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

项目二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 二、液压传动的定义
流体传动: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传递和 控制的传动方式,流体传动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参数,一是 液体的流动速度,一个是液体流动中的压力。
液压传动,气压传动虽然工作介质不同,但传动中都 要依靠工作介质的流动速度和压力,所以都属于流体传动。
项目二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
五、液压传动的优点
与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在同等功率的条件下,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运动惯性小、反应快,可以出大力或力矩; (2)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比可达100~2000), 机械传动实现无级调速较困难,中小型直流电机的调速比一 般为2~4.; (3)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4)容易实现自动控制和遥控; (5)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6)可自行实现机件的润滑; (7)便于机器零部件的设计布局。(元件之间管路连接)
项目二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
六、液压传动的缺点
(1)液压油泄漏,污染环境和引起火灾; (2)机件之间的机械阻力和粘性阻力、流体流动阻力和泄 漏,导致液压系统的总效率降低; (3)液压油工作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很高(油液变性、粘 度变低、泄漏量变大)和很低(粘度变大、液体流动阻力变 大)温的条件下工作困难; (4)液压油的泄漏和可压缩性,得不到严格的传动比; (5)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形状公差和形位公差 要求高) (6)液压介质易受污染,导致机件运动易卡阻。
一般液压油的密度为900Kg/m3
2、可压缩性
一般情况下,纯净油液的体积模量K=(1.4~2)×103MPa,数 值很大,故一般认为油液是不可压缩的。但是当油液中混入 空气,油液的抗压缩性能就会严重降低,所以在实际计算中 常取液压油的体积模量K =0.7×103MPa
液压发展简史及应用

液压发展简史及应用液压技术是一种以液体传递能量和实现机械动作的工程技术。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铁路、冶金、化工、石油、军事、船舶等领域。
下面将从液压发展的历史和液压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液压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当时,伯努利等科学家开始研究流体的性质以及压力在管道中的传递规律。
在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帕斯卡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即压力在一个容器中的任何一个点上的变化都会均匀地传递到容器的各个部分。
这一定律为液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机械工程发展迅速,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开始用液体(以水为主)代替传统的机械装置作为动力传递媒介。
1872年,美国工程师约瑟夫·布拉姆厄尔成功地发明了液压发动机,从而正式奠定了液压技术的基础。
20世纪初,液压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10年,马塞尔·贝斯通发明了液压泵,用于产生高压油液。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装置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1945年,工程师哈里·福斯伯格发明了液压辅助制动系统,这是液压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第一个应用。
此后,液压刹车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到了20世纪50年代,液压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航空航天领域,液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操纵系统和刹车系统等。
在工程机械领域,液压技术被用于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各种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和动作控制。
液压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近年来,高性能液压油的开发和应用,使得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结合也得到了推广,从而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动作控制。
此外,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变速器等新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
总的来说,液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
液压切割的发展历程

液压切割的发展历程液压技术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六个阶段:- 起源阶段:液压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并提出了杠杆原理和滑轮原理,为后来的液压技术奠定了基础。
古代的城市工程中也应用了液压装置,如水道、水闸、水车等。
- 初步应用阶段:18世纪末,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布兰肯肖夫发明了水力压力机,这是液压技术的最早应用,它的出现使加工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随后,法国工程师约瑟夫·博朗利研制了用于铸造机床的液压系统,使机械加工过程更加准确。
- 工业化发展阶段:在20世纪初,液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1910年,法国工程师安德烈·波利特发明了用于铸造机床的液压缸,这是液压技术在机械工业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液压技术在钢铁、机床、船舶、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汽车制造业。
液压系统替代了原有的钢丝绳、杠杆、链条、摇杆等传动方式,使汽车的操纵更加方便、准确和灵活。
- 电液混合阶段:20世纪50年代,电气液压元件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得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
60年代初,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液混合技术的应用,液压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 智能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液压技术进入了智能化发展阶段。
