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新生儿是家庭的宝贝,也是社会的未来希望。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孕期保健、新生儿护理和家庭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孕期保健孕期保健是确保婴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患病的重要措施。
家庭应加强对孕妇的关爱和关注,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合理膳食:孕妇应均衡摄取营养,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家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保证孕妇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定期体检:孕期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压等项目。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妇的身体问题,避免给胎儿带来危害。
3.避免有害环境:孕妇应远离吸烟、喝酒等有害物质。
家庭应确保住房通风,避免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滋生。
4.保持适宜运动: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孕妇的身体健康。
家庭可以组织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与孕妇专门的孕期运动项目。
二、新生儿护理新生儿需要细致入微的护理,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家庭应加强对新生儿护理的学习和培训,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室内环境安全:家庭应确保新生儿的居住环境整洁、通风和温暖。
避免家具锐角、电线等对新生儿构成伤害的物品存在。
2.新生儿用品选择:选择安全可靠的新生儿用品,如婴儿床、奶瓶、尿布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这些用品的质量,确保没有问题。
3.定期接种疫苗:新生儿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各类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传染病。
家庭应提前了解接种时间和方式,并确保按时到医院进行接种。
4.正确喂养和保湿:新生儿的饮食需要科学合理,不能过早添加辅食。
同时,保湿工作也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内容。
家庭应学习正确的喂养知识,并根据孩子的需要经常给予适当的保湿。
5.常规观察和就医:家庭应定期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
同时,对于出现异常情况,家庭应及时求助医生,不可盲目治疗。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新生儿是家庭中的宝贝,需要特别的关爱和护理。
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对新生儿的护理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需要家长和护士们特别注意,合理进行护理管理,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本文将讨论一些关于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相对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一、危险因素1. 感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容易感染。
特别是在医院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新生儿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2. 营养不良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大,而且过度或不足的营养摄入都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新生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3. 器械相关危害在新生儿医院内使用的一些医疗器械可能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针头划伤、输液引起感染等。
4. 睡眠不足新生儿需要大量的睡眠来促进大脑发育,缺乏睡眠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不健全,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危害。
5. 环境污染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护理管理措施1. 清洁卫生保持新生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新生儿房间内,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对被褥、衣物等物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
2. 合理喂养合理喂养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而且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成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要注意避免喂养时过量或不足,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3. 安全使用器械使用器械时要严格遵循规范,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减小对新生儿的伤害和感染风险。
4. 合理作息新生儿需要足够的睡眠来保证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
家长和护士们要合理安排新生儿的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噪音和干扰,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对新生儿周围环境进行控制,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细菌等对新生儿的危害,特别是在感染流行季节,要加强对新生儿的环境管理。
产科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产科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成立以护士长、责护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新生
儿的安全进行检查及评价,找出安全隐患,制定安全管
理措施
二、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及安全意
识,增强责任心。
三、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安全健康教育,加强对产妇及家属
的安全宣教
1、宣教新生儿意外坠床、窒息、烫伤等情况的防范方法
2、告知产妇及家属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3、有口头及书面的安全告知,制作安全告知书及提示卡,
病区护士随时宣教
四、严格新生儿核对制度,保存好手腕带,严格执行交接班
制度,每班必须床边交接新生儿情况
五、因医疗和护理需要,新生儿需与母亲暂时分离时,家属
必需跟随。
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新生儿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
理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做好空气、物
品的消毒处理,注意手卫生,防止院内感染。
八、加强物业管理,严格管理各种进出通道,严禁外来宣传
人员的进入。
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
保障新生儿的安全,是医疗机构的神圣职责。
为提高新生儿安全水平,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对产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疾病识别、护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2. 实施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
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长由具备护师及以上5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3. 优化人员结构。
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4. 严格执行医师与床位、护士与床位比例。
医师与床位比例不低于1:4,护士与床位比例不低于1:2,确保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设施设备管理1. 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和药品。
分娩室、新生儿病房(室)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确保新生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
2. 规范医疗设备使用。
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安全管理1. 实施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2. 严格执行新生儿出入病房(室)登记制度。
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3. 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
新生儿出入院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4.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确保新生儿健康。
四、应急处理1.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2. 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加强关注,确保其安全。
