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论文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
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将影响到今后几代人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育人这个任务。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不断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就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好教材。
饱经苦难的犹太民族能如此出色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犹太民族那种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祈祷和百折不挠,重视智慧,重视文化、精神教育的民族精神。
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领悟到只有保持我们民族每个个体优秀,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二、在教学中渗透树立人生观的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年龄、阅历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识别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所以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
在教授课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我让学生结合课后题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以讨论的方式,来探讨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同学们被保尔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的革命人生观深深震撼,纷纷表示要向保尔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
有句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作课前一分钟演讲时,我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中外名人怎样敬老爱幼、关心他人的故事,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尊敬师长的故事,岳飞、鲁迅等名人尊敬母亲的故事作为演讲材料。
让学生把听演讲后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写成读后感作为周记上交给我。
学生的周记一下子变得言之有物,而且感情真挚。
我把写得较有特色的若干篇周记张贴在墙壁上供其他学生观看借鉴,或者抽时间在课堂上让他本人读给其他同学听。
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也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以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爱家乡、爱党、爱人民是我们每位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感。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摘要:德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处理,顺势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
这是因为德育的内容是较为繁杂且丰富的,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育的特点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处理,顺势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的品德,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审视自身,从自我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思想、态度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
教师要多对自身的德行、修养进行锻炼和提高,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高贵的人格感染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以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膜拜的形象,成为学生的德育教材。
二、利用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爱国情怀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如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朝鲜战场上炮弹横飞的战争场面,随后让学生自己去对课文进行阅读和鉴赏。
经过品读,学生都对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他们激情澎湃,内心中涌出一股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随后,我对学生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这种精神还应该存在吗?我们应该利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呢?学生议论纷纷,都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讲了出来,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增强。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相互渗透论文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相互渗透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可见,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0引言语文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其实就像肥沃泥土中的沙土与水的关系,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可见,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我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和探索。
现将积累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1德育教育的教学渗透1.1在导语中渗透《皇帝的新装》一文讲的是皇帝爱穿新衣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最终在两个骗子导演的骗局中演出了一场荒唐的闹剧没穿衣服上街游行,落得被他的臣民耻笑的下场。
新授前,我先设计好了一个导语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曾子杀猪一天曾子一家去市场,儿子吵着要母亲买肉母亲舍不得骗。
他说,回家杀一头猪给他吃。
回家后曾子便磨起刀来妻子不解。
曾子说,在市场你不是允诺儿子要杀猪的吗?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不能失信于孩子否则将来怎么教育孩子呢?他妻子没法只好依了曾子杀了一头猪。
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曾子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顺势引导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们必须从小诚实守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看看一个国家的臣民没有诚信时这个国家会怎么样?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诚信。
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对诚信的认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22立德树人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提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正直叛逆期的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自由等,这些都会被周围所接触人群以及环境所影响。
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免学生走上错误的道路。
但是如果只是靠思想品德课程渗透德育肯定还不够,德育教育需要在每一个学科中渗透。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德育素养,为中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初中语文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学;德育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不光需要培养学生与人日常交往能力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做事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
初中学生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他们的学习中,让初中生少走一些弯路,对之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有效渗入到其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更加有针对性地去渗透德育知识,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会直接在行为习惯当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将学生自身修养提升。
这样的学生不光讲文明懂礼貌,还可以有规范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减少出现犯罪的可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如果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编者在千万篇文章中挑选出来的优质文章,处处都在透漏着德育和文化修养。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论文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论文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学到生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大都蕴含着很多为人处事的哲理,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点拨,渗透德育教育,以使德育之花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途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学习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在追逐速度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关系到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一、丰富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目标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我观察、思考、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不能游离于基础教学的活动之外,应寓于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中进行,使之与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编写学校黑板报,引导学生做好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与才能。
