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江雪》这首诗。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描述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学地位。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历史背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并感受古典诗词的美。

学生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作者柳宗元的生活背景和文学地位。

解释诗文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

2.2 诗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文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2.3 诗文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诗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3.2 朗读与讨论:学生分组朗读诗文,互相交流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3 解析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意义和主题。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4.2 诗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诗文解析: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一首与《江雪》相似的诗词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

5.2 创作练习:学生可以尝试仿写一首类似的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3 文化传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化,参观博物馆或文学遗址,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江雪》原文及相关注释。

6.2 辅助材料:有关《江雪》的背景资料、作者柳宗元的介绍、诗词鉴赏方法等。

6.3 媒体资源:与《江雪》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如诗词朗诵、解读等。

《江雪》教学案例(精选16篇)

《江雪》教学案例(精选16篇)

《江雪》教学案例(精选16篇)《江雪》篇1环节一:师:同学们,小声地读读诗,再仔细看看插图,思考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可以写写你的体会。

(学生小声读诗,看图,思考)师:现在就请大家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的是千座山上的鸟都飞走了,万条路上的人都没踪影了。

师:大家同意吗?生:我觉得就是的,这幅图上就是看不见山上的鸟,也看不见路上的人。

师:看来你不仅会读诗,你还会结合图来理解。

那么在这幅图上你们又看到些什么呢?生:看到了山,看见了船,还看见了一个人。

生:我看见叶子上有厚厚的积雪。

师:谁能有条理地说说呢?生: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江面上有一条小船,船上有一个老人在钓鱼,远处的山隐隐约约。

生:老师,我觉得山不是隐隐约约,而是被雪覆盖了,到处一片白茫茫。

师:从何而见?生继续:只要看看叶子上和船篷上那些厚厚的雪,而且此时雪没有停,还在继续下着。

由此可见,山被雪覆盖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还爱思考,真了不起!那么雪仅仅覆盖了山吗?生争先恐后答道:还有小路。

师:那你理解了“万径人踪灭”的意思么?生:路上被积雪深深地覆盖着,没有了人的足迹。

评析:能恰当运用插图理解诗意。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老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插图资源”,由图入诗,感知诗句,理解诗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边读诗边看插图,将诗与图结合起来,理解诗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结合文本的插图,理解了“千山鸟飞绝”的“绝” 看不到一只鸟;知道了“径”是“小路”,感受了“万径人踪灭”的场景;同时插图中只有一条小船,一个老人在钓鱼的画面,让学生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景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所有这些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的利用了文本的插图理解的,这远比学生看着生涩的词义解释要形象、生动的多,也更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雪》教案优秀10篇

《江雪》教案优秀10篇

《江雪》教案优秀10篇《江雪》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设计特色】在关键处提问,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

2、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

2、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把课文读正确(这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检查。

)3、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2、板书“注释”。

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

(五年级的课文中第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

“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

你感受到了什么?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

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

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江雪》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古诗《江雪》的意境感悟。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准确理解。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江雪》的图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3. 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授课顺序、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课堂练习等进行设计。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江雪》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作者:简介柳宗元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风格,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3.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江雪》,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4.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表达技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感悟意境:通过讨论、想象,让学生感受诗中的雪景之美,体会作者的心情。

七、教学内容:1. 诗歌基本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与描绘。

3. 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分析。

八、课堂练习:1. 翻译诗句:让学生翻译并解释诗中的重点句子。

2. 填空练习:根据诗句内容,填写缺失的词语。

3. 创作练习:模仿《江雪》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九、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江雪》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十、课后作业:1. 熟读《江雪》,掌握生字词。

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古诗《江雪》优秀教案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精选10篇)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2、抓住诗中“千”、“万”、“孤”、“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过程:一、揭题、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我们来欣赏这几幅图,想想这是哪首诗描绘的场景?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三首诗的插图。

看到这幅图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进行吟诵。

2、观察一下这三首诗分别是写哪些季节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三幅画就是三首诗,走过了春夏秋,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看看冬天又是怎样一幅画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江雪)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

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江雪》诗歌教案

《江雪》诗歌教案

《江雪》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雪》一诗,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分析《江雪》一诗,领悟诗歌的意境。

