通过对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为系统性能的改进提供参考。
计算机合格率计算公式
计算机合格率计算公式计算机合格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值。
计算机合格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计算机合格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机合格率 = 正常运行时间 ÷ 总运行时间 × 100%其中,正常运行时间是指计算机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不包括停机、故障、维修等时间;总运行时间是指计算机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总运行时间,包括正常运行时间、停机、故障、维修等时间。
计算机合格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功能,不会出现崩溃、死机等问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不会出现故障、错误等问题。
计算机合格率越高,说明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好,用户可以更加放心地使用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合格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是指系统在处理数据、运行程序等方面的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合格率越高,说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越好,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各种任务。
计算机合格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升级等工作,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计算机合格率越高,说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水平越高,系统管理员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合格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在保护数据、防止攻击等方面的能力。
计算机合格率越高,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越好,用户可以更加放心地使用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合格率是评估计算机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性能、维护和管理水平、安全性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计算机合格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性能、维护和管理水平、安全性等方面的能力。
变电所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
变电所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摘要:变电所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变电所内的电气系统和电气元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整个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关键。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多是从如何提高变电所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及相关可靠性分析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从分析变电所电气系统实效的原因入手,并针对这些原因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和计算,进而提出提高变电所电气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营的水准。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系统;可靠性Abstract:Substation operational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our electric power system securit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Electrical substation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is the key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Looking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stly from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how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ubstations and related electrical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that the subst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lectrical system to start, and for these reasons for the reliability of assessment and calculation, and then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electrical substation system reliability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security level.Key words: substation; electrical system; reliability1 引言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电用户的中间环节,其在我国电力系统生产经营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与评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持续供应可靠稳定的电力的能力,而安全性则关注电力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和内部故障时能够保持安全运行的能力。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评估。
首先,对电力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可靠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得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
计算系统的可用度、中断频率、平均修复时间等可靠性指标,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2.故障树分析。
通过构建故障树,将系统的故障分解成不同的事件,分析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从而找出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可靠性。
3.可恢复性分析。
分析电力系统中的可恢复性特征,包括备用电源、不间断电源等措施,以保证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其次,进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是为了预防电力系统发生事故,降低事故的风险并提高工作安全水平。
安全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的潜在危险评估。
评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如电压过高或过低、电流过载、短路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安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操作规范。
并通过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地执行这些策略和规范。
3.安全评估与验证。
对电力系统中的安全措施进行定期评估与验证,以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如果发现安全措施存在不足或缺陷,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是将可靠性分析和安全性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水平。
