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及当代价值相关文献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及当代价值相关文献西南联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学校,其历史教育精神不仅对当时的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西南联大成立于1946年,是中国解放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该校的创立背景是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为了抵抗日本侵略和解放中国而进行合作。
联大的创始人包括了许多当时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家,如蔡元培、陈立夫、杨石先等等。
这些教育家们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是希望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关注社会问题,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的人才。
其次,西南联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们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该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增加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认知。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知识的灌输。
其次,西南联大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紧密契合。
现在的社会要求人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此外,西南联大注重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今天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对于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它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南联大的经典事迹
西南联大的经典事迹西南联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段经典话题,许多历史事件中都与之相关。
其中最为著名的几个事件如下:一、西南联大的创办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教育机构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一群爱国教育家们在四川省山区成立了一所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其理念是“学术自由、民主自治、服务人民”。
二、西南联大的校园文化西南联大校园特别注重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不同寻常地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实践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同时,这所学校还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建立了那个时代极为先进的“学生自治制度”,让学生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参与度。
三、西南联大的教育实践西南联大不仅仅是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更是一座思想交融和实践探索的基地。
学校的创始人和教师团队都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和精英,他们秉承着“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倡导科学探索和实践创新。
西南联大以其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不断培养了一批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给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思考。
四、西南联大的命运转折由于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西南联大的教育工作最终在1946年宣告结束,学校被迫关闭。
虽然西南联大只存在了短短9年,但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它的存在时间。
西南联大的毕业生涵盖了当时中国各个领域的人才精英,他们都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南联大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它在教育、科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中国近代史埋下了宝贵的种子。
西南联大简介(教学PPT)
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2020/5/1
11
•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 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
• “教授治校”,顶撞陈立夫
•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 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
•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
2020/5/1
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使命。昔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 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 于此注意也。”
2020/5/1
5
2020/5/1
6
1944年,学校财政 困难,被迫将校舍 铁皮屋顶卖掉,换 成茅草顶。
日军 1938年9月13日首次空袭昆明,此后轰炸不断,联 大屡遭损失。经费图书设施极度短缺,学生住房简陋, 人多拥挤不堪,每逢刮风下雨,经常屋漏墙倒。教师生 活状况同样窘迫,每当有断炊之虞,联大教授们甚至纷 纷典当衣物。
2020/5/1
16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2020/5/1
15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 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 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 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 “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 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中文系教授罗膺中(罗庸)
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西南联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等学府,其创立和发展历程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其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我们将回顾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和历史起源。
西南联大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
当时国民政府正在抵御日本侵略,中国社会正面临严重的分裂和混乱。
为了加强国家的战斗力和提供高等教育的需求,西南联大在重庆成立,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其次,我们将探讨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
西南联大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西南联大也倡导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学习和跨学科交流,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
最后,我们将总结西南联大的影响和启示。
西南联大在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来了教育体制的创新和改革。
其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对中国其他高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西南联大也留下了众多优秀的师生,他们在学术、科研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思考。
本文将在后续的章节中具体阐述这些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对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的空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关于西南联大的话题。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理念。
