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苏轼专题作文:例说东坡的乐观主义人格
苏轼专题作文:例说东坡的乐观主义人格苏轼专题作:例说东坡的乐观主义人格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了三次对他影响很大的贬谪生涯,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不如意与挫折,但是他却从没有被这些“黑暗的力量”所打倒、所击垮。
即便是在孤悬海外的儋州,孤独的他也依然笑对人生,苦中寻乐。
其实,当一个人身处困厄之中的时候,他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已经下降到正常人生的水平面以下,是一种负值人生。
换做是我的话,我肯定不会像苏东坡那样,我会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
但是苏东坡却不这样。
他还能够以平常的心态面对一切,那叫做旷达或达观啊!换句话说,超然旷达不是在平常生活之上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是个人境遇降至平常以下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平常的生活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常是福,是生活的本质与第一义谛。
而苏东坡时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的。
那么,东坡在平常中享受到什么“福”了呢?首先,我们看看心理学者怎么评论苏轼的。
有心理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苏轼具有一种乐观人格,是乐观主义者。
那么,什么是乐观主义者呢?在心理学上,乐观主义者的意思是指即使情况不如预期的顺利,他们也很少感到失意。
即便是内心还有着个人的极度困扰,但他们仍然能以正面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用宽阔的胸襟拥抱世界。
其突出特征是天性积极乐观,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归因生活的挫折,辩证看待人生的得失,对于无论怎样的生活都具有极大的自我能量,包括正能量。
美国著名学家爱默生说过一句名言:“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学习机会的。
”苏东坡没有错过任何逆境的学习机会,他的积极归因使他能够笑傲江湖,他的达观思维使他善于与狼共舞。
这是他乐观人格的突出表现。
苏东坡非常善于化解精神压力,苦中作乐,这是一种难能可贵及其稳定的人格特征。
下面,让我举几个例子说明吧。
我们先看一下他的词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 轼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苏轼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历经诸多坎坷与磨难,然而他却能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其秘诀究竟何在?首先,苏轼有着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
他坚信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在困境中不放弃、不沉沦。
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他内心深处那份对正义、对真理、对美好的追求从未熄灭。
再者,苏轼善于自我调节情绪。
当面对逆境时,他没有让消极情绪占据主导,而是以豁达的胸怀去接纳和化解。
他深知人生无常,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无法改变外界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他将逆境视为人生的一种历练,相信经历风雨后必能见到彩虹。
苏轼还懂得在逆境中寻找乐趣。
被贬黄州时,生活艰苦,但他却能在东坡亲自耕种,享受田园之乐。
他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从简单的事物中获得满足。
他与当地百姓交往,感受人间真情;他品尝当地美食,感受生活的滋味。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趣的追求,让他在困境中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另外,苏轼以文学创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他的诗词文章,既是对生活的记录,也是对挫折的回应。
通过创作,他将内心的痛苦、无奈、愤怒转化为力量,将逆境中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他的文学成就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他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
而且,苏轼拥有深厚的友情。
在他遭遇困境时,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给予了他巨大的力量。
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让苏轼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关爱。
朋友的陪伴让他在孤独的逆境中不再感到孤单,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积极面对生活的决心。
同时,苏轼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的积极入世让他心怀天下,即便身处逆境也不忘关心民生;道家的无为而治让他懂得顺应自然,不强求、不执拗;佛家的超脱思想则让他能够看淡得失,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
苏轼在逆境中的积极心态,还体现在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上。
他始终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不懈,总有转机的一天。
略论苏轼的人格观
略论苏轼的人格观“君子”是传统知识分子着力追求的道德纯粹、言行一致、无忧无惧、知耻敏行的人生道德境界。
苏轼以其对文化遗产的兼收并蓄的态度,和对现实社会的敏锐体认,得以对儒道两家思想精华的吸纳融汇,提出了富于时代特征和人生智慧的人格观:“君子如水,因物赋形”。
水,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断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千折百回,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一、儒道文化中“君子”的文化意蕴孔子认为,“君子”最重要的三种品质是:“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
”[1]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总之,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而这种爱的根本是仁。
智与知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从知的角度看,智是知积累到一定时候所达到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之所以“不惑”,“不虑”,贵在自知,诚如孔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勇不是指孔武有力,不是不怕死的勇敢,而是指见义而为的勇气。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因此好勇必须好学,因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孔子所说的不忧不虑不惧,实在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内心修为,这种内心修为令他达到这样的境界: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皆无愧于心。
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事情。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三项要求,他就可以算得上君子。
儒家为传统的人格理想贡献了作为“君子”的刚强、勇锐、进取的精神特质。
