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综合法及其在隐喻翻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体育新闻中隐喻翻译的探析

体育新闻中隐喻翻译的探析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究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作用以及隐喻的翻译方法。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体育新闻里,隐喻的使用有着突出的优势:精确、简洁、形象、通俗,并且广泛存在于体育新闻的报道之中。

本论文将系统综合分析隐喻的使用及其翻译方法,阐述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使用及其翻译的可译性。

关键词:隐喻翻译体育新闻可译性体育运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活动不断发展。

各种媒介如互联网、视频高速发展,使体育新闻报道更加多样化,现在人们更加注重全面和持续报道体育竞赛的全过程。

报道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广泛的语言使得报道更加生动,特别是体育新闻中隐喻的使用。

一、隐喻概述(一)隐喻与明喻的对比明喻,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

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

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在(1)中like明确表示出世界和舞台的关系。

然而在(2)中含蓄地说出世界与舞台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明隐喻是间接将本体与喻体连接起来,表明本体与喻体是结合关系。

但明喻则明确指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表明本体和喻体是类似的关系,所以隐喻更能表现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

(二)隐喻的翻译方法二、体育新闻中隐喻(一)人物隐喻人物隐喻在体育新闻中非常常见,通常是将对象描述成人物。

如:湖人队必须面对现实,没科比他们就没有脊梁。

普约尔:斗牛士唯一软肋成西班牙获胜功臣。

(二)食物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通常使用食物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因为食物是读者都认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更生动的理解体育新闻。

如:豪门盛宴缺了谁,卡卡为何无法超越。

当前火箭还未脱轨,阿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动物隐喻众所周知,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体育、比赛是相似的,例如:尼日利亚超级雄鹰在世界杯开始之初很有前途。

(四)战争隐喻(1)barcelona defeats atletico madrid by blitz.巴塞罗那闪电战击败马德里竞技。

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

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

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作者:吕淑娟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2期一、关联翻译理论概述1991年, E.A.Gutt在关联理论基础上发表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

Gutt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一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即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交际如此,作为交际形式的翻译自然也是如此。

影响隐喻理解及翻译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语境话语的语境是用以解释该话语的一系列前提,是个心理结构,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一个子集,并不指话语交际双方外部环境的某一个部分,而是“认知环境”。

于是,欲使交际成功,关键的问题便是听者如何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可用的全部假设里面设法选出切合实际的、言者试图传达的假设。

2.最佳关联性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

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话语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二是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处理努力,也就是说要给听话人提供足够的益处。

3.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 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

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

语境效果是人们希冀在理解上所付出的努力能够以某种方式改进他们用于交际行为的语境假设。

二、隐喻翻译理论基础1.隐喻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限制在修辞学、哲学的范围之内,认为隐喻是一种变异的、修辞性的语言使用现象。

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隐喻的理解不断深入。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义的更是一种语用的、认知的现象,必须遵循关联的原则,翻译关联原则能给隐喻一个一致的解释。

语用顺应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模式分析

语用顺应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模式分析

语用顺应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模式分析作者:周玉梅来源:《大观》2016年第01期摘要: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以及言语行为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隐喻映射的范围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起到描述场景、刻画人物特征、深化主题等重要作用。

但受到文化和交际的影响,翻译中的隐喻也成为翻译界中的一大难点。

本文以语用顺应论为主要理论框架,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隐喻的语言环境和文化因素等,使译文最大限度的满足交际。

关键词:语用顺应论;隐喻;翻译模式一直以来,隐喻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隐喻不同于直译、意译、转换等传统的翻译方法,隐喻通常是把具体熟悉的事物映射到陌生抽象的概念域上。

但在翻译过程中,隐喻在文化和特定环境上仍存在一定差异。

比利时学者Jef Verschueren提出语用顺应论,并对语言、文化及社会现象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有效阐述,更有利于译者对翻译内容进行动态、多角度翻译,并做出最佳的语用顺应。

一、语用顺应论与翻译中的隐喻(一)语用顺应论语用顺应论(pragmatics adaptation theory)是由比利时著名的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学理论。

Jef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应用是发挥语言功能的过程,也可以称为语言使用者以交际环境为主要依据,选择具体的语言手段,使之与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间相适应和契合,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用顺应论将语言现象与诸多语言形式及活动形式的使用充分融合,并从认知、语言及文化现象中入手进行综合性对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语用顺应论的理论来源和理论视角均基于翻译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Lakoff & Johnson 在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著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隐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例如,我们用金钱去比喻时间,通过“金钱”范畴去构想“时间”这个目标范畴,就是通过前一目标范畴去构建后一目标范畴。

