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氏(F. Loeffler)和日本细菌学家小野寺(K. Kitasato)于1884年共同提出的。
该原理是指用一种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
将细菌染色成蓝色或紫色,而其他组织则保持无色或染成红色。
这种染色方法在细菌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巴氏染色原理的核心是利用染色剂与细菌细胞壁的特定化学成分之间的亲和作用,通过染色剂的作用,使细菌细胞壁吸附染色剂,从而使细菌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染色效果稳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细菌学实验室中。
巴氏染色原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将细菌涂片加热固定,然后用甲苯或其他溶剂
处理,使细菌细胞壁透明,接着用染色剂如甲基蓝或结晶紫染色,最后用水洗去余染色剂,晾干即可观察。
通过这种染色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
巴氏染色原理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细菌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
通过染色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比如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巴氏染色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结核杆菌的存在,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总的来说,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细胞染色方法,通过对细菌细胞
壁的特定化学成分的染色作用,使细菌呈现出特定的颜色,从而方便观察和研究。
这种染色方法在细菌学和医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微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用于细胞核的染色方法,由德国科学家巴氏于1882年首次提出。
该方法通过染色剂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结合,使其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和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巴氏染色原理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巴氏染色原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固定、染色和洗涤。
首先是固定,即利用甲醛等化学物质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接着是染色,通过染色剂如甲苯胺蓝、伊红等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结合,使其显现出特定的颜色。
最后是洗涤,将载玻片在适当的溶液中洗涤,去除多余的染色剂,使细胞核清晰可见。
巴氏染色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如癌症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异常。
在生物技术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应用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和分析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在生物学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用于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巴氏染色原理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清晰可见。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染色效果受到固定和染色条件的影响,染色质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区分度不高等。
总的来说,巴氏染色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核染色方法,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巴氏染色原理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用来对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
该原理是基于酚醛固定的原理,通过将细胞或组织固定在玻片上,然后处理它们使得它们能够与染料发生反应。
巴氏染色的步骤如下:
1. 固定:将细胞或组织浸泡在酚醛液中,使其固定在玻片上。
酚醛能够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状和某些结构的完整性。
2. 脱水:通过将样本逐渐浸泡在濃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使其逐渐失去水分。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细胞或组织内的水分,以便尽可能地提高染料对细胞或组织的亲和力。
3. 渗透:将细胞或组织浸泡在骨胶液中,使其充分浸润。
骨胶液能够渗透到细胞或组织的内部,使得染料更容易地与它们发生反应。
4. 染色:将染料溶液滴在样本上,使其与细胞或组织结合。
染料能够结合到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结构中,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或形态。
5. 清洗:将多余的染料以及其他杂质通过浸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
这样可以让染色的结果更加清晰。
6. 封片:在玻片上涂上封片剂,以保护样本并固定染料。
这样可以使染色的结果保持较长时间。
通过巴氏染色原理,我们可以对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并观察它们的结构,从而得到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
这种染色方法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为我们研究生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巴氏染液SOP
1.目的用于测定人类精子形态。
2.范围适用于男性精子畸形率测定。
3.原理细胞中的细胞核是由酸性物质组成,它与碱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强;而细胞浆则相反,它含有碱性物质和酸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大。
巴氏染色液利用这一特性对细胞进行多色性染色,细胞经染色后能清晰地显示细胞的结构,胞质透亮鲜丽,各种颗粒分明,细胞核染色质非常清楚,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
