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桡足类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样品处理
03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清洗、筛选和分类,以便进一步观察
和研究。
实验室观察与实验
01
02
03
显微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桡足类的 形态特征,如体形、附肢 、生殖器官等,并进行测 量和记录。
生活习性实验
模拟不同环境条件,观察 桡足类在不同环境下的适 应性、繁殖和生长情况。
生理生化实验
研究桡足类的生理生化特 征,如代谢产物、酶活性 等,以了解其生命活动规 律。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养殖环境调控
桡足类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中的指示生物,通过对其种群数量的监测 ,及时发现养殖环境的变化,为养殖环境调控提供依据。
养殖废弃物处理
桡足类可以处理养殖废弃物,如残饵、粪便等,减轻养殖环境的污 染。
生物饵料
某些桡足类可以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物饵料,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 。
06
桡足类的未来研究方向
食物链的位置
桡足类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 级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较低层
级。
它们以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 是水生食物链中连接浮游植物和
更高级消费者的关键环节。
桡足类的存在维持了水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稳定,为其他生物提供
了食物来源。
对环境的影响
桡足类对水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摄食和排泄,桡足类参 与了营养物质的循环,维持
生态平衡维持
桡足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捕食、被捕食等生态关系 ,维持着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研究
桡足类是水生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 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 持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修复与重建
利用桡足类进行水生生态 修复和重建,有助于改善 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生 态系统功能。
19第五章-桡足类解析
哲水蚤目 体形 前体部宽于后体部 活动关节 明显,第五胸节与 生殖节之间
剑水蚤目 前体部宽于后体部 明显,位于第四与 第五胸节之间
猛水蚤目 前后体部略等宽 不明显,如有在第 四五胸节之间
卵囊
一个(许水蚤除外)
二个Biblioteka 主要浮游生活一个以底栖生活为主
生活方式 主要浮游生活
第一触角 23~25节,长度超过 长度适中,6~17节 最短,5~7节,仅 后体部。最长可超 组成,长达1/3头节 为头节长的1/5,最 过尾刚毛之末端。 至头胸部末端之间。长也不超过头节末 雄一侧变为执握器。 雄左右皆为执握器。端。雄左右均为执 握器
7
第 五 胸 足
雌雄有别,雌:左右对称,雄左右不对称。
8
二、主 要 特 征
1. 体呈圆筒形,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体节的
愈合,一般不超过11节,即头部1节,胸部5节和腹部5节。
