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1果酒果醋的制作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选择题1.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B )A.在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B.在果酒中加入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C.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D.在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解析]因食醋经灭菌不含菌种,空气中和冲洗葡萄的水中可能有醋酸菌,但数量不大,只有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中有大量的醋酸菌。

2.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氧气的参与。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封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接种纯种的酵母菌D.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10~12 d[解析]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以酿酒,一开始通入空气,酵母菌通过旺盛的有氧呼吸使出芽生殖加快产生更多酵母菌,这样在以后密闭不通气阶段才能有大量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

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

4.如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降低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在M点前,无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会不断释放热能,所以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升高,B错误;酒精浓度过高对酵母菌本身有害,所以会抑制酵母菌繁殖,C正确;N点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为0,种群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D错误。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③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 加进去,是由于 避免酵母死亡,并达成酶适 宜的温度
应用练习
下图表达制造啤酒的过程办法。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当温度逐步回升到25℃时, 酵母与否还含有活性? 因素是?
应用练习
下图表达制造啤酒的过程办法。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当温度逐步回升到25℃时, 酵母与否还含有活性? 因素是?
二 实验设计
阅读[资料] 设计果酒发酵装置
充气口?
制 酒 时 关 出料口? 闭
便于取样 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排气口?
排出 CO2
排气口胶管长而 弯曲的作用? 避免空气中杂菌 感染
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思考:
思考7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微生物 最适温度
氧气
酵母菌 20℃左右
四 成果分析与评价
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思考。
实验现象
发酵
酒精发酵
气味和味道
酒味
气泡和泡沫
有气泡和泡沫
发酵液颜色
混浊
五 课题延伸
结合“课题延伸”,思考。
酒精发酵后与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_________ 来检查。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映 呈_______。
五 课题延伸
结合“课题延伸”,思考。
18~25℃
②酒酒精精发发酵酵过程普中通,将要温保持度_控___制__在______环境。
_________。
一 果酒制作的原理
1.阅读果酒的制作原理:
(2)影响酒精发酵的重要环境条件有温 度、氧气和pH。
①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
___________;
18~25℃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30~35 ℃
果醋
微生物 温度
酵母菌 18~25 ℃
醋酸菌 30~35 ℃
氧气
先有氧后缺氧
有氧
联系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___乙__醇_______。
怎样将葡萄酒发酵装置改装成 葡萄醋发酵装置?
装置a
如何控制条件? 果酒: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排除CO2 果醋: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 布,继续发酵
【课题延伸】
用重铬酸钾检测是否有酒精
【原理】



绿


重铬酸钾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
【实验】
对照1
H2SO4
发酵液
H2SO4
酒精
重铬酸钾
实 验 组
重铬酸钾
对 照 组
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 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5 因为夏天气温高,一般二十一天就能将葡萄酒 酿好;如果气温低于三十度那就要多酿几天。要 注意的是,酿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葡萄酒酿好 以后,放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
5 葡萄酒酿好以后,要把葡萄籽,葡萄皮,还有发 了酵的果肉都过滤掉,这就叫滤渣。滤渣的工具可 以用漏瓢(见图);也可以用纱布,留下葡萄酒就 行了。要注意的是,滤渣的工具一定要严格清洗消 毒,不要把细菌带到酒里面去了哦。
6. 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 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 色。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 质的量浓度为3mo1/L的H2SO4 3滴,振荡混匀,最后 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 察颜色的变化。

选修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选修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严格控制温度:果酒18-25℃(10-12d);
果醋30-35℃(7-8d)
【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
A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如图) (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 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为什么?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 (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 防止进入O2,继续进行酒精发酵
【基础知识】
2、原理
果酒制作
有氧 无氧
C6H12O6+6O2→ 6CO2+6H2O C6H12O6 →2C2H5OH+2 CO2
果醋制作
糖源不足 氧气、 糖源充足
C2H5OH+O2 →CH3COOH+H2O
C6H12O6 →3CH3COOH
课堂小结
果 酒 和 果 C2H5OH+O2 CH3COOH+H2O 醋 制作 温度:30-35℃ 的 条件 时间:7-8天 制 空气:充足的氧气 作 实验设计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c.醋酸菌的来源: 土壤中分离醋酸菌或直接使用醋 曲,也可尝试自然接种。
(2)果醋的制作原理 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 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 酶 C6H12O6 →3CH3COOH
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 酶 2C2H5OH+O2 → 2CH3CHO+2H2O 酶 2CH3CHO+O2 → 2CH3COOH
1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目的是 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 “密封”目的是 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2 、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 其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默写(含答案)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的原理(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的代谢类型是,其大量繁殖时的方程。

