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精编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精编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被称作——绿色学科。

2、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

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动物约150万种,植物约30万种。

3、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吃饭、喝水、呼吸、出汗、排尿。

(2)生长发育: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3)繁殖后代: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植物开花结果。

(4)遗传和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5)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

(6)适应并影响环境: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适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影响”)。

再加一条(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X围:海平面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

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绝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X围内。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如绿孔雀的栖息地是热带雨林,仙人掌的栖息地是沙漠。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科学探究: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探究中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即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由实验变量引起。

七年级上生物济南版知识点

七年级上生物济南版知识点

七年级上生物济南版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存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七年级上,生物济南版课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生命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生命体的组成是细胞;生命体能够进行代谢(新陈代谢);生命体有遗传物质并能够自我复制;生命体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根据其细胞类型、结构、功能、生物方式和发育演变等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类原生生物界、藻类界等。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膜蛋白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由细胞器和细胞基质组成,各种细胞器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包括染色体、核仁和核质。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分化、增殖、运动、感受和传递信息等。

三、DNA的结构和遗传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结构是由四种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括基因、染色体和基因组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复制和分裂。

DNA复制是指细胞在分裂前将遗传信息复制并分给下一代;分裂是指细胞的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使得一个细胞变为两个新细胞。

四、养分的消化和吸收养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中的养分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单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化合物。

各种器官如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参与消化和吸收过程。

五、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层次,先天免疫是指由于基因信息编码的蛋白质和分子的天然防御机制;获得性免疫是指对外来物质的特异性抵抗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各种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参与免疫过程。

以上是七年级上生物济南版的主要知识点,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汇总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汇总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汇总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汇总(济南版)植物的组成和种类- 植物的基本组成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 植物按照种子的形式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被子植物根据叶子的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植物生长和营养- 植物需要光能、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合适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动物是多细胞的有机体,能自主运动和感知外界刺激。

- 动物按照体温和皮肤特征可分为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

- 动物按照骨骼特征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组成和功能- 动物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或足)组成。

- 动物的呼吸系统可以根据呼吸方式分为肺呼吸和鳃呼吸。

-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

活动和传输- 动物通过运动器官实现运动,例如肌肉和骨骼系统。

- 动物体内的物质传输主要通过循环系统实现。

- 动物的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和传递信息,控制器官和组织的活动。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约38亿年前的单细胞生物。

- 生物因适应环境的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各种不同的物种。

- 生命进化的关键推动力是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

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 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控制非法狩猎和保护濒危物种等措施都是物种保护的重要方式。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精编版
本文是针对济南市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精编版,涵盖了该学期内的所有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物理量和单位
介绍了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国际单位制、国际标准前缀及其换算等内容。

第二章运动及其描述
介绍了质点的直线运动及其图像的表示方法、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其计算方法等内容。

第三章力及其作用
介绍了力的定义、力的计量以及力的合成分解等内容。

第四章压强与浮力
介绍了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浮力和浮力的原理,并运用原理解释水上漂浮和水下潜水等现象。

第五章动能与简单机械
介绍了动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守恒定律和应用。

并简单介绍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概念。

第六章能量的转换
介绍了物体的势能和动能、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分析了摩擦热、减震器、绝缘材料等实例。

第七章温度和热量
介绍了热现象、温度的概念、温度计及其读数方法,热量的概念以及热量的计算等内容。

第八章热传递
介绍了传热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和传热规律,并结合实例介绍了保温杯、冰箱等生活中常见的应用。

第九章机械功和机械效率()
介绍了功的概念、计算公式,简单机械的效率,及其应用等内容。

结语
本文精编版的出现,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有效地了解物理知识点,有助于考试,并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济南版一、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生命的组成单位,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构成部分。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组成的。

细胞的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种细胞器的协同作用完成的。

二、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按照系统发生学原理,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生物的分类可以从口型、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进行分类。

生物学家在生物分类的基础上,可以对不同类群中的物种进行各种性质和规律的探究。

三、生理活动与环境适应生理活动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过程的综合体现。

生物体在大量的环境适应实践中不断进行生理活动的变化。

其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体内平衡调节等都是生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四、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是指生物在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后,制造出新的后代来继续生命体系。

生物的发育过程也是生命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的发育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生化过程、遗传规律、细胞分裂等。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的内部构造也需要根据生长时期不断发生变化。