2. 体分为较宽的头胸部和较狭的腹部,即前体部和后体部。 3. 附肢:头部5对(A1,A2,M,M1,M2);躯干肢6对(颚足(Mp),
前体部(头胸部): 头节+1-5胸节 额角、A1、感觉棒、 A2、M、上唇、下唇、 M1、M2、颚足、第1 至第5胸足。 后体部(腹部):
生殖节、生殖孔、第2 腹节、第3腹节、尾节、 尾叉、羽状刚毛。 由3~5节组成,雌雄有
哲水蚤Calanus
别,雄比雌多一节。
3
第一触角(A1)
单肢型,细长,由25 节组成,末2~3节具 羽状刚毛,是运动和 执握的器官,有明显 的雌雄区别,雄常特 化成执握器,哲水蚤 目为一侧,剑、猛水 蚤则两侧均弯曲。
第四章 桡 足 亚 纲
Copepoda
桡足亚纲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广布于海洋、 淡水或半咸水,其中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 生活于淡水中的桡足类,数量多,分布广,为 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和其他动 物良好的天然饵料。另外,也有一些种类是营寄 生生活的,寄生于鱼类中,引起疾病。
第五章-桡足类
10
无节幼体: 一龄:体呈卵圆形,不分 节,有3对附肢,A1、A2、 大颚,身体末端具一对尾触 毛,又叫六肢幼体。 二龄:身体末端分叉。 三龄:出现第一小颚的原 基,尾触毛2对。 四龄:第一小颚较发达。 五龄:第二小颚出现,末端 具3 对尾触毛。 六龄:出现颚足及前2对胸 足的原基。
62
32
小星猛水蚤属Microsetella
额角弯向腹面呈喙状。A1雌 5节,雄6节,执握状,前4对 胸足内外肢3节,内肢长于外 肢。P5退化。
33
34
35
美丽猛水蚤属Nitocra
体圆柱形,额突出,腹部各 节的侧面、尾叉及肛门板 后缘具细刺。A1,8节;A2, 4节,外肢仅1节。雄性第 一胸足底节内末角的刺呈 钩状,P2-P4内、外肢均3 节,P5两性均2节。为淡水 或咸淡水种类。
4
A2:双肢型,游泳器官。
大颚:双肢型,基肢2节
基肢:2节(基节+底节),内肢2节, 基节-几丁质板,面向口的
外肢7节
一端呈锯齿状,称咀嚼缘
内外肢各有许多强状的刚毛
内肢2节,外肢5节,皆为羽
内外肢的结构及长短比例-分类 状刚毛。
5
第一小颚:双肢型,很小。 基肢很发达,基节:内缘形成 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 小叶,即上肢。底节:内缘具 一突出小叶。内外肢不发达, 内肢2节,外肢1节。
生殖节之间
第五胸节之间
四五胸节之间
卵囊
一个(许水蚤除外) 二个
一个
生活方式 主要浮游生活
主要浮游生活
以底栖生活为主
第一触角
23~25节,长度超过 长度适中,6~17节 最短,5~7节,仅 后体部。最长可超 组成,长达1/3头节 为头节长的1/5,最 过尾刚毛之末端。 至头胸部末端之间。长也不超过头节末 雄一侧变为执握器。 雄左右皆为执握器。端。雄左右均为执
桡足类实验
Tropocyclops prasinus 绿色近剑水蚤 雄性
Macrocyclops albidus 白色大剑水蚤
Cyclops vicinus
中剑水蚤属Mesocyclops: 头胸部较粗壮,腹部瘦削。 生殖节瘦长,前宽后窄。 尾叉较短,内缘光滑,末 端尾刚毛发达。第1—4胸 足内、外肢均3节;第五胸 足2节,第一节较宽,外末 角具I羽状刚毛,末节窄长, 内缘中部及末端各具1羽状 刚毛。常见的有广布中剑 水蚤M. leuckarti。
13
二.生殖与发育
1 生殖 在生殖季节,一般♂都用 第1触角或第5胸足抱握♀。 交配时,♂先呈执握肢的 第1触角抓住♀的尾叉, 随后用第5右胸足抱住♀ 的腹部。接着精荚从♂孔 排出,♂就利用第5左胸 足取下精荚,并固着在♀ 孔旁;然后精卵受精,排 到水中孵化成无节幼体。 、:
精荚 卵囊
粗新哲水蚤
