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唐朝的胡化倾向
精品初中历史 略谈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点
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点隋唐文化的渊源第一,继承和发展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别是继承并发展了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来已久,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几度辉煌。
隋唐文化是古代中国文化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结果。
例如唐诗,这是隋唐文化史中的瑰宝。
它是其前历代优秀诗篇的继承和发展。
丰富多彩的诗经,高亢激越的楚辞,悠扬婉转的乐府民歌,雄壮刚劲的建安风骨,朴实清新的陶渊明诗,生动奔放的北朝民歌,都给予唐代文学家、诗人以极大的影响。
陈寅恪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隋唐制度有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北)周。
”这里讲的虽然是制度文化,但对整个隋唐文化的渊源来说也是适用的。
这三个渊源究竟哪个是主要的?近年来有一种看法认为,“隋唐文化继承南朝”。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南方“六朝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主要渊源,“唐代文化上的成就,大体上是南朝文化的更高发展”。
而我则认为,隋、唐是南北统一的王朝,隋唐文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南朝文化,也继承和发展了北朝文化。
就它与北朝文化的关系来说,它不仅来自北魏、北齐,而且更重要的,它直接来源于西魏、北周。
西魏、北周的都城是长安。
这两个朝代虽然只存在30余年,但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可忽视。
西魏、北周诸帝尊儒崇道,吸收并弘扬中原的传统文化,主要社会思潮是儒家学说。
这是北周统一北齐的思想条件,也是其后隋文帝统一南北的思想前提。
西魏、北周时期的学校教育、经学、文学、医学、音乐舞蹈、书画等方面的盛况,表现出长安文化的杰出成就,是隋唐文化直接的、主要的渊源之一。
近年来在宁夏固原发掘的北周大墓的出土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隋唐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原文化吸收周边各族文化的精华并发扬光大的结果。
秦汉王朝是两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以后,隋、唐,特别是唐前期,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实现了各民族交融、联合的统一王朝。
简析唐朝的胡化倾向
简析唐朝的胡化倾向摘要:唐朝具有胡化倾向,原因有三:一是唐朝统治者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在处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才能够视华、夷为一家;二是统治者推行民族融合的政策,增加了各级官吏中少数民族的成分,为唐朝的胡化倾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长期以来汉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
胡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唐朝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服饰、饮食、娱乐活动和音乐舞蹈等方面。
在研究此种问题上,要注意不同思想体系的问题。
唐朝的胡化倾向并没有取代原来的汉文化,反而使汉文化更加地强盛。
关键词:唐,陈寅恪,胡化,汉化一般在学习民族史时,听到的比较多的一个词一定是“汉化”,但是当两个民族交流融合时,有可能出现一个民族只是单方面的影响另一个民族,而自己不受其影响的可能性吗?恩格斯曾说:“文明较低的人民之每次侵略,当然中断了经济的发展,并破坏了许多生产力。
但是在长期征服中,文明较低的征服者,在最大多数的场合上,不得不与被征服国度较高的‘经济情况’相适应,他们为被征服的本地人民所同化。
”①这段话经常被用来“证明”农业文明的汉民族是可以征服游牧文明的征服者的,但是这段话只是说明征服者在最大多数的场合上被“汉化”,并没有提到汉民族会不会被征服者“同化”。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选择了唐朝这个时间段。
唐朝建国于618年,亡国于907年,历经289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同时大力地向周边国家输出文化与技术。
在这样一个汉文化绝对应该占主导地位的盛世,历史研究表明它并不是单方面地向周边国家输出文化,它具有胡化的倾向,甚至正是因为它有这种倾向它才如此地强盛。
(一)唐朝为什么会有胡化倾向(1)唐朝统治者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
陈寅恪曾说:“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
”但是“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宝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
从《唐律》看唐代的婚姻制度_汉族“胡化”
从《唐律》看唐代的婚姻制度_汉族“胡化”论文导读::唐律规定:“诸犯义绝者离之。
针对中国古代婚姻条件立法的实际。
唐代是一个汉族“胡化”、民族融合的时代。
唐代婚姻制度“开放性”的体现。
论文关键词:唐律,婚姻条件,汉族“胡化”,开放性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
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
唐代婚姻制度的“开放”程度在中国历代婚姻制度中,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整个封建社会中独树一帜,对以后近一千年的婚姻制度基础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给予近代婚姻制度的变革以启示和借鉴。
一、唐代婚姻制度的形成背景婚姻法的教科书一般将婚姻的条件概括为结婚的条件、离婚的条件和禁止性条件,结婚的条件又会分为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条件在离婚法中也被人称为原因,无人在婚姻法理论上使用基础条件的称谓。
然而在中国古代婚姻法的规定中,结婚条件和离婚条件是密切相连的,另外,婚姻被赋予“事宗庙”的神圣使命,所以“继后世”必然是婚姻的当然要求,婚姻必须满足生育子孙的基础条件。
中国古代婚姻法为何要将“无子去”当作法定离婚条件,必须从“事宗庙、继后世”说起。
针对中国古代婚姻条件立法的实际,本文将结婚条件与离婚条件统一起来分析。
为了表述便利,本文引入“基础条件”的概念。
婚姻基础条件是指决定婚姻关系产生、存续和消灭的法定基本条件。
决定婚姻关系能否成立和存续的基础性条件在古代法中都有相对明确的规定。
中国古代社会以封建礼制为规范社会的主导,儒家思想和封建礼制成为法律的当然渊源,表现在婚姻家庭领域就是婚姻关系必须满足儒家伦理道德和礼制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强制性规范,对阶级社会的所有婚姻关系都予以调整汉族“胡化”,具有在法律层面上的普遍适用性。
中国古代婚姻的基础条件在不同历史朝代虽然存在有不同的规定,但是贯穿于古代社会始终的一些基本的制度性规范并无太大的变化,许多规范甚至沿用千年未曾有所更改,有些规范只是从法律层面上作了些许修补。
浅论大唐文化中的胡风元素
