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人教版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1课时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学习目标〗 1.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

2.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

〖素养要求〗 1.科学思维:通过激素发现过程的学习,强化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科学思维习惯。

2.科学探究:通过激素研究实例的分析,了解激素和内分泌腺生理功能的研究方法。

一、激素的发现1.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1)外分泌腺①概念: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

②实例: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2)内分泌腺①概念: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

②实例:甲状腺、肾上腺等。

2.激素的发现(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判断正误(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2)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3)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答 案〗 (1)× (2)× (3)× 特别提醒 促胰液素是在稀盐酸的刺激下,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实验(小肠如何把盐酸到来的消息传给胰腺)①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切除神经只留血管)→胰腺分泌胰液(1)①②形成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分别是什么?〖提 示〗 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对照组是①组。

(2)根据①②对照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 示〗 稀盐酸不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直接接受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

(3)①③形成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分别是什么?〖提 示〗 自变量为是否切除神经,因变量为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对照组是①组。

生物研究方法

生物研究方法

生物研究方法生物研究方法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验证假设,从而推动生物学知识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研究方法,希望能够对生物学研究工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实验方法。

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观察现象、获取数据。

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常会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验证生物学理论,揭示生物学规律,推动生物学知识的进步。

其次,观察方法也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生物学研究往往需要观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通过观察可以获取大量的生物学数据。

观察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物体的特点,发现新的生物现象,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另外,调查方法也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样本、调查野外生物群落,科学家们可以获取大量的生物学数据,了解生物体的分布、数量、生态习性等信息。

调查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物体的生存状态,评估生物多样性,为生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基因表达、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方面。

通过PCR、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等技术手段,科学家们可以获取生物体内部的分子信息,揭示生物体内部的生物学机理。

最后,统计分析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对生物学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推断生物学规律。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家们可以从大量的生物学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信息,为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生物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多种手段,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生物学知识的不断发展。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_3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_3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课程教材研究所赵占良新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三个要素:知识、方法和过程技能。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力图构建符合高中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和技能体系。

下面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作简要的分析。

科学研究的方法大致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科内的特殊的方法,如生物学研究中的同位素标记示踪法、分离细胞器的方法、解剖的方法等;第二层次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些方法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中概括出来的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共同方法;第三层次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如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教材中强调的科学方法主要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和理性思维的方法两大方面(见下图)。

图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1/ 16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有关经验性材料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中对观察法已经做过这样的表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六、实验过程中常用试剂的作用、检测指标的设置及实验条件的调控1.化学物质的常用检测试剂或方法(1)淀粉——一碘液(2)还原糖一—一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沸水浴,砖红色沉淀)(3)CO2一一—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4)乳酸一一—pH试纸(5)O2—一—带火星木条复燃(6)无O2—一—火焰熄火(7)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不加热,紫色反应)(8)染色体—一—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9)DNA—一—二苯胺试剂(沸水浴,蓝色反应)(10)脂肪一一一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红色)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1)光合速率一—一O2释放量或C 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2)呼吸速率一—一O2吸收量或C 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3)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8)胰岛素的作用一一—动物活动状态(9)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10)大肠杆菌———伊红一一美蓝琼脂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1)增加水中氧气———泵人空气或吹气或放人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的C O2———NaOH溶液(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饥饿处理)(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于扰———给植株遮光(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10)细胞膜提取———清水处理哺乳动物红细胞(11)骨的脱钙———盐酸溶液浸泡(12)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高中生物技术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技术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技术方法总结1、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观察染色体变异细胞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2、细胞染色法对染色体(质)染色——碱性染料对线粒体染色——健那绿对脂肪滴染色——苏丹Ⅲ或苏丹Ⅳ分别对DNA和RNA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鉴别活细胞和死细胞的染色——台盼蓝光合产物淀粉染色鉴定——碘液或碘蒸气(萨克斯实验)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常用H、N、O、C、S、P等的同位素)①光合作用过程中O原子的转移:[鲁宾、卡门]18O (H218O和C18O2)——光合作用放出的O2完全来自H2O中的O②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即卡尔文循环:[卡尔文]14C(14CO2)——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CO2与C5结合生成C3,最终被还原为(CH2O)③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3H标记的亮氨酸——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密切分工,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DNA是遗传物质⑤DNA的半保留复制:15N标记DNA,重带、中带、轻带⑥基因工程: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探针: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

⑦单克隆抗体做诊断试剂: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⑧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⑨地质时钟:利用元素的半衰期,如通过238U与206Pb的比例测算化石是多少年前形成的,通过14C和12C的比例测定化石中生物所生存的年代延伸: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14C标记的生长素——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标记物在形态学上端,在形态学下端可检测到标记物,反之不行);②研究DNA分子复制或转录的原料:分别标记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U)核糖核苷酸;③研究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原理为在处于连续分裂的细胞的分裂期加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根据胸腺嘧啶被利用的情况,可以确定DNA合成期的起始点和持续时间;④用32P和35S分别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并做放射性自显影,以了解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情况。

