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精品讲义word文件
2024年新高一数学讲义(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解析版)
第09讲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核心考点举一反三模块四小试牛刀过关测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4.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5.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函数的四个特性: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值,必须有且仅有唯一的y值与之对应.(1)非空性:定义的集合A,B必须是两个非空数集;(2)任意性:A中任意一个数都要考虑到;(3)单值性:每一个自变量都在B中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4)方向性:函数是一个从定义域到值域的过程,即A →B .3、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或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2)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沟通定义域与值域的桥梁,在定义域确定的情况下,对应关系控制着值域的形态,f 可以看作是对“x ”施加的某种运算或法则.如:2()f x x =,f 就是对自变量x 求平方.(3)值域:对应关系f 对自变量x 在定义域内取值时相应的函数值的集合,其中,()y f x =表示“y 是x 的函数”,指的是y 为x 在对应关系f 下的对应值.4、函数相等:两个函数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相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为同一个函数.知识点2求函数定义域的依据1、分式中分母不能为零;2(2,)n k k N *=∈其中中;(21,)n k k N *=+∈其中中,x R ∈;3、零次幂的底数不能为零,即0x 中0x ≠;4、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要考虑实际意义;5、如果已知函数是由两个以上数学式子的和、差、积、商的形式构成,那么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公共部分的集合.知识点3函数的表示法1、函数的表示法(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描点法作函数图象(1)列表:先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自变量x 的值,并计算出与这些值相对应的函数值,用表格的形式表示;(2)描点:从表中得到一些列的点(x ,f (x )),在坐标平面上描出这些点;(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把这些点按自变量的值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知识点4分段函数1、定义:在函数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的函数.2、性质: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空集.3、分段函数图象的画法(1)作分段函数图象时,分别作出各段的图象,在作每一段图象时,先不管定义域的限制,作出其图象,再保留定义域内的一段图象即可,作图时要特别注意接点处点的虚实,保证不重不漏.(2)对含有绝对值的函数,要作出其图象,首先应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然后作出函数的图象.知识点5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可用待定系数法.(1)确定所有函数问题含待定系数的一般解析式;(2)根据恒等条件,列出一组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3)解方程或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2、换元法:主要用于解决已知()()f g x 的解析式,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的问题.(1)先令()=g x t ,注意分析t 的取值范围;(2)反解出x ,即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x ;(3)将()()f g x 中的x 度替换为t 的表示,可求得()f t 的解析式,从而求得()f x .3、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解析式.4、方程组法:主要解决已知()f x 与()-f x 、1⎛⎫ ⎪⎝⎭f x 、1⎛⎫- ⎪⎝⎭f x ……的方程,求()f x 解析式.例如:若条件是关于()f x 与()-f x 的条件(或者与1⎛⎫⎪⎝⎭f x )的条件,可把x 代为-x (或者把x 代为x1)得到第二个式子,与原式联立方程组,求出()f x .考点一: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例1.(23-24高一上·河南濮阳·月考)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 f x =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x 只能对应一个y 值,故答案为B.故选:B.【变式1-1】(23-24高一上·广东韶关·月考)设{}{}123,,,M N e g h ==,,,如下选项是从M 到N 的四种应对方式,其中是M 到N 的函数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对于A,集合M 中的3对应了集合N 中的两个数,A 错误;对于B,集合M 中的2N 中的两个数,B 错误;对于C,集合M 中的每个数在集合N 中都有唯一的数对应,C 正确;对于D,集合M 中的3对应了集合N 中的两个数,D 错误,故选:C.【变式1-2】(23-24高一上·四川泸州·期末)托马斯说:“函数是近代数学思想之花.”根据函数的概念判断:下列对应关系是集合{}1,2,4=-M 到集合{}1,2,4,16N =的函数的是()A .2y x =B .2y x =+C .2y x =D .2xy =【答案】C【解析】对于A ,集合M 中的元素1-按对应关系2y x =,在集合N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A 不是;对于B ,集合M 中的元素4按对应关系2y x =+,在集合N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B 不是;对于C ,集合M 中的每个元素按对应关系2y x =,在集合N 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C 是;对于D ,集合M 中的元素1-按对应关系2x y =,在集合N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D 不是.故选:C【变式1-3】(23-24高一上·广东佛山·期末)给定数集,(0,),,A B x y ==+∞R 满足方程20x y -=,下列对应关系f 为函数的是()A .:,()f AB y f x →=B .:,()f B A y f x →=C .:,()f A B x f y →=D .:,()f B A x f y →=【答案】B【解析】A 选项,x ∀∈R ,当0x =时,20y x ==,由于0B ∉,故A 选项不合要求;B 选项,()0,x ∀∈+∞,存在唯一确定的y ∈R ,使得2y x =,故B 正确;CD 选项,对于()0,y ∀∈+∞,不妨设1y =,此时21x =,解得1x =±,故不满足唯一确定的x 与其对应,不满足要求,CD 错误.故选:B考点二:求函数的定义域例2.(23-24高一下·广东茂名·期中)函数y =)A .()0,∞+B .()2,+∞C .[)0,∞+D .[)2,+∞【答案】D【解析】对于函数y =20x -≥,解得2x ≥,所以函数y =的定义域是[)2,+∞.故选:D【变式2-1】(23-24高一上·四川乐山·期中)函数3y =)A .[]3,3-B .()3,3-C .][(),33,∞∞--⋃+D .()(),33,-∞-+∞ 【答案】B【解析】由题知290->x ,解得33x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3,3-.故选:B.【变式2-2】(23-24高一上·重庆璧山·月考)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2]-,则(32)f x -的定义域为()A .1[,2]2B .[1,2]-C .[1,5]-D .5[1,]2【答案】A【解析】由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2]-,故1322x -≤-≤,解得122x ≤≤,即函数(32)f x -的定义域为1[,2]2.故选:A.【变式2-3】(23-24高一上·安徽蚌埠·期末)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为()A .[]4,0-B .[]1,0-C .[]1,2D .[]4,8【答案】C【解析】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为[]0,2,由[]0,2x ∈,有[]22,4x +∈,即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2,4,令224x ≤≤,解得12x ≤≤,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为[]1,2.故选:C考点三: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例3.(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期中)下列函数中,与函数2y x =+是同一函数的是()A .2y =B .2y =+C .22x y x=+D .2y =+【答案】D【解析】对A ,2y =的定义域为[)2,-+∞,2y x =+的定义域为R ,故A 错误;对B ,22y x ==+,故B 错误;对C ,22x y x=+的定义域为()(),00,∞∞-⋃+,故C 错误;对D ,22y x ==+,故D 正确.故选:D【变式3-1】(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期中)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 .||,y x y =B .2,x y x y x==C .01,y y x ==D .2||,y x y ==【答案】A【解析】选项A ,解析式等价,定义域也相同,所以是同一个函数;选项B ,解析式化简后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因为分母不能取0,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选项C ,解析式化简后都是1,但定义域不同,因为0的0次幂没有意义,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选项D ,解析式不同,定义域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A.【变式3-2】(23-24高一上·吉林延边·月考)(多选)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 .xy x=与1y =B .y =与y x=C .y =|1|y x =-D .321x x y x +=+与y x=【答案】BCD 【解析】对于A ,x y x=的定义域为{}0x x ≠,而函数1y =的定义域为R ,故A 错误;对于B ,函数y x ==,x ∈R ,故B 正确;对于C ,函数1y x ==-,x ∈R ,故C 正确;对于D ,函数()2322111x x x x y x x x ++===++,x ∈R ,故D 正确.故选:BCD.【变式3-3】(23-24高一下·山东淄博·期中)(多选)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A .()f x =()g x =B .()0f x x =与()01g x x =C .()f x =()g x =D .()22f x x x =-与()22g t t t=-【答案】BD【解析】对A :对()g x =(],0-∞,则()g x ==故()f x =与()g x =A 错误;对B :()()010f x x x ==≠,()()0110g x x x ==≠,故()0f x x =与()01g x x =是同一函数,故B 正确;对C :()f x 定义域为1010x x +≥⎧⎨-≥⎩,即1x ≥,()g x 定义域为210x -≥,即1x ≥或1x ≤-,故()f x =()g x =C 错误;对D :()22f x x x =-与()22g t t t =-定义域与对应关系都相同,故()22f x x x =-与()22g t t t =-是同一函数,故D 正确.故选:BD.考点四:简单函数的求值求参例4.(23-24高一下·云南曲靖·开学考试)已知函数()231f x x x -=-+,则()1f -=()A .5-B .1-C .2D .3【答案】D【解析】取2x =,有()212213f -=-+=.故选:D.【变式4-1】(23-24高一上·辽宁沈阳·期中)已知函数1()4f x x =-,若()2f a =,则a 的值为()A .92B .72C .52D .12-【答案】A【解析】由()2f a =,得124a =-,解得92a =.故选:A 【变式4-2】(22-23高二下·山东烟台·月考)已知函数()212f x x x -=-,且()3f a =,则实数a 的值等于()A B .C .2D .2±【答案】D【解析】令21,23x a x x -=-=,解得=1x -或3x =由此解得2a =±,故选:D【变式4-3】(23-24高一上·安徽安庆·期末)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1,12f x y f x f y f +=+-=,则()2f -=()A .1-B .0C .1D .2【答案】A【解析】在()()()1f x y f x f y +=+-中,令1,0x y ==,得()()()(1)10101f f f f =+-⇒=,令1x y ==,得()()()21112213f f f =+-=+-=,令2,2-==y x ,()()()02211f f f =+--=,解得:()21f -=-,故选:A考点五: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例5.(23-24高一上·湖南长沙·期末)已知函数(),()f x 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则[(2)]f g 的值是()x123()f x 131()g x 321A .1B .2C .3D .1和2【答案】C【解析】由表可知:(2)2g =,则[(2)](2)3f g f ==.故选:C.【变式5-1】(23-24高一上·河北沧州·期中)已知函数()f x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函数()g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0f g =()x 014()f x 269A .2B .6C .9D .0【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04g =,由表格可知()()()049f g f ==.故选:C.【变式5-2】(23-24高一上·江苏南京·月考)若函数()f x 和()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满足()()2g f x =的x 值是()x 1234()f x 2341x1234()g x 2143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由()()2g f x =,则()1f x =,则4x =.故选:D【变式5-3】(23-24高一上·广东惠州·期末)已知定义在[]22-,上的函数()y f x =表示为:x [)2,0-0(]0,2y1-2设()1f m =,()f x 的值域为M ,则()A .{}1,2,0,1m M ==-B .{}2,2,0,1m M =-=-C .{}1,|21m M y y ==-≤≤D .{}1,|21m M y y ==-≤≤【答案】B【解析】因为1x =满足(]0,2x ∈,所以()12f m ==-,由表中数据可知:y 的取值仅有2,0,1-三个值,所以{}2,0,1M =-,故选:B.考点六: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例6.(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图象是以()1,3为顶点且过原点的二次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A .()236f x x x =-+B .()224f x x x=-+C .()236f x x x=-D .()224f x x x=-【答案】A【解析】设图象是以()1,3为顶点的二次函数()()213f x a x =-+(0a ≠).因为图象过原点,所以03a =+,3a =-,所以()()2231336f x x x x =--+=-+.故选:A【变式6-1】(23-24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月考)已知()22143f x x -=+,则()f x =().A .224x x -+B .22x x +C .221x x --D .224x x ++【答案】D【解析】令21t x =-,则12t x +=,则221()4()3242t f t t t +=+=++,所以()224f x x x =++,故选:D.【变式6-2】(23-24高一上··期末)已知函数()f x 满足:2211f x x x x ⎛⎫-=+ ⎪⎝⎭,则()f x 的解析式为()A .()22f x x =+B .()2f x x=C .()()220f x x x =+≠D .()()220f x x x =-≠【答案】A【解析】因为2221112f x x x x x x ⎛⎫⎛⎫-=+=-+ ⎪ ⎪⎝⎭⎝⎭,∴()22f x x =+,故选:A.【变式6-3】(23-24高一上·河南开封·期中)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且满足14()26f x f x x x ⎛⎫+=+ ⎪⎝⎭,则()f x 的最小值为()A .2B .3C .4D .83【答案】D【解析】由14()2()6f x f x x x+=+①,令1x x =,162()(4f x f x x x+=+②,由2⨯-②①得83()2f x x x=+,所以288()333f x x x =+≥=,当且仅当2833x x =,即2x =时,取等号,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83.故选:D考点七:分段函数的求值求参例7.(23-24高一上·河北石家庄·期中)若21,0()2,0x x f x x x ⎧+≤=⎨->⎩,则 (3)f =()A .9B .10C .6-D .6【答案】C【解析】 (3)236f =-⋅=-.故选:C【变式7-1】(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月考)已知函数()21,02,02,0x x f x x x x ⎧-<⎪==⎨⎪->⎩,则(){}1f f f =⎡⎤⎣⎦()A .2B .1C .0D .-1【答案】A【解析】因为()21,02,02,0x x f x x x x ⎧-<⎪==⎨⎪->⎩,所以()1121f =-=-,()()()211110f f f =-=--=⎡⎤⎣⎦,所以(){}()102f f f f ==⎡⎤⎣⎦.故选:A【变式7-2】(23-24高一上·浙江嘉兴·期末)已知函数()()31,111,12x x f x f x x ⎧-≤⎪=⎨->⎪⎩,则()3f =()A .14B .12C .2D .4【答案】B【解析】因为()()31,111,12x x f x f x x ⎧-≤⎪=⎨->⎪⎩,则()()()113113212442f f f -====.故选:B.【变式7-3】(22-23高一上·天津西青·期末)已知函数()231,2,2x x f x x ax x +<⎧=⎨+≥⎩.若2123f f ⎛⎫⎛⎫= ⎪ ⎪⎝⎭⎝⎭.则实数=a ()A .1-B .1C .2-D .2【答案】B【解析】结合题意可得:2222,=3+1=3333f ⎛⎫<∴⨯ ⎪⎝⎭,()2232,=333123f f f a ⎛⎫⎛⎫≥∴=+= ⎪⎪⎝⎭⎝⎭,解得:1a =.故选:B.【变式7-4】(23-24高一上·安徽宿州·期中)已知函数()1,0,21,0,x x f x x x +≥⎧=⎨--<⎩若()()0a 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2,+∞B .[)(]2,00,2-U C .(][),22,-∞-+∞U D .()()2,00,2-⋃【答案】D【解析】由()()0a f a f a -->⎡⎤⎣⎦,若0a >,则()()0f a f a -->,即()1210a a +--⨯-->⎡⎤⎣⎦,解得2a <,所以02a <<若a<0,则()()0f a f a --<,即21(1)0a a ----+<,解得2a >-,所以20a -<<,综上,不等式的解为()()2,00,2-⋃.故选:D考点八:函数图象实际应用例8.(23-24高一上·北京·期中)在股票买卖过程中,经常用到两种曲线,一种是即时曲线()y f x =(实线表示);另一种是平均价格曲线()y g x =(虚线表示).如()23f =是指开始买卖第二小时的即时价格为3元;()23g =表示二个小时内的平均价格为3元,下列给出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开始时,即时价格与平均价格相同,故排除C ;买卖过程中,平均价格不可能一直大于即时价格,故排除B ;买卖过程中,即时价格不可能一直大于平均价格,故排除D ;故选:A.【变式8-1】(23-24高一上·山东·期中)下图的四个图象中,与下述三件事均不吻合的是()(1)我骑着车离开家后一路匀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2)我离开家不久,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上学;(3)我从家出发后,心情轻松,一路缓缓加速行进.A .B .C .D .【答案】D【解析】(1)我骑着车离开家后一路匀速行驶,此时对应的图像为直线递增图像,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此时离家距离为常数,然后为递增图像,对应图像A ;(2)我离开家不久,此时离家距离为递增图像,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上学,此时离开家的距离递减到0,然后再递增,对应图像C ;(3)我从家出发后,心情轻松,一路缓缓加速行进,此时图像为递增图像,对应图像B ;故选:D【变式8-2】(23-24高一上·宁夏固原·月考)如图,公园里有一处扇形花坛,小明同学从A 点出发,沿花坛外侧的小路顺时针方向匀速走了一圈()A B O A →→→,则小明到O 点的直线距离y 与他从A 点出发后运动的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当小明在弧AB 上运动时,与O 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B 选项错误.当小明在半径BO 上运动时,与O 点的距离减小,当小明在半径OA 上运动时,与O 点的距离增大,所以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8-3】(23-24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某市一天内的气温()Q t (单位:℃)与时刻t (单位: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令()C t 表示时间段[]0,t 内的温差(即时间段[]0,t 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C t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下列图象表示,则下列图象最接近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由题意()C t ,从0到4逐渐增大,从4到8不变,从8到12逐渐增大,从12到20不变,从20到24又逐渐增大,从4到8不变,是常数,该常数为2,只有D 满足,故选:D .一、单选题1.(23-24高一下·广东汕头·期中)函数1()2f x x =-的定义域为()A .{2|3x x >且2x ≠}B .{2|3x x <且2x >}C .2|23x x ⎧⎫≤≤⎨⎬⎩⎭D .{2|3x x ≥且2x ≠}【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32020x x -≥⎧⎨-≠⎩,解得23x ≥且2x ≠,即定义域为223xx x ⎧⎫≥≠⎨⎬⎩⎭∣且.故选:D .2.(23-24高一上·湖北·期末)已知函数()21f 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A .1,12⎛⎫- ⎪⎝⎭B .11,2⎛⎫- ⎪⎝⎭C .()2,4-D .()2,1-【答案】C【解析】函数()21f x -的定义域为()1,2-,所以12x -<<,224,3213x x -<<-<-<,所以()f x 的定义域为()3,3-,对于函数()1f x -,由313x -<-<,得24-<<x ,所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4-.故选:C3.(22-23高一上·湖南·期中)已知函数()y g x =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函数()y f x =的图象是如图所示,则()1g f ⎡⎤⎣⎦的值为()x123()g x 43-1A .-1B .0C .3D .4【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13f =,而由表格可知()31g =-,所以()11g f ⎡⎤=-⎣⎦.故选:A 4.(23-24高一上·湖北·期末)已知函数()21,04,01x x f x x x x ⎧+<⎪=⎨+≥⎪+⎩,则()()()1f f f -=()A .2B .3C .3-D .5【答案】A【解析】依题意,()()2412,2221f f +-===+,所以()()()()()()1222f f f f f f -===.故选:A5.(23-24高一上·山东淄博·月考)已知()2122f x x x +=-+,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是()A .()263f x x x =-+B .()245f x x x =-+C .()245f x x x =--D .()2610f x x x =-+【答案】B【解析】令1t x =+,由于x ∈R ,则R t ∈,1x t =-,所以()()()()221121245f x f t t t t t +==---+=-+,得()245f t t t =-+,所以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245f x x x =-+.故选:B6.(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1859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function ”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已知集合{}1,2,3M =,{}1,2,3N =,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请由函数定义判断,其中能构成从M 到N 的函数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在集合M 中任意一个数在N 中有且只有一个与之对应,选项A 中集合M 中2对应的数有两个,故错误;选项B 中集合M 中3没有对应的数,故错误;选项C 中对应法则为从M 到N 的函数,箭头应从M 指向N ,故错误;选项D 中集合M 中任意一个数在集合N 中都有唯一数与之对应,故D 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7.(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月考)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 .()(),f x x g x ==B .()(),f x x g x ==C .()()1,1f x x g t t =-=-D .()()01,f x x g x x x=+=+【答案】AC【解析】A.()(),f x x g x x ==,定义域都为R ,故表示同一函数;B.()(),f x x g x x ==,故不是同一函数;C.()()1,1f x x g t t =-=-,解析式相同,定义域都为R ,故表示同一函数;D.()()01,1f x x g x x x x =+=+=+,()f x 的定义域为R ,()g x 的定义域为{}|0x x ≠,故不是同一函数,故选:AC8.(23-24高一上·云南曲靖·月考)已知函数()22,1,12x x f x x x +≤-⎧=⎨-<<⎩,关于函数()f x 的结论正确的是()A .()f x 的定义域为RB .()f x 的值域为(),4-∞C .()13f =D .若()3f x =,则x【答案】BD【解析】对于A ,因为()22,1,12x x f x x x +≤-⎧=⎨-<<⎩,所以()f x 的定义域为(,1](1,2)(,2)-∞--=-∞ ,所以A 错误;对于B ,当1x ≤-时,21x +≤,当12x -<<时,204x ≤<,所以()f x 的值域为(,1][0,4)(,4)-∞=-∞ ,所以B 正确;对于C ,因为()22,1,12x x f x x x +≤-⎧=⎨-<<⎩,所以2(1)11f ==,所以C 错误;对于D ,当1x ≤-时,由()3f x =,得23x +=,解得1x =(舍去),当12x -<<时,由()3f x =,得23x =,解得x =x =综上,x =D 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9.(23-24高一上·北京·期中)已知:函数()4f x x =+,()22g x x x =-+,则()f g x =⎡⎤⎣⎦.【答案】224x x -++【解析】函数()4f x x =+,()22g x x x =-+,则()()22224f g x f x x x x ⎡⎤=-+=-++⎣⎦.故答案为:224x x -++10.(23-24高一上·广东珠海·期末)函数y =的值域为.【答案】[]0,4【解析】由y =可得()80x -≥,故08x ≤≤,又()288162x x x x +-⎛⎫-≤= ⎝⎭,当且仅当8x x =-,即4x =时取等号,4≤,故函数y []0,4,故答案为:[]0,411.(23-24高一下·山东淄博·期中)已知函数()2,131,1x x f x x x ≤⎧=⎨->⎩,则不等式()()13f x f x +-<的解集为.【答案】65x x ⎧⎫<⎨⎬⎩⎭【解析】当1x ≤时,10x -≤,()()()1221423f x f x x x x +-=+-=-<,得54x <,所以1x ≤;当12x <≤时,11x -≤,()()()13121533f x f x x x x +-=-+-=-<,得65x <,所以615x <<;当2x >时,11x ->,()()()131311653f x f x x x x +-=-+--=-<,得43x <,所以无解;综上所述,不等式()()13f x f x +-<的解集为65x x ⎧⎫<⎨⎬⎩⎭.故答案为:65x x ⎧⎫<⎨⎬⎩⎭四、解答题12.(23-24高一上·河南濮阳·月考)已知函数()2,01,0132,1x x xf x x x x x ⎧≤⎪-⎪=<<⎨⎪--≥⎪⎩.(1)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2)当()2f x ≥时,求实数x 【答案】(1)作图见解析;(2)1,0,7,.3⎛⎫⎡⎛⎤-∞+∞ ⎪ ⎢⎥⎝⎦⎣⎝⎭【解析】(1)因为()2,01,0132,1x x xf x x x x x ⎧≤⎪-⎪=<<⎨⎪--≥⎪⎩,所以()f x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题可得202x x ≤⎧⎨≥⎩或0112x x x<<⎧⎪-⎨≥⎪⎩或1322x x ≥⎧⎨--≥⎩,解得x ≤或103x <≤或7x ≥,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1,0,7,.3∞∞⎛⎫⎡⎛⎤-⋃⋃+ ⎪ ⎢⎥⎝⎦⎣⎝⎭13.(23-24高一上·广东潮州·期中)已知函数()4,11,11x x x f x x x x-⎧≤-⎪⎪=⎨-⎪>-⎪+⎩2()1g x x =-.(1)求()2f ,()2g 的值;(2)若7(())9f g a =-,求实数a 的值.【答案】(1)13-,3;(2)3±【解析】(1)因为21>-,且()4,11,11x x x f x x x x -⎧≤-⎪⎪=⎨-⎪>-⎪+⎩,所以121(2)123f -==-+.因为2()1g x x =-,所以2(2)213g =-=.(2)依题意,令()g a t =,若1t ≤-,则47(())()9t f g a f t t -===-,解得914t =>-,与1t ≤-矛盾,舍去;若1t >-,则17(())()19t f g a f t t -===-+,解得81t =>-,故2()18g a a =-=,解得3a =±,所以实数a 的值为3±;综上所述:a 的值为3±.。
第1讲 集合的概念及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导学讲义
第1讲 集合的概念及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习主题】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间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学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出给定子集的补集。
【】【练习1】按要求解方程或不等式:(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322)1(3)1(4y x y y x(2)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3)1(23 131②①x x x【考点】初中数学知识: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过程】(1)原方程组可化为:⎩⎨⎧=+=-122354y x y x , 可解得:⎩⎨⎧==32y x(2)解不等式①、得:4≤x ; 解不等式②、得:1>x∴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1≤<x ; ∴在数轴上表示原不等式组的解集如下:【练习2】根据题设要求完成下列各题:①、函数xxy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①、若式子12-+a a 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①、使代数式x x -+-531有意义的正整数x 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无数个【考点】初中数学知识:函数自变量x 取值范围、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过程】①、∵ 函数表达式中含有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能为零∴ 02≠-x 解得:2≠x 。