小学生苏轼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诗词、散文、书画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组织了一次以“小学生苏轼实践”为主题的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实践目的1. 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对诗词、散文、书画等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内容1. 苏轼生平事迹介绍2. 苏轼诗词欣赏3. 苏轼散文阅读4. 苏轼书画欣赏5. 苏轼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实践过程1. 苏轼生平事迹介绍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了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繁荣与动荡。
在文学、书画、政治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2. 苏轼诗词欣赏接着,我们欣赏了苏轼的诗词作品。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学习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苏轼诗词中的豪放、豁达、忧国忧民之情。
3. 苏轼散文阅读在阅读苏轼的散文时,我们感受到了他独特的文风。
他的散文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生动的描绘。
我们共同学习了《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名篇,从中领略了苏轼散文的艺术魅力。
4. 苏轼书画欣赏苏轼在书画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欣赏了苏轼的书法作品,如《寒食帖》、《黄州寒食诗帖》等。
同时,我们还欣赏了他的画作,如《寒食帖》中的山水画。
通过欣赏苏轼的书画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5. 苏轼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实践活动最后,我们讨论了如何传承苏轼文化。
大家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深入学习苏轼的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了解其文化内涵。
(2)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苏 轼的积极心态如何锻炼
苏轼的积极心态如何锻炼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苏轼的积极心态是如何锻炼出来的呢?首先,苏轼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人生目标。
他自幼立志报国为民,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在面对困境时,不会轻易迷失方向,而是始终坚守内心的追求。
苏轼善于从困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他的一生多次被贬,但他从不把这些挫折看作是人生的终结,而是将其视为自我提升和磨练意志的机遇。
在黄州期间,生活艰苦,他却能亲自耕种,在劳动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这种积极面对困境、主动寻找转机的心态,让他在困境中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坚韧。
苏轼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
他不仅在诗词、文章方面造诣深厚,还精通书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这些兴趣爱好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使他在遭遇挫折时能够转移注意力,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比如,他在被贬期间,常常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画,通过这些活动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再者,苏轼拥有深厚的友情。
他一生交友广泛,与许多文人雅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他遭遇困境时,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给了他巨大的力量。
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鼓励,让苏轼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从而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苏轼还善于用幽默和自嘲来化解生活中的痛苦。
他的作品中常常充满了诙谐幽默的元素,以轻松的方式看待自己的遭遇。
这种乐观的态度使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挫折所压垮。
此外,苏轼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及佛家的超脱尘世、洞察人生,都为他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思考问题的新视角。
使他在面对人生的无常和苦难时,能够以平和、豁达的心态去接受和应对。
苏轼注重自我反思和内心的修养。
他常常在独处时思考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通过这种自我反思,他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
总之,苏轼的积极心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苏东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苏东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在文学、政治以及教育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苏东坡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展开研究,并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苏东坡的教育思想苏东坡的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兼容并蓄的思想苏东坡认为,教育应该兼容并蓄各种思想和学问,不应拘泥于某一种传统观念或学派。
他主张吸收各个流派的长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他尊重古代经典文化,同时也关注当代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品德修养。
2. 注重实践教育苏东坡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他认为,教育应该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他鼓励学生实际动手去做,通过实践摸索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个性化教育苏东坡反对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主张因材施教、按需教育。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同的发展潜能,教育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和培养。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二、苏东坡的教育实践苏东坡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他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办学校苏东坡曾在不同地方创办过多所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他注重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体系的构建,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还亲自制定并执行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实际能力。
