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概述共2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我国的珍稀动物》青岛版 共12张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我国的珍稀动物》青岛版 共12张](https://img.taocdn.com/s3/m/cf64037eaaea998fcd220e11.png)
• 4.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梅花鹿等,被人类所大量猎捕而造 成濒危。
• 5.由于动物残留种群基因交换机遇减少,近亲繁殖而损害种群繁衍。 • 6.人类经济活动和现代化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导致了动物个体的
9
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
• 1.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使得某些数量较少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大量死亡。自然灾害所造 成的食物严重缺乏使某动物种群大量饥饿致死。
• 2.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动物种群在地理上形成隔离的小种群,而这样 的小种群最容易成为特种而且难以适应生境的剧然变化,它们一般总是最先绝灭。
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 4.我国的珍稀动物
1
知识回顾
→鸟
→昆虫
→鱼
→哺乳动物
2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 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4
华南虎 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亦称“中国虎”,于1981 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在野外已灭绝。
5
白头叶猴
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 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 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 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3
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 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 旱田,该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
珍稀动物麋鹿的保护研究概述
![珍稀动物麋鹿的保护研究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cc671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e.png)
珍稀动物麋鹿的保护研究概述张树冰;张树苗;李凌;周亚玲【摘要】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外学者在麋鹿种群健康繁衍和保护事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文中介绍了麋鹿的生物学特征、种群、行为学、生境学、遗传多样性、药用价值及国外研究现状,提出国内需在分子细胞生物学层次上开展麋鹿的相关研究工作,以促进麋鹿种群的保护和健康繁衍.【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0(035)005【总页数】4页(P25-27,30)【关键词】麋鹿;种群;健康繁衍;保护研究【作者】张树冰;张树苗;李凌;周亚玲【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3;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100076;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7;S825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典型的湿地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野外灭绝物种.麋鹿出现于更新世前期,由于人类的猎捕和环境变迁,麋鹿于1900年在我国本土灭绝.20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国启动了麋鹿重引进项目,从此麋鹿重新踏上了中国的故土.麋鹿的身世、命运极具传奇色彩,经历了种群繁盛、衰落、远渡重洋、寄居海外、本土灭绝、重归故里的演变,其曲折的命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为其种族健康繁衍和保护事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麋鹿的研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述.麋鹿在古代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较大贡献(狩猎、提供肉食),其茸、角、脂、血、肉等均具有药用价值.