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征与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光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点。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会在地球表面不停地移动,形成一个复杂的轨迹。
这个轨迹不仅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有关,还受到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和倾角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因此在一天之中,太阳直射点会随着地球自转而不断地移动。
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日期,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轴平行,太阳光垂直射到赤道上,这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这个椭圆的轴线与地球自转轴之间的夹角称为地球轨道的倾角。
地球轨道的倾角是约23.5度,这意味着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会在赤道附近上下移动约47度。
当地球靠近太阳的一侧,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会导致地球公转速度加快,太阳直射点会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而在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
另外,地球轴向也会发生倾斜,这个倾角称为地球的倾角。
地球的倾角是23.5度,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某一极向太阳倾斜时,这一极会迎来连续数月的白昼,而另一极则会经历连续数月的黑夜。
这就是极昼和极夜的原因。
由于地球的倾角,太阳直射点也会在赤道以外上下移动约23.5度。
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可以总结为:每年太阳直射点会在赤道附近上下移动约47度,在地球自转的同时不断向东移动,并且受到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和倾角的影响,使得太阳直射点呈现出一个复杂的轨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不仅对地球的季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与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赤道地区会迎来强烈的太阳辐射,气温高,季节不明显。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会迎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
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南半球会迎来夏季,北半球则进入冬季。
这种季节的交替也会导致气候的变化,比如气温的升降、降水量的增减等。
地球的运动
4 周期:
恒星年: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 返运动的周期。
太阳直射点: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地球上的那个地点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1、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 A点时大致是
O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C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读图,判断图中各点的时间:
①__6__月_2_2__日__0__时
●②
②__6__月_2_2__日__3__时
③
●
●
④
③__6__月_2_2__日__6__时
●①
④__6__月_2_2__日__1_2_时
2、确定日期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⑴此时北京时间是几点?
2时
180°
⑵太阳直射点的 地理坐标是:
θ
0°
(90°W,15°N)
晨昏线与过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夹角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3、确定昼夜长短
昼长=昼弧÷ 15 ° 夜长=夜弧÷ 15 ° 昼长+夜长=24h
日出时间=12-昼长/2 =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昼弧
化规律是
,
,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
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知识手册】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地球上的运动(背诵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Chapter 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1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h(1°/4分钟)平均约1°/天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0 km/h)递减平均约30 km/s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二、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纬度因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思考方向答题术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地势纬度低(28.2°N),海拔高(1 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地形峡谷地形,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气象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地球运动规律总结
地球运动规律总结地球的运动规律总结一.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变化规律1.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规律:除南北两极为零外,时时成正比,均为15º/h2.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为零,赤道处最大。
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1月初,地球坐落于近日点,太阳速度最快;(冬至日,地球无此近日点)7月初,地球坐落于远日点,太阳速度最快;(夏至日,地球无此远日点)三.太阳光照图上推论节气的方法1.判断投影方位:极点俯视图、侧视图、方格图(圆柱投影)2.找到太阳照射光线(即为对准地心的那条太阳光线)3.判断晨昏线的位置①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则为夏至日;②南极圈极昼(北极圈极夜),则为冬至日;③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则为二分日;四.晨昏线性质小结1.晨昏线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把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2.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只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和经线圈斜交;4.晨昏线始终和赤道相互平分①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6点;②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18点;五.时间排序1.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任何地点,地方时为12点2.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3.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当天0点(或者前一天的24点)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2.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3.太阳直射点在a(南或北)半球,则a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a方向昼长越长。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5.日出时间=12-昼长的一半;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八.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定义:在地方时12点时,该地的太阳高度达至一天中最小,称作“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h=90º-纬度差①纬度高必须为也已;②纬度差:所求地点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间的差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①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距离太阳照射点越将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热带、南北寒带范围的大小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一致南北温带的范围的大小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恰好相反。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是指太阳在地球上春分和秋分时直射的位置,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移动。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首先,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每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每天向东移动约1°,在极地圈内,太阳直射点每天向北或向南移动约0.5°。
这种变化被称为日运动。
其次,由于地球公转的影响,每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的位置在一年中会向北或向南移动23.5°,这种变化被称为年运动。
最后,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作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在一年中最慢的时候是在夏至和冬至时,最快的时候是在春分和秋分时。
在极地圈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则相对较稳定。
总之,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 1 -。
