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Ⅰ卷历史小论文答题技巧与复习备考策略
新课标历史高考 专题复习 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 (1)
历史小论文的解题与训练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
这种题型,2011和2012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今年的很多模拟试卷中也都出现过,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答题方法,答题比较随意。
一、基本特点历史小论文,实际上就是“小型的政论文”,篇幅不大,强调史论结合,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1.议论的方式,有立论与驳论之别①立论题,就是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某一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
如范文澜先生说过:“腐烂了的封建主义决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请结合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情况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②驳论题,就是对错误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否定对方的错误之处,以辩正是非,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这一观点对不对?请围绕阶级斗争的进步作用,结合太平天国革命作一小论文。
2.命题的形式,一般有三类①直接提出评论的对象与内容。
评论的对象有人物、事件、制度、著作及现象。
评论的内容不外乎原因、性质、制度、地位、影响、作用等。
如,试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
②提供一些材料进行命题论析。
如,1990年上海市高考历史试卷问答题:根据下列论述,联系有关中外史实,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看法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
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
日本共产党和德国共产党人都是他们国家的战争的失败主义者。
……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
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日胜利是责无旁贷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③提出一种或几种观点,进行立论或驳论。
如,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
有人说他“一身是过”,有人说他“功不可灭”。
请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一评价。
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总结如何四步巧解历史小论文一、首先审定试题的时空要求。
时空是历史学科的骨架和基本线索。
时空的确定,是历史小论文写作的前提。
时间方面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不同阶段;空间方面可以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我们要依据试题要求,明确时空要求,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通史等。
二、其次,明确试题的主题范围。
主题即试题材料的中心话题,通常应该是一个短语的结构描述(例如:关于XXX的问题);不能够表述为一个完整的句子(XX是XXXX。
主谓宾结构具备)。
通常我们可以从试题的开头综述或者是结尾处的文章出处获取,也有一些只能从材料中整体概括。
三、再次,按照要求拟出规范提纲。
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列出答题的提纲。
例如传统小论文(材料一般是一段围绕某主题展开的文字材料),通常是观点、理由、结论三部分。
其它的阐释题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提取材料中的某一现象,指出相关历史事件,简要概括这一历史事件,并进行评价(2018年全国卷3第42题<鲁滨逊漂流记>);依据世界史时间坐标轴提出观点(2019年全国3卷第42题);依据历史地图图示内容,提出某一观点,进行阐述(2021年全国乙卷第42题)等等。
注意:1、必须按照试题要求,分步骤回答,不能率性而为;2、观点要围绕主题展开,语言简洁,思维要发散(备二取一);3、阐述用史实说明(至少两例),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正反两面论证均可;4、结论要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等进行理论方面总结和升华。
四、最后,形成规范简介的答案。
具体内容依据上面的提纲展开,注意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史实合题,逻辑严密,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或者深度。
总之,历史小论文尽管材料形式多样,设问多变,我们只有在平时的知识积累方面,做题技巧的规范训练方面,以及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够让孩子们在考场上淡定从容,应对自如。
更多丰富历史小论文的内容,都可以在历史高考热点中获取!针对小论文的备考方案1、注意基础知识积累,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厚积薄发);例如:2020年全国一卷列出不同时期的书名问题;2021年全国乙卷中共历次重要会议问题等;把功夫下在平时,重心前倾;2、增强审题能力,养成规范答题习惯(按图索骥);例如2018年全国卷一第42题《鲁滨逊漂流记》提取材料中的某一现象,指出相关历史事件,简要概括这一历史事件,并进行评价;2019年全国3卷第42题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问题,依据世界史时间坐标轴提出自己的观点;2021年全国乙卷第42题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依据地图图示内容,提出某一观点,进行阐述等等。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方法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方法不论是高考全国文综卷还是部分自主命题省份的历史卷,小论文题或历史论述题都是占分值较多、难度较大、学生最怵的题型。
因为,要在紧张的十几分钟时间内写出思路清晰、论证严谨的两三百字不是件容易的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方法,希望大家喜欢!强大的心理来源于正确的认识和坚实的功底。
此类试题考查的本就是高考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最高一级的要求,即:论证和探讨问题。
这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所以,小论文题的难度大,也在情理之中。
同学们唯有积极应对此类题型,多练习、多总结,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娴熟的解答技巧,方能在考试中遇题不乱,从容应对。
否则,心中已怵,下笔难免不慌;“笔头”慌乱,必将导致对史料信息提取不全面、论证思路不清晰、语言不简洁等弊端的出现。
得不到好的分数其实就是自己答题时状态不好的反映。
历史小论文这类试题考查的角度紧扣“论证和探讨问题”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三个层次,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种:论证观点类、评述观点类、提出观点类等。
1 论证观点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类例如,2014 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 22 题,该题在设计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在题引、设问中进行了多处提示。
首先提示立意;其次提示答题指向,如设问第 (1) 题中“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与第 (2) 题中“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相呼应,指向明确;最后提示了考生应该遵循的论证思路。
2 评述观点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类例如,2012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 41 题,该题是开放式的,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说明自己认同的观点并作简要的论证。
如选择赞成的观点,可以运用全球史观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
如持反对的观点,可以从中国主动改变的角度展开。
全国卷高考历史小论文题指导分析及例题鉴赏
全国卷高考历史小论文题指导分析及例题鉴赏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介绍,指导分析及例题鉴赏一、小论文技巧总介绍历史小论文写作,必须具备三要素,那就是论点、论据、论证。
但是,高考试题中往往有严格的字数限制(200~250 字),要写好这篇小论文,尽可能拿到更多分数,建议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题。
(一)认真审题,读懂设问,明确观点,把握方向写历史论文首先是要确立观点。
有些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已明确观点,比较简单明了;有些是需要根据所给材料提炼观点;还有些题目要求更高,是根据材料,寻找论述方向,自己确立观点。