五、宣传与教育1. 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家庭、社会对新生儿安全的重视程度。
2. 定期举办新生儿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产妇、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认识。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新生儿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 通技巧,能够与新生儿家长进行有 效沟通,及时解答家长的问题并消 除疑虑。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01
制定完善的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级人
员的职责和权限。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02
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 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措施
目 录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措施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措施Biblioteka 01CATALOGUE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人员因素
专业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新生儿护理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在操作过 程中出现错误,如抱姿不正确、 喂养不当等,可能给新生儿带来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新生儿感染和交叉感 染的发生。
03
CATALOGUE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01
制定详细的新生儿护理应急预案 ,包括常见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和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02
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医 护人员的反应速度和操作熟练度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沉着应 对。
设备不完善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 设备,如暖箱、监护仪等,如果 设备故障或不完善,可能给新生 儿的健康带来威胁。
02
CATALOGUE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专业技能培训
定期为新生儿护理人员进行专业 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水平。
职业素养教育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新生儿是人类生命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在新生儿护理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包括疾病、营养不良、婴儿窒息等。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包括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黄疸等。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1)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生命威胁性疾病之一,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围产期窒息、宫内窒息、母亲产前药物使用、羊水栓塞、过度分娩等。
为了预防窒息的发生,护士应该定期检查孩子的生命体征。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清理呼吸道,以保证畅通。
同时还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或感染。
(2)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新生儿生命威胁性疾病,多由胚胎期的异常导致。
护士需要关注孩子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针对症状量化评估,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孩子,应保证手术安全,并加强术后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生命威胁性疾病之一,多数由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引起。
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加强卫生管理,保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另外,新生儿抵抗力较弱,易感染病原菌,以致导致肺炎的发生。
因此,护士还需要加强营养管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引起。
黄疸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窒息、输血、感染等。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孩子的黄疸程度并对孩子的饮食进行管理,保证孩子的能量与营养供给充足,达到较好的代谢水平。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否则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不足的母乳喂养量、过度的喂养、细菌感染等。
对于营养不良的婴儿,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加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营养方式,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建议母亲尽可能给予宝宝足够的母乳喂养,如母乳喂养不足则应选择合适的人工奶。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一、安全质量目标:1.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新生儿护理服务;2.降低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3.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4.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5.确保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减少;6.加强新生儿护理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7.推广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二、管理细则:1.优化护理环境: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保证新生儿的护理环境安全卫生。
2.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各项操作的要求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加强人员培训:对新生儿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新生儿生理特点、护理技术、交流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专业水平。
4.强化设备管理:确保新生儿护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定期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5.加强感染控制: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等,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6.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新生儿护理过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7.加强医患沟通:确保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提供个性化、安全的护理服务。
8.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培训: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团队开展病例讨论和培训,分享经验,提高团队的协作和专业水平。
9.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对新生儿护理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0.加强科学化护理研究:鼓励新生儿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科学化护理研究,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推动新生儿护理的发展。
通过以上管理细则的实施,可以确保新生儿护理专科的安全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提高新生儿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为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还能够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为新生儿护理的发展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儿是生命的最初阶段,他们无比脆弱,需要我们给予最精心的呵护和最周全的保护。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以下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出生时的安全管理1、产房和手术室环境管理产房和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宜,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医疗设备和器械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检测。