五、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包括个体、群体、地理和全球尺度上的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圈等。

此外,生态学也可以提高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为解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六、人体生殖与性别教育人体生殖是指人体内部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包括女性卵巢和子宫、男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等。

性别教育是一种教育,它主要是向人们传达性别正直、性别意识的强化。

性别教育不仅关注生理生殖方面的问题,还涉及了人际交往、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

七、疾病的成因、防治及预防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生化都会随着年龄、环境和基因的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

疾病的成因包括了感染、遗传、环境等多个方面。

预防疾病则包括了各种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疾病的风险。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济南版的总结。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七上全册知识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1)新陈代谢(包括:营养、呼吸、排汗等)(2)生长和发育;(3)繁殖后代;(4)遗传和变异;(5)应激性;(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7)生物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2.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不是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6.破坏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7.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8.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经常多法并用。

9.巴斯德实验:(1)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它们来自空气。

(2)这是(对照)实验,其中普通烧瓶是对照组,曲颈瓶是实验组。

(3)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其变量是(微生物)。

(4)该实验成功之处在于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

(5)曲颈瓶的巧妙之处:只能空气进入,微生物无法进入。

10.辨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课本15页图)11.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二者区别:有无螺纹12.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13.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有两个:遮光器和反光镜14.光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光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15.对光有哪四步:课本15页下方16.观察时如果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17.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的关系:相反18.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较大)、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19.视野中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20.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2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2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染23.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24.如何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必背知识清单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必背知识清单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必背知识清单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尽管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形态大小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生命现象。

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①具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最基本的特征);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③成熟的生物个体能繁殖后代;④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⑤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属第三章内容)注意:(1)能运动、生长的不一定都是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以上基本的特征。

例如:不断长大的钟乳石、珊瑚属于非生物,珊瑚虫属于生物。

(2)病毒是唯一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

举例:①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③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影响环境)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能影响环境)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

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整体。

2.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1.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

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3.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正确性回答。

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

4.生物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济南版)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济南版)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七上)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具有现象(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生物能(如黑豆苗不断长大)和(如小麦开花结果)。

3.生物具有(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现象。

4.生物具有,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

5.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三、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

四、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叫生物圈。

1. 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的下层,整个,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五、栖息地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愿因是全球人口数量以及人类对资源的和。

四、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如右图)(1)能够放大物像的结构有[①] 和[④](填序号)。

(2)[①]与[④]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④]有而[①]没有。

(3)当外界光线较暗时,应调节[ 10 ] 反光镜 ,选择镜,或转动[ 7 ] 转换器,选择光圈。

(4)能够使镜筒升降的结构有 9 和 11 (填序号),其中升降幅度较大的是[ 9 ] 粗准焦螺旋(5)调换物镜的结构是[ 3 ]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左手托住。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侧,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升、转、看、调):转动,使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

把一个较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七年级上册生物济南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济南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济南知识点生物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属于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生物对于人类来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开发新的药物、研发新的农业品种、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七年级生物济南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生物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最早的生命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 由希帕克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学者开创。

现代生物学则始于20世纪之前的经验科学。

二、生命起源和演化1. 生命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定的答案,但普遍认为,生命是从无机物组成的有机物开始的。

2. 生命的演化:现实生物形态多样,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生物的体型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生命物质基因不同,基因信息又可通过变异或重组等方式产生巨大差异。

三、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结构:细胞被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内的三个部分所组成。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整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以其功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证:包括供给能量、获得养分、进行代谢、增殖和转移信号分子等。

四、常见生命现象及其原因1.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内在呼吸作用,将养分转变成能量来驱动生命活动。

2. 消化吸收:生物通过一定的消化吸收作用,将食物中所含的养分转化为所需的物质。

3. 生长发育:单细胞生物除外,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有生长发育的过程。

这一过程,与生物体内调节化合物的分泌有关。

五、生物分类学生物学家将所有生命物体总结成了一份清晰的分类目录,以便于认识和研究。

它分成了五个级别,由广义的种类到狭义的种类。

六、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由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的改变等因素,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不小的威胁,大量生物物种消失。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环境意义。