然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理念。
在2.1部分,我们将探讨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包括它的创立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在2.2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特点等方面。
西南联大旧址介绍
西南联大旧址介绍第一章:西南联大的背景与历史西南联合大学(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重要高等学府。
成立于1938年,是当时中国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西南联大的创办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并为国家的抗战事业提供支持。
这所大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章:西南联大旧址的地理位置与建筑风格西南联大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坐落在青年路与博达路交汇处,占地面积达到了1500亩。
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四季如春,山水相辉映,为学习与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南联大旧址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行政楼、学生宿舍等。
这些建筑物都充满了时代的痕迹,既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第三章:西南联大旧址的教育资源与学科特色西南联大旧址在其辉煌的历史时期,曾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资源和学科特色。
学校设立了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西南联大旧址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秉承“实事求是”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章:西南联大旧址的文化底蕴与纪念意义西南联大旧址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承载着重要的纪念意义。
这里是中国抗战时期人民智慧和勇敢的结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西南联大旧址目前已成为了重要的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感受那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岁月。
第五章:西南联大旧址的保护与利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南联大旧址的历史遗迹,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西南联大简介ppt课件
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11
•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 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
教授才有大学,大学是 依赖教授而存在的”
梅贻琦
• “校务公开、责任分担、 师生合作”
• “教授治学、学生求学、 职员治事、校长治校”
蒋梦麟
张伯苓
12
• 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著名教授,可谓大师 云集,群星灿烂。他们大都有留学美欧、日本的经历,据统计, 联大179位教授中,仅23位未留过学。文科教授中有国学根底深 厚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 家。如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王力、罗庸、唐兰、刘文典、 沈从文等;历史系有雷海宗、陈寅恪、钱穆、吴晗等;外文系 有吴宓、冯至、钱钟书、吴达元、叶公超、闻家驷等;法商学 院有张奚若、陈岱孙、陈序经、钱端升、潘光旦等;哲学心理 系有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等。理工学科有华罗庚、江泽涵、 杨武之、姜立夫、陈省身、周培源、吴有训、赵忠尧、吴大猷、 张文裕、王竹溪、杨石先、曾昭伦、苏国桢、李继侗、赵九章、 刘仙洲等。据统计,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61人,其中 曾在西南联大任过教的教师共27人,数理组28人中有11人,生 物组25人中有6人,人文组28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 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 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 响。”
• “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 命的校长。”
•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 大学校长。”
• “世界上有这种不自由的大 学么,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 鼻息么?” ——蔡元培
西南联大百度百科西南联大历史背景
西南联大百度百科西南联大历史背景西南联大历史背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长沙临时大学不得不再次西迁云南,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8年5月开始上课,到1946年5月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
抗战爆发,国难临头,当年中国的许多知识精英,不甘沦为亡国奴,组成西南联大,辗转南迁,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薪火。
由于甫抵昆明时百废待举,校舍不敷,只得暂将部分师生迁至蒙自设分校。
1938年4月,文学、法学两院师生就这样分两路陆续抵达蒙自:一路由长沙南下,经广州、香港、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而来;另一路自湘黔步行入滇,再从昆明沿滇越铁路至蒙自。
蒙自是云南最早开放之地,当地人出以同胞之情和对文化人的崇仰,慷慨接纳了联大师生的到来。
“哥胪士洋行”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
当年单身教师和学生就住在临近湖岸的哥胪士洋行楼内,是当时蒙自难得一见的西式楼房,带家眷的教师和女生则住在南湖北边的城里。
那时在这些楼内暂栖过的大名鼎鼎的教授有:陈岱孙、郑天挺、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钱穆、吴宓、叶公超、汤用彤、燕卜荪、马约翰。
而今,哥胪士洋行旧楼内已辟出西南联大校史和闻一多先生事迹的陈列室战火纷飞下的学园耕耘,孜孜矻矻的学术探究,委实不易,但蒙自毕竟僻处内陆腹地,多少也给心力交瘁、苦苦撑持的流亡者们提供了一方歇息之地。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政府安置,士绅让房,把这些流亡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住进了最好的房子。
西南联大主要内容
西南联大主要内容
1. 西南联大那可真是太牛了啊!想想看,在那么艰难的时期,居然能培养出那么多厉害的人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就好比在沙漠中长出了参天大树。
比如邓稼先,他不就是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超级英雄嘛!
2. 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简直逆天了好嘛!那些大师级的教授们,那可都是学界的泰斗呀!这就像是拥有了一支无敌舰队。
像陈寅恪,他的学问那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呀,学生们能跟他学习得多幸福啊,对吧?
3. 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浓厚得吓人啊!同学们都争分夺秒地学习,简直就像一群饥饿的狼在抢肉吃一样。
闻一多先生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学生们在下面如痴如醉,这场景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嘛?
4. 你知道西南联大的学生们有多努力吗?他们简直是在拼命啊!这不就是现实版的逆袭故事嘛。
像华罗庚,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做出卓越成就,这难道不让你惊叹嘛?
5. 西南联大的精神传承至今都让人动容啊!那是一种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不正像是燃烧的火焰嘛。
看看那些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们,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多了不起呀!
6. 西南联大的故事丰富多彩得让人咋舌呀!这里面有无数的传奇和感动。
就像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经历,不就是一段很有趣的小插曲嘛!
7. 说真的,西南联大对中国的贡献那可太大了!这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
如果没有西南联大,那中国的发展得少了多少动力呀,你说是不是?