通过巴氏染色可反映出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和癌变后的形态学变化,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一些病变和肿瘤具有较重要意义。
4.试剂4.1本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粤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407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粤珠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1400001号【产品标准编号】YZB/粤珠0010-2013【说明书批准日期】2013年1月23日4.2试剂盒组成应避免不同批次试剂盒中的各组分混用(型号EA36、EA50) 试剂组成规格 主要成分 苏木素(Harris )染液1vial ×250ml 苏木素 橘黄G 染液1vial ×250ml 橘黄G EA36染液或EA50染液1vial ×250ml 亮绿、曙红 4.3试剂储存及效期:4.3.1有效期:未开封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其中EA36染液,EA50染液最佳使用时间为启用后5个月内。
4.3.2储存条件:本试剂盒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5O C-30O C 室温环境。
题目:精子形态学巴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JY-3-GC- 文件检审: 页数:3附件:0 发布部门:质量管理科首次发布日期:2015-08-01 版本号:02本版发布日期:2015-08-01拟定部门:检验科审核:分管院长批准:院长5.实验设备及材料5.1奥林巴斯CX31显微镜5.2精密移液器规格:5-50μl和200-1000μl5.3载玻片5.4生理盐水、盐酸5.5移液器吸头5.6酒精5.7染缸6.样本6.1采集方法:以手淫法采集禁欲2-7天精液于采样杯,注意收集完全。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液的染色原理:
核酸等电点为PH1.5-2.0,当PH>2.0时,能结合带正电荷的苏木素。
染料中的伊红、亮绿、橙黄等为酸性染料,俾士麦棕为盐基性染料,能与细胞浆中相反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染出鲜艳的结构。
细胞学常规染色普遍使用巴氏(Papanicolaou)法,橘黄G与EA36或EA50联合使用可将胞浆染成颜色鲜明的绿色、蓝色和粉色,细胞中的细胞核是由酸性物质组成,它与碱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强;而细胞浆则相反,它含有碱性物质和酸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大。
巴氏染色液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对细胞进行多色性染色,细胞经染色后能清晰地显示细胞的结构,胞质透亮鲜丽,各种颗粒分明,细胞核染色质非常清楚,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
HE染色和巴氏染色两种不同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应用价值
HE染色和巴氏染色两种不同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应用价值【摘要】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筛查方法,而HE染色和巴氏染色是其中常用的染色方法。
本文从染色原理和特点入手,探讨了两种染色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HE染色可以清晰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有利于细胞形态学的分析和诊断;而巴氏染色则能够突出核蛋白质,有助于观察病理性细胞改变。
通过比较两种染色方法的优劣,我们发现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宫颈液基细胞检查的准确性,进一步优化细胞学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结合HE染色和巴氏染色的优势,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细胞形态学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HE染色、巴氏染色、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应用价值、原理、特点、比较、优势、准确性、细胞学诊断、技术、方法。
1. 引言1.1 HE染色和巴氏染色两种不同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应用价值HE染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染色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细胞结构和染色质的亲和性,通过镜下观察不同颜色反映出细胞的特征。
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HE染色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细胞形态、结构和异型细胞的出现,从而提高癌前病变和癌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比之下,巴氏染色是一种特异性染色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特定的染色剂选择性染色细胞某些成分,如细胞核或核蛋白。
巴氏染色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鉴别异常细胞和癌细胞。
HE染色和巴氏染色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各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进一步优化细胞学诊断的技术和方法,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2. 正文2.1 HE染色的原理和特点HE染色是一种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之一,它利用荧光染料霰粒子,使细胞核染色为蓝色,胞质染色为红色,从而观察细胞内各种结构和器官。
HE染色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染色剂对细胞成分的亲和性,将细胞内的不同结构染色出不同颜色来,以帮助研究和诊断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巴氏染色原理是指在细胞学领域中,用来染色和观察细胞的一种特殊方法。
它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巴氏发明的,因此得名。
巴氏染色原理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巴氏染色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染色剂与细胞内的某些结构或成分发生特异性的化学结合,从而使这些结构或成分在显微镜下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器官清晰可见,有利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巴氏染色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和封片。