.有害方面: 危害渔业――有些桡足类,如台湾温剑水蚤 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 常侵袭鱼卵、鱼苗, 咬伤或咬死大量的仔、稚鱼,对鱼类的孵化和幼鱼的 生长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渔业生产。寄生虫的中间 寄主――在剑水蚤和一些镖水蚤中,它们又是人和家 畜的某些寄生蠕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的中间宿主。 由于它们的存在,使这些寄生虫得以完成其生活史并 传播,有害于人体和家畜的身体健康。 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在剑水蚤和一些镖水蚤中, 它们又是人和家畜的某些寄生蠕虫,如吸虫、绦虫、 线虫的中间宿主。由于它们的存在,使这些寄生虫得 以完成其生活史并传播,有害于人体和家畜的身体健 康。
3附肢
第一触角 第一触角发达,位于 头部两侧,为主要的 游泳器官。单肢型, 细长,一般有明显的 雌雄区别,雄性常特 化成执握器。
桡足类的培养
但总体来说,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的增殖效果较好。 2、桡进足水类达的到小要型求培深养度应后注,意进的行问施题肥:。 反2、之控,制浮水游位植及物保量持过正小常,比不重能满足桡足类的需要。
好有两只塘,预防一个塘培养桡足类发生变异。
二、清池
t0,t1为起始与终止的1培、养日;排干水,暴晒3—5天以杀死敌害,同时有利
捕表捞1 用婆1罗00异目剑筛水绢蚤作在成不捕同捞浓网度。三角褐指藻中的增殖率
于有机物的分解,增加肥力,同时进行整池、平整池 日(平2)均驯增化殖:率方参法考是了用陈桡世足杰类(1原98生8活)的水公体式的:水把采回的桡足类先养在一个稍大的容器内,试养数天,使其适应实验室的条件。 底等。 透桡明足度 类小和于枝2角5类cm一表样示是浮鱼游、行虾植、物蟹过类量的,天要然进优新质鲜饵海料水。进行调节。
(2)三驯角化褐:指方藻法、是等用鞭桡金足藻类、原小生球活藻水和体扁的藻水,把饵采料回浓的度桡均足为类1先0×养1在04一ce个ll/稍m大l。的容器内,试养数天,使其适应实验室的条件。 (4、2)最驯好化能:有方引法入是淡用水桡 通足道类,原以生调活节水比体重的。水把采回的桡足类先养在一个稍大的容器内,试养数天,使其适应实验室的条件。 2婆5罗,异而剑效水果蚤最雌差体为两小侧球各藻挂,1经个1卵0 d囊增,养每仅个有卵6囊只平桡均足1幼7体个,卵日粒平,均每增只殖则率以仅34为个0卵. 粒计算其增殖率。
(1)40—80ppm漂白粉 婆罗异剑水蚤是符合上述条件的种类,因此选择它作培养对象。
提 Nt要为t时间研(日究)时了桡不足同类浓的度密的度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提o要rneoen研sis究群了体不增同殖浓的度影的响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透bo明rn度eo大en于sis4群0c体m增表殖示的浮影游响植。物不足,要施肥;
桡足类概述PPT课件
授课:XXX
33
(一)哲水蚤目
哲水蚤目的前体部比后体部显著宽大,活动 关节位于末胸节和第一腹节之间。
第一触角通常比身体长,雌性的左右对称, 雄性的对称或一边形成执握触角。
我国有21个科,其中较常见的有11科。
2021/3/24
授课:XXX
34
• 前体部(即头胸部)显著宽于后体部(腹部),活动关节位于最末 胸节与第一腹节之间。头 部与第一胸节、第四与第五胸节常 愈合。腹部雌体4节,雄体5节。雌体生殖节大,腹面有l对 生殖孔。雄体生殖孔1个,位于左侧。
2021/3/24
授课:XXX
13
(5)第二小颚(maxilla)
• 是一对较小的附肢,位于第一 小颚后方,是头节的最后一对 附肢。单肢型,由发达的基肢 和简单的内肢构成,
• 外肢退化。基肢分2节,内侧突 起,称为小叶,一般有5个。
• 内肢短小,一般不超过5节,都
具有刚毛。刚毛能形成网状,
以搜集食饵。小叶和刚毛的形
是一对双肢型附肢,位 于第一触角后方。一般 由2节基节、2节内肢和 5-7节外肢组成。各节的 内缘和内、外肢末节的 远端都有刚毛。内、外 肢的结构及其长短比例 是分类的依据之一。这 对附肢与桡足类的食性 有关。
2021/3/24
授课:XXX
11
(3)大颚(mandibula
是第1对口器附肢,位于第二 触角后方的上唇之下。
最后一次蜕皮,即变为成 体,雄性腹部增至5节,有 雌雄区别。
2021/3/24
授课:XXX
25
2021/3/24
授课:XXX
26
二、桡足类的分类
