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的头等问题。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与生产的一个关键的主题。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变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了解影响粮食生产因素很重要。
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创建我国粮食生产函数,我们会发现粮食播种、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三大因素,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一、引言众所周知,粮食是我们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没有粮食这个重要基础,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
回顾我国粮食的生产情况,我们会发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从整体来讲我国粮食产量呈上升的趋势。
二、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在改革开放(1978年)之前我国粮食产量非常缓慢增长,一直都在30000万吨以下。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一路疯狂走高,粮食生产得到飞速发展,但波动也更频繁复杂。
在1997年总产量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难关,达到了50453万吨,增长率为8.13%。
但在2004年开始出现了几年的连续减产的现象,曾一路降到43069万吨的局面,一下子退回到十几年前的水平,让人更加担忧。
从2004年以来的5年里,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产。
在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60193.8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一直是我国最关心的问题,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减少定购数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
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开始一路走高。
1980—2010年这30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和粮食价格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增长了7.8%。
1979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8.9%,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飞速增长。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猛,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
粮食产量无疑成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同时,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关注农村居民收入迫在眉睫。
为此,本文将就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粮食产量关键作用的因素。
二.研究方案与数据的搜集统计: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面积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模型建立需要选取其中五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农业化肥施用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成灾面积(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力(x5)。
表中列出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拟建立中国粮食生产函数:表1 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资料2000 46218 4146 108463 34374 52574 36043 2001 45264 4254 106080 31793 55172 36513 2002 45706 4339 103891 27319 57930 36870 2003 43070 4412 99410 32516 60387 36546 2004 46947 4637 101606 16297 64028 35269 2005 48402 4766 104278 19966 68398 33970 2006 49804 4928 104958 24632 72522 32561 2007 50160 5108 105638 25064 76590 3144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8)。
研究假设:农业化肥施用量(x1)与粮食产量正相关粮食播种面积(x2)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成灾面积(x3) 与粮食产量负相关农业机械总动力(x4)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农业劳动力(x5)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三、模型的估计、检验、确认1.画散点图由于点较分散,将他们取对数,使其更集中。
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这篇文章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粮食生产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其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包括自然资源、政策导向、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和效果,以期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潜在问题。
在文章的结构上,本文将首先对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进行概述,包括粮食产量、种植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将逐一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具体作用,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农业政策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市场需求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明确各因素的作用大小和方向。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提升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和技术推广策略提供支撑。
本文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粮食生产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粮食生产的总体状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多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在政策的引导、科技的推动以及农民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总体上,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产量上看,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所增长,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粮食作物,如杂交水稻、优质小麦等,其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粮食生产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逐步由传统的以口粮为主向多元化、优质化转变。
在粮食生产的布局上,中国形成了多个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如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强,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粮食产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步骤和应用。
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粮食产量,自变量则包括多个可能的因素,如天气、土壤条件、农业技术等。
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的数据。
对于年度产量数据,可以从农业统计年鉴等公开渠道获取,而对于自变量数据,可以通过相关研究或者实地调查获得。
接下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数据标准化等。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等。
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回归模型,假设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而多项式回归模型可以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逻辑回归模型则用于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况。
在建立回归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估。
拟合是指找到最佳的回归系数,使得模型对数据的误差最小化。
评估包括解释模型的统计显著性、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等。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R平方、调整R平方、F统计量等。
最后,根据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可以分析各个自变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通过回归系数的正负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增益或减益作用。
此外,还可以进行模型的预测和验证,对未来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总之,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是一种有效的量化分析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粮食产量背后的驱动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这一方法在农业经济学、农业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粮食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与策略分析