8. 西南联大就是一个传奇呀,一个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的传奇!它的存在证明了在任何困难时期,知识和精神的力量都是无比强大的!。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成立
简介
一二一运动
发展进程
知名校友 师大实验:简介 校风和办学理念
创办时间:1938年(抗日战争)
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 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校训: 刚 毅 坚 卓
西南联大
“一二· 一”运动
时间: 1945年12月1日 地点: 昆明 对抗人: 伟大正义的学生VS蒋介石反动政府 事件: 一二朱光亚
师大实验中学---民校中的名校
诞生在云南师大附中原校址上。
2003年8月,云南师大附中搬迁至昆明市 高新区,后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在云南师大 附中的旧址中建立。
性质:国有民办性质的完全中学
校风 : 求实 认真 团结 进取
办学理念: 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 不仅要学会,关键要会学
德语课程班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校 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南联大发展进程: 西南联大成立(1937)→解散( 1946)→昆明师范学院(1946) →云南师范大学(1984)
著名教师:陈寅恪、梁思成、金岳 霖、朱自清、闻一多、华罗庚、林 徽因、钱钟书等 知名校友:杨振宁、李政道、邓稼 先、朱光亚 诺贝尔奖两人:杨振宁、李政道 8位“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朱 光亚等
美国直通车班教室
教
室
教室走廊
生物实验室
大 礼 堂
运动场
西南联大的故事
西南联大的故事
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所具有特
殊历史地位的大学。
它的创立与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
波澜壮阔的历史。
西南联大的故事,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长卷。
西南联大的故事始于1936年。
当时,中国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
时期,国土沦陷,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有识之士决定
在国土沦陷区域创建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抗日救国事业做出贡献。
于是,西南联大在重庆应运而生。
西南联大的创办者们志存高远,他们将学校定位为“以培养具
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人才”为目标。
学校设立了文、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招收了一大批优秀的师生。
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形
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学术氛围。
西南联大的故事,也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坎坷的历史。
在抗战期间,学校曾多次面临撤离的危机,但师生们始终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抗战的胜利,他们默默奉献,坚定不移。
西南联大的故事,更是一部充满光荣和传奇的历史。
在这里,
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如茅以升、钱学森、丁文江等一批国家政治、军事、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南联大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
它告诉我们,只
要心怀理想,不畏艰难,就一定能创造出不朽的伟业。
西南联大的
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展望未来。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
摘要:
一、西南联大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教育环境
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联合
3.对于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介绍
1.《西南联大行思录》
2.《精神的魅力》
3.《联大长征》
三、书籍内容与价值
1.对于西南联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与思考
2.对于那个特殊时期的教育理念的探讨
3.对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文: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许多高校被迫停止运作,为了延续教育的火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
这个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教育环境,使得西南联大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出版,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中,《西南联大行思录》、《精神的魅力》以及《联大长
征》是几本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西南联大行思录》是一本汇编了众多西南联大师生回忆文章的书籍。
通过这些生动的回忆,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以及师生们如何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坚守教育理想,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精神的魅力》则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对西南联大的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这本书通过探讨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联大长征》则以史学的角度,详细记录了西南联大的成立、发展和解散的过程。
这本书为我们全面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西南联大简介
“前人讲过的我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 过的。” ——陈寅 格
“联大传统并未在逝去的岁月中冻僵,却已成为中 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追随北大前 校长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的传统, 联大为东西方文化 在中国土壤上喜结良缘作出了 榜样……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 “教授治校”,顶撞陈立夫