2. 教书育人苏东坡亲自担任教职,在课堂上授课,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他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友好。
3. 培养人才苏东坡重视培养人才,他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他培养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
三、苏东坡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苏东坡的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和现代启示,对现代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苏轼苏轼对人生悲壮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苏轼苏轼对人生悲壮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1. 引言1.1 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持追求理想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苏轼对人生悲壮命运的思考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旨在揭示他不畏困难和逆境的勇气,并深入挖掘他对文化、政治和个人价值观的追求。
1.2 背景介绍苏轼出生于一个富裕且受人尊敬的家族,但遭遇了政治变故的沉重打击。
他的父亲曾被陷害并流放,这使得苏轼从小就经历了家族命运发生剧变之痛苦。
除此之外,他还历经长时间的流放岁月,忍受着贫困、离乡背井以及失去亲人之痛苦。
然而,这些困境并没有让他妥协或消沉,相反,它们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1.3 研究意义研究苏轼对人生悲壮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苏轼的经历和思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思想的特点,深刻而又现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
其次,通过研究苏轼的追求理想的旅程,我们可以了解他如何在挑战和困境中保持初心,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最后,苏轼的作品影响广泛,他在文学艺术创作、社会改革思想等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因此深入探究他的人生与思想对于丰富我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剖析苏轼对人生悲壮命运的思考以及他为追求理想所做出的努力和坚守。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社会、政治和个人价值观追求的态度,并探讨他对后世影响力和启发意义。
2. 苏轼的人生悲壮命运思考2.1 家族遭遇政治变故苏轼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他的家族在政治兴衰中承受了极大的磨难。
宋朝初年,他的祖父苏洵和父亲苏辙都在政府担任要职,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整个苏家陷入了风波之中。
苏洵因支持新法而被贬谪到离家千里之外的黄州,而苏辙也因触怒权贵而被罢官迁居杭州。
这些不公正待遇使得苏轼对社会政治深感忧虑。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摘要:苏轼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与艺术创作都非常丰富,他对儒、道、佛以至百家杂说的各种思想和知识取精用宏,形成了广博而宏远的人生观和文学观。
在苏轼的处世之道和文学观念中,道家思想的濡染是显而易见的。
道家思想对苏轼的性情塑造和人生体悟影响深远,并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体现。
关键词:苏轼;道家思想;人生历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天才,在诗、词、文等领域均堪称大家。
他全面的艺术实践、在诗词文革新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及豁达的胸襟、独具魅力的人格都备受后人推崇。
其中,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
一、初入仕途――淑世精神下的人生思索苏轼生长于四川眉山。
四川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道风吹遍其乡村巷里,许多生长于四川的文人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浸润。
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时期受到蜀地道风濡染的典型,苏轼则是北宋中叶深谙蜀地道教文化、精通老庄玄理的代表。
据仙溪傅藻编纂的《东坡纪年录》载,庆历三年癸未,年仅八岁的苏轼入小学,跟随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读书。
后来,苏轼写了《众妙堂》一诗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深厚感情。
苏轼很倾心《庄子》,还自称“某龆?y好道”,可见其深受老庄思想的熏陶。
《庄子》描写的那种主体心灵在虚构的精神领域内任意驰骋想象的逍遥之游,促使他在创作中重视心灵的体认和内省。
道家思想对于苏轼的影响最初主要是通过人生的思考和心态的变化在创作中反映出来的。
他的《读道藏》云:“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石苍舒醉墨堂》云:“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说:“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
”苏轼前期的诗歌创作中就已经表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既有对人生的偶然无常和不可捉摸的迷惘,又有不惧艰难努力奋进的自信。
第四章 苏轼
二、艺术特征
1.用典稳妥精当,风格豪迈雄健,波澜壮阔,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上博喻等特色。 2.尤其重视两种风格的融合,在创作中十分注 意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
3.虽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中作出巨大贡献,但 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两大主要缺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节 苏轼的词
一、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苏轼以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来填词,在柳永发展 慢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意境,把歌者之 词变成诗人之词。
2.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 意义的审美范式。 二、苏轼的影响:“苏门四学士”
“苏门六君子”。
苏轼的诗歌对明代公安派诗人和清初宋诗 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词体解放精神直接 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
2.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 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种执著于人生而又 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涵着坚定、沉着、乐观、 旷达的精神,在逆境中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 旺盛的创作活力。
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一、苏轼的文学思想:
1.文道并重,实际更侧重于先文后道。文章艺 术具有独立的价值,“道”泛指事物的规律。 “吾所为文必与道俱”。这是因文求道的意思, 说明学文可以得文中之道,又可得行文之道, 从而纠正了理学家周敦颐阐述“文以载道”的 片面性。
