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题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②其人舍.然大喜:③及.其家穿井:④丁氏对.曰:⑤穿.井得一人:⑨国人道.之:⑩闻.之于宋君:⑪奈何..忧其坏?:..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②国人道之:③闻之于宋君: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⑤得一人之使:⑥求闻之若此: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⑧因往晓之:⑨晓之者: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舍:①太丘舍去:②其人舍然大喜:若:①若屈伸呼吸: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其:①及其家穿井:②其人曰:③何忧其坏: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闻①有闻而传之者:②闻之于宋君:③求闻之若此:④不若无闻也: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④告人曰:三、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班级姓名学号《穿井得一人》一、基础知识1.《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秦相____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是先秦________(派别)代表作品。
2.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及:_______________(2)国人道.之道:_______________(3)家无井而出溉汲..溉:_______________汲:_______________(4)及其家穿.井穿:_______________(5)吾穿井得.一人得:_______________(6)闻.之于宋君闻:_______________(7)得一人之使.使:__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14分)(一)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完整版)24.《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一、解释词语。
1. 穿井得一人2.及其家穿井3.有闻而传之者4.国人道之5.闻之于宋君。
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7.丁氏对曰8.不若无闻9.家无井而出溉汲二、翻译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有闻而传之者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杞人忧天《列子》一、解释词语。
1.身亡所寄2.因往晓之3.若屈伸呼吸4. 终日在天中行止5.只使坠6.亦不能有所中伤7.充塞四虚8.其人舍然大喜二、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5.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6.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7.其人曰:“奈地坏何?”8.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尊君在否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②其人舍.然大喜:③及.其家穿井:④丁氏对.曰:⑤穿.井得一人:⑨国人道.之:⑩闻.之于宋君:⑪奈何..忧其坏?:..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②国人道之:③闻之于宋君: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⑤得一人之使:⑥求闻之若此: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⑧因往晓之:⑨晓之者: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舍:①太丘舍去:②其人舍然大喜:若:①若屈伸呼吸: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其:①及其家穿井:②其人曰:③何忧其坏: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闻①有闻而传之者:②闻之于宋君:③求闻之若此:④不若无闻也: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④告人曰:二、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三、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解析】C若: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解析】A “舍”同“释”,消除,解除;舍:放弃。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阅读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B卷:能力提升三、课内简答题: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解析】C若: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解析】A “舍”同“释”,消除,解除;舍:放弃。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省略句,省略主语。
人教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比较阅读专练《穿井得一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4分)【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4)愿.王察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分)(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分)3.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6分)(一)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二)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3)先自度.其足( ) (4)遽契.其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测试题
阅读练习: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溉汲..()杞.国()崩坠.()废寝.食()星宿.()耶.()光耀.()充塞.()躇.步()跐蹈..()舍.然()二、解释下列字词宋之丁氏之: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溉:汲:常一人居外常:居:及其家穿井及:穿:吾穿井得一人得: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国人道之道:闻之于宋君闻: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令:于:身亡所寄亡:寄:废寝食者废:寝:食:者:因往晓之因:往:晓:不当坠耶当:坠:耶:天,积气耳积气:耳若屈伸呼吸若:终日在天中行止终日:行止:只使坠只使:积块耳积块: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亦:舍然:三、翻译下列句子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6、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7、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8、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课文理解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通过《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文中杞国人人“忧天地崩坠”,因此“晓之者”从“天”“地”两方面加以开导。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部编版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精品检测题班级:姓名:说明:参照部编版新教材整理,按课下注释、重点句子翻译、重点知识理解三个知识板块整理的习题,方便实用。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三、重点知识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闻”的意思。
①、闻之于宋君:②、求闻之若此:③、不若无闻也: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闻.之于宋君:②、求闻.之若此:③、亡.处亡气:④、其人舍.然大喜:3、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答:4、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答:5、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答:6、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答:7、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8、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答: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穿井得一人》【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注】①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②夔:我国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正夔一足,信.乎(相信)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推荐,荐举)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关键)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从井里取水)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夔能和之,以平天下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C.有闻而传之者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省略句,省略主语。
(丁氏)告人曰。
二、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穿井得一人》 中考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给下文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解释加点的词:及.其家穿井(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翻译句子;(1)吾穿井得一人。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等到…时候 ;议论3.(1)我打了一口井,多出了一个人的使用。
(2)是多出了一个人的使用,而不是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4.道听途说的话是不足为信的。
试题2: 《穿井得一人》 中考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⑶ 有闻.而传之者 ( )(4) 闻.之于宋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3.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答案:1.(1)等到…时候(2)说,讲 (3)听说 (4)使……听说2.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3.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试题3: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B卷:能力提升三、课内简答题: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②其人舍.然大喜:③及.其家穿井:④丁氏对.曰:⑤穿.井得一人:⑨国人道.之:⑩闻.之于宋君:⑪奈何..忧其坏?:..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②国人道之:③闻之于宋君: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⑤得一人之使:⑥求闻之若此: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⑧因往晓之:⑨晓之者: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舍:①太丘舍去:②其人舍然大喜:若:①若屈伸呼吸: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其:①及其家穿井:②其人曰:③何忧其坏: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闻①有闻而传之者:②闻之于宋君:③求闻之若此:④不若无闻也: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④告人曰: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一、解释词语。
1. 穿.井得一人
2.及.其家穿井
3.有闻.而传.之者
4.国人
..道之
5.闻.之于宋君。
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7.丁氏对.曰 8.不若
..无闻
9.家无井而出溉汲
..
二、翻译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
2. 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
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杞人忧天《列子》
一、解释词语。
1.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
4. 终日在天中行止
..
5.只使
..
..坠 6.亦不能有所中伤
7.充塞四虚
..大喜
.. 8.其人舍然
二、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5.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6.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7.其人曰:“奈地坏何?”
8.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子尊君在否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得一人之使
3.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以
.. D.亦不能有所中伤
..
..讲论文义 C.其人舍然大喜
..为师矣 B. 与儿女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日月星辰,不当坠乎?默写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2. ,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歌以咏志。
3. 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6.乡书何处达?。
8.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
9. 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13. ,崔九堂前几度闻。
,落花时节又逢君。
14. 强欲登高去,。
,应傍战场开。
15. ,受降城外月如霜。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35.我们大家要学习他。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
的人。
36.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37.夫君子之行,,。
38.非淡泊无以明志,。
39.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40. ,险躁则不能治性。
41.年与时驰,,,,,。
42.远远地街灯明了,。
,。
43.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44.你看,,,。
45.我想他们此刻,,不信,,。
51. ,。
,却话巴山夜雨时。
53. ,。
,铁马冰河入梦来。
54. ,。
,山入潼关不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