高中生物学中常见同位素示踪法实验

高中生物学中常见同位素示踪法实验

高中生物学中常见同位素示踪法实验同位素示踪法是一种微量分析方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通过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可以了解放射性原子的运动路径和分布情况。

在生物学实验中,同位素示踪法经常被应用于研究细胞内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放射性同位素一般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H、C、N、O、P、S、I等。

下面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1.研究蛋白质或核酸合成的原料及过程。

将放射性原子标记在合成蛋白质或核酸的原料(氨基酸或核苷酸)中,通过追踪放射性原子的运动路径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其通过的路径、运动到哪里以及分布情况。

2.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用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

通过观察细胞中放射性物质在不同时间出现的位置,可以明确细胞器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中的作用。

3.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或核苷酸并引入细胞内,探测这些放射性标记出现在哪些结构中,从而推断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探究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转移。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O、C、H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

例如,科学家XXX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O分别标记H2O和CO2,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O2.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其注入大肠杆菌内,并发现放射性物质。

而使用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则在大肠杆菌35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

这证明了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这进一步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通过放射性标记,可以“区别”亲代与子代的DNA。

例如,放射性标记N可以用于区分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否都是15N。

如果是,则在离心时会出现重带;如果一条链是N,一条链是N,则会出现中带;如果两条链都是N,则会出现轻带。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科学方法体系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套规范、系统的方法和步骤,用来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和推动科学发展。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所介绍的科学方法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观察方法: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生物现象,获取原始数据,并进行记录和整理,为后续实验、研究和理论构建提供依据。

2.科学实验方法:科学实验是验证科学假设和推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分析,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错误性。

科学实验要求具备较好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科学观察与实验的进一步分析和综合:在获得观察和实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通过统计分析、图表绘制等手段,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科学结论。

4.科学模型的建立和理论解释:科学模型是对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描述和解释,是科学研究和推理的基础。

通过对获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模型建立和解释,理论上解释生物现象的成因和规律,为科学问题的解答提供理论支持。

5.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科学方法体系还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的方法。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通过提出科学问题、制定研究目标和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体系的具体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提出科学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2.假设和推测:在提出科学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前提条件,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和假设。

3.设计实验: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错误性,确保实验方案的合理和可行性。

4.实施实验: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根据模型解释生物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6.结论和解答: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的结果,给出对科学问题的结论和解答。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操作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操作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操作一、高中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方法汇总(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4)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6)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7)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8)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追踪光合作用O和C的转移途径:同位素标记法(9)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10)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假说演绎法(1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12)调查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样方法二、常考的实验条件的控制(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通入氧(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3)CO2的控制:除去密闭容器中的CO2:容器中放置NaOH溶液保持密闭容器中CO2浓度的恒定:容器中放置Na2CO3溶液(或CO2缓冲液)(4)光照强度的控制:改变光源与植物的距离或改变光源(灯泡)的瓦数(5)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给植物遮光处理三、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教材实验中的应用(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用3H标记亮氨酸(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3)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卡尔文循环)——用14C标记CO2(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5)DNA的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DNA四、盐酸和酒精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使用浓度及作用(一)盐酸1、实验“DNA和RNA在细胞在的分布”中8%盐酸的作用——水解(1)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2)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2、实验“观察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15%盐酸的作用——解离能够使组织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高中生物常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高三二轮

高中生物常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高三二轮

《高中生物常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练习【热身练习】下图甲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曲线图,乙是该农作物细胞代谢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研究人用18O标记了培养农作物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检测环境中的以下物质,能检测到放射性的有 A.水蒸气 B.O 2 C.CO 2 (2)为了进一步了解乙图中相关细胞器的功能,研究人员选择了酵母菌作为材料,并用 方法分离得到了较纯净的各种细胞器。

(3)要分离乙图上方的细胞器中的各种色素,常用 法。

(4)在农作物的播种季节,我们找来了一大袋种子,为了判断这些种子是否有活性,可用台盼蓝进行染色。

若种子的胚 ,则说明这些种子有活性。

一、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1. 纸层析法①据图1说出色素名称(按照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②图2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结果示意图,AD 是 点,BC 是 点。

2. 同位素标记法①《必修1》48页“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用3H 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整个过程。

问题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整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哪些?整个过程蛋白质穿过了几层膜? 问题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整个过程不仅体现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更体现了它们在 上的联系。

问题3:常见的分泌蛋白有哪些?②《必修2》45页“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同位素 和 标记的噬菌体,通过实验证明了 。