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

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

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在英语童话世界里,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间接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本文以“The Giving Tree”为例,探讨英语童话中隐喻的翻译。

“The Giving Tree”是著名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讲述了一棵树为男孩提供一切,而男孩却总是索取,从未真正关心过树的感受。

这个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许多隐喻,如“树是爱的象征”、“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等。

在翻译这个故事时,隐喻的翻译是难点之一。

中文和英文在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准确传达原文的隐喻含义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翻译技巧:对于一些直接描述事物的隐喻,可以采用直译法。

例如,“The tree loved the boy”可以翻译成“树深爱着男孩”。

这种译法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隐喻形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由于文化差异,有些隐喻在中文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

这时可以采用意译法,将原文的隐喻含义用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The tree gave everything it had”可以翻译成“树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这样读者虽然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原文的形象,但却能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有些隐喻在中文中可能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但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可以采用形象化翻译。

例如,“The tree was just a tree”可以翻译成“树只是一棵树”,这种译法通过加入形象化的描述,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英语童话中的隐喻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象和意图。

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和形象化翻译等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使中文译本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情感和含义。

在英语童话故事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相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然而,在翻译英语童话故事时,如何恰当地翻译这些隐喻表达,确保其含义和意象的准确性,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认知视域下英语爱情隐喻汉译研究

认知视域下英语爱情隐喻汉译研究

传 统的观点将隐喻视作 一种修 辞方 法 ,指~套特殊 的语 言过程 ,属 于一种语言现象 。认知语 言学家 L a k o f与 J o h n s o n在他 们 的论 著 《 我们 赖 以生存的隐喻》 … 中提出 ,隐喻在我们 的生 活 中无处 不在 ,不仅在语 言 中 ,而且在我们 的思维 和行 动中都是这样的 。隐喻是从一 个具体 的概 念 域向一个抽象 的概念域 的系统映射 。l _ a k o f将 这个具 体 的概 念域 称作 “ 原始域 ” 或是 “ 原概念” ,将抽象的概念 域称作 “ 目标 域” 或 “ 目标 概念 ” 。爱情是一个抽象 的概 念 ,同 时也是人类 的一 种重要 情感 ,人 们 倾 向于用隐喻来表达爱情 。隐喻与一定的社会情景和文化 知识有着 密切 的 联 系 。从 大 体 来 讲 ,文 化 具 有 一 定 的 共 性 , 同 时 也 存 在 着 一 些 差 异 。 因此 ,英汉语 的一些爱情 隐喻表达方式 ,基于相 同的身 体体验和 物质体 验 ,具有相似性 。也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差异性 。因此 ,我 们在 英汉爱情隐喻 的翻译过程 中 ,不能一概而论 ,要采取不 同的翻译策 略。 隐 喻 的翻 译 方 法 - 隐喻是一种能 够体现 出语言 自身特点与文化 因素 的表现形式 。在翻 译 实践 中,都不可避 免会 涉及到隐喻翻译 。然而 ,关于 隐喻翻译 的著作 在现代翻译理论 中只 占到 了很 小 的比例。上海 外语 教育 出版社 2 0 0 1年 引进 出版 了 l 1种 国外翻译理 论原著 ,这其 中只有三 部用专 门的章 节讨 论 了隐喻翻译 ,由此 也可看出隐喻翻译研究的不足 。这 三部原著分 别是 N e w m a r k 1 9 8 2 年所著 的 《 翻译 问题探索 》 ,1 9 8 8 年所著 的 《 翻译教程》 , 和S n e l l—H o r n b y 1 9 9 5 年所著 的 《翻译 研究——综合法 》 [ 2 3 。N e w m a r k 在他的 《 翻译 问题探 索》 中提 出了 隐喻 翻译 的七 种具 体方 法 :① 在 目 的语 中再现 同一喻体 ; ② 用 目的语 中的标准喻体取代 源语 中的喻体 ;③ 用明喻翻译 隐喻 ; ④ 以明喻加注释 的方法 翻译 隐喻;⑤ 把隐喻转换 成意 义 ;⑥删略法 ; ⑦ 再现源语隐喻加释义” 。这对隐喻翻译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爱情 隐喻中的抽象概念爱情 的概念域 为 目 标域 ,因此如何 建立英 汉表达 中原始域之 间的对等 ,是隐喻翻译 中的重点 。 二 、英 汉爱情 隐喻对 比 ( 一 ) 英 汉 爱情 隐喻 的 相 似 性 由于文化间有一定的共性 ,英汉两 民族大都 有相似的身体 经验和物 质经验 、相似 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不 同民族 的人们交 往 日益密 切 ,使得 英汉两 民族 文化在缓 慢融 合。表 现在 语 言上 ,即为英 汉爱 情 隐喻 的相 似性 。 1 .爱 是植 物 植物有 生命需 要呵护而爱情也如 同植 物那样会 经历发 芽 、生长 、开 花 、结果这 样的生命过程 。如果爱情缺少 了相互 尊重 、共 同维 护就会像 植物一样枯 萎或死亡 。英语 中有 “ L o v e i s l i k e a f l o w e r ,i t mu s t f l o w e r a n d f a d e . ” 这 样 的 表 达 。 汉 语 中也 常 用 “ 开花结果” 来表述爱情 。 2 . 爱 是 动 物 受 到道 家思想的 中国文化 中存在 阴阳说 ,常把男人和女人 比作对立 统一 的阴和阳。因此 ,汉语 中有关爱情 的隐喻常与成双成对 出现的动物 有关 。英语 中没有这样的说法 ,常用一些其貌不扬 的动物 隐喻爱情 。例 如 :在 天愿 作 比翼 鸟 ,在 地 愿 为 连 理 枝 。I t w a s a l l l o v e l y d o v e y . 3 . 爱 是 旅 程 爱情 如同旅途一样有始发点 和 目的地 ,都 需要经历艰辛 、挫折 和漫 长的过程 。爱 情并 非一帆风顺 的需要 爱人经 历种 种艰辛 共渡各 种难关 , 起携手 到达 目的地 。例如 :找到 了 自己的人生伴 侣 ;Y o u g o y o u r w a y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1. 引言1.1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表达意义,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广泛,能够让信息更加简洁明了,提高沟通效率。

