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课件文档全文预览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课件文档全文预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主题为“春天来了”。
详细内容为《春天的故事》一文,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和书写。
4.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故事》2. 主要内容: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象,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等。
3. 生字词:重点生字词,如“嫩绿、绽放、欢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2. 答案要求: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春天的文章,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春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施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与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春天的故事,包括春天的特点、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等。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创设情境:教室内布置春天的元素,播放轻松愉快的春天音乐。
(2) 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观察画面,看看他们能发现什么与春天有关的元素。
步骤二:呈现(1) 教师呈现春天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彩色和活力。
(2) 教师朗读春天的诗歌,让学生通过听诗歌感受春天的气息。
步骤三:讲解(1) 教师简要讲解春天的特点,如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等。
(2) 教师呈现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步骤四: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春天的印象和喜欢的春天活动。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自然的经历。
步骤五:扩展活动(1) 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外出采集春天的照片,分享给同学们。
(2) 学生用英语描述他们最喜欢的春天活动,并进行展示。
4.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讲述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情境创设、图片呈现、诗歌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 教学评估:本次教学的评估将分为两个环节,首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来评估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其次利用学生自己采集的照片和描述的展示,来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发现了一些优点和不足之处。
优点:1. 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图片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春天的景象,增强记忆和理解。
3. 小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春天。
不足之处:1. 教师在讲解春天的内容时,讲解过于简略,没有深入到更多的细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六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b.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感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c.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
a.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寓意,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b.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c.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的成长故事,强化对思想品德教育内涵的理解。
3.小组合作,共同提升: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个性化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在此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本章节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此外,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但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六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学生能够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如气候、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并能够认识到春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方法,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春天的故事》教案
《春天的故事》教案《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10篇)《春天的故事》教案篇1内容:1、小佳佳的信2、春天的故事3、森林里的动物说明:幼儿进入大班下期,语言讲述能力迅速提高,想象创造也达到新的高度。
他们学会了自己编故事,并根据画面想象情节的发展,也能根据故事里的情节画出美丽的画面。
开展下列活动是为了更好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讲述的言语能力。
2、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合理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和创造,培养其将独立单一的画面组合成一个美丽故事的能力。
小佳佳的信目的:⑴ 欣赏散文诗,能根据诗里的内容布置出简单的情节画。
⑵ 教给幼儿能运用各种材料布置简单情节画的方法。
⑶ 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准备:大墙面一块、蜡笔、各种纸张、浆糊、抹布等若干,录音机、音乐磁带。
过程:1、欣赏散文诗⑴ 老师配乐诗朗诵第一遍,提问:这首诗美不美?哪些地方很美?⑵ 再次欣赏后提问:你最喜欢这首散文诗里的哪一句?(集体学讲优美诗句)⑶ 提议:这么美的诗,我们可以用语言朗诵出来,还能不能用画画表现出来呢?怎么表示呢?⑷ 幼儿讨论如何用画面表现诗,然后采纳大家都同意的表现方法。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布置简单的情节画⑴ 讨论与学习制作树叶的几种方法。
⑵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工合作,动手制作、布置。
⑶ 教师观察幼儿的分工与选择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解决问题。
在整个活动中重复播放配乐散文诗,帮助幼儿回味与理解。
《春天的故事》教案篇2知识要素图片反转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风筝的造型特点实践与创造:设计风筝的图案及色彩欣赏与评议:介绍风筝的一些相关知识,交流感受教学重点风筝的外形及图案的设计教学难点对称轴的确定及粘贴时的水平翻转教学过程一.交流与尝试1.教师出示不同造型的风筝供学生欣赏。
2.多媒体展示有关风筝的图片及风筝的资料。
3.教师演示半个风筝外形的画法。
2024年沪教版《春天的故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沪教版《春天的故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沪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春天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句型学习,以及相关语法点的讲解。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春天来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运用到实际语境中进行交流。
3. 学生能够了解春天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长句和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汇、句型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过程:学生阅读,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3.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进行例句讲解。
过程: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互动交流。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学生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5.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关于春天的故事。
过程:学生编写,教师指导,小组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故事》2. 重点词汇: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等。
3. 句型:主谓宾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答案: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油油的。
