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简支梁桥静载试验报告

简支梁桥静载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验类别:目录1 工程概况 (5)1.1 桥梁简介 (5)1.2 试验检测目的 (7)1.3 试验检测依据 (7)1.4 主要工作内容 (8)1.5 构件编号方法说明 (8)2 桥梁检测 (9)2.1 桥面系检测结果 (9)2.2 上部结构检测结果 (9)2.3 下部结构检测结果 (19)2.4 支座检测结果 (21)2.5 特殊检测结果 (21)2.5.1 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 (21)2.5.2 钢筋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23)2.6 检测结果小结 (28)3 静载试验方案设置 (28)3.1 工况设置 (28)3.2 测点布置 (29)3.2.1 应变测点布置 (29)3.2.2 裂缝测点布置 (30)3.2.3 挠度测点 (31)3.3 加载车布置 (33)3.3.1 跨中正弯矩试验 (33)3.3.2 跨中横向分布试验 (36)3.4 试验控制要点 (36)4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37)4.1 横向分布试验 (37)4.2 第3跨最大正弯矩试验 (39)4.2.1 试验情况分析 (39)4.2.2 变形测试结果分析 (41)4.2.3 应变测试结果分析 (43)4.3 第2跨最大正弯矩试验 (46)4.3.1 试验情况分析 (46)4.3.2 变形测试结果分析 (47)4.3.3 应变测试结果分析 (48)4.4 静载试验结果评定 (49)4.4.1 校验系数 (49)4.4.2 残余变形(应变) (51)4.4.3 裂缝 (52)4.5 静载试验结果小结 (52)5 桥梁检算 (53)5.1 材料特性 (53)5.2 内力计算 (53)5.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53)5.3.1 承载能力计算 (53)5.3.2 旧桥承载能力折减 (54)5.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结果 (55)5.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验算 (56)5.5 检算结果小结 (56)6 结论及建议 (57)6.1 结果总结 (57)6.1.1 桥梁检测 (57)6.1.2 静载试验 (57)6.1.3 桥梁检算 (57)6.2 结论及建议 (58)附 1 裂缝及破损统计表 (59)附 2 桥梁资料卡......................................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报告班级 土木0701 姓名 马小俊 学号1001070122一、试验目的1、通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试验,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静载试验的全过程。

2、进一步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试验内容和要求1、 量测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跨中的M -f 图。

2、 量测试件在纯弯曲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及受拉钢筋的应变,绘制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图。

3、 观察试件在纯弯曲段的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记下开裂荷载t cr P (tcr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4、 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下破坏荷载t u P (t u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三、试验设备及仪表1、 加载设备一套。

2、 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

3、 压力传感器及电子秤一套。

4、 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套。

5、 电阻应变片及导线若干。

6、 手持式应变仪一套。

四、试件和试验方法1、 试件: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尺寸和配筋情况根据测量数值确定。

2、 试验方法:1) 用千斤顶和反力架进行两点加载,或在试验机上加载。

2) 用百分表量测挠度,用应变仪量测应变。

3、 试验步骤:1) 安装试件,架设仪器仪表并连线调试。

2) 加载千读百分表和应变仪,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

3) 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

在加第三级荷载时应仔细观察梁受拉区有无裂缝出现,并随时记下开裂荷载tcr P 。

每次加载后五分钟读百分表,以确定梁跨中级支座的位移值。

4) 开裂荷载至标准荷载分两级加载,加至标准荷载后十五分钟读百分表和应变仪,并用读数放大镜测读最大裂缝宽度。

5) 标准荷载至计算破坏荷载u P (u M )之间分三级加载,加第三级荷载时拆除百分表,至完全破坏时,记下破坏荷载值t u P (tu M )。

五、注意事项1、 试验前应明确本次试验的目的、要求,熟悉试验步骤及有关事项,对不清楚的地方应先进行研究、讨论或向指导老师请教,严禁盲目操作。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实验试验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实验试验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实验试验设计背景:略一、 实验目的1.使同学们对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破坏过程有一个实际的认识;2.学习编制结构实验的计划与组织实施;3.熟悉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结构性能进行评定。

二、试验梁资料介绍梁全长L=1.7m ,计算跨度L 0=1.6m ,使用状态设计荷载值Q s =10kN/m,承载力设计荷载值Q u =15kN/m 。

梁截面型式:矩形,梁宽×梁高=100mm ×180mm ,受拉主筋保护层厚度c=20mm ,配筋见图1。

拟定计划(一)拟定加载方案该试验为短期破坏性试验,在室内进行,采用二集中力四分点等效荷载,试件反位安装,见图2。

1.计算等效荷载梁跨中截面为控制截面(1)计算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F s在设计均布荷载Qs 作用下跨中弯矩A-A 截面B-B 截面 154mm26mm图1M s=Q s L02/8=10×1.62/8=3.2(kN﹒m)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F s作用下跨中弯矩M Fs=F s L0/8由于M Fs= M s故有F s L0/8= Q s L02/8F s= Q s L0 =10×1.6=16(kN)(2)计算承载力试验荷载值F uF u= Q u L0 =15×1.6=24(kN)(3)估算开裂荷载值F cr估算M cr查规范得:钢筋弹性模量E s=2.1×105 MPa,混凝土弹性模量E c=2.55×104 MPa 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f t=1.1 MPa。