问题1:要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蛋白质,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问题2:如何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问题3:人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对吗?图1 图2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1. 模型法①以下内容,哪些属于模型?并请分类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A.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中的模拟活动B.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后根据活动中的体会建立血糖调节过程图C.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E.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F.构建种群增长模型G.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图 H.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I.调查家庭成员一日内的体温变化,绘制家庭成员体温的日变化曲线图2. 调查法:若要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应分别在和中进行调查。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研究方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1、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

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其他实例: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细胞破裂后细胞内容物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物质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2、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精密的密度梯度超离心技术可使切割适当片段的不同DNA按密度大小分布开来。

密度梯度离心后15N/15N—DNA位于下部(重带),15N/14N—DNA位于中部(中带),14N/14N—DNA 位于上部(轻带)。

3、模型方法: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的模型。

典型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

其他实例: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制作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研究方法: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作出合理的假设;③进行数学表达;④检验/修正。

表达方式:①数学方程式(数学表达式);②坐标曲线图。

典例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高中生物教科书中涉及到的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科书中涉及到的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科书中涉及到的科学研究方法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的统一整体。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方法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课程目标中有着非常具体地叙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我们将教材中涉及到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以方便广大教师查阅、落实教学要求。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观察、观察、再观察”曾作为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写在他实验室的墙壁上。

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有关经验性材料的方法。

观察法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常常与显微镜的使用结合起来,考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或者细胞的生命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必修一教材中主要有: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2.制作临时切片,检测和观察植物组织中的脂肪3.观察细胞中DNA、RNA的分布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二教材中主要有: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2.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三教材中主要有:1.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统计酵母菌数量2.在进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使用实体镜观察小动物二、实验法生物学的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在人为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与研究,一般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类。

其中的探究性实验是主要内容,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高中生物教材详细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详细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详细实验总结(一)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实验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实验步骤:取材→制片→观察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原理:(1)解离液将组织细胞固定杀死并相互分离。

(2)龙胆紫(醋酸洋红)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3)显微镜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图像。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葱,蒜)步骤:洋葱根尖的培养→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课前3~4 d,将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目的是防止烂根, 待根长到5 cm实验步骤:取材(根尖2-3mm)→解离→染色→制片→观察→绘图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内因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5.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实验原理:Na2S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So2,将同种植物长势相同的幼苗分别放在同样大小的玻璃罩内,并且在玻璃罩内生成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就可以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步骤:测量玻璃罩容器→计算称取所需亚硫酸钠的质量→按要求完成实验装置→观察幼苗受害部位及受害程度。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研究方法必修一:一、细胞学说的建立:1、1543 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2、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 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3、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4、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它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1858 年德国的魏尔肖:新细胞是通过分裂获得。

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895 年欧文顿(E.Overton):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 世纪初分离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得出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3、1925 年荷兰科学家Gorter 和Grendel 实验: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水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 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4、20 世纪40 年代,有学者推测蛋白质是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5、1959 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实验: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6、1970 年Larry Frye 等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5篇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5篇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5篇第一篇:引导教学法的高中生物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所熟悉的生物学科知识,在备课过程中确定好教学目标,并以此编写问题式导学案,再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上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对《光合作用原理》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案,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观看萨克斯和恩格尔曼的光合实验微视频。

对比分析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什么?实验结构中又能得出什么结论?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质是什么?反应中所需的能量来自哪里?光合作用中所需要的氧气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用表格总结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反应条件、所需物质、能量变化及反应部分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课前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前预习和讨论互动中。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热情并完成知识构建,这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探究质疑、互动讨论和体验感悟,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对新知识结构的构建。

例如,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病毒”的相关知识,将学生引入新课的情境中。

病毒具有生命物质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遗传物质核酸和蛋白质,然而病毒却无法单独存活,只有侵入寄主的细胞后才能体现其生命活动。

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异同?同时,借助PPT演示几种人体细胞、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引导学生阅读生物教材,鼓励学生继续讨论,并尝试动手操作生物实验,深入理解细胞功能及其结构之间的统一性。

这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知识的掌握都是在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等活动来完成的,学生收获了更多的亲身体验和问题探究。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各种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各种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各种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三涵盖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实验技术,供参考:
1. 实验方法:生物学实验是必修三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和执行实验,可以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验证和探索生物学原理。

常见的实验包括酶活性测定、细胞分裂观察、DNA提取等。

2. 观察和描述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可以收集数据和了解生物的特征和行为。

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习性等。

3. 统计分析方法: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平均值计算、标准差分析、t检验等。

4.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常见的文献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文献引用和文献评价等。

5. 模型建立方法:通过建立生物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生物系统的运行和响应。

常见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

6. 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通过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和收集人们对某一生物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常见的调查方法包括
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等。