电控液压技术相继出现,液压系统的控制精度、性能和适应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90年代以来,以“智能流”的液压系统为代表的液压技术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使得液压控制技术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 绿色化发展阶段: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液压系统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液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减少液压系统的能耗、降低噪音和振动、缩小体积和重量、提高可靠性和寿命等方面,都是液压技术发展的绿色化方向。
目前国内外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国内外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液压技术现状液压技术相对机械传动来说是⼀门新技术,从17世纪中叶巴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珠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台⽔压机算起也只有⼆、三百年的历史。
近代液压系统技术在⼯业上真正推⼴使⽤亦是本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于它和微电⼦技术密切结合、得以在尽可能⼩的空间内传递出尽可能⼤的功率并加以精确控制,更是近15年内的新事物。
我国液压⾏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有⼀定⽣产能⼒和技术⽔平,初具规模的⽣产科研体系。
⽬前全国约有近300家企业,还有液压研究室(所)、国家级液压元件质监督检测中⼼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液压站已可为⼯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塑机、冶⾦、矿⼭、⽯油化⼯、铁路、船舶、轻⼯机械提供⽐较齐全的产品。
⽬前,液压元件产品约有1000个品种,近10000个规格。
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产品⽔平有⼀定提⾼,⽣产出⼀些具有世界⽔平的产品。
另外,在CAD和CAT技术、污染控制、故障诊断、机电⼀体化、海⽔及⾼⽔基溶液的应⽤、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等⽅⾯也取得可喜成果,不少成果并已⽤于⽣产。
我国液压⼯业重视同国外企业进⾏有效的经济和技术合作,近年来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等制造技术,为提⾼产品⽔平和⽣产能⼒起了重要作⽤。
⽬前已和美国、⽇本、德国共同建⽴了某些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将推动我国液压⼯业的发展。
⼆、国外液压⼯业发展概况;(1)液压⼯业⽣产规模在国外,液压⼯业的发展速度⾼于机械⼯业。
美、⽇、德等主要国家⼈均产值以⽇本为最⾼,其主要原因是⽇本⼯⼚设备⾃动化程度⾼和⽣产管理完警。
此外,⽇本各企业外协盘⼤,它将⼀些零件扩散给协作⼚加⼯,实现零件专业化,这也是销售额⾼的原因之⼀。
(2)世界液压⼯业市场概况:A)液压产品需求动向液压技术的应⽤领域越来趣⼴泛,据分机建筑⼯程机械、农机等⾏⾛机械是液压⼯业的主要⽤户,在产业机械中,机床、冶⾦,塑机是主要⽤户。
由于机床、塑机、万味吕⼊等⾏业部分传动已被电⽓传动所取代,其需求量减少,建筑、⼯程、冶⾦等需要量的⽐重。
我国液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我国液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近代液压技术在上个世纪的石油工业中发展,舰船炮塔转位器最早出现液压产品,随后车床及磨床上也得到应用。
上个世纪30年代,普通车床上开始应用液压传动。
二战期间,伺服液压元件及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致使液压技术获得极速发展。
1、液压系统应用领域20世纪50年代,伴随经济复苏,加工过程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使液压技术可能转向民用领域,在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上世纪60年代至今,因航天、航空、电子等技术发展,液压技术得到推广,在机械行业、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得以使用。
总体而言,液压系统在以下7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1)机械行业。
机械行业的液压系统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等设备的液压件。
(2)冶金行业。
冶金行业液压产品大约占设备总费用11%,其行业改造为液压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
此外,大量泵、阀、油缸也为液压系统必不可少的液压元件。
(3)武器设备。
当代武器设备上的液压元件的维护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成为提高战斗力和武器寿命的重要因素。
(4)机床设备。
目前数控机床已为精密加工提供了可能,机床的液压系统所须大量泵阀液、气压元件。
(5)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所需的变向助力泵,汽车制造设备上的各种泵阀、气源以及气缸等液压元件。
(6)液压测试台。
液压新产品投产前均需相应试验台进行测试其性能好坏,液压测试台成为液压技术的应用场合之一。
(7)游乐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娱乐设施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
游乐设备上液压产品的使用极为普遍。
2、我国液压技术发展现状液压传动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及控制的传动方式。
相对其它传动形式,其具有输入力量大,结构紧凑,体积小,调速便利及便于控制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正经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但因液压元件基础研究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其核心技术提升,正处于困难和机遇并存阶段。
液压技术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
液压技术发展历史