弹性模量比n= E s / E c =8.235 A s=226.19mm2M cr =0.292[1+5nA s/bh]bh2f t=0.292×[1+5×8.235×226.19/(100×180)]×100×1802×1.1=1579150(N﹒mm)F cr=8 M cr / L0 =8.0(kN)(4)计算自重等效荷载F gk结构所承受的荷载通常包含自重和外力,而梁安装就位后自重已产生,故计算所得的试验荷载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外加荷载+自重(及加载设备重力),考虑试验加载值大小时应扣除自重影响。

静载检测报告

静载检测报告

静载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
检测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检测地点:XXX工地
被测物品:XXX建筑物
检测方法:静载试验
检测标准:GB 5009X-XXXX
检测单位:XXX检测中心
检测评价:合格
简介:
本次静载检测报告是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X-XXXX对XXX 建筑物进行的非破坏性检测。

检测过程中,我们使用静载试验的方法对被测物品进行了测试。

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物的静载承载力符合相关标准,因此我们对该建筑物进行了合格评价。

检测过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载检测之前,我们对被测物品进行了检视,保证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对检测设备进行了检验,确保其可靠性。

2. 检测方案:我们按照GB 5009X-XXXX的标准,选取了合适的试验方案,以评估被测物品的静载承载能力。

3. 检测数据: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加载情况下的位移、应变和载荷数据。

4. 检测结果:通过纵向和横向的静载试验,我们评估了被测物品的静载承载力,并得出结论:该建筑物的静载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达到合格要求。

结论:
根据GB 5009X-XXXX的标准,我们对XXX建筑物进行了非破坏性的静载检测,得出了结论:该建筑物的静载承载能力符合相关标准,经评估达到合格要求。

附注:
本报告只针对被检测物品作出判断,不能使用于其他物品或现场。

任何未经许可的复制和传播都是违法的。

对本报告如有任何疑问,请与检测单位联系。

检测单位签字: XXX检测中心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预制混凝土梁(板)静载试验要求

预制混凝土梁(板)静载试验要求

《预制混凝土梁(板)静载试验要求》一、试验目的1、对成批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承载能力进行检验。

2、验证预制混凝土梁(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刚度和应力变化情况是否与原设计相吻合。

二、试验荷载正常使用换算荷载定义为: 换算到预制混凝土梁(板)的跨中截面所承担的正常使用状态的恒载+活荷载(不含冲击系数和张拉后预应力损失)产生的设计荷载弯矩;正常使用换算荷载换算方式参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8 计算;换算消压弯矩定义为: 消除施工阶段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跨中截面下缘压应力的荷载弯矩;根据不同的上部结构形式,换算到试验预制混凝土梁(板)所承担的试验荷载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其试验加载弯矩为正常使用换算荷载与换算消压弯矩的较小值;2、普通钢筋预制混凝土简支梁(板),其试验加载弯矩为预制截面正常使用换算荷载;3、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其试验加载弯矩为预制阶段的换算消压弯矩。

三、其他要求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荷载试验以控制预制混凝土梁(板)下缘不出现拉应力, 梁体受拉区不出现裂缝为原则;2、钢筋混凝土结构严格控制梁体可能出现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控制值;3、试验加载的方式可以根据加载弯矩和加载位置换算成加载集中力或加载均布力;4、集中力加载试验荷载由设计单位根据预制梁(板)的具体情况确定试验弯矩并在试验表格(附后)中给出。

加载可采用两点或多点的形式进行,由检测单位根据加载方式计算出相应的理论挠度,作为试验评定参考。

四、评定标准1、梁体抗裂性合格评定每级加载后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新裂缝出现或(和)初始裂缝的延伸。

全预应力及A类预应力梁如出现受力裂缝,则评定该梁抗裂不合格;B类预应力梁如出现受力裂缝,且对于采用钢丝、钢绞线裂缝宽度大于0.1mm或对于精轧螺纹钢裂缝宽度大于0.15mm,则评定该梁抗裂不合格。