随着麋鹿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着在麋鹿形态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行为学、遗传学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非常丰硕成果,已经编著多部有关麋鹿的书籍.Beck和 Wemmer在《灭绝物种麋鹿的生物学和管理》一书中总结了这一时期西方对麋鹿的研究,饲养条件下麋鹿的生物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信息[1];曹克清等编著了中国第一部麋鹿专著《中国麋鹿》,收录了从古代野生麋鹿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种群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叙述,并探讨了中国重引入麋鹿的适合地点[2];丁玉华撰写了《中国麋鹿研究》,总结了麋鹿在我国半散放条件下的饲养管理与保护方法[3];曹克清在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重新回顾了中国的麋鹿历史资料和科学研究,写作了《麋鹿研究》[4].1 麋鹿生物学特征麋鹿以其脸像马脸,蹄像牛蹄,尾像驴尾,角像鹿角的特殊外部形态被人称为“四不像”.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麋鹿出生后第一年生长发育特别快,其中后足长已基本达成体长,2岁时耳长、尾长已达成体长.3岁时雌性体重达成体重的 89%,体长达 97.5%.4岁时体长已基本达成体长,雌性体重已达成体体重,雄性体重达成体体重的 84%.雄性要到 5岁后方能达成体重[6].在所有的鹿科动物中,麋鹿角的形态特征显著不同于其它的鹿科动物,它的角枝向后分叉,发育完整的角枝能够倒置于地面上不倒,同一麋鹿的角枝左右对称,但是不完全相同[5].我国学者在麋鹿形态学方面主要对其角展开了观察研究.麋鹿,仅雄鹿有角,且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属独一无二.每年生长、脱落一次,雄幼麋鹿生后 10~13个月开始在角基处萌发茸芽,2.5~3个月长成角茸,3个月后开始骨化变硬,每年12月至翌年 1月(冬至前后几天)麋鹿角脱落,角生长期越短,脱角越早.因麋鹿首尾与角型均与其它鹿类有别而自成一属,骨质角是麋鹿茸质角生长定型、骨化脱茸后形成的坚硬、具有韧性的光裸角[3].2 麋鹿种群研究重引入项目实施后,我国研究者一直密切关注引入的麋鹿种群.对保护区内半野生状态下麋鹿的光周期适应、风土驯化过程以及交配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探讨麋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种群情况对麋鹿交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麋鹿同性聚群强度在发情期最高,由此可推断雌鹿的交往行为受聚群影响较大[7].通过研究麋鹿的生理季节性变化调控因子,发现光周期能影响麋鹿松果腺褪黑激素分泌的变化,并得出圈养雄性麋鹿繁殖行为的季节性变化与性激素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8].随着我国引入麋鹿种群数量的持续增长,种群密度不断增加,已成为制约麋鹿种群增长率的主要因素.高密度的种群引起麋鹿的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因此需要不断增加新的麋鹿保护区,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研究人员结合我国麋鹿种群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全面分析和总结了麋鹿重引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与此同时,通过不断考察国内湿地的气候类型和生境特点,选择野生种群合适的生态环境,并系统论证该地区建立麋鹿重引入种群的可行性[9].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野生麋鹿种群,成功建立了北京南海子、江苏省大丰、湖北省石首 3个国家级麋鹿保护区,在浙江临安、河南原阳等地也有麋鹿保护区,同时在国内许多动物园中拥有驯养麋鹿.3 麋鹿行为学研究国内学者在麋鹿的行为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对麋鹿基本行为的描述和分类基础上,对麋鹿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动物行为的分类编码(PAE编码),同时对麋鹿的繁殖行为、繁殖序位、交配制度及其内分泌基础做了深入探讨,对麋鹿的聚群行为、麋鹿幼仔的活动同步性与同性聚群倾向、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序位等级与成功繁殖、圈养麋鹿野放后的行为表现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0].在行为研究领域中,对麋鹿的繁殖行为进行了重点考察.研究发现,麋鹿是一种季节性发情交配动物,其配偶制度是“后宫制”(Harem mating system).圈养麋鹿的繁殖周期与粪样性激素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发情期粪样性激素水平比非发情期高.麋鹿通常在夏季发情,发情期的雄鹿很少吃草,会到沼泽地里滚一身黑泥,不时发出短促的吼叫.发情雄鹿用鹿角挑起地上的青草和藤蔓,将其挂在鹿角上,使鹿角看起来大了许多.发情雄鹿之间为了争夺配偶会发生冲突,冲突双方相互角斗,取胜的优势雄鹿围圈所有的雌鹿.麋鹿发情是耗能的活动,个体的交配计策受到雄性个体的可利用时间与能量的限制,不同密度和不同发情期雄性麋鹿的繁殖计策不同[11].麋鹿的交配计策也有利于遗传多样性的保存.4 麋鹿生境学研究随着麋鹿保护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麋鹿生存状态与环境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圈养的动物回归自然需要采取软释放,即在正式野放之前,先让拟释放的圈养个体慢慢地适应野生环境,获得野外生存和繁衍的能力.