粮食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与策略分析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的提升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实现粮食产量提升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粮食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是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例如,在种植领域,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提高耕作效率和作业质量;而在育种领域,通过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等手段,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够提供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可以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科研成果快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粮食产量提升中的应用。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障粮食产量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种植业来说,建设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和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农田的水分供应和排水排涝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
对于养殖业来说,修建标准化养殖场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规划与管理。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民自建自管的原则,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效益。
三、农业投入品供给农业投入品的供给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
农业投入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
其中,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正确选择种子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害,保障农田的健康生长。
饲料的供给与养殖业发展息息相关,科学配方和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为了保障农业投入品的供给,政府可以引导农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节水、高效、环保的农业投入品。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物资之一,粮食产量的增加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了解和研究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对于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种植面积的增加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而减少则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影响种植面积的因素包括耕地面积、农业政策和制度等。
耕地面积的扩大有助于增加种植面积,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则会限制种植面积的增长。
农业政策和制度也对种植面积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对农民耕地保护政策的支持与限制等。
农业投入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农业投入包括劳动力、资本、农药、化肥等。
劳动力的增加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水平,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以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气候条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降水量都对粮食产量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粮食作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各地粮食产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第四,技术进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
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新品种的引进和适宜的耕作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能力。
市场需求也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可以影响农民的粮食种植决策。
当市场需求较高时,农民倾向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与农业政策、经济发展、气候条件、农业投入、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紧密相关。
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政策,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一、概述粮食产量作为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的稳定与增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产量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明确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结合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检验。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具体影响程度和方向,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我国粮食生产领域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为计量经济学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简述粮食产量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粮食产量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必需品。
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只有粮食供应充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食的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着直接的拉动作用。
粮食产量的增加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也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产量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政府通过调整粮食生产政策、价格等手段,可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进而调控经济运行。
在面临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等复杂经济环境时,粮食产量的稳定对于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建国后,在经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及文革的浩劫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
1978年改革开放也首先在农村地区开展,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
可是农村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78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且在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后,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据收集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1年的34组数据,从数据个数来看完全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需要。
选取1978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因为1978年之前,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业数据的浮夸形象,以及文革期间农业生产的停滞等非正常社会现象会影响模型的分析,故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选取数据。