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及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C.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 D.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答案:D 点拨:如果没有相对运动,地球上观察连续两次正午的时间间隔应为一个太阳日,如果物体顺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如果物体逆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大于24小时。
例题2: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答案:A 点拨:图中范围内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处的一半,且自南向北减小,说明位于北半球,即纬度在北纬60度附近。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A 点拨: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圆周运动的周长,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高度大,运动周长增大,速度增大。
例题3:某日酒泉昼长11时20分,西昌昼长11时40分。
某航天专家上午11时乘飞机从酒泉到西昌参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途中飞行3小时。
据此和下图分析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为:A.11时40分 B.14时30分 C.11时30分 D.11时24分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引言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在黄道上的最高点,即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时垂直于地面的位置。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会随时间变化而移动。
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地点。
由于地球的赤道倾斜,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之间来回移动,形成四个主要直射点: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23.5度的位置,分别对应着夏至和冬至,标志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或北移最远的位置。
北极圈和南极圈则是两极附近太阳直射点的最远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每天会在东西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
每天中午的太阳直射点会在经度上向东移动15度,相当于地球自转一小时所需的角度。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会相应地沿着黄道移动。
3. 倾角的倾斜地球赤道与黄道的夹角是23.5度,被称为地球的倾角。
地球倾斜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会在赤道以北和以南23.5度的范围内移动。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四个主要的太阳直射点。
4. 日照时间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还受到节气和季节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导致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不同。
这种变化会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计算方法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来估算。
以下是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一般步骤:1.获取某一地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的数据。
2.计算每天的日照时间,即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
3.根据所选日期的日照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
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上纬度为0°的地方,也就是赤道。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太阳直射点会在一年中不断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周期为365.24天。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23.5°,所以太阳直射点会在赤道以北和以南的区域之间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v = 2πRcosθ / T
其中,v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R表示地球半径,θ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T表示地球公转周期。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移动的速度最快。
因为赤道是地球的最大圆,所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的纬度为0°,cosθ=1,所以v最大。
2. 太阳直射点在两个回归线上移动的速度较慢。
回归线是指夏至和冬
至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线,分别为23.5°N和23.5°S。
在这两个
纬度上,cosθ=cos23.5°≈0.92,所以v较小。
3. 太阳直射点在极圈上不移动。
在北极圈和南极圈的纬度上,cosθ=0,所以v=0。
综上所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是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有
关的。
在赤道上移动最快,在两个回归线上移动较慢,在极圈上不移动。
这个规律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公转
冬至日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 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夏 至 日 ( 月 日 )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变小;短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是极昼
冬至 春分 秋分
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内是极夜 自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自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四)四季的划分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更符合气候实际的四季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高一地理新课程
地球运动(三)
地球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 俯视 “逆时针”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S
S
从天南极 俯视 “顺时针”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规律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从天北极俯视
公转方向
从天南极俯视
公转方向
二者之和是900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太阳直射点往返移动的周期称回归年
1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太阳 直射点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地球的运动的基本特征及两种运动形式的关系
黄道平面
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1、关系: 地球斜着身子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2、特点: ①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 ③运动方向不变。 3、影响: 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的时间范围 (3)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的时间范围 (4)地球上每年有太阳直射的范围,有两次直射的范围
4、二分二至日的 判读:五步法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23°26'N
春分 3月21日
23°26'S 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
R
V0
(二)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近日点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北逆南顺
公转方向
4、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S
太阳
S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公转方向
5、公转的速度
活动: 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
S
冬至
S
夏至
秋分
S
秋分
S
S
夏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冬至 春分
P E2
E3
太阳日
角速度
——地球 表面某点 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 的角度。
3、自转速度
——地球 表面某点 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 的弧长。
线速度
地球的运动
运动 形式 自转 公转
旋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线速度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绕转中心: 地轴 绕转中心: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向: 自西向东,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一个恒星日, 周期:一个恒星日,23h56’4’’ 一个太阳日, 一个太阳日,24h 角速度:处处相同 15/h, 10/4’ 速度: 速度: 角速度:
北回 归线
赤道
A
B
赤道
D C
南回 归线
观察四地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夹角” 一轴两面三夹角” 一轴两面三夹角