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一、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1.苏轼其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 一生与北宋历史上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有关, 那就是王安石变法,因此他的政治前途也随着 王安石变法时起时落,漂浮不定,屡遭挫折和 贬谪。 著名的有“乌台诗案”
总之,苏轼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于 党争的夹缝中,两党都视他为异己,政治上并无 多大作为。正像他临死前《自题金山画像》中嘲 讽的那样:“心似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 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虽然苏轼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屡遭挫折,但他为 人非常地正直、坦荡,也非常地洒脱。 如母亲教他读《汉书.范滂传》 他对待王安石的态度 他对自己被贬的态度
第四章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苏轼诗歌的技巧
(一)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 如《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 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 翻荷。”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 但单从文学角度来看,苏文无疑是宋文中 成就最高的一家。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 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 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Biblioteka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 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 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 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 故人久立烟苍茫。
三、苏轼诗歌的题材
*苏诗题材广泛,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一)临流照影,汲水煎茶等极平常事
如《泛颍》、《汲江煎茶》。 (二)难于处理的题材亦能化难为易
4.表现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如《西江月》(照野瀰瀰浅浪)。
5.前代词未关注过的乡村、农人农事
如《浣溪沙》组词5首,多角度描写徐 州乡村景色和生活情态;《浣溪沙》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 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四、苏轼变革词风的武器
• 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以诗为词”即将 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 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如《续丽人行》。 *清赵翼:“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
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 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 话》)。
浅谈苏轼的心隐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浅谈苏轼的心隐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者:陈佳佳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1期摘要:苏轼在文化上的成就震铄古今却仕途多舛,在宦海沉浮中他多次表达了隐逸之志,最终还是选择了心隐的方式,这是由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决定的。
苏轼的思想内核是儒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追求,在致君尧舜的思想指导下,再加上君王的厚爱,苏轼不能身隐;对隐逸本质的深刻理解也使他无需身隐,于是他在诗文中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田园,达到了自由圆满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苏轼;心隐;隐逸的本质;理想人格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他在诗、词、文、书、画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使之成为了北宋文化最高成就的代表,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其景仰不已而又望尘莫及,黄庭坚说他“真神仙中人”,王士祯认为他是汉魏以来与曹子建、李太白比肩的绝无仅有三个“仙才”之一。
而东坡却自有其偶像,那就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他说自己“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又认定“只渊明,是前生”。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苏轼塑造了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的形象,使之成为了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符号。
苏轼对陶渊明的“剧喜”与其仕途坎坷不无关系。
从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名动京师到六十五岁遇赦北归卒于常州,苏轼历经数次大起大落,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
遭贬之后他曾多次表达自己要归田园的愿望:“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和陶贫士》);“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和陶读山海经》);“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等等,累计共写了四卷124首和陶诗。
然而蘇轼最终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从官场完整地抽离,他选择了精神上的归隐,虽然肉身没有脱离官场和俗世,却以归隐的心态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超然物外、闲适宁静的世界,即所谓“心隐”。
苏轼隐逸方式的选择是由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决定的。
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他兼收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髓,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即此即彼的“自然”的人生观,有着自己对理想人格的独特认识。
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
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苏轼,一位文人墨客、政治家、书法艺术家、诗词大师、散文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巨匠,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文学造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表现出了他的精神和生活态度,也塑造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追求自由:苏轼是个有思想的人,在文学上他主张诗文自由、创意新颖、技艺娴熟;在政治上他经常与权贵们发表不同意见,后来被贬官到黄州时,他仍然坚持自己所具有的高尚精神和人文情怀,不为低微琐事所困扰,不委曲求全,不愿随波逐流。