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数据表年份粮食产量(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万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受灾面积(千公顷)Y X1 X2 X3 X4 X5 1978 30476.50 11749.90 44965.00 884.00 120587.20 50807 1979 33211.50 13379.50 45003.13 1086.30 119262.70 39367 1980 32055.50 14745.75 44888.07 1269.40 117234.27 50025 1981 32502.00 15680.10 44573.80 1334.90 114957.67 39786 1982 35450.00 16614.21 44176.87 1513.40 113462.40 33133 1983 38727.50 18021.90 44644.07 1659.80 114047.20 347131984 40730.50 19497.22 44453.00 1739.80 112883.93 31887 1985 37910.80 20912.55 44035.93 1775.80 108845.13 44365 1986 39151.20 22950.00 44225.80 1930.60 110932.60 471351987 40297.70 24836.0044403.00 1999.30 111267.77420861988 39408.10 26575.00 44375.91 2141.50 110122.60 50874 1989 40754.90 28067.00 44917.20 2357.10 112204.67 46991 1990 44624.30 28707.70 47403.07 2590.30 113465.87 38474 1991 43529.30 29388.60 47822.07 2805.10 112313.60 55472 1992 44265.80 30308.40 48590.10 2930.20 110559.70 51332 1993 45648.80 31816.60 48727.90 3151.80 110508.70 48827 1994 44510.10 33802.50 48759.10 3317.90 109543.70 55046 1995 46661.80 36118.05 49281.60 3593.70 110060.40 45824 1996 50453.50 38546.90 50381.60 3827.90 112547.92 46991 1997 49417.10 42015.60 51238.50 3980.70 112912.10 53427 1998 51229.53 45207.71 52295.60 4083.69 113787.40 50145 1999 50838.58 48996.12 53158.41 4124.32 113160.98 49980 2000 46217.52 52573.61 53820.33 4146.41 108462.54 54688 2001 45263.67 55172.10 54249.39 4253.76 106080.03 52215 2002 45705.75 57929.85 54354.85 4339.39 103890.83 46946 2003 43069.53 60386.54 54014.23 4411.56 99410.37 54506 2004 46946.95 64027.91 54478.42 4636.58 101606.03 37106 2005 48402.19 68397.85 55029.34 4766.22 104278.38 38818 2006 49804.23 72522.12 55750.50 4927.69 104957.70 41091 2007 50160.28 76589.56 56518.34 5107.83 105638.36 48992 2008 52870.92 82190.41 58471.68 5239.02 106792.65 39990 2009 53082.08 87496.10 59261.45 5404.35 108985.75 47214 2010 54647.71 92780.48 60347.70 5561.68 109876.09 37426 2011 57120.85 97734.66 61681.56 5704.24 110573.02 32471三、模型设定1、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2、X3、X4、X5)的散点图,结果如下:由散点图可知,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故对原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建立新的回归方程3、为了方便计算,对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在eviews对话框中输入genr y=log(y)genr x1=log(x1)genr x2=log(x2)genr x3=log(x3)genr x4=log(x4)genr x5=log(x5)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结果如下图由上图可知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54321128441.0461565.1401626.0603457.0078124.0408078.2X X X X X Y -++-+-=四、模型的检验与调整(一)经济意义检验由经济分析可知,粮食产量(Y )与农业机械总动力(X1)、有效灌溉面积(X2)、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X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4)应成正相关关系,与受灾面积(X5)应成负相关关系。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粮食产量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气候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应的政策建议。
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的增长。
我国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小农户中,且由于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流转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可以有效提高粮食产量。
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投入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支持农民购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
二、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涝等,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政府应该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开展抗旱、防洪等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保障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三、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对粮食产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农业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粮食流通政策等,都会对粮食生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可以增加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
又如,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支持和保障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我国粮食产量受到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气候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农村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在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并利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农业生产技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农业生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水平。
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农药使用量、新品种引进等都会对粮食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自然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土地质量等都会对农作物种植和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我们可以建立模型,估计这些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强度,从而提供应对自然环境风险的政策建议。
在进行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时,我们可以选取适当的数据集来进行实证研究。
根据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跨区域和跨时间的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或者面板数据模型。
通过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可以估计各个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灵敏度分析,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为粮食生产和农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还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粮食生产问题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分析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基于相关的文献和数据,探讨了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
首先,土地面积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1.8亿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占了很大的比例。
因此,土地面积的变化对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一般来说,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则会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
其次,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粮食作物的生长季节、产量以及品质等因素。
例如,旱季、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会对粮食产量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在农业生产方面,合理应对气候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科技创新也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并且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在政策层面对农业科技的发展进行重视和支持,可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
此外,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我国粮食产量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农业生产政策,对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市场需求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产什么、种植什么、销售什么,都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非常复杂。