综合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靠性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制从它开始运行(t=0)到某时刻t这段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用R(t)表示.所谓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以λ表示,当λ为常数时,可靠性与失效率的关系为:R(λ)=e-λu(λu为次方)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为故障时间(MTBF)如:同一型号的1000台计算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1000小时,其中有10台出现故障,计算机失效率:λ=10/(1000*1000)=1*10-5(5为次方)千小时的可靠性:R(t)=e-λt=e(-10-5*10^3(3次方)=0.99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λ=1/10-5=10-5小时.1)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失效的单元不少于k(k介于1和n之间),系统就不会失效的系统,又称为k/n系统。
图12.8-1为表决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通常n个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则可靠性数学模形为:这是一个更一般的可靠性模型,如果k=1,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并联系统,如果k=n,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串联系统。
2)冷储备系统可靠性冷储备系统可靠性(相同部件情况):n个完全相同部件的冷贮备系统,(待机贮备系统),转换开关s 为理想开关Rs=1,只要一个部件正常,则系统正常。
所以系统的可靠度:图12.8.2 待机贮备系统3)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失效就会导致整流器个系统失效的系统。
下图为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假定各单元是统计独立的,则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式中,Ra——系统可靠度;Ri——第i单元可靠度多数机械系统都是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随着单元可靠度的减小及单元数的增多而迅速下降。
图12.8.4表示各单元可靠度相同时Ri和nRs的关系。
显然,Rs≤min(Ri),因此为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改善最薄弱的单元的可靠性。
安全评价中常用计算
安全评价中常用计算安全评价是对其中一系统、设备或场所进行安全性评估的过程。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常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评估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需要的评价结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安全评价等级计算:安全评价等级是对其中一系统、设备或场所进行安全性评估的结果,通常以数字表示。
计算安全评价等级的常用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
定性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例如,使用“优、良、中、差”等词语来描述安全等级;而定量方法是利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计算,例如,根据风险值计算得出安全评价等级。
2.风险值计算: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不利事件的可能性与其后果的综合评估。
风险值计算是安全评价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通常采用风险值=事件概率×事件后果的方式,其中事件概率指的是其中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后果指的是该事件发生后可能引发的损失或影响。
3.安全度量指标计算:安全度量指标是对安全性能进行度量的指标,用于衡量系统、设备或场所的安全性能,并评估其满足特定安全需求的能力。
常用的安全度量指标计算方法有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TF)计算、失效率计算、平均失效时间(MTBF)计算等。
4.频率计算:频率是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在安全评价中,可以通过对其中一事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次数进行统计,得到事件的频率,并用于安全评价的计算。
5.可靠性计算:可靠性是指系统、设备或场所在给定时间和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能力。
在安全评价中,常用的可靠性计算方法有可靠性块图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故障模式等进行分析,计算出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以上是在安全评价中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系统、设备或场所的安全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当然,不同的评价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评估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安全评价。
(完整word版)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一)系统中人的可靠度计算由于人机系统中人的可靠性的因素众多且随机变化,因此人的可靠性是不稳定的。
人的可靠度计算(定量计算)也是很困难的。
1.人的基本可靠度系统不因人体差错发生功能降低和故障时人的成功概率,称为人的基本可靠度,用r表示。
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可用下式表示:r=a1a2a3 (1—26)式中a1——输入可靠度,考虑感知信号及其意义,时有失误;a2—-判断可靠度,考虑进行判断时失误;a3——输出可靠度,考虑输出信息时运动器官执行失误,如按错开关。
上式是外部环境在理想状态下的可靠度值。
a1,a2,a3,各值如表1—11所示。
表1——11可靠度计算别说明这两种作业人的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1)连续作业。
在作业时间内连续进行监视和操纵的作业称为连续作业,例如控制人员连续观察仪表并连续调节流量;汽车司机连续观察线路并连续操纵方向盘等.连续操作的人的基本可靠度可以用时间函数表示如下:+∞l(t)dt] (1—27)r(t)=exp[∫式中 r(t)——连续性操作人的基本可靠度;t——连续工作时间;l(t)--t时间内人的差错率。
(2)间歇性作业。
在作业时间内不连续地观察和作业,称为间歇性作业,例如,汽车司机观察汽车上的仪表,换挡、制动等。
对间歇性作业一般采用失败动作的次数来描述可靠度,其计算公式为:r=l一p(n/N) (1-28)式中 N--总动作次数;n-—失败动作次数;p——概率符号。
2.人的作业可靠度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的人的可靠度RH为:RH=1—bl·b2·b3·b4·b5(1—r)(1—29)式中 b1——作业时间系数;b2——作业操作频率系数;b3——作业危险度系数;b4—-作业生理和心理条件系数;b5-—作业环境条件系数;(1-r)--作业的基本失效概率或基本不可靠度.r可根据表1—1及式(1-26)求出.b1~b5;可根据表1—12来确定.表1-—12 可靠度RH的系数(bl~b5)人机系统组成的串联系统可按下式表达:Rs=RH·RM (1-30)式中 Rs--人机系统可靠度;RH—-人的操作可靠度;RM——机器设备可靠度.人机系统可靠度采用并联方法来提高。
浅谈核电仪控系统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及区别
浅谈核电仪控系统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及区别李熊;程康;张春雷;金成日【摘要】针对核电仪控系统中安全性、可靠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安全性、可靠性的概念及设计分析方法。
同时从概念、设计目的、分析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核电仪控系统中安全与可靠性的关系及区别。
%For the necessity and essentiality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I&C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design, analysis method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design purpose, analysis method and others, This paper gives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 and difference of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I&C system.【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核电仪控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作者】李熊;程康;张春雷;金成日【作者单位】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可靠性工程学是一门成熟的专业学科,从可靠性数学基础到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试验与评估,可靠性分析等,已经逐步形成了可靠性工程学中的专业学科。
可靠性是产品的基本属性,在产品诞生之时就伴随而生,并不因是否开展研究而存在。
安全性是广义的概念,最早引起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即所谓的本质安全。
可靠性计算公式大全
