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40余公里。地处北纬36°05′~36°19′,东经120°24′~120°42′。山区东南二面濒临大海,西部自南而北与青岛市区的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接壤,北部与即墨市相邻。绕山区东南的海岸线长87.3公里,形成了13个有名称的海湾,有大小岛屿16个。
【境域】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主峰】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山脉成因】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当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今天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地层】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出现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
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
【巨峰支脉】崂山按其山脉的自然走向,可分为4个支脉。巨峰支脉包括巨峰干脊主体和东流水直插黄海诸山,最高峰为巨峰,位于山区东部,海拔1132.7米;三标山支脉包括石人河以西和白沙河以北的诸山,主峰为三标山,位于山区西北部,海拔683米;石门山支脉包括白沙河以南和张村以北的诸山,主峰为石门山,位于山区西部,海拔570米;午山支脉包括张村河以南和黄海北岸的诸山,主峰为午山,位于山区西南部,海拔398.3米。崂山之余脉,北至即墨市,西抵胶州湾畔,西南延伸到青岛市区。
巨峰为崂山的主体,支脉四出,分东北、东、东南、南、西五个小分支。
东北分支该分支在晓望河以南,刁龙嘴河以北,系滑溜口北出支脉。此分支正北为槐树洞。东分为楼门峰,在白云洞北,观音岩在白云洞西,大仙山在白云洞东,上苑、狮子峰、峰山在白云洞东北。北出者为香炉峰、二龙山,东分为文笔峰、光光崮、鹰定崮。刁龙嘴河发源于滑溜口,由刁龙嘴南入海。
东分支该分支在刁龙嘴以南泉心河以北。其脉由滑溜口分出,为那罗延窟、华严洞、钟楼崮、棋盘石、返岭、窑货堤。泉心河发源于巨峰东侧,由返岭前入海。
东南分支该分支在泉心河以南流清河以东。由巨峰东南分出,为灵旗峰、金刚崮,又分东南、南、西三小支。东南支为会仙山,东分为万年船、天茶山、日起石,南分为昆仑山,又南为玄武峰、笔架山、聚宝峰、清凉甸,由昆仑山东分为黄山、青山,又南为太清宫后宝珠山,东南蜿蜒十余里为八仙墩,即崂山头,由会仙山分为响云峰、云门峰、跃龙峰。南支为鸿官顶(俗称馍头崮),东分为小平岚、大平岚,西分为沙金窝、将军槽。西支为上马场(德人曾在此牧马,下马场在葛场南)、七十二蹬台。
南分支该分支在流清河以西凉水河以东,由巨峰前比高崮南下,分为两支。北支为风口,又名风岸岭。南支为砖塔岭,折而南为南窑半岛。濒海处为莲花矶,峙立海中之大福岛亦系此支所发露。
西分支该分支由干脊巨峰西出为小巨峰,海拔1000米,南为龙泉崮,北为虔女峰,又西为五指峰,五指并峙,如一手向天,西延为麦石屋、茶涧。以茶涧
为界,分出南北两支,南向脉为茶涧南支,北向脉为茶涧北支。茶涧南支在凉水河与南九水之间,最高峰为狼山(一名席山),海拔779米。还有观台峰、万卷书、纱帽峰、元帅崮、大圈子。北支东起自流清河以南,西支由茶涧后西流水与柳树台北之间水合流以东处为黄花顶、鱼鳞口、升仙阁、云风顶、风石屋诸崂山巨峰支脉著名山涧山。茶涧北支由观崂石屋再分出两支脉,南支在南九水河以西,张村河以东与南,即午山支脉。此支东起柳树台北涧以西至峪夼西向出三小支,统为石门山支脉。
【三标山支脉】三标山俗称标山,为崂山向西北延伸的一大支脉,分干脊、东北、西南三个分支。
干脊分支自三标山起,南行为肥儿崮、中华崮,东过劈石口,南为锥儿崮、大劳崮,转南为土堑岭,又南为柱后高、滑溜口,再南则为巨峰。白沙河北岸,0峪河以东,外九水以北,均属三标山支脉干脊。
东北分支北起土寨河,南至晓望河,由三标山向东北分出,有塔儿崮(又名二标山)、对儿崮(又名大标山)。由锥儿崮分出之支脉东止于海,其尽处为小蓬莱。
西南分支自白沙河以北、山色峪河以西,惜福镇河以北及西,分有南北两支。北支为石城山,余脉向西北入即墨市南境。南支为红石壁、王乔崮,迤南为老君山、黄石山,其东为瓦屋山,西为凤凰峰、慧虎山、黄连涧,又西转为神堂口,南与石门北支之张浦山对峙。
【石门山支脉】石门山支脉以巨峰西支的茶涧为界,分南北两支。茶涧北支,北行至观崂石屋又分南、北两支。南支在南九河以西、张村河以东与南,即午山支脉;北支东起北九水,西至柳树台北流水,至峪夼约10公里,其间以钜山为最高,海拔600米以上的有芙蓉峰、花花浪子诸峰。以峪夼为界,向西分出南、中、北三条支脉,统称石门山支脉。
南分支脉该分支脉为张村河以西及北,李村河以东及南之间的诸山。有青台山、五里岗、大水源等岗埠,无甚高山。
中分支脉该分支脉自李村河以东,白沙河以南的诸山,有卧狼齿、老虎山、丹山,西尽于沧口之烟墩山及西北的女姑口。
北分支脉该分支脉西起赵哥庄河,东至五龙河,北至白沙河,有珑山、石门山、华楼山、华阴山、华岩山,至福泰庵止。石门以北有莲台山、鹁鸽峪、张浦山及夏庄、马家台一带诸山。
【午山支脉】午山支脉在崂山区的西南部。由观崂石屋向南西下,有磨石屋、松山、小崂顶、烟台顶,南九水河以西和张村河东南,有鲁度山、莲花山、平顶山等,迤西为午山、石老人,又西断而复起为浮山,北去为错埠岭、大山、孤山、四方岭,西南去为湛山、太平山、信号山,尽处为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