2、新生儿出生时的身份确认新生儿出生后,助产士或医生应立即为其佩戴标明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等信息的标识腕带,且确保标识清晰、准确、不易脱落。
3、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评估医护人员应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呼吸、心率、肌张力、肤色等,并记录在新生儿病历中。
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新生儿,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二、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管理1、病房环境管理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 24-26℃,湿度控制在 55%-65%。
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严格限制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2、新生儿的安置新生儿应根据病情和护理级别安排在相应的区域,重症患儿应安置在监护病房,病情稳定的患儿可安置在普通病房。
每个新生儿应有独立的床位,床上用品应保持清洁、干燥。
3、医疗设备和器械的管理病房内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急救设备应处于备用状态,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三、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护理操作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喂奶、换尿布、沐浴、采血等。
操作前应洗手、消毒,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避免对新生儿造成损伤。
2、新生儿的观察与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哭声等,定时测量体温、心率、呼吸等,并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防止新生儿意外损伤新生儿病房内应避免放置锐利物品,防止新生儿坠床、烫伤、窒息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一、引言新生儿是人类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其生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与成年人不同,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新生儿护理,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主要讨论新生儿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意外伤害新生儿由于肢体细小,外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对环境适应能力低,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意外伤害。
此外,家庭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
2、窒息窒息是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意外事件。
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全,往往因异物阻塞或窒息而危及生命。
3、感染病原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易受外界病原体侵袭,导致各种感染病发生。
4、溺水新生儿因运动能力差,尤其是头部较大,脖子较短,意外落水后不易掌握自救方法,容易引发溺水事件。
5、其他如新生儿尿布没换及时、餐具未消毒等也可能给新生儿带来安全隐患。
三、新生儿护理安全防护措施1、预防意外伤害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新生儿抱握和喂养方法,小心把握新生儿运动范围,对外出活动要注意妥善保管儿童车,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家具等。
此外,家中应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2、预防窒息新生儿在喂奶或哭闹时,家长应采取左右侧卧位喂奶和细心照看等防护措施,避免误吸奶汁或呕吐物。
同时,加强家庭环境卫生,避免让新生儿接触有毒物质和粉尘等。
3、预防感染病原体首先要做好母体环境的卫生,保证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降低胎儿接受到的病原体数量。
在新生儿产生后,应定期给新生儿进行洗澡以及衣物清洗,保证家庭卫生。
4、预防溺水家中有婴儿的家庭应将水桶、水盆等放置高处,避免小孩误入深水中。
当然在游泳等户外活动中,家长更要注意照看新生儿的行动。
在这些场景中,父母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流程。
5、其他要对新生儿的床单、衣服和餐具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确保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治办法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治办法新生儿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护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
这些不安全因素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家长和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治办法的讨论。
不安全因素一:新生儿的睡眠环境新生儿在睡眠时容易发生窒息和意外死亡。
睡眠环境的安全性对新生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新生儿的睡眠环境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睡眠位置:新生儿在睡眠时应该仰卧,不要让他们睡在侧卧或俯卧的位置,因为这样容易导致窒息。
2. 睡眠床位:新生儿的睡眠床位应该选择稳固、安全的婴儿床,不要让他们睡在成人床上或沙发上,以免摔落或闷死。
3. 睡眠用品:床上不要放置过多的睡眠用品,如枕头、被子等,以免导致窒息或感染。
防治办法:1.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睡眠环境,确保床位稳固、无杂物,并保持通风良好。
2. 在新生儿的睡眠床位上放置适合的睡眠用品,如婴儿睡袋,以保持他们的温暖并避免窒息。
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容易发生喂养不当或误导致窒息。
家长和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喂食方式:新生儿的喂食方式应该是正确的,避免采用不当的喂食姿势或方式,以免引起窒息。
2. 饮食品质:新生儿的食品应该是新鲜、卫生、无添加剂的,避免让他们食用不洁或变质食品。
3. 饮食量和频率:新生儿的饮食量和频率需要根据其年龄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喂食或过度饥饿。
1. 学习正确的喂食方式,保持喂食过程中的细心和耐心,避免让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在出生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接种和定期体检。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不安全因素:1. 接种疫苗:新生儿需要按照规定的接种时间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避免感染疾病。
2. 预防传染病:新生儿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因此家长和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如勤洗手、避免与患病者接触等。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新生儿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此对于其安全管理要求严格和细致。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科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
一、新生儿科安全管理标准1.医院建立完善的新生儿科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科室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2.医院定期培训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3.医院购置符合标准的器械和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4.科室设置专门的隔离病房和感染控制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5.医务人员须遵守严格的卫生操作规范,如手卫生、消毒、无菌操作等。
6.新生儿产房必须保持安静和清洁,保护新生儿的听觉和呼吸系统。
同时,避免交叉感染。
7.医院实行新生儿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程记录准确和完整。
8.医院必须保障新生儿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
二、新生儿科安全管理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医院要加强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提高专业素质是保证新生儿安全管理的基础。
2.保障用具、器械和设备的安全和卫生医院要确保器械和设备的安全、卫生性能,保证能正常使用,并定期进行验收、检查和维护。
此外,医疗用品的采购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
3.建立科室的消毒隔离医院新生儿科建立独立的消毒隔离区,将病情变化较大的新生儿独立隔离,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
4.提高新生儿科产房管理医院对新生儿科产房的管理非常重要。
医院应保证产房的卫生和安全,并负责消毒和隔离措施,保护新生儿的听觉和呼吸系统。