所谓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以λ表示,当λ为常数时,可靠性与失效率的关系为:R(λ)=e-λu(λu为次方)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为故障时间(MTBF)如:同一型号的1000台计算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1000小时,其中有10台出现故障,计算机失效率:λ=10/(1000*1000)=1*10-5(5为次方)千小时的可靠性:R(t)=e-λt=e(-10-5*10^3(3次方)=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 TBF=1/λ=1/10-5=10-5小时.1)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失效的单元不少于k(k介于1和n之间),系统就不会失效的系统,又称为k/n系统。
图为表决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通常n个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则可靠性数学模形为:这是一个更一般的可靠性模型,如果k=1,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并联系统,如果k=n,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串联系统。
2)冷储备系统可靠性冷储备系统可靠性(相同部件情况):n个完全相同部件的冷贮备系统,(待机贮备系统),转换开关s 为理想开关Rs=1,只要一个部件正常,则系统正常。
所以系统的可靠度:图12.8.2 待机贮备系统3)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失效就会导致整流器个系统失效的系统。
下图为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假定各单元是统计独立的,则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式中,Ra——系统可靠度;Ri——第i单元可靠度多数机械系统都是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随着单元可靠度的减小及单元数的增多而迅速下降。
图12.8.4表示各单元可靠度相同时Ri和nRs的关系。
显然,Rs≤min(Ri),因此为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改善最薄弱的单元的可靠性。
4)并联系统可靠性并联系统可靠性:并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都失效时才失效的失效的系统。
三取二表决模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三取二表决模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杨毅;黄海;陈祥献【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2-out-of-3 safety computer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2-out-of-3 voting models. They use the logic gates as minimal system unit and simplify the original voting model by different logical combinations. By analyzing these models according to Markov modeling method, it calculates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Special-1 model, Special-2 model, and compares the results with Classic model.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Time to Failure(MTTF) of designed Special-1 model is higher about 10% than Classic model, and reliability is 0.333.%为提高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三取二表决模型进行分析.以逻辑门作为最小系统单元,通过不同的逻辑组合方式实现对原始表决模型的简化,根据马尔科夫理论分析表决模型,比较Special-1模型、Special-2模型与Classic模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Special-1模型平均无故障时间比Classic模型高出11%,安全度为0.333.【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年(卷),期】2012(038)014【总页数】4页(P280-282,286)【关键词】冗余系统;安全计算机;可靠性;安全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作者】杨毅;黄海;陈祥献【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945.121 概述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石化等领域,安全计算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可靠性计算公式方法
可靠性计算公式方法在工程学和统计学中,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可靠性指的是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是一个系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不出现故障的能力。
可靠性计算是评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决策者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为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可靠性计算中,有许多不同的公式和方法可以用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可靠性计算公式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步骤。
1. 失效率(Failure Rate)。
失效率是描述系统故障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用λ表示。
失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λ = (n/t)。
其中,n表示在时间t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失效率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系统的故障发生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 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是指系统连续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通常用MTBF表示。
MTBF的计算公式如下:MTBF = Σ(Ti) / n。
其中,Ti表示第i次故障发生前的运行时间,n表示故障发生的次数。
MTBF 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改进。
3. 可靠性指数(Reliability Index)。
可靠性指数是描述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通常用R(t)表示。
可靠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R(t) = e^(-λt)。
其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λ表示失效率,t表示时间。
可靠性指数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从而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4. 可靠性增长模型(Reliability Growth Model)。
可靠性增长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可靠性随时间增长的模型,通常用R(t)表示。
可靠性增长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R(t) = 1 e^(-βt)。
其中,β表示可靠性增长速率,t表示时间。
可靠性增长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系统的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进行系统的改进和优化。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区别和计算公式
2.1 概述2.1.1 安全性和可靠性概念[10]安全性是指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其中事故指的是使一项正常进行的活动中断,并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损害环境的意外事件.可靠性是指无故障工作的能力,也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系统或系统中的一部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为故障或失效.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小,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越大。