首先是固定,即将待观察的细胞或组织用适当的方法固定在载玻片上,使其保持原有形态和结构。
然后是染色,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使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和器官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接着是脱水,将染色后的载玻片在酒精中逐渐脱水,使细胞内的水分逐渐被酒精取代。
然后是透明,将脱水后的载玻片在透明介质中浸泡,使细胞透明。
最后是封片,将载玻片用封片剂封好,以便长期保存和观察。
巴氏染色原理在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巴氏染色,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揭示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同时,巴氏染色还可以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研究细胞的遗传性状和变异规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除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巴氏染色原理还在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组织和细胞的染色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选择。
总之,巴氏染色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科学家研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揭示细胞的功能和遗传规律提供了重要工具,也为医生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巴氏染色原理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细胞学和遗传学领域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进步。
巴氏染色法的原理及结果判读
巴氏染色法的原理及结果判读巴氏染色法,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某个高深莫测的化学实验,其实它就是一招能让细菌乖乖现身的“魔法”。
想象一下,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忙得不可开交,手里拿着一根小刷子,像是在给细菌涂抹化妆品,其实他们是在为细菌“上妆”,把它们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它们是好是坏了,真是方便极了。
说到原理,巴氏染色法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染料,把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
你瞧,染料有的像春天的花朵一样鲜艳,有的则深沉得像秋天的落叶。
比如,细菌被染上了紫色,那就说明它们是革兰阳性菌,换句话说,它们就像是穿着紫色外套的小可爱。
而如果是红色的,那就不那么讨喜了,说明它们是革兰阴性菌。
这时候,不妨想象一下,紫色的菌儿在舞台上跳舞,红色的则在角落里默默呜咽,生怕被发现。
哎,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染色过程。
实验室里总是弥漫着各种奇怪的气味,仿佛是化学实验的调色板。
科学家们会把细菌涂抹在玻璃片上,然后用火焰轻轻烤烤,嘿,这一步就像是给细菌做个小烤箱烤熟的感觉。
加入染料,紫色的、红色的,调皮的细菌们就开始“洗澡”了。
洗完澡之后,水一冲,染料随之而去,留下的就是那一抹亮丽的色彩。
结果判读就是另一番风味了。
你瞧,显微镜就像是一扇魔法窗户,让我们能看到那些微小的细菌世界。
科学家们紧盯着显微镜,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戏剧。
紫色的小家伙们个个活泼好动,像是在舞台上肆意挥洒,红色的则显得有些沉闷,仿佛在琢磨人生的哲学。
通过这些颜色的对比,科学家们能够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特性,真是了不起。
不过,巴氏染色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些细菌也会耍点小花样,颜色不够明显,或许是染料不够给力,或者细菌太顽皮。
这时,科学家们就得耐心对待,重复实验,调试染料的浓度,像是在调配一杯完美的鸡尾酒。
只有这样,才能让细菌们的真实面貌展现无遗。
对于那些刚入门的小伙伴来说,巴氏染色法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结果也让人忍不住想要分享。
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
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巴氏染色法就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得染色方法.苏木素染液,细胞核内得染色质主要就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得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得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得苏木素精碱性染料以离子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分化:苏木素染色之后,用水洗去未结合在细胞上得染液,但就是在细胞核中结合过多得染料与细胞浆中吸附得染料必须用分化液 1 %盐酸酒精脱去,才能保证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得分明,把这个过程称为染色得分化作用.因酸能破坏苏木素得醌型结构,使色素与组织解离,分化不可过度。
蓝化:分化之后苏木素在酸性条件下处于红色离子状态,在碱性条件下处于蓝色离子状态,而呈蓝色,所以分化之后用水洗去酸而中止分化,再用弱碱性水使苏木精染上得细胞核变呈蓝色,称蓝化作用,一般多用自来水浸洗即可变蓝,也可用温水(50度温水最佳)变蓝。
E A50 染液得酸碱度对于巴氏染色得成功起着关键作用,EA50染液由伊红、亮绿、等染料配成。
伊红、亮绿、橘黄等属于酸性染料,在溶解媒中其发色团就是负离子部分,发色团可与蛋白质中带正电得氨基结合,从而就是胞浆显蓝色、绿色、橘黄色或红色,但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得多少就是随溶液得PH值而改变得,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得羧基游离增多(带负电),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氨基游离增多(带正电),磷钨酸在染色过程中,不但作为媒染剂可增加染料得着色力,同时磷钨酸与碳酸锂还就是一对弱酸弱碱,实际上就是一对缓冲剂,可中与分化及蓝化时可能留下得少量酸或碱,保证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其适用于上皮细胞及间皮组织得标本,就是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中最常用得染色方法,该染色法不但具有显示细胞核结构清晰、分色明显、透明度好、胞浆受色鲜艳等特点•巴氏染色法将胞核染为深蓝色;鳞状上皮底层、中层及表层角化前细胞胞质染绿色,表层不全角化细胞胞质染粉红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桔黄色;细菌:灰色;滴虫:淡蓝灰色;黏液:淡蓝色或粉红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胞质均为蓝色;红细胞染粉红色;高分化鳞癌细胞可染成粉红色或桔黄色;腺癌胞质呈灰蓝色。