• 哲水蚤目(Calanoida) • 剑水蚤目(Cyclopoida) • 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 • 怪水蚤目(Monstrilloida) • 背卵囊水蚤目(Notodelphyoida) • 颚虱目(Lernacopodoida) • 鱼虱目(Caligoida)。
实验五、枝角类和桡足类常见种类及形态的观察
目 录
• 引言 • 枝角类常见种类及形态 • 桡足类常见种类及形态 • 观察方法与步骤 •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 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建议
01 引言
实验目的
掌握枝角类和桡足类常见种类的基本形态特征
通过对实验样本的观察和比较,了解枝角类和桡足类常见种类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体型 、颜色、头部、胸部、腹部、附肢等部位的形态特点。
繁殖方式
枝角类一般进行孤雌生殖,即雌体 不需要交配就可以产卵并孵化出幼 体。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它们的 繁殖速度非常快。
03 桡足类常见种类及形态
种类介绍
01
02
03
哲水蚤目
包括许多海洋和淡水种类, 如飞马哲水蚤、真刺唇角 水蚤等。
猛水蚤目
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如 华哲水蚤、微型裸腹溞等。
剑水蚤目
• 拓展应用领域:枝角类和桡足类作为水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监测、 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将这 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结果展示与解读
种类组成
01
展示实验观察到的五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分析其组成特点。
数量分布
02
展示各类群在实验水体中的数量分布,揭示其优势种和稀有种。
形态特征
03
描述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包括体型、体色、附肢等,以便于识
别和分类。
讨论与结论
种类多样性
讨论实验水体中五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种类多样性 及其影响因素。
体呈宽卵形,透明或半透明,壳面上有明显 的纵行隆线。头部钝圆,复眼中等大小,单 眼不明显。第一、二触角均较发达。
桡足类实验
2 .分布导致个体间大小的差异 同一地区的桡足类的体长冬季大于夏季,同一 种桡足类分布在北方的个体有时较分布在南方的长 大。如在广东的鉴江口的球状许水蚤(Schmacreia forbesi)♀平均体长夏季~1.15mm小于冬季~ 1.19mm;比较江苏和新疆两地的标本,白色大剑水 蚤♀长度,在新疆为1.70-1.87mm,而在江苏的仅 为1.28mm。
3附肢
第一触角 第一触角发达,位于 头部两侧,为主要的 游泳器官。单肢型, 细长,一般有明显的 雌雄区别,雄性常特 化成执握器。
第一触角(A1)
单肢型,细长,由25 节组成,末2~3节具 羽状刚毛,是运动和 执握的器官,有明显 的雌雄区别,雄常特 化成执握器,哲水蚤 目为一侧,剑、猛水 蚤则两侧均弯曲。
颚 足 胸部第一对附肢, 单肢型,基肢2节较粗 大。内肢5节,颚足结 构随食性和种而异, 滤食性:羽状刚毛。 捕食性:则为具有强 刺。
胸
足:
P1~P4:双肢型,羽状刚毛, 游泳足。无雌雄差别,基肢: 基节,底节。内外肢各3节,外 缘刺。为主要的游泳器官。
12
第 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足
雌雄有别,雌:左右对称,雄左右不对称。
一、形态构造
1 .前体部: 前体部由头和胸部组 成。头部通常5个体节 其前面称额器,腹面 常有刺状的突起,叫 额角,背面常有1个单 眼,胸部由3—5节组 成,每节均有1对附肢。
2 .后体部:
后体部无附肢, 由3—5节组成,第一 腹节具有生殖孔,称 生殖节。最末的腹节 称尾节,肛门位于该 节的末端背面,末端 具1对尾叉,尾叉的末 端有5根不等长的刚毛, 常呈羽状。