“一轴”指地轴; 一轴”指地轴; 一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夹角”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 三夹角” 交角为23 26′ 23° 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 角为66 34′ 66° 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90° 为90°。
自转的真 正周期
线速度: 赤道向两极递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 赤道的 南北纬 0是赤道的一半 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影响
1、昼夜更替 周期: 1个太阳日 24h 周期: 有不同的地方时 2、不同 经度 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方时: 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地方时: 经度每隔 0,地方时相差 小时, 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经度每隔 0,地方时相差 分钟 东加西减 时区和区时: 每个时区跨经度15 , 时区和区时: 每个时区跨经度 0,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 东加西减 标准时间 日界线
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
周期
速度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公转特点: 地球公转特点 公转特点 方向 周期 速度
P20,活动 , 描绘太阳直射点 运动轨迹
地球公转特征: 二.地球公转特征 地球公转特征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公转轨道(黄道),长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公转轨道(黄道),长94000万 ), 万 轨 千米。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7月初在远 千米。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 月初在远 道 日点,一月初在近日点。 日点,一月初在近日点。 方 自西向东 向 回归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周,需时365日5时48分46秒, 日 时 分 秒 周 回归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周,需时 叫一个回归年。 期 叫一个回归年。 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 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 ° 需时一年。 速 推进1° 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在近日点时, 千米, 推进 °。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 千米,在近日点时, 度 公转线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公转线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自转特点: 地球自转特点 方向(经纬网上定方向 方向 经纬网上定方向) 经纬网上定方向 周期 速度
P20,活动 , 描绘太阳直射点 运动轨迹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方向 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 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 恒星日:自转一周360°,需时23小时56分4秒。这是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自转度数为360°59′, 需时24小时。这是地球自转的昼夜交替周期。 角速度:每小时自转15°,每4分钟自转1°。除南北 极点无角速度外,其它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处纬线圈最长,线速度 最快,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 海拔越高 线速度越大?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地球运动形式及自传与公转的特点
地球的自转速度: 角速度:除两极外,其它各点的角速
度相同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一个恒星年
分10秒
365日6时9
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 最快
远日点(7月初) 最慢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一个恒星年
分10秒
365日6时9
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 最快
远日点(7月初) 最慢
地球自转与公转形式的比较:
运 旋转 动 中心 形 式
方向
自 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周期
一个恒 星日
公
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 年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除两极外,其他各 由赤道向两极递 点的角速度相同 减
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6月22日,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小值 12月22日,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小值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3、四季
1、天文上:
夏季是一年中 冬季是一年中
白昼最长 白昼最短
, 太阳高度最高 的季节; , 太阳高度最低 的季节;
2、气候统计上: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11、12、1月为冬季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二者之和是90o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夏至
速度 渐慢
夏至
春分
近日点
冬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远日点
秋分
速度
渐快
冬至
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 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
思考:1 下面节日,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公转速度快慢?
①今天
②元旦
今天
③儿童节
儿童节 元旦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 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三个基本不变”指: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5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
射的点也不同。
二、黄赤交角的影响
• (1)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 (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垂直)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3:2 4:2513: 24:2513 :2412/ 12/2020 1:24:25 P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13:24: 2513:2 4Dec-20 12-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3:24:2 513:24: 2513:2 4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总结
2、公转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 时公转速度较慢
S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
时公转速度较快
近日点
(1月初)
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线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 远日点(较慢29.3km/s)
角速度:近日点(较快61′/d) 远日点(较慢57′/d )
完成学案P4第12题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 太阳
23时56分 4秒
24时
360° 科学研究计时 360°59′ 生产生活计时
(3)地球的自转速度:
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角速度: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处处都是15˚/h
A
B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
地轴与赤道夹角:90°
黄赤交角:23°26'
南北回归线 纬度
假设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多大?太阳 始终直射什么位置?
黄道平面
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地轴倾斜23°26´,黄赤交角多大?太阳直 射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6月22日前
A.江淮地区农民正忙于播种小麦 B.华北地区农民正忙于种棉花 C.长江流域正忙于收获小麦 D.澳大利亚混合农场正忙于给绵羊配种
(3)图中 c
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
___________C_位___于___近__日___点___附__近__________。
复习巩固
1、图中表示的是 北
半球。
2、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C 。
3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第2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2.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3)周期(1)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星周围的恒星呈逆时针绕北极星转动,每小时转15°。
(3)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3.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轨道: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
(4)周期⎩⎪⎨⎪⎧名称:恒星年时间长度:365日6时9分10秒(5)速度(1)近日点不同于冬至日,远日点不同于夏至日。
(2)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
(2)特点: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周期⎩⎪⎨⎪⎧名称:回归年时间长度:365日5时48分46秒黄赤交角的特点(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和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