液压元件以其功率大,安装布置简便,易于受控,操作方便舒适,故障率低,便于维护等优点,非常适于结构形态多变,工作条件恶劣的农业机械的应用.几十年来,液压技术不仅在农机,机床,工程机械,建筑机械,航天航空设备等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全世界液压元件市场销售额已超过二百亿美元,我国液压行业产值已近80亿人民币.按其重要程度计算,在国外发达国家,农机用液压元件市场份额始终属于前5名,我国农机用液压元件需求量在四百万件以上,在国内各行业中,数量最多.进入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装备上广泛应用电子,液压,新型材料等高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机的操纵性、舒适性、方便性和智能化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精确农业提供新的装备. 我国在"十五"期间,将以实现水稻、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田间作业机械、节水装备、农用配套动力和关键部件及农用运输等几个领域产品为发展的重点,进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动力换档及静液压驱动技术,联合收割机电液自动化作业监测技术与控制技术.我国到2005年,60%以上的重要农机产品达到国际80年代末期水平,新开发的品种70%以上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要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接近国际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水平,到2015年,农机综合技术水平基本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这样,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得到了契机.综上所述,在新世纪中,我国农机行业将有明显的进步,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将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农业机械是使用液压元件,数量最多,品种最少,价格最低,因此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领域.所谓数量最多,是农机用液压元件年需求量四百万件以上,始终处于国内各行业之首.所谓品种最少,是农机用液压元件品种占国产液压元件产品不足十分之一,所谓价格最低,是指农机用液压元件价格比工业用液压元件价格低很多,甚至低几倍,以齿轮泵为例,农用齿轮泵售价几十元到一百多元,而工业用齿轮泵要四,五百元,价格相差四,五倍.所谓最具发展潜力,是指我国农机是采用液压技术最少的行业.国外先进国家液压元件产值占机械行业产值的3-4%,而我国仅为0.8-1%.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液压技术在农机上应用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我国农民购买力低,限制了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采用液压技术的农机质量档次提高了,价格也上去了,农民很难接受,这样主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难以有大的提高.因此,主机厂不得不以降低配置,改变配置来换取市场使主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都下降.随着改革开发,农民购买力提高,尤其是我国农民首创的联合收割机易地作业,推动了我国农机的发展,加快了农机采用液压技术的步伐,为更多的农机产品应用液压技术打开可前进之门.因此,在我国,农机成为采用液压技术的最为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1.农机市场的概况我国农机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几十年.国外先进国家如美国在1940年,英国在1950年,日本在1967年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国在二十世纪末农业机械化水平约50%.我国农业需要各种农机,尤其是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发展所需的各种装备,还远远地满足不了需要.正因为如此,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农机市场.目前,我国机耕面积为58%,机收面积,小麦约为30%,水稻为4%,玉米为1.7%.在2005年,每年联合收割机的需求量为:小麦联合收割机4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5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为2.5万台,其他经济作物收割机约1万台,仅联合收割机市场总量逾百亿元,大中型马力拖拉机约8万台,如此巨大市场,早已令外商垂延欲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日本水稻联合收割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售价20-24万元一台,年销售1200多台,且供不应求,农民甚至持币待购.不难看出,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农机、农产品将会加速涌进中国市场.我国农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机质量,才能巩固占领中国市场.尽管我国农民购买力相对较低,但农民已经意识到购买农机不仅仅是解决温饱的生产工具而是一种创造更多财富的投资行为.更由于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为农机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也带动了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2.农机对液压技术的需求农业机械本身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农机对液压元件有许多特殊要求,如价格,可靠性高等.农机对液压技术的需求主要包括:1)节能技术我国农机动力已达4.5亿千瓦.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使主机性能得到优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节省450万千瓦的动力,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吸引许多科技人员为之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智力,并且取得许多成果和进展.2)对静液压驱动技术的需求静液压驱动装置可以无级变速,易于布局,比功率大,调速范围宽,低速稳定性好.特别适于结构形态多样化,行驶速度不高的农业机械,路面机械.采用静液压驱动的联合收割机比机械传动的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高及辅助工作时间少,工作效率提高10-30%,比机械传动的联合收割机收净率高1-2%,操作方便,舒适,减轻劳动强度,易于维护保养,故障率低,目前国产机械传动联合收割机故障30%是由于变速箱引起的,变速箱振动大,影响其他工作部件的使用寿命.静液压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可使发动机在客观定工况下工作,保证其他部件的恒速工作,并有极佳的最低稳定行驶速度,适于收获高产作物及倒伏作物.而机械传动联合收割机越是丰产越易堵塞,给农民带来的不是丰收的欣喜,而是不必要的精神损伤.3)无泄漏技术泄漏、噪声,这些早期故障是液压行业的顽症,也是限制液压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液压技术中的无泄漏技术,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新型管接头组件的开发,螺纹式插装阀.组合密封,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技术等,这些共性技术的逐渐推广,对我国农业机械性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3.液压技术在农机的应用前景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的农机液压件的应用,应该说是方兴未艾.随着我国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民正从追求价格便宜向追求性能好,操作舒适方向发展,这对农机应用液压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液压技术的应用,将使我国农机质量和技术含量有显著提高,对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巩固占领国内市场起着根本性作用,对农民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活质量水准,增加投资收入,影响非常显著.