除了土地面积、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等外部因素,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引导农民更加专注于粮食生产,鼓励科技创新,探索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加强政策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粮食产量。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之一,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粮食产量受到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的影响。
土地面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扩大需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
土地质量包括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等,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过收集我国各省份的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等相关数据,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对粮食产量的正面影响。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对粮食产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农业技术包括种植方式、施肥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情况和粮食产量数据,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气候因素是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直接影响,特别是降水和温度等气候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通过收集气象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可以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探讨气候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政府政策也对粮食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提供农业补贴、推动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可以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
通过收集相关政府政策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政府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需注意本文所提到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收集都需要更为详细和全面的考虑,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前制约某市粮食生产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制约某市粮食生产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特定地区,特别是某市,粮食生产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本文将分析当前制约某市粮食生产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一、土地资源限制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然而在某市,土地资源有限,这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首先,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农田面积减少。
其次,土壤退化和污染加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难以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
解决土地资源限制的途径包括:一是加强土地保护,合理划定农田红线,禁止非农用地进一步侵占农田;二是推动土地整治和改良,提高土地肥力,减轻土地退化和污染;三是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农田占用。
二、水资源短缺某市地处内陆,水资源相对匮乏,这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严重制约。
水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在某市,由于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分配不均,农田缺水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一是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引水、节水灌溉等措施,解决农田缺水问题;二是修建水利设施,建设水库、水渠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进作物种植方式,减少农田用水量。
三、农业技术滞后某市的农业技术相对滞后,这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不高、品质不优等问题。
农业技术的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解决农业技术滞后的途径包括: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更多的研究资金,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推广应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二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广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
四、市场需求不足某市粮食生产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导致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下降,粮食生产面临困难。
市场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某市的工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途径包括: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三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改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粮食产量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核心指标,影响着粮食供应和国家经济发展。
研究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粮食产量受到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
农业生产投入包括农地面积、劳动力投入、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化肥使用量等。
通过计量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些投入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弹性。
研究表明,农地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农地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可提高0.5%左右。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注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地面积。
气候条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气候因素包括降水量、温度、光照等。
研究发现,气候因素对于不同作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大豆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而水稻对降水量和温度的要求较高。
在粮食生产管理中,应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调控气候条件,以提高粮食产量。
农业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也具有重要影响。
农业技术进步包括播种时期、种植方式改进、农药使用等。
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特别是在作物抗病虫害、耐旱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在政策制定中,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提高粮食产量。
市场需求和价格也会影响粮食产量。
市场需求和价格对农民种植意愿和农作物选择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粮食价格的上涨可以刺激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和改变种植结构,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在市场监管中,应合理调控粮食价格,提高粮食生产者的收益,从而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投入、气候条件、农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和价格等。
在制定粮食生产政策时,应重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调控政策,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人民的粮食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引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中国的粮食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
分析和探讨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计量经济学方法是研究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建立数学经济模型来分析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并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探讨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本研究选取了1990年至2019年的我国粮食产量和一系列可能影响粮食产量的经济、气候和政策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而言,本文选取的变量包括粮食种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村劳动力人口、粮食价格、气温、降水量、国家粮食政策等。