隐喻的翻译策略在商务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对等翻译、解释翻译等方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商务沟通中,隐喻可以增加信息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挑战,翻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通顺地传达原文的内涵。

隐喻的具体翻译分析涉及到各种具体情境和实践,通过分析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方式和翻译方法。

通过对隐喻的翻译分析,可以帮助提升商务英语沟通的效果,增加文本的质感和说服力。

2. 正文2.1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建立共鸣。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或情况,使之更易理解。

将市场比喻成战场,产品比喻成武器,竞争对手比喻成敌人,客户比喻成盟友,在商务谈判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的运用。

隐喻还可以用来激励员工、建立团队合作氛围。

把企业比喻成一艘航船,每个员工是船上的一名船员,只有全体船员团结一致,才能使船航行更远。

这样的比喻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加深理解、凝聚共识、促进沟通。

在商务交流中,灵活运用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传递信息,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2.2 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隐喻需要对原文中的隐喻概念有深刻理解。

理解隐喻的语言意义和象征含义是成功翻译的基础。

熟悉不同语言文化的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隐喻往往具有文化特定的意义。

翻译隐喻时要注意保持隐喻的形象和比喻性质。

《2024年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策略研究》范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汉英口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重要修辞手法,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直接影响到交流的效果。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探讨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的策略,旨在为口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指导。

二、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它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人们通过寻找最佳关联来理解和产生话语。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寻找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隐喻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传递,因此,关联理论对于隐喻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汉英口译中隐喻的特点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使得汉英口译中的隐喻具有独特性。

汉语隐喻往往富含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英语隐喻则更注重直接和明了的表达。

因此,在汉英口译中,译者需要准确理解隐喻的含义,并找到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

四、关联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策略(一)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策略。

对于那些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相似文化内涵的隐喻,可以直接翻译,保留原文的修辞效果;对于那些文化差异较大的隐喻,则需要意译,用另一种语言中的等效表达来传达原意。

(二)增补解释与背景信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汉语中的某些隐喻在英语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此时,译者需要增补解释和背景信息,帮助听众理解隐喻的含义。

增补解释可以是对隐喻的直接解释,也可以是对比两种文化中相似或相关的例子。

背景信息的补充则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隐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语境推理与意群翻译语境推理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英口译中,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推理出隐喻的含义。

意群翻译则是在保持原文语义连贯性的基础上,将句子分成意群进行翻译,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策略有助于保持译文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摘要】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在商务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比喻和隐喻进行沟通可以使信息更加生动形象且有效传达。

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概念以及在商务英语中的作用,然后详细探讨了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隐喻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并举例说明了隐喻在商务沟通和写作中的应用。

强调了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隐喻运用水平的建议,并探讨了隐喻翻译对商务沟通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并提高在商务交流中的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商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关键词】商务英语、隐喻、翻译分析、作用、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商务沟通、写作运用、重要性、提高水平、沟通影响1. 引言1.1 什么是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借用某种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的比喻方式。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被广泛运用,可以使得文本更具表现力和生动性,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