巴氏染色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巴氏染色的原理及临床应用1. 原理介绍巴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染色方法,用于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显色出来。
这种染色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由柏氏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巴氏染色的原理是用甲醛固定切片中的细胞核,然后使用甲铋绿染色荧光染料,该染料能够选择性地结合DNA,从而使细胞核显色。
2. 巴氏染色步骤巴氏染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备制甲铋绿染色溶液:将适量的甲铋绿溶解在染色液中,配制成甲铋绿染色溶液。
•制备切片:将待染色的组织细胞固定在切片上,通常使用甲醛进行固定。
固定后,再进行脱水和清洁等处理,使细胞能够完整地附着在切片上。
•染色处理:倒入甲铋绿染色溶液,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
可以使用扩散法或浸漆法染色。
•清洁固定:用甲醇对切片进行清洁固定,使甲铋绿染色质牢固地附着在细胞核上,不易褪色。
3. 临床应用巴氏染色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3.1 组织学研究巴氏染色技术能够显色出细胞核以及核内的染色质,对于细胞结构的观察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巴氏染色,可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排列以及核内的染色质分布情况,从而提供组织学研究的依据。
3.2 细胞学诊断巴氏染色在细胞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核仁和核内的染色质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细胞异常和病变。
例如,在细胞学涂片中,巴氏染色可以帮助诊断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3.3 分子生物学研究巴氏染色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观察细胞核的染色与分布情况,可以了解DNA的含量、形态和排列方式。
这对于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巴氏染色染料甲铋绿还可以选择性地染出核仁,从而帮助研究核仁的结构与功能。
4. 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巴氏染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一些新型的染色剂和染色方法被提出并得到应用。
例如,用于核糖核酸的新型染色剂mORANGE,可以实现DNA和RNA的同步染色。
巴氏染液说明书
巴氏染液说明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巴氏染液是一种用于细菌染色的染液,它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尔特洛米·奥古斯特·冯·巴尔蒂莫(Robert Koch)所发明的一种染色方法。
巴氏染液主要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出来的细菌,并加以染色,以便于观察和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
巴氏染液的配方主要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花青素染料,用于染色细菌的细胞壁;二是碘液,用于固定染色;三是含有碱性成分的溶液,用于除去细菌细胞的色素。
这三种成分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对于染色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巴氏染液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一、制作巴氏染液配方:1.花青素染料:将适量的花青素染料溶解于无色无味的酒精中,使其充分溶解,成为染色液。
2.碘液:将适量的碘结晶溶解于无色的乙醇中,加入适量的甘油作为固定剂,充分搅拌溶解。
3.碱性溶液:将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氨水溶解于蒸馏水中,使其呈碱性状态,用于去色反应。
二、使用巴氏染液的步骤:1.将待染的玻璃载玻片上涂上待染的涂片物,如细菌培养物。
2.在玻片上滴上花青素染料液,使其充分覆盖待染的涂片物,静置数分钟,让染料充分渗入细菌细胞壁。
3.将碘液滴在染色后的玻片上,修饰几秒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固定染色。
4.滴上碱性溶液,静置片面上数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不再有颜色流出。
5.待玻片干燥后,即可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出的细菌。
巴氏染液在细菌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它能够让科学家们更清晰地观察和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巴氏染液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并不复杂,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和配方来进行操作,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巴氏染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日常的实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篇示例:巴氏染液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重要试剂,其原理是利用染色剂对生物样品进行染色,从而使微生物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被观察和分析。
HE染色和巴氏染色法
HE染⾊和巴⽒染⾊法HE染⾊和巴⽒染⾊法普通染⾊⼜称常规染⾊或HE(Haematoxylin and eosin)染⾊。
它是病理技术中最常⽤的⼀种⽅法,通过它可以做出病理诊断和发现寻求别的辅助⽅法,以达到准确,完整的病理诊断。
⼀、染⾊⽬的病理学的所有切⽚,都必须通过⼀种以上的染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法,将切⽚中各种不同的物质,在不同染液的作⽤下,将其显⽰出来,使之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完全的观看各种结构。
例如,HE染⾊,好质量的切⽚可以清晰地显⽰出许多不同的结构,细胞核着蓝⿊⾊,细胞浆着粉红⾊,软⾻着蓝⾊等。
清晰的结构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染⾊技术也是病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地总结,⽅能提⾼。
