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一)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课堂理论教学是教师根据大纲和教学进度要求,对学生集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1.课前准备充分,教案书写规范,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和试讲,学时内具有一定的知识量。
2.教学内容熟练,概念清楚准确,能脱稿讲授。
3.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分析透彻,能讲透重点,突破难点,节后有小结。
4.深浅适宜,与相关课程衔接紧密,具有一定的知识面,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平均知识更新率达到5%以上。
5.教学方法灵活,注意启发诱导,合理使用各种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语言生动简练,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6.讲究艺术性,逻辑性强,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7.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组织严谨,态度认真,教姿端正,师表作用好,注重教书育人。
9.示范形象准确,举例生动恰当,板书板图条理规范,时间安排科学合理,不拖堂。
10.当堂知识吸收率达到70%以上。
(二)教学检查
1.教学准备检查
每学期开学前和首开课之前进行,具体日程安排和组织实施由临床实训教学部负责,但课程组应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并应做好内部自查。检查内容包括:课程组教学安排情况,教师备课情况,首开课教师试讲情况,教学器材、实训教学仪器的准备与维修,课程组和实训室的卫生清扫情况。
2.日常教学检查
根据院系两级教学检查要求,课程组主任应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听课、查课时间不少于2学时,并做好听查课记录,记录本存档备案。听查课内容包括:教学秩序,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器材的准备,实训设备的维护,实训示教操作演示情况及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听课情况和学习效果等。
3.期末教学检查
每学期末进行,具体检查方式由院系组织决定。课程组要全面做好检查准备与检查总结。检查内容和标准可按学院或系教学管理质量规定的有关内容执行。
(三)课后辅导答疑
课后辅导答疑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归纳消化、巩固吸收课堂学习内容和获取课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1.保证学生能充分利用自习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习时间。
2.教师在授课的当天,应该给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方式不拘,可单独辅导,亦可据情况进行集体辅导,或二者相结合。
3.辅导答疑的地点与时间,可在教室或实训室,其它时间的辅导答疑的地点可由教师自定。应允许学生到课程组解惑。
4.辅导答疑要形成制度并长期保持。
(四)作业布置与检查
作业是课堂讲授的延续,布置作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吸收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应据大纲的要求、学科的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来布置作业,为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时间,作业必须少而精,必须具有典型性、综合性、拓展性,难度应视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定。
2.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抽查或批改作业(抽查或批改率应不少于30%),并将结果进行登记和讲评。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应酌情从学生的平时成绩中扣分。
3.一般情况下,作业应独立完成。
4.学生若长期不完成作业,且屡教不改的,可酌情取消其本课程的考试资格。
5.教师的作业布置及作业检查等应按上级要求记入工作量。
(五)教考分离要求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通过考试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全体学生的水平,故应对考试高度重视。
1.授课教师在授课结束、考试之前,不允许进行特别辅导和出总复习题。
2.授课教师不能参与、探听本学科的试卷情况。
3.为摆脱主观因素的影响,应逐步配套与大纲相适应的试题库,并由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
4.严格监考制度,授课教师在考场只有解释题意的权力。
5.集中集体阅卷,及时登分上报、试卷加封保存。
英语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活动,建立适当的课程资源。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为有效的动力。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他们喜爱的活动设计出能够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树立他们的信心。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所调查的学生的活动和兴趣,设计相应的课件、问题、工具、作业,展开相应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实现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建立不同的课程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基础、智力、性格等因数的影响,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兼顾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材料和活动。教师应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因材施教,收集适应技能高低不同和知识多少的不同材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材料、作业、活动等。在课堂小组活动时,也应因组制宜,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活动指定他们去完成。在练习材
料方面,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材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由易至难的练习中取得成就感,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乐趣。
三、建立学生反馈资料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东西,掌握的程度到底如何,哪些错误经常犯,如何保证错误改正后记忆的深刻和持久,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收集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细致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易错点。教师也可以自己收集学生常犯错误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四、建立总结和反思教学资源
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新技能、新策略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的及时总结与思考。教师要不断的考虑如何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如何借鉴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如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获得创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记教学日记和教后记,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作自我评价,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水平。另外,还应经常通过组织听课、观摩、研讨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逐步是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用的教学信息,积极在网络上参与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了解前沿的教学动态;鼓励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有助于教师教学修养水平提高的课程资源,才能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教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