钢筋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

2)加载方法
1 预加载:将混凝土梁的自重和梁上跨中位置处垫板、千斤顶等设备重作为

预加载值。
2 正常使用荷载试验与破坏试验加载

荷载分级原则:在正常使用荷载以内,每级取其荷载值的 20%,一般分五级
加至正常使用荷载;超过正常使用荷载后,每级取其荷载值的 10%,当荷载加至
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 90%以后,每级取正常使用荷载的 5%,直至破坏。
=
1 × 1 × 0.56 × 10−6 × 2 + 0.6p
, b0
40.942
= 79.2mm ≤ 0.5h = 125mm
配箍率:
4

56.6
=
= 0.36%>0.18%
200 × 79.2
箍筋间距和配箍率满足要求。
现取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 400mm 范围内,间距 = 100mm,其余部
则:
1

·
0.46 × 48
=
=
= 0.57
,0 + · 28.23 + 0.0322 × 48
查表,比较后得最大水灰比取该计算值 0.57。
3) 确定单位用水量0
查表, = 30~50mm
查表,取0 = 180kg
4)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0
0
0 =
长度
(mm)
数量
(根)
总长
(mm)
总重
(kg)
HRB335
16
1460
3
4380
6.92
HRB335
12
1460
2
2920
2.59
HPB235
6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 掌握梁的受力性能, 了解梁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以及掌握梁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其受力性能主要由梁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荷载大小等因素决定。

在实验中,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梁的受力状态在荷载作用下, 梁会发生弯曲变形, 产生弯矩和剪力。

弯矩和剪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决定了梁的受力状态。

2.梁的破坏形态当荷载达到一定大小时, 梁会发生破坏。

破坏形态主要有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和挤压破坏等。

3.梁的设计方法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破坏形态, 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来确定梁的尺寸和钢筋配筋。

三、实验装置和材料本次实验采用的是静载试验法, 实验装置包括试验机、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试验材料为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型号为HRB400。

四、实验步骤1.制作试件根据设计要求, 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件。

2.安装试件将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 并调整试验机的荷载和位移控制系统。

3.施加荷载逐渐施加荷载, 记录荷载和位移数据, 并观察试件的变形情况。

4.记录数据在试验过程中, 需要记录荷载、位移、应变等数据, 并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5.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 分析梁的受力状态、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并进行设计计算。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的试件尺寸为200mm×300mm×2000mm, 荷载施加方式为集中荷载。

试验结果如下:1.荷载-位移曲线试验中记录了荷载-位移曲线, 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荷载逐渐增加的过程中, 试件的位移也逐渐增加, 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2.破坏形态试件的破坏形态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试件发生了弯曲破坏, 破坏位置在距离支座较远的位置。

3.破坏机理试件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由于弯矩作用下, 混凝土受到拉应力和钢筋受到压应力, 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和钢筋的屈服和断裂。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实验试验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实验试验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实验试验设计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破坏机理,获得梁的荷载-变形曲线及破坏模式,为梁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2.实验材料(1)水泥:按照GB/T175-2024标准的一般硅酸盐水泥。

(4)钢筋:按照GB/T1499-2024标准的HRB335级钢筋。

(5)混凝土添加剂:按照GB/T8077-2024标准的外加剂。

3.实验设备(1)变形测量仪器:使用电子测力仪、应变计和位移计进行梁的变形测量。

(2)荷载施加装置:使用压力机或液压机作为荷载施加装置。

(3)破坏记录装置:使用摄像机或慢速摄影仪进行梁的破坏记录。

(4)实验台架:采用钢制台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4.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泥、骨料、水和混凝土添加剂的配合;按照设计要求切割钢筋。

(2)模具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具,并进行养护,保证模具的平整和刚度。

(3)混凝土浇筑:将配合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采用振动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4)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温度,确保混凝土的充分硬化。

(5)拆模: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模具,并进行进一步的养护,以保证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6)实验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变形测量仪器和破坏记录装置,并进行校正和调试。

(7)静载试验:在实验台架上安装梁,并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静载荷。

在施加荷载的过程中,记录梁的变形数据和破坏过程。

(8)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获取的荷载-变形曲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梁的强度特性和破坏模式。

5.实验注意事项(1)混凝土的配合和浇筑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2)模具的制备要保证平整和刚度,以避免对梁的变形和破坏结果的影响。

(3)变形测量仪器和记录装置的安装和校正要准确可靠,以保证获取准确的数据。

(4)施加荷载时要遵循设计要求,控制荷载的大小和施加速度,以避免梁的过度变形和破坏。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实验名称: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08 年《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实验项目名称:试验3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地点:结构实验室实验日期;2008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制定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及试验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

2、观察钢筋混凝土试件从开裂、受拉钢筋屈服、直至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这三个阶段的受力与破坏的过程。