如果染⾊不好,切⽚染⾊⼀团糟,红蓝不分,结构不清,层次不明,影响了镜下的观察,直接影响了临床诊断,染⾊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
⼆、染⾊的作⽤1.化学作⽤:所有的染⾊液中,可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种为酸性,另⼀种为碱性。
酸性染料中有染⾊作⽤的为阴离⼦;碱性染料中有染⾊作⽤的为阳离⼦,每个细胞也存在着两种物质,细胞核含的是酸性物质,细胞浆含的是碱性物质。
在染⾊时,细胞核中的酸性物质与苏⽊素染液中的阳离⼦发⽣作⽤,细胞浆中的碱性物质与伊红染液中的阴离⼦发⽣作⽤,由于反应的部位不同,结果着⾊有异。
2.物理作⽤:在染⾊过程中,染液中的⾊素微粒⼦浸⼊到被染组织的粒⼦间隙内,此时,因受分⼦的引⼒作⽤,⾊素微粒⼦被吸附⽽着⾊。
由于各种组织有不同的吸附能⼒和不同的吸附程度,因此就可显出来不同的颜⾊来。
⼀般来说,染⾊的学说还有许多,但说服⼒强的仅有上述两种。
但不管怎么样解释,实际上完成的每⼀种染⾊,都与上述两种学说分不开,它们的作⽤是相辅相成,同时存在的。
三、染⾊⽅法及步骤1.⼈⼯苏⽊素,伊红染⾊法(HE法)(1)切⽚浸⼊⼆甲苯中5-10min;(2)切⽚浸⼊⼆甲苯中5-10min;(3)100%酒精1min。
宫颈刮片
标本采取:一、宫颈刮片用棉笺拭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将刮片在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刮拭一周,然后涂片送检。
刮试时,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出血;亦不可过轻,以免因细胞成分过少而导致误诊。
此法优点:简便易行,价格低廉。
缺点:细胞涂片厚薄不均,炎细胞及血细胞堆积重叠,影响诊断。
二、膜式液基超薄细胞检测法(TCT)这种检测法已被世界各地的医师广泛采用来替代传统的宫颈涂片,其临床应用已超过每年3000万次。
它采用宫颈刷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将刷洗入保存液小瓶中,上系统制成薄片即可。
优点:收集细胞全面,细胞均匀一致且薄,清晰明快。
与传统方法相比,对低度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可提高65%以上,对高度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可提高59. 7%以上。
常用染色方法一、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简称HE染色方法,是生物学和医学的细胞与组织学最广泛应用的染色方法。
在病理学实验室中称为常规染色方法。
病理细胞和组织学的诊断,教学和研究都是用HE染色方法观察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
(一)HE染色的基本原理1.染色的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精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2.细胞浆染色的原理:细胞浆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为两性化合物。
伊红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阳离子)结合而使胞浆染成红色。
3.分化和蓝化作用(1)分化作用:用分化液1%盐酸酒精脱去胞浆和胞核上结合过多的染料,保证胞核和胞浆染色的分明,这个过程为染色的分化作用。
(2)蓝化作用:分化之后用水洗除去酸而中止分化,再用弱碱性水使苏木精染上的细胞核变旦蓝色,称蓝化作用。
(二)HE染色方法(人工操作法)1.染色步骤(1)95%乙醇固定(2)水洗后入苏木素(3)1%盐酸乙醇分化(4)饱和稀碳酸锂蓝化(5)85%乙醇(6)伊红(7)80%乙醇(8)95%乙醇两次(9)100%乙醇两次(10)吕性树胶封固2.苏木精的配制法Harris苏木精染液(常用)苏木精1g硫酸铝钾15g无水乙醇10ml蒸馏水200ml先用蒸馏水加热溶解硫酸铝钾,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再倒入已溶解的硫酸铝钾蒸馏水中,煮沸1min,稍冷却,慢慢加入红色氧化汞0.5g,继续加热至染液变为紫红色,用纱布盖瓶口,用前滤纸过滤后每100ml加冰醋酸5ml。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用于细胞观察和研究的重要技术,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染色步骤将细胞的结构和组成可视化,从而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广泛应用,成为了研究细胞和组织的重要工具。
首先,巴氏染色原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固定、染色和观察。
固定是指将待观察的细胞或组织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固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甲醛固定和乙醇固定。
接下来是染色步骤,染色是通过染料将细胞或组织的特定结构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便观察和分析。
最后是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取所需的信息。
巴氏染色原理的核心在于染色的选择和染色机理。
不同的染料对细胞或组织的不同结构有特异性的亲和作用,因此在染色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染料,以便清晰地显示出所需的结构。
同时,染色的机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染料与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的原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染色的效果,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应用中,巴氏染色原理可以用于细胞形态学的研究,比如观察细胞的形状、大小、核的位置等;也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功能,比如观察细胞内的器官、蛋白质或核酸的分布情况。
此外,巴氏染色原理还可以用于病理学的诊断,通过染色观察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总的来说,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观察技术,它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巴氏染色原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巴氏染色原理,并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概述细胞化学染色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的染色,可以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病变过程。
根据染色原理和目的的不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有多种分类。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是:吉姆萨染色、瑞氏染色、巴氏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福尔根染色。