隐喻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也可以让文本更加富有启发性和想象力。

通过隐喻,作者可以用一个简明扼要的描述来传达复杂的信息,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经常用于描述市场情况、企业管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商务信息和情况。

熟练掌握隐喻的运用技巧对于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和沟通效果至关重要。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学修辞,更是一种可以帮助传达信息、引导思考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运用隐喻,可以让商务交流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1.2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作用在商务英语中,隐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隐喻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和表达各种商务概念,使得信息传达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用熟悉的语言和形象来解释和描述抽象的商务概念,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关系。

一些通俗易懂的隐喻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与他人共鸣,还可以在商务谈判或交流中化解尴尬和疏远感。

基于认识语言学视角探讨英语隐喻翻译思路的构建

基于认识语言学视角探讨英语隐喻翻译思路的构建

2412018年26期总第414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认识语言学视角探讨英语隐喻翻译思路的构建文/刘书含【摘要】隐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无论在汉语中还是英语中都很常见。

它用含蓄的比喻方法,通过一种含义来表达另一种含义。

而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英文的翻译工作也日益增多。

隐喻翻译也就成为如今翻译界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

这种翻译方式,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文章的原始内容,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其深刻的内涵。

本文主要从认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英语的隐喻翻译。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翻译【作者简介】刘书含,成都理工大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一个涉及到电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认知语言学又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可以说,它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

而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它又具有一定的认知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下进行英语隐喻翻译,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从本质上理解语言,准确的了解英语隐喻中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进而对语言进行准确的转换。

一、隐喻具有认知性隐喻具有认知性,它对于人类的认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隐喻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已知事物的了解,从而映射到一个未知或者抽象事物上,进而加强我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

人们之所以会使用隐喻方法,一方面是由于思维能力或者语言表达受到了限制,所以不得不用一种熟悉的事物来谈论另一种事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美妙的传达意思,从而收获更好的交流效果。

所以,隐喻的认知性,不仅引导我们认知了未知或抽象的事物,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看待事物的新视角。

二、认知语言学角度下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简单贴切的语言,使另一种语言的含义准确的表现出来。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注重语言的对等性和有效转换。

同时,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翻译要结合并符合不同的文化背景。

探析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探析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探析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隐喻修辞格是英语文章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丰富文章的意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但当这种修辞格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往往会造成翻译困难,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一、什么是隐喻修辞格?隐喻修辞格是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文章中常常使用。

它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义。

这种类比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上的。

例如:“他是一头狮子”这句话中,“他”被比作狮子,表达他的勇猛和强大。

二、隐喻的翻译技巧翻译隐喻修辞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隐喻的意义在翻译中理解隐喻的意义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理解原文中的意思,弄清楚两个被比较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其次,需要理解作者使用隐喻的目的。

例如:“他像一只鹰一样翱翔在天空中”,在这句话中,作者想表达的是他的自由、追求和高飞的状态。

2.寻找翻译隐喻的合适的言语翻译隐喻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词语,用其他语言来表达与原文中相似的意义。

因为隐喻一般是建立在英语语言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禀赋之上,因此翻译时需要结合文化,用相应的词语来表达隐喻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他是一头狮子”,译时可以使用类似的动物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他是一头猛虎”。

3.保持修辞格的特定特性在翻译隐喻时,需要保持隐喻的特定特性,不能使隐喻丧失原来的意义和表现力。

因为隐喻所包含的意义往往超出了具体比喻的意象本身,而是通过比喻所缔造的隐喻意蕴来间接地表达某种含义,因此,在翻译隐喻时,不仅要翻译出隐喻所涵盖的意义,也要体现出隐喻所包含的情感色彩。

例如:“他像一只鹰一样翱翔在天空中”,这句话传达的是自由、追求和高飞的感觉,翻译时应该在译文中体现出这种情感,否则会使读者感到隐喻的表现力受到了削弱。

三、总结在翻译隐喻修辞格时,需要综合考虑隐喻的含义、语言、文化等因素,尽量搭建出与原文相似相应的新的隐喻意象,以达到保持原文意义和表现力的目的。

因此,要翻译好隐喻修辞格,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语言、文化和修辞知识,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才能做到翻译质量的高效保证。

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

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

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隐喻是指通过对比、类比、联想等手法,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相联系、相沟通的修辞手法。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隐喻翻译一直是汉英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隐喻汉英翻译的原则,并从语义、语境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隐喻汉英翻译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隐喻意义。

隐喻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体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隐喻形式和含义。

在隐喻翻译中,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意义,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适当的隐喻表达方式。

例如,汉语中常用植物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心如蛇蝎”、“眉飞色舞”等,而英语中可能会用动物或其他比喻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因此,译者需要充分理解隐喻的文化背景和内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其次,隐喻汉英翻译需要考虑语境因素。