当系统很容易发生故障时,则系统很不可靠.2。
1。
2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联系与区别[10]在许多情况下,系统不可靠会导致系统不安全。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不仅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而且有时会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例如,飞机的发动机发生故障时,不仅影响飞机正常飞行,而且可能使飞机失去动力而坠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
故障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联结点,在防止故障发生这一点上,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致的。
因此,采取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既可以保证实现系统的功能,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可靠性还不完全等同于安全性。
它们的着眼点不同: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可靠性研究故障发生以前直到故障发生为止的系统状态;安全性则侧重于故障发生后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由于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在系统安全性研究中广泛利用、借鉴了可靠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系统安全性分析就是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为基础的.2。
1。
3 系统安全性评估系统安全性评估是一种从系统研制初期的论证阶段开始进行,并贯穿工程研制、生产阶段的系统性检查、研究和分析危险的技术方法。
它用于检查系统或设备在每种使用模式中的工作状态,确定潜在的危险,预计这些危险对人员伤害或对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并确定消除或减少危险的方法,以便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前消除或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事故有害影响的程度[11]。
可靠度计算公式
可靠度计算公式可靠度是指系统或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或概率。
可靠度计算公式是用来评估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水平的数学表达式。
以下是常见的可靠度计算公式:1. 可靠度指标:可靠度指标是衡量系统或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可靠度指标有以下几种:- 失效率(Failure Rate):失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失效率的计算公式为:失效率= 失效数/ 运行时间。
- 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MTBF是指系统或设备连续运行而不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间隔。
MTBF的计算公式为:MTBF = 运行时间/ 失效数。
- 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MTTR是指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后修复的平均时间。
MTTR的计算公式为:MTTR = 维修时间/ 维修次数。
- 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指系统或设备在给定时间段内正常运行的概率。
可用性的计算公式为:可用性= 运行时间/ (运行时间+ 停机时间)。
2. 可靠度函数:可靠度函数是描述系统或设备在给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分布函数。
常见的可靠度函数有以下几种:- 指数分布:指数分布是一种常用的描述可靠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其可靠度函数为:R(t) = e^(-λt),其中λ是失效率。
- 韦伯分布:韦伯分布是一种常用的可靠度函数,其可靠度函数为:R(t) = e^(-(t/β)^α),其中α和β是分布的参数。
- 二项分布: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的可靠度函数,适用于描述系统或设备的正常与故障状态的转换。
3. 可靠性预测:可靠性预测是在设计、制造或维护阶段对系统或设备可靠性进行估计的方法。
常用的可靠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MTBF法:通过统计失效数据估计系统或设备的MTBF。
- 应力-失效模型法:根据系统或设备在不同应力下的失效数据,建立应力-失效模型,预测系统或设备在特定应力下的失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概述
2.1.1 安全性和可靠性概念
[10]
安全性是指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明系
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其中事故指的是使一项正常进行的活动中断,并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损害环境的意外事件。
可靠性是指无故障工作的能力,也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明
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系统或系统中的一部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为故障或失效。
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小,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越大。
当系统很容易发生故障时,则系统很不可靠。
2.1.2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联系与区别
[10]
在许多情况下,系统不可靠会导致系统不安全。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不仅影响系统
功能的实现,而且有时会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例如,飞机的发动机发生故障时,不仅影响飞机正常飞行,而且可能使飞机失去动力而坠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
故障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联结点,在防止故障发生这一点上,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致的。
因此,采取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既可以保证实现系统的功能,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但是,可靠性还不完全等同于安全性。
它们的着眼点不同: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
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可靠性研究故障发生以前直到故障发生为止的系统状态;安全性则侧重于故障发生后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由于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在系统安全性研究中广泛
利用、借鉴了可靠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系统安全性分析就是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为基础的。
2.1.3 系统安全性评估
系统安全性评估是一种从系统研制初期的论证阶段开始进行,并贯穿工程研制、生
产阶段的系统性检查、研究和分析危险的技术方法。
它用于检查系统或设备在每种使用模式中的工作状态,确定潜在的危险,预计这些危险对人员伤害或对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并确定消除或减少危险的方法,以便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前消除或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事故有害影响的程度
[11]。
系统安全性评估主要是分析危险、识别危险,以便在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中能够消
除、控制或减少这些危险。
它还可以提供用其它方法所不能获得的有关系统或设备的设计、使用和维修规程的信息,确定系统设计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纠正这些不安全状态的7方法。
如果危险消除不了,系统安全性评估可以指出控制危险的最佳方法和减轻未能控制的危险所产生的有害影响的方法。
此外,系统安全性评估还可以用来验证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或其他文件规定的要求,验证系统是否重复以前的系统中存在的缺陷,确定与危险有关的系统接口。
从广义上说,系统安全性评估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功能出现错误?
2、它潜在的危害是什么?
3、允许它发生的频数为多少?
4、如何设计才能使它的实际发生频数低于允许的最大频数?
5、如何判定该设计能保证满足上述要求?