二、不拘一格:苏轼是一个文化开放的人,他可以吸收不同的文化,接受不同的思想,不拘一格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鉴不同文体的特色,运用起来就非常接地气、中肯贴切、幽默风趣。
三、独具匠心:苏轼是个匠人,他可以用笔尖写出千变万化的诗文,他提倡诗歌要有情感,要有人性,要富于生命力,写作的方式要丰富多彩,让读者读得尽兴、读得入味,这样的文学思路成为他为文的独特风格。
四、尊重传统:苏轼尊重传统文化,但他也不守旧,他常常以历史为鉴,以自己的时代为背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同一篇文章或诗歌当中,发人深省,也使他的作品更受到读者的青睐。
五、乐观向上:苏轼的人生历经沧桑,遭受过许多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将逆境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经历,通过优雅的诗文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态度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六、慷慨豁达:苏轼有一颗豁达的心,他善于用“大气”,不拘小节,放开思想,宽容待人,这种超脱的心态使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情感更加宽广深厚,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难以超越的良好典范。
总结: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可以说是“自由、不拘一格、独具匠心、尊重传统、乐观向上、慷慨豁达”,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他优美文学风格的基础,也是他为文艺提供的重要思路和创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生活和文学创作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精神价值。
苏轼人格魅力的文化解读
中国知识分子人生模式 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
关键词: 苏轼; 人格魅力; 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204( 2010) 04- 0086- 04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才能最为全 面的文化 巨 匠。他的名字犹 如一 颗璀 璨的 明星, 在中 国文 学的 天 空闪耀了近 千年。即 使在 他生 活的 时代, 上自 皇帝 下 至农夫都为 之倾 倒。历代 学人 更是 为他 横溢 的才 华、 刚直不阿的品格、遭遇 挫折 后旷 达超 然的 人生 境界 所 折服 [ 1] ( P43- 59) 。林语 堂先生 曾评 价说: 像 苏东 坡 这样的人物, 是人 间不 可无 一 难能 有二 的。! [ 2] ( P5) 此语揭示了 苏轼 最为与 众不 同的 特质。 那么, 是什 么 成就了他 不可无 一难 能有二 !呢? 笔 者认为, 这一 方 面和苏轼所取得 的文 学成 就有 关, 另 一方 面则 和他 独 特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本文将 从以下几个 方面对 苏 轼人格魅力的文化意义进行解读。
苏轼一生屡受贬 谪, 遭 人嫌 忌, 备 受 磨难, 无不 起 祸于他这种处世态 度和 品格, 致使 他一 生几 处于 忧患 与飘荡之中。其实, 他对自己 的这种状 况了如指 掌, 所 以在一些书信及奏议中多有提及: 若变志易守 以求进 取, 固所不敢, 若哓 哓不已, 则忧 患愈深。! ( ∀与腾 达道 书 #) [ 7] ( P1478) 他在 ∀乞郡札子 #中向朝廷表白: 臣欲 依违苟且, 雷同 众人, 则内 愧本 心, 上 负明 主。若不 改 其操, 知无不言, 则怨仇交攻, 不死即废。! [ 7] ( P829)他 明知自己坚持操守, 直而不 随会遭到 嫉恨、打 击、迫害, 却始终不改初衷, 并将这种 美德节操看 得比生命 还重。 他曾说: 夫君子之所重者, 名节也。故有 ∃舍生取义 % 、 ∃杀身成仁 % 、∃可杀不可 辱 % 之 语, 而爵 位利禄, 盖 古者 有志之士所谓鸿毛弊履也。! [ 7] ( P839) 又说: 特 以臣 拙于谋身, 锐于报国, 致使台谏, 例为怨仇。! [ 7] ( P827) 其弟苏辙对其性格最为了解, 所以在其 墓志铭中 写道:
诗人苏轼的人格思想是什么
苏轼对生命本体的探索导向了他对现实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在向现实回归时,苏轼以自己特有的机制.把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道家的“任其性命之情”和“齐一万物”,以及佛家的“四大皆空”、“万法平等”等易于导向消极的思想赋予了积极的内容,将其作为一种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显扬自我的理论根据和精神支柱,培养了他的不懈不躁,不惧不馁,任真自适而又观照现实的白由的人生品格。二、超越与执著—对待现实的态度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颇红。流落天涯先有诚,摩华金狄会当同。通通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次韵答元紊),(诗集)卷21第1114页)在他这一时期的诗文中,“淡然无优乐”、“宠辱皆忘”之类的话俯拾皆是。他平日“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推骂”((答李端叔书一首》,《文集)卷49第1432页),并把自己看成是“民之一”。在这一时期,他为两位故人作了传,一位是石幼安(见《石氏画苑记》,(文集)卷11第364页),一位是陈季常(见《方山子传》,《文集》卷13第420页)。他说石幼安“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阴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并说“幼安识虑甚远,独口不言耳”。在(方山子传》中,他说方山子(陈季常)之家“环堵萧然,而其妻子奴蟀皆有自得之意”,并认为方山子对勋阀世业、功名富贵“皆弃而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在这里,苏轼实际上是借替人作传而为自己树立人格理想。
苏轼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的心态是怎样的,他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苏轼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的心态是怎样的,他又有着怎样的情怀提到苏轼,最先映入脑海的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词人;他是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人;他是画出《古木怪石图》的画家;他是写出《新岁展庆帖》、《黄州寒食帖》的书法家。
苏轼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可以说是一个“全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的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都很有名,他取得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成就,苏轼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苏轼的仕途之路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城内纱穀行苏家老宅。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很有文学天赋,他们父子三人因为取得的极高的文学成就而入选了“唐宋八大家”。
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时年苏轼21岁。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4年),支持变法的新党再次主导政坛,苏轼在新党的打击报复下,横遭贬谪。
此年四月,苏轼从定州知州(今河北省定县)任上贬谪到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