❖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 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
❖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
学术自由
❖ “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使命。昔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 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 于此注意也。”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
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
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中文系教授罗膺中(罗庸)
成茅草顶。
日军 1938年9月13日首次空袭昆明,此后轰炸不断,联 大屡遭损失。经费图书设施极度短缺,学生住房简陋, 人多拥挤不堪,每逢刮风下雨,经常屋漏墙倒。教师生 活状况同样窘迫,每当有断炊之虞,联大教授们甚至纷
纷典当衣物。
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
❖ 政府无力干预,自治传统得以延续 ❖ 追求学问真理,师生享有学术自由 ❖ 坚持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 一代名师主政,办学理念引导发展 ❖ 师资力量雄厚,硕学宏儒荟萃一堂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背景2.文章目的:介绍西南联大著名人物及其故事,彰显办学精神二、西南联大著名人物及其故事1.茅以升:桥梁工程专家,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2.邓稼先: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3.陈省身:数学家,拓扑学奠基人之一4.冯友兰:哲学家,著作《中国哲学史》5.王力:语言学家,主编《辞海》三、西南联大办学精神1.严谨治学:教授们的学术追求与教学态度2.艰苦奋斗:在战争环境下坚持办学的不屈精神3.爱国情怀:为国家培养人才,助力民族复兴四、结语1.西南联大人物故事的价值启示2.对当代教育的反思与借鉴意义正文:西南联大,全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
在短短八年的办学史上,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西南联大的著名人物及其故事,以彰显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
一、茅以升:桥梁工程专家,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曾任西南联大教授。
他在抗战时期主持设计了钱塘江大桥,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座大跨度钢梁桥。
茅以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水文等条件,创新性地采用了空腹式双主塔结构,使得大桥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兼具美观与坚固。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的交通与发展。
二、邓稼先: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他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归国后,邓稼先领导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邓稼先的带领下,我国原子弹于1964年成功试爆,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三、陈省身:数学家,拓扑学奠基人之一陈省身,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西南联大教授。
他在拓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被誉为“拓扑学奠基人之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简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在昆八年期间,高举“爱国、科学、民主”的伟大旗帜,“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促进云南的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7·7”芦沟桥事件不久,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简称临大)。
但临大办学局面并没维持多久,12月13日,南京沦陷。
武汉震动,战火危及长沙,临大再次决定西迁昆明。
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水、陆两路正式西迁。
4月胜利完成迁滇任务。
4月2日,奉教育部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
5月4日开始上课,开始了联大在昆八年的历史。
联大基本沿用临大时的行政体制,仍由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校常务委员会总理校务(实际主持校务工作的是梅贻琦),下设总务长、训导长和教务长协助管理。
最初,联大工学院和理学院设于昆明,工学院借用拓东路迤西会馆、全蜀会馆和江西会馆上课,学生以盐仓货栈为宿舍;理学院租用昆华农校、昆华师范学校为校舍。
而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因在昆校舍无着,只好暂设蒙自,一个学期后蒙自分校回迁昆明。
1939年夏,联大新校舍建成。
8月,遵照教育部令,西南联大增设师范学院。
1940年11月1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附属学校开学,包括中、小学两部分。
至此,西南联大成为了一个设有5个学院26个学系、2个专修科、一个先修班、附中、附小及相继恢复了各校研究所的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
联大以“刚毅坚卓”作为校训,教导学生要成为一个刚强、有毅力而又卓尔不凡的人。
其校歌采用《满江红》的词牌名而填写,内容极赋爱国之情。
在八年艰苦办学环境中,校训和校歌极大地鼓舞着联大师生不断追求“爱国”、“科学”与“民主”的光明道路。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办学特色
• • • • 兼容并包 学术自由 教授治校 通才教育
学术自由
• 教学管理灵活: 学分认证 转系普遍,凭才能转学 • 提倡师生平等对话 • 学生管理上坚持学生自治 • 还体现在教授治校这一点上
• 民国初年,蔡元培在中国推行教授治校 • 他作出的努力之一:任中国民国教育总长时,亲 自起草民国第一个“大学令”,“大学设评议会, 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 校长可以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大学 各科各设教授会,以教授为会员,学长可随时召 集教授会,自为议长”,,争取教授治校;1929 年7月民国政府颁布了《大学组织法》 之二:任北大校长时,作出的努力 •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 ——“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