5.建立病历管理制度医院要建立新生儿科的病历管理制度,由专职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病程记录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病程记录的准确和完整性。
6.保护新生儿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医院应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确保不传染感染病、以及其他疾病,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隐私权。
7.实施家长引导医院应向新生儿家长传授相关新生儿护理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自己的新生儿。
在家庭护理中,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生儿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监护制度、病情监测、喂养管理、环境安全等方面论述。
1. 监护制度在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中,建立严格的监护制度是第一步。
医院应派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疗人员进行值班,24小时全天候跟踪监测新生儿的状况。
同时,应定期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照顾新生儿。
2. 病情监测针对新生儿的特殊需求,建立全面的病情监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监测仪、心电监护仪等,及时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指标。
同时,建立新生儿病情记录卡,详细记录每个新生儿的生理状况、体重变化、喂养情况等,以便医疗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和治疗。
3. 喂养管理合理的喂养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喂养管理制度也是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院应有专业的营养师为新生儿制定个性化的喂养计划,确保每个新生儿都能获得适宜的营养。
同时,医院应提供洁净卫生的喂养环境,通过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保证喂养器具的卫生安全。
4. 环境安全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特别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也至关重要。
医院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新鲜、无菌;控制温湿度,创造适合新生儿生长的环境;限制访问,确保只有合格的人员才能接近新生儿。
此外,医院应提供足够的安全设备,如婴儿床带护栏、防滑垫等,防止新生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
总结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建立监护制度、病情监测、喂养管理和环境安全制度是确保新生儿安全的重要举措。
医疗机构应积极落实这些制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供更好的新生儿护理服务,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5篇)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应衣帽整齐,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严禁与新生儿接触。
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并有记录。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新生儿查对制度、身份识别流程,严防差错隐患发生。
4、新生儿床旁周围严禁悬挂危险物品,确保患儿安全。
5、遵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喂养时应将患儿抱起,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后置侧卧,防止呛咳。
____年____月补充____年____月执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2)新生儿病房是为了保护和照顾新生儿的健康而设立的特殊病房。
在新生儿病房中,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因为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需要特别的护理和保护。
以下是一份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议:一、病房入口安全管理1. 病房入口应设有门禁系统,并由专人控制进出,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
2. 进入病房的工作人员应经过身份确认,并佩戴特定的身份证明牌。
3. 病房入口处应设置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记录的画面可以作为安全管理的证据。
二、室内环境安全管理1. 病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适宜,以保持新生儿的舒适感。
2. 室内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 床位应安排合理,避免拥挤,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新生儿的安全。
4. 床边应设有牢固的护栏,以防止新生儿摔落。
5. 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并确保干净卫生。
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的功能,并确保其正常运转。
2. 使用医疗设备时,应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3. 医疗设备操作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员、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等。
4. 对于使用不当或存在隐患的医疗设备,应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护理和医疗管理1. 护理人员应实施严格的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新生儿护理培训和技术研讨,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目标一:确保新生儿的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准确可靠1.建立完善的生命体征监测记录系统,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制定规范的新生儿生命体征监测流程,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化。
3.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其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监测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目标二:预防并控制新生儿的感染风险1.制定严格的新生儿感染防控制度和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消毒以及隔离措施等。
2.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增强其对感染防控的重视和责任心。
3.加强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管理,定期维护和检测。
目标三:确保新生儿用药的安全性1.制定严格的新生儿用药管理制度,明确用药审查和核查的流程和要求。
2.加强对医生用药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用药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强化药物配送和存储的管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标四:预防和应对新生儿突发事件1.制定应急预案和流程,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责任人。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应急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模拟训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标五:加强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1.建立全面的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系统,包括喂养、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指导。
2.为新生儿家庭提供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护理意识和技能。
3.制定家庭护理指导手册和宣传资料,让家庭护理知识更加普及和易于理解。
目标六:加强新生儿医疗机构管理和评估1.建立新生儿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2.开展定期的医疗质量评估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或专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主要围绕着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监测、感染控制、药物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家庭护理指导等方面展开,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培训和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害,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探讨与常见护理难题对策
关于专科护士培训具体措施
低年级本科生培训考核记录:三基培训包括业务 学习、操作的量化、急救知识及读书报告。 低年级护士培训考核记录:以三基(基础护理操 作、专科护理操作、基本理论)和急救知识为主。 高年级护士培训考核记录:当组长的质量控制、 带教情况、做读书报告的情况、准备业务学习的 情况以及急救知识和完成护理论文等为主。
38
是Money(金錢)嗎?
