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终审稿)

合集下载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讲解学习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讲解学习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功率=额定电压*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功率计算公式:在纯直流电路中:P=UIP=I2R P=U2/R 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式中:cosφ---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 cos φ=1 则 P=UI 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P=√3UIcosφ 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

cosφ ---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cosφ=1 则P=√3UI。

W=V的平方除以R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线径与电流、功率计算

线径与电流、功率计算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2008-11-28 11:54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 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线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完整版

线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完整版

线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 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 不必查表。

2.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3.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度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 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 来表示。

为此, 应当先知道导线截面积, (平方毫米)的排列 1 4 6 10 16 25 35 50 7O l20 150 185......计算口决: 10 下五,100 上二。

2 5 ,3 5 ,四三界。

7 0 ,9 5 ,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积通常从而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 开始;裸铝线从16 开始;裸铜线从10 开始。

① 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

口诀中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10 16-25 35-50 70-95 120.... 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二倍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 下五”是指截面从10 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

截面25与 35 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 四三界”。

而截面70、95 则为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 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倍数。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2009-02-12 20:09:24|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电器中的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电器中的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电器中的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电器设备,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

而这些电器设备的功率和电流是我们选择电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器中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1. 什么是功率和电流?功率是电器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描述电器进行功的强度。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来衡量,单位为瓦特(W)。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用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表示,即功率=电流×电压。

例如,一个电流为2安培(A),电压为220伏特(V)的电器,其功率就是2A×220V=440W。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速度,是电流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每秒通过电路中的电荷量。

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电器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同时也影响着电器所能承受的负载。

2. 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功率与电流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即功率和电流成正比。

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为:功率∝电流。

这意味着在保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功率也越大;反之,电流越小,功率也越小。

这个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有可调节电流的电器,如电炉。

当我们将电炉的电流调到最大时,功率也会是最大值;而当我们将电流降低时,功率也会相应减小。

这表明功率与电流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

3. 电流对电器的影响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器的工作情况。

当电流过大时,电器可能会过热,甚至导致短路和设备故障。

因此,在选择电器时,我们需要根据其额定电流来合理选用电源和电线,以避免因电流过大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此外,电流还与电器的寿命有关。

电流过大会加速电器内部零部件的老化和损坏,缩短电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日常使用电器时,我们应该注意控制电流,避免长时间过载使用电器,以延长电器的寿命。

4. 电器功率的选择与应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电器功率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电器设备都至关重要。

对于家庭电器,我们通常会参考电器的功率来选择适合的设备,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节约能源。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与电流得关系导线截面积与电流得关系ﻫ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就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得安全载流量--28A。

ﻫ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得安全载流量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35A。

ﻫ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得安全载流量—-48A、ﻫ得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得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得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就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得1.5-2倍。

ﻫ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得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得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得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您解释一下,就就是10平方一下得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就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得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

一百以上得都就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得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得乘以3,柒拾与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ﻫ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就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得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就是安全得,从这个角度讲,您可以选择1.5平方得铜线或2。

5平方得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就是很远得情况下,您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ﻫ如果真就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就是不就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得铜线。

ﻫ导线得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得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ﻫ下面就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得线径与所能承受得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得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得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得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简单介绍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简单介绍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与电流的关系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就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就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您解释一下,就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就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就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与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就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您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就是很远的情况下,您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就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就是不就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就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电流大小与线径大小的计算关系

电流大小与线径大小的计算关系

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算出总功率以后,I=P/U按公式后在乘0.85的系数~!如果比较麻烦的话就是一个千瓦2个安培的电流~!是最通用的,里面包括了抛出的电流容量。

1KW=2A选择电缆也有方法按电流计算,下面给出的比较简单的选择算法以铝芯线为计算项目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这个是口诀十平方毫米以下的BLV线电流可以承载线径的五倍~!一百平方毫米以上的BLV线电流承载线径的二倍。