但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影响物种野外放归成功的最大障碍,如果不能有效满足物种的生境要求,恢复野生种群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在实施麋鹿重引入野放项目时,必须对野生麋鹿实施及时、长期的监测[9].重点探讨麋鹿的重引入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问题;研究水系改造、土壤改良的方法和措施;论证保护区内种群管理、麋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重引种成功经验和保护区内生境恢复情况.研究发现麋鹿最喜食柔软、多汁的草类,栖息地需要有充足水源,沼泽和沼泽草甸地区比较适合,每只麋鹿大约需要 2 hm2以上的生存空间,草场植被和寄生虫对麋鹿的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影响[12].5 麋鹿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现有麋鹿均来自重引进项目,遗传多样性很低,非常不利于种群的繁殖与发展.随着保护区数目的增加,麋鹿在我国分布的地理变异也非常明显,其遗传多样性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十分必要.可以通过结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线粒体 DNA多态性研究成果,构建遗传谱系和基因流程度,从而确定重引进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变化.目前,已经成功进行了麋鹿耳细胞的原代培养,并成功建立了麋鹿血液的 cDNA文库[13],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6 麋鹿药用价值麋鹿冬季掉角,掉角后开始生长茸角,3~4月茸角颓茸,而一般鹿类在春夏掉角,然后再长出茸角.麋鹿雄鹿尾长可达 75 cm,雌鹿尾长可达 60 cm,尾端生有一丛蓬松的毛.仔鹿刚生下来时,毛色橘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逐渐消失,4个月后斑点仅留痕迹.研究人员通过对麋鹿茸的化学成分和性激素含量、麋鹿血液的生理指标和血清的化学成分、基础激素控制的繁殖周期和繁殖启动以及麋鹿的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测定、分析,发现麋鹿的鹿血、鹿茸、鹿胎甚至鹿肉等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4].鹿血和鹿茸的医学功效主要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和对性机能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鹿茸还有抑制和解除吗啡麻醉的作用.麋鹿血液和鹿茸中的类固醇激素构成其药用生物学基础,麋鹿茸提取液有类似于雌激素的药用功效,麋鹿血的药用活性物质是睾酮和皮质醇,而麋鹿茸的药性物质是雌二醇,且含量高于梅花鹿和黇鹿茸的雌二醇含量,推测麋鹿茸的药效活性物质是雌二醇,并且其“补阴”作用好于梅花鹿茸和黇鹿茸.另外,发现麋鹿还具有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其他鹿类所不具有的功效[15].为开发麋鹿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不断增加人工饲养数量,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加,不但可以保证该物种基因的延续,为将来野生种群的恢复保存充足的个体,而且对保护该物种会起到积极作用.7 国外研究现状由于麋鹿的特殊历史,国外至今尚没有野生的麋鹿种群,仅仅在动物园中进行麋鹿的相关研究.受此限制,国外学者主要从圈养条件下麋鹿个体的生存、繁殖及不同鹿类之间的系统进化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描述了圈养麋鹿的疾病,包括恶性卡他热(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线虫(Spiculopteragia suppereri)寄生、牛科病毒性痢疾样病毒(Bovineviral diarrhea(BVDV)-like strains)、血管瘤(Hemangiosarcoma)、心内膜炎(Endocarditis)、血吸虫、其他寄生虫抗体的携带情况;繁殖生物学,包括组织学基础激素控制的繁殖周期和繁殖启动等研究[16,17];圈养麋鹿的健康和遗传进化情况,包括利用血浆蛋白电泳发现麋鹿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利用国际物种信息系统(International Species Information System,ISIS)登记的 1947~2002年间出生的2 042只麋鹿的数据计算了麋鹿的近交系数,发现麋鹿的近交系数高达0.263 7,置信区间为0.242 2~0.281 2,高于兄妹交配的近交系数;麋鹿后代的健康状况和免疫能力研究;预防麋鹿患有流行性感冒的方法;麋鹿线粒体与核 DNA多态性研究等[18,19].综上所述,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在种群、行为学、生境学、遗传多样性、药用价值等方面对麋鹿的研究比较深入,但由于取材、实验条件等原因的限制,分子和细胞层次上对麋鹿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结合免疫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在分子细胞生物学层次上研究麋鹿种群进化、遗传多样性、免疫力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BBeck,C.Wemmer.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n extincts pecies:Père David's Deer[M].New Jersey:Noyes publications,1983:19-20.[2]曹克清,邱莲卿,陈彬,等 .