从故障领域来说,系统安全性评估解决下列问题:
1、如何设计才能使系统准确地完成其既定的功能?
2、如果系统功能已经出现异常或失效,如何能将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因此,系统安全性设计是在系统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设计活动消除或控制
危险,防止所设计的系统在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过程中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
坏的各种意外事故。
设计需要依据相关安全性设计准则和要求来进行,这是安全性设计
的基础。
对于民机设计来说,相关适航标准就是其安全性设计准则,而具体的安全性要
求则需要结合设计过程中进行的系统安全性评估逐步确定。
另外,如上文所述,系统安全性评估研究的是如何保证系统在预期的使用环境和使
用限制下准确地完成既定功能从而减少因系统功能异常或丧失导致不安全的事情发生。
因此,系统安全性评估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1、环境或毒性材料的安全性;
2、工作场地的安全性;
3、承受静载荷或动载荷的结构安全性;
4、性能标准或细节设计的安全性。
2.1.4 系统安全性指标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安全和危险视为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事情,只是定性地
认为某一事物要么安全要么不安全,对安全性没有定量的描述。
许多词典把安全一词解
释为“没有危险的状态”,在日常安全工作中把安全理解为“不会发生事故,不会导致
人员伤害或财务损失的状态”。
系统安全与以往的安全观念不同,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
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只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
既然没有绝对的安全,系统安全所追求的目标也就不是“事故为零”那样的极端理
想的情况,而是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一种实际可能的、相对的安全目标。
系统安
全性利用危险严重性等级、危险可能性等级、危险事件发生概率以及人因可靠性指标来
定量评价安全的程度,使预防事故的措施有了客观的度量。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制从它开始运行(t=0)到某时刻t这段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用R(t)表示.
所谓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以λ表示,当λ为常数时,可靠性与
失效率的关系为:
R(λ)=e-λu(λu为次方)
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为故障时间(MTBF)
如:同一型号的1000台计算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1000小时,其中有10台出现故障
,计算机失效率:λ=10/(1000*1000)=1*10-5(5为次方)
千小时的可靠性:R(t)=e-λt=e(-10-5*10^3(3次方)=0.99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λ=1/10-5=10-5小时.
1)表决系统可靠性
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失效的单元不少于k(k介于1和n之间),系统就不会失效的系统,又称为k/n系统。
图12.8-1为表决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通常n个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则可靠性数学模形为:
这是一个更一般的可靠性模型,如果k=1,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并联系统,如果k=n,即为n个相同单元的串联系统。
2)冷储备系统可靠性
冷储备系统可靠性(相同部件情况):n个完全相同部件的冷贮备系统,(待机贮备系统),转换开关s 为理想开关Rs=1,只要一个部件正常,则系统正常。
所以系统的可靠度:
图12.8.2 待机贮备系统
3)串联系统可靠性
串联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失效就会导致整流器个系统失效的系
统。
下图为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假定各单元是统计独立的,则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
式中,Ra——系统可靠度;Ri——第i单元可靠度
多数机械系统都是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随着单元可靠度的减小及单元数的增多而迅速下降。
图12.8.4表示各单元可靠度相同时Ri和nRs的关系。
显然,R s≤min(Ri),因此为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单元数宜少,而且应重视改善最薄弱的单元的可靠性。
4)并联系统可靠性
并联系统可靠性:并联系统是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都失效时才失效的失效的系统。
图12.8.5为并联轴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假定各单元是统计独立的,则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
式中 Ra——系统可靠度
Fi——第i单元不可靠度
Ri——第i单元可靠度
并联系统对提高系统的可靠度有显著的效果,图12.8.6表示各单元可靠度相同时Ri和n与Rs的关系,机械系统采用并联时,尺寸、重量、价格都随并联数n成倍地增加,因此不如电子、电讯设备中用得广泛。
采用时并联数也不多。
例如在动力装置、安全装置、制动装置采用并联时,常取n=2~3。
5)混联系统可靠性
混联系统可靠性:混联系统是由串联和并联混合组成的系统。
图12.8.7a为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其数学模型可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模型将系统中一些串联及半联部分简化为等效单元。
例如图12.8.7的a可按图中b,c,d的次序依次简化,则
图12.8.7混联系统及其简化
混联系统的两个典型情况为串并联系统(12.8.8a)和并串联系统(12.8.8b)。
串半联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当各单元可靠度都相等,均为Rij=R,且n1=n2=……=nm=n,则Rs=1-(1-R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