液压技术将在下列农机上大显身手:1)新型大马力拖拉机及其作业机具,如耕种机具,精播机、高地隙拖拉机和配套机具.2)农业基本建设机具——水渠门砌机械,闸门起闭机,开沟机、清淤机、装载机、拖拉机、平地机.3)大型植保机械——高地隙宽杆喷雾机、平移式喷灌机等.4)高产作物栽培和收获机械——小麦、玉米、棉花间套作机械、水稻收获机械、高速插身机.5)农业机械人、设施农业机械人、机械手和自动化成套设备:精准农业作业机具、智能化播种机、施肥机及植保机械.6)农林作业机具——钻孔机、林业拖拉机、木材搬运机.7)渔业机械——启网机、吊装机、干冰制造机.8)农用运输机械——多功能作业的农用汽车.9)牧业机械——牧草收获机、饲料造粒机、高密度打捆机.10)经济作物机械——采棉机、水果收获机、马铃薯、红薯、甜菜、甘蔗收获机、高地隙芦苇收获机,花生、菜油收获机4.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将不断得到发展,各种新产品将不断问世,液压技术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大.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是液压技术在农业上大放异彩的时代,每一个液压技术人员应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个时代增光添彩,为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编辑推荐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发展前景株洲114机械网2010年4月22日9:51:30 点击率:0 来源:本站原创【核心提示:全世界液压元件市场销售额已超过二百亿美元,我国液压行业产值已近80亿人民币.按其重要程度计算,在国外发达国家,农机用液压元件市场份额始终属于前5名,我国农机用液压元件需求量在四百万件以上,在国内各行业中,数量最多.进入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液压元件以其功率大,安装布置简便,易于受控,操作方便舒适,故障率低,便于维护等优点,非常适于结构形态多变,工作条件恶劣的的应用.几十年来,液压技术不仅在农机,机床,,航天航空设备等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全世界液压元件市场销售额已超过二百亿美元,我国液压行业产值已近80亿人民币.按其重要程度计算,在国外发达国家,农机用液压元件市场份额始终属于前5名,我国农机用液压元件需求量在四百万件以上,在国内各行业中,数量最多.进入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装备上广泛应用电子,液压,新型材料等高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机的操纵性、舒适性、方便性和智能化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精确农业提供新的装备. 我国在"十五"期间,将以实现水稻、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田间作业机械、节水装备、农用配套动力和关键部件及农用运输等几个领域产品为发展的重点,进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动力换档及静液压驱动技术,联合收割机电液自动化作业监测技术与我国到2005年,60%以上的重要农机产品达到国际80年代末期水平,新开发的品种70%以上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要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接近国际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水平,到2015年,农机综合技术水平基本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这样,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得到了契机.综上所述,在新世纪中,我国农机行业将有明显的进步, 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将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作出重要贡献.我国是使用液压元件,数量最多,品种最少,价格最低,因此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领域.所谓数量最多,是农机用液压元件年需求量四百万件以上,始终处于国内各行业之首.所谓品种最少,是农机用液压元件品种占国产液压元件产品不足十分之一,所谓价格最低,是指农机用液压元件价格比工业用液压元件价格低很多,甚至低几倍,以泵为例,农用齿轮泵售价几十元到一百多元,而工业用齿轮泵要四,五百元,价格相差四,五倍.所谓最具发展潜力,是指我国农机是采用液压技术最少的行业.国外先进国家液压元件产值占机械行业产值的3-4%,而我国仅为0.8-1%.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液压技术在农机上应用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我国农民购买力低,限制了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采用液压技术的农机质量档次提高了,价格也上去了,农民很难接受,这样主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难以有大的提高.因此,主机厂不得不以降低配置,改变配置来换取市场使主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都下降.随着改革开发,农民购买力提高,尤其是我国农民首创的联合收割机易地作业,推动了我国农机的发展,加快了农机采用液压技术的步伐,为更多的农机产品应用液压技术打开可前进之门.因此,在我国,农机成为采用液压技术的最为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1.农机市场的概况我国农机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几十年.国外先进国家如美国在1940年,英国在1950年,日本在1967年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国在二十世纪末农业机械化水平约50%.我国农业需要各种农机,尤其是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发展所需的各种装备,还远远地满足不了需要.正因为如此,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农机市场.目前,我国机耕面积为58%,机收面积,小麦约为30%,水稻为4%,玉米为1.7%.在2005年,每年联合收割机的需求量为:小麦联合收割机4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5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为2.5万台,其他经济作物收割机约1万台,仅联合收割机市场总量逾百亿元,大中型马力拖拉机约8万台,如此巨大市场,早已令外商垂延欲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日本水稻联合收割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售价20-24万元一台,年销售1200多台,且供不应求,农民甚至持币待购.不难看出,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农机、农产品将会加速涌进中国市场.我国农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机质量,才能巩固占领中国市场.尽管我国农民购买力相对较低,但农民已经意识到购买农机不仅仅是解决温饱的生产工具而是一种创造更多财富的投资行为.