②、∵ 代数式12-+a a 中含有二次根式及分式,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 ∴0102≠-≥+a a 且解得:2-≥a 且1≠a③、∵ 代数式x x -+-531中含有分式、二次根式 ∴ 03≠-x 且05≥-x 解得:5≤x 且3≠x【新课导入】一、解文说字:集合与元素 1、集合:①、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使聚集。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1.1.3 第1课时 并集、交集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时 并集、交集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重点、难点)2.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并集阅读教材P 8~P 9“交集”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并集的定义A ∪B =B ∪A ,A ∪A =A ,A ∪∅=A ,A ⊆A ∪B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个集合的并集中元素的个数一定多于这两个集合中元素个数之和.( )(2){1,2,3,4}∪{0,2,3}={1,2,3,4,0,2,3}.( )(3)若A ∪B =A ,则A ⊆B .( )【解析】 (1)×.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并集中元素的个数等于这两个集合中元素个数之和.(2)×.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这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需要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3)×.若A ∪B =A ,则应有B ⊆A .【答案】 (1)× (2)× (3)×教材整理2 交集阅读教材P 9“思考”以下~P 10“补集”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交集的定义A ∩B =B ∩A ,A ∩A =A ,A ∩∅=∅,A ∩B ⊆A .1.设集合A ={1,2},B ={1,2,3},C ={2,3,4},则(A ∩B )∪C =( )A .{1,2,3}B .{1,2,4}C .{2,3,4}D .{1,2,3,4} 【解析】 ∵集合A ={1,2},B ={1,2,3},∴A ∩B =A ={1,2},又∵C ={2,3,4},∴(A ∩B )∪C ={1,2,3,4}.【答案】 D2.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x ≤5},则A ∩B =( )A .{x |-3≤x ≤5}B .{x |-2≤x <4}C .{x |-2≤x ≤5}D .{x |-3≤x <4}【解析】 ∵集合A ={x |-3≤x <4},集合B ={x |-2≤x ≤5},∴A ∩B ={x |-2≤x <4},。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1.3.2 奇偶性 Word版含解析
1.3.2奇偶性1.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难点)2.会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重点、难点)3.能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奇偶性,了解函数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之间的关系.(易混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偶函数阅读教材P33~P34“观察”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x2+2x.现已画出函数f(x)在y轴左侧的图象,如图1-3-4所示,请补出完整函数f(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增区间.图1-3-4【解】由题意做出函数图象如下:据图可知,单调增区间为(-1,0),(1,+∞).教材整理2 奇函数阅读教材P34“观察”至P35“例5”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对于函数y=f(x),若存在x,使f(-x)=-f(x),则函数y=f(x)一定是奇函数.( )(2)不存在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 )(3)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不是奇函数就是偶函数.( )【解析】(1)×.如f(x)=x2,满足f(-0)=-f(0)=0,但函数f(x)=x2不是奇函数.(2)×.存在f(x)=0,x∈R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3)×.函数f(x)=x2-2x,x∈R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但它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答案】(1)×(2)×(3)×[小组合作型]①f (x )=|x +1|-|x -1|是奇函数;②g(x )=1-x2|x +2|-2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③F (x )=f (x )f (-x )(x ∈R )是偶函数;④h (x )=x2-1+1-x2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精彩点拨】 先求函数的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若关于原点对称,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判断.【自主解答】 对于①,∵f (-x )=|-x +1|-|-x -1|=-(|x +1|-|x -1|)=-f (x ), ∴f (x )=|x +1|-|x -1|是奇函数,①正确;对于②,由1-x 2≥0,得-1≤x ≤1,∴g (x )=1-x2|x +2|-2=1-x2x +2-2=1-x2x ,满足g (-x )=-g (x ),故y =g (x )是奇函数,②错误;对于③,∵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R ),∴F (x )=f (x )f (-x )是偶函数,③正确;对于④,由⎩⎨⎧x2-1≥0,1-x2≥0,解得x =±1,故函数h (x )的定义域为{-1,1},且h (x )=0,所以h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④正确.【答案】 ①③④定义法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再练一题]1.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有________.(填序号)【导学号:97030060】 (1)f (x )=x 3;(2)f (x )=|x |+1;(3)f (x )=1x2;(4)f(x)=x+1x;(5)f(x)=x2,x∈[-1,2].【解析】对于(1),f(-x)=-x3=-f(x),则为奇函数;对于(2),f(-x)=|-x|+1=|x|+1,则为偶函数;对于(3),定义域为{x|x≠0},关于原点对称,f(-x)=错误!=错误!=f(x),则为偶函数;对于(4),定义域为{x|x≠0},关于原点对称,f(-x)=-x-1x=-f(x),则为奇函数;对于(5),定义域为[-1,2],不关于原点对称,不具有奇偶性,则为非奇非偶函数.故为偶函数的是(2)(3).【答案】(2)(3)(1)A.12 B.23C.34D.1(2)已知f(x)=x5+ax3+bx-8且f(-2)=10,那么f(2)=________.【精彩点拨】(1)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得到f(-1)=-f(1),列出方程求出a;(2)由已知中f(x)=x5+ax3+bx-8,我们构造出函数g(x)=f(x)+8,由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可得g(x)为奇函数,由f(-2)=10,我们逐次求出g(-2)、g(2),可求f(2).【自主解答】(1)∵f(x)为奇函数,∴f(-1)=-f(1),∴11+a=错误!,∴1+a=3(1-a),解得a=12,故选A.(2)∵f(x)=x5+ax3+bx-8,令g(x)=f(x)+8=x5+ax3+bx,则g(x)为奇函数,∵f(-2)=10,∴g(-2)=10+8=18,∴g(2)=-18,∴f(2)=g(2)-8=-18-8=-26.【答案】(1)A (2)-261.由函数的奇偶性求参数应关注两点(1)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既是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一种方法,也是在已知函数奇偶性时可以运用的一个性质,要注意函数奇偶性定义的正用和逆用.(2)利用常见函数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具有奇偶性的条件也可求得参数. 2.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值时,若所给的函数不具有奇偶性,一般需利用所给的函数来构造一个奇函数或偶函数,然后利用其奇偶性求值,如本例(2)即是如此.[再练一题]2.若函数f (x )=ax 2+bx +3a +b 是偶函数,定义域为[a -1,2a ],则a =________,b =________.【解析】 由于f (x )是偶函数,由题意可知 ⎩⎨⎧a -1+2a =0,b =0, ∴a =13,b =0. 【答案】 13 0函数f (x ) 【精彩点拨】 设x <0,则-x >0,结合f (-x )=-f (x ),f (0)=0,可求f (x ).【自主解答】 设x <0,则-x >0,∴f (-x )=-x +1.∵f (x )是奇函数,∴f (-x )=-f (x ), 即-f (x )=-x +1,∴f (x )=--x -1. ∵f (x)是奇函数,∴f (0)=0,∴f (x )=⎩⎨⎧1+x ,x>0,0,x =0,--x -1,x<0.利用奇偶性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在哪个区间上求解析式,x就设在哪个区间.2.把x对称转化到已知区间上,利用已知区间的解析式进行代入.3.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把f(-x)改写成-f(x)或f(x),从而求出f(x).[再练一题]3.已知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x-2),则当x<0时,f(x)的表达式为( )A.f(x)=x(x-2) B.f(x)=x(x+2)C.f(x)=-x(x-2) D.f(x)=-x(x+2)【解析】∵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f(x).∵当x≥0时,f(x)=x(x-2),∴当x<0时,即-x>0,f(x)=-f(-x)=-[-x(-x-2)]=-x(x+2).故选D.【答案】 D[探究共研型]探究1 )上的单调性如何?如果偶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那么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提示】如果奇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那么f(x)在(-b,-a)上单调递增;如果偶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那么f(x)在(-b,-a)上单调递增.探究2 你能否把探究1所得出的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提示】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探究3若偶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那么f(3)和f(-2)的大小关系如何?若f(a)>f(b),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提示】f(-2)>f(3),若f(a)>f(b),则|a|<|b|.(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x 2-x 1)[f (x 2)-f (x 1)]>0,则当n ∈N *时,有( )A .f (-n )<f (n -1)<f (n +1)B .f (n +1)<f (-n )<f (n -1)C .f (n -1)<f (-n )<f (n +1)D .f (n +1)<f (n -1)<f (-n )(2)已知y =f (x )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 (1-a )+f (1-2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精彩点拨】 (1)根据条件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2)由于y =f (x )在定义域(-1,1)上,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得函数f (x )是奇函数.再利用单调性即可得出.【自主解答】 (1)∵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x 2-x 1)[f (x 2)-f (x 1)]>0, ∴若x 2-x 1>0,则f (x 2)-f (x 1)>0,即x 2>x 1,则f (x 2)>f (x 1),若x 2-x 1<0,则f (x 2)-f (x 1)<0,即x 2<x 1,则f (x 2)<f (x 1),则函数在(-∞,0]上为单调递增函数.又∵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函数f (x )在[0,+∞)上为单调递减函数,则f (n +1)<f (n )<f (n -1),即f (n +1)<f (-n )<f (n -1),故选B .(2)∵y =f (x )在定义域(-1,1)上,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函数f (x )是奇函数.∵f (1-a )+f (1-2a )<0,∴f (1-a )<-f (1-2a )=f (2a -1),又y =f (x )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1>1-a >2a -1>-1,解得0<a <23. ∴a 的取值范围是0<a <23. 【答案】 (1)B (2)⎝ ⎛⎭⎪⎫0,231.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问题,要首先弄清函数在各区间上的单调性,然后利用单调性列出不等式并求解,同时不应忘记函数自身定义域对参数的影响.2.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关键是利用奇偶性把自变量转化到函数的一个单调区间内,然后利用单调性比较.[再练一题]4.设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当x∈[0,+∞)时,f(x)是增函数,则f(-2),f(π),f(-3)的大小关系是( ) 【导学号:97030062】A.f(π)>f(-3)>f(-2)B.f(π)>f(-2)>f(-3)C.f(π)<f(-3)<f(-2)D.f(π)<f(-2)<f(-3)【解析】由偶函数与单调性的关系知,若x∈[0,+∞)时,f(x)是增函数,则x∈(-∞,0)时,f(x)是减函数,故其图象的几何特征是自变量的绝对值越小,则其函数值越小,∵|-2|<|-3|<π,∴f(π)>f(-3)>f(-2),故选A.【答案】 A1.下列函数是偶函数的是( )A.f(x)=x B.f(x)=2x2-3C.f(x)=x D.f(x)=x2,x∈(-1,1]【解析】对于A,f(-x)=-x=-f(x),是奇函数;对于B,定义域为R,满足f(x)=f(-x),是偶函数;对于C和D,定义域不对称,则不是偶函数,故选B.【答案】B2.若函数f(x)=ax2+(2+a)x+1是偶函数,则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0] B.[0,+∞)C.(-∞,+∞) D.[1,+∞)【解析】因为函数为偶函数,所以a+2=0,a=-2,即该函数f(x)=-2x2+1,所以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答案】A3.若奇函数f(x)在[-6,-2]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1,则它在[2,6]上是( ) 【导学号:97030063】A.增函数且最小值是-1B.增函数且最大值是-1C.减函数且最大值是-1D.减函数且最小值是-1【解析】 ∵奇函数f (x )在[-6,-2]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1,∴函数f (x )在[2,6]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1.【答案】 C4.如图1-3-5,已知偶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x ≠0},且f (3)=0,则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________.图1-3-5【解析】 画出函数f (x )在R 上的简图,如图所示.数形结合可得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3,0)∪(0,3). 【答案】 (-3,0)∪(0,3)5.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2x 2-x . (1)求f (x )的表达式; (2)画出f (x )的图象.【解】 (1)当x =0时,f (-0)=-f (0),则f (0)=0;当x <0时,即-x >0,函数f (x )是奇函数,则f (x )=-f (-x )=-[2(-x )2-(-x )]=-(2x 2+x )=-2x 2-x .综上所述,f (x )=⎩⎨⎧2x2-x ,x>0,0,x =0,-2x2-x ,x<0.(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1.3.1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小)值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小)值1.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重点)2.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定义区间有关,会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大(小)值.(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函数的最大(小)值阅读教材P 30至“例3”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函数f (x )=1x ,x ∈[-1,0)∪(0,2]( ) A .有最大值12,最小值-1 B .有最大值12,无最小值 C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1D .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解析】 函数f (x )=1x 在[-1,0)上单调递减,在(0,2]上也单调递减,所以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故选D.【答案】 D2.函数f (x )=x 2-2x +2,x ∈[-1,2]的最小值为_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因为f (x )=x 2-2x +2=(x -1)2+1,x ∈[-1,2],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f (1)=1,最大值为f (-1)=5.【答案】 1 5[小组合作型]【精彩点拨】 先把y =x -|x -1|化成分段函数的形式,再画出其图象,并由图象求值域. 【自主解答】 y =x -|x -1|=⎩⎨⎧1,x≥12x -1,x<1,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函数y =x -|x -1|的值域为(-∞,1].1.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的纵坐标.对于图象较容易画出来的函数,可借助于图象直观的求出其最值,但画图时要求尽量精确.2.利用图象法求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作图象→找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确定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纵坐标→确定最值[再练一题]1.已知函数f (x )=错误!(1)在如图1-3-2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f (x )的图象; (2)写出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及值域. 【导学号:97030053】图1-3-2【解】 (1)图象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0),(2,5],值域为[-1,3].求函数f (x )=x +4x 在[1,4]上的最值.【精彩点拨】 先利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根据单调性求最值即可. 【自主解答】 设1≤x 1<x 2≤2,则f (x 1)-f (x 2)=x 1+4x1-x 2-4x2=x 1-x 2+错误!=(x 1-x 2)·⎝ ⎛⎭⎪⎫1-4x1x2=(x 1-x 2)x1x2-4x1x2=错误!. ∵1≤x 1<x 2≤2,∴x 1-x 2<0,x 1x 2-4<0,x 1x 2>0,∴f (x 1)>f (x 2),∴f (x )是减函数. 同理f (x )在(2,4]上是增函数.∴当x =2时,f (x )取得最小值4,当x =1或x =4时,f (x )取得最大值5.函数的单调性与其最值的关系1.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是减函数,则f(x)在闭区间[a,b]上的最大值为f(a),最小值为f(b).2.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是增函数,则f(x)在闭区间[a,b]上的最大值为f(b),最小值为f(a).3.求函数的最值时一定要注意所给的区间是闭区间还是开区间,若是开区间,则不一定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再练一题]2.已知函数f(x)=1x-2,(1)判断f(x)在[3,5]上的单调性,并证明;【导学号:97030054】(2)求f(x)在[3,5]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f(x)在[3,5]上为减函数.证明:任取x1,x2∈[3,5],有x1<x2,∴f(x1)-f(x2)=1x1-2-1x2-2=错误!.∵x1<x2,∴x2-x1>0.又∵x1,x2∈[3,5],∴(x1-2)(x2-2)>0,∴错误!>0,∴f(x1)-f(x2)>0,即f(x1)>f(x2),∴f(x)在[3,5]上是减函数.(2)∵f(x)在[3,5]上是减函数,∴f(x)在[3,5]上的最大值为f(3)=1,f(x)在[3,5]上的最小值为f(5)=1 3.某旅游点有50辆自行车供游客租赁使用,管理这些自行车的费用是每日115元.根据经验,若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不超过6元,则自行车可以全部租出;若超过6元,则每提高1元,租不出去的自行车就增加3辆.规定: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不超过20元,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x 元只取整数,并要求出租所有自行车一日的总收入必须超过一日的管理费用,用y 表示出租所有自行车的日净收入(即一日中出租所有自行车的总收入减去管理费后的所得).(1)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及定义域;(2)试问日净收入最多时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应定为多少元?日净收入最多为多少元? 【精彩点拨】 (1)函数y =f (x )=出租自行车的总收入-管理费;当x ≤6时,全部租出;当6<x ≤20时,每提高1元,租不出去的就增加3辆,所以要分段求出解析式;(2)由函数解析式是分段函数,在每一段内求出函数最大值,比较得出函数的最大值. 【自主解答】 (1)当x ≤6时,y =50x -115,令50x -115>0,解得x >2.3. ∵x ∈N ,∴3≤x ≤6,且x ∈N .当6<x ≤20时,y =[50-3(x -6)]x -115=-3x 2+68x -115, 综上可知y =⎩⎨⎧50x -115,3≤x≤6,x ∈N-3x2+68x -115,6<x≤20,x ∈N.(2)当3≤x ≤6,且x ∈N 时,∵y =50x -115是增函数,∴当x =6时,y m ax =185元. 当6<x ≤20,x ∈N 时,y =-3x 2+68x -115=-3⎝ ⎛⎭⎪⎫x -3432+8113,∴当x =11时,y m ax =270元.综上所述,当每辆自行车日租金定在11元时才能使日净收入最多,为270元.1.本题建立的是分段函数模型,分段求出各段的最大值,两段中的最大值即为所求,其中求一次函数的最值应用单调性,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则应用配方法.2.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首先要理解题意,然后建立数学模型转化成数学模型解决;分清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正确构造函数关系式的关键.[再练一题]3.某产品生产厂家根据以往的生产销售经验得到下面有关生产销售的统计规律:每生产产品x (百台),其总成本为G (x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8万元,并且每生产1百台的生产成本为1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R (x )(万元)满足R (x )=错误!假定该产品产销平衡(即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根据上述统计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利润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2)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可使盈利最多? 【解】 (1)由题意得G (x )=2.8+x . ∵R (x )=错误! ∴f (x )=R (x )-G (x ) =错误!(2)当x >5时,函数f (x )递减, ∴f (x )<f (5)=3.2(万元).当0≤x ≤5时,函数f (x )=-0.4(x -4)2+3.6, 当x =4时,f (x )有最大值为3.6(万元).所以当工厂生产4百台时,可使盈利最大为3.6万元.[探究共研型]探究1 函数f (x )=x 1,0],[-1,2],[2,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什么?【提示】 函数f (x )=x 2-2x +2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1)因为f (x )在区间[-1,0]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区间[-1,0]上的最大值为f (-1)=5,最小值为f (0)=2.(2)因为f (x )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在[1,2]上单调递增,则f (x )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为f (1)=1,又因为f (-1)=5,f (2)=2,f (-1)>f (2),所以f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f (-1)=5.(3)因为f (x )在区间[2,3]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在区间[2,3]上的最小值为f (2)=2,最大值为f (3)=5.探究2 你能说明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的单调性吗?若求该函数f (x )在[m ,n ]上的最值,应考虑哪些因素?【提示】 当a >0时,f (x )在⎝ ⎛⎭⎪⎫-∞,-b 2a 上单调递减,在⎝ ⎛⎭⎪⎫-b 2a ,+∞上单调递增;当a <0时,f (x )在⎝ ⎛⎭⎪⎫-b 2a ,+∞上单调递减,在⎝ ⎛⎭⎪⎫-∞,-b 2a 上单调递增.若求二次函数f (x )在[m ,n ]上的最值,应考虑其开口方向及对称轴x =-b2a 与区间[m ,n ]的关系.已知函数f (x )=x 2-ax +1, (1)求f (x )在[0,1]上的最大值;(2)当a =1时,求f (x )在闭区间[t ,t +1](t ∈R )上的最小值. 【精彩点拨】 (1)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求函数的最大值.(2)根据函数在区间[t ,t +1]上的单调性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f (x )的最小值. 【自主解答】 (1)因为函数f (x )=x 2-ax +1的图象开口向上,其对称轴为x =a2,所以区间[0,1]的哪一个端点离对称轴远,则在哪个端点取到最大值,当a 2≤12,即a ≤1时,f (x )的最大值为f (1)=2-a ; 当a 2>12,即a >1时,f (x )的最大值为f (0)=1.(2)当a =1时,f (x )=x 2-x +1,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 =12, ①当t ≥12时,f (x )在其上是增函数,∴f (x )min =f (t )=t 2-t +1; ②当t +1≤12,即t ≤-12时,f (x )在其上是减函数, ∴f (x )min =f (t +1)=⎝ ⎛⎭⎪⎫t +122+34=t 2+t +1;③当t <12<t +1,即-12<t <12时,函数f (x )在⎣⎢⎡⎦⎥⎤t ,12上单调递减,在⎣⎢⎡⎦⎥⎤12,t +1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min =f ⎝ ⎛⎭⎪⎫12=34.探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要根据函数在已知区间上的单调性求解,特别要注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位置关系,它是求解二次函数在已知区间上最值问题的主要依据,如果二者的位置关系不确定,那么就应对其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来确定函数的最值.[再练一题]4.求f(x)=x2-2ax-1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学号:97030055】【解】f(x)=(x-a)2-1-a2,对称轴为x=a.(1)当a<0时,由图①可知,f(x)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所以f(x)min=f(0)=-1,f(x)m ax=f(2)=3-4a.(2)当0≤a≤1时,由图②可知,对称轴在区间[0,2]内,所以f(x)min=f(a)=-1-a2,f(x)m ax =f(2)=3-4a.(3)当1<a≤2时,由图③可知,对称轴在区间[0,2]内,所以f(x)min=f(a)=-1-a2,f(x)m ax =f(0)=-1.(4)当a>2时,由图④可知,f(x)在[0,2]上为减函数,所以f(x)min=f(2)=3-4a,f(x)m ax=f(0)=-1.1.函数f(x)=-2x+1(x∈[-2,2])的最小、最大值分别为( )A.3,5 B.-3,5C.1,5 D.5,-3【解析】因为f(x)=-2x+1(x∈[-2,2])是单调递减函数,所以当x=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3.当x=-2时,函数的最大值为5.【答案】 B2.函数y=x2-2x,x∈[0,3]的值域为( )A.[0,3] B.[-1,0]C.[-1,+∞) D.[-1,3]【解析】∵函数y=x2-2x=(x-1)2-1,x∈[0,3],∴当x=1时,函数y取得最小值为-1,当x=3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为3,故函数的值域为[-1,3],故选D.【答案】 D3.若函数y=ax+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则实数a的值是( )【导学号:97030056】A.2 B.-2C.2或-2 D.0【解析】由题意,a≠0,当a>0时,有(2a+1)-(a+1)=2,解得a=2;当a<0时,有(a +1)-(2a+1)=2,解得a=-2.综上知a=±2.【答案】 C4.函数f(x)=6-x-3x在区间[2,4]上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6-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3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函数f(x)=6-x-3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f(x)m ax=f(2)=6-2-3×2=-4.【答案】-45.已知函数f(x)=2x-1(x∈[2,6]).(1)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并证明;(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函数f(x)在x∈[2,6]上是增函数.证明:设x1,x2是区间[2,6]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1<x2,则f(x1)-f(x2)=2x1-1-2x2-1=错误!=错误!.由2≤x1<x2≤6,得x2-x1>0,(x1-1)(x2-1)>0,于是f(x1)-f(x2)>0,即f(x1)>f(x2),所以函数f(x)=2x-1是区间[2,6]上的减函数.(2)由(1)可知,函数f(x)=2x-1在区间[2,6]的两个端点处分别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在x=2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2,在x=6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0.4.。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2.2.1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重点)2.能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难点) 3.会运用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与证明(易混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对数的运算性质阅读教材P64至P65“例3”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且a≠1,M>0,N>0,那么:(1)log a(M·N)=log a M+log a N;(2)log a MN=log a M-log a N;(3)log a M n=nlog a M__(n∈R).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积、商的对数可以化为对数的和、差.( )(2)log a xy=log a x·log a y.( )(3)log a(-2)3=3log a(-2).( )【解析】(1)√.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可知(1)正确;(2)×.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可知log a xy=log a x+log a y;(3)×.