隐喻是建立在具体的语境之上的,同样的隐喻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法。

在翻译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

例如,汉语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句常用来形容某种境界或情感,如果直译成英语可能会失去原文的隐喻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选择对应的英语隐喻,如“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最后,隐喻汉英翻译需要注意文化差异。

各个文化之间隐喻的使用和理解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中需要注意不同文化中隐喻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汉语中的“黄粱一梦”隐喻为一场虚幻的梦境,而英语中可能更常用“a pipe dream”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译者需要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选择能够传达原文隐喻意义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隐喻汉英翻译需要遵循准确传达原文意义、考虑语境因素和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等原则。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还需要注重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和目标语言的合理运用,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同时,隐喻翻译也需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理解的需求。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作者:商莉君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12期【摘要】概念隐喻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框架语义理论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为翻译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译者完成更有效的传递任务。

本文结合框架语义理论,尝试分析一项具体的隐喻翻译策略:框架借用法。

【关键词】框架语义;隐喻;翻译策略;框架借用【作者简介】商莉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

从Charles Fillmore提出框架概念到Taylor对框架语义学的进一步探索,框架语义这一意义理论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内容,成为了包含个人知识经验和社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动态理论。

Mary Snell-Hornby最早提出了框架语义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之后用框架理论解决具体翻译问题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从框架语义理论看翻译活动框架概念源于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Fillmore首次将这个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就是语项在理解者脑中唤起的一个“心理画面”。

Taylor在探讨框架语义理论时提出意义的获取在于特定文化群体在特定情景中参照个人经验和社会知识等背景知识体系做出预判。

Snell-Hornby指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将自己脑中的原型场景抽取一部分制作出当前场景,译者则从当前场景出发推导出原文描述的场景,再结合译者自身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根据自己推导出的场景选择适当的框架和视角并用译语表达出来。

通过分析译者场景的推测和视角的定位等动态认知过程能够指导译者运用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攻克难点完成任务。

二、隐喻翻译隐喻翻译一直以来是翻译任务的难点之一,当译者需要处理原语与译入语文化不匹配或缺省现象时,翻译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

隐喻的构成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其语言特点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过程。

从框架语义角度来看,虽然本体和喻体在理解者脑中所唤起的框架有所不同,但理解者可以通过聚焦两个框架语义特征中的重叠项实现框架跳跃并完成意义识解。

霍恩比-翻译研究-综合法 课件 研究生课程

霍恩比-翻译研究-综合法 课件 研究生课程

A 文学翻译 普通语言翻译 特殊语言翻 译 Level A presents the conventional area of translation which up to now have been kept all too separate: on the left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ditionally province of poets and schlors and once the only area thought worthy of the theorist, and on the right special language translation,traditionally inferior and the main concern of the translation schools."Geneal languange translation"is still a vague concept which up to now has only been negatively defined as "not literary"and "not technical".
通过对莱比锡学派理论的考察斯奈尔霍恩比发现这些理论过于强调语言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其研究的视角较为狭窄因而无法满足翻译研究的需要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Mary Snell-Hornby
张尚宇 S1100024
玛丽·斯奈尔-霍恩比 简介
玛丽·斯奈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 是一位国 际知名的翻译研究学者及第二语言教学专家。 1940年出生,之后在圣·安德鲁大学学习德语,先后 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德国多所大学任教多年。 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苏黎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 论文即为1988年出版,并在国际译坛引起强烈反响的《翻 译研究:综合法》。

《2024年关联理论下汉英交传隐喻的翻译》范文

《2024年关联理论下汉英交传隐喻的翻译》范文

《关联理论下汉英交传隐喻的翻译》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汉英翻译显得愈发重要。

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汉英翻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对汉英交传中隐喻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本文将介绍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利用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有效翻译。

二、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传达特定的含义。

在汉英翻译中,隐喻的翻译往往涉及到文化、语境和语义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正确理解和翻译隐喻对于保证翻译质量和传达原文意图至关重要。

三、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汉英隐喻翻译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寻找最相关的信息来理解对方的意图。

在汉英交传隐喻翻译中,我们需要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即要关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寻找最佳关联来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具体而言,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1. 识别隐喻意义: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原语中的隐喻意义,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境。

这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

2. 寻找最佳关联:在识别了隐喻意义后,我们需要寻找目的语中与原语隐喻意义最为接近的表述方式。

这需要我们根据语境、文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找到最佳关联。

3. 保持语义连贯: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语义的连贯性,确保翻译后的文本在语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四、实例分析以“人生如戏”为例,这句话在汉语中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生的多变和不可预测。