• 促成深圳大学必须进行人事聘任制度改革的一个动因,是 深圳市投巨资创建、即将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学。而随着南 方科大的诞生,深圳大学作为深圳高等教育标杆和象征的 地位,或许会就此终结。 • 章必功总结了深大近些年来的“八大积弊”:官本位浓厚、 人事制度僵化、师生关系疏远、教学声望下跌、泡沫学术 抬头、计划体制影响严重、人文精神模糊、改革步伐缓慢。 “深大近些年来的改革 就是围绕着这八大 积弊展开的。” ——深大校长章必功
教授治校的成效(举例)
• 教授治校不但充分发挥了教授们在教学、科研以 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才能, 也为联大知识分子 争取学术自由、思想自由, 坚持文化创造与学术 传播, 创造了有效的形式和途径。
《教务会议呈常委会函》
• “ 夫大学者为最高学府, 包罗万象, 岂可以刻板文章, 勒令从同。世界 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 未有千篇一律者, ” “ 教育部为有权者, 大学为 有能者, 权、能分职, 事乃以治。” “ 如何研究教学, 则宜予大学以回 旋之自由”, 若“ 教授所授之课程, 课程之内容” 都要听命于教育部, 则教授难以自展其才, 学术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了。
西南联大背后的故事
西南联大背后的故事西南联大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其背后也有许多的故事。
西南联大是在中国“五四”运动后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集众人之所长,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建校的过程、西南联大的历史影响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来探讨西南联大背后的故事。
一.建校背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许多困难和动乱之中。
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改造传统教育体制,在1930年开始准备建立一电大学。
由于中国大陆各地造反起义,大大削弱了国家制度,而教育领域受到极大的影响。
加上国家债务过大,大学兴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国民政府决定将西南联合大学设在了昆明,依托地方资源和知名校友的捐助,实现了创建这所独立的大学梦。
二.西南联大的历史影响自建校之日起,西南联大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典范之一,并且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知识普及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的成果。
就人才培养而言,西南联大毕业生不仅在中国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有许多杰出人才都毕业于西南联大,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恩斯特·李奥·克拉夫特等人。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西南联大注重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生与教师关系密切,具有很高的研究实力。
西南联大建立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学科及研究成果,对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此之外,西南联大也在知识普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在昆明成立的一些高等学校也得益于西南联大的存在而得以发展。
联大教育的先进性,革新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效益在昆明,甚至一些省级中学也得以深入实践。
可以说,建立西南联大是当时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优秀人才的培养西南联大致力于全面培养杰出人才,其培养方式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培养,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鼓励开设科学实验以及采用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蒙自西南联大简介
蒙自西南联大简介蒙自西南联合大学(SouthwestAssociatedUniversityinMengzi,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西南联大成立于1946年,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国立北平大学三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
西南联大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大陆进入了抗战胜利后的新时期。
当时,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教育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存在着一些深刻的问题,比如大学教育的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落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共两党在1946年1月13日共同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共同意见》。
这份共同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方案,其中包括了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建议。
西南联大的组建1946年3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国立北平大学三所大学联合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
这三所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非常优秀,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
西南联大的成立,得到了当时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
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追求卓越”,这种理念反映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一种追求,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
西南联大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卓越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的精神。