(3)“三不变”:指地球在运动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为23°26′;地球的运动方向不变,即自西向东转动。
(4)“三个角度”:指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90°。
(5)“两个变”: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在变;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在变。
第三节地球自转和公转
H太一年最大 6、22 6、22H太最小处
南半球
H太一年最大 12、22 12、22H太最小处 北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随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二分:正午太阳高度从__赤_道_向南北两侧_递_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_北_回_归_线向南北两侧_递_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_南_回_归_线向南北两侧_递_减
C点的地方时_8__ 6、这一天正确的是:AC
A我国大陆正被亚洲高压控制 B黄土高原易发生泥石流 C北部非洲草原一片枯黄 D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读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近日点 远日点
地轴
0º 23º26´S 66º34´S
习题 黄赤交角变为30度 回归线度数变为______
热带______ 温带______
60° 30°
30° 60°
夏至日 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A
23º26´N
A
B
秋分日 9月23日
春分日 3月21日
D
0º
C
冬至日 12月22日
23º26´S
例题1
N
A
w
B
D
C
S
1、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 是 恒星日 ,其长度 为 23H56’4” ;
E 3、A、B、C、D四点中 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 的是A 点,角速度 相等的B、是C、D 点, 线速度最大的是B 。
习题
3、21
a
b
6、22 c
d 12、22 9、23
1、请在图中标出公转方向;
2、公转速度最快的时间出现在a、b、c、d
观察晨昏线
6.22
12.22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点,它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而不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对于气候变化和地理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24小时。
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365.25天。
这两个运动共同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来回移动。
当地球自转时,太阳直射点会沿着赤道从东向西移动。
当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会从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然后再从北半球向南半球移动。
这样,太阳直射点在一个年度内会经历两次从南向北的移动和两次从北向南的移动。
具体来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这时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这时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而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这时是北半球春秋季,南半球也是春秋季。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对于气候和地理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也会不同。
在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最北端,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因此北半球的夏季比较炎热。
而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最南端,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因此南半球的夏季比较炎热。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气候一般较为炎热,因为这些地区阳光直射强度大,气温高。
而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气候一般较为温暖,因为这些地区阳光直射强度适中,气温适宜。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气候一般较为寒冷,因为这些地区阳光直射强度较弱,气温较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决定的。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影响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气候类型。
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和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运动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详解
南北纬60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r R
R
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近日点
太阳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S3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赤道
南回归线 A
•
C D
•
E
•
赤道
南回归线 • F
G
H代表的北半球节气是夏至 ,日期是6月22日 。直射点 纬度是 23º26`N 。 日 2.A点代表的北半球节气是春分 ,日期是 3月21 。两幅图 与A点代表的节气相同的点还有 E、G 。 3.两幅图中,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时段用字母 表示分别是 A→B 和 G→H。 6月22日 4.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的时段用日期表示分别是 到 12月22日 。
思考: 今天,太阳 直射点在南
23º 26´S
半球,向南 (南、北)移动。
讨论题:
1、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位置有什么变化? 2、如果黄赤交角为30° ,热带范围是 ?
基础知识练习: 某两位同学用如下实线和虚线两种图表示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北回归线 • 北回归线 • B
冬至
12月22日
<<返回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如何变化?黄 赤交角变大呢? 黄赤交角决定回归线的度数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º 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 期
3月21日~ 6月22日
6月22日~ 9月23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 3月21日
太阳直射的 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 动的方向
北半球
由南向北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由北向南
由北向南 由南向北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23°26′N 3、21 9、23 23°26′S
2014-9-17
1
2014-9-17
2
1.4 地球的运动
2014-9-17
3
2014-9-17
4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方向:自西向东 ①侧看:自左向右 ②北极上空看(俯看) 逆时针方向 ③南极上空看(仰看) 顺时针方向
北极上空看(俯看)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 3.黄赤交角:23°26′ 2.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 一定时期内不变.
2014-9-17
10
黄 赤 交 角
2014-9-17
11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4.太阳直射点的回 归运动:周期为一 回归年约365日48 分46秒. ①6月22日直射北 回线.之后往南. ②9月23日直射赤道 之后继续往南. ③12月22日直射南 回归线.之后往北. ④3月21日又赤道直射. 之后继续往北.
1.方向:同地球自转.
远日点(7月初) 冬至日 12.22前后 近日点(1月初)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春分点(3.21前后)
左倾左冬,右倾右冬
2.周期:地球公转360° 3.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 ①角速度:约一天1° 分10秒.叫一恒星年 ②线速度:约30㏎/秒 2014-9-17 9来自征公 转 特 征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回归年-365r5h48min46s 速度:近一(月)快,远七(月)慢
黄道平面
16
2014-9-17
6、22
3、21
12、22
本节知识导图
自 转 特 征
赤道平面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太阳日-24h;恒星日-23h56min4s
地 球
速 度
特
运 动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是15°每小 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零
黄 赤 交 角
太阳直射点 的运动规律 意义:①导 致太阳直射 点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来 回运动②五 带分布的确 定
7
一.地球的自转
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 ①一恒星日:23时56分 4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②一太阳日:24时(以太阳 为参照物即昼夜交替周期)
点拔 : 恒星日是地球自 转的真正周期 . 但太阳 日是我们使用的周期 . 为什么?
8
2014-9-17
二.地球的公转
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秋分点(9.23前后)
南极上空看(仰看)
N
S
逆时针方向
2014-9-17
顺时针方向
6
一.地球的自转
2.速度: ①角速度:单位时 间转过的角度. 极点为0.其余各 地皆为15°/小时 ∠A=∠B ②线速度:单位时 间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两极为0. 60°为赤道处1/2
S1
R1
A
S R
B
201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