中国麋鹿[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3]丁玉华.中国麋鹿研究[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曹克清 .麋鹿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5]李坤,张林源,夏经世,等 .麋鹿角与年龄关系研究[D].麋鹿还家二十周年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8.[6]于长青,梁崇岐,陆军,等.半自然条件下麋鹿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习性[J].兽类学报,1996,16(1):19-24.[7]苏继申,薛建辉,丁玉华 .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的种群动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3):44-46.[8]Li C,Jiang Z,Jiang G,Fang J..Seasonal changes of reproductive behavior and fecal steroid concentrations in Père David's deer(Elaphurus davidianus)[J].Hornmones and Behavior,2001,40:518-525.[9]杨道德,蒋志刚,马建章,等 .洞庭湖流域麋鹿等哺乳动物濒危灭绝原因的分析及其对麋鹿重引入的启示[J].生物多样性,2005,13(5):451-461.[10]蒋志刚,李春旺,曾岩.麋鹿的配偶制度、交配计策与有效种群[J].生态学报,2006(26):2255-2260.[11]李春旺,蒋志刚,曾岩,等.不同密度下和不同发情期时段中雄性麋鹿的繁殖计策[J].生物多样性,2005,13:424-431.[12]张国斌 ,薛建辉 ,吴永波.麋鹿栖息地草本层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结构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1):11-14.[13]吴海龙万秋红方盛国,等 .麋鹿血液 cDNA文库的构建[J].兽类学报,2007,27(4):380-384.[14]杨若明,张经华,顾平圻,等 .麋鹿茸样品的制备和化学成分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01(2):19-22.[15]秦红兵,杨朝晔,朱清,等.麋鹿角乙醇提取液抗衰老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4,26(4),322-324.[16]K.Sed lák,E.Bártov.Serop revalence of antibodies in Neospora caninum and Toxoplasma gondii in zoo animals[J].Vet.Parasitol,2005(3):304-317. [17]Flach,E.J.,H.Reid,I.Pow,A.Klemt.Gamma herpesvirus carrier status of captive artiodactyls[J].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2002,73:93-99. [18]Cooley AJ,Taus NS,Li H.Development of a management program for a mixed species wildlife park following an occurrence of 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J].J Zoo Wild Med.2008,39(3):380-5.[19]Gilbert C,Ropiquet A,Hassanin A.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phylogenies ofCervidae(Mammalia,Ruminantia):Systematics,morphology,and biogeography[J].Mol Phylogenet Evol.2006,40(1):101-17.。
动物之最大全PPT课件
![动物之最大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e9bcb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0.png)
答案:长颈鹿
第13页,共26页。
颈鹿科动物原产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
寿命约30年 。经过1000多万年的演
变至今,长颈鹿科动物只剩下两种,它 们都生活在非洲,这就是大草原上的长 颈鹿和密林深处的霍加狈。 长颈鹿是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
头颈和腿都非常长,站起来能达到6米 高,就像一座高高的瞭望台。令人惊 奇的是,这种哺乳动物只有七块颈骨, 并不比我们人类或任何其他哺乳动物 多。当然了,它们的颈骨要比我们人 类的长得多。长颈鹿的长颈长腿,使 得它站得高,看得远,容易发现敌情, 便于及时拔起长腿快速逃离险境。
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 天气中降温等。当象发怒时,鼻子还可以当作战斗武器,把敢于侵犯伤 害它的人或动物卷扔到很远的地方。
大象是哺乳动物中的“寿星”,一般可活到110至120岁,比起
狮子、老虎来要长寿许多。目前野生的非洲象数量已经不多.
第12页,共26页。
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 么?
猎豹为食肉动物,主要食物为各种小型羚羊(瞪羚、跳羚)以及鸵鸟。猎豹一次只捕杀一只猎物,奔跑
速度极快,野外猎豹的寿命一般是15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等地,现存5个亚种,红色物种名录
易危。
第6页,共26页。
世界上最长的昆虫是什 么?
