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区域物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中心设计与管理》实验设计报告

武汉市2020年物流发展规划

班级:流113

姓名:沈续昌

学号:119094237

指导老师:伊长生

一.武汉市产业背景

(一)武汉及城市圈是中部地区经济的核心

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就全国来说,如果以成渝地区到长江三角洲为横坐标,以京津塘到珠江三角洲为纵坐标来划分,则武汉正好位于坐标原点,且更靠近飞速发展的东南沿海一带,相对于中部六省的其他省份而言,战略地位及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同步发展,综合配套能力强,工业综合实力居中国中西部大城市的首位,其中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的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以金融贸易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也很活跃。

及统计,武汉市经济规模占全省经济规模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0%武汉城市圈8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则占全省经济规模的 67%左右,而且近年来这个比重还在不断提高。这表明,武汉市及城市圈经济聚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中部核心经济区的功能已经初步具备。

(二)武汉市对中部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辐射能力

无论是从城市人口、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GDP看,武汉是中部6省中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其较为全面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中部地区辐射能力较强的城市。

从吸引劳动力能力来看,武汉大约有 50万人的外来劳动力,郑州、长沙等城市仅为25万人。从出口上看,武汉居第一,大约 12亿美元,其他中部省会城市都在6亿美元左右。从向外技术支持和消化外部配套零部件看,作为全国重

工业基地之一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也比较发达的武汉而言,为周边地区

提供了较多的技术支持,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最大的消耗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武汉市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1)六大支柱产业现状

截止今年3季度,六大支柱产业总共有企业137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0.5%,累计实现产值6250.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132.78亿元,利润 269.22亿元,从业人员达51.1万人,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74.2%、73.8%、77.7%、66.0%。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产值已经过

千亿元大关。

从企业规模看,六大支柱产业有大型企业 59户,占总数的4.3%;中型企业 170户,占总数的12.4%;小微企业数量最多,有1147户,预计到今年底,六大支柱企业中百亿企业可达 11户,十亿企业 81户,亿元企业 533户。

从行业分布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六大千亿产业的 1376户企业涵盖了工业18个行业大类196个小类。企业分布较多的行业分别是装备制造业 595 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34户、电子信息制造业232户,食品烟草行业198户,钢铁和能源环保产业均不足百户。

从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有1146户占比最大,占83.3%,其中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545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0户,占3.6%;外商投资企业180 户,占13.1%,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与外独资经营企业各90户。

从产值累计增幅看,累计增幅大于20%勺有502户,占总企业数的36.5%, 产值实现正增长的有955户,占总企业数的69.4%。

2012 ^-2014年三季匿六大支柱产业企业数

(2)武汉市主要经济指标

2013-2014年9月武汉市各项经济指标及其变化情况如下图:

武汉市主要经济指标9月(亿

元)

増幅

(%)

1 9月(亿

元)

増幅

(%)

公肿财政预算总收入135. W)5.0 1 185.5017.2地方公JtWUSKi算收入79JJ412.382 1.12 1 6.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8.5746.8824.24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用2 6.58428.98J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95)1.62 163.66]1.2固定资产投窃额5012.7717.() #_L业投资182LO515.0出会消费品零書总额37(1,53 1 L23147.051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102J)H)L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98.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年-mu)99.2W.7

武汉市物流发展现状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累计(上年=100 )

社会消费品零舊总额

(SQ1 3,9-201 4 9 )

(月)

(一)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放缓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武汉市实体经济的影响,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受到了较大冲击,社会物流总额由高速增长到平缓过渡,物流市场需求实

现了由萎缩到复苏的逆转。

近年来武汉市物流规模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2008年,武汉市物流总额已

站上万亿元台阶达10023.79亿元,比2004年增长1.55倍,2005年-2008年物流总额持续高速增长,增长幅度依次为28.7%、24.8%、25.9%、26.0%;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武汉市物流总额的增长幅度为10.4%,是近年来的最低点。

2009年,武汉市物流业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分季社会物流总额增长仍呈直线上升轨迹,其中上半年增长 5.1%,前三季度增长6.9%,全年增长10.4%。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企稳回升步伐加快。

2013年上半年,武汉市物流业虽遇困境,但各项主要指标实现较稳增长,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充分发挥了全市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助推器”作用。

1. 社会物流总规模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38.51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从物流业务结构看,钢铁等大宗产品物流需求低迷,快速消费品、家电等与民生相关物流业务增长加快,全市工业品物流总额和市外购进物

流总额为4688.91亿元、5363.89亿元,分别增长12.8%和1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2和提高0.6个百分点,两者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达 95.4%。进口货物物流总额281.80亿元,下降2.6%,降幅同比收窄13.8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分别增长 45.2%、10.1% 和 11.0%。

2. 运输费用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 GDP占比持平略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