树木换上了嫩绿的新装,花儿争相开放,五彩斑斓。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附加作业:收集关于春天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春天的故事语文教案范文
春天的故事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认识春天的常见景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氛围。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观察春天的特点,认识春天的常见景物。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的景物,让学生谈谈对春天的印象。
(2)板书课题:“春天的故事”,提问: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故事吗?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老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学生字词。
(2)采用游戏、卡片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让学生讲述课文的大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概括能力。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春天的景物,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写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
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春天环境中感受课文内容。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春天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学关于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教材:《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承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春天特点融入故事中。
2. 如何通过故事表达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理由,教师总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美丽的季节。
二、讲授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如: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花开鸟鸣等。
2. 教师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实践活动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校园中的春天景色,如:花朵、绿草、飞鸟等。
2. 学生将观察到的春天特点融入故事中,编写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学生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春天的重要性和美好。
2. 学生谈谈自己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如何将关爱他人的情感融入生活中。
3. 教师布置作业:课后继续观察春天的美景,用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和写作,将观察到的春天特点融入故事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故事表达关爱他人的情感,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承美好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春天的故事》教案精选
《春天的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春天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春天的到来、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春天的人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象。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绘春天的景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3)针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举例。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绘春天的景象。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
(2)讲解解题思路,提示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1)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2)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春天,尝试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绘。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到来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春天的人们2. 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写一段描绘春天景象的文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春天的喜爱。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讲解课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2. 拓展延伸:(1)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寻找春天的足迹”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
春天的故事教案
春天的故事教案第一篇:春天的故事教案《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而在内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2、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
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致进程。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的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春天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课题。
这个“春天”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现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天?(生回答)那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预习课文。
预习完的在组内把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综合,然后为大家讲解展示。
二、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们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
三、小组展示第一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重要意义。
生1:课文第一自然段直接点名了题目,大家读一读。
从这段话中,你明白了题目中的春天指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美好春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学生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生2: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二组:介绍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惊雷1、由学生讲故事:小岗平地起惊雷(视频或文字介绍)——2、师小结: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特别是邓小平)大胆的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在农村,首先得到肯定的重大改革就是——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粮食生产量大大提高。
解决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第三小组:介绍中国沿海开设经济特区——深圳巨变生引:在农村是如此,在沿海地区呢?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这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春天的故事》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歌里面提到了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知道他是谁吗?(简单介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歌曲质疑:也许大家会问:“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写下了什么“诗篇”?组内成员汇报:昨日深圳——图片资料介绍师引: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深圳便成为了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
《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