M+O+N+E+Y=13+15+14+5+25=72%
是Leadership(領導力)嗎?
L+E+A+D+E+R+S+H+I+P= 12+5+1+4+5+18+19+9+16=89%
是Sex(性)嗎?
S+E+X=19+24+5=48%
39
那 么 , 什 么 能 使 生 活 变 成 100% 的圆满呢?
对医疗纠纷进行环节控制
满足家属知情权 入院介绍 探视制度 出院查对签字等
14
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基础质量 环节质量(过程质量控制) 终末质量控制
15
环节质量的控制及管理
护士长的检查 护理组长的检查
16
护士长的检查
一天中的五检查 随时的抽查 每周的抢救物资的检查(抢救物资登记 本)、每周医疗废物处理登记的检查(废 物登记本) 护士长手册的记录: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及改进措施以及缺陷的管理等。
17
护士长检查的重点
基础护理质量 专科护理质量 危重病人的管理 特殊病人的管理 病历书写质量 护理技术操作等
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
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
产科病房是新生儿最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新生儿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关于新生儿安全管理的建议:
1、新生儿的身份确认:在新生儿出生后,需要立即将其身份确认,并注意核对新生儿标签的正确性。
同时,禁止将未知身份的人员带入产科病房。
2、婴儿床的安全使用:婴儿床要放置在稳定的地方,床围要高于婴儿身高,以防止婴儿跌落。
同时,孕妇和家属要注意不要将物品放置在婴儿床内,以免引起窒息等危险。
3、新生儿的抱握和护理:抱握新生儿时要注意力度,保持稳定,避免婴儿受伤。
在给新生儿换尿布或洗澡时,要注意细心护理,并保持清洁、温暖和安全。
4、母乳喂养的推广:母乳喂养是最健康、最满足新生儿营养需求的方法。
医护人员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势,并为新生儿提供必要的喂养帮助。
5、感染控制:产科病房应建立科学的感染控制制度,随时监测病房内的感染状况,加强新生儿护理和环境清洁,防止感染传播。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医护人员和家属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从医院、家庭等多方面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医院方面:1. 新生儿的识别和匹配:医院应采用多种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标识和识别,如脚踏纸、手腕带等,确保新生儿和母亲或家属的身份匹配。
2. 新生儿的保暖和护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新生儿护理设施,确保新生儿保暖、清洁,并进行正确的喂养和护理。
3. 感染控制: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消毒、洗手、换装等,防止交叉感染。
4. 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医生、护士等,提高他们对新生儿安全管理的认识。
家庭方面:1. 安全设施:家庭应为新生儿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安装防止跌落、触电等事故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门、防滑垫等。
2. 安全知识宣传:家庭应加强对新生儿安全知识的宣传,如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抱婴技巧、婴儿窒息预防等,提高家庭成员的安全保护意识。
3. 提供适当照护:家庭应提供适当的照护,包括喂养、抱婴、换尿布等,确保新生儿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定期体检:家庭应按时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结起来,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院和家庭两个方面,医院要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管理和护理,家庭要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适当的照护。
这样才能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二)的目的是确保新生儿在医疗机构或家庭中的安全。
它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旨在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福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关键措施和规定。
一、医疗机构中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对从事婴儿护理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新生儿护理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医疗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环境安全:医疗机构要保持婴儿护理区域的洁净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定,保持清洁卫生。
3. 安全设施:医疗机构应当设有适当的婴儿床和相关设施,确保新生儿在睡眠过程中的安全。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新生儿的喂养、护理、保健等方面,以确保他们得到最好的照顾。
以下是我们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新生儿喂养管理1. 定时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喂养计划。
确保按时喂养,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母乳喂养优先:鼓励母乳喂养,并为新妈妈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和必要的指导。