3、能够对使用使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裂缝宽度等进行正确计算。

4、进一步学习常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方法。

5、掌握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

二、实验内容1、试件的安装:由四人把电阻应变片粘贴好的砼试件抬到结构试验室安装地,另外四人把反力架的螺帽旋开把钢横梁(每两人抬一边),再把试件搁置到横梁上。

量取距离做好记号,安装分配梁并固定好;同时,另外同学把电阻应变片导线与静态电阻应变仪连接好,并做好记录进行编号一一对应检查,确保准确无误。

取分配梁的中间点位置安装液压千斤顶(在其上面有机械式传感器)。

最后再次检查各螺帽是否拧紧,检查导线是否一一对应,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试验过程:第一步,预先加荷载,以确保仪器能正常工作和各接触点接触是否到位。

第二步,开始按照预先设定的荷载进行加载。

在加载的同时,我们在观察构件表面的和仪器数据。

第三步,在加载到我们预先计算好开裂荷载前时,我们特别的慢慢的加载防止因为加载过快而导致不能看得到开裂的准确荷载。

在这一步,看到在荷载作用下,梁上部受拉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随着荷载加大,裂缝不断延伸,宽度不断扩大。

第四步,当构件出现裂缝后,就一直加载到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在这过程中看见混凝土被慢慢的压碎。

三、加载和测试方案设计1、利用静载反力试验台上液压设备和荷载分配梁系统,对梁跨三分点处施集中荷载,使梁在跨中形成纯弯段。

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混凝土结构原理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班级:学号:组别:姓名: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零零六年六月目录试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实验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试验试验三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破坏试验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一、试验目的:1.通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钩件正截面破坏全过程。

2.进一步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量测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的f M --图。

2.量测试件在纯弯区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和受拉钢筋的应变,绘制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图和M ——s σ。

3.观测试件的裂缝出现和开裂过程,记录开裂荷载tcr P (tcr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4.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录破坏荷载tu P (tu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三、试件、实验设备及仪表:1.试件试件为钢筋混凝土适筋梁,试件尺寸和配筋如图1所示。

图2 加载示意图图1 配筋图2.仪器设备(1)加载设备一套;(2)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 (3)压力传感器; (4)静态应变仪两台; (5)电阻应变片及导线若干; (6)刻度放大镜; (7)千斤顶一台。

四、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1.试验方法:(1)用千斤顶和反力架进行两点加载。

(2)用百分表量测试件的挠度,用应变仪量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

(3)仪表及加载点布置如图2所示。

2.试验步骤:(1)安装试件,安装仪器仪表并连线调试。

(2)预载,在正式施加荷载试验前,应进行预载,将已就位好的试件,施加少量的荷载(相当于一级荷载),以检查各仪表的工作情况及试验测读人员的操作和读数能力,并消除试件的构造变形。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进行解决。

如全部正常,即可开始正式试验。

(3)正式加载前读取百分表和应变仪的初始读数,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

(4)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

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与测试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与测试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与测试方法钢筋混凝土梁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构件之一。

为了确保梁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与测试。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内容和常用测试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通常包括弯曲性能、剪切性能以及挠度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各项试验都有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首先是弯曲性能的试验与测试。

弯曲性能是评价梁的承载能力和抗挠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弯曲试验通常采用静载试验方法,将梁放置在两个支座上,逐渐施加静载,记录下梁的挠度-载荷曲线。

这个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记录梁的变形、裂缝宽度以及载荷等参数。

同时还需注意保证荷载的均匀施加,避免破坏取样。

其次是剪切性能的试验与测试。

剪切性能是评价梁抗剪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的指标。

常用的剪切试验方法包括直剪试验、双侧剪试验和三点弯试验等。

直剪试验是将梁上下两部分固定,加压使其剪切破坏,记录并分析剪切破坏过程中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剪切破坏形式。

双侧剪试验是将梁自由支承,通过剪切力使其破坏,同样记录并分析破坏过程中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剪切破坏形式。

三点弯试验则是将梁支座固定,施加剪切力致使梁发生破坏。

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了解梁在剪切作用下的抗剪承载能力。

除了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的试验,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性能也需要进行测试。

挠度性能包括了梁在受力过程中的挠度变形和恢复特性,直接关系到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挠度试验通常通过加载和卸载来进行,记录和分析载荷-挠度曲线,即可得到相应的挠度性能参数。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与测试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荷载、位移、变形等测量装置的校准和使用。

其次,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梁的性能。

同时,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严格选取和制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试验过程中避免损坏和扭曲成形。

普通混凝土梁实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梁实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梁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普通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解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点,并掌握常见的梁的受力计算方法。

2. 实验原理混凝土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其受力性能和破坏特点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混凝土梁在受力过程中主要承受弯曲力和剪力,因此梁的设计实际上是通过计算其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来确定尺寸和配筋。