这些变量既包括了农业生产的内生因素,也包括了外生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模型建立在数据准备好之后,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剖析多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通过对系数的估计和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 β0+ β1X1+ β2X2+ β3X3+ ...+ βnXn+ ε。
Y为粮食产量,X1至Xn为影响因素,β0为截距项,β1至βn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本文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根据变量的显著性逐步筛选出最终的影响因素。
三、计量分析结果在进行计量分析之后,得到了如下的回归结果:Y= β0+ β1X1+ β2X2+ β3X3+ β4X4+ β5X5+ β6X6+ β7X7+ β8X8+ ε。
Y为粮食产量,X1为种植面积,X2为化肥使用量,X3为农村劳动力人口,X4为粮食价格,X5为气温,X6为降水量,X7为国家粮食政策。
结果显示,种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村劳动力人口、粮食价格、气温、降水量和国家粮食政策均对粮食产量有显著影响。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影响因素可能会对粮食产量的预测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有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粮食产量影响显著的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影响不是很显著的可以忽略。
下面主要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这六个因素来探讨他们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
这些变量分别用下面的字母表示。
y:粮食总产量(万吨)x1: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2: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x3:化肥施用量(万吨)x4:农村用电量(亿千瓦小时)x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6:成灾面积(千公顷)通过查阅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搜集整理了从1991年到2010年的粮食总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的数据。
见下表(表一)表一:各年的粮食总产量及相关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要想知道哪些因素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显著,下面用一些模型方法和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1.多元线性回归:1.1 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回归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回归,编写程序及相关结果如下。
编写程序:LS y c x1 x2 x3 x4 x5 x6Eviews运行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4/18/12 Time: 13:29Sample: 1991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2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59476.77 17101.57 -3.477854 0.0041X1 -0.474401 0.194104 -2.444054 0.0295X2 0.999522 0.549567 1.818744 0.0921X3 5.260176 0.777593 6.764690 0.0000X4 2.566848 1.123099 2.285504 0.0397X5 0.495208 0.053717 9.218897 0.0000X6 -0.134343 0.031293 -4.293066 0.0009R-squared 0.984131 Mean dependent var 48136.30Adjusted R-squared 0.976806 S.D. dependent var 3424.003S.E. of regression 521.457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62035Sum squared resid 3534935. Schwarz criterion 15.96886Log likelihood -149.2035 Hannan-Quinn criter. 15.68838F-statistic 134.3647 Durbin-Watson stat 2.566516Prob(F-statistic) 0.000000结果分析:从上面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R2=0.98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768,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首先,自然因素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气候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降水和光照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不同作物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同,如水稻适宜的生长温度较高,而小麦适宜的生长温度较低。
土壤质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土壤的肥力、疏松程度、排水性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水资源的供给也对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不同,而我国在水资源方面存在着分布不均衡和短缺的问题。
其次,技术因素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的农业技术逐渐应用于农田生产中,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例如,耕作方式的改变,从传统的手工耕作逐渐转变为机械化耕作,提高了农田的作业效率和生产力。
种植业的改进和品种的引进也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同时,科学合理的施肥和农药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对我国粮食产量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最后,市场因素也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
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农民的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的调整,进而影响粮食的产量。
如果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农民会增加相应作物的种植面积以扩大产量;如果市场需求下降,农民可能会减少相应作物的种植面积,转而种植其他作物。
此外,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也会对粮食的产量产生影响。
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农民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种植,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如果粮食价格下跌,农民可能会减少投入,从而导致粮食产量的减少。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粮食产量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对于农业生产优化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气温和降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和降水对粮食产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气候灾害,如干旱和洪涝,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应气候变化,并应对气候灾害,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关键。
投资水平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土地改良、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
研究发现,农业投资水平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加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可以促进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
农业政策也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政策包括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和扶持政策等。
研究发现,合理的农业政策可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这表明,调整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人口因素也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巨大。
研究发现,人口的增长会带动农业生产的扩张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对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因素、投资水平、农业政策和人口因素等。
合理调整这些因素,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应加强科学研究,深入探讨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率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因素。
本文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是气温变化。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气温变化的挑战。