进行发酵的方式式是。

(2)果酒制作条件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PH呈;(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色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色。

(4)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醋发酵菌种是,新陈代谢类型。

(2)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变成醋酸,其反应式。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为什么。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并注意适时充气,为什么。

4.酒精的检验(1)试剂:。

(2)条件及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5.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挑选葡萄→→→→↓↓果酒果醋6.你认为应该先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7.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制醋时,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的发酵,其目的是。

8.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课题2 腐乳的制作1.制作原理(1).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被分解成和,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

(2).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它是一种丝状。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2. 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密封腌制。

3.实验注意事项(1)在豆腐上长出毛霉时,温度控制在,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空气中的。

(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加盐,加盐量要随着摆放层数的加高而,近瓶口的表层要。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尽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尽知识点

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据氧气需求情况分为厌氧发酵和需氧发酵;据发酵生成产物分为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

(二).果酒的制作原理1、菌种:酵母菌1)形态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1~30um,呈圆形、椭圆形等。

2)繁殖方式: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3)生存环境: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花、树皮上,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4)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5)菌种来源:主要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果酒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2、制作原理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C6H12O6 +6O2 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 + 2CO23、发酵条件1)温度:18--25 ℃,20℃左右是最适宜温度。

补充: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

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

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

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2)PH值:4.0-5.8为最适PH,在最低PH为2.5,最高为8.0的条件下酵母菌尚能生存但是生长及其缓慢甚至容易死亡。

3)前期通氧,然后控制缺氧。

(三).果醋的制作原理1、菌种:醋酸菌1)形态、结构:醋酸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从椭圆到杆状,单生、成对或成链。

【课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修1

【课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修1
购买当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的醋酸菌菌种;或 者尝试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6、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发酵液 如果要使检验的结果更有说 服力,应该如何设计对照?
果汁酒精H2SO4 H NhomakorabeaSO4H2SO4
重铬酸钾
实 验 组
重铬酸钾
对 照 组
重铬酸钾
对 照 组
课堂小结
3、实验设计
(3)制作流程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 发酵
醋酸 发酵
无氧 18--25℃
有氧 30--35℃
果酒
果醋
3、实验设计
有3位同学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醋。 A同学用的是玻璃瓶; B同学用的是带盖的塑料瓶; C同学则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 结合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哪一种发酵装置更适合制作果酒果醋?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 酵母菌(真核)
①代谢类型: 兼性厌氧型真菌
酵母菌
②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③分布: 附着在葡萄皮上、土壤中
④适宜温度: 约为20℃ ⑤PH: 偏酸,4.0~5.8
1、果酒制作的原理
2. 原理: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 酶 6CO2+6H2O +能量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6H12O6 酶 2C2H5OH+2CO2 +能量
排出CO2 ,防止爆裂
防止杂菌污染
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果酒发酵
将温度控制在18-25℃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 盖拧松一点(注意: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瓶盖。发酵时间 为10-12d。可通过从发酵瓶口取样来对发酵的情况进行检测。

课题一_果酒果醋的制作课件(精美)

课题一_果酒果醋的制作课件(精美)

@我来当老板
1Kg苹果 每月300Kg苹果 成本1330元 4—5Kg果醋 4800—5700Kg果醋 原辅材料 1180元 + 煤、电、杂项开支 150元 散醋 0.8元/Kg 每月利润 2500——3200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治发酵液被污染?
榨汁机、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每 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
3、控制好发酵条件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 制在30-35 ℃?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 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适 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因此要将 温度控制在30-35℃。
导入新课
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的葡萄品种可以 用于酿酒。在我国,葡萄的品种非常丰富, 包括:昌黎的赤霞珠,天津海滨区的玫瑰 香,山东半岛的霞多丽、贵人香、品丽珠、 蛇龙珠、梅鹿辄、佳丽酿、白玉霓,龙眼 和牛奶葡萄等。
龙眼
赤霞珠
贵人香
摩尔瓦多
霞多丽
金田翡翠
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水果制作 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 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由于发酵作用,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O2和 乙醇。CO2 排出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沸 腾,CO2从排气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 象最明显。发酵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 度上升,但酒精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 18~25 ℃;发酵过程中,色素及其他成分 逐渐溶解于发酵液中。
①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精华版)