混凝土梁的抗弯能力主要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共同决定。

普通混凝土梁通常采用双筋梁设计方法,将钢筋设置在梁的上、下两面,以承受混凝土在受弯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

为了确保梁的抗剪能力,还需设置横向钢筋。

本实验通过对普通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进行试验,探究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验证结构力学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 实验设备和材料3.1 实验设备- 弯曲试验机- 剪切试验机3.2 实验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子- 碎石- 水- 钢筋4. 实验步骤4.1 实验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准备混凝土的组分材料,包括水泥、砂子和碎石。

将这些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制备出混凝土。

4.2 模具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适当尺寸的混凝土梁模具。

在模具内涂抹一层防粘剂,以便后续混凝土的顺利取出。

4.3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将制备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使用振动器进行振实。

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具放置于恒温恒湿的养护室中,以保证混凝土逐渐达到预期的强度。

4.4 弯曲试验在混凝土梁的两个支点处,用试验机夹住梁体进行弯曲试验。

通过加载到梁上的力和变形的测量,得到梁的荷载-位移曲线。

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分析梁的破坏特点。

4.5 剪切试验使用试验机进行混凝土梁的剪切试验。

通过加载到梁上的剪切力和剪切变形的测量,得到梁的剪切荷载-位移曲线。

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分析梁的破坏特点。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的弯曲试验和剪切试验数据,进行如下分析:5.1 弯曲试验结果分析从荷载-位移曲线可见,混凝土梁的初始阶段呈现线性变化,当加载达到一定荷载后,梁开始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变形,直至破坏。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静载试验及传感器应用实验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静载试验及传感器应用实验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静载静载试验及传感器应用实验一、试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荷载的测试方法;2. 掌握混凝土裂缝宽度的测试方法;3、掌握混凝土结构应力测试测点布置、测试方法;4、掌握混凝土结构裂缝发展标示方法;5、掌握混凝土梁挠度测试方法。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1、表面式钢弦传感器及其读数采集仪2、放大镜、裂缝宽度读数仪3、百分表4、混凝土简支梁长3000mm、跨度2800mm,截面300×200mm,C30混凝土,分载梁支点距跨中500mm。

5、0~1000kN压力试验机三、试验内容及步骤1.观测梁外观情况,是否有原始裂缝,用蓝笔标出;2.在跨中截面混凝土两侧各布置3个表面钢弦传感器梁底布置两个传感器;3.在混凝土表面涂白灰,并按一定间距用铅笔在混凝土表面画出水平、横向格线;4.在跨中两侧各布置一块百分表;5、纪录各传感器、百分表的初读数;6、试验(1)、根据加载图示,分五级加载。

每级加载值10kN,最大荷载值为50kN;(2)、记录每级荷载作用下钢弦传感器百分表读数;并观测裂缝的产生及发展,裂缝边缘用红笔标出走向和荷载级别;(3)、将所测数据按下表记录;钢弦传感器应力测试数据记录表挠度测试数据记录表裂缝测试数据记录表四、试验报告1、整理出各荷载工况下各测点荷载-应力变化曲线图,比较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2、整理出跨中截面挠度-荷载变化曲线,比较挠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3、分析理论值与实测值偏差的原因,得出试验结论。

五、思考题1、分析如何利用支点截面所测数据修正跨中截面挠度?2、分析为何在混凝土表面涂白灰、画格线?3、如何测试出截面的开裂荷载?4、分析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应力测试中,采用不同应变片的原因。

试件。

单梁荷载试验报告4

单梁荷载试验报告4

1前言荷载试验是对桥梁承载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评定方法。

2工程概况原桥上部结构为1X13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横向6片,板宽1.5m,板厚0.8m,下部结构为U型桥台,桥梁全长19.8米,全宽9.5米,车行道宽7米;桥面铺装为沥青混凝土,设计荷载等级为汽-15。

现拆除原桥上部结构、台帽及背墙后,新做钢筋混凝土台帽、背墙及搭板,原桥台身及基础修复利用。

新做1X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宽1.24m,横向7片;桥面系为:10cmC40桥面现浇层+防水层+9cm沥青砼桥面铺装;新做桥宽10米,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为了给桥梁竣工验收提供技术资料,我单位于2020年7月14日应业主要求抽取该桥1-7#预制空心板梁进行静载试验检测评定。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速度:60km/h;桥面宽度:10.0m=净9.0m+2×0.5m防撞护栏;设计洪水频率:1/5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图2-1 三条沟桥标准横断面(尺寸单位:mm)3试验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3)《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4)《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6)《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8)《宝鸡市212省道三条沟桥应急抢险工程施工图》。

