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将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式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精,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突出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其中尤其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更为关键,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一新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力求在本质上创新。以上两个《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进行设计,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上则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提出来的。
一、跟着新课标,体现新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本,它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习语文应掌握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所必须的重要语文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语言与自然及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学生了解语文的价值,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在此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材料的选取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切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材都可用于教学。教学中要对新教材灵活运用,有所教有所不教,一切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二、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人的认知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直接经验是每一个体在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亲自获得的经验,是个人的经验。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置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即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养成尊重史实和事实、积淀研究素养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从而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诸如不轻信、不盲从、爱质疑的习惯,善于推敲言语
作品、咀嚼言语精华的习惯,善于广泛阅读、勤查资料(含网络资料)的习惯,善于将读写学习中的心得体验与人交流,分享思维成果的言语交际习惯,等等。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精神
语文活动中的探究,是一个不断生疑和解疑的过程,这里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对语文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养成具有决定作用。特别是它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而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炼就独立和探究的思维立场、开放和多向的思维形态、质疑和批判的思维品格。这些比语文知识体系、比语文课程内容本身重要得多。另外期间获得新知,提炼新说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喜悦和深刻的成功体验,带来被教师和学生所欣赏、所褒奖的荣誉感和自我实现感,这些无疑可称为“学习的享受”、“生命的享受”,尔后伴随岁月流逝而积淀起来的对语文学习的强烈兴趣和热情,将构成其持续学习、永不懈怠的动力源,促进其长远的乐学和爱学语文,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勇于探索、勤于创新、意志坚定、理想高远为特征的主体性人格。
五、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士兵,不仅是智育的意义,更具有生活的意义。
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
长,而且极其内在和深刻地影响到他脱离学校课程流水线以后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只有以“适应论”为其价值导向的教育,才会只顾今天、忽视明天,而以“超越论”为基本价值导向的创生教育必然放射出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的理性光辉。鲁洁教授曾说过:“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和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这才是教育之宗旨。”在这里,教育的着眼点并不在于使新人“接受”人类积淀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应”为前人所构建的现实社会,而是在这种“接受”和“适应”的基础上,为“改造”、“超越”、“创造”的目的而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未来。而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正是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展开的。
参考文献:
[1]蔡明星:论探究学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张云亭:探究性学习的几个基本问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朴永焕,南敏镐:浅谈“开导式”教学方法[J],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