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知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 • Tau效应:时间知觉对空间知觉的影响 • Kappa效应:空间知觉影响时间知觉
第五节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也就是对客体 或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变化速度 的知觉。
运动牵涉到时间和空间的交互作用,因此运动 知觉与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密切相关。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模板假说:人们在头脑中储存有无数的模板集, 这些模板非常详细,从而使我们有可能辨认出各 种客体。 • 原型论假说:认为原型不同于模板,它不是一个 具体的特定样式是一类食物最典型(最常见)的 例证。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特征假说:人们对食物的直觉,就是把食物的特 征与记忆中所储存的特征相匹配,而不是把整个 食物与木板或原型相匹配。 • 成分再认理论:几何子,所有物体都可以分解为 诸如砖块体、圆柱体、楔形体、椎体等少量具有 某种结构的几何子或部件。
(二)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 (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指知觉者 的习得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 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也称为 建构知觉(constructive perception)理论。
第八章 知觉
本章要点
1.知觉及其种类 2.知觉的基本特性 3.空间知觉的线索 4.时间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5.运动知觉 6.错觉及其原因、错觉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个体将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 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过去经验在知觉中有很大的作用。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是大鬼追小鬼吗?
第三节 空间知觉
我们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以及 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觉察 即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空间知觉包括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等等。
一、空间知觉的参考系 知觉的参考系:即知觉时使用的一个标准。 空间知觉的参考系有两类: 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上下左右 以知觉者以外的事物所建立的参考系:东南西 北
(三)对持续时间的估计 时距知觉的加工也可以用自上而下机制和自下 而上机制及其交互作用来解释 。 影响因素: (1)刺激的物理性质 (2)生物属性 (3)认知与人格因素
我们的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是不一致的。专心 一致工作,感到时间瞬息即逝。做梦的人在梦见 一件事情时似乎用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做梦只经 历了几秒钟。自从发明钟表之后,人们很少再根 据主观判断来估计时间。对某些时间的估计可以 通过练习而变得更加精确。例如有经验的教师不 用手表,能准确地估计一节课的45分钟的持续时 间。
二、知觉的整体性 含义: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 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甚至当某些 部分被遮盖或抹去时,我们也能够将零散的部分组 织成完整的对象。 • 格式塔学派(完形学派)总结出的整体知觉的组 织原则:邻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性原则、闭 合图形、好图形、同域原则。
二、时点、时序与时距 (一)知觉到的现在 含义:把一些相继事件知觉为同时的,这些事 件排列有序并被知觉为一个单位。如,一个电话 号码,一个节律结构,一个曲调的主旋律,一个 简单的句子等。 通常,时间知觉包含对时间持续性和顺序性的 知觉。超过了上述限度,我们对持续时间的认知 就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只能靠同长时记忆中的 体验或钟表和日历所衡量的时间进行比较来加以 认知,这是时间估计(time estimation)或时间 记忆(Fraisse, 1981,1984)
二、视空间知觉
视空间知觉的线索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单眼线索主要强调视觉刺激本身的特点,双眼线 索则强调双眼的协调活动所产生的反馈信息的作 用。
(一)单眼线索
1.对象的相对大小 2.遮挡 3.质地梯度 4.明亮和阴影 5.线条透视 6.空气透视 7.运动视差 8.眼睛的调节
运动视差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 出现差异:近物体运动的快,远物体运动慢。
(二)双眼线索 利用双眼线索是深度和距离知觉的主要途径, 其效果要比利用其他线索精细准确得多。 1.视轴辐合:两眼视线向注视对象的合拢:看 远物时,两眼视线近似于平行;看近物时,双眼 视线会向正中聚合以对准物体(这仅在几十米的 范围内起作用)。 2.双眼视差:左右两眼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 部位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
第四节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实际上是对事件和 运动的知觉(Hanke,2000)。
我们对时间的知觉是建立在对周期性和非周期性 变化的经验基础之上的。没有专门的时间感受器。
一、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1.宇宙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太阳升落、月亮盈 亏、季节变化等。 2.计时工具 3.生理性节律性信息:心跳、呼吸等。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 知觉的对象加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 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 一特性成为知觉的理解性。
在言语理解中,知觉理解性很重要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 知觉到的现在的上限是按照一个刺激序列可以被 知觉为整体所持续的时间来衡量的。因此,这个 时限不仅取决于人的客观认知加工能力,也取决 于刺激材料和环境的属性。 • 知觉到的现在可以持续3-5秒,但有差异。