4主要仪器设备本次试验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见表4-1所示。

表4-1 主要检测仪器及设备一览表5检测评定目的和内容5.1检测评定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空心板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即通过静载试验测试空心板在相当于设计荷载效应的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位移和裂缝(如有)开展情况,评价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并据此综合评定空心板的承载能力。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静载破坏试验及工作性能评定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静载破坏试验及工作性能评定

25 -212 -76 98 379 43 0 0 172 0.31 5.53 6.42 9.71 3.76 4.70 9.52
30 -308 -80 428 773 60 2 0 301 0.34 5.48 6.94 10.45 4.25 4.70 9.58
50 -585 -81 966 1431 135 2 14 784 0.36 5.22 8.70 12.90 6.11 4.65 9.48
支座沉降影响的修正:
f2 fx fx’ f1 f1’
f3
x
l
各测点实测挠度曲线
fx’
f1’
修正后的挠度曲线
fb'1
f1
f2
2
f3
自重产生的挠度:
fg
Pg Pb
fb
fb'x
fx
(xl f3
l
l
x
f2 )
fs (fg fb )
数据处理分析
等效荷载图式—集中荷载代替均布荷载
名称
均布加载
二集中力,四分点, 等效荷载
70 -869 -64 1478 1979 1129 517 -4 1487 0.35 4.83 10.93 15.16 8.07 4.52 9.31
90 -1151 -70 / 2459 1334 3675 -24 2060 0.57 4.67 12.81 18.98 10.31 4.48 9.31
实验实施阶段
裂缝观测 开裂荷载的确定:
(1)加载过程中出现第一条裂缝时,取前一级荷载值 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2)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第一条裂缝时, 取本级荷载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开裂荷载实 测值;
(3)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第一条裂缝时, 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试验梁加载报告

试验梁加载报告

试验梁加载报告一、试验目的1.了解静载结构试验常规量测项目。

2.量测梁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3.掌握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4了解简支梁加载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XK3190-A1称重显示器,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百分表,补偿片,千斤顶,惠斯通电桥。

三、实验步骤1. 试验梁加载前的准备工作。

①做好的试验梁放在实验室陈放几天,将其表面清扫干净,在一个侧面上均匀的抹上粉笔灰。

②在未抹粉笔灰的侧面安装应变片,分甲乙两组,甲组安装于梁的的中间位置,乙组安装于梁的四分之一跨处。

(应变片)③将试验梁安装在加载台上,两端留出5cm,同时将辅助设备放置好。

(放置好的试验梁)④将百分表分别安装于两端和跨中的位置,力的作用恰好在梁的1/3跨处,把千斤顶和称重传感器放置于梁的中点上方,调整好位置。

(称重显示器)⑤将补偿片应变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连接到静态应变测试仪的AB 端。

(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2.开始试验梁的加载①由于千斤顶及称重仪器的限制,考虑到荷载分6级加载,每级加载800kg。

将所有一起都调整好,开始加载。

②以适当速率给千斤顶施加力,当称重显示器显示重量为800kg左右的时候,停止加载,记录应变测变仪,称重显示器及百分表上的数据。

③按上一步的方法继续加力记录数据。

④仔细观察是否有裂痕产生,当有裂痕产生时马上停止,记录仪器表的读数,用裂痕显微镜读取裂痕密度。

(裂缝初步产生)⑤继续按第二步方法加载记录数据,直到称重显示器读数下架或加完6级荷载停止加载。

⑥将仪器放回原处,将实验梁抬出加载台,整理好加载台。

3.实验现象记录我们组是15号下午做实验的,当我们将仪器及试验梁按要求放置后,开始加载,加载到800kg时。

记录了相关的数据。

记录号数据后,发现的称重显示器上的读数已经下降到167kg。

当时并没有发现观察到裂痕,然后继续加载,梁的绕度不断增大,裂痕开始产生了,我们当时有所疑惑,因为还没加多大的力梁就开始产生裂痕了,怀疑是否有安放钢筋,但我们还是将数据记录了下来,然后继续加载,但称重显示器上的数值设计什么变化都没有,保持在230kg左右,但梁的绕度和裂痕已经比较大了,于是我们就停止了加载,梁的裂痕呈T字形分布。

桥梁静动载试验报告【范本模板】

桥梁静动载试验报告【范本模板】

中山市三座桥梁静动载试验报告受中山市共用事业局的委托,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佛山院于2000年11月6日~11月10日对跨越歧江的人民大桥、歧江桥、员峰桥等三座旧桥进行了静动载评估试验.一、人民大桥1。

桥梁基本情况人民大桥位于中山市中山一路跨越歧江水道处,由两座独立桥组成,桥长275m.其中一座桥建于七十年代初(本报告称之为旧桥),系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桥面宽8.94m,主拱跨度80m,主拱由5条钢筋混凝土矩形拱肋组成,腹拱圈净跨5。