2.学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际到户外欣赏雪景,引发学生对雪的兴趣。

2.请学生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学习(25分钟)1.教师朗读《江雪》一诗,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提取诗歌的主题。

第三步: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江雪》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个人创作(2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雪的感受和理解,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鼓励学生用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各组选择一两首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并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收集学生个人创作的诗歌,评价其表达能力和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延伸1.在学校或户外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诗歌才华。

2.组织学生参观诗词相关的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备注: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江雪》一等奖教案 3篇

《江雪》一等奖教案 3篇

《江雪》教案篇1【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背古诗入课题我们曾背诵过许多诗如描写春天《村居》,描写秋天《枫桥夜泊》,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的诗,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

出示雪景图,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读诗初步感悟诗意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教生字新词:在古诗中有几个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师读一读。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这就是蓑衣,读(蓑衣),因为蓑衣使用席草编成的,所以蓑是“草字头”。

这就是斗笠,读(斗笠),因为斗笠是用竹子编的,所以是草字头。

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雨衣、雨帽。

再跟老师读一读。

那蓑笠翁又是什么意思呢?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读准读通。

4、指导朗读古诗:指名读。

教师提示:读古诗节奏也很重要。

教师再次范读,提示节奏。

指名读(3~4人),小组读,齐读。

三、说诗景,悟诗意,学诗句。

1.古人说过:诗中有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

请你细细地读读诗,再根据诗讨论讨论,如果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画上都有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解释,径是小路,绝:绝迹,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人踪:人的踪影)2.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

2)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

为什么没有?(引出绝和灭)。

3)如果没有这一绝一灭,会是什么景象呢?指名读:千山鸟飞,万径人踪。

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景象真是。

4)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一绝一灭就成了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读。

江雪教案(优秀2篇)

江雪教案(优秀2篇)

江雪教案(优秀2篇)《江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

2、诗文赏析学会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通过阅读与品味深入领会文本,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在语言学习和鉴赏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说明:诗歌通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对诗歌的鉴赏实际就是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

本文赏析先从解读诗歌的常识开始,利用想象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的形象,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到的部分补充出来。

再利用背景资料,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

重点是学习第四节细致地赏析方法,这是作者赏析文字中最见功夫的部分。

教材的示范,旨在通过阅读探讨、思考对话等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把握内容,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

针对本诗歌的艺术特色,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进行对比、联想,点染、放大,运用电影术语进行细致入微的赏析,在阅读中需要用心体会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找文中关键句理清作者赏析诗歌的基本思路。

2、难点:深入文本,在对具体段落、词句的品读中,体会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通过对比、联想,点染、放大等方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

说明:本文篇幅较长,针对九年级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抓关键句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还是不难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阅读思考活动的时空、同时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评析的深刻之处。

本文难就难在作者细致的评析诗人艺术匠心上: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进行对比、联想,点染、放大等方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这种专业的评析距离学生较远。

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本读懂内容并进而学得其法。

思路点拨通过预习柳宗元的简介,可以更好的理解文中背景资料的作用。

通过抓关键句,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

通过圈划、交流和归纳,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然后指导学生仿写,学习并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提高鉴赏能力。

《江雪》优秀教案

《江雪》优秀教案

《江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江雪》这首诗。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江雪》的背景及诗人柳宗元。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代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逐句解析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意境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表现的画面。

4.情感把握(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江雪》。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及读后感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江雪》的理解程度,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1.千山:形容山峦众多。

2.鸟飞绝:鸟儿都已飞走,形容寂静。

3.万径:形容道路众多。

4.人踪灭:人们的踪迹已消失,形容荒凉。

5.孤舟:一只小船。

6.蓑笠翁:穿着防雨衣、戴着斗笠的老人。

7.独钓:独自垂钓。

8.寒江:寒冷的江水。

9.雪:下雪的天气。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柳宗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许多唐代的诗歌,大家能回忆一下,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生1:我记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2:我还记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江雪》这首诗的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分析并欣赏《江雪》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能够默写《江雪》全诗。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习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江雪》全诗。

2.2 教学重点:《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3 教学难点:理解《江雪》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欣赏和分析《江雪》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江雪》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江雪》,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学生默写《江雪》的能力。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江雪》的默写准确性。