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精华版)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精华版)专题一《果酒和果醋和制作》一、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3.菌种来源: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充气口作用 ; 排气口作用 ;出料口作用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

⎩⎨⎧。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或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_____________0C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选修1_专题1_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及答案

选修1_专题1_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及答案
③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三、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注意: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合作探究一、果Fra bibliotek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 冲洗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果酒果醋
二、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⑵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所以要有排气口。
⑶实验过程中要取样检测,所以有出料口的设计。
思考: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2、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学习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学习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
教师
活动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生物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详解

生物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详解

五、课题延伸
重铬酸钾法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
重铬酸钾
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 反应成灰绿色
六、相关链接
果醋的生产制作过程
清洗 蒸煮 榨汁 去除果皮、果核、腐烂部分与杂质 糖化 调整浓度
发酵
过滤灭菌
蒸汽间接加热至80℃,趁热灌装
提高果酒、果醋品质的方法
1. 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通过分离葡萄表面附着的酵母菌,获得 纯净的菌种。 2. 直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
3.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 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其作用相当于巴 斯德的鹅颈瓶。 4. 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 发酵装置?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同化作用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适宜发酵温度: 生殖方式: 分类:
异养型 需氧型 30-35℃ 分裂生殖 原核生物
酵母菌与醋杆菌的比较
酵母菌 生物类型 需氧情况 适宜温度 单细胞真菌 (真核) 兼性厌氧型 18—25℃ 醋酸杆菌 细菌 (原核) 需氧型 30—35℃
二、实验设计
安排在9月或10月进行: 正值收获季节,葡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 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 酵酿酒的效果好。 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一、基础知识 1.发酵: 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
的过程.
需氧发酵 据氧气需求情况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
发酵
据发酵生成产物
厌氧发酵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一、基础知识 2. 果酒的制作原理 (1)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写出反应方程式。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b
长而弯曲的胶管,可有效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避免来自空
气的污染;
c.出料口:用来取样。
②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c
酒精的检验
酒精+重铬酸钾→ 灰绿色
一、发酵液2ml 二、3mol/L H2SO4 3滴 三、饱和重铬酸钾3滴
习题
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 无氧呼吸 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 和 H2O 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 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 时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菌种来源 自然发酵: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的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色素来源 葡萄皮、葡萄籽
酒精发酵后期进入氧气
—→
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醋酸菌,醋酸菌是好 养细菌。
一、葡萄糖、氧气充足: C6H12O6→CH3COOH
二、葡萄糖不充足、氧气充足: 乙醇→乙醛→乙酸
反映条件 最适温度:30-35℃ 时 间:7-8天
习题
2.以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式的是( ) A.C6H12O6+6O2 6CO2+6H2O B.C6H12O6 2C2H5OH+2CO2 C.CO2+H2O (CH2O)+O2 D.C2H5OH+O2 CH3COOH+H2O 解析:A 项属于果酒发酵初期阶段的反应式;B 项属于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 反应式;C 项属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 项属于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
菌种来源 食醋中分离 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生物: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生物: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从人类酿酒制醋的历史切入,说明酒与醋的制作不仅仅是发酵食品的制作加工,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素材,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教材简述了果酒和果醋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二)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导学诱思】1.果酒制作的原理(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的代谢类型是,通常可以通过选取,为提高果酒的品质,也可以用选取,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思考: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前存在的生物关系如何?(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2.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酒进一步发酵能获得果醋,酒变醋的原理是。

思考: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深层发酵?(2)果醋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原因是。

专题01 果酒果醋的制作-高考生物技术实践专项突破(选修1)

专题01 果酒果醋的制作-高考生物技术实践专项突破(选修1)

真题演练
(18年III卷)2.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菌__体__快__速__增__殖___(填 “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 可促进___乙__醇_产__生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 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 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什么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其主要作用?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5.为什么葡萄酒呈深红色?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 酒呈现深红色。
6.在发酵过程中,为什么不需要另行消毒或灭菌?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 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其代谢类型和生殖方式是什么?
菌种: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 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性 同化作用类型: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2.菌种进行有氧呼吸的目的?其方程式是?并写出酒精发酵的方程式:
真题演练
(16年II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 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_细__胞__质__基_质___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__重__铬__酸__钾____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 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__线__粒__体______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 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__快____ .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 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__有__氧__ 条件下 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 的温度 __低_于___ (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 ___原___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__不__含__有(填“含有” 或“不含有”)线粒体.