5m,矢高0。

75m,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施工,腹拱圈为平铰连接的三铰拱或二铰拱;另一座桥建于1986年(本报告称之为新桥),为钢筋混凝土肋箱式拱桥,桥宽8。

0m,主拱跨度80m,主拱由6条钢筋混凝土箱形肋拱组成,腹拱圈净跨5.5m,矢高0。

917m,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施工,腹拱圈为平铰连接二铰拱.该桥修建年代较早,桥梁结构部件已不同程度地出现损伤,且设计及竣工资料不全、设计荷载等级不明确等.为了解该桥的受力性状及承载能力,受中山市共用事业局的委托,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佛山院于2000年11月6日~11月8日对该桥进行了桥梁检查及静动载评估试验。

2. 桥梁检查及静动载评估试验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规范》(1989年合订本);(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J023—85 (3)《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4)《旧桥检测、评估、加固技术的应用》(5)中山市人民大桥竣工图资料(湛江公路局大桥工程处1986年1月)3。

桥梁检验的目的、内容及测点布置3。

1 桥梁检验的目的本次桥梁检验工作包括桥梁检查和静动载试验。

3。

1。

1 桥梁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桥面铺装层、伸缩缝、桥梁主要控制截面的裂缝情况、拱肋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等。

通过检查,掌握桥梁的外观整体和局部构件的技术状况,分析结构出现缺陷和损坏的原因及对桥梁使用性能的影响。

3.1。

2 桥梁静动载试验①掌握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判断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

公路工程桥梁16m单梁静载报告(集中力)

公路工程桥梁16m单梁静载报告(集中力)

目录1 项目概述 (1)2 试验目的 (1)3 试验依据 (1)4 试验方案设计 (1)4.1试验内容的确定 (1)4.2现场荷载加载方式 (2)4.3主要仪器设备 (2)4.4现场测试仪器的布置 (2)5 计算分析 (3)5.1截面特性参数及计算图式 (3)5.2加载重量计算结果 (3)5.3理论变形计算结果 (3)6 实测结果 (4)7 试验成果的整理和分析 (4)7.1单梁承载能力的评定方法 (4)7.2试验成果的整理和分析 (5)8 结论 (7)1项目概述xx公路桥,上部结构为3*16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本次试验选取1片16m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进行单梁静载检测。

选取试验梁为中梁(1-2#)。

受检试验梁放置于梁场,梁两端(沿支座中心线位置)由枕木支撑,在试验前对受检梁进行了外观检查。

本次试验采用千斤顶集中荷载的方法予以加载。

2试验目的(1)检测单梁的施工质量,检验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观测加载的过程中构件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3)判定单梁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试验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6)《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7)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资料。

4试验方案设计4.1试验内容的确定桥梁结构试验是对桥梁结构物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而静载试验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测试方法,单梁的静载试验是将静荷载作用在梁的指定位置,测试结构在静荷载作用下的静位移以及其它试验参数,从而推断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

本次试验内容为:(1)在单梁受力作用时观测梁的挠度和支点沉陷;(2)在单梁受力作用时观测梁的应力应变;(3)观察单梁是否有裂缝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0.6 × 1.37 20 × ������������������ × 195
解得:ρ sv = 0.0012 = 0.12% 按照规范要求,取最小配箍率为 0.18%
������������������ = 2 × 28.3 = 56.6������������²
1 × 1 × 0.56 × 10−6 × 2 + 0.6p
������������
=
������������������ ������������ ������������������=9.2 Nhomakorabea×
200 × 280
79.23
=
520.6mm²
查表,受拉区钢筋选用 3Φ 16,则������������ = 603mm²
架立筋选用 2Φ 12
③ 配筋验算
保护层厚度 C 满足要求。计算配筋率:
初步设计计算书
一、 构件截面设计
1、确定梁的跨度 根据试验目的以及要求,本次试验拟采用两端简支的矩形截面形式钢筋混凝 土梁,综合考虑实验室试验设备和材料等因素,设计钢筋混凝土梁(如下图 1 所示)的跨度为 1500mm,计算跨径������0为 1300mm,试验时荷载采用在跨中位置 施加 1 个集中荷载的方式,荷载大小 P=80KN。