浅论大唐文化中的胡风元素摘要:胡风是大唐文化构成的主要元素,表现在饮食、服饰、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对外贸易、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胡风在唐代的盛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交通、国际地位等方面均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唐文化;胡风;元素;表现;原因“胡”这一说法出现很早,它是对我国北方、西方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泛称,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笔者认为,到了唐代,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概念。
胡风就是指流行于唐朝社会各阶层非汉族原有的社会风气,它给唐朝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使唐朝文化蕴含着鲜活的胡风元素。
一、胡风元素在大唐文化中的表现1.饮食胡风浓厚自汉以来,胡食开始传入内地,至唐,胡食不仅非常普遍,丰富,而且成为一种时尚,并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面食制品成为中原城市的主要食品。
如胡饼,在当时已成为普遍食用的名食,长安城里设有专门经营的店铺。
民间还流行以胡饼作礼物互相馈赠的习俗。
白居易就曾经亲手制作了胡麻饼,赠予好友,并附诗相赠:“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当时流行的面食食品还很多,有烧饼、汤饼、馄饨、麦面粥、蒸饼、笼饼、薄饼等。
第二,饮酒习俗发生变化,酒店出现了胡姬陪侍的现象。
盛唐时期,由于社会风气开放,国家不设酒禁。
这时期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爱喝酒;不仅王公贵族爱喝酒,普通百姓也爱喝酒。
而中原传统的米酒,从色、香、味等方面都无法与西域的葡萄酒等果酒媲美,葡萄酒等果酒因此深受人们喜爱,这就扩大了唐朝酒的品种。
唐高祖、唐太宗都非常喜爱葡萄酒,甚至还亲手酿制葡萄酒。
另外,西域“酒具”的传入。
如劝人饮酒的“酒胡”,盛酒的玉杯、玉碗的传入,大大改变了传统的饮酒习俗。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胡姬酒店了,胡食能得以流行和胡姬密不可分。
胡姬就是来自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女子,她们在酒店充当服务员或侍酒女郎的角色。
由于胡姬能歌善舞,风情万种,又有异国情调,许多权贵和文人都喜欢去有胡姬的酒店饮酒,这是当时的一种世风。
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
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1. 胡帽的流行在探讨唐代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时,胡帽的流行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典型案例。
唐代(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元文化交流极为活跃的时期,其中“胡化”现象尤为显著。
所谓“胡化”,指的是中原汉族文化受到北方及西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这在服饰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胡帽的流行便是其显著标志之一。
胡帽的流行是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的直接反映。
唐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唐代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等,积极推行开放政策,鼓励与边疆民族及西域国家的交流,这使得大量的胡人(古代汉族对北方及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进入中原地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
胡帽的流行体现了唐代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
在唐代之前,汉族传统服饰以轻便、宽松为主,而胡帽则以其独特的形状和材质,为唐代服饰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胡帽多为圆形或尖顶,有的饰以羽毛或宝石,与汉族传统的软帽相比,显得更为华丽和个性。
这种新颖的审美风格迅速在唐代社会中流行开来,成为时尚的象征。
再者,胡帽的流行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松动。
在唐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的等级制度开始出现变化。
胡帽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元素,其流行打破了以往服饰与身份等级的严格对应关系,使得不同阶层的人们都有机会通过服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胡帽的流行是唐代文化胡化倾向的重要表现之一。
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和多元文化交流的活跃,也体现了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和等级制度的松动。
通过对胡帽流行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2. 其他胡服元素的引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期,胡服的引入是这一时期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
在唐朝,除了众所周知的胡服如翻领长袍和高筒靴等元素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胡服元素被引入并逐渐流行起来。
胡帽是胡服元素中的一个显著标志。
历史文化概论 大明宫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从大明宫浅谈隋唐文化特点)北京交通大学机电1102周伟明11221057从大明宫浅谈隋唐文化特点看完《大明宫》后,我对隋唐文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恢弘气度,如史诗般壮丽的大国文化气息。
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时期,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惊世骇俗,举世瞩目。
兴盛时期的大唐用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取着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也让万国使者来到这里朝贺瞻仰。
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明宫是唐朝鼎盛时期最好的写照,气势恢弘的建筑风格,广阔的建筑面积,无论对财力,人力还是技术,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若没有盛唐时期充裕的府库储备,没有国泰民安的生活,没有顶尖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才能,这样一座备受世人瞩目的宫殿是很难完成的,这不仅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一项空前绝后的浩大工程,也是中华文明立于世界文明前列最真切的写照。
隋唐文化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和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目光,让所有人都想来到帝国一睹这里的风采呢?一、隋唐文化是多元化、多样性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隋唐文化体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与隋唐时期个地域文化的交融密不可分。