(二)顺序和持续 从瞬时(instantaneity)体验过渡到持续 (duration)体验的延续性组织和从同时 (simultaneity)体验过渡到相继(succession) 体验的顺序性组织是绵延事件的基本结构。 对这两类组织中的时间知觉阈限的测定揭示出 二者之间的分离:顺序阈限略高于持续阈限,但 二者并非一个连续体。 持续阈限在视觉通道上的阈限相对听觉高(视 觉道的换能速度慢于听觉),而顺序阈限则不受 换能作用的影响表现出跨通道的一致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上图示意了双眼视差与深度知觉形成的原理。图a示意双 眼在注视同一物体时,因两眼视线的角度有所不同,因而 在两眼视网膜上所构成的两个影像稍有差异。 • 图b的两张照片为左、右眼看同一植物时各自所见到的东 西。你可以把一个10-13厘米高的纸板或纸片垂直放在 两张照片中间,把鼻梁贴近纸板,让每只眼睛只看到一张 照片。放松你的眼睛,这样它们就会沿平行的直线看出去, 就像看远处的东西。然后,你试着把这些叶子统合成一个 图像,三维立体图就会魔术般地出现。 • 图c是基于同样的原理用计算机编排的随机点立体视图。 如果幸运,你会看见一个菱形体悬浮在背景之上。有的读 者可以不借助任何辅助设施就能看到图b和图c的立体图, 也有些读者需要借助特别设计的实体镜才能看到立体的效 果。
视崖(visual cliff)即"视觉的悬崖"
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的一种用来观 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 能容纳会爬的婴儿的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 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 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不造成深度, 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 造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 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观察婴儿 是否拒绝从有深度错觉的"悬崖"一边爬向母亲,借 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生。
(二)双眼线索 立体知觉的产生:朱尔斯设计的随机立体点图 对的研究证明:一组完全无意义的视觉刺激,只 要具备视差条件就能产生深度知觉。 双眼空间知觉的产生不需要对左右两输入分别 进行认知加工并与存储的信息进行比较。空间知 觉的首选可在特征检测的信息加工水平上就可完 成,不需要更高级认知活动参加。
双眼视差与深度知觉
视崖(visual cliff)即"视觉的悬崖"
实验证明,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的婴 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 亲,但均被拒绝。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 的能力。动物实验表明,凡是一出生就会行走的动 物,生后不久就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而生后 尚需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行走的动物,则和人类的婴 儿一样,要到会爬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出深度而 躲避"悬崖"。
一、运动知觉的参考系
(1)出现位移时,往往倾向于把知觉对象看作运动的, 而背景则被当作固定的; (2)一个小物体在大背景中运动,比起大物体在小背 景中运动看起来要慢得多; (3)一个物体通过一个平滑不变的背景时看起来显得 慢,而通过一个多样化的背景时由于提供了较多的参考点 看起来就显得快; (4)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同时发生位移,较小的物体 易被看作是运动的 (5)明暗各处不尽相同,发生位移时,较暗的物体易 被看作在运动; (6)被注视的物体倾向于运动的,不被注视的、模糊 不清的部分易被当作固定的背景。
感觉与知觉
同:都时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直接性 (在人的面前) 异: (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间于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一个过程。知 觉是纯粹的心理体会,受人的知觉经验的参与。 (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 分析器协同的结果,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在知觉表征的形成中,既有自下而上的技工,又 有自上而下的加工,这两种机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 互作用。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性(选择性) 感觉系统为我们提供的是关于光、色、声等个别 刺激特征或属性,但我们知觉到的是一个对应着某 种形状、质地、大小和位置的完整而具体的图形, 是哪些个别属性的统一体。 • 背景和对象可以相互转换。如可把黑板看作背景, 板书看作对象,同样也可把板书看作背景,黑板 看作对象。一般情况下,我们倾向于面积大的, 水平的,寒色的东西作为背景。
我们看一眼或听一遍上面的句子,都能够根据 上下文理解出“*”代表什么。(wheal,车轮; heel,脚后跟;peel,果皮;meal,膳食。)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 是维持恒定。知觉的这种特性成为知觉恒常性。 种类:视觉常性有大小常性、形状恒常性、明 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 其它如方位知觉常性等。 知觉常性的意义:使人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 情境。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性(选择性) • 对象知觉依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注意的选择作用 二是早期感觉经验
• 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这幅达利的名画中,拱门下的 白色天空可以看成是伏尔泰的前 额和头发,两位女士服装上白色 的部分是他的两颊,鼻子和下巴。
是树叶还是人体
三、听空间知觉 听空间知觉是对声音方向和声源远近的知觉。
(一)单耳线索 主要是依声音强弱判断声源远近。
(二)双耳线索 1.时间差 2.强度差:主要是高频声音方向定位的线索 3.位相差:主要是低频声音方向定位的线索
听觉方向定位要靠大脑两个半球的协同工作。 空间知觉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嗅觉、触摸觉、 动觉等也能确定方位。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联系: (1)感觉是知觉产生或形成的前提,知觉是 感觉的深入。 (2)感觉愈丰富愈精确,知觉越完整,越正 确。
二、知觉的种类 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 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涉及印象形成等 问题。除对人的直觉外,其他各种知觉都可称为 物体知觉。 据事物的特性分为时间、空间和运动知觉。 据知觉时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 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及视听知觉和触 摸知觉等。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 自下而上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是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个 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 便形成了知觉。 视崖(visual cliff)实验中很小的婴儿就能够形 成深度知觉而知(Gibso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