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2疾病概论【47页】

2疾病概论【47页】

Nutritional excess
4.遗传性因素
◆ 直接致病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Down syndrome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的改变
◆ 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
2. 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
Nutritional imbalance
Nutritional deficiency
(Criteria for brain death)
◆不可逆性昏迷(irreversible coma) 大脑无反应性(cerebral unresponsibility)
◆自主呼吸停止(absenc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 颅神经反射消失(absence of cephalic
◆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慌、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心动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容易促进疾病 的发生。

疾病学基础-第一章 疾病概论39页PPT

疾病学基础-第一章  疾病概论39页PPT
创伤
抗氧化
自由基
凝血
出血
三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规律和疾机制病概第论一节
第二节
第四节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心输出量↓
(发病学原因) (结果)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
心率↑
血管收缩
细胞缺氧
心收缩力↑
良 性
微循环障碍
第三节
第四节
亚健康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大,孤独感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健康、疾病与亚健康
一、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5. 先天因素
指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风疹病毒感染孕妇可能 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6.营养因素

(医学课件)疾病概论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疾病概论ppt演示课件

.
8 8
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 心理应激 • 环境污染 • 生活习惯不良
.
9 9
亚健康的防治
• 加强自我保健 • 开展体育锻炼 • 提高免疫功能
• 心理调节
.
10 10
健 康
亚健康
.
疾 病
11 11
第二节 病因学
病因学(eti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 件的科学。 一 、病因(cause)
创伤
疾病概论
.
1 1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 一、健康(Health) :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而是躯体
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好状态
(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 。即:
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
神状态。
. 2 2
The original WHO definition
• ������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1948)
.
3 3
WHO提出了10条健康人的标准:
.
25 25
第三节
发病学
发病学(pathogenesis)是研究疾病 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
26 26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 因果交替
• 损伤与抗损伤
• 局部和整体
.
27 27
1.因果交替
(原始病因) (结果)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2)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之间力量的对比决定疾 病发展的方向和转归。
(3)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精品课件
因果交替
外伤大出血
心排出量↓ 回心血量↓
血压↓↓
微循环淤血
交感神经兴奋↓
毛细血管开放
微血管收缩
组织缺血缺氧
精品课件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发病学原因)
心输出量↓
(结果)
精品课件
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
变大,孤独感。
精品课件
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 心理应激 • 环境污染 • 生活习惯不良
精品课件
• 疾病(disease) 机体在病因损害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 而产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的因素。
精品课件
(一)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
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 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致病力强弱与侵 入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毒力以及它 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
• 表现为传染过程
精品课件
生物性病因的作用特点 • 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甲型
肝炎病毒) • 机体对病原的感受性是必要条件(鸡瘟病
精品课件
化学性因素致病特点 (1)选择性 (2)全程作用 (3)和毒物及机体均相关 (4)潜伏期短(慢性中毒除外)
精品课件
◆ 化学性因素(chemical agents)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精品课件
(三)营养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

疾病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14张)

疾病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14张)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学习目标】 掌握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发生的机
理、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疾病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来自内外环境的 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 斗争过程。
第一节 疾病概念
二、疾病的特征
1.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 存在的。
7.施工中确因作业需要拆除各类防护 设施的 ,应由 作业班 组向项 目副经 理提出 申报, 经采取 有效的 安全补 救措施 后方能 拆除; 作业完 毕后, 项目副 经理应 督促有 关人员 及时做 好复原 工作, 经重新 验收后 方可使 用。
8.当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后转入装饰或 安装施 工时, 必须对 临边、 洞口、 管弄井 和电梯 井等安 全防护 设施重 新进行 验收, 确认合 格后, 方能投 入使用 。如装 饰或安 装作业 交付其 它施工 单位时 ,双方 应履行 交接手 续,做 到职责 明确。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一、疾病的经过 1.潜伏期: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开始至机 体出现最初的症状为止的一段时期。 2.前驱期:从机体开始出现症状至出现 典型症状为止的一段时期。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3.症状明显期:机体表现典型临床症状 的一段时期。
4.转归期:典型临床症状消失至疾病的 结束的一段时期。
第二节 疾病的原因
三、诱因
第三节 发病学
一、一般机理 1.致病因素对组织细胞直接作用。 2.致病因素改变神经调节机能。 3.致病因素改变体液调节机能。 4.细胞和分子机理。
第三节 发病学
二、一般规律 1.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与转化规律 2.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 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规律
5.负责对重点、危险部位和过程的监 控,落 实监控 人员, 组织对 监控人 员素质 和技能 的培训 及上岗 前的交 底;

疾病概论—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病理学课件)

疾病概论—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病理学课件)