《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具体内容为《春天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欢乐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学会运用这些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色。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意思。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色,并进行小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故事》2. 主要内容:春天的景色: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绿意盎然春天的活动:踏青、放风筝、春游春天的情感:喜悦、欢乐、期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色。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活动。
2. 答案:春天的景色:阳光明媚,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薄纱,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春天的活动:在春天的田野上,孩子们欢笑着放风筝,大人们悠闲地踏青,春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故事》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认识“坛、龄、拐”等生字,会写“邓、植、引”等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绿化祖国的心愿。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
2、教学难点(1)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绿化祖国的心愿。
(2)通过朗读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春天的景象。
2、提问:在春天里,人们会做些什么?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春天有关,叫做《春天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时间和地点。
(2)理解“高龄”的意思,体会邓爷爷植树的不容易。
3、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2)找出描写邓爷爷植树动作的词语,如“握、挖、挑选、移入、挥、填、扶正”等,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
(3)指导学生模仿邓爷爷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学习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2)引导学生理解邓爷爷植树的意义,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绿化祖国的意识。
《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
《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三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春天的故事》。
本节课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查找生字、新词的含义。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查找的生字、新词,并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感悟春天的美好。
5.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春天的故事1. 生字、新词2. 优美语句3. 感悟春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新词,并注音。
b. 选取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
c. 课后阅读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2. 答案:a. 生字、新词注音正确。
b. 仿写语句通顺、优美。
c. 阅读心得真实、有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春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歌曲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注重情感表达;
-音乐元素:识别和掌握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
-文化背景:理解《春天的故事》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创编实践: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创作与春天相关的表演。
举例解释:
-在歌曲演唱方面,学生需要关注歌曲中的一些特定旋律跳跃和节奏变化,如歌曲中的大跳音程和切分节奏,以及如何通过呼吸控制来表现歌曲的情感高潮。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唱歌曲,表达春天的美好情感,提升情感传递和感染力;
3.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结合歌曲创编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5.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歌曲艺术特点,培养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关春天主题的想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比较害羞,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决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创造更多展示机会。
2.教学难点
-歌曲情感表达: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内涵,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模仿实践来提升;
-和声辨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辨识和声可能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于和声功能及和声进行的学习;
-创编结合:在创编实践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有效结合的问题;
-文化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料辅助教学。
《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
《春天的故事》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五册第三单元,具体章节为《春天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特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学会运用记叙文的方法描绘春天的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字词,进行认读和书写。
3. 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进行描绘练习。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其描绘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春天的故事》2. 生字词:正确认读、书写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4. 描绘手法:观察、想象、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春天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进行描绘练习。
春天的故事教案
春天的故事教案春天,是大自然的新生季节,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季节之一。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元素来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春天的故事教案,希望能够给各位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故事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春天的图片、实物、故事书籍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春天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或者想象的故事。
3.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三、教学活动。
1. 初识春天。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变化,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2. 谈春天的故事。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关于春天的故事,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故事。
通过故事的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创作春天故事。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关于春天的启发,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属于自己的春天故事。
可以是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想象的故事,重点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分享春天故事。
学生可以在班级或者家庭中分享自己创作的春天故事,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分享春天的美好,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春天故事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故事的讲解和分享,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春天回忆,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茁壮成长。