更由于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为农机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也带动了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2.农机对液压技术的需求农业机械本身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农机对液压元件有许多特殊要求,如价格,可靠性高等.农机对液压技术的需求主要包括:我国农机动力已达4.5亿千瓦.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使主机性能得到优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节省450万千瓦的动力,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吸引许多科技人员为之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智力,并且取得许多成果和进展.2)对静液压驱动技术的需求静液压驱动装置可以无级变速,易于布局,比功率大,调速范围宽,低速稳定性好.特别适于结构形态多样化,行驶速度不高的农业机械,路面机械.采用静液压驱动的联合收割机比机械传动的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高及辅助工作时间少,工作效率提高10-30%,比机械传动的联合收割机收净率高1-2%,操作方便,舒适,减轻劳动强度,易于维护保养,故障率低,目前国产机械传动联合收割机故障30%是由于变速箱引起的,变速箱振动大,影响其他工作部件的使用寿命.静液压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可使发动机在客观定工况下工作,保证其他部件的恒速工作,并有极佳的最低稳定行驶速度,适于收获高产作物及倒伏作物.而机械传动联合收割机越是丰产越易堵塞,给农民带来的不是丰收的欣喜,而是不必要的精神损伤.3)无泄漏技术泄漏、噪声,这些早期故障是液压行业的顽症,也是限制液压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液压技术中的无泄漏技术,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新型管接头组件的开发,螺纹式插装阀.组合密封,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技术等,这些共性技术的逐渐推广,对我国农业机械性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3.液压技术在农机的应用前景液压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的农机液压件的应用,应该说是方兴未艾.随着我国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民正从追求价格便宜向追求性能好,操作舒适方向发展,这对农机应用液压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液压技术的应用,将使我国农机质量和技术含量有显著提高,对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巩固占领国内市场起着根本性作用,对农民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活质量水准,增加投资收入,影响非常显著.液压技术将在下列农机上大显身手:1)新型大马力拖拉机及其作业机具,如耕种机具,精播机、高地隙拖拉机和配套机具.2)农业基本建设机具mm水渠门砌机械,闸门起闭机,开沟机、清淤机、装载机、拖拉机、平地机.3)大型植保机械mm高地隙宽杆喷雾机、平移式喷灌机等.4)高产作物栽培和收获机械mm小麦、玉米、棉花间套作机械、水稻收获机械、高速插身机.5)农业机械人、设施农业机械人、机械手和自动化成套设备:精准农业作业机具、智能化播种机、施肥机及植保机械.6)农林作业机具mm钻孔机、林业拖拉机、木材搬运机.7)渔业机械mm启网机、干冰制造机.8)农用运输机械mm多功能作业的农用汽车.9)牧业机械mm牧草收获机、饲料造粒机、高密度打捆机.10) 经济作物机械mm采棉机、水果收获机、马铃薯、红薯、甜菜、甘蔗收获机、高地隙芦苇收获机,花生、菜油收获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将不断得到发展,各种新产品将不断问世,液压技术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大.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是液压技术在农业上大放异彩的时代,每一个液压技术人员应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个时代增光添彩,为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已有0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液压工程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它直接关系到机电产品的先进程度和质量水平.液压工程技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公元前埃及人使用风箱产生压缩空气助燃开始,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工艺制造水平低下,发展缓慢,几乎停滞不前;随着工艺制造水平的提高,到上世纪30年代,开始生产液压元件,并首先应用于机床;到上世纪50、60、70年代,由于工艺水平有很大提高,液压技术也迅速发展,它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是实现现代传动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其发展速度仅次于电子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流体技术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液压与气动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外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的自动生产线,几乎都采用了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蓝天到水下,从军用到民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到处都有液压与气动技术,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液压(与气动)技术方面的先进程度不高,在节能、耐用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普及应用方面也仅及国外的三分之一.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技术,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艺水平的极大提高,液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实现现代传动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其发展速度仅次于电子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流体技术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液压与气动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外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的自动生产线,均采用了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很多领域均需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与思考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与思考一、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液压传动就利用液体物质所特有的性质对能量进行控制与传动的一种新的方式,液压传动装置依靠机械对流体介质进行操控使其可以传递能力。