无论是哪一类型题目,关键是要读清楚设问,寻找材料关键词,提炼概括,亮明观点。
(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围绕论点,慎选史实在选择论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史实论据的典型性、针对性、确切性。
“一个典型的事例胜过千万句空洞的说教。
”选择史实材料的主旨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此外,几乎所有的论述题都要求考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切勿小看“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两个短语,它意味着要求考生在论证观点、选史实时,必须一方面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史实,另一方面还要把我们教材中所学过的能证明观点的典型史实挖掘出来,简单说来,论据即“ 材料史实+ 所学史实”。
(三)谋篇布局,注意角度,史论结合,梳理结构历史小论文总体结构通常为:总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 —结论。
由于字数有限,分论点不宜过多,但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阐述。
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来分析问题,可以用历史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还可以用不同的史观来分析问题。
但更需要考生结合题目材料本身所提示的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充分论证,逻辑清晰,语言精炼,学科表述最后,就是考生把论点论据紧密整合撰写成文。
一定要牢记紧扣主题,观点先写,论据紧跟,论据不能空洞重复,客观分析,最后一句话结论,揭示历史规律。
行文要注意论文化,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而不要用政治或文学语言,更不要滥用文艺性的修饰语,不然是徒费文字,无分可得。
巧破焦点问题,助力提升成绩——高考历史小论文题解答技巧
①试题呈现:运用某一学术报告、学术论著或历史人物传记的部分内容为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形成以材料观点和所学知识为依据的“设计论题+论证说明”型②考查内容:与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相联系的具体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事实专题,试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分段落语句的层次关系,获取正确有效的材料信息,归纳出材料的核心主旨思想,主旨思想切忌偏离主题,否则接下来设计的论题观点也会“跑调”。
第二步:在大主题框架下分别理解各个段落、句子的内涵,然后与材料主旨相联系,设计出某一具体论题,论题观点要明确,以便于收集论据,但不能超出大主题内涵的范围。
第三步:设计论点,联系材料与储备的历史知识,回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是体现《考试大纲》中“考査学生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和学习潜力”的题型,分值大,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是复习的重点与难点。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执教经验,分析近三年来高考三大类历史小论文题的题型与解答技巧。
“设计论题+论证说明”型
1。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技巧高考历史试卷中近年来都有小论文题,而小论文题是让很多考生都束手无策的题型,解答这类型的题目需要一些答题技巧来辅助。
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的集体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的答题技巧一、开门见山亮观点亮明观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观点明确与否是论文质量档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题人第一注意的关键。
对于史论题,由于在题干或材料中已经提供,只要略加改造即可。
而史料题,则须先阅读史料,注意材料(包括题干和引文)中提供的信息点、关键词。
寻找论述方向,自己确立观点。
二、运用材料加知识在选择论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史实论据的典型性、针对性、确切性。
“一个典型的事例胜过千万句空洞的说教。
”几乎所有的小论文题都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切勿小看“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两个短语,它意味着要求学生在论证观点、遴选史实时,必须一方面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史实,另一方面还要把我们在教材中所学过的能证明观点的典型史实挖掘出来,简单说来,论据即“材料史实+所学史实”,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论据充分用好,再用所学知识来弥补。
三、史论结合多角度在论证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选择史实,力求证据充分。
论证原则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多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依据历史的纵向线索;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从同类事物对比角度论述(古今、中外);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
但更需要学生结合题目材料本身所提示的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格式讲究总分总论文分段,突出结构。
论文总体结构为:总—分—总。
具体工作就是围绕(论点),确立分论点,选择论据和预设的结论。
由于字数有限,分论点不宜过多,但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阐述。
五、语言精练上档次语言要精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表述要成文,切忌要点式作答。
浅谈高考历史小论文的命题思路和复习建议
历史小论文的备考策略惠安中学贾文军陕西省自从2010年参加新课标高考以来,在文综历史卷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年都有一道以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的新型题,分值为12分或13分。
其实质就是用议论文的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其突出特点是试题没有固定的参考答案,只有“等级森严”评分准则,好像命题人故意通过这道题将考生分为三六九等。
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或许这种题型的出现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会继续出现。
因此,必须引起所有高三历史教师的重视,认真研究这种题型,对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这种题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试题新颖、立意高远这种题型的出现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产物。
它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阅读、理解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语言组织、知识点的归纳和史学功底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考查。
没有固定的答案,很一种开放性很强的试题。
也体现了从多元史观看历史的价值所向。
有利于深化中学历史改革,有利于中学教学向大学教学的过渡,有利于体现出史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二、貌似简单、得分低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40题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3分)在这道题中,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在十几分钟内一气呵成难度还是较大。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5分以下的考生占抽样考生数的78.98%,特别是得0分的考生占抽样考生的比例为14.0%;6~9分段的考生占抽样考生19.6%;10~13分段的考生占抽样考生1.4%。
三、评分原则化、观点明确化这类题的要求一般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虽没说字数要求,但也应该保持在150字左右。
在评分准则方面紧扣要求,可以说按要求分点给分。
专题06历史小论文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
3、主题深化
有目的的解读图片和信息
思路3: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50字,用来总结,上 思路4: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 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
提取关键词,概括出题目, 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规律、本质、实质、
20字
思路5:主观、客观。
正确做法。】
答题模板
总(观点)------分(论证)--------总(观点)
