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05中文李柳艳 20054022058
内容摘要:苏轼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
魅力。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独特的文化人格。他执着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一如既往地为实践他的理想人格而奋斗。
关键词:理想人格,自由人格,审美人格,文化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精神的综合体现。人格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等。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
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要想了解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底蕴,首先得了解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一、自由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它即是世间的又超世间,既超感性又不离感情。他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 这是他经历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后找到心灵解脱之路。
在“乌台诗案”①之前,苏轼基本上是比较单纯的儒家人格和书生人格,但在这之后,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建立了一种超越了“兼济”与“独善”、可仕可隐、无适而不可的独特人格——“自由人格”。在《雪堂记》中,“客”曾向“苏子”问道,“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通过辩论,苏轼表明自己既非专嗜佛道以致向往做方外之士的“散人”,也非囿于传统观念的“拘人”,而是超越了这两种人格,建构了一种“自由人格”。
苏轼把实现个体的人格独立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那苏轼
又是如何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人格的呢?
(一)独立不倚
“独立不倚”是苏轼人格美的核心。苏轼是中小地主出生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自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认为应该坚守“独立不倚”的名节。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张子正蒙·西铭篇》), 这是北宋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充分表现。同样, 苏轼以天地胸怀来做人世事业。他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以一种开放的兼容态度, 取儒、道、佛三家之精义,形成一个博大丰富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体系。以儒学为本而不为所囿, 以佛老为参而不为所溺, 立说自有根基, 论道能出己意, 显示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精神。他以儒家的思想积极入世, 同时又以道释的思想超然出世, 道释出世的思想不仅未成为否定其入世思想的消极因素, 反而成为一种独立于污蚀现实之上的人格精神支柱。他卓然而不随,不为进退得失所累, 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巨大的独立人格力量。他对社会改革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 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他在制策、奏议、谢启中提出改革主张, 要吏、财、兵综合治理, 渐进改革, 不失为现实的思路。他一生为党人倾轧、小人构陷而不屈, 一贬再贬而不悔。“乌台诗案”是这种打击的集中表现, 也是苏轼独立人格的集中体现。他被贬黄州后给李常的信中写道:“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死生之际。”(《与李公择书》)何等的执着,何等的勇敢!
苏轼“独立不倚”这一人格特点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原则,绝不随波逐流。
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身处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是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如何锲而不舍地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就直接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杀敌沙场,为国尽忠的形象跃然纸上。
封建时代清高正派的士大夫,往往遵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许多人在政治上失意时,多抱着一种“无官一身轻”,少管闲事、多得清闲的态度。但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甚至遭受恶意贬斥打击时仍能做到时时处处不忘政事,忧国忧民。他“处穷”时不是独善其身,而能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他因“乌台诗案”几近丧命,在贬官黄州后却仍不忘关心人民,关心国事。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看到郡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无灾无祸。作为一个政治家,而能超越世俗的名利,追求审美的忘我之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苏轼的一些赠酬诗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送杨元素还朝的《南乡子》上片:“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zhúlú)。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又如题为“赠张继愿”的《阳光曲》:“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东坡宁可孤独自守,也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有着形象的表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高圣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自己独立不倚的人格形象的写照。词人借月夜中的孤鸿自况,寄托自己宁愿引身幽居,不肯随人俯仰的孤高自赏的情感。全词在以孤鸿自喻中充分揭示了词人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孤独,孤高自守,不同流俗的复杂心情与人格特点。
(二)超然物外,旷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遭受过无数的不幸与打击,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而是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凸显了他旷达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轼认为人生要“适情”(《哨遍》),崇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此常用笔抒发对世俗荣华的鄙弃、对精神超脱的向往。他高唱“富贵非吾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