只有这样,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形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积极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体会我国的优良传统。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适时引导,才能让学生乐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比如《窗》一文描述了一个濒危病人给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的憧憬。
这篇课文特别感人,引人深思,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渗透论文
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渗透摘要: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
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同时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课堂教学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赫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已把德育推到了显著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思想状况的总体形式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动不动就打架斗殴,甚至逃学、出走离家。
一起又一起的事件让家长们束手无策,令老师们困惑不堪。
为什么一次小小的误解、批评,一点点委屈、烦恼,学生就产生如此过激的反应?我们中学的语文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厚实的底蕴,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做人的道理,也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结合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育时机,不能是脱离书本、脱离课堂的直白式、说教式,要在教学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做到天衣无缝、润物无声。
教师就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取得事半功倍。
诱导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的主人公对话,真正体会到文本中主人公高尚的品质,体会到作品所散发的芳香。
比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某人做了坏事,有个人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将那人也暴打致死行不行?”通过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的法制社会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人制社会,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正当的权益。
研究论文: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13746 学科教育论文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初中时代对于学生的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结合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精神层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初中语文教材对传统美德内容的体现文学作品是道德、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外优秀文化读物,通过教材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保证传统道德的延续与发展。
比如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教导勤俭节约的《训俭示康》、教人爱国爱民的《静夜》、教人立志勤学的《我的信念》……等教材内容的选择,能够体现真善美的传统道德,促进读者构建良好的道德观与世界观。
(二)、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具有共同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都是为了达到更美好的生活目标,为终身学习以及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语文表达技能与文学写作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享受幸福人生。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人,通过道德培养而能够与生活中的人和谐相处,做好生活、工作的提升。
语文教学能够为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也能够促进文学教学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处理德与智的关系,使语文能力与德育水平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对策(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德育教育当前的德育教育是延续千百年的伦理道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当前的道德已经逐渐完善,与传统的德育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现代的美德教育需要以现实发展为基础,以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看待德育教育,去芜存菁,保证现代德育。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主要伦常纲理,《论语》所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传统的道德是以忠孝礼仪信孝为主要内容,但是其中有些美德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的教学,即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其智力水平而进行的语文学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有关人格品位、思想意识、情感倾向等方面的教育,即为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提高其情操境界而进行的品德学的教育。
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本文从阅读、写作、听说三方面对对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进行了探究。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中学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将优秀的言语作品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样,才能形成孩子们对世界向往,对人类关注的自觉性。
1.诠释主题中渗透德育。
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
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的必然归宿。
在诠释主题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师必须把阅读的权利、诠释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
2.再把握形象中渗透德育。
文学作品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这些优秀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优美,心灵优美。
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可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使之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温柔美丽、教导有方;还有舍生取义的陈毅,热爱祖国的韩麦尔等。
阅读这些作品时,要善于从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感。
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并且促进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的高尚。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1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不仅可以使其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思想深化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
学生的作文可以反映学生看待事物的立场以及思想等特点,如果要写作优秀的作文,教师就需要着重在中心思想和作文立意的新角度上对作文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有其准确的判断力。
借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作文相结合的来教授,这样两者在互相渗透中达到互相影响的作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积极和乐观健康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写到作文当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又增加了学生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将自身意见和想法总结,将自身真实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加以引导,这样既能开发学生潜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对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一要高度重视批改的作文,二要对学生作文进行评点时,将健康的思想融入其中,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思想品质,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靠其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目的。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德育教育如果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手段为途径,正确树立德育思想,将书本上有关德育内容转变为教学知识,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学生思想当中。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育人”,一贯主张“文以载道”,“育人”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可见德育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较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性、思想观点、品德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陶冶作用。