25mm2和35mm2的BLV电流承载在4倍和3倍的分割线。

70mm2和95mm2的电流容量是线径的2.5倍。

除此内容以外,有铜芯线的按照铝线的升级倍数来算,也就是说BV-10mm2按照BLV-16mm2的电流来算其他的也如此导线在穿塑料管或是PVC管,算出的电流要乘上0.8的系数导线在穿钢管的情况下,计算的电流在乘上0.9导线在高温的场所通过,计算的电流结果在乘上0.7如果导线在以上三种情况都有的话先乘0.9在乘0.7或者直接打到0.85也可以电缆线在四芯或五芯的电流乘0.85在乘0.7裸线的架空电力线比较简单就是一个0.9的系数,但是也要看环境,打到85折比较稳当。

用电流推十下乘6,百上乘2,十百之间2至3,软线升级,铝线升级说明:已知电流,截面在十平方一下按每平方通过6A电流,截面在一百平方毫米以上每平方仅能按过2A电流计算,在16~95平方毫米之间可以按2~3A电流计算,如果所用导线为多股软丝,需要升一个导线级别,如70KW的功率,电流约为150A,可选用3*50+1*25的VV电缆,如果使用软丝的就要用3*70+1*35的,如果使用铝线也要升一级。

都是自己总结的,不对之处请高手指正截面积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 2.5 2.5 2.5 2.5电流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电流,导线,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流,导线,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

1.家庭居住用电所使用电器与电流关系家庭用电。

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2. 线径与电流关系估算口诀:(理论上,适合短期,调试机器,温度25度以下选用;长时间用的话需降一级)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上面的口诀:(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3)“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4)“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导线截面积、载流量、功率、电流之间的关系

导线截面积、载流量、功率、电流之间的关系

铜线截面积(平方):1.0,1.5,2.5,4,6,10,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塑料管时(三根并排穿),安全载流量为11,15,21,28,36,49。

单位:安。

(按上面顺序)穿铁管时比穿塑料管的大三安左右!如果是塑料绝缘电线的话又和这不一样啦!只比这种再大点!但一般情况下,塑料绝缘电线很少用,通用的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10下五,100上二,16、25四,35、50三,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字与倍数的排列关系如下: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塑料铜芯线载流量(安)表导线截面(mm2)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硬线BV 根数/单根直径1/1.13 1/1.37 1/1.76 1/2.24 1/2.73 7/1.33 7/1.68 7/2.11 7/2.49 19/1.81 19/2.14 19/2.49 37/2.01软线BVR 根数/单根直径7/0.43 7/0.52 19/0.41 19/0.52 19/0.64 19/0.82 49/0.64 98/0.58 133/0.58 133/0.68 189/0.68 259/0.68 259/0.76开启式载流量(安) 5 10 15 25 35 60 90 113 140 177 268 288 314封闭式载流量(安) 4 8 12 20 28 48 72 93 115 145 220 240 258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线径和功率的计算公式

线径和功率的计算公式

线径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在电子领域中,线径和功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线径是指电线的直径,通常用来衡量电线的截面积。

线径越大,电线的导电能力和承载能力就越强。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转化的能量数量,单位为瓦特(W)。

关于线径的计算公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线径和电流的关系:线径与电流之间的关系遵循安培定律,即电流越大,所需的线径也越大。

一般来说,线径越大,电阻就越小,从而减小电线发热的可能性。

2.单芯线(例如直流导线)的线径计算公式:对于单芯线(例如直流导线)来说,线径的计算公式如下:线径(mm²) = (I × K) / (S × δ)其中,I为电流强度,K为系数,S为所需的电压降,δ为电线的允许电压降范围。

3.绕组线圈的线径计算公式:对于绕组线圈来说,线径的计算公式如下:线径(mm²) = (K × Φ × B) / J其中,K为系数,Φ为磁通量,B为磁感应强度,J为电流密度。

关于功率的计算公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单相功率的计算公式:对于单相电路来说,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功率(W) = 电压(V) × 电流(A) × cosθ其中,θ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cosθ为功率因数。

2.三相功率的计算公式:对于三相电路来说有功功率(W) = √3 × 电压(V) × 电流(A) × cosθ无功功率(W) = √3 × 电压(V) × 电流(A) × sinθ视在功率(VA)=√(有功功率²+无功功率²)其中,θ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cosθ为功率因数,sinθ为无功功率因数。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可能会有更多适用于特定场景的线径和功率计算公式。

因此,在进行线径和功率的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条件选择相应的公式。

总结起来,线径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在电子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