公式log a M n=n log a M(n∈R)中的M应为大于0的数.【答案】(1)√(2)×(3)×教材整理2 换底公式阅读教材P 65至P 66“例5”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对数换底公式:log a b =logcblogca (a >0,且a ≠1,b >0,c>0,且c ≠1); 特别地:log a b ·log b a =1(a >0,且a ≠1,b >0,且b ≠1).计算:log 29·log 34=________.【解析】 由换底公式可得log 29·log 34=2lg 3lg 2·2lg 2lg 3=4. 【答案】4[小组合作型](1)lg 14-2lg 73+lg 7-lg 18; 【导学号:97030098】 (2)2lg 2+lg 32+lg 0.36+2lg 2;(3)log 34273+lg 25+lg 4+7log 72; (4)2log 32-log 3329+log 38-52log 53.【精彩点拨】 当对数的底数相同时,利用对数运算的性质,将式子转化为只含一种或少数几种真数的形式再进行计算.【自主解答】 (1)法一 原式=lg (2×7)-2(lg 7-lg 3)+lg 7-lg (32×2)=lg 2+lg 7-2lg 7+2lg 3+lg 7-2lg 3-lg 2=0.法二 原式=lg 14-lg ⎝ ⎛⎭⎪⎫732+lg 7-lg 18=lg 14×7⎝ ⎛⎭⎪⎫732×18=lg 1=0.(2)原式=2lg 2+lg 32+lg 36-2+2lg 2=错误!=错误!=错误!.(3)原式=log 33343+lg (25×4)+2=log 33-14+lg 102+2=-14+2+2=154. (4)原式=2log 32-(log 325-log 39)+3log 32-5log 532 =2log 32-5log 32+2log 33+3log 32-9=2-9=-7.1.利用对数性质求值的解题关键是化异为同,先使各项底数相同,再找真数间的联系. 2.对于复杂的运算式,可先化简再计算;化简问题的常用方法:①“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两对数之和(差);②“收”:将同底对数的和(差)收成积(商)的对数.[再练一题]1.求下列各式的值: (1)lg 25+lg 2·lg 50;(2)23lg 8+lg 25+lg 2·lg 50+lg 25.【解】 (1)原式=lg 25+(1-lg 5)(1+lg 5)=lg 25+1-lg 25=1. (2)23lg 8+lg 25+lg 2·lg 50+lg 25=2lg 2+lg 25+lg 2(1+lg 5)+2lg 5=2(lg 2+lg 5)+lg 2 5+lg 2+lg 2·lg 5=2+lg 5(lg 5+lg 2)+lg 2=2+lg 5+lg 2=3.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75%,估计约经过多少年,该物质的剩余量是原来的13(结果保留1个有效数字)?(lg 2≈0.301 0,lg 3≈0.477 1)【精彩点拨】 由题目可知经过一年物质剩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75%,由此首先找到剩余量与年数的关系,再利用对数计算.【自主解答】 设物质的原有量为a ,经过t 年,该物质的剩余量是原来的13,由题意可得a ·0.75t =13a ,∴⎝ ⎛⎭⎪⎫34t =13,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lg ⎝ ⎛⎭⎪⎫34t=lg 13,∴t(lg 3-2lg 2)=-lg 3, ∴t =-lg 3lg 3-2lg 2≈0.477 12×0.301 0-0.477 1≈4(年).解对数应用题的步骤[再练一题]2.地震的震级R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E 的关系为R =23(lgE -11.4).根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英格兰南部2007年4月28日发生地震,欧洲地震监测站称,地震的震级为5.0级,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发生9.0级地震,那么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5.0级地震释放能量的________倍.【解】 设9.0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E 1,5.0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E 2.由9.0=23(lg E 1-11.4),得lg E 1=32×9.0+11.4=24.9. 同理可得lg E 2=32×5.0+11.4=18.9, 从而lg E 1-lg E 2=24.9-18.9=6.故lg E 1-lg E 2=lg E1E2=6,则E1E2=106=1 000 000,即9.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5.0级地震释放能量的1 000 000倍.[探究共研型]探究1 假设log25log23=x ,则log 25=xlog 23,即log 25=log 23x ,从而有3x =5,进一步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提示】 进一步可以得到x =log 35,即log 35=log25log23.探究2 由探究1,你能猜测logcblogca 与哪个对数相等吗?如何证明你的结论?【提示】 logcb logca =log a b .假设logcblogca =x ,则log c b =xlog c a ,即log c b =log c a x ,所以b =a x ,则x =log a b ,所以logcblogca =log a b.(1)已知log 1227=a ,求log 616的值;(2)计算(log 2125+log 425+log 85)(log 52+log 254+log 1258)的值.【导学号:02962014】【精彩点拨】 各个对数的底数都不相同,需先统一底数再化简求值. 【自主解答】 (1)由log 1227=a ,得3lg 32lg 2+lg 3=a ,∴lg 2=3-a2a lg 3. ∴log 616=lg 16lg 6=4lg 2lg 2+lg 3=4×3-a 2a1+3-a 2a=错误!. (2)法一 原式=⎝ ⎛⎭⎪⎫log253+log225log24+log25log28·log 52+log54log525+log58log5125=⎝ ⎛⎭⎪⎫3log25+2log252log22+log253log22log 52+2log522log55+3log523log55=⎝ ⎛⎭⎪⎫3+1+13log 25·(3log 52) =13log 25·log22log25=13.法二 原式=⎝ ⎛⎭⎪⎫lg 125lg 2+lg 25lg 4+lg 5lg 8lg 2lg 5+lg 4lg 25+lg 8lg 125=⎝ ⎛⎭⎪⎫3lg 5lg 2+2lg 52lg 2+lg 53lg 2⎝ ⎛⎭⎪⎫lg 2lg 5+2lg 22lg 5+3lg 23lg 5 =⎝ ⎛⎭⎪⎫13lg 53lg 2⎝ ⎛⎭⎪⎫3lg 2lg 5=13. 法三 原式=(log 2153+log 2252+log 2351)·(log 512+log 5222+log 5323)=⎝ ⎛⎭⎪⎫3log25+log25+13log25(log 52+log 52+log 52)=3×⎝ ⎛⎭⎪⎫3+1+13log 25·log 52=3×133=13.1.在利用换底公式进行化简求值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题中所给对数式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底数进行换底,如果所给的对数式中的底数和真数互不相同,我们可以选择以10为底数进行换底.2.在运用换底公式时,还可结合底数间的关系恰当选用一些重要的结论,如log a b ·log b a =1,log a b ·log b c·log c d =log a d ,log a m b n =n m log a b ,log a a n =n ,等,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练一题]3.求值:log 225·log 3116·log 519=________.【解析】 原式=log 252·log 32-4·log 53-2=2lg 5lg 2·-4lg 2lg 3·-2lg 3lg 5=16. 【答案】 161.若a >0,且a ≠1,x ∈R ,y ∈R ,且xy >0,则下列各式不恒成立的是( ) ①log a x 2=2log a x ;②log a x 2=2log a |x |; ③log a (xy )=log a x +log a y ; ④log a (xy )=log a |x |+log a |y |.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D .②③【解析】 ∵xy >0,∴①中,若x <0,则不成立;③中,若x <0,y <0也不成立,故选B . 【答案】 B2.lg 2516-2lg 59+lg 3281等于( ) A .lg 2 B .lg 3 C .lg 4D .lg 5【解析】 lg 2516-2lg 59+lg 3281=lg ⎝ ⎛⎭⎪⎫2516÷2581×3281=lg 2.故选A .【答案】 A3.(2016·宝鸡高一检测)已知log a 2=m ,log a 3=n ,则log a 18=________.(用m ,n 表示) 【解析】 log a 18=log a (2×32)=log a 2+log a 32=log a 2+2log a 3=m +2n . 【答案】 m +2n4.计算(lg 2)2+lg 2·lg 50+lg 25=________. 【解析】 原式=(lg 2)2+lg 2·(1+lg 5)+2lg 5 =lg 2(1+lg 5+lg 2)+2lg 5=2lg 2+2lg 5=2. 【答案】 25.已知log 189=a ,18b =5,求log 3645. 【导学号:97030099】 【解】 法一 ∵log 189=a ,18b =5,即log 185=b , 于是log 3645=log1845log1836=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法二 ∵log 189=a ,18b =5, 即log 185=b .于是log 3645=错误!=错误!=错误!.法三 ∵log 189=a ,18b =5,∴lg 9=alg 18,lg 5=blg 18. ∴log 3645=lg 45lg 36=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教案】3.1.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讲义
新教材必修第一册3.1.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课标解读:1.函数的概念.(理解)2.函数的定义域.(掌握)3.函数的值域.(理解)4.区间的概念.(了解)学习指导:函数的概念是初中函数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现代定义方式(利用集合语言定义函数),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习时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三要素的把握、数形结合,重点理解定义中的“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要通过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为后续的学习打牢基础.此部分题目灵活多变,要学会举一反三,领悟核心要素.知识导图:教材全解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传统定义(变量说)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2.函数的现代定义(对于关系说)一般地,设A ,B 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例1-1:下列对应关系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的为A. ||:},0|{,x y x f y y B R A =→>==B. 2:,,x y x f Z B Z A =→==C. x y x f Z B Z A =→==:,,D. 0:},0{],1,1[=→=-=y x f B AE. }6,5,4{},3,2,1{==B A ,对应关系如图所示:答案:A 不是 B 是 C 不是 D 是 E 不是变式训练:由下列式子是否确定y 是x 的函数?(1)222=+y x ;(2);111=-+-y x (3).12x x y -+-=答案:(1)不能确定;(2)能确定;(3)不能确定.知识点2:函数的三要素由函数的概念知,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1.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函数关系的表述中,函数的定义域有时可以忽略,这时就约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得这个函数关系式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还要受到自变量实际意义的制约.2.对应关系对应关系f是函数的核心,它是对自变量x实施“对应操作”的“程序”或者“方法”.按照这一“程序”,从定义域A中任何取一个x,可得到值域}fyy∈=中唯一的yx),(|{Ax与之对应.同一“f”可以“操作”不同形式的变量.3.值域函数值域是函数值的集合,通常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它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了.例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定义域与对应关系后,函数值域也就确定了B.函数的定义域是无限集,则值域也是无限集C.若函数的定义域只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有一个元素D.对于)(=不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所以5x)0(=f也成立.xf∈,5,)(xfR答案:B例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有一个数与之对应B.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是空集C.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数集D.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后,函数的对应关系也就确定了答案:C例2-4:下表表示y 是x 的函数,则函数的值域是( )A.}11|{≤≤-x yB. RC.}32|{≤≤x yD.}1,0,1{-答案:D例2-5: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不是R 的是( )A. 1+=x yB.2x y =C.x y 1= D.x y 2=答案:C例2-6:已知函数1)(2-+=x x x f ;(1)求);1(),1(),(+a f x f x f(2),5)(=b f 求.b(2)32-=或b知识点3:函数的相等只有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相等,即是同一个函数.例3-7:下列表示同意函数的是( )A.2)()(,)(x x g x x f ==B.1)(,1)(22+=+=t t g x x fC.x xx g x f ==)(,1)( D.||)(,)(x x g x x f ==答案:B知识点4:区间区间的概念: 设b a ,是两个实数,且b a <,R b a ∈,,规定.),(}|{),(},|{),(}|{],(},|{),[}|{),(},|{],[R b x x b a x x a b x a x b a b x a x b a b x a x b a b x a x b a =+∞-∞<=-∞>=+∞≤<=<≤=<<=≤≤= ),(],,[b a b a 分别叫做闭区间、开区间;],(),,[b a b a 叫做半开半闭区间;b a ,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注意点:(1)区间符号内的两个字母或数之间用“,”隔开. (2)∞读作无穷大,它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数.(3)开区间(b a ,)与平面上的点(b a ,)要区分开,在读题时注意结合上下文加以区别.(4)在数轴上表示区间时,用实心点表示端点在区间内,用空心点表示端点不在区间内.例4-8:用区间表示下列数集:(1)}1|{≥x x = ;(2)}32|{≤<x x = ;(3)=≠->}21|{x x x 且 ;(4)R= ;(5)=<≤-⋂-≤}25{}1|{x x x ;(6)=<<⋂<}209{}9|{x x x .答案:(1)),1[+∞ (2)]32(,(3)),2()2,1(+∞⋃- (4)),(+∞-∞ (5)[-5,-1] (6))20,9()9,(⋃-∞例4-9:求解下列问题(1)区间],1[a a -关于原点对称,求a 及该区间.(2)区间]12,[-a a 的右端点为3,求a 及该区间.例4-10:设集合},0|{},0)3)(2(|{>=≥--=x x T x x x S 则=⋂T S ( )A.]3,2[B.),3[]2,(+∞⋃-∞C.),3[+∞D.),3[]2,0(+∞⋃答案:D重难拓展知识点5:抽象函数与复合函数1.抽象函数的概念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称为抽象函数.2.复合函数的概念若函数)(t f 的定义域为A ,函数)(x g t =的定义域为D ,值域为C ,则当A C ⊆时,称函数))((x g f y =为)(t f 与)(x g 在D 上的复合函数.3.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理解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要明确以下几点:(1)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指x 的取值所组成的集合;(2)函数))((x f ϕ的定义域是指x 的取值范围,而不是)(x ϕ的范围;(3))(t f ,))((x f ϕ,))((x h f 三个函数中的t ,)(x ϕ,)(x h 在对应关系在f 下的范围相同;(4)已知)(x f 的定义域为A ,求))((x f ϕ的定义域,其实质是已知)(x ϕ的范围(值域)为A ,求出x 的取值范围;(5)已知))((x f ϕ的定义域为B ,求)(x f 的定义域,其实质是已知))((x f ϕ中的x 的取值范围B ,求出)(x ϕ的范围(值域),此范围就是)(x f 的定义域.例5-11:下列函数中,是符合函数的是( )A.32)(x x x f +=B.1)(+=x x fC.为常数)(k x k x x x f ++=2)(D.x x f 2)(=答案:B例5-12: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且对定义域的任意y x ,都有)()()(y f x f xy f +=,如1)2(=f ,则)2(f 的值为( )A. 2-B.21-C.21D.2答案:C题型与方法题型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例13:(多选题)下列对应关系f 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的有( ).A. A={1,2,3},B={7,8,9},f(1)=f(2)=7,f(3)=8B. A=Z ,B={-1,1},n 为奇数时,1)(-=n f ,n 为偶数时,1)(=n fC. A=B={1,2,3},12)(-=x x fD. A=B=12)(},1|{+=-≥x x f x x答案:ABD题型2:求函数值例14:已知.2)(),1(11)(2+=-≠+=x x g x x x f(1)求)2(f 和);2(g(2)求));(()),2((x g f f g(3)若4))((1=x g f ,求x .例15:已知函数)(x f 对任意正实数b a ,,都有).()()(b f a f ab f +=(1)求)1(f 的值;(2)若为常数)(q p q f p f ,)3(,)2(==,求)36(f 的值.答案:(1)0)1(=f (2).22)36(q p f +=题型3:函数的定义域问题1.已知解析式求函数的定义域:(1);32+-=x y (2);11)(+-=x x f(3);11x x y -+-= (4).112-+=x x y答案:}.1|){4(}1|){3(}1|){2(};|){1(±≠=≠∈x x x x x x R x x变式训练:函数2322---=x x x y 的定义域为( ). A.]0,(-∞ B.]21,(--∞ C.]0,21(]21,(-⋃--∞ D.]0,21(-答案:C2.求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例17:如图,用长为1的铁丝做一个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的框架,若半圆的半径为x ,求此框架围成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答案:).210(242+<<++-=ππx x x y3.求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1)已知)(x f 的定义域,求))((x g f 的定义域例18:已知函数,32)(2++-=x x x f 则)23(-x f 的定义域为 .答案:]3531[,(2)已知))((x g f 的定义域,求)(x f 的定义域例19:已知的)1(2-x f 定义域[0,3],则)(x f 的定义域为 .答案:[-1,8](3)已知))((x g f 的定义域,求))((x h f 的定义域例20:若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2,21[-,则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 . 答案:]4,23[(4)求运算型抽象函数的定义域例21: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求函数)0)(()()(>-++=m m x f m x f x g 的定义域. 答案:当210≤<m ,函数)(x g 的定义域为}1|{m x m x -≤≤.变式训练:设函数1)(-=x x f ,则)()2(x f f +的定义域为( ).A.]421[, B.]42[, C.)1[∞+, D.]241[, 答案:B4.定义域的逆向问题 例22:已知函数182++=bx ax y 的定义域为[-3,6],则a 的值为 ,b 的值为 . 答案:-1 3例23:已知函数13122+++=kx x k kx y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k 的值为 . 答案:0题型4:函数的值域问题1.求函数的值域例2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5,4,3,2,1{,1∈+=x x y (2);)3,0[,322∈+-=x x x y(3);312-+=x x y (4).12--=x x y例25:函数152222++++=x x x x y 的值域为 . 答案:]6,2(4.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 )A.232++=x x yB.212++=x x yC.||1x y = D.12+=x y 答案:C2.函数值域的逆向问题例26:已知函数1822+++=x nx mx y 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1,9],则m 的值为 ;n 的值为 . 答案:5 5易错提醒易错1:求函数定义域时非等价化简解析式致误 例27:函数22+⋅-=x x y 的定义域为 . 答案:),2[+∞易错2:用换元法求值域时,忽略中间变量的取值范围致错 例28:函数12++=x x y 的值域为 .易错3:误认为))((x g f 与))((x h f 中“x ”含义相同例29:已知)2(+x f 的定义域为[1,2],则)12(+x f 的定义域为 .感知高考考向1:函数的概念例32: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2)1(x f x f =+,若当10≤≤x 时,)1()(x x x f -=,则当01≤≤-x 时,)(x f = .考向2:函数的定义域例33:函数267x x y -+=的定义域是 . 答案:[-1,7]考向3:函数值例35:设函数13)(23++=x x x f .已知0≠a ,且R x a x b x a f x f ∈--=-,))(()()(2,则实数=a,b= .答案:-2 1基础巩固: 1.函数x x y -++=211的定义域为( ) A.]2,0[ B.]2,1()1,(-⋃--∞ C.)2,1()1,(-⋃--∞ D.)2,(-∞2.已知函数,1)(xx x f +=则)2()2(-+f f 的值是( )A. -1B. 0C. 1D. 2 3.下列函数,值域为),0(+∞的是( ) A.x y = B.xy 1=C.x y 1= D.12+=x y4.与函数x y =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A.||x y =B.33x y = C.2x y = D.xx y 2=5.函数145-+=x x y 的值域是( ) A.)5,(-∞ B.),5(+∞ C.),5()5,(+∞⋃-∞ D.),1()1,(+∞⋃-∞ 6.若函数)23(x f y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 ) A.]1,25[-- B.]2,1[- C.]5,1[- D.]2,21[7.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0,底边长y 关于腰长x 的函数关系式为x y 210-=,则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A.RB.}0|{>x xC.}50|{<<x xD.}525|{<<x x8.已知函数21)(2+=x x f ,则)(x f 的值域是( ) A.]21,(-∞ B.),21[+∞ C.]21,0( D.),0(+∞能力提升9.若函数)(x f 与函数xxx g -=1)(是相等函数,则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 ). A.)0,(-∞ B.]1,0()0,(⋃-∞ C.)1,0()0,(⋃-∞ D.),1[+∞ 10.)2(1≥--=x x x y 的值域为( ).A.)43,(--∞ B.]43,(--∞ C.]1,(--∞ D.)1(--∞,11.已知定义在R 上函数)(x f 的值域也是R ,并且对任意R y x ∈,,都有xy y xf f =))((,则|)2020(|f 等于( ).A. 0B. 1C. 2020²D. 202012.已知)),(()(),0()(2x f f x g a c bx ax x f =>++=若)(x g 的值域为),2[+∞,)(x f 的值域为)+∞,[k ,则实数k 的最大值为( ).A. 0B. 1C. 2D. 413.(多选题)已知集合}40|{},20|{≤≤=≤≤=y y B x x A ,则下列对应关系,能够构成A 为定义域,B 为值域的函数的是( )A.x y 2=B.2x y =C.|24|x y -=D.5+=x yE.2)2(-=x y 14.已知函数)(),(x g x f 分别由下表给出:则))1((g f 的值为 ,满足))(())((x f g x g f >的x 的值是 .15.已知2211)(x x x f +-=,那么)4()3()2()1()0()21()31()41(f f f f f f f f +++++++的值为 .16.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x x x f 2)(2-=,其定义域为A={0,1,2,3}; (2);642+-=x x y(3)12122++++=x x x x y .17.已知4)(),2(21)(+=≠-=x x g x xx f . (1)求)1(),1(g f 的值; (2)求))1(()),1((f g g f 的值; (3)求))(()),((x f g x g f 的解析式.18.已知函数)(=-ff⋅f+--⋅yfgyxg,求xgxfy==)1(,0(=,1f同时满足1x),(xg)1)0(((()))((),)gg的值.0(g)2(),1(),参考答案1. B2. B3. B4. B5. C6. C7. D8. C9. B 10. C 11. D 12. C 13. ABCE 14. 1 2 15. 116. (1){-1,0,3} (2)),2[+∞ (3)),43[+∞17. (1) 5)1(,1)1(==g f ;(2)31))1((-=g f ,5))1((=f g ;(3)2,21))((-≠--=x xx g f ; .2,421))((≠+-=x xx f g 18..1)2(,0)1(,1)0(-===g g g。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讲义
新教材必修第一册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标解读:1.子集的含义.(理解)2.真子集的含义.(理解)3.集合相等的含义.(理解)4.空集的含义.(理解)5.Veen图.(了解)学习指导:1.准确理解子集的概念,把握子集与真子集之间的关系.2.注意灵活运用集合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分析解决有关问题.3.谨防掉进“空集”陷阱.4.本节难点是对相似概念及符号的理解,例如:区别元素与集合,属于与包含等概念及其符号表示.知识导图:教材全解知识点1:Veen图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形称为Veen图.例1-1:用Vee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xxB=,是平行四边形xA=x|{|}{是菱形,xxD=是矩形xC=x}|}.,{|{是正方形答案:知识点2:子集例2-2:给出下列说法:①任意集合必有子集;②若集合BA⊆,则A中元素的个数一定少于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③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集合B是集合C的子集,集合C是集合D的子集,则集合A是集合D的子集;④若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也一定不属于集合B,则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是()A. 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④ 答案:B例2-3:设集合}1,1{},,3,1{2+-==a a B a A ,且A B ⊆,则a 的值为 . 答案:-1或2知识点3:集合的相等一般地,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那么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B.也就是说,若B A ⊆且A B ⊆,则A=B.例3-4:集合},12|{Z n n x x X ∈+==,},14|{z k k y y Y ∈±==,试证明Y X =. 答案:(1)设X x ∈0,则,1200+=n x 且.0Z n ∈①若0n 是偶数,可设Z m m n ∈=,20,则Z m m x ∈+=,140,∴Y x ∈0②若0n 是奇数,可设Z m m n ∈-=,120,则Z m m m x ∈-=+-=,141)12(20,∴Y x ∈0 ∴不论0n 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Y x ∈0. ∴Y X ⊆. (2)设Y y ∈0,则.,141400000Z k k y k y ∈-=+=,或∵Z k k k y k k y ∈+-⋅=-=+⋅=+=00000001)12(21412214,,或, ,12,200Z k Z k ∈-∈ ∴X y ∈0,则X Y ⊆ 由(1)(2)得,Y X =. 知识点4:真子集例4-5: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社区男、女党员自发组成自愿者队伍,参加社区防疫工作.若集合A={参与防疫工作的志愿者},集合B={参与防疫工作的男党员},集合C={参与防疫工作的女党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A ⊆ B. C B ⊆ C.A C ⊄ D.B ⫋A 答案:D例4-6:指出下列各组集合之间的关系: (1))};1,1(),1,1(),1,1(),1,1{(},1,1{----=-=B A (2)}6,3,2{=A ,B=}12|{的约数是x x ;(3)}|{}|{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x x B x x A ==; (4)},12|{+∈-==N n n x x M ,},12|{+∈+==N n n x x N .答案:(1)A 与B 无包含关系;(2)A ⫋B ;(3)A ⫋B ;(4)N ⫋M .知识点5:空集 1.空集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2.空集的性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空集的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 (A 为非空集合). 由上述性质可知空集只有一个子集,即它本身. 辨析明理:∅、0、{0}、{ ∅}之间的关系:例5-7:下面四个集合中,表示空集的是( ). A. {0} B.},01|{2R x x x ∈=+ C.},01|{2R x x x ∈>- D.},,0|),{(22R y R x y x y x ∈∈=+ 答案:B例5-8:若集合==+-=}02|{2m x x x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1-<m B.1<m C.1>m D.1≥m 答案:C知识点6: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 对于集合A 的子集我们有如下结论: 集合AA的所有子集子集个数 真子集个数 非空真子集个数}{a ∅,}{a 122= 1 0 },{b a ∅,}{a ,}{b ,},{b a 224=3 2 },,{c b a∅,}{a ,}{b ,}{c ,},{b a ,},{c a ,},{c b ,},,{c b a328=76猜想:A=},...,,{21n a a a n 2 12-n 22-n例6-9:已知集合},,01234|),{(++∈∈<-+=N y N x y x y x A ,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 ).A.3B.4C.7D.8 答案:D例6-10:已知集合M 满足}2,1{⫋M }5,4,3,2,1{⊆,则有满足条件的集合M 的个数是( ).A.6B.7C.8D.9 答案:B知识点7:集合的图示法 1.Veen 图(1)用Veen 图表示集合间基本关系,如图所示:(2)用Vee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A⫋B⫋C可表示为如图:2.数轴法对于由连续实数组成的集合,通常用数轴表示,这也属于集合表示的图示法.在数轴上,若端点值是集合中元素,则用实心点表示;若端点值不是集合中的元素,则用空心点表示.集合}3<-xx≤xx与用数轴分别表示如图:{{≥}5|1|例7-11:图中反映的是“文学作品”、“散文”、“小说”、“叙事散文”这四个文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请在下面的空格上填入适当的内容:A为;B为;C为;D为 .答案:{小说} {文学作品} {叙述散文} {散文}例7-12:已知集合A=}2{<≤-xx,则集合A与B的关系是 .|2{-≥x|x,集合B=}8答案:B⫋A题型与方法例13:指出下列各组集合之间的关系: (1)}.50|{},51|{<<=<<-=x x B x x A (2)}.,4|{},,2|{Z n n x x B Z n n x x A ∈==∈==(3)}.,2)1(1|{},0|{2Z n x x B x x x A n∈-+===-= (4)}.0,00,0|),{(},0|),{(<<>>=>=y x y x y x B xy y x A 或 (5)}.,54|),{(},,1|{22++∈+-==∈+==N a a a x y x B N a a x x A答案:(1)B ⫋A ;(2)B ⫋A ;(3)A=B ;(4)A=B ;(5)B A ⊆;(6)A ⫋B.