七、遗传与进化1. 生物遗传学:细胞分裂时的遗传信息保留和传递是遗传学要研究的重点。

基因是最基本的一种遗传物质,它决定了生物体质量和性状。

2. 进化论:进化论认为,生命在漫长的过程中,在变异和选择的作用下,从单细胞生物演变成多细胞生物和物种,从而形成了现有世界中所有的生物体和物种。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第一至十二章知识点复习资料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第一至十二章知识点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B、生物体都能够由小长大;C、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D、能生殖;E、能遗传和变异;F、具有应激性;G、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

3.生物的类群:A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B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5.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6.生态因素的判断:蛇晒太阳----温度,潮湿温暖地区比干旱地区生物多----水分,苹果树不宜在南方栽种——温度。

7.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8.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工业、医药卫生和环保工作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1.显微镜:⑴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⑵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⑶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⑷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因此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⑸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找到物象;⑹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物象更清晰。

2.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为动物细胞滴0.9﹪的生理盐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盖盖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

3.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4.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

5.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从显微镜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身边的生物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的二.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②生长发育③繁殖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三.区别生物与非生物:有无生命现象(即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圈与栖息地1.生物圈: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叫做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范围从海平面以下约10公里到海平面以上10公里。

2.生物圈为生物提供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应。

二.栖息地1.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2.在不同的栖息地,有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3.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4.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巴斯德实验的成功在于设计了一个烧瓶(防止细菌入侵)。

巴斯德的实验证明,肉汤的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

二.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设计控制实验、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数量不能只有一个。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如:黑豆幼苗不断长大;小狐狸长成大狐狸。

3.繁殖后代如:母鸡产卵;母猫生小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小猫的毛色和母猫的毛色相同。

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小猫的毛色与母猫的毛色各不相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植物的根向地生长;壁虎逃命时掉尾巴;6.适应并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肥厚多汁;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鸭的趾尖长有皮肤构成的蹼;猫头鹰的脚长有钩爪;啄木鸟长有尖嘴;北极狐的耳朵短小,沙漠狐的耳朵长大。

生物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细菌分解枯枝落叶;植物光合作用是大气中的氧含量增加,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

环境影响生物:(阳光)兰花春天开花,荷花夏天开花,菊花秋天开花,梅花冬天开花;(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来江水绿如蓝(绿,指藻类植物);春江水暖鸭先知;秋季大雁南飞;(水分)雨露滋润禾苗壮;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空气)水淹没的种子不会发芽;(土壤)肥沃土地上的植物生长质量好,贫瘠土地上的植物生长质量差。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二、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精编版
1. 介绍
本文档是针对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知识点精编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2. 内容概述
本册地理知识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自然地理环境
- 大气中的水分
- 海洋
- 湖泊
- 河流
- 山地
2. 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经度和纬度
- 地球表面的特点
- 地球和地图的关系
3.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地貌
- 气候
- 植被
4. 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
- 地球的气候带
- 世界的地貌
- 世界的植被
5. 地理信息技术
- 地图测量
- GIS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 GPS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3. 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掌握地理知识,建议同学们:- 定期复课本内容,加深记忆;
- 制作思维导图,整理地理知识;
- 多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精编版,包括自
然地理环境、地球与地图、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世界的自然地理
环境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研
究和复,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

请注意,本文档内容可能会有后续调整和改动,请以教材为准。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济南版济南地理知识点济南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中部地区,是山东省的省会。

以下是七年级地理课本上关于济南的知识点:1. 地理位置济南地理坐标为北纬36°42′3″,东经117°0′6″。

它位于横跨中国东部的黄河中下游平原之中,东临渤海,南接江苏、安徽两省,西北接河北省,西南临河南省。

2. 自然地理济南地势较为平坦,但是其东部以山地为主。

济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济南有许多河流,其中以黄河和济水河最为著名。

这些河流不仅为济南带来水源,而且还让济南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部分。

济南气候温和湿润,夏季最高气温为29℃左右,冬季平均气温为0℃左右。

由于位于河南省的南部,济南在春季和秋季有着明显的气候特征,而这些季节对于旅游和户外活动来说是最为适合的。

3. 人文地理济南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化城市之一,而这一点从它的地名也能够看得出来。

济南这个名字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故事:齐桓公问杜周“吾心有事,我不知所措,以谁可以从我?”杜周说道:“君有仁心,应该找至人高子。