2 发育 无节幼体: 呈卵圆形,背腹略扁 平,身体不分节,前 端有1个暗红色的单 眼,附肢3对,即第 一、二触角,大颚, 身体末端有一对尾触 毛。 无节幼体.mpv
19第五章-桡足类
60
3.经济意义
1 是各种经济鱼类如鲱、鲐、须鲸类等的重要饵料。桡足类的 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可作为寻找渔场的标志。 2 某些种类与海流密切相关,可作为海流水团的指标生物。 3 影响渔业生产。如台湾温剑水蚤侵袭鱼苗、鱼卵,影响鱼类 孵化。
4 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一些剑水蚤和镖水蚤等,影响
P5
45
广布中剑水蚤M. leuckarti 雄
46
广布中剑水蚤M. leuckarti 雌
47
48
温剑水蚤属Thermocyclops
头胸部卵圆形,腹部瘦削。 尾叉较短,内缘光滑。第五 胸足分2节,基节短而宽, 外末角突出1根羽状刚毛, 末节窄长,末缘具1刺和1刚 毛。本属在鱼池中常见的是 台湾温剑水蚤 T.taihokuensis和透明温剑 水蚤T. hyalinus,在鱼苗孵 化季节常侵袭鱼卵和鱼苗, 影响渔业生产。
4
A2:双肢型,游泳器官。
大颚:双肢型,基肢2节
基肢:2节(基节+底节),内肢2节, 基节-几丁质板,面向口的 外肢7节 一端呈锯齿状,称咀嚼缘
内外肢各有许多强状的刚毛 内外肢的结构及长短比例-分类 内肢2节,外肢5节,皆为羽 状刚毛。
5
第一小颚:双肢型,很小。 基肢很发达,基节:内缘形成 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 小叶,即上肢。底节:内缘具 一突出小叶。内外肢不发达, 内肢2节,外肢1节。
雌性第4胸节背面有1矩状突起。 腹部3节,生殖节长而宽,第2 腹节窄而短。雌性P5内肢2节, 外肢第2节末端爪状刺发达, 内、外缘有锯齿,末端有2根
♂ P5左 ♂ P5右
♀
不等长的刺。雄性第4胸节背
面无矩突,右足内肢短小,仅 1节,左足外肢末端的钳板粗 壮,内侧面有横的梯级状隆线。
《桡足类的培养》课件
桡足类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生活环境
桡足类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中,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 布。
习性
桡足类是食肉性动物,主要捕食小型动物和浮游生物,有些种类也会互相残杀 。它们的繁殖能力较强,生命周期较短,适应力强,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桡足类的生物学意义
生态平衡
桡足类作为食肉性动物,能够控制其 他小型生物的数量,对维持水域生态 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桡足类的培养》PPT课件
目录
• 桡足类简介 • 桡足类的培养方法 • 桡足类的应用 • 桡足类培养的挑战与前景 • 参考文献
01
桡足类简介
桡足类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桡足类是水生动物中的一大类群 ,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 具有头、胸、腹三部分,以及2对 触角和5对胸肢等特征。
分类
桡足类包括50多个现生类群,主 要分为真虾类和十足类两大类, 其中真虾类包括龙虾、对虾等, 十足类则包括螃蟹、虾姑等。
06
前景3:桡足类作为水产养殖中的生物饵 料,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1
桡足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展望1
加强种质库建设,挖掘具有 特殊生物学特性的桡足类品
种,为应用研究提供基础Fra bibliotek研究方向2
桡足类与环境因子互作机制研究
展望2
深入探究桡足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其 生态学意义,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 依据