3. 奶粉喂养规范: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选择适合新生儿年龄段的奶粉,并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配制和喂养。
4. 饮食卫生:确保喂食器具和奶瓶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1. 温度控制:保持新生儿的体温适宜,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
避免新生儿过冷或过热。
2. 明确安全措施:指导护理人员正确抱持、换尿布、洗澡和穿衣,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3. 安全睡眠:提供安全的睡眠环境,避免窒息、头部受压等危险。
确保婴儿睡在背部,并使用适合的婴儿躺床。
4. 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和湿润,定期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新生儿保健管理1. 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时为新生儿接种疫苗。
2. 疾病预防:加强新生儿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疾病传播。
3. 健康监测:定期测量新生儿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并进行健康记录和评估。
4. 心理关怀:提供温暖的陪伴和抚慰,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求,促进健康成长。
四、紧急情况处理1. 突发状况应对:培训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包括呼吸道阻塞、窒息、触电等突发状况的处理。
2. 及时报警:设置紧急按钮或报警装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寻求帮助。
3. 院内应急预案:制定院内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事件应对能力。
通过执行上述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我们确保每个新生儿得到高质量的照顾和保护。
同时,我们将持续改进,并根据新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
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标题: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关键的医疗环境,需要严格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新生儿病房的管理措施,包括环境卫生、感染控制、药物管理、护理措施和家属教育等方面。
一、环境卫生1.1 保持病房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1.2 定期清洁病房,包括地面、墙壁、床铺等。
1.3 使用消毒剂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高风险区域。
二、感染控制2.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医护人员和家属。
2.2 对新生儿进行隔离管理,特别是有传染病风险的患儿。
2.3 定期监测病房内的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三、药物管理3.1 确保药物储存安全,避免药品混淆或误用。
3.2 严格执行药物给药规范,确保药物剂量准确。
3.3 对药物过期或损坏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四、护理措施4.1 定期进行新生儿健康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2 确保新生儿的饮食、睡眠和生活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
4.3 提供温暖、安静的护理环境,减少新生儿的刺激和不适。
五、家属教育5.1 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培训,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等。
5.2 帮助家属建立正确的护理观念,避免过度护理或不当护理。
5.3 鼓励家属参与新生儿的护理过程,增强家庭支持和亲子关系。
结论:新生儿病房的管理措施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最好的护理。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努力,才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及提高护理质量水平的探讨
人员 的信 任完 全是 护患 沟通 实现与 患儿 家 属做 耐 心 、 细致 的 交流 , 免在 患 儿 难
治疗 效果 不满 意或 因费 用 问题而 发生 纠纷 隐患 。
无家 属监 督 .一 些 护士 对 一些 可 能 发生 的安 全 隐 患认 识 不
・
现代 护理 ・
20 3 第 卷 7 0年 月 7第 期 1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及提 高护理质量水 平的探讨
韦 艳 姬
( 西壮 族 自治 区河池 市人 民 医院 , 西河池 广 广
5 70 ) 400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 , 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 方法 : 总结新生儿病房常见存在的安全
问题 , 善并 制订 各项 管理 制 度 , 高 护理人 员 的护 理安 全 意识 , 完 提 落实 质量 监 督 , 握好 每 一个 护理 安全 环 节 . 除 把 消
不 安全 隐患 。结果 : 过管 理 , 通 护理 人 员安全 意识 提 高 , 护理 质量 缺 陷大大 降低 , 而提 高 了护理 质量 水平 。结论 : 从 安 全 管理 与 护理 质 量管 理 是密 不 可分 的 , 过安 全 管理 , 通 防范 护 理差 错 事 故 的发 生 , 新 生儿 提 供 安全 、 意 的优质 为 满
疗 设备 、 境空 气等 都使 患者 容易 发 生院 内感染 发生 。 环
2新生 儿病 房安全 管 理措 施及 提高 护理 质量水 平
21合 理 安 排 人 力 资 源 .