南北朝时期,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乱使得各地域的民族都以其独特的方式生活在华夏大地上,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化。
例如,北方地区地域广阔,土地贫瘠,常年大风扬沙,恶劣的环境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性格豪迈、粗犷,他们钟情于大漠,孤烟,长河,他们能够在现实的孤寂与苍凉中寻找对生活的豁达与坚持。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
d r e s s e s r e le f c t t h e f u s i o n o f T ng a Dy n st a y wh i c h Wa s a l s o c h a r a c t e i r z e d b y re f q u e n t n a t i o n a l e x c h a n g e s . Du r i n g hi t s p e io r d , t h e t e n d e n c y
我 国 自古就是 多民族 国家 ,每一个 时代 因为文化 底蕴 不 同,民族背景各 异,统治方式 有别 ,呈现 出多姿 多彩历 史场景 。服饰是一个 时代最鲜 明的特色 。其 中唐朝服 饰因 其雍容 华贵 ,样式 丰富 ,色彩艳 丽 ,被 世人广泛称 道 。就 唐初 的社会状况来 说,政治清 明 ,社会 安定 ,交通 便利 , 生产力 水平居于世 界领先地位 ,对外 贸易空前发 展,唐朝 同西域 各国和少数 民族 的交流 融合达 到了顶峰 。特 别是唐 朝统治 者对各种 文化兼收并 蓄的态度 ,唐都长 安多元化 的
高愈翔
( 西 北 大 学 西 北 历 史研 究 所 ,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6 9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唐 朝初年 国立 强盛 ,文化发 达 ,广 泛接受外 来事物 。唐 墓壁 画 内容 丰富 ,色彩 艳丽 ,人 物形 象鲜
明 ,保 存完整 ,特别是壁 画人 物的着装 真实反 映 了 唐 朝 民族 融合 ,对外 交往频 繁的时代特色 。这一 时期 ,胡 化
Ab s t r a c t : T h e e a r l y y e a r s o f t h e T a n g Dy n a s y t wa s a p r o s p e r o u s t i me wi t h a d v a n c e d c u l t u r e a n d k i n d a c c e p t a nc e t o f o r e i g n t h i n g s .
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差异以及隋唐时期文化走向统一人教111 刘莉荣1014011136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由分到合、文化呈多元走向的时代,魏晋南北朝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了该时期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所谓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中古历史重要的转型时期,它在文化上最突出、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兼容并蓄、浑融整合,呈现出“汇纳百流,浩荡奔腾,洋洋大观”之多色调景象,熔铸了隋唐时期独特的文化范式和审美理想。
关键字: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的差异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孺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棋式已崩解,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拨的文化多元发展。
其中既有儒、玄、释、道二学二教的相争相补、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整合,而且还有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相互并立与相互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确乎面貌大有差异,此种情形淋滴尽致地表现在它们各自的子系统上。
1、经学方面——北方沿袭两汉旧经学,南方上接魏晋新玄学汉代经学嬗变为魏晋玄学,门阀士族的南迁,将玄学主流也带到了江南地区。
一时间,玄学清淡之风盛行江南。
与此同时,玄学在北方却几近绝响,一般以汉代经学为主。
南方文士大多濡染玄风,释玄兼综,儒玄“通达”,经学上注重义解发挥,探寻玄学义理。
而北方的学术,则仍严守汉儒师法,注重名物训诂,以章句集注疏通经义。
北儒学祟实际, 不尚空言, 耻谈新理, 基本上恪守东汉经师之家法, 以训话章句说经。
南儒学则重思辩, 轻实沽, 热衷言新理, 喜以义理说经。
“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1]“南人约简,得其英华。
北学深芜, 穷其枝叶”。
[2]南北面貌大不相同。
2、佛学方面——南方偏尚玄学义理,北方重在宗教行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学亦分为南统与北统。
唐代饮食的胡化现象
摘要饮食是人类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这些饮食文化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影响了我们当代人的饮食习惯。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唐代饮食的胡化现象,这得益于大唐高度发达的经济、开放的思维和与周边民族的深入交流。
本文主要围绕唐代饮食中关于胡食部分进行研究。
在文章的第一章节介绍唐代饮食的胡化现象产生的背景,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然后介绍胡食的内涵,对于什么是胡食做一个概念上的界定,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主要介绍胡食的种类,了解胡食具体指哪些食物、文献上有哪些记载。
对于胡食种类的介绍分为四大类,主要是面食类、水果类、蔬菜类和酒类。
在本文的第三章介绍胡食对唐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这里的影响主要介绍四个方面。
一是对日常饮食风格的产生的影响。
二是以“胡姬酒肆”为代表的“胡风”综合体的出现的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是胡食成为界定社会阶层高低的标准之一。
四是胡食风靡之下汉文明的延续。
本文通过对有关胡食的这几个方面的介绍,期望能够对于唐代饮食的胡化现象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唐代饮食;胡食;影响AbstractThe human die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activity, die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o form a unique food culture. These food culture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ffected our modern eating habits. Of particular concern is the Tang Hu diet phenomenon, thanks to Datang highly developed economy, an open mind and in-depth exchanges with neighboring peoples. This paper, focusing on Hu Tang Dynasty diet food portions were studied. Background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Tang Hu diet of the phenomenon, analysis of social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Hu then introduce food