课题一_果酒果醋的制作(精品课件)

课题一_果酒果醋的制作(精品课件)

(2)果酒制作的原理
酵母菌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a. 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 + 6O2+ 6H2O 酶 6CO2+12H2O+能量
b.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 + 2CO2+能量
(3)果酒制作时的条件控制
温度:18 - 25℃ 时间:10 - 12天
(4)酵母菌的来源
在葡萄破碎入罐以后,不去人为 地添加任何菌种,靠葡萄本身携带的 自然界的酵母菌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在葡萄浆或分离后 野生型酵母菌) 的葡萄汁里自发的繁殖,最终发酵成 葡萄酒。
1、葡萄上微生物很多,会不会污染葡萄酒呢? 2、葡萄酒为什么呈深红色呢?
3、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 密封”? 4、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 象,原因是什么?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 制在30-35 ℃?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 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 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因此要将 温度控制在30-35℃。
(但注意密封性、温度控制、防止杂菌感染方 面的设计。)
资料分析
充气口?
阅读[资料],设计果酒发酵装置
便 于 取 样 检 查 和 放 出 发 酵 液
排气口?
排出 CO2 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 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发酵液
出 料 口?
为什么发酵瓶中只装入2/3 的液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件 (共18张PPT)
问题2:你如何证实葡萄汁转化为葡萄酒,是由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你能想出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证明葡萄醋中确实有醋酸生成吗?
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分别装入A、B两个发酵 瓶,并各留有1/3空间,A组加入酵母菌,B组不加,进行发酵, 可证明葡萄酒的产生是由于酵母菌的作用。证明葡萄醋中有醋酸 生成,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④气体控制: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醋酸菌的代谢类型和生长最适温度?
异养需氧型;30~35 ℃ 问题2:醋酸菌如何发酵生成醋酸?
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 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问 题 3: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 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问题3: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问题4:为什么酿造葡萄酒不用添加酵母菌? 葡萄糖皮附有野生型酵母菌。 问题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 ②发酵装置要洗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思考: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目的是什么?
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 。
3.控制发酵条件
讨论回答控制发酵条件相关问题。 问题1: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 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 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

①.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②.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2、清洗:一是清洗晾干榨汁机,二是发酵瓶清洗干净,用70%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低速榨取葡萄汁,然后装入发酵罐。

4、发酵:发酵装置如右图:三、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比较1.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2.实验现象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由于发酵作用,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02和乙醇。

C02排出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沸腾,C02从排气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象最明显。

发酵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但酒精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发酵过程中,色素及其他成分逐渐溶解于发酵液中。

2.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分别装入1和2号发酵瓶中,1号加入酵母菌,2号不加。

比较发酵结果。

证明醋酸,则用品尝或pH试纸。

3.葡萄酒色泽鲜艳、爽口、柔和、有浓郁的果实香味;果醋具有琥珀色或棕红色,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涩。

五、思考1.葡萄或其他果实上常有天然的野生酵母存在,为什么上述两个实验都要接种酵母?本实验为了加速反应,使观察更直接,需要加蔗糖,所以加酵母是为了使酵母酒精发酵占有优势,避免许多霉菌生长,出现异味。

2.为什么发酵瓶中的液体不能装满?发酵过程中有气体产生,留有空间可暂时储气,否则产生的CO2会使液体外溢,损失发酵液,且易引起霉菌污染。

3.装水的弯曲玻璃管起什么作用?既可排出二氧化碳,又可防止氧气进入,同时还能防止杂菌污染。

4.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浆加入发酵瓶的装量不要超过2/3,其原因是:保证酵母菌在有氧时代谢旺盛,快速增殖(出芽生殖),当无氧时,进行发酵可以产生较多酒精。