在翻译成英语时,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Life is like a drama”,这样可以较好地保留原句的隐喻意义和内涵。

又如“她说话像蜜一样甜”,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Her words are as sweet as honey”,这种翻译方式既保留了原句的隐喻形象,又使目的语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其含义。

五、结论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汉英交传中隐喻的翻译问题。

第28届韩素音翻译比赛汉译英原文和参考译文(下)

第28届韩素音翻译比赛汉译英原文和参考译文(下)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 | 译文评析(下) 原创: 中国译协 中国翻译协会 2017-01-10第28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参考译文及评析—(下)汉译英汉译英竞赛原文屠呦呦秉持的,不是好事者争论的随着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临近,持续2个月的“屠呦呦热”正在渐入高潮。

当地时间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详细回顾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并援引毛泽东的话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对中医药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圣殿”中的这次演讲,还是即将颁发到屠呦呦手中的诺奖,自然都提供了极好的“正名”。

置于世界科学前沿的平台上,中医药学不仅真正被世界“看见”,更能因这种“看见”获得同世界对话的机会。

拨开层层迷雾之后,对话是促成发展的动力。

将迷雾拨开、使对话变成可能,是屠呦呦及其团队的莫大功劳。

但如果像部分舆论那样,将屠呦呦的告白简单视作其对中医的“背书”,乃至将其成就视作中医向西医下的“战书”,这样的心愿固然可嘉,却可能完全背离科学家的本意。

听过屠呦呦的报告,或是对其研究略作了解就知道,青蒿素的发现既来自于中医药“宝库”提供的积淀和灵感,也来自于西医严格的实验方法。

缺了其中任意一项,历史很可能转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换言之,在“诺奖级”平台上促成中西医对话之前,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果,正是长期“对话”的成果。

而此前绵延不绝的“中西医”之争,多多少少都游离了对话的本意,而陷于一种单向化的“争短长”。

持中医论者,不屑于西医的“按部就班”;持西医论者,不屑于中医的“随心所欲”。

双方都没有看到,“按部就班”背后本是实证依据,“随心所欲”背后则有文化内涵,两者完全可以兼容互补,何必非得二元对立?屠呦呦在演讲中坦言,“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我深深地感到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这既是站在中医药立场上对西方科学界的一次告白,反过来也可理解为西医立场上对中医拥趸们的提醒。

翻译策略:术语与隐喻

翻译策略:术语与隐喻

翻译策略:术语与隐喻
郭亚玲;王立弟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翻译策略研究一直存在定义不明、多个术语混用的现象.这其中有学科发展的原因,也有认知层面的原因.策略本身也是隐喻,在识解这个隐喻时,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认知主体引致了对策略的多元阐释.文章分析了对策略多个侧面的识解,并借助BNC语料库检索数据考察策略在更大语境下的识解情况和语用意义,发现策略有多种语义趋向,是一个多元、综合、立体的系统.文章认为翻译策略是一种认知图式,它在不同语境下分别例示为翻译方法、翻译技能和翻译术.
【总页数】6页(P81-86)
【作者】郭亚玲;王立弟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050024;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中医隐喻术语翻译策略研究 [J], 彭昌柳
2.认知努力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策略——基于英汉隐喻翻译过程的研究 [J], 张艺戈;王福祥
3.英语学术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J], 卜佑娟
4.人体隐喻的英汉机械工程术语翻译策略 [J], 高巍;郭雪杰
5.技术企业文献中行业内通用术语及口语化术语的翻译难点和翻译策略 [J], 张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叙事小说中隐喻翻译对人物塑造的影响——以《生死疲劳》为例