connotation, Hu eat what is done to define a conceptual, determine scope of our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types of food Hu, Hu to understand what food specifically refers to records on what foods literature. Hu introduced species for food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mainly pasta, fruits, vegetables and wine. In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impact on food Hu Tang Dynasty social life. Influence here introduces four aspects. First, the impact of diet-style produce. Second, "Hu Ji wine shop" is impacting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u Feng" complex society of that time. Third, Hu food become one of the criteria to define the level of social class. Fourth, the continuation ofChinese civilization under Hu food popular. Based on Hu about eating these aspects of the presentation, expect to diet for the Tang Hu phenomenon has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understanding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Tang Dynasty diet; Hu food; impact1绪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长安地区唐墓壁画中的胡化元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 存 唐 墓 壁 画 集 中 体 现 了 唐 代 绘 画 风 采 ,其 内涵的精神气质,外显的表现形式,也曾广泛出现 在当时的宫室、殿堂、邸宅、佛寺、道观、楼榭及亭 台中。唐代兴盛厚葬,墓葬壁画丰富,加之胡汉贸 易交流频繁,因而壁画包含大量“胡化”元素。从胡 服、胡器,到胡乐、胡舞,唐墓壁画中的汉胡融汇场 景显示出隋唐时期中西交融及民族交往的历史史 实。截至目前,已正式发掘的唐代墓葬约有 3000 余座,其中壁画墓 100 多座,这些墓葬壁画又以长 安地区的房龄大长公主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懿 德太子李重润墓及章怀太子李贤墓最具代表性。
一、唐朝的胡化之风
有唐一代,政治开放,经济繁荣、文化多样。丝 绸之路这条贯通中外的交通要道在李唐王朝和西 域诸国文明交汇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唐代社会开 放、民族政策宽容,高祖李渊及太宗李世民皆有鲜 卑血统。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曾指出, “唐源流出于夷狄”“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 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孤独氏,太宗之母为窦 氏 即 纥 豆 陵 氏 ,高 宗 之 母 为 长 孙 氏 ,皆 为 胡 种 ,而 非汉族”,又述“李唐血统其初本是华夏,其与胡夷 混杂,乃一较晚之事实也。”[1]唐朝和许多民族及国 家保持频繁的政治经济往来。长安城内胡人众多, 不少胡人甚至在朝为官。“胡风”和“胡化”一度在 长安成为流行时尚。后晋赵莹主持编修的 《旧唐 书·卷 四 十 三 卷》载 ,唐 自 武 德(618—626)至 开 元 (713—741)的 一 百 二 十 余 年 间 ,先 后 与 近 三 百 个 国家和地区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郎中、员外郎
之职掌二王后及諸蕃朝聘之事。二王之後,酅公、 介公。凡四蕃之國。经朝贡之后,自相诛绝,及有罪 灭者,盖三百余国。”[2]。唐朝开明的外交政策和开 放繁荣的社会氛围,大批域外使节来仪。为此,长 安城内设立鸿胪寺和客典署,专门负责管理接待 外国使节及少数民族。不仅如此,还为使节提路 费、食宿、翻译、医疗及丧葬等各种优待[3]。
《盛唐气象》学术动态:唐文化的胡化现象
《盛唐气象》学术动态:唐文化的胡化现象唐文化的胡化是唐代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 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一文中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
付永聚在《论唐代胡汉民族之间的混融互补》一文中,对大量番胡移居唐境与境内各民族混融的历史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唐代民族是由胡人和汉族共同构成的,二者之间在成员上相互融入,在族属上经常改变,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互动互补性。
正是这种互动互补的民族关系,构成了华胡一体化的唐人,对唐代社会结构、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伟洲在《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一文中认为:隋唐时期的西北民族融合趋势有汉化、吐蕃化、回鹘化三大趋势,汉化是主流,吐蕃化次之,回鹘化仅发其端,从唐开始的西北民族三大融合趋势,奠定了现今中国西北民族分布的格局。
1/ 1。
唐人生活胡风浓重述略
主要 供应 场 所 , 也 是 集吃 、 喝、 住宿 、 娱 乐甚 至 色情 活 动 于
一
体 的综 合 场所 。这里 不 仅设 施 精 良、 环 境 优美 , 而 且 胡
家酒 肆 均 以“ 貌 如花 ” 的女 子 当垆 。在 这 里客 人 可 以 喝到
地道 的胡酒 、 吃 到精 美 的胡 食 . 而且 可 以欣赏 到 来 自异 域 女 子 的歌舞 。由于唐 代 多实行 宵禁 制度 。 胡家 酒肆 便 成为 唐 人夜 生活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一
、
“ 胡风 ” 概 念 阐 释
“ 胡” 指广 泛 分 布 于 中国 北方 又 与西 域 有 密 切联 系 的 少 数 民族 。西 域 自汉代 以来 便 是一贯 泛 指 的地域 概念 , 即
阳关 、 玉 门关 以西 的大 片疆 域 。 从 唐都 长安 向西延伸 6 0 0 0 里这 样一 片广 阔无 垠 的 土地 在观 念 上都 被视 作 大 唐帝 国
其三 , 唐 人 在生 活方 式 方面 的胡化 。 对 于胡人 生 活 的
从 北 方游 牧 民族 和 西域 等 地 传来 的风 俗 ,也 有 由魏 晋 南 北 朝 南下 的 游牧 民族 遗 留的 社会 风 俗 ,诸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形成 了唐 朝 胡风 盛行 的局 面 。③
是一 个种 族 概念 , 更 多 的是 一个 文化 概 念 。中 国古代将 生 香料做成“ 千 金 碎 香饼 ” 。还 有 一 种 饼 就 叫 “ 婆 罗 门 轻 高
活在 西北 的少数 民族 称作 “ 胡人 ” 。后 来 , “ 胡人” 的概 念有
所 扩大 :凡 北 方及 西 域 ,甚 至更 远 的其 他 民族 也 被 称作
唐人生活胡风浓重述略
唐人生活胡风浓重述略作者:冯志强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04期[摘要]胡文化是唐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文化因素条件下的综合。