例14:已知集合}|{},3,2,1{A x x Y A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Y ⊆}1{ B.Y A ∈ C.∅Y ⊆ D.{∅}⫋Y 答案:A变式训练:已知集合},612|{},312|{},,61|{Z c c x x C Z b b x x B Z a a x x A ∈+==∈-==∈+==,,则A ,B ,C 满足的关系是( )A. A=B ⫋CB. A ⫋B=CC. A ⫋B ⫋CD.B ⫋C ⫋A 答案:B题型2:确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例15:设}0)45)(16(|{22=++-=x x x x A ,写出集合A 的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答案:集合A 的子集为:∅、{-4}、{-1}、{4}、{-4、-1}、{-4、4}、{-1、4}、{-4、-1、4},集合A 的真子集为:∅、{-4}、{-1}、{4}、{-4、-1}、{-4、4}、{-1、4}.例16:已知集合A={1,3,5},则集合A 的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之和为 . 答案:36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065|{},033|{22=+-∈==++∈x x R x B x x R x ,A P ⊆⫋B ,求满足条件的集合P. 答案:∅或{2}或{3}例17:已知}012|{},082|{222=-++∈==+-∈=a ax x R x B x x R x A ,若A=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44|{>-<a a a 或例18:已知集合}.121|{},52|{-≤≤+=≤≤-=m x m x B x x A (1)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3|{≤m m (2)不存在m 使得B A ⊆.变式训练:已知}|{},31|{a x x B x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3|{<a a B.}3|{≤a a C.}1|{->a a D.}1|{-≥a a 答案:A例19:已知集合},|{},,12|{},1,1|{2A x x z z C A x x y y B R a a a x x A ∈==∈-==∈->≤≤-=且,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B C ⊆?若存在,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当1=a 时,B C ⊆易错题型易错1:混淆属于关系和包含关系例20:已知集合A={0,1},B=}|{A x x ⊆,则下列关于集合A 与B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B ⊆ B.A ⫋B C.B ⫋A D.B A ∈ 答案D易错2:忽略对参数的讨论例21:已知集合},0)1(|{},0|{22=--===x a x x F x x E 判断集合E 和F 的关系. 答案:①当1=a 时,E=F ;②当1≠a 时,E ⫋F.易错3:忽略空集例22:已知集合A={-1,1},B=A B ax x x ⊆+=若},1|{,则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为( ).A.{-1}B.{1}C.{-1,1}D.{-1,0,1} 答案:D易错4:利用数轴求参数范围时,忽略端点值是否能取到例23:已知集合},31|{},54|{R a a x a x B x x x A ∈+≤≤+=-<≥=或,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38|{≥-<a a a 或创新升级例24:已知非空集合21A A ,是集合A 的子集,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若21A a A a ∉∈,则;(2)若12A a A a ∉∈,则,则称),(21A A 是集合A 的“互斥子集”,并规定),(21A A 与),(12A A 为不同的“互斥子集组”,则集合A={1,2,3,4}的不同“互斥子集组”的个数是 . 答案:50组感知高考考向1:集合间关系判定及应用例25:已知集合A={1,2,3},B={2,3},则( )A.A=BB.A B ∈C.A ⫋BD.B ⫋A答案:D例26:已知集合A=},1{a ,B={1,2,3},那么( ).A.若3=a ,则B A ⊆B.若B A ⊆,则3=aC.若3=a ,则B A ⊄D.若B A ⊆,则2=a 答案:C 考向2 :子集的个数 例27:已知集合A=},023|{2R x x x x ∈=+-,B=},50|{N x x x ∈<<,则满足条件B C A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D基础巩固:1.已知下列四个命题:①;则且若C A C B B A ⊆⊆⊆,②且若B A ⊆B ⫋C ,则A ⫋C ;③若A ⫋B 且B ⊆C ,则A ⫋C ;④若A ⫋B 且B ⫋C ,则A ⫋C.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2.满足M a ⊆}{⫋},,,{d c b a 的集合M 共有( )A.6个B. 7个C. 8个D.15个3.已知集合U=R ,则正确表示集合U ,M={-1,0,1},N=}0|{2=+x x x 之间的Veen 图是().4.集合M=},214|{},,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则( )A.N M =B.N ⫋MC.M ⫋ND.M 与N 没有相同的元素5.设结合A={-1,1},集合B=},1|{R a ax x ∈=,则使得A B ⊆的a 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是 .6.已知7.已知集合A=}.52|{≤≤-x x(1)若}126{-≤≤-=⊆m x m B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A=B ,}126{-≤≤-=m x m B ?若存在,求出实数m 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综合提升:8.集合A=},,1{y x ,B=}2,,1{2y x ,若A=B ,则实数x 的取值集合为( ) A.{21} B.{2121-,} C.{210,} D.{21210-,,}9.下列四个结合中,是空集的是( )A.}33|{=+x xB.},,|),{(22R y x x y y x ∈-=C.}0|{2≤x xD.},01|{2R x x x x ∈=+-10.集合},54|{2R a a a x x A ∈+-==,},344|{2R b b b y y B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B B.B ⫋A C.A B ⊆ D.A B ⊄11.同时满足①}5,4,3,2,1{⊆M ,②M a M a ∈-∈6,且的非空集合M 的个数为( )A. 16B.15C. 7D. 612.若一个集合中含有n 个元素,则称该元素集合为“n 元集合”,已知集合}4,3,21,2{-=A ,则其“2元子集”的个数为( )A. 6B. 8C. 9D. 1013.设集合A=}023|{2=+-x x x ,集合B=},04|{2为常数a a x x x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集合A=}40|{≤<∈x Z x ,若A M ⊆,且M 中至少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M 的个数为 .15.若规定E=},...,,{1021a a a 的子集},...,,{21ni i i a a a 为E 的第k 个子集,其中1112...2221---+++=ni i i k ,则:(1)},{31a a 是E 的第 个子集;(2)E 的第211个子集为 .16.已知三个集合}02|{}01|{},023|{222=+-==-+-==+-=bx x x C a ax x x B x x x A ,,同时满足B ⫋A ,C ⊆A 的实数b a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b a ,的所有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D2. B3. B4. C5. {-1,0,1}6. }41|{≤a a7. (1)}43|{≤≤m m ;(2)不存在.8. A9. D10.B11.C12.A13.}4|{≥a a14. 1215.(1)5;(2)},,,,{87521a a a a a .16.存在2222,23,2<<-===b a b a 或满足要求.。
2019版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 本章整合 .pdf
如图所示,
所以M∪N={x|x<-2,或x≥-1}. 答案:C
-9-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三 求函数最值的方法 函数的最值是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其常见的求法有直接法、观察法、单调性法、 图象法、换元法等. 1.直接法 求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最值时,常利用这些函数 的性质和图象,直接写出最值,这种求最值的方法称为直接法. 特别地,求二次函数f(x)=ax2+bx+c(a≠0)在区间[m,n]上的最值时, 通常是画出二次函数f(x)=ax2+bx+c在区间[m,n]上的图象,借助函 数的图象写出最值,即图象上最高点的纵坐标是函数的最大值,最 低点的纵坐标是函数的最小值.
与 函 函数
单调性 增函数:区间������内任意������1 < ������2,总有������(������1) < ������(������2) 减函数:区间������内任意������1 < ������2,总有������(������1) > ������(������2)
数
性质 最值 最大值������(������0):定义域内任意������,有������(������) ≤ ������(������0)
本章整合
-1-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概念:元素、集合、空集、全集
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
表示法:自然语言表示、字母表示、描述法、列举法、Venn 图、数轴
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础精品讲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1讲---集合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③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④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⑤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知识概念(一)元素与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B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A⊆B 真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中的元素A B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体系搭建(三)集合间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语言符号A∪B={x|x∈A,或x∈B}A∩B={x|x∈A,且x∈B}∁U A={x|x∈U,且x∉A} 语言(四)集合的运算性质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典例分析考点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例1、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组成一个集合:(1)9以内的正偶数;(2)篮球打得好的人;(3)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所有参赛运动员;(4)高一(1)班所有高个子同学.例2、集合A是含有两个不同实数a-3,2a-1的集合,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集合A 由a +2,(a +1)2,a 2+3a +3三个元素构成,且1∈A ,求实数a 的值.例4、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2A x Z x =∈≤; (2)(){},4,,M x y x y x N y N **=+=∈∈例5、现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以表示为{,,1}b a a,也可以表示为2{,,0}a a b +,则20142014a b +=________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1、已知集合M 满足{1,2}⊆M {1,2,3,4,5},求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M.例2、已知集合{x 2,x +y,0}={x ,y x ,1},求x 2 015+y 2 015的值为________.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下列说法:①地球周围的行星能确定一个集合;②实数中不是有理数的所有数能确定一个集合;③我们班视力较差的同学能确定一个集合.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C.2 D.32、集合A={y|y=x2+1},集合B={(x,y)|y=x2+1},(A、B中x∈R,y∈R).关于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2∈A,且2∈BB.(1,2)∈A,且(1,2)∈BC.2∈A,且(3,10)∈BD.(3,10)∈A,且2∈B3、集合{y|y=x,-1≤x≤1,x∈Z}用列举法表示是( )A.{-1,0,1} B.{0,1}C.{-1,0} D.{-1,1}➢课后反击1、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0,1,则( )A.1∉A B.0∈AC.0∉A D.2∈A2、已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A.3 B.6C.8 D.103、已知集合A={x∈R|ax2-3x+1=0,a∈R},若A中元素最多只有一个,求a的取值范围.4、集合A={x|0≤x<3且x∈N}的真子集个数是( )A.16 B.8C.7 D.45、满足{a,b}⊆A{a,b,c,d}的集合A有________个( )A.1 B.2C.3 D.46、设全集U=R,集合A={x|-2≤x≤2},B={x|-1≤x≤3},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x|-2≤x≤3}B.{x|-1≤x≤2}C.{x|0≤x≤2}D.{x|-1≤x≤2}7、设全集为R ,集合A ={x|x 2-9<0},B ={x|-1<x≤5},则A∩(∁R B)=( )A .(-3,0)B .(-3,-1)C .(-3,-1]D .(-3,3)8、已知集合A 含有三个元素1,0,x ,若x 2∈A ,则实数x =________.9、已知集合M 含有三个元素1,2,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10、已知集合A ={x|-1≤x≤6},B ={x|m -1≤x≤2m+1}.(1)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x ∈N ,求集合A 的子集的个数.易错点(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 (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常用数轴、Venn 图等来直观解决这类问题.1、【2016高考新课标1理数】设集合{}2430A x x x =-+< ,{}230x x ->,则AB = ( )(A )33,2⎛⎫-- ⎪⎝⎭ (B )33,2⎛⎫- ⎪⎝⎭ (C )31,2⎛⎫ ⎪⎝⎭ (D )3,32⎛⎫⎪⎝⎭战术指导直击高考2、【2016年高考四川理数】设集合{|22}A x x =-≤≤,Z 为整数集,则AZ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3、【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 )(A ){1} (B ){12}, (C ){0123},,, (D ){10123}-,,,,4、【2016高考浙江理数】已知集合{}{}2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 )A .[2,3]B .( -2,3 ]C .[1,2)D .(,2][1,)-∞-⋃+∞S (Summary-Embedded)——归纳总结考点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考点三:集合的运算集合题目的方法总结:一:(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白集合的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类型集合;(2)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重点回顾名师点拨二: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若是离散的,则用Venn图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若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2)运算过程中要注意集合间的特殊关系的使用,灵活使用这些关系,会使运算简化.学霸经验➢本节课我学到了➢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2讲---函数的基本概念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精品讲义word文件
1.1集__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集合的概念[提出问题] 观察下列实例: (1)某公司的所有员工;(2)平面内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3)不等式组⎩⎪⎨⎪⎧x +1≥3,x 2≤9的整数解;(4)方程x 2-5x +6=0的实数根; (5)某中学所有较胖的同学.问题1:上述实例中的研究对象各是什么? 提示:员工、点、整数解、实数根、较胖的同学. 问题2:你能确定上述实例的研究对象吗? 提示:(1)(2)(3)(4)的研究对象可以确定.问题3:上述哪些实例的研究对象不能确定?为什么?提示:(5)的研究对象不能确定,因为“较胖”这个标准不明确,故无法确定. [导入新知]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定义表示元素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化解疑难]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1)集合的概念是一种描述性说明,因为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这与我们初中学过的点、直线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述的.(2)集合含义中的“元素”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元素的特性及集合相等[提出问题]问题1:“知识点一”中的实例(3)组成的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提示:2,3.问题2:“知识点一”中的实例(4)组成的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提示:2,3.问题3:“知识点一”中的实例(3)与实例(4)组成的集合有什么关系?提示:相等.[导入新知]1.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2.集合元素的特性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化解疑难]对集合中元素特性的理解(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2)互异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3)无序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是不考虑顺序的.如由1,2,3构成的集与3,2,1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常用数集的记法[某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20个班构成一个集合.问题1:高一(6)班、高一(16)班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提示:是这个集合的元素.问题2:高二(3)班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高一年级这个集合中没有高二(3)班这个元素. [导入新知]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常用的数集 自然数集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记法NN *或N +ZQR[化解疑难]1.对“∈”和“∉”的理解(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 与一个集合A 而言,只有“a ∈A ”与“a ∉A ”这两种结果.(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 ∈0是错误的. 2.常用数集关系网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 (1)上到点A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是( )A .2B .3C .4D .5(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某个公司里所有的年轻人组成一个集合; ②由1,32,64,⎪⎪⎪⎪-12,12组成的集合有五个元素; ③由a ,b ,c 组成的集合与由b ,a ,c 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解] (1)选A “接近于0的数”“比较小的正整数”标准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②不是集合.同样,“2的近似值”也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定一个数,比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⑤也不是一个集合.③④能构成集合.(2)①不正确.因为“年轻人”没有确定的标准,对象不具有确定性,所以不能组成集合. ②不正确.由于32=64,⎪⎪⎪⎪-12=12,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这个集合是由1,32,12这三个元素组成的.③正确.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次序不同,但它们仍表示同一个集合. [类题通法]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及其关注点(1)标准: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2)关注点:利用集合的含义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一个集合,应注意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活学活用]判断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17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4)方程x 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解:(1)“著名的数学家”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是否“著名”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著名的数学家”不能构成一个集合.(2)与(1)类似,也不能构成集合.(3)任给一个实数x ,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 ≤20”与“x >20或x <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4)类似于(3),也能构成集合.(5)“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2] (1)设集合A 只含有一个元素a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A B .a ∉A C .a ∈AD .a =A(2)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π∈R ;② 3∉Q ;③0∈N *;④|-4|∉N *. A .1B .2C.3 D.4[解析](1)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知,a∈A.(2)①π∈R显然是正确的;②3是无理数,而Q表示有理数集,∴3∉Q,正确;③N*表示不含0的自然数集,∴0∉N*,③错误;④|-4|=4∈N*,④错误,所以①②是正确的.[答案](1)C(2)B[类题通法]判断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方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某个集合的元素,就是判断这个对象是否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具有的共同特征.如果一个对象是某个集合的元素,那么这个对象必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特征.[活学活用]给出下列说法:①R中最小的元素是0;②若a∈Z,则-a∉Z;③若a∈Q,b∈N*,则a+b∈Q.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B.1C.2 D.3解析:选B实数集中没有最小的元素,故①不正确;对于②,若a∈Z,则-a也是整数,故-a∈Z,所以②也不正确;只有③正确.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例3][解]若1∈A,则a=1或a2=1,即a=±1.当a=1时,a=a2,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a≠1.当a=-1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互异性.∴a=-1.[类题通法]关注元素的互异性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以解出字母的所有可能取值,但要时刻关注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尤其是互异性,解题后要注意进行检验.[活学活用]已知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1,0,x,若x2∈A,求实数x的值.解:∵x 2∈A ,∴x 2是集合A 中的元素.又∵集合A 中含有3个元素,∴需分情况讨论:①若x 2=0,则x =0,此时集合A 中有两个元素0,不符合互异性,舍去;②若x 2=1,则x =±1.当x =1时,此时集合A 中有两个元素1,舍去;当x =-1时,此时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1,0,-1,符合题意;③若 x 2=x ,则x =0或x =1,不符合互异性,都舍去.综上可知,x =-1.1.警惕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典例] 若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x ,x +1,1,集合B 中也有三个元素x ,x 2+x ,x 2,且A =B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A =B ,∴⎩⎪⎨⎪⎧ x +1=x 2,1=x 2+x 或⎩⎪⎨⎪⎧x +1=x 2+x ,1=x 2.解得x =±1.经检验,x =1不适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而x =-1适合. ∴x =-1. [答案] -1 [易错防范]1.上面例题易由方程组求得x =±1后,忽视对求出的值进行检验,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2.当集合中元素含字母并要求对其求值时,求出的值一定要加以检验,看是否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成功破障]若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a -3,2a -1,a 2-4,且-3∈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①若a -3=-3,则a =0, 此时A ={-3,-1,-4},满足题意.②若2a -1=-3,则a =-1,此时A ={-4,-3,-3},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③若a 2-4=-3,则a =±1.当a =1时,A ={-2,1,-3},满足题意; 当a =-1时,由②知不合题意. 综上可知a =0或a =1. 答案:0或1[随堂即时演练]1.下列选项中能构成集合的是()A.高一年级跑得快的同学B.中国的大河C.3的倍数D.有趣的书籍解析:选C根据集合的定义,选项A,B,D都不具备确定性.2.若以集合A的四个元素a,b,c,d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矩形解析:选A由于a,b,c,d四个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组成的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不相等.3.有下列说法:①集合N与集合N*是同一个集合;②集合N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③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④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中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因为集合N*表示正整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所以①③中的说法不正确,②④中的说法正确.答案:②④4.设由2,4,6构成的集合为A,若实数a∈A时,6-a∈A,则a=________.解析:代入验证,若a=2,则6-2=4∈A,符合题意;若a=4,则6-4=2∈A,符合题意;若a=6,则6-6=0∉A,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a=2或a=4.答案:2或45.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x,y,集合B中含有两个元素0,x2,若A=B,求实数x,y的值.解:因为集合A,B相等,则x=0或y=0.①当x=0时,x2=0,则B={0,0},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②当y=0时,x=x2,解得x=0或x=1.由①知x=0应舍去.综上知x=1,y=0.[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为()(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一个集合.(2)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构成一个集合.(3)素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4)由2,3,4,3,6,2构成含有6个元素的集合.A.1B.2 C.3 D.4解析:选C(1)正确;(2)若1a=a,则a2=1,∴a=±1,构成的集合为{1,-1},∴(2)正确;(3)也正确,任何一个素数都在此集合中,不是素数的都不在;(4)不正确,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构成的集合为{2,3,4,6},含4个元素,故选C.2.设不等式3-2x<0的解集为M,下列正确的是()A.0∈M,2∈M B.0∉M,2∈MC.0∈M,2∉M D.0∉M,2∉M解析:选B从四个选项来看,本题是判断0和2与集合M间的关系,因此只需判断0和2是否是不等式3-2x<0的解即可.当x=0时,3-2x=3>0,所以0不属于M,即0∉M;当x=2时,3-2x=-1<0,所以2属于M,即2∈M.3.下列各组中集合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A.P是由元素1,3,π构成的集合,Q是由元素π,1,|-3|构成的集合B.P是由π构成的集合,Q是由3.141 59构成的集合C.P是由2,3构成的集合,Q是由有序数对(2,3)构成的集合D.P是满足不等式-1≤x≤1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Q是方程x2=1的解集解析:选A由于选项A中P,Q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而选项B,C,D中元素不相同,所以P与Q不能表示同一个集合.4.已知集合M中的元素x满足x=a+b2,其中a,b∈Z,则下列实数中不属于集合M中元素的个数是()①0;②-1;③32-1;④23-22;⑤8;⑥11-2.A.0 B.1 C.2 D.3解析:选A 当a =b =0时,x =0;当a =-1,b =0时,x =-1;当a =-1,b =3时,x =-1+32;23-22=2(3+22)(3-22)(3+22)=6+42,即a =6,b =4;当a =0,b =2时,x=22=8;11-2=1+2(1-2)(1+2)=-1-2,即a =-1,b =-1.综上所述:0,-1,32-1,23-22,8,11-2都是集合M 中的元素.5.由实数-a ,a ,|a |,a 2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________个元素.(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B 当a =0时,这四个数都是0,所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元素0.当a ≠0时,a 2=|a |=⎩⎪⎨⎪⎧a ,a >0,-a ,a <0,所以一定与a 或-a 中的一个一致.故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两个元素.二、填空题6.方程x 2-2x -3=0的解集与集合A 相等,若集合A 中的元素是a ,b ,则a +b =________.解析:∵方程x 2-2x -3=0的解集与集合A 相等, ∴a ,b 是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 ∴a +b =2. 答案:27.已知集合A 是由偶数组成的,集合B 是由奇数组成的,若a ∈A ,b ∈B ,则a +b ______A ,ab _____A .(填“∈”或“∉”)解析:∵a 是偶数,b 是奇数, ∴a +b 是奇数,ab 是偶数, 故a +b ∉A ,ab ∈A . 