相比较于传统的电力和机械传动来说,输出功率大,质量较轻,惯性也比较小,控制与调速方便是液压传动的突出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与民用工业、工程机械、汽车与船舶机床。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液压技术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1920 年以后,其发展更为迅速。
随着19世纪30年代平衡式叶片泵的发明液压传动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近三分之一的机床应用了液压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机械工艺水平的提高,液压技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迅速的发展,液压传动技术逐步形成了包括检测、控制与会传动为一体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
液压技术的发展程度牵动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命脉。
二、液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一)液压传动技术的优点。
在各种工作机械中,液压传动相比较其他基本的传动方式如机械传动、气压传动、以及电气传动。
有其独特的优点。
1.有润滑作用,延长元件和系统的寿命。
液压传动大多数是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的介质,矿物质油可以润滑运动面,减少运用面的摩擦,从而使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2.调整速度较为容易。
液压传动装置的速度调整很简单,只需要调整流量的控制阀来进行无级调速。
3.与其他机械传动装置相比较在相同的功率下,液压传动所执行的元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更为紧凑。
液压传动一般使用的压力是在70Mpa左右,也可达到50Mpa。
但是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远小于同样输出压力的电机或其他机械传动装置的。
4.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
液压传动设备配上其他元件,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利用可以的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可以实现高程度的自动化控制。
(二)液压传动技术的缺点。
总而言之,液压传动装置的优点很突出,但不可否认其自身也存在这令人无法忽视的缺点。
中外液压气动技术发展史

中外液压气动技术发展史液压气动技术是一种以液体和气体作为能量传递媒介的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化工、冶金等领域。
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真正的液压气动技术起源于近代工业革命。
19世纪初,英国工程师Joseph Bramah发明了液压技术的雏形,他设计了一种基于活塞和水力原理的液压机。
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效率,为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液压气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1830年代,英国工程师George Stephenson使用液压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这标志着液压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19世纪中叶,法国工程师Pascal Léon发明了蒸汽压力传动技术,开创了液压气动技术的新篇章。
他设计了一种基于蒸汽压力的液压机械装置,这项发明在船舶工业和铁路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William Armstrong设计了一种基于水压力的液压机械装置,这是液压技术的重要进步。
随后,美国工程师Harry F. Vickers发明了液压泵,使得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液压气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元件的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20世纪50年代,德国工程师Hans Peter Maag发明了液压比例阀,实现了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此后,液压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工程机械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气动技术也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初,德国工程师Felix Wankel发明了内燃机,使得气动技术在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程师Akio Morita发明了气动控制系统,使得气动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气动技术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20世纪70年代,德国工程师Friedrich Stiebel发明了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了液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 在实际生产中,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 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液压传动的定义
• 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能进行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传动方 式。它通过密封容积内液体的压力能,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 为液体的压力能,再通过管道和控制元件将这种压力能进行传 递和转换,实现执行机构的运动。
液压传动的原理
• 液压传动的原理基于帕斯卡原理,即施加在液体上的压力可以等值地传递到液体内部的任何点。液压系统通过改变密封容 积内的液体压力,实现执行机构的直线或旋转运动。
新和技术升级,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 液压传动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工 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实际生产中,液压传 动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元件设计、系统控制等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 值计算方法的不断发展,液压传动的仿真和优化设计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他领域的应用