唐朝时期,胡汉民族以极其开放的态势进行频繁地民族交往,以至于胡化、华化风气大起,最后熔于一炉,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唐朝人在饮食、服饰、音乐、绘画等日常生活中受到胡文化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受李唐皇室本身有鲜卑血统、采取灵活的民族政策、各级官吏中少数民族官员比例加大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胡风;民族融合[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44-02唐王朝在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胡化得很厉害,胡化在唐朝是一种时尚。
唐代文化具有胡化倾向,中国老一辈史家早有论述。
如陈寅恪曾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①向达也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指出,唐代“长安胡化极盛一时”,②“洛阳家家学胡乐”。
这种胡化倾向表现在唐朝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胡风”概念阐释“胡”指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又与西域有密切联系的少数民族。
西域自汉代以来便是一贯泛指的地域概念,即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大片疆域。
从唐都长安向西延伸6000里这样一片广阔无垠的土地在观念上都被视作大唐帝国的疆域,便产生了一个胡族的天地。
而在唐代,“胡”不单是一个种族概念,更多的是一个文化概念。
中国古代将生活在西北的少数民族称作“胡人”。
后来,“胡人”的概念有所扩大:凡北方及西域,甚至更远的其他民族也被称作“胡人”,他们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胡风”。
“胡风”是胡文化的体现,它是多个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混合体,是区别于唐代中土文化风气的一种外来文化风气。
唐代是“胡风”盛行的时代。
“胡风”,特指流行于唐朝社会各阶层的种种并非汉民族原有的社会风习而言,其中主要有当时从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等地传来的风俗,也有由魏晋南北朝南下的游牧民族遗留的社会风俗,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唐朝胡风盛行的局面。
唐代女性服饰的男风和胡化现象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唐代女性服饰的男风和胡化现象具有独特的 艺术价值,为后世研究唐代艺术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
文化传承
唐代女性服饰的男风和胡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
历史借鉴
唐代女性服饰的男风和胡化现象可以为后世 提供历史借鉴,启示人们如何看待和应对社 会变革和文化交流。
胡化服饰的流行原因
文化交流
唐代是我国文化交流频繁的时 期,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密切, 胡文化的传入成为一种趋势, 影响了唐代女性的服饰审美。
社会风气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较 高,女性在社交场合穿着胡服的 现象较为普遍,这也促进了胡化 服饰的流行。
审美需求
唐代女性追求多元化、新颖的审美 体验,胡化服饰的新颖、独特正好 符合她们的审美需求。
男风和胡化现象的联系
01
唐代女性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和追求
唐代女性在服饰上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丝绸之路等渠
道引入外来服饰元素,其中以胡风影响最为显著。
02
胡化现象在唐代的普及和流行
在唐代,胡风盛行,胡人涌入中原,他们的服饰风格也被广泛接受和
模仿。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女性服饰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唐代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来追求时尚 和个性。
男风服饰的体现和影响
男风服饰在唐代女性中广泛流行 ,成为一种时尚和个性表达的方
式。
男风服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女 性服饰风格,为女性提供了更多
的选择和自由。
男风服饰的影响深远,对后世的 服饰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 ,男风服饰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
男风和胡化现象的背景
• 在唐代,由于国家政策的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频繁,外来文 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男风和胡化现象 是两种比较突出的外来文化现象。男风指的是男性穿着女 性的服饰,而胡化则是指来自西域的胡人文化对唐代服饰 的影响。
胡风国俗——彰显唐朝文化的自信和包容
胡风国俗胡风文化在唐朝自成一派,不仅没有被唐朝的官民排挤,还将追求这种新奇的文化当作是一种潮流风尚。
唐朝人胸襟开阔,对于新的产品大胆尝试,从平时的吃穿住行到歌舞绘画,他们都极为推崇。
对于当时的贵族来说,在待客之时提供新颖的胡人美食,并且有穿着奇装异服的胡姬前来献舞一曲,是最上等的待客方式。
因为贵族对胡风文化的追捧,市民阶层对此也十分热衷。
比如,在当时长安的西市,单单是外商经营的店铺就有两百多家,胡人经营的酒肆在当时特别有名气,酒肆之中经常有异域风情的舞女起舞助兴,正如我们在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之中所看到的一样,当时的胡人酒肆可以说是长安城最为热闹的地方。
胡风文化并非一日形成的,在潜移默化之中,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渐渐地影响了汉族人的生活方式。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坐具,也被称为“交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把交椅”。
在胡床传入之前,我们的先辈们都是习惯于就地跪坐的。
后来这种携带方便的坐具传入之后,人们普遍觉得它坐起来十分舒适,胡床就迅速在中原传播开来。
有学者说,李白《静夜思》之中的“床前明月光”,“床”指的就是胡床。
史料之中记载,当年唐穆宗就是在紫宸便殿御大绳床面面见百官,并且商议立太子之事。
胡床的传入对中原人的坐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后来人们从跪姿到坐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胡风文化在唐朝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酒文化了,从酒器上来看,少数民族的诸多奇异的酒器传入,人们开始接受别族豪放粗狂的饮酒之风。
在唐朝诗人的诗作之中,我们时常看到“葡萄美酒”“胡姬”的身影。
在服饰上,胡服进入华夏,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
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族群的入侵,推行胡服骑射。
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松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便于骑射活动。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在进行这次服制改革前,也有一些顾虑,他知道要改变周公、孔子传下来的衣冠礼仪之制势必会受到谴累,于是便和先王贵臣肥义商议:"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他支持武灵王说:"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
唐朝饮食特点