答案:∉ ∈8.设A 是由满足不等式x <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若a ∈A ,且3a ∈A ,则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a ∈A ,且3a ∈A ,∴⎩⎪⎨⎪⎧a <6,3a <6, 解得a <2. 又∵a ∈N , ∴a =0或a =1. 答案:0或1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M 由三个元素-2,3x 2+3x -4,x 2+x -4组成,若2∈M ,求x . 解:当3x 2+3x -4=2时,即x 2+x -2=0,x =-2或x =1,经检验,x =-2,x =1均不合题意;当x 2+x -4=2时,即x 2+x -6=0,x =-3或x =2,经检验,x =-3或x =2均合题意.∴x =-3或x =2.10.设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3,x ,x 2-2x . (1)求实数x 应满足的条件; (2)若-2∈A ,求实数x .解:(1)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x ≠3,且x ≠x 2-2x ,x 2-2x ≠3. 解得x ≠-1且x ≠0,且x ≠3. (2)∵-2∈A ,∴x =-2或x 2-2x =-2. 由于x 2-2x =(x -1)2-1≥-1, ∴x =-2.11.数集M 满足条件:若a ∈M ,则1+a1-a∈M (a ≠±1且a ≠0).若3∈M ,则在M 中还有三个元素是什么?解:∵3∈M , ∴1+31-3=-2∈M , ∴1+(-2)1-(-2)=-13∈M ,∴1+⎝⎛⎭⎫-131-⎝⎛⎭⎫-13=2343=12∈M .又∵1+121-12=3∈M ,∴在M 中还有元素-2,-13,12.12.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 ∈A (a ≠1).(1)若2∈A ,试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2)自己设计一个数属于A ,然后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3)从上面两小题的解答过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并大胆证明你发现的这个“道理”.解:根据已知条件“若a ∈A ,则11-a∈A (a ≠1)”逐步推导得出其他元素. (1)其他所有元素为-1,12.(2)假设-2∈A ,则13∈A ,则32∈A .其他所有元素为13,32.(3)A 中只能有3个元素,它们分别是a ,11-a,a -1a ,且三个数的乘积为-1. 证明如下:由已知,若a ∈A ,则11-a∈A 知,11-11-a=a -1a∈A ,11-a -1a=a ∈A . 故A 中只能有a ,11-a,a -1a 这3个元素.下面证明三个元素的互异性:若a =11-a,则a 2-a +1=0有解,因为Δ=1-4=-3<0,所以方程无实数解,故a ≠11-a. 同理可证,a ≠a -1a ,11-a≠a -1a .结论得证.第二课时 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提出问题] 观察下列集合:(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组成的集合; (2)20的所有正因数组成的集合.问题1:上述两个集合中的元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提示:能.(1)中的元素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中的元素为1,2,4,5,10,20. 问题2:如何表示上述两个集合? 提示:用列举法表示. [导入新知]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化解疑难]使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四个注意点(1)元素间用“,”分隔开,其一般形式为{a1,a2,…,a n};(2)元素不重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无顺序,满足元素的无序性;(4)对于含有有限个元素且个数较少的集合,采取该方法较合适;若元素个数较多或有无限个且集合中的元素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不会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列举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描述法[提出问题]观察下列集合:(1)不等式x-2≥3的解集;(2)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所有点.问题1:这两个集合能用列举法表示吗?提示:不能.问题2:如何表示这两个集合?提示:利用描述法.[导入新知]描述法(1)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2)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化解疑难]1.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条件对于元素个数不确定且元素间无明显规律的集合,不能将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可以将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即采用描述法.2.描述法的一般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x∈A|p(x)},其中的x表示集合中的代表元素,A指的是元素的取值范围;p(x)则是表示这个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其中“|”将代表元素与其特征分隔开来.一般来说,集合元素x的取值范围A需写明确,但若从上下文的关系看,x∈A是明确的,则x∈A可以省略,只写元素x.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例1] (1)( ) A .1 B .2 C .3D .9(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①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 ②方程x 2=x 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③直线y =2x +1与y 轴的交点组成的集合;④方程组⎩⎪⎨⎪⎧x +y =1,x -y =-1的解.[解] 选B (1)∵x ∈A , ∴x =1,2,3.又∵x ∉B ,∴x ≠1,3,9,故x =2.(2)①因为不大于10是指小于或等于10,非负是大于或等于0的意思,所以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合是{0,2,4,6,8,10}.②方程x 2=x 的实数解是x =0或x =1,所以方程x 2=x 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为{0,1}. ③将x =0代入y =2x +1,得y =1,即交点是(0,1),故直线y =2x +1与y 轴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0,1)}.④解方程组⎩⎪⎨⎪⎧ x +y =1,x -y =-1,得⎩⎪⎨⎪⎧x =0,y =1.∴用列举法表示方程组⎩⎪⎨⎪⎧x +y =1,x -y =-1的解集为{(0,1)}.[类题通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步骤(1)求出集合的元素;(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3)用花括号括起来. [活学活用]已知集合A ={-2,-1,0,1,2,3},对任意a ∈A ,有|a |∈B ,且B 中只有4个元素,求集合B .解:对任意a ∈A ,有|a |∈B . 因为集合A ={-2,-1,0,1,2,3},由-1,-2,0,1,2,3∈A,知0,1,2,3∈B.又因为B中只有4个元素,所以B={0,1,2,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1)①A={x|x2-x=0},则1____A,-1____A;②(1,2)________{(x,y)|y=x+1}.(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正偶数集;②被3除余2的正整数的集合;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解](1)①将1代入方程,成立;将-1代入方程,不成立.故1∈A,-1∉A.②将x=1,y=2代入y=x+1,成立,故填“∈”.(2)①偶数可用式子x=2n,n∈Z表示,但此题要求为正偶数,故限定n∈N*,所以正偶数集可表示为{x|x=2n,n∈N*}.②设被3除余2的数为x,则x=3n+2,n∈Z,但元素为正整数,故x=3n+2,n∈N.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可表示为{x|x=3n+2,n∈N}.③坐标轴上的点(x,y)的特点是横、纵坐标中至少有一个为0,即xy=0,故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x,y)|xy=0}.[答案](1)①∈∉②∈[类题通法]利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应关注五点(1)写清楚该集合代表元素的符号.例如,集合{x∈R|x<1}不能写成{x<1}.(2)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花括号内.例如,{x∈Z|x=2k},k∈Z,这种表达方式就不符合要求,需将k∈Z也写进花括号内,即{x∈Z|x=2k,k∈Z}.(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4)在通常情况下,集合中竖线左侧元素的所属范围为实数集时可以省略不写.例如,方程x2-2x+1=0的实数解集可表示为{x∈R|x2-2x+1=0},也可写成{x|x2-2x+1=0}.(5)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省去竖线及代表元素,如{直角三角形},{自然数}等.[活学活用]下列三个集合:①A={x|y=x2+1};②B={y|y=x2+1};③C={(x,y)|y=x2+1}.(1)它们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们各自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解:(1)由于三个集合的代表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是互不相同的集合.(2)集合A ={x |y =x 2+1}的代表元素是x ,且x ∈R ,所以{x |y =x 2+1}=R ,即A =R ;集合B ={y |y =x 2+1}的代表元素是y ,满足条件y =x 2+1的y 的取值范围是y ≥1,所以{y |y =x 2+1}={y |y ≥1}.集合C ={(x ,y )|y =x 2+1}的代表元素是(x ,y ),是满足y =x 2+1的数对.可以认为集合C 是坐标平面内满足y =x 2+1的点(x ,y )构成的集合,其实就是抛物线y =x 2+1的图象.集合表示的应用[例3] (1)集合A ={1,-3,5,-7,9,…}用描述法可表示为( ) A .{x |x =2n ±1,n ∈N} B .{x |x =(-1)n (2n -1),n ∈N} C .{x |x =(-1)n (2n +1),n ∈N} D .{x |x =(-1)n -1(2n +1),n ∈N}(2)设集合B =⎩⎪⎨⎪⎧⎭⎪⎬⎪⎫x ∈N ⎪⎪62+x ∈N .①试判断元素1,2与集合B 的关系; ②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解] 选C (1)观察规律,其绝对值为奇数排列,且正负相间,且第一个为正数,故应选C.(2)①当x =1时,62+1=2∈N ; 当x =2时,62+2=32∉N. 所以1∈B,2∉B . ②∵62+x∈N ,x ∈N , ∴2+x 只能取2,3,6.∴x 只能取0,1,4.∴B ={0,1,4}. [类题通法]判断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方法(1)用列举法给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观察即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如,集合A ={1,9,12},则0∉A,9∈A .(2)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就比较复杂.此时,首先明确该集合中元素的一般符号是什么,是实数?是方程?…,其次要清楚元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最后往往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判断所给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即可确定所给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活学活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x,y)|y=x2,-1≤x≤1,且x∈Z}.解:由-1≤x≤1,且x∈Z,得x=-1,0,1,当x=-1时,y=1;当x=0时,y=0;当x=1时,y=1.∴A={(-1,1),(0,0),(1,1)}.1.集合与方程的综合应用[典例]集合A={x|ax2+2x+1=0,a∈R}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当a=0时,原方程变为2x+1=0,此时x=-12,符合题意;当a≠0时,方程ax2+2x+1=0为一元二次方程,当Δ=4-4a=0,即a=1时,原方程的解为x=-1,符合题意.故当a=0或a=1时,原方程只有一个解,此时A中只有一个元素.[多维探究]解答上面例题时,a=0这种情况极易被忽视,对于方程“ax2+2x+1=0”有两种情况:一是a=0,即它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是a≠0,即它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用判别式Δ来解决问题.求解集合与方程问题时,要注意相关问题的求解,如:1.在本例条件下,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即A中有一个元素或没有元素.当A中只有一个元素时,由例题可知,a=0或a=1.当A中没有元素时,Δ=4-4a<0,即a>1.故当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时,a的取值范围为{a|a=0或a≥1}.2.在本例条件下,若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即A中有一个或两个元素.由例题可知,当a=0或a=1时,A中有一个元素;当A中有两个元素时,Δ=4-4a>0,即a<1.∴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时,a的取值范围为{a|a≤1}.3.若1∈A ,则a 为何值? 解:∵1∈A ,∴a +2+1=0,即a =-3.4.是否存在实数a ,使A ={1},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A ={1},∴1∈A ,∴a +2+1=0,即a =-3. 又当a =-3时,由-3x 2+2x +1=0,得x =-13或x =1,即方程ax 2+2x +1=0存在两个根-13和1,此时A =⎩⎨⎧⎭⎬⎫-13,1,与A ={1}矛盾.故不存在实数a ,使A ={1}.[随堂即时演练]1.方程组⎩⎪⎨⎪⎧x +y =1,x 2-y 2=9的解集是( )A .(-5,4)B .(5,-4)C .{(-5,4)}D .{(5,-4)}解析:选D 解方程组⎩⎪⎨⎪⎧ x +y =1,x 2-y 2=9,得⎩⎪⎨⎪⎧x =5,y =-4,故解集为{(5,-4)}. 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 A .{y |y =2} B .{x =2}C .{2}D .{x |x 2-4x +4=0}解析:选B 集合{x =2}表示的是由一个等式组成的集合,其他选项所表示的集合都是含有一个元素2.3.给出下列说法:①平面直角坐标内,第一、三象限的点的集合为{(x ,y )|xy >0}; ②方程x -2+|y +2|=0的解集为{2,-2}; ③集合{(x ,y )|y =1-x }与集合{x |y =1-x }是相等的.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三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是同号的,且集合中的代表元素为点(x ,y ),故①正确;方程x -2+|y +2|=0等价于⎩⎪⎨⎪⎧ x -2=0,y +2=0,即⎩⎪⎨⎪⎧x =2,y =-2,解为有序实数对(2,-2),解集为{(2,-2)}或⎩⎨⎧(x ,y )⎪⎪⎪⎭⎬⎫⎩⎪⎨⎪⎧ x =2,y =-2,故②不正确; 集合{(x ,y )|y =1-x }的代表元素是(x ,y ),集合{x |y =1-x }的代表元素是x ,前者是有序实数对,后者是实数,因此这两个集合不相等,故③不正确.答案:①4.已知A ={-1,-2,0,1},B ={x |x =|y |,y ∈A },则B =________. 解析:∵|-1|=1,|-2|=2,且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 ∴B ={0,1,2}. 答案:{0,1,2}5.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一年中有31天的月份的全体; (2)大于-3.5小于12.8的整数的全体; (3)梯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4)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的集合; (5)方程(x -1)(x -2)=0的解集; (6)不等式2x -1>5的解集.解:(1){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2){-3,-2,-1,0,1,2,3,4,5,6,7,8,9,10,11,12}. (3){x |x 是梯形}或{梯形}. (4){x |x =3n ,n ∈Z}. (5){1,2}. (6){x |x >3}.[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集合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2,3}≠{3,2}B .{(x ,y )|x +y =1}={y |x +y =1}C .{x |x >1}={y |y >1}D .{(1,2)}={(2,1)}解析:选C {2,3}={3,2},故A 不正确;{(x ,y )|x +y =1}中的元素为点(x ,y ),{y |x +y =1}中的元素为实数y ,{(x ,y )|x +y =1}≠{y |x +y =1},故B 不正确;{(1,2)}中的元素为点(1,2),而{(2,1)}中的元素为点(2,1),{(1,2)}≠{(2,1)},故D 不正确.2.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z |z |+|xyz |xyz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MB .2∈MC .-4∉MD .4∈M解析:选D 当x ,y ,z 都大于零时,代数式的值为4,所以4∈M .当x ,y ,z 都小于零时,代数式的值为-4,所以-4∈M .当x ,y ,z 有两个为正,一个为负时,或两个为负,一个为正时,代数式的值为0.所以0∈M .综上知选D.3.集合{x ∈N *|x -3<2}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 A .{0,1,2,3,4} B .{1,2,3,4} C .{0,1,2,3,4,5}D .{1,2,3,4,5}解析:选B ∵x -3<2,x ∈N *, ∴x <5,x ∈N *, ∴x =1,2,3,4.4.已知集合A ={x |x =2m -1,m ∈Z},B ={x |x =2n ,n ∈Z},且x 1,x 2∈A ,x 3∈B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x 1·x 2∈AB .x 2·x 3∈BC .x 1+x 2∈BD .x 1+x 2+x 3∈A 解析:选D 集合A 表示奇数集,B 表示偶数集, ∴x 1,x 2是奇数,x 3是偶数,∴x 1+x 2+x 3应为偶数,即D 是错误的.5.设P ={1,2,3,4},Q ={4,5,6,7,8},定义P *Q ={(a ,b )|a ∈P ,b ∈Q ,a ≠b },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4B .5C .19D .20解析:选C 由题意知集合P *Q 的元素为点,当a =1时,集合P *Q 的元素为:(1,4),(1,5),(1,6),(1,7),(1,8)共5个元素.同样当a =2,3时,集合P *Q 的元素个数都为5个,当a =4时,集合P *Q 中元素为:(4,5),(4,6),(4,7),(4,8)共4个.因此P *Q 中元素的个数为19.二、填空题6.若集合{1,a +b ,a }=⎩⎨⎧⎭⎬⎫0,b a ,b ,则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 ≠0,a +b =0,b =1,则a =-1, 所以a -b =-2. 答案:-27.已知集合A ={x |2x +a >0},且1∉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x |2x +a >0}, ∴2×1+a ≤0,即a ≤-2. 答案:{a |a ≤-2}8.已知-5∈{x |x 2-ax -5=0},则集合{x |x 2-4x -a =0}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 解析:由-5∈{x |x 2-ax -5=0},得(-5)2-a ×(-5)-5=0,所以a =-4,所以{x |x 2-4x +4=0}={2},所以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2.答案:2 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 ={a +3,(a +1)2,a 2+2a +2},若1∈A ,求实数a 的值. 解:①若a +3=1,则a =-2,此时A ={1,1,2},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②若(a +1)2=1,则a =0或a =-2. 当a =0时,A ={3,1,2},满足题意; 当a =-2时,由①知不符合条件,故舍去. ③若a 2+2a +2=1,则a =-1, 此时A ={2,0,1},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值为-1或0. 10.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比5大3的数;(2)方程x 2+y 2-4x +6y +13=0的解集;(3)二次函数y =x 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解:(1)比5大3的数显然是8,故可表示为{8}. (2)方程x 2+y 2-4x +6y +13=0可化为(x -2)2+(y +3)2=0,∴⎩⎪⎨⎪⎧x =2,y =-3,∴方程的解集为{(2,-3)}.(3)“二次函数y =x 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用描述法表示为{(x ,y )|y =x 2-10}.11.(1)已知集合M =⎩⎪⎨⎪⎧⎭⎪⎬⎪⎫x ∈N ⎪⎪61+x ∈Z,求M ; (2)已知集合C =⎩⎪⎨⎪⎧⎭⎪⎬⎪⎫⎪⎪61+x ∈Z x ∈N ,求C .解:(1)∵x ∈N ,61+x∈Z , ∴1+x 应为6的正约数. ∴1+x =1,2,3,6,即x =0,1,2,5. ∴M ={0,1,2,5}. (2)∵61+x∈Z ,且x ∈N , ∴1+x 应为6的正约数,∴1+x =1,2,3,6,此时61+x 分别为6,3,2,1,∴C ={6,3,2,1}.12.若集合A =⎩⎨⎧⎭⎬⎫(x ,y )⎩⎪⎨⎪⎧y =kx 2-2x -1,y =0有且只有一个元素,试求出实数k 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解:当k =0时,方程组⎩⎪⎨⎪⎧ y =kx 2-2x -1,y =0可化为⎩⎪⎨⎪⎧y =-2x -1,y =0,解得⎩⎪⎨⎪⎧x =-12,y =0,此时集合A 为-12,0;当k ≠0时,要使集合A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kx 2-2x -1=0有且只有一个根,所以⎩⎪⎨⎪⎧k ≠0,Δ=(-2)2+4k =0,解得k =-1,代入⎩⎪⎨⎪⎧y =kx 2-2x -1,y =0中得⎩⎪⎨⎪⎧y =-x 2-2x -1,y =0, 解得⎩⎪⎨⎪⎧x =-1,y =0,即A ={(-1,0)}.综上可知,当k =0时,A =⎩⎨⎧⎭⎬⎫⎝⎛⎭⎫-12,0;当k =-1时,A ={(-1,0)}.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提出问题]具有北京市东城区户口的人组成集合A,具有北京市户口的人组成集合B. 问题1:集合A中元素与集合B有关系吗?提示:有关系,集合A中每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问题2:集合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提示:集合B包含集合A.[导入新知]子集的概念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法与读法记作A⊆B(或B⊇A),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图示结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2)对于集合A,B,C,若A⊆B,且B⊆C,则A⊆C[化解疑难]对子集概念的理解(1)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的含义是: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即由x∈A能推出x∈B.例如{0,1}⊆{-1,0,1},则0∈{0,1},0∈{-1,0,1}.(2)如果集合A中存在着不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不包含于B,或B不包含A,此时记作A B或B⊉A.(3)注意符号“∈”与“⊆”的区别:“⊆”只用于集合与集合之间,如{0}⊆N,而不能写成{0}∈N;“∈”只能用于元素与集合之间,如0∈N,而不能写成0⊆N.集合相等[提出问题]设A={x|x是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边三角形}.问题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何三角形?提示:等边三角形.问题2:两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吗?提示:相同.问题3:A是B的子集吗?B是A的子集吗?提示:是.是.[导入新知]集合相等的概念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此时,集合A 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化解疑难]对两集合相等的认识(1)若A⊆B,且B⊆A,则A=B;反之,如果A=B,则A⊆B,且B⊆A.这就给出了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方法,即欲证A=B,只需证A⊆B与B⊆A同时成立即可.(2)若两集合相等,则两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与元素排列顺序无关.真子集[提出问题]给出下列集合:A={a,b,c},B={a,b,c,d,e}.问题1:集合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提示:A⊆B.问题2:集合B中的元素与集合A有什么关系?提示:集合B中的元素a,b,c都在集合A中,但元素d,e不在集合A中.[导入新知]真子集的概念定义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的真子集。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2.3 幂函数 Word版含解析
2.3 幂函数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能区别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易混点)2.结合函数y =x ,y =x 2,y =x 3,y =x 12,y =x -1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难点) 3.能够运用幂函数的简单性质进行实数大小的比较.(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幂函数的概念阅读教材P 77至倒数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幂函数: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y =x-45是幂函数.()(2)函数y =2-x 是幂函数.( ) (3)函数y =-x 12是幂函数.( ) 【解析】 (1)√.函数y =x -45符合幂函数的定义,所以是幂函数;(2)×.幂函数中自变量x 是底数,而不是指数,所以y =2-x 不是幂函数; (3)×.幂函数中x α的系数必须为1,所以y =-x 12不是幂函数. 【答案】 (1)√ (2)× (3)× 教材整理2 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阅读教材P 77倒数第二自然段至P 78“例1”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幂函数的图象过点(3, 3),则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1,+∞) B .[0,+∞) C .(-∞,+∞)D .(-∞,0)【解析】 设幂函数为f (x )=x α,因为幂函数的图象过点(3, 3),所以f (3)=3α=3=312,解得α=12,所以f (x )=x 12,所以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故选B.【答案】 B[小组合作型](1)在函数y =x -( ) A .0B .1C .2D .3(2)已知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2, 2),则f (9)=________.(3)幂函数f (x )=(m 2-2m -2)xm +12m 2在(0,+∞)上是减函数,则m =________. 【精彩点拨】 (1)结合幂函数y =x α的定义判断.(2)由幂函数的定义设出解析式,代入点的坐标,求出幂函数的解析式,再求f (9)的值. (3)利用幂函数的概念可得到关于m 的关系式,解之即可.【自主解答】 (1)根据幂函数定义可知,只有y =x -2是幂函数,所以选B .(2)由题意,令y =f (x )=x α,由于图象过点(2,2),得2=2α,α=12,∴y =f (x )=x 12,∴f (9)=3.(3)∵f (x )=(m 2-2m -2)xm +12m 2在(0,+∞)上是减函数, ∴⎩⎪⎨⎪⎧m2-2m -2=1,12m2+m<0,∴m =-1.【答案】 (1)B (2)3 (3)-1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幂函数的依据是该函数是否为y =x α(α为常数)的形式,即:(1)指数为常数,(2)底数为自变量,(3)底数系数为1.[再练一题]1.若函数f (x )是幂函数,且满足f (4)=3f (2),则f ⎝ ⎛⎭⎪⎫12的值等于________.【导学号:97030116】【解析】 设f (x )=x α,因为f (4)=3f (2),∴4α=3×2α,解得α=log 23,∴f ⎝ ⎛⎭⎪⎫12=⎝ ⎛⎭⎪⎫12log 23=13.【答案】 13(1)如图2-3-1所示,图中的曲线是幂函数y =x n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已知n 取±2,±12四个值,则相应于C 1,C 2,C 3,C 4的n 依次为( )图2-3-1A .-2,-12,12,2 B .2,12,-12,-2 C .-12,-2,2,12 D .2,12,-2,-12(2)已知幂函数y =x 3m -9(m ∈N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单调递减,求满足(a +3)-m 5<(5-2a )-m5的a 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1)根据幂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确定相应的函数图象;(2)先利用幂函数的定义、奇偶性、单调性确定m 的值,再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关于a 的不等式.【自主解答】 (1)根据幂函数y =x n 的性质,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当n >0时,n 越大,y =x n 递增速度越快,故C 1的n =2,C 2的n =12,当n <0时,|n |越大,曲线越陡峭,所以曲线C 3的n =-12,曲线C 4的n =-2,故选B.【答案】 B(2)因为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3m -9<0,解得m<3,又m ∈N *,所以m =1,2. 因为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3m -9为偶数,故m =1,则原不等式可化为(a +3)-15<(5-2a )-15.因为y =x -15在(-∞,0),(0,+∞)上单调递减,所以a +3>5-2a >0或5-2a <a +3<0或a +3<0<5-2a ,解得23<a <52或a <-3.解决幂函数图象问题应把握的两个原则1.依据图象高低判断幂指数大小,相关结论为:在(0,1)上,指数越大,幂函数图象越靠近x 轴(简记为指大图低);在(1,+∞)上,指数越大,幂函数图象越远离x 轴(简记为指大图高).2.依据图象确定幂指数α与0,1的大小关系,即根据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类似于y =x -1或y =x 12或y =x 3)来判断.[再练一题]2.点(2,2)与点⎝ ⎛⎭⎪⎫-2,-12分别在幂函数f (x ),g (x )的图象上,问当x 为何值时,有:(1)f (x )>g (x );(2)f (x )=g (x );(3)f (x )<g (x ).【解】 设f (x )=x α,g (x )=x β.∵(2)α=2,(-2)β=-12,∴α=2,β=-1. ∴f (x )=x 2,g (x )=x -1.分别作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 (1)当x ∈(-∞,0)∪(1,+∞)时,f (x )>g (x ); (2)当x =1时,f (x )=g (x ); (3)当x ∈(0,1)时,f (x )<g (x ). [探究共研型]探究1 幂函数y =x 【提示】 当α>0时,幂函数y =x α在(0,+∞)上单调递增;当α<0时,幂函数y =x α在(0,+∞)上单调递减.探究2 23.1和23.2可以看作哪一个函数的两个函数值?二者的大小关系如何?【提示】 23.1和23.2可以看作函数f (x )=2x 的两个函数值,因为函数f (x )=2x 单调递增,所以23.1<23.2.探究3 2.3-0.2和2.2-0.2可以看作哪一个函数的两个函数值?二者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 2.3-0.2和2.2-0.2可以看作幂函数f (x )=x -0.2的两个函数值,因为函数f (x )=x -0.2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2.3-0.2<2.2-0.2.比较下列各组中幂值的大小. (1)30.8,30.7;(2)0.213,0.233;(3)212,1.813;(4)1.212,0.9-12,1.1.【精彩点拨】 构造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借助其单调性求解. 【自主解答】 (1)∵函数y =3x 是增函数,且0.8>0.7,∴30.8>30.7. (2)∵函数y =x 3是增函数,且0.21<0.23,∴0.213<0.233. (3)∵函数y =x 12是增函数,且2>1.8,∴212>1.812. 又∵y =1.8x 是增函数,且12>13, ∴1.812>1.813,∴212>1.813.(4)0.9-12=⎝ ⎛⎭⎪⎫10912,1.1=1.112.∵1.2>109>1.1,且y =x 12在[0,+∞)上单调递增, ∴1.212>⎝ ⎛⎭⎪⎫10912>1.112,即1.212>0.9-12> 1.1.比较幂的大小的关键是弄清底数与指数是否相同.若底数相同,则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若指数相同,则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若底数、指数均不同,则考虑用中间值法比较大小,这里的中间值可以是“0”或“1”,也可以是如例3(3)中的1.812.[再练一题]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导学号:97030117】【解】 (1)因为函数y =x -52在(0,+∞)上为减函数.又3<3.1,所以3-52>3.1-52.1.已知幂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 ⎛⎭⎪⎫4,12,则f (2)=( ) A.14 B .4 C.22D. 2【解析】 设幂函数为y =x α.∵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4,12,∴12=4α,∴α=-12,∴y =x -12,∴f (2)=2-12=22,故选C.【答案】 C2.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不同的函数是( )【导学号:97030118】A .y =x 13 B .y =x -12 C .y =x 53D .y =x 23【解析】 A 中定义域和值域都是R ;B 中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C 中定义域和值域都是R ;D 中定义域为R ,值域为[0,+∞).【答案】 D3.设a ∈⎩⎨⎧⎭⎬⎫-1,1,12,3,则使函数y =x a 的定义域是R ,且为奇函数的所有a 的值是( )A .1,3B .-1,1C .-1,3D .-1,1,3【解析】 当a =-1时,y =x -1的定义域是{x |x ≠0},且为奇函数;当a =1时,函数y =x 的定义域是R ,且为奇函数;当a =12时,函数y =x 12的定义域是{x |x ≥0},且为非奇非偶函数;当a =3时,函数y =x 3的定义域是R 且为奇函数.故选A.【答案】 A4.函数y =x 13的图象是( )【解析】 显然函数y =x 13是奇函数.同时当0<x <1时,x 13>x ,当x >1时,x 13<x . 【答案】 B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解】 (1) ,函数y =在(0,+∞)上为增函数,又18>19,则从而因为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又46>π6,所以。