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 “小英雄”
如图为清末儿 童读物《启蒙 画报》创刊号 (1902年6月 23日)刊发 的《小英雄歌 》。
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关键词:文字解读——清末儿童读物、1902年6月23日
提取信息【文字+图片】: 1.背景角度作答:清末,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清末新政,西学东 渐。 2.从特点角度作答:即“德”,忠孝报国等;“智”:学习西方技术, 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历史学习等;“体”:雄健尚武等。 3.从评价角度作答,可得出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旧杂陈、中西结合的 特点 结合所学:1.清末救亡图存
2.近代以来民众社会生活变迁 2.1929-1933经济危机 3.中国近现代的教育
参考答案1 论点:让更多的普通人发声 论证:以往的历史,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对普通人的生活 关注过少,随着社会史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得以发出声音。 照片,往往定格了历史的一瞬间,近代以来的照片更好的为研究普通 人的历史提供了素材。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视剪发为 新国民的象征,开启了剪发易服的移风易俗之旅。图2所展示的梅兰芳, 正是这一大历史的写照。照片中,梅兰芳剪辫后的新影,干净、利落、 阳光,跃然成为民国的新民之一。图4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 考生,每个人都用来之不易的考试迎接自己新的命运——关于知识和 希望的命运。对于每个生活中的个体来说,这是个人一生中的关键一 刻。对于历史而言,这是中国的关键一刻。照片中的梅兰芳和考场中 的考生,皆是历史中的人。 综上所述,照片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在历史中的真实状态,让更多的民 众生活为后人所知。
2021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小论文答题技巧与复习备考策略
【答案】示例一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论证:
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 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 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 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12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参考答案】示例一:
• 信息一: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角度 材料 来源
材料 Hale Waihona Puke 容信息提取史料价值
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 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 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
农业责任制、抓致富、 先富带后富、评选致
可用于研究20 富户等,反映了农村
世纪八十年代 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
的农村经济体 承包责任制、鼓励脱
• 84年4月12日半天 •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
2023年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小论文题)解题指导方法
2023年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小论文题)解题指导方法#01解题概述认识:该试题分值固定、属于开放性试题。
它的开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材料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学生的思维开放。
解题技巧指导步骤一:看问题、明要求、确定对象步骤二:细读材料提炼观点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
步骤三:组织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第一段观点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你做到两步,第一步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第二步亮明你选择的观点,表述时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同意……等。
(分)第二段:史论结合部分(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你选择的观点,尽量要做到史论结合。
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第三段:评论部分。
(分)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
(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的历史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
)#02具体解题技巧、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
、从材料陈述看一类是材料观点直接给出;另一类是观点间接(观点隐含)给出、设问类型看:包含评述,评价,评论三种()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注意:()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历史人物评价:()定性评价即整体评价;()定量评价,即以史实说明。
高考历史材料题、小论文题答题指导
高考历史材料题、小论文题答题指导高中历史材料题1、总体思路:联(联系课本、笔记内容,寻找是否有依托的内容和观点,然后迅速简单记下稿子上)→→找(找回材料,印证材料是否有课本提及的观点,逐一标示出)→→联(对材料与课本吻合的观点,答题时尽量联系用上课本观点、专有名词)2、具体步骤:明(明中心)→→审(审问题)→→划(划材料)→→联(联答题)(1)明(明中心):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
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须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
明确中心方法有四:①浏览全部的问题,看从哪一板块、哪一具体问题设题;②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④根据材料大意自己提炼。
(2)审(审问题:三审一挖不分割):①审清题目能力要求(论述?比较?评析?尤其是比较,技巧性最高)②审全求答项及分值,依此定分点及观点(答点≥分值)。
尤其要注意结合……(如背景)列举(或评价)……(如措施)此类问法,别忘记要答结合后的求答项;③审准答案来源及答题的范围(如时间)、方向(政治、经济、文化),以防止答非所问。
答案来源有以下三种情况:A、根据材料……回答,则答案从材料中即可提炼完整;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则答案既要从材料又要结合课本所学提炼;C、请回答,则答案来源同②。
④挖:尽量挖掘题干的有效信息,答题时务必将之变为答案。
⑤不分割:要将各问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思考,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
(3)划(划材料):根据问题中的求答项,在材料中用不同的序号及线条将各求答项观点分别标示出来。
要求:必须要逐段、逐句分析提炼观点,尤其是短材料更应该如此,一句话往往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观点。
(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部分答案可能就是句子的缩写)(4)联(联答题):①运用好“联→→找→→联”公式②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所以注意前后问是否有递进关系,前面的问往往为后面的问提供答题的思维方向(或许,回头就是答案)③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组织:A、择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B、联系利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C、自己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有名词、习惯用语。
高考历史小论文的真题研究和解题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小论文的真题研究和解题技巧分析一、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
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表现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二、解题技巧(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
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
因为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所以,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
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来说,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0年中的“历史前提”其实就是讲资本主义有萌芽到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