唐朝饮食特点1、饮食风格胡化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大破突厥,俘虏了大量胡人的同时,胡人的许多饮食文化也传入中原,再加上唐朝皇室本身就有胡人血脉,唐朝上层贵族热衷于胡服骑射,饮食上也沾染了胡人的习惯,上行下效,整个唐朝的饮食风格都有些胡化。
比如唐朝人的主食是各种类型的饼和馕。
在这个时期稻米早已出现,但相比面粉制作的各种饼类,米饭只是偶尔才会食用的食物,稻米的种植量和产量也远不及面粉。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饼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同,包括馒头包子在内的各种面点也统称为饼,此外还有常见的煎饼、汤饼、胡饼等等,所以看起来好像只有饼这一种主食有些单调,但其实唐朝人的主食非常丰富。
此外,唐朝人推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唐朝初期的朝中文武大臣都经历过战场厮杀,哪怕是文臣,对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习惯也并不排斥,因此唐朝的酒宴不同于其他朝代那样拘于礼节,反而十分奔放,不拘一格,时常可以看到有人放浪形骸,有时唐太宗李世民喝高兴了还会在宴会中间跳舞。
民间百姓也同样推崇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风格,这也养成了唐人彪悍的气质。
2、饮食种类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手中有闲钱的百姓也会偶尔开开荤。
在唐朝,由于猪仔的阉割技术不成熟,导致猪肉的腥臭味非常严重,因此猪肉只是属于小众食物,难登大雅之堂,养猪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猪鬃和猪油作为工业原料,剩下的猪肉只有少数平民才会食用。
当时主流的肉食则是羊肉,不过羊肉的膻味同样是料理的一大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胡椒为代表的各种香料被大量使用,这也使得胡椒等香料有价无市,地位极高。
至于牛肉则是禁止食用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耕社会,耕牛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大作用,每头耕牛都是国家的重要财产,需要登记造册,私自宰杀耕牛算得上是严重犯法。
只有耕牛意外死亡,当地官员仔细调查上报后,才允许将死牛食用。
不过受到胡人饮食文化的影响,各种乳制品开始走进了唐朝人的饭桌。
在唐朝之前,中原人并不会食用乳制品,古人的书籍中记载过有很多人都曾尝试食用胡人的乳制品,结果却上吐下泻。
浅析唐朝汉文化与胡文化交融
浅析唐朝汉文化与胡文化交融作者:赵子俊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胡文化是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在唐朝,胡汉文化的交融达到顶峰,表现在民众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从具体的五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分别为服饰妆容、饮食、商贸、建筑、诗歌。
胡汉文化的交融的产物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文化也体现着其极大包容性。
通过研究胡汉文化交融,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国同中亚友好的往来的认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谋求发展的福祉。
关键词:唐朝;汉文化与胡文化;文化交融;一带一路唐朝无疑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无论是经济成就还是政治繁荣,在此之后任何朝代都无法超越。
经过秦汉时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的探索和创新,以及社会矛盾的逐步演化和发展,唐朝最终形成了一种社会各方面都相对稳定的局面。
地主和农民、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正统儒学与佛道之间的关系呈现相对稳态,两者相互制衡、相互促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朝太平盛世的形成。
于是在这样一个时期,更加开明的对外政策,民众思想的开放,少数民族的大量贸易往来,人口迁徙等极大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与之后明清的外交政策相比,高下立判。
通过研究和分析唐胡文华的交融,有利于深入了解我国相关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为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依据,促进地区稳定。
如今,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了解文化交融也能够促进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地友好交流,促成这一战略的实现。
1、唐朝时期的服饰妆容得益于唐朝的外交政策,唐朝的服饰融合了西部的西域、吐蕃地区,北方的匈奴、契丹、回鹘等民族的服饰特点,形成了唐朝兼收并蓄的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的服饰尤其是胡服,具有简洁、方便、实用的特点,突显了女性身材的曲线美和男子狩猎放牧时潇洒豪迈的特点,由于中华文化极大的包容性,这些服饰元素很快就被唐文化吸收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以“大袖为主,上衣短小裙长曳地”的基本服装形态,体现了极强的异域风尚。
陈寅恪“胡化说”由来探析
陈寅恪“胡化说”由来探析摘要:学术界普遍认为“胡化说”是陈寅恪的独创。
然而,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尽管“胡化说”是陈演恪先生整个史学研究的渊源,但其由来更多地取自唐宋史家的研究成果。
以陈寅恪“胡化说”的由来为切入口,对此进行论述和说明。
关键词:陈寅恪;“胡化说”;宋贤史家;唐代学者陈寅恪先生研究古史,善于从民族和文化的角度着眼,并一再告诫治史者:“此点为治吾国中古史最要关键,若不明乎此,必致无谓之纠纷。
”〔1〕(P17)有的学者甚至称“他的史学体系是民族文化史,他眼中的中古史也就是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2〕而“胡化说”是这一史学理念的体现。
早在1940年,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就胡化、汉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胡化、汉化问题实际上是胡汉文化的对立,判别胡人和汉人是以所受文化,而不以种族和血统为依据。
〔3〕(P71)紧接着,1942年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对此又作了系统的论证。
他在分析中央与河朔集团关系时,指出河朔地区与中央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对立。
〔1〕(P25)由此得出结论:“唐代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它藩镇与中央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
”〔1〕(P27)还以大量史料证明了河朔地区在安史之乱以后存在严重的胡化现象,并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整个史学研究是围绕一个中心写作的,即胡化,我们称之为胡化说。
这一学说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国内外学者研究隋唐史多提及此说。
〔4〕尽管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贬褒并存,但是对其由来分歧不大。
《剑桥中国隋唐史》称陈寅恪的“胡化”观念带有“高度主观性”,显然将这一学说视作陈寅恪独创。
其他治史者也认为此学说出自陈寅恪独创,如有学者称“关于‘种族与文化’,陈寅恪发凡创见,论之颇多”,而这也是陈寅恪学术观点中研究者们援引最多者之一。
〔5〕陈其泰也说,陈寅恪的这一学说是从繁多的唐代文集中发掘出来的。
“士女皆竞衣胡服”:唐代女性服饰的胡化之风