叙事小说中隐喻翻译对人物塑造的影响——以《生死疲劳》为例
物 的个性 特点 、 生活条 件和 状态 、 思想观 念 和社会 背景 等 , 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立体。在对这类 隐喻进行翻译 时, 如果 只着 眼 于隐 喻本 身 的翻 译 , 忽视 小 说 的 语 言环 境 和人 物 的生 活背景 , 就会 造 成 人 物 形 象不 够 鲜 明 , 甚 至扭 曲的现象 。为 了更直 观具 体地 反 映这一 现象 , 以莫 言 的小
学作品中的隐喻时 , 不能摆脱文本 , 只针对具体 的某一例 句进 行解 读和 翻译 , 而要 放 眼 全局 , 综 合 考 虑文 本 中可 能 对作 品的主 旨或作 品 中人 物 的 塑 造有 关 的各个 语 内语 外 因素 。在叙 事 小说 中 , 不 管 是 个性 鲜 活 、 生 动饱 满 的小 说
2 0 1 7年第 2期 总第 2 3 9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6 7 1 4 . 2 0 1 7 . 0 2 . 0 1 9
林 区教 学
Te a c h i n g o f F o r e s t r y 用 所 产 生 的新 的意 义 只 能通 过 隐
喻 的形式 来表 达 。根 据 G r a b e 对 诗 歌 中 隐 喻互 动过 程 的
意思的转达而忽视隐喻背后所体现的内涵 , 就会影响小说 人 物 的塑造 。 因此 , 在 翻 译 此类 隐喻 时 , 要尽 可 能 地 保 留 原 文 隐喻 的喻体 , 或 尽量 在译入 语 中找到 能 引起读 者 类似 共鸣的喻体来进行替换 , 以便能保 留人物语 言的原 汁原
说《 生死疲劳》 为例 , 分析 了叙事小说 中的隐喻 翻译对人
物塑 造 的影 响 , 以期 能为叙 事小 说 中隐喻 的翻译 提 供 一个 新 的研究 视角 , 从 而更 好地 指导 隐喻 翻译实 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翻译研究综合法的理论基础 (一)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格式塔心理学诞生 于 1912 年。该理论关注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整体感知,并把 人们组织视觉刺激源的方式分为闭合性、凸显性、简约性、 连续性、相似性等几个法则。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并不 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 的性质和意义;文本的整体性,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叠加, 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具有完形的特征(潘 卫民,2006)。 (二)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原型理论”的 哲学基础是体验主义,它立足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和 观察,对范畴的划分和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原 型理论可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范畴不能以一套充分而
特色的隐喻时,就应以传达原文意义为主,采用意译法。如: Justice has long arms.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ight now,a lot of banks are kicking the tires and trying to determine how ATMs can improve their network’s operation. 现在很 多银行正加紧研究,试图弄清自动取款机是怎样改进他们 网络的运行的“。kick the tires”是英民族一个特有的形象表 达,其意思是“使汽车加速”。如按字面意思译成“踢车胎”, 恐怕会令很多中国读者费解。所以,汉译时舍弃形象,将此 引申为“加紧研究”,译文体现了原文的意义。
4.加注法。有时在译文中保留了源语的喻体形象。但由 于文化差异,隐喻的含义难以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特别 是有些蕴含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典故,为便于译文读者的理 解,可用加注的方法处理。如: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 中心。)
·71·
1980:4)。一个完整的隐喻主要由“本体”(tenor)和“喻体” (vehicle)组成,其形式是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隐喻意义 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source domain)的经验映射 到目的域(target domain),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的域特征 的目的。如人们常说“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把 时间看成金钱,以金钱的宝贵来映射时间的珍贵。
·72·
考高考对教学导向作用,那只有研究命题的内容,研究中 考,考点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探究核心能力的提炼,要 变耗时、耗力的低效为省时、愉快的有效。可以说,读课标、 研教材、练命题是新时期教学三大基本功,是提炼教师专 业水平一个可行的举措。
以行政、教研、学校三位一体区域性推进特色办学,创 学校品牌,是爱辉区教育发展的选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 选择。我们举全区教育之力,推行“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一个回归,只有改进课堂教学,才会 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幸福和尊严,才是教学 的民生,薄弱学校转变为优质的学校,各类学校各得其所 得发展,教育的公平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葺
(二)翻译策略 1.直译法。有些形象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述及其喻义有 共通之处,无论是隐含意义还是字面意义几乎完全相同, 翻译时可直接采用直译法。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 2.意译法。英语和汉语中有些隐喻具有独特的原语文 化特征,直译法很难将原语的文化色彩表达出来,无法达 到语用上的对等。在处理一些带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文化
且必要的特征来界定,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第二,范畴成 员之间有隶属程度的差异,范畴中某一成员与原型的相似 度越低,它的隶属度就越低(赵巍、石春让,2006)。根据原 型理论,一个范畴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特征构成的 “完形”概念,这些特征并不是是界定该范畴的充分必要条 件,而只是它的原型特征,属于某个范畴的成员有核心和 边缘之分。
二、综合法的隐喻翻译观及翻译策略 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常 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