《春天的故事》教案(优秀12篇)
《春天的故事》教案(优秀12篇)春天的故事1许多学生在解答阅读题的时候,总是漏洞百出,是以为平时太少练习阅读题从而导致对阅读题不熟悉。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春天的故事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春天的故事》阅读原文(1)春天的时候,我在临街的路边开了一家服装店。
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
我心里很着急。
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了。
我的门口,经常走过一对打扫卫生的老夫妇,很多的时候,他们一个人推着车,一个人打扫着马路,一路走过去。
他们打扫后扬起的灰尘,常常令我厌恶。
我厌恶这里的生意差,如同厌恶他们扫起的灰尘。
以至有一天,那个老头拿着一个空杯子,怯生生地走近我的门口,说:可以让我倒杯热水吗?我老太婆她肚子有些疼。
我冷冷地看着他,冷冷地说:对不起,没有热水。
老头无奈地看着我,无奈地走了。
老头走向不远处,那个蹲在那里捂着肚子的老太婆的背影,有些沉闷,有些苍白。
我的心,隐隐地有些不忍。
(2)老婆来店里看我。
依老婆的本意,并不希望我开什么店。
她还是希望我本本分分地上一个班,而我,终是有些不甘寂寞,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把拒绝给老头提供热水的事说给她听。
事实上,我是有热水的。
老婆圆瞪着眼,看我,说:你不该这样的。
一点热水,这么小的事儿。
我叹一口气,说:是的,我做错了。
从老头离开我的店,我已生出悔意。
我甚至想过喊住老头,但我终究下不了这个决心。
其时已近中午,我看到那对老夫妇,他们坐在不远处的小板凳上,正拿出饭盒、面包,还有两只塑料杯子。
看起来,他们是要吃午饭了吧。
老婆朝我努了努嘴,眼神落在了角落里的热水瓶上。
我明白了。
我鼓起勇气,打开门,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我到了他们跟前。
他们看到我有些慌张,以为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我说:我给你们拿来了热水。
喝点热水,对胃会好。
我打开了热水瓶,热水倒在杯子里,冒出暖暖的热气,热气缓缓地上扬。
他们说:谢谢你。
还有些诚惶诚恐,有些不相信一样。
我笑笑,说:没关系。
我还说:以后,需要热水了,随时来我店里倒。
一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教师教案2023
一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教师教案2023【春天的故事】教师教案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语文课教案,主题为《春天的故事》。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讲解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感知,了解春天的生活。
3.学生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感知,了解春天的生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
2.教师准备春天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视频)教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请看一下这些图片(或视频),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感受?二、呈现(15分钟)(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请看一下这些图片,我们一起观察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例如:“阳光明媚,花朵盛开,草地变得绿油油的,小鸟在枝头歌唱……”)三、感知(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或校园中进行春天的感知活动)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感知春天的气息吧!(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草地,观察春天中的生物和景物,比如鸟儿、花朵、草地、蝴蝶等)四、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春天的故事)教师:同学们,春天是大自然的醒来,万物复苏的季节。
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春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春天的礼物》。
(教师以讲故事形式展开,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来了解春天的生活和变化,同时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五、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一下你们对春天的了解。
(教师出示与春天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完成)六、表达(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感受)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故事中了解到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春天的故事语文教案范文
春天的故事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2)采用分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时光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自然、保护环境。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文插图或实物。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景色,提问:你们看到了春天的哪些变化?(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变化。
(3)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春天的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正确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学会了什么?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 教师总结,强调热爱春天、珍惜时光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学会感恩自然、保护环境。
六、教学延伸1. 课下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色,用本节课学的生字词写一篇短文。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2. 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去公园或户外,实地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丽。
2024小学语文二年级人教版下册《春天的故事》教案
2024小学语文二年级人教版下册《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理解并学习春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春天的故事。
【教学重点】1. 学习春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2.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春天的故事。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春天的故事。
【教学准备】1. 课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春天的故事》。
2. 单词卡片、图片等教具。
3. 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春天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
2. 播放录音,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讲解与练习(15分钟)1. 师生对话,提问学生关于春天的问题。
- 春天有什么特点?- 春天有哪些变化?2. 引导学生学习与春天相关的词汇。
-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草地、花朵、蝴蝶等。
- 让学生用这些词造句,加深理解。
3.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 学生分组进行问答练习,两人一组,互相提问与回答有关春天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春天的故事。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编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故事,并用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
3. 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对春天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请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编写的春天故事。
2.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3. 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五、巩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春天的理解。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展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喜爱之处。
【课堂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体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活动,观察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春天的故事教案