“士女皆竞衣胡服”:唐代女性服饰的胡化之风《旧唐书》记载:“开元来……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
诗人元稹《法曲》道:“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诗歌生动描绘了女穿胡服在中原地区的盛行。
在唐朝立国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无论皇室贵胄还是市井庶民,都以胡风、胡服为时尚,自然使唐代服饰演化出了明显的胡化特色。
列女仁智图“五胡乱华”之后的社会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周边少数民族空前活跃的时期。
中原政权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间,不仅攻伐征战不断,政治、经济、文化上或主动或被动的相互交流也极为频繁,少数民族纷纷内迁、汉化,这些民族的礼俗、服饰传统也逐渐传入中原。
《后汉书》记载,汉末灵帝刘宏“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这一连串以“胡”字命名的事物,都是自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器具、歌舞,在这个时期逐渐被中原社会所接受,并渗透到士族、百姓的生活之中,给中原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记载李唐皇室是陇西李氏的后人,向上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
当然这种说法疑点很多,自南北朝起庶族冒充士族、攀附门阀的事情就屡见不鲜,李唐皇室这个世家大族的出身也未必可信,倒是李唐皇室的母系宗族,可以确定自唐初开始就有着胡汉杂糅的复杂血统。
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北魏改鲜卑族纥窦陵氏为窦氏)、高宗李治的母亲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如此算来,唐朝开国后几位皇帝的血缘中,汉族所占比例在不断减少,倒是鲜卑血统占比较大。
唐人《宫乐图》正因为李唐皇室和鲜卑贵族的深厚渊源,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并且有着开明的民族政策。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秋,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又说:“夷秋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唐朝的胡化倾向摘要:唐朝具有胡化倾向,原因有三:一是唐朝统治者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在处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才能够视华、夷为一家;二是统治者推行民族融合的政策,增加了各级官吏中少数民族的成分,为唐朝的胡化倾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长期以来汉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
胡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唐朝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服饰、饮食、娱乐活动和音乐舞蹈等方面。
在研究此种问题上,要注意不同思想体系的问题。
唐朝的胡化倾向并没有取代原来的汉文化,反而使汉文化更加地强盛。
关键词:唐,陈寅恪,胡化,汉化一般在学习民族史时,听到的比较多的一个词一定是“汉化”,但是当两个民族交流融合时,有可能出现一个民族只是单方面的影响另一个民族,而自己不受其影响的可能性吗?恩格斯曾说:“文明较低的人民之每次侵略,当然中断了经济的发展,并破坏了许多生产力。
但是在长期征服中,文明较低的征服者,在最大多数的场合上,不得不与被征服国度较高的‘经济情况’相适应,他们为被征服的本地人民所同化。
”①这段话经常被用来“证明”农业文明的汉民族是可以征服游牧文明的征服者的,但是这段话只是说明征服者在最大多数的场合上被“汉化”,并没有提到汉民族会不会被征服者“同化”。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选择了唐朝这个时间段。
唐朝建国于618年,亡国于907年,历经289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同时大力地向周边国家输出文化与技术。
在这样一个汉文化绝对应该占主导地位的盛世,历史研究表明它并不是单方面地向周边国家输出文化,它具有胡化的倾向,甚至正是因为它有这种倾向它才如此地强盛。
(一)唐朝为什么会有胡化倾向(1)唐朝统治者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
陈寅恪曾说:“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
”但是“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宝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
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统①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88页杂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
”①所以李唐先世一开始是汉族血统,后来是胡汉混杂。
而也正是统治者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在处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才能够视华、夷为一家,并推行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政策。
(2)唐朝统治者推行民族融合的政策。
像是唐太宗出身豪门贵族家庭,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格外注重道德感化的作用,所以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用的一个政策就是德化,对于少数民族的首领,他在政治上授以官职,经济上赐之以俸禄。
也因此各民族首领在长安任职的很多,增加了各级官吏中少数民族的成分,为唐朝的胡化倾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唐朝的胡化倾向,是长期以来汉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
像是隋唐的制度渊源,陈寅恪说:“李唐传世将三百年,而杨隋享国为日至短,两朝之典章制度传授因袭几无不同,故可视为一体,并举合论。
……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粱、陈,三曰(西)魏、周。
”②在论证之后认为隋主要的制度继承于北魏和北齐,次之是南朝梁陈,再次之为西魏北周。
隋唐的制度就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
(二)唐朝胡化倾向的表现唐朝胡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在唐朝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1)服饰方面在唐代前期,男女都很喜欢穿胡服。
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女子着男装、戎装、胡服是极为流行的,这本是在宫女中流行,后普及到一般的妇女。
史料记载太平公主长大后,有一天她“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
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遂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
③唐朝女人着戎装,甚至骑马射箭,出游狩猎,这显然是受胡风的影响。
除了衣服,还有一些配饰两族人民也是互相影响的。
刘肃在《大唐新语·从善》中记载:“贞观中,金城坊有人家为胡所劫者,久捕贼不获。
时杨纂为雍州长史,判勘京城坊市诸胡,尽禁推问。