中途又加贬为宁元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市)安置,这是苏轼在仕途上的第二次贬谪。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又被贬为琼州(今海南省海口市)别驾,昌化(今海南省儋(dān)州市)安置,其实就相当于流放,时年苏轼已经62岁,这是苏轼在仕途上的第三次贬谪。
1100年,苏轼仍以琼州别驾的身份移知廉州(今广西合浦县)。
宋徽宗即位后,大赦天下,苏轼在北归途中,于7月28日在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去世,享年66岁,这一年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苏轼的第一次仕途贬谪在什么时候呢?苏轼的第一次仕途贬谪在什么时候呢?还得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说起,此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实行变法。
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革新主张。
苏轼本来的主张是变法要平缓地进行,由于苏轼的思想和变法主流不相一致,所以他就站到了旧党的一边,对变法持反对态度。
苏轼的生命历程-理想人格与诗歌创作
苏轼的生命历程\理想人格与诗歌创作【摘要】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鲜明个性是人物。
本文拟从苏轼的生命历程与诗歌创作中感悟到他的理想人格极其对创作的影响。
Abstract: Su Dongpo is the character with distinct personality in Chinese history. This paper has elaborated Su Shi’s life course and his ideal personality’s influence to poems creation【关键词】苏轼人格诗文创作Key Words: Su Shi; Personality; Poetry Creation国语大师林语堂的得意作品《苏东坡传》中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①这段话经典的对苏东坡的一生进行了概括。
在中国,有多少人不知道苏东坡呢?如若游历名山大川,有多少人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他呢?仿佛离了他,山川日月都会为之逊色。
在中国,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有诗意的是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令多少才人学子们叹为观止;而最具传统特色的节日是中秋节,自从苏东坡大醉而作了怀子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后,宋胡仔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苏东坡在思亲,在怀旧,在自品孤傲,他的心情畅快也好,苦闷也罢,只要他有所作,其作品几乎都可列为同类作品之最。
苏东坡实践报告(一)
苏东坡实践报告(一)苏东坡实践报告1. 引言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的创作和实践对于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苏东坡的实践进行探讨和分析。
2. 苏东坡的实践领域苏东坡在多个领域都展示出了卓越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学创作苏东坡以其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词、散文和传记等作品质量优秀,风格多样。
他的作品大量运用自然描写和对人情世故的揭示,深入民间生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政治实践苏东坡在政治领域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历任江宁府、杭州府、颍州府等地的知府,以廉洁公正而著称。
他提倡科举制度改革,大力发掘人才,提出“知人论世、求贤若渴”的观点,为政府选任能臣和改革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苏东坡的书法独特风格,融汇了楷、草、隶、篆等多种书体,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注重自然流畅的笔画和字形的工整规范,他的书法作品代表了北宋晚期的文人书法风范。
3. 苏东坡实践的意义苏东坡的实践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传承苏东坡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改革苏东坡在政治实践中提倡科举改革和选任贤才,为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政治理念和实践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改革者提供了启示,并对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发展苏东坡的文学和书法作品对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他的作品体现了对人性的思考,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为后世文人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借鉴。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和艺术史上的伟大创作者,他在文学创作、政治实践和书法艺术等领域的实践成就令人钦佩。
他的实践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社会和文化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轼:如何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如何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说起北宋的诗人,你的脑海里可能浮现出很多文人墨客,但有一个人总是不得不提,那个人就是苏轼。
苏轼一生有四千首诗,它们都像繁星点点闪烁在中华文学的天空中,他的诗中有很多意义深刻,富含哲理的篇章,其中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才能做到诗中的境界。
一、一生启蒙,豁达道家苏轼的父亲苏洵,在二十多岁才开始发奋图强,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他儿子的教育,自然也是十分在意。
苏轼在童年时期的教育是道家的思想,形成了他开放豁达,喜爱交友的性格。
现实社会中性格是与人交往时的一份重要名片。
有人说性格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钥匙,好的性格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
正是这样踊跃争先的性格,使苏轼能在出人头地时不泯灭真诚,在跌落谷底时不放弃希冀。
二、面对挫折,不言放弃苏轼一生被贬三次,复职三次,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从来都很执着。
即使被贬了,也是要有重新再来的期冀。
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就改变想法,而几千年前的苏轼却可以坚持不懈。
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对于未来坚韧不拔的想法,尽量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为之不断努力,哪怕有一时的艰难险阻,总会是有美好的结果的,哪怕最后依旧是不好的结果,努力过了也不留憾事。
三、身处险境,心怀天下苏轼即使被贬到了黄州、惠州、儋州的荒僻凄凉之地,依旧为百姓造福,带领城民抗洪,修建至今依然存在的苏堤。
一个人的价值意义往往体现在为他人做的贡献之中。
苏轼即使可以浑浑噩噩的度过被贬时期,等待复职回京,的确,很多以前的官员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他没有,反而投入到了一方建设中,即使是不能一时见效的工作。
不管出于如何的境地,我们都要积极的为人们付出,从中获得存在的收获感,心怀天下,才能淡然如常。
苏轼的一生虽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用挫折不断来形容,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中华民族甚至世界历史上的一枚光彩熠熠的瑰宝。
他那份平淡乐观的心态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希望在纷杂萦乱的世界里你可以淡然度日!。
苏轼的人生目标