生物防治与害虫控制
总结词
桡足类中的一些种类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资源,用于控制其 他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减少对农林业生产的危害。
详细描述
一些桡足类是害虫的天敌,可以以害虫为食或者通过传播疾 病等方式控制其数量。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可以利用这些 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 农产品残留。
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轮虫一、主要特点1.具有纤毛环的头冠2 有内涵咀嚼器的咀嚼囊3 内附有焰茎球的原肾管二、形态结构外部构造头:头冠(轮盘)纤毛环、纤毛带、纤毛沟、前棘刺。
躯干部:角质膜,平滑或具有颗粒,兜甲,常有附属肢、棘刺等结构。
足:帮助游泳和爬行,能自由伸缩。
足腺,趾。
内部构造呼吸系统: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壁消化系统:口、咽、咀嚼囊、食道、胃、肠、泄殖腔排泄系统:具有纵长焰茎球原肾管、膀胱神经与感官:具脑、触手和眼三、生殖与发育☐雄体:个体小,只有雌体的1/8-1/3,体内的消化、排泄等器官均退化甚至消失,不具有口和肛门。
不摄食,活动迅速,存活2-3天。
☐雌体:存活10天左右。
☐孤雌(单性)生殖:非混交雌体,非需精卵(夏卵)☐有(两)性生殖:混交雌体,需精卵,休眠卵(冬卵)图中蓝色为单雌生活红色为有性生殖四、分类蛭态目(体蠕虫形,假体节能像套筒式地收缩。
)轮虫属体细长。
眼点一对,位于背触手前面的吻部。
足端有三趾。
喜生于富含有机质的小型水体,常附着于水生植物的茎、叶上。
旋轮虫属体较粗壮。
眼点一对大而明显,位于背触手后,脑的背面。
趾四个。
单巢目(卵巢1个。
咀嚼器呈各种不同形式,但绝不是枝型。
身体虽能伸缩变动。
)臂尾轮属被甲多呈方形,长度很少超过宽度。
前端具有1-3对棘刺。
足不分节,具环纹,并能伸缩摆动。
趾1对。
裂足轮属被甲长超过宽度,前端具2对棘刺,后端具2对棘刺。
典型的浅水池塘浮游轮虫。
龟甲轮属背甲上龟纹。
前端有3对棘刺,后端浑圆,或具有1-2个棘刺,无足。
腔轮虫属兜甲卵圆形。
具2趾。
单趾轮虫属只有一趾。
常栖息碱性水体。
晶囊轮属体透明似灯泡,后端浑圆,无足。
咀嚼器砧型,能伸出口外摄取食物后缩入体内。
肠和肛门消失,食物残渣有口吐出。
胎生。
典型浮游种类,肉食性。
同尾轮属被甲纵长,呈倒圆锥形,弯曲,具细长、刺状2趾。
左右两趾约等长,但长度不超过体长的一半;若不等,则短趾的长度总要超过长趾的1/3。
多为底栖种类。
异尾轮属被甲纵长,呈倒圆锥形,有些弯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epoda
分类地位
节肢动物门Arthopoda 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 颚足纲Maxillopoda 桡足亚纲Cop布于海洋、淡
水或半咸水,其中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
生活于淡水中的桡足类,数量多,分布广为淡水浮
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和其他动物良好的
型。大多数在海水中营底栖生活,少部分分布
淡水或咸淡水底栖。
25
小星猛水蚤属Microsetella
额角弯向腹面呈喙状。A1雌 5节,雄6节,执握状,前4对 胸足内外肢3节,内肢长于外 肢。P5退化。
26
美丽猛水蚤属Nitocra
体圆柱形,额突出,腹部各 节的侧面、尾叉及肛门板后 缘具细刺。A1,8节;A2,4 节,外肢仅1节。雄性第一胸 足底节内末角的刺呈钩状, P2-P4内、外肢均3节,P5两 性均2节。为淡水或咸淡水种 类。
人体和家畜的健康和幼鱼生长。