2024年新高一数学讲义(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解析版)
第15讲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核心考点举一反三模块四小试牛刀过关测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2.能用描点法或借助计算工具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3.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识点1指数函数的概念1、定义:一般地,函数x y a =(0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 是自变量,定义域是R ,a 是指数函数的底数.2、指数函数的结构特征指数函数表达式中,需满足:(1)xa 系数必须为1;(2)自变量出现在指数位置上;(3)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不能是自变量;(4)整个式子仅有一项,例如1xy a =+就不是指数函数.3、注意事项:指数函数x y a =的底数规定大于0且不等于1的理由:(1)如果0a =,当0,0,0,.x xx a x a ⎧>⎨≤⎩当时恒等于当时无意义(2)如果0a <,如(4)x y =-,当11,42x =时,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3)如果1,11x a y ===,是一个常量,对它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0a >且1a ≠.知识点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a10<<a图象性质定义域R值域),0(+∞过定点)1,0(单调性在R上是增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2、底数a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函数2xy=,3xy=,4xy=和1(2xy=,1(3xy=,1()4xy=的图象如图所示.(1)当1a>且0x>时,底数越大,图象越“陡”;当01a<<且0x<时,底数越小,图象越“陡”.(2)在y轴右侧,图象从上到下相应的底数由大变小,即“底数大图象高”;在y轴左侧,图象从上到下相应的底数由小变大,即“底数大图象低”.知识点3指数函数的图象变换已知指数函数xy a=(0a>且1a≠)1、平移变换k kx xy a y a k>=−−−−−−−−→=+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k kx xy a y a k>=−−−−−−−−→=-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h hx x hy a y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0h h x x h y a y a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规律总结:上加下减(针对函数值y ),左加右减(针对自变量x ).2、对称变换y x x y a y a -=−−−−−→=关于轴对称;x x x y a y a =−−−−−→=-关于轴对称;x x y a y a -=−−−−−→=-关于原点对称.3、翻折变换x y x y y a y a =−−−−−−−−→=保留轴右侧图象并作其关于轴的对称图形;||x x x x x y a y a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到轴上方.知识点4常用方法与技巧1、比较指数幂的大小(1)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2)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3)对于底数不同,且指数也不同的幂的大小比较,可先化为同底的两个幂,或者通过中间值来比较.2、简单指数不等式的解法(1)形如()()>f x g x a a 的不等式,可借助=x y a 的单调性求解;(2)形如()>f x ab 的不等式,可将b 化为a 为底数的指数幂的形式,再借助=x y a 的单调性求解;(3)形如>xxa b 的不等式,可借助两函数=x y a ,=xy b 的图象求解。
【原创】2.2直线的方程-【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2.2 直线的方程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名称 几何条件 方程 适用条件斜截式 纵截距、斜率 y =kx +b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点斜式过一点、斜率y -y 0=k (x -x 0) 两点式 过两点y -y 1y 2-y 1=x -x 1x 2-x 1与两坐标轴均不垂直的直线截距式 纵、横截距x a +y b =1 不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均不垂直的直线一般式Ax +By +C =0(A 2+B 2≠0)所有直线2、直线与x 轴的交点),(0a 的横坐标a 叫做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与y 轴的交点),(b 0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截距不是距离3、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直线l 1:A 1x +B 1y +C 1=0与直线l 2:A 2x +B 2y +C 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或A 1C 2-A 2C 1≠0).4、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直线l 1:A 1x +B 1y +C 1=0与直线l 2:A 2x +B 2y +C 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 1A 2+B 1B 2=0.知识梳理题型一 直线方程例 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1,3A --,倾斜角等于直线3y x =的倾斜角的2倍; ()2经过点()3,4B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1)3330x y -+-=(2)10x y -+=或70.x y +-= 【分析】(1)根据倾斜角等于直线3y x =的倾斜角的2倍,求出直线的倾斜角,再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 (2)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价于直线的斜率为±1. 【详解】 (1)已知3tan =α,22tan tan 231tan k ααα===- 直线方程为33(1)y x +=+化简得3330x y -+-= (2)由题意可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1. 又过点()3,4,由点斜式得()43y x -=±-,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0x y -+=或70.x y +-=求下列直线方程:(1)求过点()1,3A ,斜率是直线4y x =-的斜率的13的直线方程. (2)求经过点()5,2A -,且在x 轴上的截距等于在y 轴上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 (3)求过()2,1A ,(),3B m 两点的直线l 的方程.知识典例巩固练习【答案】(1)43130x y +-=;(2)250x y +=或210x y ++=;(3)2(2)60x m y m --+-=. 【分析】(1)求出直线斜率,由点斜式方程即可得解;(2)按照直线是否经过原点分类,结合截距式方程即可得解; (3)按照2m =、2m ≠分类,结合两点式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1)设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依题意14433k =-⨯=-, 又直线经过点(1,3)A ,∴所求直线方程为43(1)3y x -=--,即43130x y +-=; (2)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12x ya a+=, 将(5,2)-代入可得5212a a -+=,解得12a =-, ∴直线方程为210x y ++=;当直线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y kx =, 则52k -=,解得25k =-, ∴直线方程为25y x =-,即250x y +=;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50x y +=或210x y ++=; (3)①当2m =时,直线l 的方程为2x =; ②当2m ≠时,直线l 的方程为12312y x m --=--,即2(2)60x m y m --+-=, ∵2m =时,代入方程2(2)60x m y m --+-=,即为2x =, ∴直线l 的方程为2(2)60x m y m --+-=.题型二 截距例 2 已知直线20ax y a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实数(a = ) A .1 B .1-C .2-或1D .2或1【答案】D根据题意讨论直线它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为0和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0时,求出对应a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当2a 0-+=,即a 2=时,直线ax y 2a 0+-+=化为2x y 0+=, 此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为0,满足题意;当2a 0-+≠,即a 2≠时,直线ax y 2a 0+-+=化为122x y a a a+=--,由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可得2a2a a-=-,解得a 1=; 综上所述,实数a 2=或a 1=. 故选D .直线10x y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答案】21 【分析】分别计算出直线的横截距和纵截距后可求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令0x =可得1y =-; 令0y =可得1x =, 故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111122⨯⨯=题型三 两直线位置关系例 3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12=0,求下列直线l ′的方程,l ′满足: (1)过点(-1,3),且与l 平行; (2)过点(-1,3),且与l 垂直;【答案】(1)3x +4y -9=0; (2)4x -3y +13=0.巩固练习(1)由直线平行可得直线斜率,进而由点斜式即可得解;(2)由两直线垂直可得斜率之积为-1,从而得斜率,进而利用点斜式即可得解. 【详解】(1)∵l ∥l ′,∴l ′的斜率为-34∴直线l ′的方程为:y -3=-34(x +1),即3x +4y -9=0. (2)l ′的斜率为43, ∴直线l′的方程为:y -3=43(x +1),即4x-3y+13=0.已知点()4,2P -和直线370l x y --=:.求: (1)过点P 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方程; (2)过点P 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答案】(1)3140x y -+=; (2)320x y +-=. 【分析】(1) 由所求直线与直线l 平行,先设所求直线的方程是30x y m -+=,再将点P 坐标代入即可求出结果; (2)由所求直线与直线l 垂直,先设出所求直线方程为30x y n ++=,再将点P 坐标代入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设所求直线的方程是()307x y m m -+=≠-,点()4,2P -在直线上,()342m 0∴⨯-+-=,m 14∴=,即所求直线方程是3140x y -+=.(2)设所求直线的方程是30x y n ++=,点()4,2P -在直线上, ∴432n 0+⨯+=-,巩固练习n 2∴=-,即所求直线方程是320x y +-=.题型四 中线所在的直线例 4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2,8A ,()4,0B -,()6,0C ,则过点B 将ABC ∆的面积平分的直线方程为( ). A .240x y -+= B .240x y ++= C .240x y +-= D .240x y -+=【答案】D 【分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先求,A C 的中点坐标为()44D ,,再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2,8A ,()6,0C,则,A C 的中点坐标为()44D ,,则过点B 将ABC ∆的面积平分的直线过点()44D ,,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40(4)4(4)y x -=+--,即 240x y -+=, 故选D.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1,1)A ,(2,0)B ,(4,4)C .(1)求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巩固练习(2)求BC 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答案】(1)20x y +-= (2)210x y -+= 【分析】(1)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解即可;(2)先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BC 中点D 的坐标,再结合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因为(1,1)A ,(2,0)B ,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021012y x --=--, 化简可得20x y +-=; (2)由(2,0)B ,(4,4)C , 则BC 中点2404(,)22D ++,即(3,2)D , 则BC 边上中线A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31213y x --=--, 化简可得210x y -+=.题型五 定点问题例 5 直线方程kx -y +2-3k =0恒过定点( ) A .(3,2) B .(2,3)C .(-3,2)D .(-2,3)【答案】A 【分析】将直线方程kx -y +2-3 k =0,转化为()320k x y --+= 求解. 【详解】因为直线方程kx -y +2-3 k =0, 即为()320k x y --+=所以3020x y -=⎧⎨-+=⎩ ,解得32 xy=⎧⎨=⎩,所以直线恒过定点(3,2).故选:A直线kx-y+1-3k=0当k 变化时,所有的直线恒过定点【答案】),(13【解析】【分析】先分离参数得到(x-3)k+1-y=0,再解方程组3010xy-=⎧⎨-=⎩即得直线所经过的定点.【详解】由题得(x-3)k+1-y=0,所以3010xy-=⎧⎨-=⎩,解之得x=3,y=1,所以直线过定点(3,1).题型六对称问题例6已知直线l:x+y-2=0,一束光线从点P(0,1+3)以120°的倾斜角投射到直线l上,经l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答案】x+3y-(1+3)=0【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方程组可得入射光线与直线l的交点坐标Q(1,1),然后根据反射原理得到点P关于直线y=x(过Q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的对称点P′(3+1,0)在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上,最后根据两点式方程可得所求.【详解】如图,设入射光线与l交于点Q,反射光线与x轴交于点P′,巩固练习由入射光线倾斜角为120°可得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 , 又入射光线过点P(0,1+3),∴入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33y x -+=-, 即3x +y -(1+3)=0.解方程组()313020x y x y ⎧+-+=⎪⎨+-=⎪⎩得11x y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1). 过点Q 作垂直于l 的直线l′, 显然l′的方程为y =x .由反射原理知,点P(0,1+3)关于l′的对称点P′(3+1,0)必在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上. 所以反射光线所在直线P Q '的方程为0(31)101(31)y x --+=--+, 即x +3y -(1+3)=0.一束光线从0(1)A ,点处射到y 轴上一点(0)B ,2后被y 轴反射,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A .220x y +-= B .220x y -+= C .220x yD .220x y +-=【答案】B 【分析】由反射定律得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又因为B 点也在直线上,根据截距式可得直线方程. 【详解】由题得点(1,0)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1,0)A '-在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上,再根据点(0,2)B 也在反射光线所巩固练习在的直线上,由截距式求得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12x y+=-,即220x y -+=,故选B.1、若直线2y x =与直线()210a a x y a --++=平行,则a =()A .1a =-B .2a =C .1a =-或2D .1a =或2-【答案】B 【分析】因为两直线平行,所以斜率相等,从而求出a 的取值,再根据取值情况,检验是否重合. 【详解】解:因为直线2y x =与直线()210a a x y a --++=平行,所以22a a -=,解得:2a =或1a =-,检验:当1a =-时,两直线重合,不成立,所以2a =. 故答案为B.2、经过点(3-,2),倾斜角为60°的直线方程是( ) A .23)y x +=-B .2(3)3y x -=+ C .23)y x -=+ D .23)3y x +=- 【答案】C 【分析】求出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即为直线的斜率,又直线过点()32-,,则由求出的斜率和点的坐标写出直线的方程即可 【详解】由直线的倾斜角为60︒,得到直线的斜率tan60k =︒=又直线过点()32-,则直线的方程为)23y x -=+ 故选C3、设直线53150x y +-=在x 轴上截距为a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 )巩固提升A .5,3a b ==B .3,5a b ==C .3,5a b =-=D .3,5a b =-=-【答案】B【分析】 由截距的定义,分别求出直线在x 轴和y 轴的截距即可.【详解】由直线53150x y +-=令0,3y x ==令0,5x y ==即3,5a b ==故选B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定点()00,P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00y y k x x -=-表示B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x y a b+=表示 C .经过定点(0,)A b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表示D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1122,,,P x y Q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211211-⋅-=--x x y y y y x x 表示【答案】D【分析】根据点斜式、截距式、斜截式法、两点式方程特征逐一分析判断.【详解】经过定点()00,P x y 且斜率存在的直线才可用方程()00y y k x x -=-表示,所以A 错; 不经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都不垂直的直线才可以用方程1x y a b+=表示,所以B 错; 经过定点(0,)A b 且斜率存在的直线才可用方程y kx b =+表示,所以C 错;当12x x ≠时,经过点()()1122,,,P x y Q x y 的直线可以用方程()211121y y y y x x x x --=--,即()()()()211211-⋅-=--x x y y y y x x 表示,当12x x =时,经过点()()1122,,,P x y Q x y 的直线可以用方程1x x =,即()()()()211211-⋅-=--x x y y y y x x 表示,因此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1122,,,P x y Q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211211-⋅-=--x x y y y y x x 表示,所以D 对;故选:D5、若直线(1)30kx k y +--=和直线(1)(23)20k x k y -++-=互相垂直,则k =( )A .3-或1-B .3或1C .3-或1D .1-或3【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因为直线(1)30kx k y +--=和直线(1)(23)20k x k y -++-=互相垂直,所以(1)(1)(23)0k k k k -+-+=,解方程可得1k =或3k =-,故选C.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线32()y ax a a R =-+∈必过定点(3,2)B .直线32y x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C 10y ++=的倾斜角为60°D .过点(1,2)-且垂直于直线230x y -+=的直线方程为20x y +=【答案】ABD【分析】将方程化为点斜式,即可判断A ;令0x =,得出在y 轴上的截距,进而判断B ;将一般式方程化为斜截式,得出斜率,进而得出倾斜角,从而判断C ;由两直线垂直得出斜率,最后由点斜式得出方程,进而判断D .【详解】 32()y ax a a R =-+∈可化为()23y a x -=-,则直线32()y ax a a R =-+∈必过定点(3,2),故A 正确;令0x =,则2y =-,即直线32y x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故B 正确; 310x y ++=可化为31y x =--,则该直线的斜率为3-,即倾斜角为120︒,故C 错误;设过点(1,2)-且垂直于直线230x y -+=的直线的斜率为k因为直线230x y -+=的斜率为12,所以112k ⋅=-,解得2k =- 则过点(1,2)-且垂直于直线230x y -+=的直线的方程为22(1)y x -=-+,即20x y +=,故D 正确; 故选:ABD7、若直线20x y m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不小于8,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2m ≥,或2m ≤-【分析】先求出直线的横纵截距,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令0x =,得2y m =,令0y =,得2x m =-,由直线20x y m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不小于8,则2216m m ⨯-≥,解得2m ≥或2m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m ≥或2m ≤-.8、倾斜角为直线31y x =-+的倾斜角的一半且经过点(4,1)-的直线方程为_____.【答案】13(4)y x -=+【分析】由直线的斜率可知倾斜角为120°,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由点斜式可求得直线方程.【详解】直线y =-x +1的倾斜角为120°,所以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即斜率为.又直线过定点(-4,1),由点斜式可得直线方程为)134y x -=+9、已知直线(3k -1)x +(k +2)y -k =0,则当k 变化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__________【答案】21(,)77.【分析】利用(ax+by+c )+λ(mx+ny+p )=0 过定点即ax+by+c =0和mx+ny+p =0的交点,解方程组求得定点的坐标.【详解】直线(3k ﹣1)x +(k+2)y ﹣k=0即﹣x +2y+k (3x+y ﹣1)=0, 由20310x y x y -+=⎧⎨+-=⎩, 得 x=27,y=17, 故定点的坐标为(27,17), 故答案为:(27,17).10、直线320x y k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则实数k =______.【答案】12【分析】求出横截距和纵截距,根据题设条件得到关于k 的方程,解方程后可得实数k 的值.【详解】令0x =,则2k y =;令0y =,则3k x =-, 故223k k ⎛⎫+-= ⎪⎝⎭,解得12k =. 故答案为:12.11、设光线l 从点(A -出发,经过x 轴反射后经过点0,3B ⎛⎫ ⎪ ⎪⎝⎭,则光线l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若该入射光线l 经x 轴发生折射,折射角为入射角的一半,则折射光线所在直线的纵截距为______.【答案】()1,0-【分析】首先,根据光线从点(A -射向x 轴,得到其关于x 轴的对称点(4,A '-,然后根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4,A '-和B ⎛⎝⎭,得到直线A B ',即得光线与x 轴的交点.由入射角是60°可得折射角是30°,且光线经过()1,0-,由直线的点斜式可得直线方程,以此得出纵截距.【详解】点(A -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4,A '-,则直线A B ':33y x =+ 与x 轴交于点(1,0)- ,所以光线与x 轴的交点为()1,0-;由入射角是60,得折射角是30,且光线经过(1,0)-,得出折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 =12、根据下列条件,求直线的一般方程:(1)过点()2,1且与直线230x y +=平行;(2)与直线y x =垂直,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4-.【答案】(1)2370x y +-=(2)20x y ++=【分析】(1)根据平行关系可设直线为:230x y c ++=,代入点()2,1可求得结果;(2)假设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根据垂直关系和截距之和可求得截距,整理可得直线一般式方程.【详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30x y c ++=则430c ++= 7c ∴=-∴所求直线方程为:2370x y +-=(2)设直线方程为:1x y a b+= 由题意可得:41a b b a+=-⎧⎪⎨-=-⎪⎩,解得:22a b =-⎧⎨=-⎩ ∴所求直线方程为:122x y +=--,即:20x y ++=。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含解析)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名称定义 空间向量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 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 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 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2、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λb .在平面中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A →=xOB →+yOC →(其中x +y =1),O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 ,y ),使p =x a +y b .在空间中P ,A ,B ,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OP →=xOA →+yOB →+zOC →(其中x +y +z =1),O 为空间任意一点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①两向量的夹角: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那么∠AOB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其范围是[0,π],假设〈a ,b 〉=π2,那么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②非零向量a ,b 的数量积a·b =|a ||b |cos 〈a ,b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①结合律:(λa )·b =λ(a·b );②交换律:a·b =b·a ;③分配律:a·(b +c )=a·b +a·c .知识梳理题型一 空间向量根本关系例1 向量,a b 互为相反向量,b =3,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a b =B .a b +为实数0C .a 与b 方向相同D .||a=3 【答案】D【详解】向量,a b 互为相反向量,那么,a b 模相等、方向相反. 0a b +=.应选:D.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任何三个不共线的向量可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B .空间的基底有且仅有一个C .两两垂直的三个非零向量可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D .基底{}a b c ,,中基向量与基底{}e f g ,,基向量对应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空间向量根本定理判断选项可解.【详解】A 项中应是不共面的三个向量构成空间向量的基底, 所以A 错.B 项,空间基底有无数个, 所以B 错.D 项中因为基底不唯一,所以D 错.稳固练习 知识典例2、在以下命题中:①假设a 、b 共线,那么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假设a 、b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那么a 、b 一定不共面;③假设a 、b 、c 三向量两两共面,那么a 、b 、c 三向量一定也共面;④三向量a 、b 、c ,那么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 总可以唯一表示为p xa yb z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答案】A【详解】①假设a 、b 共线,那么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所以①错;②因为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动的量,因此即使a 、b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a 、b 也可以共面;所以②错; ③假设a 、b 、c 三向量两两共面,因为两平面的关系不确定,因此a 、b 、c 三向量不一定共面;所以③错; ④假设三向量a 、b 、c 共面,假设向量p 不在该平面内,那么向量p 不能表示为p xa yb zc =++,所以④错. 