苏轼的人生目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后世誉为文学家中的巨擘。
他的人生目标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窥见一斑,他追求的是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华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苏轼追求的是高尚的品德。
他的诗词中常常表达出对正直、真诚和忠诚的追求。
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爱情的理解,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为了真诚而奋斗,为了所爱的人而付出。
他还在《赤壁赋》中写到:“呜呼!吾道穷于陈蔡,而终不捐乎悲夫!”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他宁可身陷囹圄也不愿放弃追求真理的道路。
苏轼的品德追求体现了他对于高尚价值的坚守,也是他人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追求的是卓越的才华。
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在书画、政治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他的诗词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深情厚意的《江神子·滚滚长江东逝水》。
他的书画作品也同样精彩,他的力笔之作《黄庭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
此外,苏轼还在政治上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他的卓越才华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翘楚,也是他人生目标的重要体现。
苏轼追求的是对社会的贡献。
他在官场上多次被调任到地方担任重要职务,他以身作则,勤政为民,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决心。
在他的官场生涯中,他积极推动政务改革,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
苏轼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他人生目标的重要体现。
苏轼的人生目标包括追求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华和对社会的贡献。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些目标,用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影响了后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人生目标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对于社会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可以从苏轼的人生目标中汲取力量,追求卓越,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05中文李柳艳 20054022058内容摘要:苏轼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独特的文化人格。
他执着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一如既往地为实践他的理想人格而奋斗。
关键词:理想人格,自由人格,审美人格,文化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精神的综合体现。
人格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等。
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
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要想了解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底蕴,首先得了解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一、自由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它即是世间的又超世间,既超感性又不离感情。
他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 这是他经历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后找到心灵解脱之路。
在“乌台诗案”①之前,苏轼基本上是比较单纯的儒家人格和书生人格,但在这之后,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建立了一种超越了“兼济”与“独善”、可仕可隐、无适而不可的独特人格——“自由人格”。
在《雪堂记》中,“客”曾向“苏子”问道,“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通过辩论,苏轼表明自己既非专嗜佛道以致向往做方外之士的“散人”,也非囿于传统观念的“拘人”,而是超越了这两种人格,建构了一种“自由人格”。
苏轼把实现个体的人格独立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那苏轼又是如何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人格的呢?(一)独立不倚“独立不倚”是苏轼人格美的核心。
苏轼是中小地主出生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自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认为应该坚守“独立不倚”的名节。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张子正蒙·西铭篇》), 这是北宋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充分表现。
同样, 苏轼以天地胸怀来做人世事业。
他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以一种开放的兼容态度, 取儒、道、佛三家之精义,形成一个博大丰富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体系。
以儒学为本而不为所囿, 以佛老为参而不为所溺, 立说自有根基, 论道能出己意, 显示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精神。
他以儒家的思想积极入世, 同时又以道释的思想超然出世, 道释出世的思想不仅未成为否定其入世思想的消极因素, 反而成为一种独立于污蚀现实之上的人格精神支柱。
他卓然而不随,不为进退得失所累, 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巨大的独立人格力量。
他对社会改革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 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
他在制策、奏议、谢启中提出改革主张, 要吏、财、兵综合治理, 渐进改革, 不失为现实的思路。
他一生为党人倾轧、小人构陷而不屈, 一贬再贬而不悔。
“乌台诗案”是这种打击的集中表现, 也是苏轼独立人格的集中体现。
他被贬黄州后给李常的信中写道:“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死生之际。
”(《与李公择书》)何等的执着,何等的勇敢!苏轼“独立不倚”这一人格特点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原则,绝不随波逐流。
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身处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是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如何锲而不舍地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就直接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杀敌沙场,为国尽忠的形象跃然纸上。
封建时代清高正派的士大夫,往往遵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许多人在政治上失意时,多抱着一种“无官一身轻”,少管闲事、多得清闲的态度。
但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甚至遭受恶意贬斥打击时仍能做到时时处处不忘政事,忧国忧民。