7.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互相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学习和研究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其他生物学方法和技术。

2023年二轮复习:高中生物学教材实验总结

2023年二轮复习:高中生物学教材实验总结

二轮复习:高中生物学教材实验总结1.鉴定复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提示: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2.用纸层析法别离色素时,假设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3.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用质壁别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低温处理的目的是阻断洋葱根尖细胞的DNA复制。

(×)提示:低温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抑制相关酶活性,进而抑制纺锤体形成。

5.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比排解无关变量的干扰。

(×)提示:此实验中形成前后对比,不需设置空白对比。

6.检测酒精的产生时,缓慢往试管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7.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确定浓度范围。

(×)提示: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浓度范围和条件,不是减少实验误差。

8.恩格尔曼利用衣藻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需要光。

(×)提示:恩格尔曼选的实验材料为水绵和好氧细菌。

9.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0.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到的特征元素是14C。

(×)提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到的特征元素分别为32P、35S。

11.列文虎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提示: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12.沃泰默揭示了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只受神经调节。

(×)提示: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13.生长素最初是由温特命名的。

(√)一、物质提取与检测类实验二、观察类实验四、实验技术方法(1)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别离和复原、观察染色体变异等。

(2)差速离心法——别离各种细胞器、制备细胞膜等。

(3)比照实验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拟分析,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法〞及“酶作用特性相关实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一、假说—演绎法1、方法解释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2、典例分析孟德尔用豌豆做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载和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杂种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性状分离,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二代出现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

他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而提出假说,并对性状分离现象和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作出尝试性解释。

然后他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用以检验假说,测交实验不可能直接验证假说本身,而是验证由假说演绎出的推论,即:如果遗传因子决定生物性状的假说是成立的,那么,根据假说可以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理论推导和预测;然后,将实验获得的数据与理论推导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孟德尔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3、其他实例(1)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2)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3)遗传密码的破译;(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定律。

(5)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

★二、类比推理法1、方法解释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而在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与归纳和演绎不同的是,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2、典例分析美国科学家萨顿观察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时发现,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过程和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非常相似。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也就是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曾经明确表示过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也怀疑萨顿的假说,后来他做了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用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证实了萨顿的假说。

3、其他实例类比是指根据两个研究对象的相同或相似方面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一致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

将未知事物同已知事物的性质类比,依据其相似性,提出关于未知事物某些性质的假说——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备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有待观察及实验检验。

三、同位素标记法1、方法解释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

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典例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CO2的固定:CO2+C5→2C3C3的还原:2C3→(CH2O)+H2O+ C53、其他实例(1)探究DNA分子半保留复制(2)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复制繁殖实验(4)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中的氧(5)研究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6)有氧呼吸的产物水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氧气中的氧(7)分子杂交法――探针四、对照实验法1、方法解释也叫平行组实验。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进行比较,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是进行某种试验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通过一些实验步骤,然后观察其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这种措施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

不同于对比实验法①一般要设计对照组;②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是事先知道的;③实验结论是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照而得出的。

2、典例分析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2)证明某种酶是RNA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出现红色对照组:已知RNA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3、其他实例(1)实验验证酶的本质及催化作用(2)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3)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①判断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③鉴定不同溶液(如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等(5)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与区别(6)生长素发现的实验(7)验证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验(8)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9)探究影响呼吸作用因素的实验(10)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五、对比实验法1、方法解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的方法。

不同于对照实验法①不需单独设计对照组;②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③实验结论是通过比较实验结果而得出的。

2、典例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本实验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对比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实验思路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3、其他实例(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六、建构模型法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

模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抽象化,二是具体化。

(一)物理模型1、方法解释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2、典例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3、其他实例(1)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模型”(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4)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5)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6)必修3教材中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二)数学模型1、方法解释含义: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研究方法: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作出合理的假设;③进行数学表达;④检验或修正类型:①数学方程式(数学表达式)②数学曲线图2、典例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得到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建立模型:Nt=N0λt其他实例(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数的计算即X=2n(2)DNA分子复制产生子代DNA分子数的计算即X=2n(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三)概念模型1、方法解释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2、典例分析图解式解释模型—阐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见人教版《必修一》教材P111 3、其他实例(1)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2)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等(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七、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一)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求得每个样方的值,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调查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二)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1、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2、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三)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1、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八、模拟法1、方法解释在科学研究中,有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控制或干预性的操作,需要设计和构想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通过对替代物的实验来获取经验性材料,这种方法称为模拟法。

2、典例分析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3、其他实例(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2)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3)生态瓶的制作,模拟生态系统九、差速离心法1、方法解释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产生的离心力,象不同质量物质分开的方法。

2、典例分析细胞器的分离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3、其他实例细胞膜的制备十、荧光染料标记法1、如用绿色和红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