应选:A.题型二 空间向量的表示例 2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C 与BD 的交点为O ,点M 在BC '上,且2BM MC '=,那么以下向量中与OM 相等的向量是〔 〕A .172263AB AD AA '-++ B .151263AB AD AA '-++ C .112263AB AD AA '++ D .111263AB AD AA '-+解:因为2BM MC '=,所以23BM BC '=, 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OM OB BM =+'23OB BC =+'12()23DB AD AA =++'12()()23AB AD AD AA =-++112263AB AD AA '=++,应选:C【点睛】1、在四面体ABCD 中,点F 在AD 上,且2AF FD =,E 为BC 中点,那么EF 等于〔〕A .1223EF AC AB AD →→→→=+- B .112223EF AC AB AD →→→→=--+C .112223EF AC AB AD →→→→=-+ D .112223EF AC AB AD →→→→=-+-【答案】B解:在四面体ABCD 中,点F 在AD 上,且2AF FD =,E 为BC 中点,所以EF EB BA AF →→→→=++稳固练习1223AB AC AB AD →→→→⎛⎫=--+ ⎪⎝⎭ 112223AC AB AD →→→=--+, 即112223EF AC AB AD →→→→=--+. 应选:B.2、在四面体ABCD 中,E 、G 分别是CD 、BE 的中点,假设记→→=AB a ,AD b →→=,AC c →→=,那么AG →=______.【答案】111244a b c →→→++解:在四面体ABCD 中,E 、G 分别是CD 、BE 的中点,那么AG AB BG →→→=+12AB BE →→=+ 11()22AB BC BD →→→=+⨯+ 1()4AB AC AB AD AB →→→→→=+-+- 111442AB AC AD AB →→→→=++- 111244AB AD AC →→→=++. 故答案为:111244a b c →→→++.题型三 基底问题例 3 〔多项选择〕设a ,b ,c 是空间一个基底,那么( )A .假设a ⊥b ,b ⊥c ,那么a ⊥cB .那么a ,b ,c 两两共面,但a ,b ,c 不可能共面C .对空间任一向量p ,总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D .那么a +b ,b +c ,c +a 一定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答案】BCD【解析】【分析】根据基底的概念,对选项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详解】对于A 选项,b 与,a c 都垂直,,a c 夹角不一定是π2,所以A 选项错误. 对于B 选项,根据基底的概念可知a ,b ,c 两两共面,但a ,b ,c 不可能共面.对于C 选项,根据空间向量的根本定理可知,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由于a ,b ,c 是空间一个基底,所以a ,b ,c 不共面.假设a +b ,b +c ,c +a 共面,设()()()1a b x b c x c a +=++-+,化简得()1x a x b c ⋅=-+,即()1c x a x b =⋅+-,所以a ,b ,c 共面,这与矛盾,所以a +b ,b +c ,c +a 不共面,可以作为基底.所以D 选项正确.应选:BCD1、有以下命题: ①如果向量,a b 与任何向量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那么,a b 的关系是不共线;②,,,O A B C 为空间四点,且向量,,OA OB OC 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点,,,O A B C 一定共面;③向量,,a b c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向量,,a b a b c +-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答案】C①如果向量,a b 与任何向量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那么,a b 的关系是不共线;所以不正确.反例:如果,a b 有一个向量为零向量,共线但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所以不正确.②,,,O A B C 为空间四点,且向量,,OA OB OC 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稳固练习那么点,,,O A B C 一定共面;这是正确的.③向量,,a b c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向量,,a b a b c +-不共面,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所以正确.应选:C .2、以下关于空间向量的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①假设向量a ,b 与空间任意向量都不能构成基底,那么b a //;②假设非零向量a ,b ,c 满足a b ⊥,b c ⊥,那么有//a c ;③假设OA ,OB ,OC 是空间的一组基底,且111333OD OA OB OC =++,那么A ,B ,C ,D 四点共面; ④假设向量a b +,b c +,c a +,是空间一组基底,那么a ,b ,c 也是空间的一组基底.【答案】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空间向量根本定理,能作为基底的向量一定是不共面的向量,由此分别分析选择. 【详解】对于①:假设向量a ,b 与空间任意向量都不能构成基底,只能两个向量为共线向量,即//a b ,故①正确; 对于②:假设非零向量a ,b ,c 满足a b ⊥,b c ⊥,那么a 与c 不一定共线,故②错误;对于③:假设OA ,OB ,OC 是空间的一组基底,且111333OD OA OB OC =++,那么()()1133OD OA OB OA OC OA -=-+-,即1133AD AB AC =+,可得到A ,B ,C ,D 四点共面,故③正确; 对于④:假设向量a b +,b c +,c a +,是空间一组基底,那么空间任意一个向量d ,存在唯一实数组(),,x y z ,使得()()()()()()d x a b y b c z x z a x c y b y a z c +=++++=+++++,那么a ,b ,c 也是空间的一组基底,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题型四 共面问题例 4 点M 在平面ABC 内,并且对空间任意一点O ,都有1133OM xOA OB OC =++,那么x 的值是( )A .1B .0C .3D .13【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因1133OM xOA OB OC =++,那么M 、A 、B 、C 四点共面,必有13131=++x ,解得31=x ,应选D . 考点:空间向量的共面问题.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假设点F 是侧面CD 1的中心,且1AF AD mAB nAA =+-那么m ,n 的值分别为( ) A .12,-12 B .-12,-12 C .-12,12 D .12,12【答案】A由于11111()222AF AD DF AD DC DD AD AB AA =+=++=++, 所以11,22m n ==-. 应选:A 【点睛】2、设12,e e 是平面内不共线的向量,1212122,3,2AB e ke CB e e CD e e =+=+=-假设A ,B ,D 三点共线,那么k =____.【答案】8-【解析】【分析】由A 、B 、D 三点共线、共线向量定理得关于k 的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12124,2BD CD CB e e AB e ke =-=-=+,又A 、B 、D 三点共线,由共线向量定理得AB BD λ=,∴2,84,k k λλ=⎧⇒=-⎨=-⎩, 故答案为:8-.题型四 数量积例 4 a 、b 是异面直线,且a ⊥b ,12,e e 分别为取自直线a 、b 上的单位向量,且121223,4,a e e b ke e a b =+=-⊥,稳固练习那么实数k 的值为___.【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可得关于k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由a b ⊥,得0a b ⋅=,∴1212(23)(4)0e e e e +⋅-=,∴2120k -=,∴6k =.故答案为:6.如下图,在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8,AB =6,AC =4,BC =5,∠OAC =45°,∠OAB =60°,类比平面向量有关运算,如何求向量OA 与BC 的数量积?并总结求两个向量数量积的方法.【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运用向量的减法表示向量BC =AC -AB ,再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分别求OA ·AC 和OA ·AB 可得答案.【详解】∵BC =AC -AB ,∴OA ·BC =OA ·AC -OA ·AB=OA AC ⋅|cos 〈OA AC ,〉-OA AB ⋅|cos 〈OA BA ⋅〉=8×4×cos 135°-8×6×cos 120°=24-162.稳固练习题型五 异面直线夹角例 5 1BB ⊥平面ABC ,且△ABC 是∠B =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 11B A B 、▱B 11B C C 的对角线都分别相互垂直且相等,假设AB =a ,求异面直线1BA 与AC 所成的角.【答案】60°【解析】【分析】根据几何体的特点,利用向量法求得1BA AC ⋅,以及对应的模长,那么问题得解. 【详解】如下图.因为11,BA BA BB AC AB BC=+=+ 故()()1111BA AC BA BB AB BC BA AB BA BC BB AB BB BC ⋅=+⋅+=⋅+⋅+⋅+⋅ 因为AB ⊥BC ,BB 1⊥AB ,BB 1⊥BC ,故2110,0,0,AB BC BB AB BB BC BA AB a ⋅=⋅=⋅=⋅=-故21BA AC a ⋅=- 又111,BA AC BA AC cos BA AC ⋅=⋅⋅ 故211,222cos BA AC a a==-⨯. 而[]1,0,BA AC π∈,故可得1,120BA AC =︒<>, 又∵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锐角或直角,∴异面直线BA 1与AC 成60°角.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等于1,1160BAA CAA ︒∠=∠=,12BC =,31=||AB求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66.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可得结果.【详解】因为1AB a b =+,因为2211()1111111222)2(AB BC a b a c b a a c a b b a c b b ⋅=+⋅+-=+⋅+-⋅+⋅+⋅=+-+=--, 所以11111116cos ,623AB BC AB BC AB BC ⋅<>===⨯. 所以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6.题型六 线段长度求解例 6 :如图,在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 B 、两点,直线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用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AB ,4,6,8AB AC BD ===,那么CD =__________.【答案】217【解析】CD CA AB BD =++,所以()()222222CD CA AB BD CA AB BD CA AB CA BD AB BD =++=+++⋅+⋅+⋅ 稳固练习21636642068cos 011648683π⎛⎫=++++⨯⨯+=-= ⎪⎝⎭ ,所以217CD =,故填:217.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11AD AA AB ===,1160A AB DAB DAA ∠=∠=∠=︒,1113AC NC =,14D B MB =,设AB a =,AD b =,1AA c =;〔1〕试用a 、b 、c 表示MN ;〔2〕求MN 的长度;【答案】〔1〕15312124MN a b c =-++;〔2〕138||12MN =. 【分析】 〔1〕1111MN MD D A A N =++根据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法那么,由此能求出结果.〔2〕由15312124MN a b c =-++.11AD AA AB ===,1160A AB DAB DAA ∠=∠=∠=︒,由此能求出MN 的长度. 【详解】解:〔1〕1111MN MD D A A N =++1113243D B AD AC =--+ 132()()43D D DB AD AB AD =-+-++ 332()()443c a b b a b =---++ 15312124a b c =-++. 〔2〕15312124MN a b c =-++. 11AD AA AB ===,1160A AB DAB DAA ∠=∠=∠=︒,1113AC NC =,14D B MB =,设AB a =,AD b =,1AA c=; ∴22222153125915133()121241441441612122152212424MN a b c a b c a b a c b c =-+⨯+++⨯-⨯+=⨯⨯⨯- 稳固练习12591513532cos602cos602cos60144144161212124124=++-⨯⨯⨯︒-⨯⨯⨯︒+⨯⨯⨯︒ 413814=, MN ∴的长度为138||12MN =.题型七 共面证明例 7 如图,、、、、、、、、为空间的个点,且,,,,,,. 求证:〔1〕、、、四点共面,、、、四点共面; 〔2〕; 〔3〕.证明:〔1〕∵,,∴A 、B 、C 、D 四点共面. ∵,,∴E 、F 、G 、H 四点共面.〔2〕,∴. 〔3〕.如图,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BD AE 上,且11,33BM BD AN AE ==.求证:向量,,MN CD DE 共面.【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由题意,在AD 上取点G ,使13AG AD =,从而可证//GM CD ,//GN DE ,从而可证向量MN ,CD ,DE 共面. 【详解】证明:如图,在AD 上取点G ,使13AG AD =, 又13BM BD =, //GM AB ∴,又//AB CD ,//GM CD ∴, 同理,//GN DE ,故由GN 、GM 、MN 共面可知,向量MN ,CD ,DE 共面.稳固练习1、以下命题中,假命题是〔 〕A .同平面向量一样,任意两个空间向量都不能比拟大小B .两个相等的向量,假设起点相同,那么终点也相同C .只有零向量的模等于0D .共线的单位向量都相等【答案】D【详解】A.向量是有向线段,不能比拟大小.真命题.B.两向量相等:方向相同,模长相等.起点相同,那么终点也相同.真命题.C.零向量:模长为0的向量.真命题.D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或相反向量. 假命题.应选:D.2、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有如下关系:623OP OA OB OC =++,那么〔〕A .四点O ,A ,B ,C 必共面 B .四点P ,A ,B ,C 必共面C .四点O ,P ,B ,C 必共面D .五点O ,P ,A ,B ,C 必共面【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23AP PB PC =+,判定AP ,PB ,PC 共面,进而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623OP OA OB OC =++,所以()()23OP OA OB OP OC OP -=-+-,即23AP PB PC =+,根据共面向量根本定理,可得AP ,PB ,PC 共面,所以,P ,A ,B ,C 四点共面.应选:B .3、在以下命题中:稳固提升①假设向量,a b 共线,那么,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假设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那么,a b 一定不共面;③假设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那么,a b c ,三个向量一定也共面;④三个向量,a b c ,,那么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 总可以唯一表示为p xa yb z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向量的知识点;对于①:根据两向量共线定义知道,两向量共线有可能两向量所在的直线重合,所以此命题错误;对于②:两个向量可以平移到一个平面内,所以此命题错误;对于③:假设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这三个向量有可能不共面,所以此命题错误;对于④:根据空间向量的根本定理知道,这三个向量要不共面才可以,所以此命题错误,所以选A4、设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以下可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的是( )A .{,,}a b b a a +-B .{,,}a b b a b +-C .{,,}a b b a c +-D .{,,}a b c a b c +++ 【答案】C选项A,B 中的三个向量都是共面向量,所以不能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选项D 中,()a b c a b c ++=++,根据空间向量共面定理得这三个向量共面,所以不能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选项C 中,,a b b a c +-不共面,故可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应选:C .5、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C DB AD BC ⋅+⋅+⋅=〔 〕A .1-B .1C .0D .不确定【答案】C【详解】 ()AB CD AC DB AD BC AD DB CD AC DB AD BC ⋅+⋅+⋅=+⋅+⋅+⋅AD CD DB CD AC DB AD BC =⋅+⋅+⋅+⋅()AD CD DB CD AC AD BC =⋅+⋅++⋅AD CD DB AD AD BC =⋅+⋅+⋅()00AD CD DB BC AD =⋅++=⋅=.应选:C.6、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设AB a =,AD b =,1AA c =,A 1C 1与B 1D 1的交点为E ,那么BE =_____. 【答案】-12a+12b+c 【详解】 如图,11111111(2BE BB B E AA B C B A =+=++) =11(2AA AD AB +-)= 1122-++a b c故答案为 1122-++a b c7、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E 为PD 中点,假设PA =a ,PB =b ,PC =c ,那么BE =_____.【答案】131222a b c -+ 【详解】 解:)1(2BE BP BD =+=12(b -+BA BC +)=12b - +1(2PA PB PC PB -+-)=12b - +12(2)a c b +-=131222a b c -+. 故答案为:131222a b c -+.8、假设12a e e =+,23b e e =+,31e c e =+,12323d e e e ++=,假设123,,e e e 不共面,当d a b c αβγ=++时,α+β+γ=____.【答案】3【解析】【分析】由123()()()d e e e αγαβγβ=+++++,所以1,2,3,αγαβγβ+=⎧⎪+=⎨⎪+=⎩故有α+β+γ=3.【详解】由123()()()d e e e αγαβγβ=+++++,所以1,2,3,αγαβγβ+=⎧⎪+=⎨⎪+=⎩故有α+β+γ=3.故答案为39、如下图,M ,N 分别是四面体OABC 的边OA ,BC 的中点,P ,Q 是MN 的三等分点,用向量OA ,OB ,OC 表示OP 和OQ【答案】111633OP OA OB OC =++;111366OQ OA OB OC =++ 【解析】【分析】 根据向量的加法、减法法那么及条件,先求出12OM OA =,1122ON OB OC =+,13MQ MN =,23MP MN =,再结合图形,运用向量加法,用空间向量根本定理表示出待求向量.【详解】因为M ,N 分别是四面体OABC 的边OA ,BC 的中点,P ,Q 是MN 的三等分点,所以12OM OA =,1122ON OB OC =+,13MQ MN =,23MP MN = 所以OP OM MP =+=1223OA MN +=12()23OA ON OM +-=121()232OA ON OA +- =121233OA ON OA +-=1211()6322OA OB OC ++=111633OA OB OC ++; OQ OM MQ =+=1123OA MN +=11()23OA ON OM +-=111()232OA ON OA +- =1133OA ON +=1111()3322OA OB OC ++=111366OA OB OC ++10、如下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B a AD b AA c '===,P 是CA '的中点,M 是CD '的中点,N 是C D ''的中点,点Q 在CA '上,且:4:1CQ QA '=用基底{}a b c ,,表示以下向量.〔1〕AP ;〔2〕AM ;〔3〕AN ;〔4〕AQ .【答案】〔1〕1()2AP a b c =++;〔2〕1122AM a b c =++;〔3〕12AN a b c =++;〔4〕114555AQ a b c =++.. 连接.AC AD ',〔1〕P 是CA '的中点111()()()222AP AC AA AB AD AA a b c ''=+=++=++ 〔2〕M 是CD '的中点1111()(2)2222AM AC AD AB AD AA a b c ''=+=++=++ 〔3〕N 是C D ''的中点1111()()(2)2222AN AC AD AA AC AD AA AA AB AD AA a b c ''''''=+=+++=+++=++〔4〕点Q 在CA '上,且:4:1CQ QA '=44141114()()55555555AQ AC CQ AC CA AC AA AC AC AA AB AD a b c '''=+=+=+-=+=+=++【点睛】 此题考查空间向量根本定理,属于根底题11、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等于1,1160BAA CAA ∠=∠=︒.〔1〕设1AA a=,AB b =,AC c =,用向量a ,b ,c 表示1BC ,并求出1BC 的长度; 〔2〕求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1BC a c b =+-;2;〔2〕66. 解:〔1〕111111111BC BB BC BB AC A B a c b=+=+-=+-, 又11cos 11cos602a b a b BAA ⋅=∠=⨯⨯︒=, 同理可得12a cbc ⋅=⋅=, 那么221||()2222BC a c b a c b a c a b c b =+-=+++⋅-⋅-⋅=. 〔2〕因为1AB a b =+,所以221||()23AB a b a b a b =+=++⋅=,因为211()()1AB BC a b a c b a a c a b b a c b b ⋅=+⋅+-=+⋅-⋅+⋅+⋅-=,所以11111116cos ,6||||23AB BC AB BC AB BC ⋅<>===⨯. 那么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6.12、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B =4,AD =3,AA ′=5,∠BAD =90°,∠BAA ′=∠DAA ′=60°.〔1〕求AC ′的长;〔如下图〕〔2〕求AC '与AC 的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2【解析】【分析】〔1〕AC '=AC CC '+=AB AD AA '++,再利用向量模的运算即可求解. 〔2〕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即可求出夹角的余弦值.【详解】〔1〕可得AC '='AC CC +='AB AD AA ++, 2AC '=2AB AD AA '++=22AB AD AA '+++2〔AB AD AB AA AD AA ''⋅+⋅+⋅〕 =42+32+52+2〔4×3×0+4×1153522⨯+⨯⨯〕=85 故AC ′的长等于AC'= 〔2〕由〔1〕可知AC '=AB AD AA '++,AC'=故AC AC '⋅=〔AB AD AA '++〕⋅〔AB AD +〕 =222AB AB AD AD AA AB AA AD ''+⋅++⋅+⋅ =2211424303545322+⨯⨯⨯++⨯⨯+⨯⨯=852 又AC =()AB AD +=222AB AB ADAD +⋅+= 5故AC '与AC 的夹角的余弦值=AC AC AC AC '⋅'⋅=85=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集__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集合的概念[提出问题] 观察下列实例: (1)某公司的所有员工;(2)平面内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3)不等式组⎩⎪⎨⎪⎧x +1≥3,x 2≤9的整数解;(4)方程x 2-5x +6=0的实数根; (5)某中学所有较胖的同学.问题1:上述实例中的研究对象各是什么? 提示:员工、点、整数解、实数根、较胖的同学. 问题2:你能确定上述实例的研究对象吗? 提示:(1)(2)(3)(4)的研究对象可以确定.问题3:上述哪些实例的研究对象不能确定?为什么?提示:(5)的研究对象不能确定,因为“较胖”这个标准不明确,故无法确定. [导入新知]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定义表示元素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化解疑难]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1)集合的概念是一种描述性说明,因为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这与我们初中学过的点、直线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述的.(2)集合含义中的“元素”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元素的特性及集合相等[提出问题]问题1:“知识点一”中的实例(3)组成的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提示:2,3.问题2:“知识点一”中的实例(4)组成的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提示:2,3.问题3:“知识点一”中的实例(3)与实例(4)组成的集合有什么关系?提示:相等.[导入新知]1.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2.集合元素的特性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化解疑难]对集合中元素特性的理解(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2)互异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3)无序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是不考虑顺序的.如由1,2,3构成的集与3,2,1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常用数集的记法[某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20个班构成一个集合.问题1:高一(6)班、高一(16)班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提示:是这个集合的元素.问题2:高二(3)班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高一年级这个集合中没有高二(3)班这个元素. [导入新知]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常用的数集 自然数集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记法NN *或N +ZQR[化解疑难]1.对“∈”和“∉”的理解(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 与一个集合A 而言,只有“a ∈A ”与“a ∉A ”这两种结果.(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 ∈0是错误的. 2.常用数集关系网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 (1)上到点A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是( )A .2B .3C .4D .5(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某个公司里所有的年轻人组成一个集合; ②由1,32,64,⎪⎪⎪⎪-12,12组成的集合有五个元素; ③由a ,b ,c 组成的集合与由b ,a ,c 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解] (1)选A “接近于0的数”“比较小的正整数”标准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②不是集合.同样,“2的近似值”也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定一个数,比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⑤也不是一个集合.③④能构成集合.(2)①不正确.因为“年轻人”没有确定的标准,对象不具有确定性,所以不能组成集合. ②不正确.由于32=64,⎪⎪⎪⎪-12=12,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这个集合是由1,32,12这三个元素组成的.③正确.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次序不同,但它们仍表示同一个集合. [类题通法]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及其关注点(1)标准: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2)关注点:利用集合的含义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一个集合,应注意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活学活用]判断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17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4)方程x 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解:(1)“著名的数学家”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是否“著名”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著名的数学家”不能构成一个集合.(2)与(1)类似,也不能构成集合.(3)任给一个实数x ,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 ≤20”与“x >20或x <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4)类似于(3),也能构成集合.(5)“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2] (1)设集合A 只含有一个元素a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A B .a ∉A C .a ∈AD .a =A(2)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π∈R ;② 3∉Q ;③0∈N *;④|-4|∉N *. A .1B .2C.3 D.4[解析](1)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知,a∈A.(2)①π∈R显然是正确的;②3是无理数,而Q表示有理数集,∴3∉Q,正确;③N*表示不含0的自然数集,∴0∉N*,③错误;④|-4|=4∈N*,④错误,所以①②是正确的.[答案](1)C(2)B[类题通法]判断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方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某个集合的元素,就是判断这个对象是否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具有的共同特征.如果一个对象是某个集合的元素,那么这个对象必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特征.[活学活用]给出下列说法:①R中最小的元素是0;②若a∈Z,则-a∉Z;③若a∈Q,b∈N*,则a+b∈Q.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B.1C.2 D.3解析:选B实数集中没有最小的元素,故①不正确;对于②,若a∈Z,则-a也是整数,故-a∈Z,所以②也不正确;只有③正确.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例3][解]若1∈A,则a=1或a2=1,即a=±1.当a=1时,a=a2,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a≠1.当a=-1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互异性.∴a=-1.[类题通法]关注元素的互异性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以解出字母的所有可能取值,但要时刻关注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尤其是互异性,解题后要注意进行检验.[活学活用]已知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1,0,x,若x2∈A,求实数x的值.解:∵x 2∈A ,∴x 2是集合A 中的元素.又∵集合A 中含有3个元素,∴需分情况讨论:①若x 2=0,则x =0,此时集合A 中有两个元素0,不符合互异性,舍去;②若x 2=1,则x =±1.当x =1时,此时集合A 中有两个元素1,舍去;当x =-1时,此时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1,0,-1,符合题意;③若 x 2=x ,则x =0或x =1,不符合互异性,都舍去.综上可知,x =-1.1.