二、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1.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色是用于显示细胞内蛋白质和核糖体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天青、伊红、酸性品红等染料的吉姆萨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蛋白质和核糖体呈现紫红色或蓝紫色。
吉姆萨染色在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瑞氏染色瑞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颗粒物质的染色方法,如细胞内酶、核酸等。
该方法使用含有伊红和天青染料的瑞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颗粒物质呈现蓝紫色或红色。
瑞氏染色常用于病理学和血液学中的骨髓涂片检查。
3.巴氏染色巴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糖原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丹III 或苏丹IV染料的巴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糖原呈现红色或橙色。
巴氏染色在妇科和肿瘤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常用于检查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糖原含量。
4.苏木素-伊红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木素和伊红染料的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质呈现红色或橘黄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病理学中广泛用于组织切片的诊断。
5.福尔根染色福尔根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DNA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品红和苦味酸的福尔根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DNA呈现蓝色。
福尔根染色在遗传学和肿瘤学研究中常用作显示肿瘤细胞的DNA含量。
三、结论细胞化学染色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病变过程。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实验操作和试剂选择等方面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HE染色和巴氏染色两种不同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应用价值
HE染色和巴氏染色两种不同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应用价值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筛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
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HE染色和巴氏染色是两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针对这两种方法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HE染色和巴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HE染色是一种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组织染色方法之一,它通过染色剂荧光素和伊红对组织细胞核和胞质进行染色,从而呈现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的位置。
HE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大小,有利于观察细胞的核质比和核浆比,对于评估细胞形态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巴氏染色则是一种着重于核糖核蛋白染色的方法,通过对细胞核蛋白质进行染色,能够显示核仁和染色质的位置和数量,有助于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核仁形态的异常。
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HE染色和巴氏染色各自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HE染色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大小,对于宫颈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宫颈液基细胞中如果出现异常细胞,通过HE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细胞核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对细胞的形态学异常进行准确的判断。
巴氏染色能够显示细胞增殖活性和核仁形态的异常,对于宫颈上皮细胞的增生异常和恶性变化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通过对宫颈液基细胞的巴氏染色观察,可以发现细胞核仁的增生情况,有助于提醒医生对细胞增生异常的关注。
HE染色和巴氏染色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还能够相互补充,提高细胞检查的准确度。
通过两种染色方法的结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观察和评估宫颈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增生活性,有助于准确判断细胞是否出现异常,并提高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
综合应用HE染色和巴氏染色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巴氏染色后的涂片褪色行抗酸染色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一体机 在 常 规 病 理 中 的 应 用 [J].中 国 血 液 流 变 学 杂 志, 2016,26(4):477-478. [4] 陈颖婷,刘 芳,王 琼,等.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胃黏膜 及粪便中的幽门螺 杆 菌 核 酸 [J].贵 州 医 科 大 学 学 报,2016, 41(10):1133-1136,1140. [5] 朱小兰,骆新兰,武鸿美,等.病理组织标本处理的质量控制 [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35(10):1249-1250. [6] 涂超峰,綦 鹏,李 夏 雨,等.肿 瘤 异 质 性:精 准 医 学 需 破 解 的难题[J].生物化 学 与 生 物 物 理 进 展,2015,42(10):881- 890. [7] 熊克美.超声组织快速处理仪在小标本石蜡快速病理诊断中 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8):943-944. [8] 马健波,李 岚,张 睿,等.新型超声组织处理仪在子宫颈 锥切组织中 的 应 用 [J].临 床 与 实 验 病 理 学 杂 志,2018,34 (2):226-228.