医疗器械
液压传动在医疗器械中有广泛应 用,如手术台驱动装置、医用影 像设备等,能够为医疗诊断和治 疗提供精准的控制。
建筑行业
在建筑行业中,液压传动系统用 于控制建筑设备的升降、平移等 功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 效率。
05
液压发展历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液压传动发展概况
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
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
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机械的传动方式
一切机械都有其相应的传动机构借助于它达到对动力的传递和控制的目的。
机械传动——通过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机件直接把动力传送到执行机
构的传递方式。
电气传动——利用电力设备,通过调节电参数来传递或控制动力的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静压
力传递动力
液体传动
液力传动——利用液体静流
动动能传递动力
流体传动
气压传动
气体传动
气力传动。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二十一世纪国内外的液压技术日渐走向成熟,但由于液压技术存在的一些优缺点,导致液压技术的发展速度受限。
本文介绍了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液压技术的一些发展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新兴技术一.液压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液压传动在工业上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
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液压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渗透,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
现今,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发达国家产的95%的工程机械生、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进入液压技术领域,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方面采取了这些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性能仿真﹑自动绘图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可提升液压产品的质量,优化其性能,减低成本,并大大缩短其生产和交货周期。
在设备控制方面,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可简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动化水平,并增加产品的可靠性。
因此,近年来,液压行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予极大的关注,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推广使用和数字控制液压元件的研制开发尤其突出。
二.液压技术的地位液压传动作为一种传动方式,由于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单位输出的功率大;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且调节方便;操纵方便,与电子技术结合更易与实现各种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惯量小,响应速度快,启动、制动和换向迅速;配置灵活,组装方便;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用矿物质油为工作介质,自润滑性好;可靠耐用等独到的特点,已成功地用于一切需要中等以上功率输出,且需对运动过程进行灵活控制和调节的地方,是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液压技术教学课件(全)pptx

齿轮马达
通过输入压力油使齿轮旋 转,从而输出扭矩和转速 。
叶片马达
压力油作用在叶片上,使 叶片带动转子旋转,输出 扭矩和转速。
柱塞马达
通过柱塞在缸体内的往复 运动,将液压能转换为机 械能,输出扭矩和转速。
液压缸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单作用液压缸
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靠外力实 现反向运动。
双作用液压缸
可向两个方向运动,通过换向阀改 变油液流动方向实现正反向运动。
速度异常
可能是由于节流阀、调速阀等 元件故障或调整不当导致的。
动作异常
可能是由于换向阀、顺序阀等 元件故障或调整不当导致的。
噪声和振动
可能是由于液压泵、马达等元 件磨损严重或气穴现象导致的
。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观察法
通过观察液压系统的外观、液 位、油质等判断系统是否正常
。
听诊法
通过听液压系统的声音判断是 否有异常噪声。
为满足高精度制造和高端装备的需求,高 精度、高响应液压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将受到关注。
复杂环境下的液压系统可靠性
多领域融合与跨学科合作
在极端温度、强腐蚀等复杂环境下,如何 保证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一个重 要挑战。
随着液压技术与机械、电子、控制等多领域 的深度融合,跨学科合作将成为推动液压技 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THANKS
感谢观看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并进行 合理的布局和连接。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按传动件(工作介质)不同,
传动
机械传动 电气传动 流体传动 复合传动
液体传动 气体传动
液力传动 液压传动
第一章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传动装置:
一、液压传动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液压传动从17世纪帕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1795 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没有 成熟的液压传动技术和液压元件,且工艺制造水平低下,发展 缓慢,几乎停滞。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应用
机器 原动机——动力源 的组成
电动机
内燃机
燃气轮机
其它形式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应用
机器 的组成
原动机——动力源 传动装置——实现动力(能量)的转换与控 制, 以满足工作机对力(转矩)、工作速 度 (或转速)及位置的要求。 工作机——对外做功
传动过程中必须经过两次能量转换 传动必须在密封容器内进行,而且密封容
积要发生变化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作用及图形符号? 液压传动有那些优缺点?
作业
1、什么是液压传动? 2、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
作用是什么?