5.甲同学是利用酵母菌研究种群增长规律:(1)、该实验制备的5%葡萄糖溶液,须加热、冷却后再使用,原因:消灭杂菌和防止温度过高酵母不能生存。

2021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阅读教材P2~3 )1.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及来源①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②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反响式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2.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2)原理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响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_℃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 (阅读教材P3~5 )1.制作流程2.酒精的检测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响呈现灰绿色.[共研探究](一)果酒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如图) ,仔细观察模式图并答复相关问题:1.酵母菌属于真核(填 "真核〞或 "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2.果酒的制作原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3.果酒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1)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要在去枝梗之前(填 "前〞或 "后〞)进行,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时机.同时要防止反复冲洗,防止酵母菌菌种数量减少.(2)传统工艺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3)葡萄酒通常呈深红色,原因是发酵中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4.制作果酒的四个易误点(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 "先通气后密封〞?提示: "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 "密封〞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 "先来水后来酒〞的原因: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发酵后期,在缺氧和酸性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适应这一环境成为优势菌种.(4)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发酵后期,假设发酵罐密封不严,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产生乙酸,从而使啤酒变酸.(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酿造果醋需要用到醋酸菌(如图) ,仔细观察模式图并答复相关问题:1.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属于原核(填 "真核〞或 "原核〞)生物.(1)繁殖方式:二分裂.(2)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并进一步变为醋酸.反响式:C2H5OH+O2―→CH3COOH+H2O .3.果醋的制作流程: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4.变酸的酒外表有菌膜,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在溶液内部,由于氧气含量缺乏,醋酸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法形成菌膜.[总结升华]1.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拟酵母菌醋酸菌生物学分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单细胞,原核生物代谢方式异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生长繁殖的18~25 ℃左右30~35 ℃最|适宜温度主要繁殖方式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生产、生活应用酿酒、发面等制醋【特别提醒】关于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两点提醒(1)酵母菌在氧气和营养物质充足时 ,进行出芽生殖;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 ,进行孢子生殖.醋酸菌主要进行二分裂生殖.(2)酵母菌属于真菌 ,醋酸菌属于细菌 ,二者最|适生长温度不同的原因是不同生物中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2.果醋制作的关键果醋制作过程中要始终通入氧气,因为醋酸菌是好氧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对点演练]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解析:选D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 ,A项错误;应先进行果酒发酵 ,再进行果醋发酵 ,B项错误;人工接种的菌种品质更好 ,且不易有杂菌污染 ,C项错误;适当增加接种量可缩短到达一定数量菌种所需的时间 ,并且有利于所需菌种在与其他杂菌的竞争中占优势 ,故能够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D项正确.[共研探究]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图1和图2分析:1.实验装置(1)图1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 h左右)拧松瓶盖一次,目的是什么?提示: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 ,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2)在图2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补充氧气,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CO2或剩余气体,出料口便于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使排气胶管长而弯曲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3)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使用图2发酵装置制酒时应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通过充气口充入无菌空气.2.发酵条件的控制(1)防止杂菌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 ,并晾干;发酵装置清洗干净后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或用洗洁精洗涤.(2)控制氧气含量①果酒发酵中,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原因: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消耗完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CO2造成发酵液溢出.②醋酸发酵中,要从充气口持续泵入无菌空气,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菌,在酒精变为醋酸时需氧气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3)温度、pH和发酵时间温度pH 发酵时间3.由果酒制作果醋需要增加的操作有哪些?提示:①接种醋酸菌;②改变发酵的环境温度 ,即30~35 ℃;③充入氧气 .4.实验现象5.(1)检验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①检验原理: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响呈现灰绿色.②检验步骤:先在试管中参加发酵液2 mL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的H2SO4 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2)检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拟醋酸发酵前后的pH做进一步的鉴定.[总结升华]果酒制作与果醋制作的比拟[对点演练]2.图1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答复以下问题:图1 图2(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 ,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酒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反响呈现________色.解析:酒精发酵后可进行醋酸发酵.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 ,不能反复冲洗 ,以防止菌种流失.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排气口排出的是CO2,而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因醋酸菌是好氧细菌 ,需要连续充气 ,因此排气口排出的既有CO2,又有含氧量较低的空气 .醋酸菌发酵的条件是氧气充足 ,果酒发酵旺盛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所以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醋酸菌和酵母菌正常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 ,在适宜温度时可得到较多的代谢产物.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响呈灰绿色.答案:(1)醋酸发酵(2)洗去浮尘反复冲洗(3)果酒发酵果醋发酵泵入空气(氧气) (4)酵母菌CO2(含氧量少的)空气和CO2(5)不能.醋酸发酵的条件是氧气充足,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会抑制醋酸菌生长(6)18~25 ℃30~35 ℃(7)重铬酸钾灰绿1.以下关于酵母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酵母菌是异养型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即有些进行有氧呼吸,另外一些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选B酵母菌是一种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CO2的真菌 .并不是有的只进行有氧呼吸 ,有的只进行无氧呼吸.2.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会使发酵液受到污染()A.榨汁机用热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解析:选C A、B项属于消毒 ,能防止杂菌污染 .葡萄应冲洗后再除去枝梗 ,防止破损引起杂菌污染.D项中 ,不将瓶盖完全揭开 ,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液.3.以下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罐必须不断充入无菌空气D.