结果一致。本组中腋窝淋巴结抗酸染色阳性率高于颈部淋 巴结,但腋窝淋巴结病例数较少,不宜作比较。57例肉芽肿 性炎中 28例为结核,与王秀娥等[3]报道结果一致,即在结核 性肉芽组织中一般很少找到抗酸杆菌。
从染色原理分 析,巴 氏 染 色 主 要 有 三 种 染 料:(1)苏 木 精对染色质有亲和力,其功用就是染细胞核。(2)橙黄 G是 单色染料,专染角质蛋白,使其染为发亮的橙黄色。(3)EA 是多彩染料,其中伊红专染成熟的鳞状上皮细胞;亮绿专染 代谢活跃的细胞。上述颜色均可使用盐酸乙醇褪色。而抗 酸染色原理是由于分枝杆菌细胞壁含脂质较多,其中主要成 分为分枝菌酸,此物具有抗酸性,染色时与石炭酸复红结合 牢固,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作用,因此抗酸菌能保持复红 的颜色,达到染色目的。巴氏染色着色于细胞核及胞质,抗 酸染色着色于抗酸杆菌,两者着色对象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氏染色法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的染色方法。
苏木素染液,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精碱性染料以离子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分化:苏木素染色之后,用水洗去未结合在细胞上的染液,但是在细胞核中结合过多的染料和细胞浆中吸附的染料必须用分化液1%盐酸酒精脱去,才能保证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的分明,把这个过程称为染色的分化作用。
因酸能破坏苏木素的醌型结构,使色素与组织解离,分化不可过度。
蓝化:分化之后苏木素在酸性条件下处于红色离子状态,在碱性条件下处于蓝色离子状态,而呈蓝色,所以分化之后用水洗去酸而中止分化,再用弱碱性水使苏木精染上的细胞核变呈蓝色,称蓝化作用,一般多用自来水浸洗即可变蓝,也可用温水(50度温水最佳)变蓝。
EA50染液的酸碱度对于巴氏染色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EA50染液由伊红、亮绿、等染料配成。
伊红、亮绿、橘黄等属于酸性染料,在溶解媒中其发色团是负离子部分,发色团可与蛋白质中带正电的氨基结合,从而是胞浆显蓝色、绿色、橘黄色或红色,但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的多少是随溶液的PH值而改变的,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的羧基游离增多(带负电),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氨基游离增多(带正电),磷钨酸在染色过程中,不但作为媒染剂可增加染料的着色力,同时磷钨酸与碳酸锂还是一对弱酸弱碱,实际上是一对缓冲剂,可中和分化及蓝化时可能留下的少量酸或碱,保证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其适用于上皮细胞及间皮组织的标本,是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该染色法不但具有显示细胞核结构清晰、分色明显、透明度好、胞浆受色鲜艳等特点。
巴氏染色法将胞核染为深蓝色;鳞状上皮底层、中层及表层角化前细胞胞质染绿色,表层不全角化细胞胞质染粉红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桔黄色;细菌:灰色;滴虫:淡蓝灰色;黏液:淡蓝色或粉红色;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胞质均为蓝色;红细胞染粉红色;高分化鳞癌细胞可染成粉红色或桔黄色;腺癌胞质呈灰蓝色。
巴氏染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染色有4个步骤:1、固定;2、核染色;3、胞浆染色;4、透明。
主要达到以下要求:1、核的结构清晰;2、透明度高;3、分色恰当。
一、固定
固定的目的细胞制片的迅速固定是制片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否则会影响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不同的标本需要不同的固定方法。
最为常用的固定方法是95%酒精作为固定液的湿固定法。
酒精作为一种脱水剂能够防止细胞内的酶捋蛋白质分解而自容,并凝固细胞内的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使其保持与组织生活相仿的成分,从而使细胞各部分,尤其核染色质易于着色。
对于巴氏染色来说,酒精固定最为重要的。
如果酒精浓度不足引起的固定不佳,可造成细胞的人为变化,并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诊断。
1、固定方法湿固定法:作为用95%酒精固定液固定的细胞学标本一定使用湿固定法。
制片制备完后,趁标本新鲜而又湿润时,立即放入盛有95%酒精的固定缸内。