”高子到齐国后告诉齐桓公:“山东有口井,有上下凝之泉,每于汶水旁有野人戏于水中,其必降雨,吴王是备而后起,所以子胥曰‘必涉淮九苹,过济而南乃可’。

君师出东门行南道,至西门汶水之上,然后渡汶水,便可胜也。

”齐桓公按照高子的指示找到了口井、上下凝泉,渡过汶水并取胜,因此他把城池这里称作“济南”。

济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激情充沛的现代文明。

作为山东省的中心城市,济南是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济南的文化包括书法、绘画和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都能够在济南的博物馆和画廊中找到。

总结以上是七年级地理课本关于济南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济南在自然和人文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特点。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点,在旅游、文化和商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数学济南版七年级上知识点

数学济南版七年级上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

它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奠定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数学济南版七年级上学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整数与有理数整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数字。

它们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我们最早学习的数学运算。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有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例如1.5和-0.25。

2.分数与小数分数是表示整体被分成几等份的数。

它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出来的等份,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等份。

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它可以用十进制表示。

例如,分数2/5可以写作0.4。

3.百分数百分数是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比例。

它由百分数基数和百分号组成。

例如,50%表示50百分之一,即等于0.5。

4.整式与方程整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代数表达式。

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整式。

解方程就是找到使得方程成立的变量的值。

5.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形如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逆运算、移项和整理方程等。

6.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一种四边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具有相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7.计算周长和面积周长是封闭图形边界上的长度总和。

面积是封闭图形所占的平面区域。

计算周长和面积是我们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技巧之一。

8.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一种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它的底边是斜边的一半。

计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公式。

9.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具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

它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关系被称为勾股定理。

10.有关比例的计算比例是一种表示两个数之间关系的方式。

我们可以使用比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找到相似图形的对应边长或计算物体的放大比例。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济南版此篇文章将为读者总结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济南版,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回顾学过的知识,同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一、语文1. 文言文阅读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板块。

要想在这方面取得好的成绩,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如注重词语和句子结构的理解,较长的句子可以尝试分段理解。

此外,多练习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

2.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也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写一些常见的应用文,如请假条、感谢信等。

因此,要对常见的应用文格式和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并注意书写规范。

二、数学1. 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是七年级上册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需要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相邻角、对顶角、同位角、余角等等。

同时,也要掌握计算这些角的大小的方法,如计算内角、外角。

2. 数的分类数的分类是七年级数学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板块。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需要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概念和转换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分数的四则运算。

三、英语1. 基本语法在七年级上册英语中,学习基本语法是十分重要的。

这其中包括了一些基本的时态、语态、语法结构和句型等。

要想掌握好英语语法,建议多听多说多写,尝试理解和应用语法知识,积累一些语言表达中常用的词汇和短语。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英语中比较重要的板块,也是需要大量练习的一个方面。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文章的主旨、段落的大意、句子的组合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同时也要注意对生词和难点进行查阅和翻译。

四、历史1. 古代文明与中华文化七年级上册历史中,我们需要学习古代文明与中华文化。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需要了解古代各种文明的兴起、发展和影响,并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国传统节日和文艺等等。

2. 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另一个重点。

2024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重点基础知识

2024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重点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重点基础知识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最基础) 、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应激性、适应性并影响环境。

2、科学探究可分为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六个环节。

3、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等。

推理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形式。

4、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5、(1)显微镜的结构中,放大物象的结构:目镜、物镜。

(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遮光器、反光镜;(3)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4)物象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6、物镜有螺纹,长的是高倍镜,短的是低倍镜。

目镜没有螺纹,目镜长的是低倍镜,短的是高倍镜。

7、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放大、倒立的像;当物像偏右上方时,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使物象到视野中央。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高光线越暗 ,倍数越低光线越亮 ,视野范围越大。

污点有可能在目镜、物镜、装片上。

9、(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步骤:擦、滴、撕、展、盖、染。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步骤:擦、滴、刮、涂、盖、染。

(3)第二步滴的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滴生理盐水的目的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

染色用的是碘液。

(4)盖盖玻片的方法: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地是避免产生气泡。

10、(1)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与动物细胞比,洋葱表皮细胞多的结构:细胞壁、液泡。

11、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2)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5)线粒体:呼吸作用主要的场所;(6)液泡:贮存物质的主要场所。