为防止杂菌污染,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罐和发酵液进行灭菌解析:选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含有线粒体;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无线粒体;果酒发酵温度为18~25 ℃左右 ,而醋酸发酵温度为30~35 ℃,且醋酸菌是需氧型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 ,还需充足的氧气;发酵罐和发酵液只能进行消毒 ,不能进行灭菌.4.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__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________获得葡萄酒.(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小(可用密度计测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溶氧量B.图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C.图甲与图乙中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揭开丙容器的盖子,可能会有醋酸产生(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作葡萄醋,请写出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果酒酿制的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以使酵母菌繁殖 ,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密封发酵使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随着发酵程度加深 ,葡萄糖被消耗 ,酒精含量增加 ,酒精的密度比葡萄糖溶液低 ,液体密度会逐渐降低 .在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时 ,酵母菌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不可能被全部消耗 ,否那么缺少原料 ,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当氧气充足、糖源缺乏时 ,葡萄酒可转化为葡萄醋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 .答案:(1)有氧呼吸密封(2)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 ,酒精的密度比葡萄糖溶液低(3)B(4)C2H5OH+O2―→CH3COOH+H2O30~3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出料口?
便于取样 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1.排气口?
排出 CO2
2.排气口胶管长 而弯曲的作用?
防止空气中杂菌 感染
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二)自制简易发酵装置
(1)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的目的? 放出二氧化碳,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2)为什么不能打开瓶盖? 防止杂菌和氧气进入
使用装置制酒和制醋时,分别应该如何操作?
B 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变酸的果酒表面形成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繁殖形成的 C.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 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对 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3.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请
B
A.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制作果醋即可按照图示过程进行,也可直接 以糖源为底物直接进行醋酸发酵 C. 过程③和④都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 参与 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10.中国杏树的栽培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对杏果 的利用一直停留在鲜食果肉或杏仁上。研究人员不断创
一、果酒的制作原理
(1)菌种:酵母菌 A.生物类型(真核or原核): 单细胞真核生物
B.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C.繁殖方式:
出芽生殖(无性生殖主要) 孢子生殖(有性生殖)
D.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E.分布:糖较高水果类土壤中
关于异养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一种腐生真菌,只能利用环 境中有机物而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故为异养,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 有氧气存在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气时进 行无氧呼吸,所以酵母菌为异养需氧型或 异养厌氧型。
11.如何检测酒精的产生? 12.发酵瓶为什么不需要灭菌?
B 1.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 液产生的
C.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 了乳酸
A.高浓度酒精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B.葡萄汁中的营养物质不足 C.发酵液中pH逐渐降低影响酶活性 D.氧气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进行细胞呼吸
7.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 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C
A.①过程要先切块再清洗 B.②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③过程发酵瓶中留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 D.④过程需要关闭发酵裝置的充气口并适当提高温度
2CH3COOH
总:C2H5OH+O2
CH3COOH+H2O
核心要点突破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较
生物学分类 生活方式
酵母菌
醋酸菌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异养兼性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最适生长繁殖温度
主要生殖方式 日常生活应用
20 ℃左右
出芽生殖 酿酒、发面
30~35 ℃
二分裂生殖 酿醋
三、果酒的制作流程:
挑选 葡萄
关于冲洗步骤,请大家思考: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
制作葡萄酒时,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 枝梗,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 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
2.冲洗的目的?冲洗次数为什么不能过多? 冲洗目的是:洗去浮尘。 不能反复冲洗的目的是:防止菌种的流失
3.榨汁之前如何处理室验用具? a对榨汁机清洗消毒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擦拭消毒
狭义:是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包括酒 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应用:酿酒、发馒头、面包制作、酒精制 造、生产药用酵母片、生产维生素、生产 抗菌素等。
一、果酒的制作 阅读课本P2—P3第一段,完成以下问题:
• 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 • 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 3、酵母菌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 • 4、酵母菌的适宜繁殖和发酵的温度是分别多少? • 5、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 • 6、传统葡萄糖酿造所需酵母菌从哪里来?
实验设计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结果分析与评价
果酒
果醋
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加以评价。
问题1:在制葡萄酒和葡萄醋过程中,发酵液 分别有哪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发 酵后多少天?你能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吗?
由于发酵作用,葡萄浆中糖分大部分转变为 CO2和C2H5OH,及少量的发酵副产品。CO2排出 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出现沸腾,CO2从排气 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象最明显。发酵 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但酒精发 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新开发,成功酿制出杏果酒,其色泽淡黄、果香浓郁、
营养丰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酿制出杏果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 是___让 条_酵 件__母 下_菌大__在量_有繁_氧殖___。在酸性条件下,可用 ___重_铬__酸_钾__溶_液____检测酒精的存在。 (2)酿制杏果酒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 理,这是因为而_缺_绝氧_大呈_多_酸_数性_其的_他发_微_酵_生液_物中_都_,。因酵无母法菌适可应以该生环长境繁而殖受,抑制 (3)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 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 其原因是空 好__气氧_中细_含菌__有,_醋最_酸适_菌 生__,长_醋温_酸度__菌为_是3_0〜__35。℃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 酸的环境条件是糖源___缺__少_(填“充足”或“缺少”)。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A→醋酸发酵→果醋
A.制作果酒时,先用清水冲洗掉葡萄皮表面的白色杂菌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质量分数为70%的
酒精消毒
C.A过程是酒精发酵,只需要提高一定的温度就能继续
进行醋酸发酵
D.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有温度、发酵时间、菌
种等
A
4.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育的酵母菌,可更好地抑制 其他微生物生长 B.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需要打开瓶盖一段时 间,以放出C02 C.当氧气、糖不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 乙醛变为醋酸 D.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它 们都属真核生物