制片在固定液内至少保持15-30min。
固定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
这种制片染色后,颜色鲜艳,结构清晰。
如果细胞制片需要送至另一实验室或邮寄他处染色时,可以固定15min后,把制片取出后立即密封的容器中或者使用甘油防止制片干燥。
因为无论固定前或固定后的制片,如果发生干燥后都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2、固定注意事项固定液的过滤:为了防止细胞污染,凡是使用过的固定液,必须过滤后才能再使用。
使用过长的固定液,必须用酒精相对密度计测定,酒精浓度低于90%时应该及时更换新液。
湿固定的重要性:标本再新鲜时及时固定时保证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苏木素对细胞核的染色,巴氏染色中胞浆的特殊着色作用,均可因标本干燥后固定而大受影响。
制片标本的邮寄:标本再固定15min后取出,立即加甘油数滴于制片上,装入密封的小盒中。
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先浸入95%酒精中,使甘油溶去,再进行染色。
二、核染色
1、苏木素液浸染时间一般在3-5min,但是必须随气温和燃料情况而酌情改变。
夏季或放置较久的苏木素染液容易着色,时间要缩短;冬季或新配制的苏木素染液和应用已久较稀释的苏木素液不易着色,时间要延长。
在使用苏木素染色时,一般有2种方法:
1)过染法:首先有意识地进行深染,然后通过盐酸酸化过程使核染色趋于合适。
这种方法能够在酸化过程中把胞浆内黏附多余的苏木素染料去掉,使胞浆染色更为鲜艳、清晰、多用于黏液多的标本。
2)淡染法:在核染色过程中,严格掌握染色时间,使核染色适宜而不用盐酸酸化,但是胞浆中少量的苏木素会影响EA染色的质量。
主要用于黏液少的标本,避免在酸化和自来水冲洗的过程中使细胞成片地脱落。
在使用苏木素染色时,一定要每日进行过滤,否则苏木素结晶会影响染色的质量。
一般苏木素染液可以使用较长时间,所以每日增加少量新鲜染液即可。
2、碱化碱化亦称返蓝过程,可以使用饱和碳酸锂或3%氨水碱化,目的使苏木素及早显色,时间约数秒。
更重要的是流水冲洗,可使蓝色显的更鲜艳。
碱性溶液亦需要充分漂清才不会妨碍下一步的胞浆着色及标本制成后的颜色保存。
分化和碱化溶液至少每天更换新液。
三、胞浆染色
胞浆染色在巴氏方法中亦称为OG—EA染色,它包括橘黄G(OG)和EA 两部分染色。
由于橘黄G是一种小分子染料,能够很快地作用于胞浆,一般染色时间不宜过长,通常1-2min。
对于宫颈、阴道上皮中非正常角化细胞和角化型鳞癌细胞的胞浆中都可以出现鲜艳的橘黄色。
四、封固制片
封固制片对于避免空气干燥的影响,制片经长期存放不褪色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使用24mm×50mm或24mm×60mm的盖玻片,用二甲苯调配的中性树胶进行封固。
五、透明
染色的最后一步是透明,使细胞的色度与细胞的重叠不致影响镜下检查。
这是在脱水与制片封固之间的一项重要步骤。
最常用的透明溶剂使二甲苯,二甲苯的折射率在,载玻片的折射率在,两者较为匹配。
如果二甲苯溶液出现颜色或变得浑浊,一定要更换新液。
巴氏染色操作流程 95%乙醇固定(15min)→清水冲洗多次→苏木素染液(3-5min)→清水冲洗三次→蓝化→95%乙醇漂洗→橙黄染液(1-10s)→95%乙醇漂洗→95%乙醇漂洗→100%乙醇漂洗→EA50(3-5m)→95%乙醇漂洗→95%乙醇漂洗→无水乙醇漂洗→无水乙醇(2min)→二甲苯(2min)→中性树胶封片
染色注意事项
1、细胞核着色不佳
(1)细胞核着色过浅:
1)盐酸分化时间过长或苏木素染液时间过长。
需要缩短分化时间或延长碱化时间;每日加入少量新鲜苏木素染液或重新配制苏木素液。
2)在固定之前制片干燥。
所以对巴氏染色的制片需要严格遵守湿固定的原则。
3)自来水的PH值偏酸性。
使用碱性溶液。
(2)细胞核着色过深:
1)盐酸溶液浓度不够。
适当加入几滴盐酸以增加浓度。
2)制片用高于95%以上浓度的酒精固定后可以出现染色过深。
应用95%酒精固定。
2、细胞浆着色不佳
(1)如果全片内胞浆都淡染,则需要延长染色时间或更换新液。
(2)如果胞浆不分色,均为浅红色。
制片在固定前干燥或制片被有大量球菌样细菌影响胞浆染色。
此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染色时间能够部分纠正不分色状况。
(3)胞浆染成灰色或紫色,是由于苏木素染色时间过长或盐酸分化不佳。
经过褪色后重新苏木素可以纠正。
(4)由于标本的不同,同样配方的EA染液可造成偏蓝、偏绿和偏红,对不同的标本应该使用不同的EA染液。
一般认为,EA36和EA50用于妇科标本,而EA65或改良EA用于非妇科标本。
(5)胞浆不分色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由于EA染液的PH值不恰当所致。
如染色为红色,可以加少许磷钨酸溶液纠正;如染色均为蓝色或绿色,可以加少许饱和碳酸锂溶液纠正。
对于改良EA染液,每100ml染液加入2ml 冰醋酸后染色效果更佳;染液使用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