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出现了错位,由于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教书”,却忽视了“育人”,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了一些偏差。
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讲授新课时,在导语中渗透有句俗语是这样讲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引入一个比较好的导语,那么学生可以迅速地被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感染了。
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二、作者生平中渗透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例如,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老舍先生居功不傲,把自己比作文艺界的一名小卒,日日操练在方桌和小凳之间,用笔作刀枪,热血洒在纸上。
还有杜甫、李白、韩愈、沈从文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都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如何充分地用好这些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搜集整理,不断积累。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融入德育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
本文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措施德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主导部分,是指导和调节各方面发展的内在力量。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所以青少年时期的德育非常重要。
一所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好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人才,关键在于教师。
语文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艺术形象鲜明生动。
语文教师如能运用自己高超的教育艺术和生动、灵活、卓有成效的教学形式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无疑是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初中语文属于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育责任有两个:一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二是进行德育教育。
这两个任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内容重新重视起来,开拓初中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育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其德育教育的价值。
因而,德育教育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上,成了语文教育的附带品,仅仅是政治强行附加在语文教育中的一种附属品。
这种问题通常表现为:教师在讲解课文中,总结概括文章的主旨,以此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做,这种讲述方法单调、空洞,只是一种低层次上的说教,脱离了生活实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课堂效果很差,老师教起来很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致。
初中语文教育不应该成为服务于政治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政治课的附属品。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在传授基本的语文常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共3篇)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共3篇)摘要:教学“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所以语文课堂上,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德育。
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方法在初中教学中进行“传道”方法很多。
经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教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有针对性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绿》,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2.可以通过充满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诗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做》,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3.还可以通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的文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好习惯。
如:《老山界》《金色的鱼钩》《草地晚餐》等。
二、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内容丰富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读书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性格,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
当然,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学生一定要有选择地去读,教师也一定要掌握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给出有价值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且及时加以指导,使他们真正地热爱阅读,主动阅读。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
“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
本文主要探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
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指语言、文字和文学。
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初中语文既有很强的工具性,也有很强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语文学科中,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德育与智商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实施德育生活化教育,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公民。
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在读中渗透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后,识字量明显增大,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大量的文章。
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立足课堂,把朗读教学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场所,使他们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同时把课堂中受到的道德熏陶带到平时自己的阅读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可这些美德到我们班的某些学生那里就好像失传了。
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什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遇到我们班的某些“90后”竟然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要求和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一、遭遇青春的“刺”刘云峰,老师眼中一个最难调教的学生,家长眼中一个最逆反的孩子。
作为班主任的我一心想转化他,也曾做过多次努力,然而一切总是徒劳。
那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刘云峰的母亲便找到我,几乎是带着哭腔说:“老师,我管不了他,你帮我想想办法吧。
”“谁叫你来的?”母子一见面便是剑拔弩张,“叫你拿钱你不拿,还想向老师告状,门都没有!”刘云峰一面大声呵斥着自己的母亲,一面继续振振有词地说:“管他屁事,他瞎掺合(那个他指其继父)。
”“你还想对他出手,他再怎么也是你长辈。
”母亲无奈地在一旁插嘴到。
“屁的个长辈,他又不是我的什么人!”“那他挣钱供养你,你不知报恩。
”“报个屁的恩!”他一直出口成“脏”。
课间的钟声已经敲响,他的大呼小叫使得办公室门前、窗前挤满了一个个脑袋。
他的眼中没有家长,没有老师,没有亲情。
我终于怒不可遏:“刘云峰,收起你野蛮的嘴脸,这儿不允许你撒野,更不允许你这样对一个母亲说话,因为我也是母亲。
”“我又没说你。
”他低声嘟哝着,继而终于安静了。
安静归安静,可你看他那副德行:昂着头,目不斜视,双腿还不住地颤悠颤悠的,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回教室!”我一面厉声喝道,一面摇头叹息。
这个叫刘云峰的学生,有着特殊的家庭结构:父亲意外去世,便有了今天的继父,母亲和继父可以说都是含辛茹苦地在拉扯他,可他就是不领情,在排斥继父的同时也排斥着自己的母亲。
这不,这周因超额向母亲索要生活费,母亲不给,于是当即对母亲出言不逊,继父出面劝解,竟想对继父出手,无奈之下,母亲找到了我这个班主任,希望我可以帮她。
初中德育教育论文六篇
初中德育教育论文六篇学校德育教育论文范文1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需遵循的原则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奇异多姿的世界,由于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绚丽,其中最奇妙的莫过于人的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的奇妙又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共性而形成的,假如理论上仅仅把德育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