学生对《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深度。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清晰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江雪》的文本。

与《江雪》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注释。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片和文本。

音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音乐。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演绎《江雪》。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结合《江雪》的内容,创作一幅相关的绘画或手工艺品。

6.2 教学实践:学生准备诗歌朗诵,并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合作完成绘画或手工艺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第七章:作业与延伸7.1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江雪》的作文,可以是抒发自己对诗歌的感受,或者是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想象和创作。

中班《江雪》古诗教案

中班《江雪》古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江雪》这首古诗的大致内容,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背诵《江雪》。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江雪》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古诗中的意境,激发幼儿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江雪》古诗文的朗读录音。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3. 教具准备:与《江雪》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江雪》这首古诗,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古诗讲解: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江雪》,并对古诗中的意思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诗文内容。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与《江雪》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诗中的景象。

4. 朗诵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古诗朗诵练习,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江雪》古诗中的意境。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江雪》古诗的朗诵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2.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与《江雪》进行对比,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3. 家长鼓励幼儿分享学习《江雪》的感受,增进亲子交流。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朗诵等方面的表现。

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学习《江雪》的感受。

3. 幼儿自我评价: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学习《江雪》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江雪》古诗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诗中景象的理解。

2. 开展《江雪》古诗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朗诵能力。

3. 邀请家长参与《江雪》古诗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古诗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江雪》的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

2. 讲解《江雪》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景色描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活动:1.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江雪》的作者柳宗元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听故事,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景色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心中的江雪景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江雪》景色描绘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诗句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江雪》的诗意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逐句解析《江雪》的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分析《江雪》的韵律和节奏。

3. 探讨《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逐句解析《江雪》的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诗句。

3. 教师分析《江雪》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4. 学生分组讨论《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诗句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江雪》韵律和节奏的感受能力。

3. 学生对《江雪》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运用《江雪》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2. 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进行写作。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江雪》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如描绘一场雪景。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进行写作,如使用对仗和排比等手法。

4.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意象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江雪》教案

小学《江雪》教案

小学《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雪》。

(2)理解《江雪》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解读《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雪》。

2. 理解《江雪》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1. 理解《江雪》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意象。

2. 深入解读《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江雪》的诗意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简单介绍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江雪》,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讨论诗句中的生僻词汇和意象,教师进行讲解。

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从意境、情感等方面深入解读《江雪》。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5. 应用拓展:(1)学生尝试创作以“雪”为主题的诗歌。

(2)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江雪》的背诵情况和诗歌解析。

3. 诗歌创作与表演:评价学生在应用拓展环节的诗歌创作和朗诵表演。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江雪》的诗意画面、柳宗元的生平介绍。

2. 教材:《江雪》原文及注释。

3. 参考资料:关于《江雪》的解读、柳宗元的其他作品。

4. 学习工具:词典、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六、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江雪》的动画或图片、柳宗元的简介、相关的背景音乐等。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进行想象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 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1. 学会生字词。

2. 运用古诗进行想象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古诗《江雪》的全文。

3. 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2)简要介绍诗人柳宗元及其作品《江雪》。

2. 新课教授:(1)让学生朗读古诗《江雪》,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解析古诗内容,讲解生字词。

(3)分析诗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体会。

3. 巩固练习:(1)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让学生进行古诗填空练习,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描绘诗中的景象。

(2)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5. 创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古诗《江雪》的内容,进行自己的创作。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画笔表现诗中的景象。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古诗《江雪》。

2. 完成生字词练习。

3. 提交创作练习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生字词掌握、背诵情况和创作作品的创意及表现力。

《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雪》。

(2)理解《江雪》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江雪》。

(2)理解《江雪》的诗意和意境。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江雪》的诗意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注释、译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江雪》,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2)查阅相关的生僻字词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图片,引发对诗的兴趣。

(2)简单介绍诗人柳宗元和诗的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江雪》。

(2)鼓励学生背诵诗文。

3. 翻译与解释:(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字词和句子。

(2)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诗的意境和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和理解。