39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 2.简述桡足类的基本特征。 3.绘图区别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的 特征。 4.试述桡足类的经济价值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5.简述桡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
40
10
三、生殖和发育
• 雌雄异体,雄性用A1或P5抱握雌体,进行交配。
交配时把精荚从雄孔排出,用P5固定在雌体生
殖孔旁,受精形成受精卵。
• 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11
无节幼体: 一龄:体呈卵圆形,不分 节,有3对附肢,A1、A2、 大颚,身体末端具一对尾触 毛,又叫六肢幼体。 二龄:身体末端分叉。 三龄:出现第一小颚的原 基,尾触毛2对。 四龄:第一小颚较发达。 五龄:第二小颚出现,末端 具3 对尾触毛。 六龄:出现颚足及前2对胸 足的原基。
14
寄 生
哲水蚤目
体形 活动关节 卵囊 生活方式 第一触角 前体部宽于后体部 明显,第五胸节与生 殖节之间 一个(许水蚤除外) 主要浮游生活 23~25节,长度超过 后体部。最长可超过 尾刚毛之末端。雄一 侧变为执握器。
剑水蚤目
前体部宽于后体部 明显,位于第四与第 五胸节之间 二个 主要浮游生活 长度适中,6~17节组 成,长达1/3头节至 头胸部末端之间。雄 左右皆为执握器。
Corycaeus 一属,海产,分布于各海区。
35
大眼剑水蚤属Corycaeus
A1
A2
36
五、生活习性与经济意义:
1.分布:海水、半咸水、淡水均有分布,海洋种类多。在小型水域中栖
息的桡足类,常能以休眠卵、幼虫或成虫渡过水域干旱、冰冻等不良环
境,一旦注水不久即可培养出桡足类;在大型水域中,桡足类在水层中 的分布具季节垂直移动或昼夜垂直移动的现象。 季节垂直移动:因季节不同而分布于不同的水层,如纺锤水蚤,夏季分 布于下层,冬季移至表层水域。 昼夜垂直移动: 当黑夜来临时,上升到上层生活,日出前开始下降到下层
第二小颚:头节的最后 一对附肢,单肢型,缺 外肢,基肢两节各向内 突出2小叶,上生许多 羽状刚毛。
6
A2:双肢型,游泳器官。
大颚:双肢型,基肢2节
基肢:2节(基节+底节),内肢2节, 基节-几丁质板,面向口的 外肢7节 一端呈锯齿状,称咀嚼缘
内外肢各有许多强状的刚毛 内外肢的结构及长短比例-分类 内肢2节,外肢5节,皆为羽 状刚毛。
1. 体呈圆筒形,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体节的愈合, 一般不超过11节,即头部1节,胸部5节和腹部5节。 2. 体分为较宽的头胸部和较狭的腹部,即前体部和后体部。 3. 附肢:头部5对(A1,A2,M,M1,M2);躯干肢6对(颚足,第1-5步足
(P1~P5)),腹部:无腹肢。
4. P5两性有异,常是分类重要依据。 5. 第一触角比较发达常为运动和执握器官。 6. 幼体发育:经过变态,要经过无节幼体、桡足幼体阶段。
猛水蚤目
前后体部略等宽 不明显,如有在第四 五胸节之间 一个 以底栖生活为主 最短,5~7节,仅为 头节长的1/5,最长 也不超过头节末端。 雄左右均为执握器
尾叉刚毛 5根 数 心脏 有
4根 无
2根 无
15
(一)哲水蚤目Calanoida
头部与第一胸节愈合,第四与第五胸节 愈合;A1雄性右侧变为执握器;P5雌性
哲水蚤Calanus
别,雄比雌多一节。
4
第一触角(A1)
单肢型,细长,由25 节组成,末2~3节具 羽状刚毛,是运动和 执握的器官,有明显 的雌雄区别,雄常特 化成执握器,哲水蚤 目为一侧,剑、猛水 蚤则两侧均弯曲。
5
第一小颚:双肢型,很小。 基肢很发达,基节:内缘形成 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 小叶,即上肢。底节:内缘具 一突出小叶。内外肢不发达, 内肢2节,外肢1节。
左足比右足大。本属分
布广,数量大,是重要 海洋桡足类,是很多经 济鱼类和须鲸的主要饵 料。
18
2. 胸刺水蚤科Centropagidae
中小型桡足类,头部和第一胸节分开,第四、第
五胸节不愈合。末胸节的后侧角刺状或圆钝。腹
部雌性3-4节,生殖节不对称并具刺毛,雄性4
-5节、第五胸肢两性均为双肢型,雄性右足外
P4 P4
P5
P5
32
2. 长腹剑水蚤科Oithonidae