第二节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
传动装置:
二、液压传动原理与组成
4、两个重要概念 (1) 液压传动中的液体压力取决于负载 (2) 流量决定速度
不考虑泄漏,运动速度与外负载无关
压力和流量是液压传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 参数。
二、液压传动原理与组成
1、液压传动的基本组成
执行元件 控制元件
工作介质
动力元件 辅助元件
1、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1)、动力元件 即液压泵,
液压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液压传动技术历史作者:若夕静学号:201179250218摘要:结合电子信息技术1.传动技术的历史液压技术从1795年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在工业上的真正推广使用却是20世纪中叶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武器装备上用上了功率大、反应快、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本身的发展。
战后,液压技术迅速由军事转入民用,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锻压机械、冶金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向前推进,并在各个工业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1】。
1.1早期-发展缓慢1650年帕斯卡提出了静止液体中的压力传播规律——帕斯卡原理,1686年牛顿揭示了粘性液体的内摩擦定律,18世纪流体力学的两个重要原理——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能量方程相继建立,为液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布莱士·帕斯卡(Blasé Pascal ,1623-1662)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
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1.2中期-迅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
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2】。
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3】。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液压传动技术现状及趋势学生姓名刘颖学号专业班级机09-9班指导老师钟金豹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二十一世纪国内外的液压技术日渐走向成熟,但由于液压技术存在的一些优缺点,导致液压技术的发展速度受限。
本文介绍了液压传动技术的一些优缺点和国内外液压技术的一些发展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新兴技术国内外液压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液压传动技术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是由19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兵器上用上了功率大,反应快,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兵器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的发展。
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并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材料科学,控制技术,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
由于军事及建设需要的刺激,液压技术日益成熟。
20世纪60年代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
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优势。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
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因而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液压机文献综述

液压机文献综述液压机文献综述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压力为动力来源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液压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液压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液压机的发展历程液压机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中叶,由英国的约瑟夫·布拉曼发明。
早期的液压机主要应用于船舶和机床等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液压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液压机的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液压机,如数控液压机、电液伺服液压机等。
这些新型液压机的出现,使得液压机的控制精度、生产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以液体压力为动力来源,通过液压缸将液体的压力转化为活塞的直线运动。
活塞的运动速度和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液压机的工作过程中,液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液压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于液压机的精确控制。
三、液压机的性能特点1.高压力:液压机可以产生很高的压力,从而可以实现对于材料的深层次加工。
2.高精度:通过数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液压机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
3.高效率:液压机的传动效率较高,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4.广泛适用性:液压机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如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四、液压机的应用领域1.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零件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如铸件、锻件、钣金件等。
2.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飞行器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如飞机、火箭、卫星等。
3.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如发动机的装配、车身的焊接等。
4.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如石油钻井平台、化工反应器等。
液压发展的历史

液压发展的历史
液压系统将动力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这一过程通过利用密闭液体作为媒介而完成。
通过密闭液体处理传递力或传递运动的科学叫做“液压学”,液压学一词源于希腊语“hydros”,它的意思为水。
液压学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仅有数百年历史。
它开始于一位名叫布莱斯·帕斯卡的人发现的液压杠杆传动原理。
这一原理后来被称为帕斯卡定律。
虽然帕斯卡作出了这一发现,但却是另一位名叫约瑟·布拉姆的人,在他于1795 年制造的水压机中首次使液压得到了实际使用。
在这一水压机中作为媒介利用的液体就是水。
液压发展史

液压发展史
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
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
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
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 1955 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
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
扩展资料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出了连续介质的概念,建立了无粘性流体运...
-
1648年法国B.Pascal提出静止液体中流体传动定律,奠定了液体静力学基础
17世纪Newton针对粘性流体运动的内摩擦力提出了牛顿粘性定律
1738年瑞士人欧拉(L.Euler)提出了连续介质的概念,建立了无粘性流体运动的欧拉方程。
同年,瑞士人伯努利(D.Bernoulli)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流速、压力、高度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这两个方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建立的标志
1827年法国人纳维(C.L.M.Navier)建立了粘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1845年英国人斯托克斯G.G.Stokes)又以更合理的方式导出这组方程,N—S方程
1883年英国人雷诺(O.Reynolds)发现流体的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建立了湍流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795年英国布拉默(J.Bramah)提出了关于液压机的专利,2年后制造了手动泵供压的水压机。
1826年后水压机已被广泛应用——采用水介质的液压传动技术应用的时代。
然而,水的粘性低、润滑性差、材料的防锈等带来诸多弊端。
1905年美国詹尼(Janney)首先将矿物油作为介质,设计制造第一台油压柱塞泵及传动装置。
随后,由于材料学科发展以及丁腈橡胶等耐油密封材料的出现,使油压技术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1922年瑞士托马(H.Thoma)发明了径向柱塞泵。
随后斜盘式和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径向液压马达和轴向变量马达等相继出现。
1936年美国威克斯(H.Vickers)发明了以先导控制压力阀为标志的管式系列液压控制元件。
60年代出现了板式和叠加式液压元件,6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例控制元件,70年代出现插装式液压元件。
20世纪40年代电液伺服控制技术最早运用在飞机上,50-60年代开始发展,60年代以后各种新结构的伺服阀相继出现。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并与液压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液压传动与控制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技术,在各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80年代后,水液压技术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