司法参军尹伊异判之曰:‘贼出万端,诈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94页,第183页②同上,第3页③《新唐书》,第八十三卷伪非一,亦有胡着汉帽,汉着胡帽,亦须汉里兼求,不得胡中直觅。
请追禁西市胡,余请不问。
’”①这说明贞观年间长安汉人就习惯戴胡帽,仅凭戴帽无法确定是汉人还是胡人。
(2)饮食方面饮食中最流行的是胡食。
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说:“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
②当时长安人喜欢吃的油煎饼、烧饼、胡饼、抓饭等都是这种从西域传来的胡食。
唐朝街市上还往往有专营胡食的商铺。
除了主食的变化,还有域外的调料的使用。
像是中国虽然有种植甘蔗的历史,但却不会制作蔗糖。
唐朝就从西域引进了蔗糖及制糖工艺。
《唐会要》记载:“西番胡国出石蜜(蔗糖),中国贵之。
太宗遣使至摩伽佗国(印度)取其法,令扬州煎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
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
”③但是外来调味品中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胡椒。
椒是原产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藤本植物,因从域外传入,故称胡椒。
胡椒籽粒含有挥发油、胡椒碱、粗脂肪、粗蛋白等,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调味品。
唐人苏恭《唐本草》云:“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
”④在喝的东西上,西域来的葡萄酒受到唐朝人极大的喜爱。
鲍防在《杂感》中写到:“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据《唐会要》记载,唐初就已将高昌的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法引入长安。
唐平高昌,用其地马乳葡萄酿酒,唐太宗亲自监制,酿出八种色泽的葡萄酒,“芳辛酷烈,味兼缇盎。
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
⑤(3)娱乐活动西域传入的娱乐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击鞠即打马球。
唐朝皇帝大多酷爱打马球,其中唐玄宗、僖宗的球艺最为精湛。
景龙四年,宫中曾举行过一场激烈的马球赛,一方为宫廷队,另一方为吐蕃队。
比赛开始后,吐蕃队进攻勇猛,宫廷队相形见绌,频频失利,坐在场外观看的中宗李显得十分焦急,正在这时临淄王李隆基率领驸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出场了。
李隆基“若猛虎捕食,出入于无人①(唐)刘肃:《大唐新语》,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8页②(唐)慧琳:《一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陀罗尼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54 页③(宋)王溥:《唐会要》,第一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135页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三十二卷,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89页⑤《唐会要》,第一百卷,第2135页之境”,结果转败为胜,迫使吐蕃认输。
①甚至连女子也参加“击鞠”,出土文物中就有唐代四女子击球图。
②(4)音乐舞蹈唐朝音乐舞蹈的兴盛,除了唐太宗和唐玄宗等统治者的提倡外,还由于受到各族特别是西域各族文化的影响。
陈寅恪说:“唐之胡乐多因于隋,隋之胡乐多传自北齐,而北齐胡乐之盛实由承袭北魏洛阳之胡化所致”,“北齐之宫廷尤其末年最为西域胡化”。
③像是唐太宗时的“十部乐”,包括燕乐、清商、西凉、高丽、扶南、龟兹、疏勒、康国、安国、高昌,其中清商是南朝以来的雅乐,燕乐是新制作的,其余八部全来自西域。
“自‘破阵舞’以下,皆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万里,动荡山谷”。
④“十部乐”曲调中,已普遍运用龟兹乐及西凉乐。
许多乐器如揭鼓、答腊鼓、空侯、腰鼓、琵琶、五弦等多为来自西域少数民族和域外,经过唐朝艺人的创造,在制作和演奏上都融入了新的特色。
(三)唐朝胡化倾向的评价对于唐朝胡化倾向的研究早在1940年,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就提出了胡化、汉化等问题。
但一开始他的观点并不受史学界待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掀起一股“陈寅恪热”。
陈寅恪说:“总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⑤指出胡化、汉化的问题实际上是胡汉文化的对立,判别胡人和汉人是以所受文化,而不以种族和血统为依据。
用血统来确定一个人的民族,这在生物学或许是可以作为标准的,但如果在历史研究中,只是以血统来做标准,显然有失偏颇,陈寅恪主张以一个人所接受或认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来判断其民族属性,这比起单纯的血统论要好得多。
①《封氏闻见记》,第六卷②周欣,周长源:《扬州出土的唐代铜镜》,文物,1979年7期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28页④《旧唐书》,第二卷⑤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79页而在1942年,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并得出得出结论:“唐代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它藩镇与中央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
”①其实陈寅恪所说的胡化和汉化,跟我们一般情况下认为马克思的民族融合不太一样。
陈寅恪有自己的史学思想体系,它与其他思想体系可能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毕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用这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些术语去解释另一个体系的语言。
对于唐朝胡化倾向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唐朝的胡化倾向,只能算是当时整个唐朝文化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取代原来的文化。
在这其中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意识形态可以说了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志于统一事业的统治者,不管他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儒学中的大一统思想和忠孝仁义观念都可以说他们的主要精神支柱。
也正是在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之后,汉文化才变得更加辉煌灿烂。
最后历史上的民族,无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精华,两个民族交流融合,必定会相互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不是对等的,但绝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行为。
像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说是胡化,但是在其传播过程中,汉人不断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应中国,这便是汉化了。
①同上,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