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春天的故事教案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春天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描绘春天景色的语句,体会春天的美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春天的方法,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春天的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眼中的春天。
提问:春天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象?3、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春天来了)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春天来了?(“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山、水、太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引导学生想象这些景物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春天的活力。
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提问:这一自然段写了春天的什么?(小草)小草有什么特点?(“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从“偷偷地”“钻”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草的可爱和顽强。
学习第四自然段分组朗读第四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春天的哪些花?(桃树、杏树、梨树)这些花有什么特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想象花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缤纷多彩。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花的美丽。
学习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东关小学王璐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知道改革开放使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地理位置。
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感到自豪和骄傲。
【重点难点】
重点:热爱热会主义新中国。
难点:初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从此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歌曲《春天的故事》。
2、四盘豆子。
学生准备:
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2、收集旧时人们使用的粮票、布票等。
3、搜集我国5个经济特区以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相关资料,了解它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春天的故事》(播放歌曲视频),仔细听歌词,看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预设: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是谁?邓小平。
还有其它的信息吗?中国迈出了新的步伐。
)这就象征着我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春天是充满生机的、气象万千的、万物复苏的、美丽和谐的、百花齐放的……今天老师也带大家走进《春天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调查结果分享
这个春天的故事讲述的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那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拿出课前调查的表格,选取你了解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来介绍一下。
交流预设:
衣:以前人们穿的衣服面料粗糙(麻布、棉布)、款式单一(中山装、布衣、草绿色军装,卡其喇叭裤子)。
现在人们穿的衣服颜色变得更鲜艳,款式变得更多样、更时尚。
(课件播放服装的变化)食:旧时买东西都得有票,比如说粮票、油票等。
老师找到相关的票据,(出示票据)谁能读懂上面的信息?在七十年代,每户口家吃的都是供应的粮食,每个人每个月只有三两油可供食用。
这些油在现在你能吃了一个月吗?当时可供食用的种类单一,而且凭票供应。
(课件播放各省市粮票、布票等)
住:以前居住的大多都是平房,房子的墙壁都是土墙,只有很少数的房子有白色的墙壁,而且里面的设施都很简陋。
居住面积小、居住条件差。
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图片,大家来看看。
(课件播放破旧的平
房)
行:出行方式上,近的地方步行、骑自行车。
远的地方就乘坐火车,时速很慢,时间非常长,而且耗时耗力。
现在有了动车,去再远的地方还可以坐飞机。
联系你现在的生活,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现在生活幸福吗?(预设:以前的生活太简陋了。
现在生活很幸福。
)
三、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1、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呢?在书上29页找到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制定。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发展经济的方针。
为对内搞活经济,党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了哪些责任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
)
2、让我们从两次劳动中体验出什么叫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第一次劳动
说明劳动规则:1、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大队,你们捡豆子的过程就是农民在田间辛苦的劳作。
2、要在盘子中捡出规定颜色的豆子。
3、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师:你们大队里劳动最认真的人家捡了多少颗?劳动冠军产生了,你就是我们大队最勤劳的人!最少的呢?大家辛苦劳动了一年,杯子里的豆子就是一年的劳动的成果,无论捡的多与少都交公,到了年底大家每人一样都分得同样多颗豆子,你觉得如何?
(预设:我觉得这样不好,有的人付出的多,有的人付出的少,可是他们得到的都是一样的。
不公平!)
(2)第二次劳动
每位同学代表一个家庭,面前的盘子就是你们家的责任田,从盘子中捡豆子就是你们辛苦地在田间劳作,这次要捡黄色的豆子。
劳动结束,最快的速度数一数你捡了多少颗豆子?最少的呢?明年可真的要加油了。
拿出两颗豆子交给国家,拿出两颗豆子交给集体,剩下的全都是你自己的。
从第二次劳动中体验到了什么?(生:丰收的喜悦。
劳动很辛苦。
)哪一次最辛苦?为什么?(交够了国家的,留够了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是自己真正得来的。
)
我们刚才进行的第二次劳动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视频播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开展的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是在城市实行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这就是我们国家为了对内搞活经济而实行的两个责任制。
四、了解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1、除了对内搞活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又有哪些方针政策?打开书31页,从书上找到答案。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
经济特区都有哪些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全省。
开放城市又有哪些呢?我国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出示地图,用笔在书上地图标一标,你发现这些城市的一个共
同特点了吗?它们都靠近海边。
如果要和国外做贸易最先到达的就是这些沿海港口城市。
你知道对外开放的“外”指的是哪里吗?(国外!)是的,是国外,它们是经济往来的窗口,从地理位置来看,由南到北形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由东向西实现从沿海到内地的信息、人才、资金的战略转移,以便发展对内的辐射作用,带动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
3、我们以深圳为例来看看三十多年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这是三十年前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
(课件出示深圳的变化)
三十年前,这里是一个总面积不到3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万,十分偏僻、荒凉的小渔村。
只有在现在东门那个地方有个一条半街,其他都是农田和荒草。
改革开放后,深圳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到201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078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7985元,成为了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深圳还有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有中国十分重要的港口,深圳蛇口海湾。
看了它们的变化,有什么想说的?(预设:我们国家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才几十年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中华发族从此走进了新的时代。
五、总结
如今,中华民族的崛起让世界瞩目,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领域中越来越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些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板书设计】
春天的故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