(7)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不易看到的是细胞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源,视野黑暗。
第一单元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
1.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举例 P23
注意: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细胞内有马蹄形(或称为“ U形”、“杯状”)的叶绿体。
四、视野问题:
1. 调节光线:①可调节遮光器上的光圈(外界光线强,用小光圈)②转动反光镜(外界光线强用平面镜)
2. 看不到明亮的视野 :a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b 光圈未对准通光孔 c 反光镜未对准光源(或角度不对) d 环境
光线太暗,用了小光圈或平面镜
3. 能看清细胞核,但是看不见液泡:因为光线太亮,如果要看清楚液泡就要调暗视野,即改用小光圈,平面
存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4、栖息地破坏的原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5、栖息地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5 分钟)
1、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2、巴斯德提出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肉汤本身还是空气?
做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来自于空气。 巴斯德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曲颈瓶的妙处是既保证了空气进入也阻挡了微生物的进入 巴斯德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转动反光镜找到明亮视野。 ③安放装片 ④观察:(调焦两注视 )a 从侧面注视物镜, 双手同时转动粗准假
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距玻片 2 毫米处,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b 左眼注视目镜,转整理和存放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2 分钟)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下层 、整个水圈、岩石圈的 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上以下各约 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 100米和海面以下 100 米的范围内。
10 千米。但绝大多数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 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3、有生物生存的场所叫栖息地, 不同的土壤类型、 温度、湿度决定了栖息地的类型不同, 不同的栖息地中生
第三、显微镜的五大考点 :
一、倒像问题:
1.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①F 的倒像为 (
)、bpdq 的倒像是 (
)②将
视野中的左上角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③草履虫往视野的右上角逃跑,若要看清
草履虫,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④在视野中发现一污点,将玻片向左上移,发现污点移向中央,则污
奎文实验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使用时间: 2015-10-30
编制人 :初一生物组
审核人 :
审批人 :________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班级
组别
姓名
评价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3 分钟)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1. 现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 细胞 构 成。
本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实验组是曲颈瓶,对照组是直颈瓶。
3. 科学探究的过程大致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 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
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4. 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8 分钟 )
2. 生物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 基本特征 :①新陈代谢(包括摄入营养、排出废物、呼吸等,是 最基本 的特征,
也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区别)②生长发育(如种子萌发)③繁殖(如开花结果)④ 遗传变异 ⑤应激性⑥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⑦既可适应环境亦可影响环境 3. 巩固提高第一题 (重点掌握):朵朵葵花像太阳——应激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繁殖和遗传, 雨露滋润 禾苗壮——生长、新陈代谢、环境影响生物,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变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 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鸭蹼、仙人掌的针状叶——生物适应环境
镜。
4、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 当他调节细准焦螺旋时, 视野中有一部分细胞看得很清楚, 另一
部分细胞较模糊,这主要是由于标本厚薄不均
6、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 在低倍物镜下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物像, 但换成高倍物镜后, 物像不见了,
原因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五、污点问题
视野中有污点,只能是在物镜、目镜或玻片上。
第四:
1、几位同学围着实用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是黑暗的,因为同学将光线挡住,进入镜筒的光线过少。
2、把一片树叶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不到物象的原因是: 树叶太厚, 光线无法透过。(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3、一位同学观察到物象后, 把显微镜移动给同学看, 却什么也看不到, 原因是显微镜移动后, 反光镜为对准
第一:显微镜的结构(结合图记忆)分为① 光学结构 :反光镜(平面镜和凹面镜) 、目镜物镜(起放大作用
的部分,最重要的部分)②机械部分和调节部分(特别注意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写法, 通光孔的大小 是不可变的 ) 第二:使用步骤( 结合课本熟记于心 ):①取拿安放(课本) ②对光 (对光四部曲):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点在视野的左上方。
二、放大倍数问题: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 若放大倍数为 n 表示长或宽各放大 n 倍。
3. 目镜越短 , 放大倍数越大 . (反目成仇)物镜越长 , 放大倍数越大 . 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特别注意目镜物镜的
画法,自己画出来(

三、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问题:
1. 步骤: a 选择需要进一步观察的对象, 并移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c 若视野太
暗, 可增大光圈 , 或转动凹面反光镜得到适宜的亮度。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到看到清晰的象。 ( 注意不要动粗
准焦螺旋 )
2、调成高倍镜后的变化: 细胞个体变大,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视野范围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