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及详细解析(精校版)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及详细解析(精校版)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及详细解析(精校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语境强调的是人们都纷纷来到瓦尔登湖,应填“纷至沓来”。

“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境强调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

故选D。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答案】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这道题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形式,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精编)含附加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精编)含附加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2.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B)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C)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D)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4.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不超过15个字)(3分)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5.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语文I 试题―、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而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c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 的观光胜地,悛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 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 闻风1(1丨至 杂居B .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柄居C .名噪一时 纷至沓來 杂居D .名闻遐迩 纷至沓來 柄居2. 作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足(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 至于月映蕉影、當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 它逭盖面枳大,吸收热M 大,叶子湿度大2② 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疠,饶有诗意。

③ 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 祚旁边配卜_几竿竹,点h —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在夏日是清凉阯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靑翠照眼。

A .①③②④⑥⑤B ■①④②③⑥⑤C ②①④③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录,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卢里轻宙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A . ①织布 ②插秧 ③车水 ④打稻B . ①织布 ②车水 ③插秧 ④打稻C . ①打稻 ②描秧 ③车水 ④织布D . ①打稻 ②车水 ③柚秧 ④织布4.阋读右图,对V K (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乂 K 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B . 现有的V R 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 . V K 技术的米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 . 期许的V K 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

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1.【答案】D【解析】(1)名闻遐迩:遐,远。

迩,近。

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噪,群鸣。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原题中瓦尔登湖的闻名并不止在一时,故排除“名噪一时”。

(2)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

形容行动迅速。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原题中强调的是参观的游客多,所以应该选“纷至沓来”。

(3)栖息:有止息、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的意思。

杂居:①交错配合而居;②混杂而处;③特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聚居在一处。

“杂居”强调的是指若干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故排除。

【点评】知识点:词义相近的词语的辨析。

建议: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还是要注重词语、成语的积累。

2.【答案】A【解析】题干先向我们交代了芭蕉的总体情况,①交代了芭蕉叶的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因此,可以得出③的结论——蕉阴之下最舒适。

故先①后③;②句交代古人喜欢在走廊或书房处种芭蕉,后可接周围植株的安排,故而②后为④;第⑤句是对于景色的整体描绘,属于总结句,故而应放在最后。

综上所述,答案应选A。

【点评】考察文本理解力,考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后根据行文逻辑进行判断。

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要注意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理解文本的逻辑。

3.【答案】C【解析】①出自范成大的七言律诗《春日田园杂兴》,此句写的是秋天收获后,打谷子的场景,就是说把稻子的米粒给它打出来;②句出自范成大的《插秧·种密移疏绿毯平》,主要讲的是插秧;③句出自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这道题在全国卷的历史试卷中出现过。

④句出自陆游的组诗《书喜》,讲的是织布的情形。

综上所述选择C选项。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考生的赏析判断能力,出题角度更加生活化,这也是鼓励考生在学习之余,也要注意关注生活。

考生容易在第二第三句出现问题,需多加留心。

4.【答案】B【解析】图中给出的是现有的VR体验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从图中可得,现有VR的精神体验相对较差,在未来仍需改进,而不是B选项中所给出的“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同理,知觉体验在未来的发展需求也不代表其自身发展较慢。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精校版)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精校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2.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二、语言应用4. 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万卷书寸草春晖我思我在________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________ D.读万卷书那些花儿指点江山三、选择题5.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 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 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 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 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 .① 古琴② 评书③ 昆曲④ 木偶戏B .① 昆曲② 评书③ 古琴④ 木偶戏C .① 古琴② 木偶戏③ 昆曲④ 评书D .① 昆曲② 木偶戏③ 古琴④ 评书四、文言文阅读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附参考答案及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附参考答案及详解)
乡年犹弱冠耳 见 者 益 复 啧 啧 曰此 儿 汗 血可 致 千 里非 仅 仅 蹀 躞 康 庄 也 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 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 不 应 曰吾 不 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 孝 廉 乎而 名 益 鹊 起海 内 之 人 益以得望见 汤 先 生 为 幸 至 癸 未 举 进 士而 江 陵 物 故 矣 诸 所为附薰炙者且澌没矣公 乃 自 叹 曰假 令 予 以 依 附 起 不以依附败乎而 时 相 蒲 州苏 州 两 公其 子 皆 中 进 士皆 公 同门友也意欲要 之 入 幕酬 以 馆 选而 公 率 不 应亦 如 其 所
+)# 织 布 $ 车 水 % 插 秧 ' 打 稻
,)# 打 稻 $ 插 秧 % 车 水 ' 织 布
-)# 打 稻 $ 车 水 % 插 秧 ' 织 布
/)阅读下图#对 56!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分 "
! "
+)现有的 56 技 术 在 精 神 体 验 上 发 展 较 快#而 在 知 觉 体 验 上发展较慢$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 走!说 说 话 -- 再 呢!我 要 把 这
()请 简 要 概 括 汤 显 祖 读 书 为 文 的 特 点 $ !/ 分 "
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 早 铺 好 了 的 石 板 上!拿 起 棒
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 下干 旄 往 往 充 斥 巷 左而 多 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 及 齿 颊 人 劝 之 请 托曰吾 不 能以面皮口舌 博 钱 刀为 所 不 知 后 人 计指 床 上 书 示 之有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江苏卷)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江苏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 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 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 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 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 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3分)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3分)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5.(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3分)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3分)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5.(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完整版)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 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 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D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A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 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C4、阅读右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B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