5.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书写对《江雪》的理解和感悟。

(2)选择其他的古诗词进行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江雪》的理解和感悟的书写,检查学生的阅读和分析作业。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讨论和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江雪》的诗意、意境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江雪》教案19篇《江雪》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感悟诗人孤傲不屈和不愿同流合污的个性。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

3、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古诗的写法,理解江雪的意境。

课前交流:1、之前没见到老师前,有没有想过老师是什么样子?现在看到了,有什么印象?2、现在是什么季节?说到冬季哪些词语跳到你的面前?喜欢冬天吗?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课堂流程:一、激趣导入,初读诗句1、(课前聊“钓鱼”)刚才,我们聊到了钓鱼。

谈到钓鱼,我想起了一本书,想到了一个人,这本书就是——《封神演义》。

书中有一个特别聪明,特别令人敬重的人,他就是姜太公。

有这样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根据这个故事还创作了一首诗《渭上偶钓》: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2、简介《渭上偶钓》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中也有一个老渔翁,他又在钓什么呢?4、板书:江雪。

自读诗歌。

5、指名读诗,相机讲解“蓑、笠”。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7、学生齐读。

二、想象画面,解读诗意想象画面:1、板书: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精巧的画)2、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将诗读成一幅画!3、指明全班交流。

4、想象画面,齐读。

体会环境寒冷凄凉:1、说说看,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了什么感受?2、诗里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寒冷和凄凉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聚焦一、二两句。

3、引导理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引导理解“绝”“灭”的表达效果。

4、通过朗读读出理解。

三、知人论诗,体会情感1、诗读到现在,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孤独的老人吗?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联系生活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2、老师还有个问题,是真的有这样一个老渔翁独自一人在这样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吗?如果有,他是谁?他又在钓什么?我们来看看柳宗元的生平,相信大家有新的见解。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把握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推测和想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从诗中领悟到坚守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领悟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诗中的意象,推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江雪》的图片、音乐等。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为新课做好铺垫。

(2)通过展示《江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景物描写。

2. 朗读古诗:(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江雪》。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句:(1)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古诗的意境。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5. 应用拓展:(1)引导学生从诗中领悟到坚守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布置课后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词,背诵古诗《江雪》。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江雪》教案(精选14篇)

《江雪》教案(精选14篇)

《江雪》教案(精选14篇)《江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生字(孤),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为学生补充诗人创作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4、体会诗人柳宗元借《江雪》这首诗,寄托自己万分孤独,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诗:刘禹锡的《望洞庭》,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二、揭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幅图画,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江雪》。

(生齐读题目—江雪)2、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读诗题。

你能从诗题中感受到怎样的画面呢?(生闭眼读:江雪,江雪,感受画面)(生1:江面上雪花飞舞;生2:江面上大雪纷飞;生3:辽阔的江面上飘舞着鹅毛大雪……)3、师:雪是美的,是大的,是晶莹剔透的,令我们浮想联翩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题目。

(生齐读题目)三、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师:题目,我们可以读出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诗我们又可以读出一幅怎样的画来呢?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出示诗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指名读:生1读,生2读,全班齐读。

(评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理解有关带点字意思:“径、绝、踪、灭、孤、蓑、笠”。

1)“径”什么意思?(小路)“万径”什么意思?是一万条小路吗?(所有的小路,许许多多的小路。

这是虚指。

)跟“万径”相对应的一个词是——“千山”,什么意思?是一千座山吗?(是所有的山)这里的“千山”“万径”都是夸张的说法,是虚指。

2)“绝”什么意思?(绝迹,不存在。

)“灭”呢?(尽,灭绝,消失,不再存在。

)“踪”什么意思?(脚印,踪迹,踪影。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江雪》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二、学习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

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江雪教案(通用5篇)

江雪教案(通用5篇)

江雪教案(通用5篇)江雪篇1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蓑衣。

笠: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

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

教学目标:1、理解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及春日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感受柳宗元孤傲不屈的品质。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古诗意境的体会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喜爱古诗,热爱中国文学。

设计特色:以情动人,以心会文,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让时空不再成为距离。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营造氛围:感知词语的温度1、谈话:孩子们,今天冷吗?让我们真正的感受一下寒冷吧!2、感受词语的“冷暖”:出示“雪”,让孩子们谈谈感觉到了什么?交流所搜集到的关于冬天的。