酒精 发酵
醋酸 发酵
厌氧发酵
时间:10-12天 温度18-25℃
需氧发酵
时间:7-8天 温度 30-35 ℃
果酒 果醋
特别提醒 (1)酵母菌和醋酸菌二者最适生长温度不同 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生物中不同酶的最适温度 不同。 (2)名称带“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 如酵母菌。 (3)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孢子生殖。
2.为什么发酵时不需要灭菌? 在缺氧 、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
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生长。 故酵母菌制酒,不需要灭菌。
思考: 3.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 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 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二、果醋的制作:
(1)菌种: 醋酸菌
六、相关链接 提高果酒、果醋品质的方法
1. 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通过分离葡萄表面附着的酵母菌, 获得纯净的菌种。
2. 直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 购买当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
保藏中心的醋酸菌菌种;或者尝试从食醋 中分离醋酸菌。
复习提问 1.写出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2.酵母菌代谢类型
3.酵母菌最适繁殖温度和发酵温度范围
8.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 A. 两者的大量繁殖都离不开氧气
C
B.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产酒精,醋化
酸杆菌则不能用于生产醋酸
C. 两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
D. 醋酸杆菌可以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
料来合成醋酸
9.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 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类型: 单细胞原核生物(无核膜) B 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没有氧气就死亡) C 繁殖方式: 二分裂 D 来源:变酸的酒的表面白色菌膜(醋酸菌)
二、果醋的制作:
(2)发酵条件: ①温度: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 (醋酸发酵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此范围内) ②氧气: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要供应充足,要 不断通入氧气。 ③PH:呈 酸性 。
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 30 ℃左右,制作 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 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6.利用葡萄汁发酵生产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
D 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关于发酵思考以下问题:
1.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大约 1/3 的空 间(如图右图所示),并封闭充气口。(为什么?)
有利于发酵初期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暂时存储发 酵产生的CO2,起到缓冲作用。
(一)实验设计
4.充气口?
在醋酸发酵时连 接充气泵进行充 气或酿酒初期泵 入部分气体(无 菌空气) 制酒时关闭
(2)果酒制作的原理
a.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酵母菌
C6H12O6+6O2+6H2O 酶 6CO2+12H2O
b.(提到酒精发酵或酵母菌发酵一定是密封或无氧条 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2H5OH+2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