电机功率和线径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线径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线径的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电机功率和线径之间那妙不可言的关系,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恋爱故事呢。

电机功率啊,就好比是一个大力士的力量大小。

功率越大,这个大力士就越强壮,能举起更重的东西,干更多的活儿。

想象一下,高功率的电机那就是绿巨人,一拳下去能把困难统统打散。

那线径呢?这线径啊就像是大力士的血管粗细。

你想啊,如果血管细细的,那能运输的养分就少,大力士哪有力气干活?线径细的话,就像小细水管,能通过的电流就少得可怜。

要是把电机功率当成一个超级吃货的食量,那线径就是给他送饭的勺子。

功率大的电机这个吃货食量惊人,你要是给他个小勺子(细线径),那他不得饿坏了?根本满足不了他对电流的渴望啊。

就好比让一头大象(大功率电机)用一根吸管(细线径)喝水,那大象不得急得直跺脚?这电机功率和线径不匹配的时候,电机就像一个满腹牢骚的人,工作起来磕磕绊绊,一点都不顺畅。

再夸张点说,如果电机功率是一场暴风雨的降水量,线径就是排水管道。

降水量大,排水管道细,那还不得水漫金山?电机里到处都是混乱的电流,就像发了洪水一样,到处乱撞,电机肯定得生病,效率低下得像蜗牛在爬。

而当线径合适的时候,就像给电机这个大力士配备了最棒的营养输送管道。

电流在里面欢快地奔跑,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电机就可以顺畅地发挥它的威力,那效率就蹭蹭往上涨,像火箭发射一样。

电机功率和线径之间的关系啊,就像是锁和钥匙,只有匹配好了,才能开启高效运转的大门。

要是乱搭乱配,就像穿错了鞋子,走路都难受,电机工作起来也是浑身不自在。

所以啊,我们在处理电机相关的事儿时,可千万要把功率和线径这对小伙伴照顾好,让它们和谐共处,这样电机才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工作,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呢。

这就是电机功率和线径的关系啦,是不是很有趣呢?。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优选稿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优选稿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流的关系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功率=额定电压*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功率计算公式:在纯直流电路中:P=UIP=I2RP=U2/R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I----电流(A),R---电阻(Ω).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 Icosφ式中:cosφ---功率因数,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cosφ=1则P=UI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P=√3UIcosφ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

cosφ---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cosφ=1则P=√3UI。

W=V的平方除以R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导线截面(mm2)11.52.54610162535507095120载流是截面倍数9876543.532.5载流量(A)9142332486090100123150210238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线径与功率

线径与功率

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线径与电流口诀

线径与电流口诀

线径与电流口诀以线径与电流口诀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线径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线径是什么。

线径指的是导线的截面积大小,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电流量来表示。

线径越大,导线的截面积就越大,能够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大。

线径的单位可以是平方毫米、平方厘米等。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电流。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用安培(A)来表示。

电流的大小与导线的线径有直接关系,线径越大,电流通过的能力就越强,电流的大小也就越大。

那么,线径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根据线径与电流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口诀:“线径大,电流大;线径小,电流小。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线径越大,导线通过的电流就越大;线径越小,导线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这是因为线径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导线的截面积,从而影响了导线通过电流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线径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假设有两根导线,一根线径较大,另一根线径较小,它们都连接到一个电路中。

当我们通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我们会发现线径较大的导线通过的电流比线径较小的导线更大。

这是因为线径较大的导线具有更大的截面积,能够更容易地通过更多的电流。

线径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在电路设计和电线选择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负载和电流要求来选择适当的线径。

如果电流过大而线径过小,可能会导致导线过热,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

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线径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总结一下,线径与电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线径越大,导线通过的电流就越大;线径越小,导线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正确选择合适的线径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理解线径与电流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线选择,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线线径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与电流及线径与电
流的关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功率=额定电压*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
P=1.732×(380×I×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
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功率计算公式:在纯直流电路中:P=UI
P=I2R P=U2/R 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式中:cosφ---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 cos φ=1 则 P=UI 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
P=√3UIcosφ 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

cosφ ---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cosφ=1 则P=√3UI。

W=V的平方除以R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
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
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
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
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