❖ 现代标志: 脑死亡(brain death)
全脑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
特别是大脑两半球和脑干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7
脑死亡的判断依据
• 自主呼吸停止 • 不可逆昏迷 •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 瞳孔散大或固定 • 脑电波消失 • 脑血流循环完全停止
脑死亡成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准。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 地、不可逆性地丧失功能。无自主呼吸。 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 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 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
1、完全康复(complete rehabilitation) 又称痊愈,致病因素已经消失或不再起作用,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
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如:感冒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转归
3
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habilitation)
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了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 但体内仍存在着某些病理变化,只是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着 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风心病的转归、器官切除后或截肢后的状态
据。
脑死亡
植物状态
定义 自主呼吸
意识
脑干反射 恢复的可能
全脑功能丧 无 无
丧失 无
脑的认知功能丧失 有
有睡眠—醒觉周期,但无 意识 有 有
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 美国女植物人特里·夏沃
以脑死亡做为死亡标志的意义 (1)有利于准确判断死亡时间; (2)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节约医药资源; (3)为器官移植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和合法的依
4
二、死 亡(death)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PPT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PPT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疾病状态下,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或降低,影响机体能量供应。
糖代谢紊乱ຫໍສະໝຸດ 脂肪代谢异常蛋白质代谢失衡
疾病时,脂肪代谢可能发生异常,导致脂肪堆积或消耗过多,影响机体能量储备。
疾病时,蛋白质代谢可能失衡,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肌肉消耗等,影响机体修复和免疫功能。
总结词
由环境因素和职业暴露引起的疾病,具有地域性和行业性特点。
详细描述
环境与职业性疾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某些环境因素或职业暴露引起的疾病,这些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化学物质暴露等。环境与职业性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预防和治疗环境与职业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总结词
坏死是细胞因各种原因死亡的现象,表现为细胞肿胀、核溶解等特征。
详细描述
坏死是细胞受损或死亡的一种形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缺血、感染、中毒等。坏死细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可引发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根据坏死的原因和程度,坏死可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干酪样坏死等类型。
修复与再生是机体对损伤的自我修复和替换过程,表现为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恢复。
1
2
3
注重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全面康复
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科学评估
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随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长期跟踪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酸碱平衡失调
疾病时,酸碱平衡可能发生失调,导致机体酸中毒或碱中毒。
05
CHAPT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1928, Sir 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the first antibiotic
病理生理学
.
12
In the 20th century
In 1922, discovery of insulin by Sir Frederick Banting and Charles Best
病理生理学
.
9
In the 19th century
Joseph Lister: concluded that microbes caused wound infections
Robert Koch, who discovered the anthrax bacillus
Louis Pasteur, who developed the technique of pasteurization
The first vaccination(1796). Edward Jenner (1749–1823)
conducted the first vaccination by injecting the fluid from a dairymaid’s cowpox lesion into a young boy’s arm. The boy developed cowpox but not smallpox
Parallel in Chinese “Yin and Yang”
病理生理学
.
5
Galen (129–199, AC): introduced
experimentation into the study of healing
According to Galen, the body carried three kinds of blood that contained spirits charged by various organs: the veins carried “natural spirit” from the
脏的血液、肝脏的黄胆汁、脾脏的黑胆汁和脑中 的黏液四种元素的失衡所引起
病理生理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Hippocrates (460 BC–377 BC) established the
fundamentals of anatomy,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that served as the earliest knowledge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 and disease
In 1953, development of the polio vaccine by Jonas Salk
liver
the arteries, “vital spirit” from the lungs
the nerves, “animal spirit” from the brain
encyclopedia of anatomy and
病理生理学
.
6
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
.
1
疾病的相关概念
病理生理学
.
2
疾病(disease)
原始社会——疾病是鬼神作怪的结果 古印度医学——疾病是气、胆、痰三种“体液”
的失衡 中国古代医学——疾病是阴阳五行的失调 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疾病是由于来自心
professor of anatomy and surgery at Padua, Italy. His published work,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showing how the parts of the body looked and worked, set a new standard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anatomy
病理生理学
.
7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the English physician and physiologist, who in his book, On the Motion of the Heart and Blood in Animals (1628), provided a physiologic framework for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Wilhelm Roentgen, discovered X rays
病理生理学
.
10
Florence Nightingale caring for wounded during the Crimean War (1854-1856)
病理生理学
.
11
In the 20th century
In 1910, Paul Ehrlich introduced chemotherapy (arsenic compound Salvarsan against syphilis)
病理生理学
.
4
Hippocrates’s definition of “disease”
The disease occurred when the four humors became out of balance: Blood from the heart Yellow bile from the liver Black bile from the spleen Phlegm from the brain
William Harvey’s most eminent patient, King Charles I, and the future King Charles II look on as Harvey displays a dissected deer heart
病理生理学
.
8
The 19th century was a time of major discoveries that paved the way for understanding infectious diseas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