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非常优秀,包括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学者。
这些人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他们的加入为西南联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联大的教授和学者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培养学生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西南联大
美国学者易社强以“中帮三十载、西土一千 年”盛赞西南联合大学取得的成就。
西南联的取得如此成就得原因 是什么呢?
给我们留下那 些启示呢?!
西南联大艰苦的条件
学生宿舍 艰
难 困 苦 不 堕 壮 志
刚毅坚拙—永恒的精神
没有统一的课本 都 可 以 借 给 学 生 抄 写 完 得 的 手 稿 学 给 们 把 课 教 师 多 教 心 。 老 很 的 的 , 有
。
生 , 甚 至 自 的 己 刚 新 最 研 究 己
自 程 都 用 英
材 来 校 自 国 语 讲 授 大 , 联 材 一 教 外 统 没 有 学
耀眼成就边陲诞生
• 在昆明,金岳霖 金岳霖写成了《知识论》, 金岳霖 • 在蒙自,钱穆完成 钱穆完成《国史大纲》,成为当年大学“ 钱穆完成 中国通史”教材 • 在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吴大猷 吴大猷的《多原子分 吴大猷 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张青莲 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 张青莲 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 生代地层之划分》,马大猷 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 马大猷 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 学》,陈寅恪 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 汤用彤的 陈寅恪 汤用彤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无一不是各领域的经典。
阻 挡 对 知 识 的 渴 望 有 没 毫 丝 件 条 的 苦
艰
高 涨 精 神 的 支 柱 热 ———— 国 爱 的
耀眼成就边陲诞生
• 在建校不到40年、独立办学不到9年的时间 里,西南联合大学创造了世界大学史上的 奇迹:培养了8000学生,涌现出一批大师 级人物。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 者,6位是联大校友;2000年以来国家最高 科技奖的获得者,3位是联大毕业生;解放 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学生90人;联大学 生杨振宁、李政道是本土培养的二位诺贝 尔奖获得者。
西南联大参观流程
西南联大参观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南联大,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座重要历史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联大——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1937年,日本大举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续中国学术之命脉,受战争威胁的各学校主要是国立大学纷纷向西北、西南等大后方迁移,择地办学。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手动翻页改编:老树根2016年3月23日西南联合大学长沙临时联合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1937年8月—1946年7月31日筹备办校: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令正式宣布成立长沙临时大学。
就校舍、经费、院系设臵、组织分工开始工作。
报到注册:1937年10月18日正式开始报到,24号截止,25号开始注册选课。
到1938年底,学生数达到1500多人。
院系设臵:文、理、工、法商长沙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办学条件——东租西借长沙韮菜园圣经学校——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土木系陆军第四十九标三座营房——男生宿舍;涵德女校——女生宿舍湖南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和机械系衡阳南岳圣经分校——文学院重庆大学——化工系生活条件:温饱不成问题住宿条件较差,尤以南岳分校为甚长沙临时大学校园生活:学校常邀请名流学校来校讲演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大公报》主编张季鸾陈独秀长沙临时大学陈诚白崇禧徐特立校园生活:学校常邀请名流学校来校讲演西迁入滇时代背景:1937年底,南京陷落。
不久武汉告急,长沙遭空袭也增多,学校常委开始考虑再度搬迁。
搬迁方案:意见不一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极力挽留,广西省政府建议搬迁到广西桂林最后考虑到云南——离前线远,交通方便从长沙到昆明西迁入滇搬迁路线:水路:粤汉路——广州——香港——安南海防(越南)——滇越铁路经蒙自到昆明陆路:湘西——贵州——云南(主要靠步行)西迁入滇水路:由樊际昌、梅美德、钟书箴负责,沿途设有招待所或办事处,3月上旬抵达昆明。
陆路:湘黔滇步行团(后改为旅行团),军事化管理,中将参议黄师岳为团长黄师岳西迁入滇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师生启程2月20日,湘江直下洞庭,25日到常德,28日到桃源西迁入滇西迁入滇3月6日到沅陵,12日到芷江,13日到晃县,17日过湘黔交界处鲶鱼堡西迁入滇3月25日到达炉山(今凯里),访问了苗寨西迁入滇3月30日抵贵阳,4月8日到镇宁,访问了火牛洞西迁入滇4月9日观黄果树瀑布西迁入滇4月16日到达盘县,19日进入云南省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到达云南沾益,地保敲锣让老百姓不要抬高物价西迁入滇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到达云南平彝(富源),县长亲自欢迎西迁入滇4月27日在昆明东郊大板桥宿营4月29日,旅行团在东郊贤园集合,常委蒋梦麟、梅贻琦等人伫立欢迎。
旅行团于2月20日出发,4月28日到达昆明,历时68天。
长沙至昆明,全程1671公里,总计步行1300公里,实际步行40天,平均每天步行30多公里。
西迁入滇西迁入滇炊事员为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的师生分发饭菜西迁入滇露天就餐的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师生西迁入滇欢迎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贵州苗族同胞跳芦笙舞西迁入滇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李继侗教授跳华尔兹答谢苗族同胞对旅行团的欢迎热情西迁入滇随团的军医帮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的同学们挑治脚上的血泡西迁入滇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旅行途中,曾昭抡教授为小学生作报告西迁入滇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团员在途中小憩从长沙到昆明西迁入滇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旅行抵达昆明,学校负责人与旅行团辅导团全体合影。