护 士缺 乏 自我 保 护 意识 , 致 差错 事 故 的发 生 , 生 儿 导 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降低感染,保证新生儿安全。
方法通过分析新生儿安全管理现状,总结常见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安全管理措施。
结果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对新生儿的健康尤为重要,减少或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发生。
结论做好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在护理期间的安全隐患。
标签:新生儿;安全管理;护理
新生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进步,护理更注重于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护理安全关系到外界对医院的评价,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志[1]。
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产科病房安置管理的关键,在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定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加强管理,完善并制定各项制度,把握好每个护理环节,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
我科近年来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认真落实告知义务,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共同做好新生儿的安全管理,避免了因新生儿安全而发生的护理纠纷。
1 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新生儿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尚未发育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纵观护理研究文献,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
1.1新生儿基础护理问题新生儿生命体征颇具特色,皮肤比较细嫩,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呼吸频率高,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基础护理要求较高,目前针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的问题主要有配奶污染、喂奶时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新生儿烫伤、摔伤,热水袋、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更换尿布、婴儿沐浴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部分医护人员不按照三查七对操作流程导致给药错误,甚至有护理人员急于完成手中任务,不按规章或操作流程办事,造成严重后果[2]。
1.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新生儿护理的工作强度大,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等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医护人员肩负的使命不言而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时导致医疗事故的直接因素。
护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医护人员更新情况过于频繁,专业技能和责任性不够强,管理制度不完善,查对不严、接班不认真,护理人员作风不严谨,护理业务技术不合格,违反操作规程,应变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巡视患儿不及时,未体现慎独精神,工作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与患儿家长缺乏沟通技巧[3]。
1.3新生儿护理安全问题新生儿护理不同于成人,①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起病急,病情变化复杂,因其不能自主表达,往往造成护理人员忽视,延误病情;经验不足的护士对病情变化掌握不及时,遇到紧急情况时,协作能力差,手忙脚乱,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疗箱、监护仪、远红外抢救台等新型医疗护理设备,而且操作都比较复杂,很多护士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对这些仪器或者设备的性能了解不足,致使在操作中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医疗纠纷。
③新生儿用药也有特殊性,根据在药品剂量和使用上差异很大,要准确了解每一种药品性能和剂量,而且加药程序复杂,医护人员对婴儿身体素质和患病情况了解不足,造成的各种医疗事故屡见不鲜。
1.4医院环境问题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院内感染是主要感染源,部分医院病区不能严格区分感染病房、非感染病房和早产儿病房,将所有新生儿共处一室,发生交叉感染;其次,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接触婴儿之前对手不进行消毒处理,对婴儿使用的奶具不进行消毒,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增多,病房拥挤,医院床位紧张,医护人员忙于诊疗和护理,将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生交叉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1.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件是护理执行的真实反映,新生儿的护理尤为重要,也是处理护理纠纷的重要依据,部分护士缺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不按照要求书写护理文件,常常出现新生儿入出院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准确、不及时,护理记录连续性差、不严谨,无报告医生患儿情况的记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严重问题,甚至出现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等行为现象。
2 安全护理措施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管理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产房的容留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遵循”新老搭配”的人员结构原则,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在护理特长和技能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实行多元化培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综合提升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各级医院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定期举办护理业务学习,建立层级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2 人到外地进修学习先进的技能和管理方法,定期考核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急救技能,淘汰不合格人员,构建一批专业技术能力高,业务水平强,责任心强的护理团队。
2.2加强健康教育和防范意识指导年轻父母缺乏新生儿照顾常识和经验,安全意识不够,护理人员需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指导,实行母婴同室后,制定相关教程或卡片,进行一对一指导和示范,对产妇详细介绍新生儿的特点、护理方法和喂养知识,以及意外情况的观察和处理方法。
制作产后康复和育婴知识小册子,方便孕产妇随时阅读,让他们熟悉新生儿病情观察,掌握新生儿呕吐、窒息等预防和应急处理,同时若孕产妇有疑问应随时解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陌生人未经双方确认允许不得进入病房探视,发现可疑人员严加盘问,不将新生儿单独放在病房或交给身份不明的家属,确保婴儿安全。
2.3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病房环境质量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要严格执行无菌观念,对新生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婴儿用品必须保持清洁和严格消毒,集奶器送供应室高温消毒,婴儿床进行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衣服由医院统一清洗、消毒、供应。
控制探视人数,减少人为感染因素,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新生儿,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提供了一个安全、合格的环境,减少医源性感染,每月监测物体表面,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3 结论
新生儿护理安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安全管理师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在新生儿的护理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有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保证婴儿安全。
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水平提升;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做到层层安全监控,管理好每一个环节,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譚惠.产科病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09,4(7):999.
[2]陆文娟.改进沐浴流程管理对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0):1177-1178.
[3]韩彩英.浅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