气温的升高可能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粮食产量下降。
气温升高也可能增加农作物的气象灾害的风险,如干旱、洪涝、冰雹等,进一步影响粮食生产。
其次是降水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降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有些地区可能出现降水量减少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缺水,从而降低了粮食产量。
另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降水量增加的情况,导致水涝,也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
第三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可能增加。
暴雨、干旱、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和收获都有很大的影响,可能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第四是海平面上升。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我国许多沿海地区的农田可能会受到海水侵入的影响,导致土地盐碱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产量。
第五是气候变化对虫害和病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改变虫害和病害的分布和生物周期,增加农作物受虫害和病害的风险,从而减少粮食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摘要:通过时1990一20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分析,在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诸多原因中选出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粮食产量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建议一、研究意义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 它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尽管我国粮食总体上虽然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 但大豆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超过70%的大豆依赖进口! 而其中30%以上进口自美国$当前的形势提醒我们!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 而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 粮食供给必须首先立足于国生产$ 随着我国粮食需求日益增长! 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大量资源不断流向城市! 农业可耕地面积日益萎缩! 使得粮食生产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粮食生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制约和冲击粮食是人民生存之本、经济发展之柱,对稳定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它更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
近几年世界粮食价格的大围浮动,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起大落更使我们重新审视起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同时只有抓住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改府才能正确的做出举措来将粮食生产引向健康合理的发展路线并且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文献回顾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粮食生产问题.于法稳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等5个指标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这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最主要因素;肖海峰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选择为粮食播种面积、其他物质费用、成灾面积、劳动力和化肥费用,通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实了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因素;熊华等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C一D生产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证实了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均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xinagL采用粗糙集理论,建平、Yunzhang和WuY 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又加人了农村用电量、地膜覆盖面积、水电建设投资和支农支出等因素,从多种角度验证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应该说前人在关于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这个问题上做得研究已经很多而且很深,每一位学者对于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各位学者认为的影响因素综合起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试图在综合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找出更具有代表性的,更准确的影响因素。
三、理论的框架我国以往的关于粮食产量的不同计量模型,虽然结论有所差异,但细究起来,影响和制约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化肥施用量(万吨);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成灾面积(千公顷);水电建设投资额(万元)等。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日益明朗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化肥的施用量,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普及使用必然会对粮食的产量产生积极影响;有效灌溉面积和建设投资的增加也会使粮食产量增加;同时不能忽略自然和认为因素造成的灾情。
所以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的因变量分别为化肥施用量(万吨);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成灾面积(千公顷);水电建设投资额(万元)。
通过查阅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最终搜集整理了从1990年到2012年的粮食总产量、化肥施用量(万吨);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成灾面积(千公顷);水电建设投资额(万元)的数据。
数据资料其中y代表全国粮食产量(万吨),x1代表化肥施用量(万吨),x2代表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x3代表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 ,x4代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5代表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x6代表成灾面积(千公顷),x7代表水电建设投资额(万元),u代表随机误差项。
四、数据分析统计描述1.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回归用OLS法估计模型,利用Stata软件回归,结果如表二所示表二Stata软件回归结果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2-------------+------------------------------ F( 7, 14) = 180.07 Model | 310989892 7 44427127.4 Prob> F = 0.0000 Residual | 3454029.8 14 246716.414 R-squared = 0.9890-------------+------------------------------ Adj R-squared = 0.9835 Total | 314443921 21 14973520.1 Root MSE = 496.71------------------------------------------------------------------------------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1 | 4.390838 .8990985 4.88 0.000 2.462464 6.319213x2 | 1.096818 .5223734 2.10 0.054 -.0235615 2.217197x3 | 2.132321 .8610323 2.48 0.027 .2855907 3.979052x4 | .5264878 .0471756 11.16 0.000 .4253061 .6276695x5 | -.4503675 .1596835 -2.82 0.014 -.7928545 -.1078804x6 | -.1472115 .027 -5.45 0.000 -.2051207 -.0893024x7 | .0004409 .0004026 1.09 0.292 -.0004227 .0013044 _cons | -65129.16 17722.32 -3.67 0.002 -103139.8 -27118.56------------------------------------------------------------------------------利用Stata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Y=-65129.16+4.390838x1……2.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根据结果分析,除X5外其他解释变量前的参数均通过了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中X 5代表农用机械总动力,从经济行为上来看,农用机械总动力越高,粮食产量应该越高。
显然此处存在经济意义上的矛盾,由此可以推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统计意义检验模型的判定系数R2=0.9890,调整过的判定系数=0.9835,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非常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因此,可以推测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成立。
