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经济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刘大伟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双向选择的结果,然而这一缠绕无限光环的主题在急速前进的过程中略显疲惫,有人提出质疑,进而对道路背后的指导原则产生动摇。这是由于一种普世价值观在其起作用时往往带有双面效应而引起的必然效力,广而告之的宣传模式与受众之间存在跨时代般的天堑鸿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最基本理论的重新解读不仅仅是决策者韬光养晦之方法,亦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枕戈待旦之动力。究竟是劳动异化了社会主体,还是主体价值观发生异变,本文试做浅要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状态下,“转型”指代的不是根本形式的变动,而是内容的革新,今天看来这种带有明显利益驱动的体制变更,无疑要打破传统利益主体即权力控制者对劳动价值的垄断,回归自然劳动的异化模式是大势所趋。官员的贪腐所损耗的劳动成本应由其本人通过原始劳动进行弥补,虽然有亡羊补牢之嫌,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起来,或可起到防患于未然之功效。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关于劳动价值的陈述
(一)劳动价值的二重性
劳动价值论是完全针对市场经济的金钱游戏的,它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市场经济的实质。
即金钱所计量的原子——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马克思:“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非被人们所歪曲的所谓“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它代表的是人支配人的权力,对支配者来说代表权力,对于价值的提供者来来说代表被奴役或者被控制。
作为价值的劳动,不在于其对于物质属性转化的有关性,而在于是否符合对方意志的支配关系。因此商品中的劳动存在二重性,第一重是劳动作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转化物质有用属性的过程中表现出有用(使用价值),但这本身与价值无关,第二重是代社会支配关系的劳动,即对于支配者来说代表权力,对于被支配者来说代表被奴役或者被控制,只有在这个关系上,这种社会关系的劳动才是价值。
在资本主义中,人的劳动被异化被奴役成了价值,追求金钱游戏的实质就是追求对人的奴役。
物质的“有用性”(使用)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自然力(人类劳动)只是改变其形态,引起物质属性的转化。
(二)劳动价值与市场经济之契合
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表现为剩余价值生产,而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对于理解剩余价值的含义,及整个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金钱游戏本身至关重要。(由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货币(商品)计量的原子就是价值,因此劳动价值论也是一种货币理论。)正如误读劳动价值论把其拜物教化,就不能理解到剩余价值(利润)代表的是剩余劳动支配形式的权力,而顽固认为其是所谓的剩余财富,就不能理解到利润实际上与物质生产效率无关的。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就能剔除植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中的俗约习惯的影
响,正如所谓的“财富分配”,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具体财富分配,而是劳动力的支配。
二、资本主义与劳动价值理论
在这里真正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通常被人们歪曲的所谓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而是说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的理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者说“价值是被资本役的流通人类劳动。”)它意味着的是人支配人劳动的权力,对于支配者来说代表权力,对于价值的提供者来说代表自身劳动的被控制或者被奴役。
只有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才能跳出“创造主义者”引用植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习惯设备的思维陷阱。他们声称资本家赚了,给工人钱,若赔了呢,工人是不是把钱给资本家呢?可事实是,在这里雇员并不是奴隶,他给资本家工作,也就是自身的行为(劳动)时间归资本家支配,而资本家支配给雇员的工资所能兑现的劳动时间,无论亏损与否,通常低于工人给资本家工作的劳动时间的,也就是说资本家并没有用相等的劳动时间来交换。打个比方,如雇员给资本家工作2小时,而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能兑现的社会性劳动的劳动时间通常是低于2小时,而且某些亏损的时候,资本家还拖欠工资,也就是说没有用任何劳动时间去交换,这时的剥削已不是剩余价值式的剥削了,亏损的情况下还是奴隶式的剥削。并且资本家之间存在着以平均利润率(剥削率)为重心的积累式竞争,只要利润率(剥削率)太低,资本家随时都有失掉资本家地位的危险。如只要利润率太低,资本家就会直接涨价与其它行业对抗,当不能直接涨价对抗时就会,出售此领域一定的资产,而购买较高利润率的资产,这样就会导致以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积累式均衡。
如同房产地涨价,其它行业也会涨价对抗一样,这就是积累式竞争的表现,并且20
多年前几十万元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小雇主,而现在几十万元在大城市还能不够买住房,这就是积累式竞争的充分表现。也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有更多的剥削率,不然随时都有失去资本家地位的危险。同时马克思也通过资本之间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积累式竞争,把总利润与效率、技术的关系完全排除,证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剥削关系)。
积累式竞争是资本主义主义的竞争形式,因为它的目标函数是利润,而不是虚幻的优化配置资源,技术为主的竞争逻辑根本不能成立!
虽然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也是有用的,但作为价值的劳动,不在于其是否有用,而在于符合社会其它成员意志的社会支配关系。即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存在二重性,第一重性是作为价值的劳动,它代表的是社会成员相互支配的社会关系,即代表权力和奴役。第二重性,人类劳动作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引导其它自然力在转化物质有用属性中也具有“有用性”(使用价值)。但请注意劳动与使用价值(具体财富)的转化关系与价值量无关,作为价值的劳动在于第一重性上,并且物质的有用属性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自然力(包括人类劳动)只是改变其形态,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并不是因为价值或者所有权关系,万有引力或者牛顿定律才成立或者不成立。所有权关系、价值、资本,实际上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所谓的按要素分配,实质是按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支配他人交换中的剩余劳动。
利润压根就不是什么剩余财富,而是交换中剩余劳动支配形式的权力。在这里人的劳动首先被异化成价值这种货币所计量的原子,它是不涉及具体财富的。货币(商品)拜物教的谜,就是把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社会关系,说成是物质的有用属性或者有用属性的转化率,即把它当代具体财富。如:产值3亿,你不能说明代表多少架飞机,还是多少条裤子。飞机和裤子作为物质属性是不同的(异质的),在这里加总在一起能说明多少架使用掉的飞机还是多少条被使用的裤子??实际上根本不可能代表具体财富,加总在一起的只能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社会关系,即一个钱的数字,因为人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