������ 2)26.3
×
106
=
9.2
×
200
×
������
×
(220

������ 2)
解得������ = 361.64������������
(超过梁高,舍去) ,取������为79.23������������
79.23������������
② 求受拉区钢筋截面积������������
=
0.46 × 48 28.23 + 0.0322
×
48
=
0.57
查表,比较后得最大水灰比取该计算值 0.57。
3) 确定单位用水量������0 查表, ������ = 30~50mm
查表,取������0 = 180kg
4)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0
������0
=
������0 ������ ������
������0 = ������ − a������ = 250 − 30 = 220������������ M = ������0 ·������������ = 31.2KN ·m 1) 验算是否需要设计为双筋截面 ������������ = ������������������ ������������02������������ 1 − 0.5������������ = 9.2 × 200 × 2202 × 0.56 × 1 − 0.5 × 0.56 = 35.91 > 26.39������������ ·������
根据所设计梁截面和跨度,混凝土梁及立方体试件总体积:
V = 1500 × 200 × 250 + 100 × 100 × 100 × 3 = 0.085������3
由计算配合比可得材料用量分别为:
������������0 = 0.085 × 316 = 26.86������������ ������������0 = 0.085 × 666 = 56.61������������
= 0.95 ×
1.55
=
1.47
开裂内力计算值:
������������������������ = ������������������������ = ������cr ������������ = 1.47 × 26.39 = 38.8kN ·m 开裂荷载值:
则: 2、极限荷载:
������������������������ 4
则:
������������������ = ������������ ·42.5 = 48MPa
1
������ ������
=
������������������ ,0
������������ ·������������������ + ������������ ������������
·������������������
检算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架立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保护层厚度取 30mm,则单根架立钢筋长: 1500 − 2 × 30 = 1460mm
根据图 5,单股箍筋长:
(200 − 2 × 30 + 16) × 2 + (250 − 30 + 16/2 − 35 + 12/2) × 2 + 100
= 1460mm
故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箍筋材料选用直径为 6mm 的 HPB235 双肢箍。
������0 ·������������ = ������������ = ������1������2������3 0.45 × 10−3 b������0 2 + 0.6p ������������������ ,������������������������������������������ = 1 × 1 × 1 × 0.45 × 10−3 × 200 × 220
三、 试验荷载计算
1、开裂荷载: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设计值为:
5
1.25 × 1.3²
80 × 1.3
������������ = ������������ =
8
+ 1.0 × 4 = 26.39kN ·m
h = 250 < 400
则,取h = 400,查 GB50010-2002:������������ = 1.55,������������������ = 1.54Mpa
故不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2) 设计单筋
取������ = ������������ = 0.56,设a������ = 30mm ① 求受压区高度������
������0
·������������

������������
=
������������������ ������������(������0
120
120
γ = 0.7 + ������ ������������ = 0.7 + 400 × 1.55 = 1.55
结构抗裂检验容许值:
������cr
=
0.95
������������������������ ������������������
+ ������������������ + ������������������
梁自重为均布荷载,其均布力大小:
������ = 25 × 200 × 250 × 10−6 = 1.25KN/m
则梁的荷载图示如图 3:
2
简化为两端简支梁,内力图如图 4:
图4 取一类环境,安全等级二级,������0 = 1.0
假设a������′ = 35mm,a������ = 30mm,则
一、 验算
经验算,配筋率、保护层厚度等满足要求,还需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验算。
1)正截面验算
������
=
������������������ ������������ ������������������ ������
=
280 × 603 9.2 × 200
=
95.87mm

������������ ������0
详细配筋图如图 5 和图 7,配筋表如下表 1 所示: 表1
钢筋 截面形式
型号
直径
长度 数量
(mm) (mm) (根)



HRB335 16 1460 3

总长 (mm)
4380
总重 (kg)
6.92


HRB335 12 1460 2 2920 2.59

箍 筋
HPB235 6 810 13 10530 2.34
0.51 × 10−3 fcu,kbh0 = 0.51 × 10−3 × 20 × 200 × 20 = 100.4KN ≥ r0 ·Vd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 箍筋:
0.5 × 10−3������������������ ������������0 = 0.5 × 10−3 × 1.06 × 200 × 20 = 23.32KN < ������0 ·������������ = 40.94kN
=
56.6 200 × 79.2
=
0.36%>0.18%
箍筋间距和配箍率满足要求。
现取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 400mm 范围内,间距������������ = 100mm,其余部 分取间距������������ = 112mm。箍筋布置图如图 7。
图7
二、 钢筋混凝土梁详细配筋计算
根据纵向钢筋锚固要求,纵向钢筋应伸出支点处 10d,则单根纵向钢筋长: 1300 + 10d = 1300 + 160 = 1460mm
图2
二、 材料参数
1、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本次试验梁制作采用 42.5 号水泥、13mm 细石、中砂,拟设计混凝土等级
为������20 混凝土。 1) 试配强度
������������������ ,0 = ������������������ ,������ + ������ ·������ = 20 + 1.645 × 5 = 28.23MPa 2) 水灰比
3、配筋计算
������������0 = 0.085 × 1238 = 105.23������������ ������������0 = 0.085 × 180 = 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