警惕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典例] 若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x ,x +1,1,集合B 中也有三个元素x ,x 2+x ,x 2,且A =B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A =B ,∴⎩⎪⎨⎪⎧ x +1=x 2,1=x 2+x 或⎩⎪⎨⎪⎧x +1=x 2+x ,1=x 2.解得x =±1.经检验,x =1不适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而x =-1适合. ∴x =-1. [答案] -1 [易错防范]1.上面例题易由方程组求得x =±1后,忽视对求出的值进行检验,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2.当集合中元素含字母并要求对其求值时,求出的值一定要加以检验,看是否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成功破障]若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a -3,2a -1,a 2-4,且-3∈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①若a -3=-3,则a =0, 此时A ={-3,-1,-4},满足题意.②若2a -1=-3,则a =-1,此时A ={-4,-3,-3},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③若a 2-4=-3,则a =±1.当a =1时,A ={-2,1,-3},满足题意; 当a =-1时,由②知不合题意. 综上可知a =0或a =1. 答案:0或1[随堂即时演练]1.下列选项中能构成集合的是()A.高一年级跑得快的同学B.中国的大河C.3的倍数D.有趣的书籍解析:选C根据集合的定义,选项A,B,D都不具备确定性.2.若以集合A的四个元素a,b,c,d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矩形解析:选A由于a,b,c,d四个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组成的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不相等.3.有下列说法:①集合N与集合N*是同一个集合;②集合N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③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④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中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因为集合N*表示正整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所以①③中的说法不正确,②④中的说法正确.答案:②④4.设由2,4,6构成的集合为A,若实数a∈A时,6-a∈A,则a=________.解析:代入验证,若a=2,则6-2=4∈A,符合题意;若a=4,则6-4=2∈A,符合题意;若a=6,则6-6=0∉A,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a=2或a=4.答案:2或45.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x,y,集合B中含有两个元素0,x2,若A=B,求实数x,y的值.解:因为集合A,B相等,则x=0或y=0.①当x=0时,x2=0,则B={0,0},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②当y=0时,x=x2,解得x=0或x=1.由①知x=0应舍去.综上知x=1,y=0.[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为()(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一个集合.(2)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构成一个集合.(3)素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4)由2,3,4,3,6,2构成含有6个元素的集合.A.1B.2 C.3 D.4解析:选C(1)正确;(2)若1a=a,则a2=1,∴a=±1,构成的集合为{1,-1},∴(2)正确;(3)也正确,任何一个素数都在此集合中,不是素数的都不在;(4)不正确,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构成的集合为{2,3,4,6},含4个元素,故选C.2.设不等式3-2x<0的解集为M,下列正确的是()A.0∈M,2∈M B.0∉M,2∈MC.0∈M,2∉M D.0∉M,2∉M解析:选B从四个选项来看,本题是判断0和2与集合M间的关系,因此只需判断0和2是否是不等式3-2x<0的解即可.当x=0时,3-2x=3>0,所以0不属于M,即0∉M;当x=2时,3-2x=-1<0,所以2属于M,即2∈M.3.下列各组中集合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A.P是由元素1,3,π构成的集合,Q是由元素π,1,|-3|构成的集合B.P是由π构成的集合,Q是由3.141 59构成的集合C.P是由2,3构成的集合,Q是由有序数对(2,3)构成的集合D.P是满足不等式-1≤x≤1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Q是方程x2=1的解集解析:选A由于选项A中P,Q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而选项B,C,D中元素不相同,所以P与Q不能表示同一个集合.4.已知集合M中的元素x满足x=a+b2,其中a,b∈Z,则下列实数中不属于集合M中元素的个数是()①0;②-1;③32-1;④23-22;⑤8;⑥11-2.A.0 B.1 C.2 D.3解析:选A 当a =b =0时,x =0;当a =-1,b =0时,x =-1;当a =-1,b =3时,x =-1+32;23-22=2(3+22)(3-22)(3+22)=6+42,即a =6,b =4;当a =0,b =2时,x=22=8;11-2=1+2(1-2)(1+2)=-1-2,即a =-1,b =-1.综上所述:0,-1,32-1,23-22,8,11-2都是集合M 中的元素.5.由实数-a ,a ,|a |,a 2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________个元素.(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B 当a =0时,这四个数都是0,所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元素0.当a ≠0时,a 2=|a |=⎩⎪⎨⎪⎧a ,a >0,-a ,a <0,所以一定与a 或-a 中的一个一致.故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两个元素.二、填空题6.方程x 2-2x -3=0的解集与集合A 相等,若集合A 中的元素是a ,b ,则a +b =________.解析:∵方程x 2-2x -3=0的解集与集合A 相等, ∴a ,b 是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 ∴a +b =2. 答案:27.已知集合A 是由偶数组成的,集合B 是由奇数组成的,若a ∈A ,b ∈B ,则a +b ______A ,ab _____A .(填“∈”或“∉”)解析:∵a 是偶数,b 是奇数, ∴a +b 是奇数,ab 是偶数, 故a +b ∉A ,ab ∈A . 答案:∉ ∈8.设A 是由满足不等式x <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若a ∈A ,且3a ∈A ,则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a ∈A ,且3a ∈A ,∴⎩⎪⎨⎪⎧a <6,3a <6, 解得a <2. 又∵a ∈N , ∴a =0或a =1. 答案:0或1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M 由三个元素-2,3x 2+3x -4,x 2+x -4组成,若2∈M ,求x . 解:当3x 2+3x -4=2时,即x 2+x -2=0,x =-2或x =1,经检验,x =-2,x =1均不合题意;当x 2+x -4=2时,即x 2+x -6=0,x =-3或x =2,经检验,x =-3或x =2均合题意.∴x =-3或x =2.10.设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3,x ,x 2-2x . (1)求实数x 应满足的条件; (2)若-2∈A ,求实数x .解:(1)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x ≠3,且x ≠x 2-2x ,x 2-2x ≠3. 解得x ≠-1且x ≠0,且x ≠3. (2)∵-2∈A ,∴x =-2或x 2-2x =-2. 由于x 2-2x =(x -1)2-1≥-1, ∴x =-2.11.数集M 满足条件:若a ∈M ,则1+a1-a∈M (a ≠±1且a ≠0).若3∈M ,则在M 中还有三个元素是什么?解:∵3∈M , ∴1+31-3=-2∈M , ∴1+(-2)1-(-2)=-13∈M ,∴1+⎝⎛⎭⎫-131-⎝⎛⎭⎫-13=2343=12∈M .又∵1+121-12=3∈M ,∴在M 中还有元素-2,-13,12.12.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 ∈A (a ≠1).(1)若2∈A ,试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2)自己设计一个数属于A ,然后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3)从上面两小题的解答过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并大胆证明你发现的这个“道理”.解:根据已知条件“若a ∈A ,则11-a∈A (a ≠1)”逐步推导得出其他元素. (1)其他所有元素为-1,12.(2)假设-2∈A ,则13∈A ,则32∈A .其他所有元素为13,32.(3)A 中只能有3个元素,它们分别是a ,11-a,a -1a ,且三个数的乘积为-1. 证明如下:由已知,若a ∈A ,则11-a∈A 知,11-11-a=a -1a∈A ,11-a -1a=a ∈A . 故A 中只能有a ,11-a,a -1a 这3个元素.下面证明三个元素的互异性:若a =11-a,则a 2-a +1=0有解,因为Δ=1-4=-3<0,所以方程无实数解,故a ≠11-a. 同理可证,a ≠a -1a ,11-a≠a -1a .结论得证.第二课时 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提出问题] 观察下列集合:(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组成的集合; (2)20的所有正因数组成的集合.问题1:上述两个集合中的元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提示:能.(1)中的元素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中的元素为1,2,4,5,10,20. 问题2:如何表示上述两个集合? 提示:用列举法表示. [导入新知]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化解疑难]使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四个注意点(1)元素间用“,”分隔开,其一般形式为{a1,a2,…,a n};(2)元素不重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无顺序,满足元素的无序性;(4)对于含有有限个元素且个数较少的集合,采取该方法较合适;若元素个数较多或有无限个且集合中的元素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不会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列举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描述法[提出问题]观察下列集合:(1)不等式x-2≥3的解集;(2)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所有点.问题1:这两个集合能用列举法表示吗?提示:不能.问题2:如何表示这两个集合?提示:利用描述法.[导入新知]描述法(1)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2)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化解疑难]1.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条件对于元素个数不确定且元素间无明显规律的集合,不能将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可以将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即采用描述法.2.描述法的一般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x∈A|p(x)},其中的x表示集合中的代表元素,A指的是元素的取值范围;p(x)则是表示这个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其中“|”将代表元素与其特征分隔开来.一般来说,集合元素x的取值范围A需写明确,但若从上下文的关系看,x∈A是明确的,则x∈A可以省略,只写元素x.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例1] (1)( ) A .1 B .2 C .3D .9(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①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 ②方程x 2=x 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③直线y =2x +1与y 轴的交点组成的集合;④方程组⎩⎪⎨⎪⎧x +y =1,x -y =-1的解.[解] 选B (1)∵x ∈A , ∴x =1,2,3.又∵x ∉B ,∴x ≠1,3,9,故x =2.(2)①因为不大于10是指小于或等于10,非负是大于或等于0的意思,所以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合是{0,2,4,6,8,10}.②方程x 2=x 的实数解是x =0或x =1,所以方程x 2=x 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为{0,1}. ③将x =0代入y =2x +1,得y =1,即交点是(0,1),故直线y =2x +1与y 轴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0,1)}.④解方程组⎩⎪⎨⎪⎧ x +y =1,x -y =-1,得⎩⎪⎨⎪⎧x =0,y =1.∴用列举法表示方程组⎩⎪⎨⎪⎧x +y =1,x -y =-1的解集为{(0,1)}.[类题通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步骤(1)求出集合的元素;(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3)用花括号括起来. [活学活用]已知集合A ={-2,-1,0,1,2,3},对任意a ∈A ,有|a |∈B ,且B 中只有4个元素,求集合B .解:对任意a ∈A ,有|a |∈B . 因为集合A ={-2,-1,0,1,2,3},由-1,-2,0,1,2,3∈A,知0,1,2,3∈B.又因为B中只有4个元素,所以B={0,1,2,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1)①A={x|x2-x=0},则1____A,-1____A;②(1,2)________{(x,y)|y=x+1}.(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正偶数集;②被3除余2的正整数的集合;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解](1)①将1代入方程,成立;将-1代入方程,不成立.故1∈A,-1∉A.②将x=1,y=2代入y=x+1,成立,故填“∈”.(2)①偶数可用式子x=2n,n∈Z表示,但此题要求为正偶数,故限定n∈N*,所以正偶数集可表示为{x|x=2n,n∈N*}.②设被3除余2的数为x,则x=3n+2,n∈Z,但元素为正整数,故x=3n+2,n∈N.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可表示为{x|x=3n+2,n∈N}.③坐标轴上的点(x,y)的特点是横、纵坐标中至少有一个为0,即xy=0,故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x,y)|xy=0}.[答案](1)①∈∉②∈[类题通法]利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应关注五点(1)写清楚该集合代表元素的符号.例如,集合{x∈R|x<1}不能写成{x<1}.(2)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花括号内.例如,{x∈Z|x=2k},k∈Z,这种表达方式就不符合要求,需将k∈Z也写进花括号内,即{x∈Z|x=2k,k∈Z}.(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4)在通常情况下,集合中竖线左侧元素的所属范围为实数集时可以省略不写.例如,方程x2-2x+1=0的实数解集可表示为{x∈R|x2-2x+1=0},也可写成{x|x2-2x+1=0}.(5)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省去竖线及代表元素,如{直角三角形},{自然数}等.[活学活用]下列三个集合:①A={x|y=x2+1};②B={y|y=x2+1};③C={(x,y)|y=x2+1}.(1)它们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们各自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解:(1)由于三个集合的代表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是互不相同的集合.(2)集合A ={x |y =x 2+1}的代表元素是x ,且x ∈R ,所以{x |y =x 2+1}=R ,即A =R ;集合B ={y |y =x 2+1}的代表元素是y ,满足条件y =x 2+1的y 的取值范围是y ≥1,所以{y |y =x 2+1}={y |y ≥1}.集合C ={(x ,y )|y =x 2+1}的代表元素是(x ,y ),是满足y =x 2+1的数对.可以认为集合C 是坐标平面内满足y =x 2+1的点(x ,y )构成的集合,其实就是抛物线y =x 2+1的图象.集合表示的应用[例3] (1)集合A ={1,-3,5,-7,9,…}用描述法可表示为( ) A .{x |x =2n ±1,n ∈N} B .{x |x =(-1)n (2n -1),n ∈N} C .{x |x =(-1)n (2n +1),n ∈N} D .{x |x =(-1)n -1(2n +1),n ∈N}(2)设集合B =⎩⎪⎨⎪⎧⎭⎪⎬⎪⎫x ∈N ⎪⎪62+x ∈N .①试判断元素1,2与集合B 的关系; ②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解] 选C (1)观察规律,其绝对值为奇数排列,且正负相间,且第一个为正数,故应选C.(2)①当x =1时,62+1=2∈N ; 当x =2时,62+2=32∉N. 所以1∈B,2∉B . ②∵62+x∈N ,x ∈N , ∴2+x 只能取2,3,6.∴x 只能取0,1,4.∴B ={0,1,4}. [类题通法]判断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方法(1)用列举法给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观察即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如,集合A ={1,9,12},则0∉A,9∈A .(2)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就比较复杂.此时,首先明确该集合中元素的一般符号是什么,是实数?是方程?…,其次要清楚元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最后往往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判断所给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即可确定所给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活学活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x,y)|y=x2,-1≤x≤1,且x∈Z}.解:由-1≤x≤1,且x∈Z,得x=-1,0,1,当x=-1时,y=1;当x=0时,y=0;当x=1时,y=1.∴A={(-1,1),(0,0),(1,1)}.1.集合与方程的综合应用[典例]集合A={x|ax2+2x+1=0,a∈R}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当a=0时,原方程变为2x+1=0,此时x=-12,符合题意;当a≠0时,方程ax2+2x+1=0为一元二次方程,当Δ=4-4a=0,即a=1时,原方程的解为x=-1,符合题意.故当a=0或a=1时,原方程只有一个解,此时A中只有一个元素.[多维探究]解答上面例题时,a=0这种情况极易被忽视,对于方程“ax2+2x+1=0”有两种情况:一是a=0,即它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是a≠0,即它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用判别式Δ来解决问题.求解集合与方程问题时,要注意相关问题的求解,如:1.在本例条件下,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即A中有一个元素或没有元素.当A中只有一个元素时,由例题可知,a=0或a=1.当A中没有元素时,Δ=4-4a<0,即a>1.故当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时,a的取值范围为{a|a=0或a≥1}.2.在本例条件下,若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即A中有一个或两个元素.由例题可知,当a=0或a=1时,A中有一个元素;当A中有两个元素时,Δ=4-4a>0,即a<1.∴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时,a的取值范围为{a|a≤1}.3.若1∈A ,则a 为何值? 解:∵1∈A ,∴a +2+1=0,即a =-3.4.是否存在实数a ,使A ={1},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A ={1},∴1∈A ,∴a +2+1=0,即a =-3. 又当a =-3时,由-3x 2+2x +1=0,得x =-13或x =1,即方程ax 2+2x +1=0存在两个根-13和1,此时A =⎩⎨⎧⎭⎬⎫-13,1,与A ={1}矛盾.故不存在实数a ,使A ={1}.[随堂即时演练]1.方程组⎩⎪⎨⎪⎧x +y =1,x 2-y 2=9的解集是( )A .(-5,4)B .(5,-4)C .{(-5,4)}D .{(5,-4)}解析:选D 解方程组⎩⎪⎨⎪⎧ x +y =1,x 2-y 2=9,得⎩⎪⎨⎪⎧x =5,y =-4,故解集为{(5,-4)}. 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 A .{y |y =2} B .{x =2}C .{2}D .{x |x 2-4x +4=0}解析:选B 集合{x =2}表示的是由一个等式组成的集合,其他选项所表示的集合都是含有一个元素2.3.给出下列说法:①平面直角坐标内,第一、三象限的点的集合为{(x ,y )|xy >0}; ②方程x -2+|y +2|=0的解集为{2,-2}; ③集合{(x ,y )|y =1-x }与集合{x |y =1-x }是相等的.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三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是同号的,且集合中的代表元素为点(x ,y ),故①正确;方程x -2+|y +2|=0等价于⎩⎪⎨⎪⎧ x -2=0,y +2=0,即⎩⎪⎨⎪⎧x =2,y =-2,解为有序实数对(2,-2),解集为{(2,-2)}或⎩⎨⎧(x ,y )⎪⎪⎪⎭⎬⎫⎩⎪⎨⎪⎧ x =2,y =-2,故②不正确; 集合{(x ,y )|y =1-x }的代表元素是(x ,y ),集合{x |y =1-x }的代表元素是x ,前者是有序实数对,后者是实数,因此这两个集合不相等,故③不正确.答案:①4.已知A ={-1,-2,0,1},B ={x |x =|y |,y ∈A },则B =________. 解析:∵|-1|=1,|-2|=2,且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 ∴B ={0,1,2}. 答案:{0,1,2}5.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一年中有31天的月份的全体; (2)大于-3.5小于12.8的整数的全体; (3)梯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4)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的集合; (5)方程(x -1)(x -2)=0的解集; (6)不等式2x -1>5的解集.解:(1){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2){-3,-2,-1,0,1,2,3,4,5,6,7,8,9,10,11,12}. (3){x |x 是梯形}或{梯形}. (4){x |x =3n ,n ∈Z}. (5){1,2}. (6){x |x >3}.[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集合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2,3}≠{3,2}B .{(x ,y )|x +y =1}={y |x +y =1}C .{x |x >1}={y |y >1}D .{(1,2)}={(2,1)}解析:选C {2,3}={3,2},故A 不正确;{(x ,y )|x +y =1}中的元素为点(x ,y ),{y |x +y =1}中的元素为实数y ,{(x ,y )|x +y =1}≠{y |x +y =1},故B 不正确;{(1,2)}中的元素为点(1,2),而{(2,1)}中的元素为点(2,1),{(1,2)}≠{(2,1)},故D 不正确.2.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z |z |+|xyz |xyz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MB .2∈MC .-4∉MD .4∈M解析:选D 当x ,y ,z 都大于零时,代数式的值为4,所以4∈M .当x ,y ,z 都小于零时,代数式的值为-4,所以-4∈M .当x ,y ,z 有两个为正,一个为负时,或两个为负,一个为正时,代数式的值为0.所以0∈M .综上知选D.3.集合{x ∈N *|x -3<2}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 A .{0,1,2,3,4} B .{1,2,3,4} C .{0,1,2,3,4,5}D .{1,2,3,4,5}解析:选B ∵x -3<2,x ∈N *, ∴x <5,x ∈N *, ∴x =1,2,3,4.4.已知集合A ={x |x =2m -1,m ∈Z},B ={x |x =2n ,n ∈Z},且x 1,x 2∈A ,x 3∈B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x 1·x 2∈AB .x 2·x 3∈BC .x 1+x 2∈BD .x 1+x 2+x 3∈A 解析:选D 集合A 表示奇数集,B 表示偶数集, ∴x 1,x 2是奇数,x 3是偶数,∴x 1+x 2+x 3应为偶数,即D 是错误的.5.设P ={1,2,3,4},Q ={4,5,6,7,8},定义P *Q ={(a ,b )|a ∈P ,b ∈Q ,a ≠b },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4B .5C .19D .20解析:选C 由题意知集合P *Q 的元素为点,当a =1时,集合P *Q 的元素为:(1,4),(1,5),(1,6),(1,7),(1,8)共5个元素.同样当a =2,3时,集合P *Q 的元素个数都为5个,当a =4时,集合P *Q 中元素为:(4,5),(4,6),(4,7),(4,8)共4个.因此P *Q 中元素的个数为19.二、填空题6.若集合{1,a +b ,a }=⎩⎨⎧⎭⎬⎫0,b a ,b ,则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 ≠0,a +b =0,b =1,则a =-1, 所以a -b =-2. 答案:-27.已知集合A ={x |2x +a >0},且1∉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x |2x +a >0}, ∴2×1+a ≤0,即a ≤-2. 答案:{a |a ≤-2}8.已知-5∈{x |x 2-ax -5=0},则集合{x |x 2-4x -a =0}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 解析:由-5∈{x |x 2-ax -5=0},得(-5)2-a ×(-5)-5=0,所以a =-4,所以{x |x 2-4x +4=0}={2},所以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2.答案:2 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 ={a +3,(a +1)2,a 2+2a +2},若1∈A ,求实数a 的值. 解:①若a +3=1,则a =-2,此时A ={1,1,2},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②若(a +1)2=1,则a =0或a =-2. 当a =0时,A ={3,1,2},满足题意; 当a =-2时,由①知不符合条件,故舍去. ③若a 2+2a +2=1,则a =-1, 此时A ={2,0,1},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值为-1或0. 10.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比5大3的数;(2)方程x 2+y 2-4x +6y +13=0的解集;(3)二次函数y =x 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解:(1)比5大3的数显然是8,故可表示为{8}. (2)方程x 2+y 2-4x +6y +13=0可化为(x -2)2+(y +3)2=0,∴⎩⎪⎨⎪⎧x =2,y =-3,∴方程的解集为{(2,-3)}.(3)“二次函数y =x 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用描述法表示为{(x ,y )|y =x 2-10}.11.(1)已知集合M =⎩⎪⎨⎪⎧⎭⎪⎬⎪⎫x ∈N ⎪⎪61+x ∈Z,求M ; (2)已知集合C =⎩⎪⎨⎪⎧⎭⎪⎬⎪⎫⎪⎪61+x ∈Z x ∈N ,求C .解:(1)∵x ∈N ,61+x∈Z , ∴1+x 应为6的正约数. ∴1+x =1,2,3,6,即x =0,1,2,5. ∴M ={0,1,2,5}. (2)∵61+x∈Z ,且x ∈N , ∴1+x 应为6的正约数,∴1+x =1,2,3,6,此时61+x 分别为6,3,2,1,∴C ={6,3,2,1}.12.若集合A =⎩⎨⎧⎭⎬⎫(x ,y )⎩⎪⎨⎪⎧y =kx 2-2x -1,y =0有且只有一个元素,试求出实数k 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解:当k =0时,方程组⎩⎪⎨⎪⎧ y =kx 2-2x -1,y =0可化为⎩⎪⎨⎪⎧y =-2x -1,y =0,解得⎩⎪⎨⎪⎧x =-12,y =0,此时集合A 为-12,0;当k ≠0时,要使集合A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kx 2-2x -1=0有且只有一个根,所以⎩⎪⎨⎪⎧k ≠0,Δ=(-2)2+4k =0,解得k =-1,代入⎩⎪⎨⎪⎧y =kx 2-2x -1,y =0中得⎩⎪⎨⎪⎧y =-x 2-2x -1,y =0, 解得⎩⎪⎨⎪⎧x =-1,y =0,即A ={(-1,0)}.综上可知,当k =0时,A =⎩⎨⎧⎭⎬⎫⎝⎛⎭⎫-12,0;当k =-1时,A ={(-1,0)}.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提出问题]具有北京市东城区户口的人组成集合A,具有北京市户口的人组成集合B. 问题1:集合A中元素与集合B有关系吗?提示:有关系,集合A中每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问题2:集合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提示:集合B包含集合A.[导入新知]子集的概念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法与读法记作A⊆B(或B⊇A),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图示结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2)对于集合A,B,C,若A⊆B,且B⊆C,则A⊆C[化解疑难]对子集概念的理解(1)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的含义是: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即由x∈A能推出x∈B.例如{0,1}⊆{-1,0,1},则0∈{0,1},0∈{-1,0,1}.(2)如果集合A中存在着不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不包含于B,或B不包含A,此时记作A B或B⊉A.(3)注意符号“∈”与“⊆”的区别:“⊆”只用于集合与集合之间,如{0}⊆N,而不能写成{0}∈N;“∈”只能用于元素与集合之间,如0∈N,而不能写成0⊆N.集合相等[提出问题]设A={x|x是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边三角形}.问题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何三角形?提示:等边三角形.问题2:两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吗?提示:相同.问题3:A是B的子集吗?B是A的子集吗?提示:是.是.[导入新知]集合相等的概念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此时,集合A 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化解疑难]对两集合相等的认识(1)若A⊆B,且B⊆A,则A=B;反之,如果A=B,则A⊆B,且B⊆A.这就给出了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方法,即欲证A=B,只需证A⊆B与B⊆A同时成立即可.(2)若两集合相等,则两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与元素排列顺序无关.真子集[提出问题]给出下列集合:A={a,b,c},B={a,b,c,d,e}.问题1:集合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提示:A⊆B.问题2:集合B中的元素与集合A有什么关系?提示:集合B中的元素a,b,c都在集合A中,但元素d,e不在集合A中.[导入新知]真子集的概念定义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的真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