小型桡足类,体细长,前后两部分界明显, 后体部狭长。雄性第一触角短粗;第二触 角外肢消失。第1-4胸足外肢各3节;第五 胸足退化,只有2根刺毛。
33
长腹剑水蚤属Oithona
前体部5节;后体部雌性5
节、雄性6节。生殖孔位于
第2节。尾叉对称,前四胸
3 杂食性:
38
3.经济意义
1 是各种经济鱼类如鲱、鲐、须鲸类等的重要饵料。桡足类的 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可作为寻找渔场的标志。 2 某些种类与海流密切相关,可作为海流水团的指标生物。 3 影响渔业生产。如台湾温剑水蚤侵袭鱼苗、鱼卵,影响鱼类 孵化。
4 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一些剑水蚤和镖水蚤等,影响
附2~3根刚毛。小颚退化成片状,颚足内肢退化。
本科多分布于淡水。
29
剑水蚤属Cyclops
第一触角14-17节,第1-4胸足外肢均为3节,第五胸足2 节,基节外末角具1羽状毛,末节较长大,内缘中部具 1刺,末缘有1长刚毛。
P5 P4
P5
30
中剑水蚤属Mesocyclops
头胸部较粗壮,腹部瘦削。 生殖节瘦长,前宽后窄。尾 叉较短,内缘光滑,末端尾 刚毛发达。第1-4胸足内、 外肢均3节;第5胸足2节, 第一节较宽,外末角具1羽 状刚毛,末节窄长,内缘中 部及末端各具1羽状刚毛。 常见的有广布中剑水蚤M. leuckarti。
P5
31
温剑水蚤属Thermocyclops
头胸部卵圆形,腹部瘦削。 尾叉较短,内缘光滑。第 五胸足分2节,基节短而宽, 外末角突出1根羽状刚毛, 末节窄长,末缘具1刺和1 刚毛。本属在鱼池中常见 的是台湾温剑水蚤 T.taihokuensis和透明温剑 水蚤T. hyalinus,在鱼苗孵 化季节常侵袭鱼卵和鱼苗, 影响渔业生产。
小型种类,第5胸节两后侧角成翼突。腹部雌性2- 4节。 ♀P5对称;♂ P5右足>左足,右足外肢2节, 第2节外缘具1刺,末端为1长而弯曲的钩状刺,内
肢退化,1或2节,左足内外肢1-2节。本科全是淡水
或咸淡水种类。
21
中镖水蚤属Sinodiaptomus
雌性第4胸节背面有1矩状突起。 腹部3节,生殖节长而宽,第2腹 节窄而短。雌性P5内肢2节,外 肢第2节末端爪状刺发达,内、 外缘有锯齿,末端有2根不等长
退化或全缺。腹部雌4节,雄5 节。卵直
接产于水中或产于卵囊内。
16
1.哲水蚤科Calanidae
中型桡足类,A1雌25节,雄24节,长度超 过尾叉,末2节有2条羽状长刚毛。胸足的
内、外肢均3节;P5未变形,雌的似前4对,
雄的左足外肢比右足稍长。
17
哲水蚤属Calanus
末胸节后侧角圆钝。P5 基节内缘具锯齿,雄的
天然饵料。另外,也有一些种类是营寄生生活的,
寄生于鱼类中,引起疾病。
3
一、形态构造
前体部(头胸部): 头节+1-5胸节 额角、A1、感觉棒、 A2、M1、上唇、下唇、 M1、M2、颚足、第1 至第5胸足。 后体部(腹部):
生殖节、生殖孔、第2 腹节、第3腹节、尾节、 尾叉、羽状刚毛。 由3~5节组成,雌雄有
7
颚足:胸部第一对附肢,单肢型, 基肢2节较粗大。内肢5节,颚足 结构随食性和种而异,滤食性: 羽状刚毛。捕食性:则为具有强 刺。
P1~P4:双肢型,羽状 刚毛,游泳足。无雌雄差 别,基肢:基节,底节。 内外肢各3节,外缘刺。
8
第 五 胸 足
雌雄有别,雌:左右对称,雄左右不对称。
9
二、主 要 特 征
23
许水蚤属Schmackeria
胸部后侧角圆钝,常有数 根刚毛。雌性P5第3节较短, 最末端的棘刺长而锐,雄 性单肢不对称,左侧底节 内缘向后方伸出一长而弯 的镰刀状或腿状的突起。 本属分布于近海的半咸水 区。
♂ P5
♀P5
24
(二)猛水蚤目Harpactiooida
体一般较细长,尾叉末端具2根发达的刚毛。 额部突出明显,P5退化,通常1-2节,两性异
足内、外肢皆3节。咸淡水 产,少数淡水产,世界性 分布。常见种类有拟长腹 剑水蚤O. similes
34
(三) 大眼剑水蚤科Corycaeidae
小型桡足类,前后体部分界明显,前体部呈长椭圆形。头
部前端有1对发达的晶体。第3、4胸节常愈合,有明显的 后侧角。后体部较短,1-2节。第一触角短小;第二触角 发达。第1-3胸足内、外肢歌3节;第4胸足内肢退化,外 肢3节;第五胸足消失,仅留下2根刺毛。仅大眼剑水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