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身心特点,学问水平和品德形成的进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详细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穿,纵向连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
它有肯定的原则性:方向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原则、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原则、“有意”“有序”“有机”“有情”“有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1.正确的教学思想、老师观。
老师要有人格魅力,要有丰富的感情,为人师表,成为楷模。
只有老师有美妙的情操,高尚的品行,才能在文章中找到切入点,联系点。
联系同学进行有效的情感熏陶,品德教育,老师则影响思想、心理与情感的施教者。
语文老师假如不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正确的老师观,语文教学不会取得胜利。
而应当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挥传统教学中科学的有用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束缚,从实际动身。
制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同时,树立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远大理想和雄心壮志,真正把同学作为学习的仆人。
语文老师应在深化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热忱,深厚的才识与超群的教学艺术细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查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同学的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
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养诸多作用融为一体。
2.正确的新同学观。
今日,时代的进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老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看待同学。
现代社会更注意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进展,人的共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老师必需转变传统的同学观。
德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每日经典阅读:越爱越胆小妻子怀胎十月,终于到了预产期。
为了安全也为了方便,我让妻子住进了医院。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妻子始终没有临产的迹象。
医生说预产期已过了7天,不能再等了,建议马上剖腹产。
越爱越胆小一大早,我就被医生叫去进行术前谈话。
医生把一张打印好的手术风险单递给我,严肃地向我讲述着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
看着单子上密密麻麻的说明,我的手心里早已冒出一层细汗。
见我迟迟不敢签字,医生笑着说:“这些问题只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要提前告知家属。
你也不要过于担心,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全力施救。
”本来是句宽慰的话,我听后却更加惴惴不安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表弟打趣道:“哥,看你平时胆子挺大的,现在怎么变得这样胆小了?”是啊,在家里,我的胆大是出了名的。
就拿5年前的那场车祸来说吧,当时我的头部严重撞伤,缝了20多针,医生还说极易出现脑震荡。
当时,面对已经哭成泪人的母亲,我把手一挥,豪气冲天地说了句:“怕啥?没事!”旁边的病友也不停地安慰母亲,说医生只是往最坏里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必担心。
可面对众人的劝慰,母亲还是吓得两腿发软。
那时候,我还在心里嘀咕:母亲一向大大咧咧的,没为什么事情掉过眼泪,怎么此时如此胆小?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人的胆量与爱是成反比的。
不管一个人的胆量有多大,在自己所爱的人遭受磨难时,他一定是谨小慎微,甚至战战兢兢的。
小时候我们之所以胆大包天,是因为父母用爱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空,我们因为安全才肆无忌惮;长大后我们之所以处处小心,是因为自己要为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空,我们因为责任才谨小慎微。
在自己不幸受伤受挫时,请不要再埋怨他的胆量变小了吧!因为,那时胆子越小的人,才是和你的心贴得越近的人啊!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和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堂不得不提的教学内容,德育依托语文学科,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将德育教育融入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当中,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让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现代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初探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只注重空讲大道理,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利用语文教学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真正达到一
种”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熏陶潜移默化渗透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之一,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
到发展。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下面就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
对初中学生而言,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是养成自觉的法律意识。
语文不是政治课,它是以使初中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宗旨的。
另一方面,”文以载道”的特点,又决定了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总是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
这两点,决定了初中语文课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特点。
据笔者的教学体
会,这方面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一是其思想内容大多呈现为经验形态,并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而逐步深化和发展。
例如革命爱国主义的内容,以《最后一课》为代表。
这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它通过学生小弗郎士幼稚的心灵和眼光,直观地表现出教师韩麦尔对自己母语的爱,实际上寄寓了对自己祖国的深切的爱。
小弗郎士的”经验”,使课文显得浅显易懂。
而《藤野先生》、《雷电颂》等爱国主义的内容不但在量上增加了,其表达方式也复杂起来。
后者向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但在日本期间的见闻,使他深感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给别人示众的材料,从而使他毅然弃医从文。
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何传达给学生,是需
要教师认真下一番功夫的。
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借助于感情。
一种经验要成功地向别人传达,也必须借助于感情。
所以,初中语文课中的思想内容多数呈现为经验形态,决定了语文教师进行思想教育
时必须注重相应的情感教育。
二是其思想内容的载体极富形象性,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载体,这里指包含一定思想内容的课文。
它们大多由具体的事实、事例、人物等等所组成。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绝大多数课文中包含的思想内容总是通过对特定情感的表达、事实的叙述、景物的描写、故事的展开,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
茅盾的《白杨礼赞》,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杨朔的《荔枝蜜》等课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对某种品格的赞美和对美的热爱。
《生命的意义》和《鞋》等课文,既是对保尔和”大个子军人”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描写和赞美,又表现出一种生命哲理的思考,
使读者的思维受到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迪。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
1、教师要不断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在教材处理中善于发现和深入挖掘德育的内容,不断地增强德育渗透意识,才能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师以身垂范,为人师表,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是寓德于文成功实施的基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运用自己的影响和感召力,去营造良好的德育智育氛围,培养和谐、融洽、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让学
生吮吸健康成长的甘露,获取全面发展的营养。
2、在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语文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编辑学校小报、墙报和黑板报;指导学生搞好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
长与才能。
3、发挥德育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当前更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工作,创造一个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
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
”的道理,不顾此失彼,真正
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新世纪的”德育工程”任务还很艰巨,如何将德育工作有机的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自觉的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窦桂梅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紧扣教材,渗透德育》魏俊尤
[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0年版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