答案:竹节虫
第7页,共26页。
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
物种的多样性(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物种的多样性(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858ad7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b.png)
典例6 [宁波期中] 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原因( )①乱捕滥杀、乱砍滥伐 ②发展生态农业 ③围湖造田 ④生物入侵 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⑥环境污染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④⑥
B
[解析] ①乱捕滥杀、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④生物入侵,⑥环境污染都会威胁生物物种多样性。②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从幼嫩的小草到参天的大树,从水中的游鱼到天上的飞鸟,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到庞大的蓝鲸和大象,从栽培作物、驯养动物到人类自身,都可以感受到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2.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的。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都位于温暖地带,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热带湖泊等。
C
[解析] 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细胞没有分工。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然后经过分裂、生长、分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群,不同的细胞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知识点3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表现
(1)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到目前为止,有文字记载的生物种类已超过175万。它们形态各异,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
(3)保护生物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为保护生物做许多事。例如,为了保护鲨鱼和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不吃鱼翅。
典例3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这主要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有关。下列有关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都是相同的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唯一有效的措施C.为了增加我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D.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种类也较为稳定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17章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课件 (共37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17章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课件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ecbbc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c.png)
数据显示
随着人类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的开发,已经使 世界上300多种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 和 近 200 种 兽 类 灭 绝 。 濒 临 灭 绝 的 鸟 类 有 6000多种,兽类有4000多种,两栖、爬行类 有3000多种,比自然淘汰的速度快2000倍。
华南虎的现状
全国现存64只华南虎,分布 在全国的19个动物园内。令 人震惊的是,这64只华南虎, 都是1956年从野外捕获回来 的6只华南虎的后代。据不完 全统计,去年一年共死亡3只 老虎,出生4只小虎,其中两 只小虎的眼睛是瞎的。
3.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2〕易地保护 〔3〕法制教育和管理
1.以下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是 〔 A 〕
A.扬子鳄 B.蝮蛇 C.大熊猫 D.蜥蜴
2.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
A.就地保护
B.保护森林
C.保护基因库
D.保护濒危物种
3.我国相继公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D.扬子鳄、丹顶鹤、华南虎、猕猴
3.以下关于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
是
D
〔〕
A.我国脊椎动物种类约占世界动物种类的14%
B.我们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白鳍豚就是其中一种
C.我们已有26个自然保护区参加到“人与生物圈保 护网〞中
D.易地保护是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
4.以下动物中,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的是〔 〕
以下哪一部法律与保护动物多样性无关(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4.“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
科学公开课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10.珍稀动物 粤教版 (共30张PPT)
![科学公开课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10.珍稀动物 粤教版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ccce28e45c3b3566ec8b00.png)
火烈鸟——为爱燃烧的“粉红一族”
火烈鸟,是鹳形目红鹳科红鹳属的一种,因全身为 火红色而得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 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这种外形美丽 的鸟类能够飞行,但是事先得狂奔一阵以获得起飞 时所需动力。
穿山甲——身披铠甲的“土行孙”
穿山甲(英文名:Malayan pangolin) 为鳞甲目, 鳞鲤科 地栖性哺乳动物。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
雪豹的数量急剧下降。人类的活动给这种大型猫科 动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没有人确切知道野外 现存多少只雪豹,估计种群数量仅有几千只。孤寂 的雪豹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目前雪 豹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
东北虎——兽中之王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
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
谢谢!