3、出示课题、引至古诗:出示“江”并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唐朝,去欣赏那一场雪景。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冬天”的成语,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了解学情,同时,对感知“词语冷暖”及后面的诗意都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整体感受,理解诗意: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1、轻读古诗:通过轻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大概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教学案例
环节一:师:同学们,小声地读读诗,再仔细看看插图,思考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可以写写你的体会。

(学生小声读诗,看图,思考)师:现在就请大家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的是千座山上的鸟都飞走了,万条路上
的人都没踪影了。

师:大家同意吗?生:我觉得就是的,这幅图上就是看不见山上的鸟,也看不见路上的人。

师:看来你不仅会读诗,你还会结合图来理解。

那么在这幅图上你们又看到些什么呢?生:看到了山,看见了船,还看见了一个人。

生:我看见XX 上有厚厚的积雪。

师:谁能有条理地说说呢?生: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江面上有一条小船,船上有一个老人在钓
鱼,远处的山隐隐约约。

生:老师,我觉得山不是隐隐约约,而是被雪覆盖了,到处一片白茫茫。

师:从何而见?生继续:只要看看叶子上和船篷上那些厚厚的雪,而且此时雪没有停,还
在继续下着。

由此可见,山被雪覆盖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还爱思考,真了不起!那么雪仅仅覆盖了山吗?
生争先恐后答道:还有小路。

师:那你理解了“万径人踪灭”的意思么?
生:路上被积雪深深地覆盖着,没有了人的足迹。

评析:能恰当运用插图理解诗意。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
诗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老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插图资源”,由图入诗,感知诗句,理解诗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边读诗边看插图,将诗与图结合起来,理解诗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结合文本的插图,理解了“千山鸟飞绝”的“绝看不到一只鸟;知道了“径”是“小路”,感受了“万径人踪灭”的场景;同时插图中只有一条小船,一个老人在钓鱼的画面,让学生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的情景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所有这些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的利用了文本的插图理解的,这远比学生看着生涩的词义解释要形象、生动的多,也更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环节二:
师:那大家来读读第二句,你读懂了什么?可以小声地交流一下。

生读第二句,交流所得
师:谁来说说看?
生: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师:你说得没错。

那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么?生:在这大雪天,老翁怎么还在那儿钓鱼呢?
师:你问得真好,大家有答案么?
紧接着,我出示柳宗元的写这首诗的背景材料:柳宗元21 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

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

《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小手立刻举起
评析:能补充背景资料感受诗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琳琅满目,纷繁复杂。

这些背景资料在古诗词教学中可
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作者在古诗词中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在《江雪》这首诗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中蕴含的诗情,补充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特别着重介绍了作者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学生了解了作者是在一种报国无门,心情极其难过,悲愤的心情下写下的这首诗,就不难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原因了。

同时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长期的这样教学古诗,会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首诗的知识,更是对学好古诗的一种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环节三:
生:老师,我想他可能心情不好,到安静的地方散散心。

师:那他为什么要独钓xx 呢?
生:他可能比较喜欢钓鱼。

生:我觉得他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态。

生: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

他在xx 孤独。

生:我觉得如果仅仅是钓孤独就不来这里了。

他应该是满怀希望,他在钓着属于他的快乐。

师:你有敏锐的洞察力,诗人虽然内心苦闷,可他没有绝望,你走进了诗人的内心,看见了他心中的阳光。

生:老师,大雪纷飞的冬天之后将会迎来春光明媚的春天,也许他是在钓
大家又一次地鼓起掌来
师:孩子们,作者在千万孤独之下,内心还是有着期待,这独钓寒江雪的期待境界多高啊!大家再次捧起书,带着这样的心情,带着对春天的期待读读这首诗吧!
评析:能走进诗人内心品悟诗境
古诗词的创作,是诗人、词人的经历感受、思想情感的文字化。

每一首古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这节课上,学生能品出作者内心虽孤独,但依然顽强不屈、凛然无畏、乐观向上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这也归功于本课的精心设计,从理解诗意到感受诗情到品悟诗境的教学流程,此时当然是水到渠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