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师资格证考试招教考试面试说课讲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对唐诗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唐代大家的著作,今天我们要领略的是另一位杰出诗人的风采,在此之前老师先来回顾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

(教师)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学生)

(教师)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

(教师)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生)

这些名句均出自同一人之手。今天的这位诗人,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他便是李商隐。

二、作者生平

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我们鉴赏全诗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作者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一个基础。相信已有知识的学习,加上课前的预习,同学们已经对李商隐有了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简单介绍李商隐及其生平。

板书: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i一声)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也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有《李义山诗集》等。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李商隐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三、解释题目,通读体会

板书:锦瑟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锦瑟》一诗的诗题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不少论者认为“锦瑟”此题只取此诗句首二字为名,其实此诗就是一首无题诗。也有人认为此诗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虽所写的事情与瑟相关,但却有所寄托。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锦瑟sè 惘然wăng

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整体把握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堂讨论。第一个小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学生:诗的画面看上去比较宽松舒畅,但是却暗含着一股非常悲凉的气氛。”

唐诗是古典美学的象征,因而《锦瑟》一诗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又因为此诗的具体意境具有朦胧性,很多评论者都发出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艨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感情隐藏的很深,它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著称,也以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故而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通过具体的诗歌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特征,以透视诗歌本身的“境界”。

四、精度字词,解释句义、典故,表现手法

1、我知道经过了之前对古诗文的学习,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就对这首诗的格律、节奏、对仗和押韵都已经很清楚了,这里咱们就不多讲。

重点字词有:无端、年华、春心、可、惘然。这些字词课文中都有注解。

2、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再次熟悉诗句,并请大家把这首诗中所涉及的物象找出来。

学生:物象有:锦瑟、弦柱、庄周、梦蝶、望帝、杜鹃、沧海月,蓝田玉。

这些物象和情感的融合就是老师告诉我们的——(“意境!”)大家说的对“意境!”。

3、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诗中的典故找出来。

板书:庄周梦蝶、望帝啼鹃、南海鲛人、蓝田玉气。

用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用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用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

用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4、现在想必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请同学们再次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古典式的配乐诵读音乐。)

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首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瑟的发音,清幽哀怨,因此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颔联、颈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具体所指我们无从知晓。尾联中,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五、感悟主旨,自主讨论

《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理解的一篇,难就难在其主旨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这首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语言华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的字、词、句,也了解了其中的典故,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去体会这首诗的主旨。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现在给大家时间,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