前:黄钰生、李继侗、蒋梦麟、黄师岳、梅贻琦、杨振声、潘光旦西迁入滇除以上水陆两路大队外,另有10余人从长沙出发,经桂林、柳州、南宁,从镇南关进入越南,到河内转乘滇越铁路赴昆明。
赴广西省当局解释学校为何不能迁广西的原因西迁入滇逸闻趣事敬畏军人胜于尊师爱生知道了湘西土匪的厉害旅行团教师各有特点曾昭抡闻一多查良铮驻足昆明1938年4月2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从长沙到昆明驻足昆明西南联大教学环境图书馆西南联大校园西南联大旧宿舍拥挤的学生宿舍校舍内每间学生宿舍内放20张双层木床,学生用床单和帐子把紧靠的两床隔开,以减少干扰自古中国就有文人相轻之俗,众文人集中在一起,书呆子气发,非闹的一团糟不可。
北大、清华、南开的师生们,却在西南联大九年之间,团结合作,亲密无间。
不仅为此还了各校原有的优点和特点,而且吸引各校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南联大校风。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北大:兼容并包的“民主、自由”风气浓厚清华: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在教学上以严谨认真著称,要求高,标准严南开: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三校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历史联系提倡通才教育强调教授治校,实行民主管理联合办学的基础注意网罗和发现人才都有“民主、爱国、科学”传统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共同点只是为联合办学提供了条件,而能维持下来8年,并且成绩卓著,则是得益于三校师生之间共赴国难、相互谅解、亲密团结协作的精神。
尤其是三校的校长,领导作风本不尽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三位常委们以其谦和与互让的作风形成了和谐的集体,相互信任和支持,以其伟识与宽宏大量发扬了民主治校的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教授治校的体制。
相互取长补短。
集三校之长为一校之长、形成了西南联大严谨活泼的新风格。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北大原以学术自由见长,联大继承了这一点,在教学上,讲究兼收并蓄,联人讲坛,百花齐放,争奇斗妍。
《中国通史》先后由钱穆、雷海宗、吴晗共同讲授,方法观点均不相同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钱穆钱穆是国学大师,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在联大讲课时基本是《国史大纲》的思路,主张民族文化决定历史的进程,他实际在讲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雷海宗雷海宗的史学观点受德国史学家施宾格勒的影响,倡言历史循环论,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基本按历史编年顺序讲授,以突出其“周期”的学说。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吴晗吴晗年轻气盛,思想开放,受历史唯物主义影响.把秦统一以后看作封建大帝国,着重讲各种制度在各个朝代的演变。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统计学杨西孟先生重数学理论,强调各种公式和模型的探讨;而戴世光则重在应用,偏于解决实际问题。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社会学系,陈序经是“全盘西化”论者,课上课下不免宣传其西化主张,于是潘光旦教授便开“伦理学”课,主要讲孔孟之道和中国传统哲学思陈序经潘光旦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清华、南开的要求高,治学严谨,也在西南联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理学院、工学院各系,要求均极严格,各种考试接连不断,考试评分也极为严格,不及格率很高。
工学院同学天天考试,算尺、绘图仪器不离身。
联大化学系,也以严格著称,淘汰率极高,学生从大一到大二,必须通道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定性分析五门基础课的“五关”,各课教师都很严格,一关更比一关难。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黄子卿先生监考,20多人的教室,要带2个助教。
黄子卿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生物系李继侗先生给学生判卷极严,即使考得59.5分也不给及格,对他儿子也不例外。
李继侗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联大土木系主任蔡方荫先生讲课,专攻重点疑难问题,考试极难,规定29分就算及格,但一般人多难达到。
蔡方荫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机械系的孟广喆先生,给学生判试卷最后打分往往都是用开方根乘10的方法计算成绩,但仍有一大批人不及格。
孟广喆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要求严格不仅对专业课,而且尤其对基础课。
文法学院的大一国文、大—英文要求都极严格。
当时国文课学生两周必须交一篇作文,另外是要看大量的参考书。
理工学院对基础课也极为重视,许多学系规定大一学生某两门基础课必须及格,才能入学;有的系并提高了有的课的及格标准。
如工学院机电系规定数学和物理课成绩必须70分才算及格,否则不准入系。
另外对实习甚至体育要求都很严格。
机电系的淘汰率因而很高。
比如1941年机电系一年级学生有七、八十人,最后毕业时仅剩l 7人,其他各年级大致如此。
正出于严格的训练、扎实的基础、极高的淘汰率,使联大出来的学生均个个出色。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再如北大向来对体育不重视,而清华、南开则极重视。
在西南联大,体育也很受重视,是必修课,不及格不准毕业。
但有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北大宽容之风,往往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坚持上课,都能及格,所以联大在校风上往往体现出三校融合并存的特点。
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规矩严谨、南开的活泼开拓,合而为一。
有一段时间国民政府要建立训导制度,联大也有规有矩的建立起来了,训导主任是教育家查良钊先生。
国民党确立此制度本为整肃控制学校,而联大反把这制度变为进一步有利于关心培养学生的东西。
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训导制度查良钊北大海南开山清华云联大训导处工作大纲也没有按照国民党教育部“书同文,车同轨”的目的去训育学生,而是本着注重积极引导的、行动的、实践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治的启发与同情的处臵,以达到力求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风之优点在联大有表现机会,培养学生互助为公之团体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