他“处穷”时不是独善其身,而能不忘“兼济天下”之志。
他因“乌台诗案”几近丧命,在贬官黄州后却仍不忘关心人民,关心国事。
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看到郡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无灾无祸。
作为一个政治家,而能超越世俗的名利,追求审美的忘我之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苏轼的一些赠酬诗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如送杨元素还朝的《南乡子》上片:“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zhúlú)。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
帕首腰刀是丈夫!”又如题为“赠张继愿”的《阳光曲》:“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东坡宁可孤独自守,也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有着形象的表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高圣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自己独立不倚的人格形象的写照。
词人借月夜中的孤鸿自况,寄托自己宁愿引身幽居,不肯随人俯仰的孤高自赏的情感。
全词在以孤鸿自喻中充分揭示了词人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孤独,孤高自守,不同流俗的复杂心情与人格特点。
(二)超然物外,旷达乐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遭受过无数的不幸与打击,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而是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凸显了他旷达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轼认为人生要“适情”(《哨遍》),崇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此常用笔抒发对世俗荣华的鄙弃、对精神超脱的向往。
他高唱“富贵非吾志”(《哨遍》),认为“浮世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不必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满庭芳》)汲汲一生。
他希望能摒弃凡尘的羁绊回归大自然,做一个任性逍遥的“世间闲客”(《南歌子》)。
他深信“万事从来风过耳”(《无愁可解》),故能超然对待人生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不为黜陟、荣辱、穷达所牵绊,不因得失、祸福、贵贱而烦忧。
在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苏轼曾一度有过彷徨和苦闷,但很快便找到了排解的方法。
当理想与追求遭遇到残酷现实的打击时,只能从内在精神上寻求超脱,保持自由的独立人格,在作品中融入一种心灵的淡泊宁静。
他在《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
“面对风雨,一路吟啸,真是任天而动,无所畏惧。
”(郑文焯评语)回首“萧瑟处”,道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旷达!在他的一首《浣溪沙》中,苏轼又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反映了他执着的人生态度和旷然超脱的情怀。
佛老思想的影响以及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苏轼能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政治上所受到的挫折。
苏轼少年时就很喜欢庄子的文章,尤其是在经历了仕途坎坷之后,庄子的解脱与超越的“逍遥游”精神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
”(《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苏轼善于寻找身边的“可观”、“可乐”之事。
他说:“凡物皆有可观。
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心怪奇伟丽者也。
……推此类也也,吾安往而不乐?”“余之无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超然台记》)超然台修建时,“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乐哉游乎。
”从这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是极为坦荡而达观的。
创作《赤壁赋》之时,正是他仕途上失意之际。
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总能超然以对,彻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总是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认真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现实如何残酷,人生如何短促,可他依然是放眼大江,举杯赏月,“一樽还酹江月”,何等的逍遥与旷达!(三)超越与执着理想人格之于现实,总是具有某种超越性和彼岸性,带有一定程度的幻想。
理想人格如何来实现?其原动力在于人自身的力量和努力。
理想人格的实现还需仰仗现实生活,在现实中超越与升华,在呼吸尘世的空气中臻于生命的最高境界。
通过对个体有限性的超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从而使个体人格不断得以完善,使美的境界不断升华。
人格的完善,标志着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使个体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心灵获得彻底的解放。
苏轼理想人格之所以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诱惑力,就在于他为自由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憩息的避难所。
苏轼一生尊儒而出入佛老,却从未为佛老所羁绊。
他的理想人格,既不是孔、颜,也不在佛老,而是那种超越自我的深广高远的境界。
他之所以能“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就是因为他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
他追求的是一种“高风绝尘”的远韵。
他在《留侯论》中这样写道:“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文集》卷4第103页)苏轼耿介正直的性格,敢于坚持自己主见的做法,使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屡遭贬谪。
人生如梦的困惑终于把苏轼逼上了寻求解脱的道路。
苏轼在《超然台记》一文中集中阐述了他的“超然”观念:‚凡物皆有可观。
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心怪奇伟丽者也。
……推此类也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的《超然台记》与其说是一篇题记散文,还不如说是一篇人生哲学论文,一首从人生忧患中解脱出来的哲理诗。
有了“超然”的观念,苏轼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开始由否定变为肯定,由悲观转为乐观。
他认为任何事物无论美丑、贵贱、大小、尊卑,都有可观之处。
因此,他竭力超然物外,以安然的态度应物。
苏轼认为“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上梅直讲书》),重要的是有高尚的品格追求和认真的生活态度。
苏轼既执着现实又超越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生命本体的存在。
对于现实的执着,他在《与滕达道书》(《文集》卷51第1475页)中说:“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
”他一如既往地关怀着民生疾苦,“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思想始终贯穿于苏轼黄州时期的生活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