10、珍稀动物
大熊猫——中国国宝
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 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 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 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 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 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 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 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 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 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 代表。
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 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接近 350公斤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 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 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
珍稀动物
![珍稀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974b6628915f804d2b16c18c.png)
我国的珍稀动物金丝猴: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由于它身披金灰色或金黄色的柔软长毛,特别是背部的金色长毛可长达28厘米(根据华中师范大学的标本测量),仿佛穿一件金黄色的“披风“,故获得了金丝猴的美名。
灵长类动物半数面临生存危机。
华南虎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产珍稀兽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过去中国各省区都有老虎分布,在湖北省的西部和南部山区都有老虎分布,但由于长期过量的捕猎,以及虎栖息环境的破坏,现已在许多地区都消声匿迹了。
动物学家估计,中国野生的华南虎只有40-80只,分散在若干个相距很远的孤立地段中,全都承受着沉重的生境压力,幸存的前景极为渺茫。
华南虎的濒危程度已大大超过中国特产珍稀动物大熊猫和金丝猴。
国宝----大熊猫----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一位苏联动物学家如此赞美道: "大熊猫是野生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货真价实的瑰宝,非常美丽的、标新立异的、令人惊叹的动物。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
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
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
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颁,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
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
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和淡水中的白鳍豚、陆上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都属同一保护级别。
因而人们称它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
中国珍稀动物图鉴简介培训实用资料ppt
![中国珍稀动物图鉴简介培训实用资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6b80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e.png)
NO.
中国 · 吉林
05
白 鹮
近危 (NT)
在履行委托项目管理合同时,项目管 理企业 及其人 员应当 遵守国 家现行 的法律 法规、 工程建 设程序 ,执行 工程建 设强制 性标准 ,遵守 职业道 德,公 平、科 学、诚 信地开 展项目 管理工 作。工 程项目 管理服 务收费 应当根 据受委 托工程 项目规 模、范 围、内 容、深 度和复 杂程度 等,由 业主方 与项目 管理企 业在委 托项目 管理合 同中约 定。
NO.
04
大 蝾 螈
中国 · 湖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履行委托项目管理合同时,项目管 理企业 及其人 员应当 遵守国 家现行 的法律 法规、 工程建 设程序 ,执行 工程建 设强制 性标准 ,遵守 职业道 德,公 平、科 学、诚 信地开 展项目 管理工 作。工 程项目 管理服 务收费 应当根 据受委 托工程 项目规 模、范 围、内 容、深 度和复 杂程度 等,由 业主方 与项目 管理企 业在委 托项目 管理合 同中约 定。
RARE ANIMALS RARE ANIMALS
NO.
01
大 熊 猫
中国 · 四川
易危 (VU)
在履行委托项目管理合同时,项目管 理企业 及其人 员应当 遵守国 家现行 的法律 法规、 工程建 设程序 ,执行 工程建 设强制 性标准 ,遵守 职业道 德,公 平、科 学、诚 信地开 展项目 管理工 作。工 程项目 管理服 务收费 应当根 据受委 托工程 项目规 模、范 围、内 容、深 度和复 杂程度 等,由 业主方 与项目 管理企 业在委 托项目 管理合 同中约 定。
在履行委托项目管理合同时,项目管 理企业 及其人 员应当 遵守国 家现行 的法律 法规、 工程建 设程序 ,执行 工程建 设强制 性标准 ,遵守 职业道 德,公 平、科 学、诚 信地开 展项目 管理工 作。工 程项目 管理服 务收费 应当根 据受委 托工程 项目规 模、范 围、内 容、深 度和复 杂程度 等,由 业主方 与项目 管理企 业在委 托项目 管理合 同中约 定。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799a716101f69e31433294ab.png)
朱 鹮
外形特征 :朱鹮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 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 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 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 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中等体型(55厘米) 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 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 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 面红色。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叫声: 粗哑的咕哝声。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67~69厘米, 体重1.4~1.9千克,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 美丽动人。与其他 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 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 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 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 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 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鹮 的性格温顺,中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 “吉祥之鸟”。
后言
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爱护动物,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分布范围 :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