【作者简介】王 宁(1980-),女,河南开封人,开封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与商务英语教学。
□编 辑 / 徐霄天
(上接第 70 页)教或放任于学的偏激误区,构建“以教导 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正是均衡教与学的增长新方 式,是解决“厌学”正确的选择。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学习型的教师 队伍,我们通过“说教材”活动,建立了校本培训新机制。说 单元教材:一是把课程目标核心能力学业水平,结合教材 内容进行阐述性的具体形态描述;二是经过知识树的构 建,确定正确的教什么与系统性了解知识结构;三是通过 对教学重难点的示例而达到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 要变教案为学案,引导学生明确学什么。有了可测性,准确 性的学习目标,这正是导学与学教的前提,也是变说教型 为体验型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激发学习情趣的开始。此外, 还要通过“练命题”去提高作业训练的效能。我们不否认中
综合法认为隐喻翻译的核心问题就是文化差异,由于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概念转换方法与隐喻投射取向,隐喻意 义通常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英语中“猫”(cat)的 隐喻义是“敌意的”(malicious),而在德语中“猫”(katze)的 隐喻义却是友好和善。因此,若不考虑文化差异按字面意 思直译,就不能准确传达隐喻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潘卫民.景点英译的格式塔诠释[J].中国科技翻译,2006,(04):44-47. [2]赵 巍,石春让.译学词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3):89-93. [3]Snell-Hornby·Mary.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8. [4]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关键词】 综合法;格式塔理论;原型理论;隐喻;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0)04-0071-02
翻 译 研 究 综 合 学 派 的 代 表 人 玛 丽·斯 奈 尔 - 霍 恩 比 (Mary Snell-Hornby),是维也纳大学的翻译教授,长期从 事英语、德语翻译工作。她在翻译研究方面很有建树,是欧 洲翻译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其翻译理论在国际翻译界也颇 具影响。霍恩比在 1988 年出版的《翻译研究—— —综合法》 一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她的翻译观,即翻译研究的综合法, 以其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见地使其成为霍恩比在翻译 界的成名作。
3.换喻法。由于英汉文化间的不同社会经历和认知方 式,从而使英汉民族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常会运用不同的喻 体。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地变换英语隐喻的喻体,使用汉语 读者熟悉的比喻形象,以求“神似”表达,使读者更好地理 解。如:To kill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
斯奈尔-霍恩比倡导以格式塔整体理论为基础的翻译 研究的综合方法,并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文本在文化语境中 的作用,提出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的观点。斯奈尔-霍 恩比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提出翻译研究综合法,但 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似乎仅仅停留在对该理论的介绍。 笔者将扼要介绍斯奈尔-霍恩比的翻译思想和理论,并将 这一理论应用于隐喻的翻译。
(一)综合法的隐喻翻译观。综合法对隐喻翻译的主要 观点:“隐喻是一种话语”,“是具有三种特性(物体、意象、 意义)的综合体,是相同与差异的完整的统一体”;“隐喻随 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隐喻是否可译,翻译难度有多大, 该怎样翻译,究竟是否应该翻译,这些都不应该由一套抽 象的规则来决定,而应该由具体语篇中的具体隐喻的结构 和作用来决定”(Snell-Hornby,1988:55-58)。
三、结语 以上四种方法其实只涉及一个翻译策略的选择。综合 法认为,在翻译隐喻时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应该由具体 的文本和文化背景来决定。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 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的隐喻文化有很大的差别。 翻译时,译者需要认真吃透原文,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 习惯和特点,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适当处理。葺
□编 辑 / 徐霄天
(三)综合法的主要观点。翻译研究综合法的主要观点 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翻译研究不应当仅被视为是其 他学科的派生物或分支学科,而是综合性的跨文化的独立 学科,除了语言学和文学之外,它还必须吸收进心理学、人 类学和哲学的内容;第二,语言学研究已经从微观转向宏 观不断扩大其研究领域,翻译也应从语境和文化背景出发 研究文本。正如格式塔理论所指出的,对部分的分析并不 能得出整个文本的含义。因而,翻译研究应采取“由上至 下”的分析方法,不孤立地看待每个词语,而要联系它在整 篇文章中的地位和功能,从宏观的语篇入手分析微观的词 语;第三,传统的范畴化模式的分类过分严格,充满了二元 对立,这对有着细微差别的各种翻译实践丝毫无补,宜把 类型学(typology)改为原型(prototype),模糊不同类型间的 边界,提倡层化模式;第四,传统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方法常 孤立地看待语言现象,而翻译涉及的是关系网络,个别部 分的重要程度是由文本、情景和文化这一更大的背景来决 定(Snell-hornby,1988:35)。
2010 年 4 月 总第 152 期 第 4 期
黑河学刊 Heihe Journal
Apr.2010 Serial No.152 No.4
翻译研究综合法及其在隐喻翻译中的应用
王宁
(开封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 翻译研究综合学派以格式塔理论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综 合学科。在实际翻译中,个别词、句的重要程度是由文本、情景和文化这一更大背景来决定的。翻译综合法认为隐喻 翻译应考虑文化差异和隐喻在具体文本中的作用,可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换喻法和加注法等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