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X2(有效灌溉面积)前参数估计值没有通过t检验,即结解释变量X2对被解释变量没有显著影响,其他6个解释变量均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①检验简单相关系数X1X2X3X4X5X6X7的相关系数如下表. pwcorr x1 x2 x3 x4 x5 x6 x7| x1 x2 x3 x4 x5 x6x7-------------+---------------------------------------------------------------x1 | 1.0000x2 | 0.9765 1.0000x3 | 0.9604 0.9708 1.0000x4 | -0.3488 -0.2757 -0.3012 1.0000x5 | 0.9749 0.9902 0.9927 -0.3241 1.0000x6 | -0.3297 -0.3518 -0.4644 -0.1062 -0.4088 1.0000x7 | 0.9217 0.8681 0.9129 -0.5352 0.9096 -0.3530 1.0000由表中数据发现,X1 X2 X3 X5 X7存在高度相关性另外,也可以利用方差扩大因子法检验多重共线性. estatvifVariable | VIF 1/VIF-------------+----------------------x5 | 1030.90 0.000970x2 | 402.33 0.002486x3 | 249.84 0.004003x1 | 56.26 0.017776x7 | 35.62 0.028075x4 | 3.08 0.324680x6 | 1.97 0.506396-------------+----------------------Mean VIF | 254.29由此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5与其他解释变量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性②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分别作Y与X1 X2 X3 X4 X5 X6 X7之间的回归:1>. regress y x1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3 -------------+------------------------------ F( 1, 21) = 36.92Model | 268589257 1 268589257 Prob> F = 0.0000 Residual | 152782257 21 7275345.59 R-squared = 0.6374-------------+------------------------------ Adj R-squared = 0.6202 Total | 421371515 22 19153250.7 Root MSE = 2697.3------------------------------------------------------------------------------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1 | 3.695517 .6082159 6.08 0.000 2.430663 4.960372 _cons | 32979.17 2671.068 12.35 0.000 27424.38 38533.96------------------------------------------------------------------------------2>. regress y x2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3-------------+------------------------------ F( 1, 21) = 42 Model | 280904599 1 280904599 Prob> F = 0.0000 Residual | 140466916 21 6688900.75 R-squared = 0.6666-------------+------------------------------ Adj R-squared = 0.6508 Total | 421371515 22 19153250.7 Root MSE = 2586.3------------------------------------------------------------------------------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2 | .7884354 .1216646 6.48 0.000 .5354201 1.041451 _cons | 6383.302 6574.434 0.97 0.343 -7288.982 20055.59------------------------------------------------------------------------------3.>regress y x3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3-------------+------------------------------ F( 1, 21) = 38.31 Model | 272173219 1 272173219 Prob> F = 0.0000 Residual | 149198296 21 7104680.74 R-squared = 0.6459-------------+------------------------------ Adj R-squared = 0.6291 Total | 421371515 22 19153250.7 Root MSE = 2665.5------------------------------------------------------------------------------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3 | 1.644425 .265683 6.19 0.000 1.091907 2.196943 _cons | 43227.34 1064.234 40.62 0.000 41014.14 45440.53------------------------------------------------------------------------------4.>regress y x4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3-------------+------------------------------ F( 1, 21) = 1.44 Model | 27116041.4 1 27116041.4 Prob> F = 0.2428 Residual | 394255473 21 18774070.2 R-squared = 0.0644-------------+------------------------------ Adj R-squared = 0.0198 Total | 421371515 22 19153250.7 Root MSE = 4332.9------------------------------------------------------------------------------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4 | .2791902 .2323091 1.20 0.243 -.203923 .7623033 _cons | 18490.46 25273.38 0.73 0.472 -34068.42 71049.33------------------------------------------------------------------------------5.>. regress y x5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3-------------+------------------------------ F( 1, 21) = 35.61 Model | 265055325 1 265055325 Prob> F = 0.0000 Residual | 156316190 21 7443628.11 R-squared = 0.6290-------------+------------------------------ Adj R-squared = 0.6114 Total | 421371515 22 19153250.7 Root MSE = 2728.3------------------------------------------------------------------------------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5 | .1483408 .0248591 5.97 0.000 .0966435 .200038 _cons | 40232.77 1551.274 25.94 0.000 37006.72 43458.82------------------------------------------------------------------------------6.>. regress y x6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2-------------+------------------------------ F( 1, 20) = 9.28 Model | 99672847.4 1 99672847.4 Prob> F = 0.0064 Residual | 214771074 20 10738553.7 R-squared = 0.3170-------------+------------------------------ Adj R-squared = 0.2828 Total | 314443921 21 14973520.1 Root MSE = 3277------------------------------------------------------------------------------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x6 | -.386187 .12676 -3.05 0.006 -.6506037 -.1217704 _cons | 57830.17 3177.974 18.20 0.000 51201.03 64459.31------------------------------------------------------------------------------7.>. regress y x7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3-------------+------------------------------ F( 1, 21) = 12.47 Model | 157018165 1 157018165 Prob> F = 0.0020 Residual | 264353349 21 12588254.7 R-squared = 0.3726-------------+------------------------------ Adj R-squared = 0.3428 Total | 421371515 22 19153250.7 Root MSE = 3548------------------------------------------------------------------------------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x7 | .0016835 .0004767 3.53 0.002 .0006922 .0026748 _cons | 44460.4 1445.12 30.77 0.000 41455.11 47465.69------------------------------------------------------------------------------可见,粮食生产受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最大,因此,选1为初始的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