绿尾虹雉为中国特有种,过去常 见,进入21世纪已罕见。分布于 四川西部海拔3000~4900米的山 区,并边缘性地见于中国云南西 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及 甘肃南部。 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 鸟种,仅见于中国西南部的青海省 东南部和甘肃南部山区、四川宝 兴、康定、平武等地山区。
分布范 围 :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 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1dec1cd276eeaeaad1f33016.png)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
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01☆大熊猫【科属】熊科熊猫亚科大熊猫濒危等级:CITES:附录IIUCN:濒危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中国的国宝动物02☆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金丝猴】(jinsihou)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
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
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三种(还有一种越南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03☆白鳍豚【中文名称】:白鳍豚【俗名】:白豚、白鳍豚、白旗,简称【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1995年被列为一级濒临灭绝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特有种】:是【濒危等级】:极危,可能已灭绝(总部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2007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生态环境】:淡水及咸淡水交汇水域【致危因素】:回游被切断,过度捕猎,环境污染,航运繁忙【保护措施】:迁地保护【国内分布】:长江(Yangtze River),钱塘江(Qiantang Jiang) [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分类地位】: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纲Mammalia鲸目Cetacea齿鲸亚目Odontoceti白鳍豚科Lipotidae白鳍豚属Lipotes白鳍豚种L. vexillifer04☆白唇鹿【中文名称】白唇鹿【中文俗名】岩鹿、白鼻鹿、黄鹿、、“哈马”(藏语) 【拉丁学名】Cervus albirostris【英文名称】white-lipped deer【分类】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纲:哺乳纲(Mammalia)目:偶蹄目(Artiodactyla)科:鹿科(Cervidae)属:鹿属(Axis)【保护级别】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E)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IUCN等级:易危(VU)CITES :未列入05☆华南虎【物种名称】拉丁文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英文名:south China tiger中文名:华南虎中文别名:厦门虎,南中国虎,中国虎【分类】界:动物界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哺乳纲Mammalia目:食肉目Carnivora科:猫科Felidae属:豹属Panthera种:虎P. tigris亚种:华南虎P. t. amoyensis【保护级别】华南虎是虎所有种类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估计世界上少于20至30只野生华南虎,在中国的19个动物园中还有70只圈养的华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十大濒危物种及保护区6页word
![中国十大濒危物种及保护区6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98e1ee17bd64783e09122b87.png)
1.古朴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仰鼻蓝面:金丝猴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长江奇兽:白鳍豚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
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
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4.中华之魂:华南虎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5. 东方之珠:朱鹮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
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8f2223017f1922791788e817.png)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总2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1、重点保护动物(1)藏雪鸡学名:TetraogaIlus tibetanus别名:淡腹雪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体重1.5公斤,最大超过2公斤。
生境: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在高山草甸和稀疏灌木丛中寻食。
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帕米尔高原至密许米山及整个西藏高原。
(2)血雉学名:BloodPheasant别名:血鸡、松花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形如家鸡。
体重不足1公斤。
生境:多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林中。
群结生活,杂食性。
分布:分布于秦岭山脉,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西北部。
(3)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别名:寿鸡、红鸡、娃娃鸡、灰斑角雉。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两眼上方各具有一肉质的角状突起,故名角雉。
通体大部为朱红色。
体重1公斤左右。
生境:栖息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其中尤以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最为喜欢,有时也上到海拔3500m左右的高山灌丛,甚至裸岩地带活动。
分布:主要分布于青海南部的林中,飞不多远。
(4)绿尾虹雉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别名:贝母鸡、鹰鸡、火炭鸡、羊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外形象雌孔雀,羽色华丽。
体重3-4公斤。
喜掘食“贝母”,故有贝母鸡之称。
生境:夏季多在海拔4000-5000米的多岩石的高山草甸上,冬季下迁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活动。
分布: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南部。
(5)藏马鸡别名:白马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马鸡属。
通体羽毛大都呈白色,故又有白马鸡、雪鸡的雅号。
头顶有黑短羽,飞羽褐色,尾羽黑色闪紫绿色光泽。
生境:有5个亚种,其中有3个分布于青海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