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
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
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
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
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我们就要联系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使用我们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寻找史实。
比如经济上,我们就能够想到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或者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
高考攻略丨2023年高考历史小论文题攻略(附电子版)
高考攻略丨2023年高考历史小论文题攻略(附电子版)考前必备!快拿好了!——历史君专题01 42题考情分析一、42题命题特点分析题材内容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试题特点42题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其开放性已获得各界好评和认可。
特点:切入: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
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
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设问方式:从答案生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是,自拟论题类解题要领: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具完整的话。
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
(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2、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考察要求的。
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包括分阶段阐释,分层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
具体论述过程要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
具体论证过程中,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一般建议学生写2个以上的史实,并且最好做到史论结合;所选取的史实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又能紧紧围绕材料;也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举例来印证论点,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辩证性,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
17世纪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 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 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
。郑成功收复台湾。
2017全 事件简表。据李亚凡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关联,史论结合 C独立提出观
国Ⅰ卷 编《世界历史年表》识予以阐述。中国近现代史+世
点
等
界近现代史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写出所提取的小
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说情节及历史现
2018全 出版于1719年, 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
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 》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 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 《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 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外国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 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 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 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 工人。
【答案】示例一 论题: 西方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机遇和挑战。 阐述: (1)工业革命给清政府带来了挑战。①18世纪中期兴起的工业革命,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 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力量。②为了扩大市场,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侵 略扩张。两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破坏了中国的国 家主权,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同时工业革命也给清政府带来了机遇。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洋务运动引进了工业革命中的机器生产和 先进科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结论:工业革命对清政府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遗憾 的是,清政府没有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失去了跻身强国行列的机 遇。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 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 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 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 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 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二、高考历史小论文题解答思路
1、紧抓一个宗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
因题而定宗旨的组合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 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样;
2、总结材料类型:提取?(相对简单);
自拟?(关注题头的总括性语句和材料出处)
观点一定是完整的判断句式。
3、分析研究设问:重中之重 问法太灵活,建议多研究高考卷, 遵循见多识广的原则
1940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增强抗战的民 族意志精神。
结论:
总之,对中华文明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必将促进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进而弘扬民族精神。
2018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 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3、宏观视野(角度开放):高考联通史学研究;
4、答案灵活(答案开放):开放度越来越大,鼓励创造性思维和 批判性思维。(考查能力全面且要求较高--综合性、学术性和创新 性、思辨性形成批判性思维)
5、立意高远(立意开放):史学立意和社会立意、价值立意相结 合,立意开放而高远,体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 的学科功能。
0分
两项要求一 个都不符合 。
时间、过程 、代表性事 件等基本要 素缺少,表 述不准确。
评价不合理 。
历史现象的 概述与评价
2018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示例一: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 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评价: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 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 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答】材料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和西方社会发 展的特征,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环境 不同,所以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不同,反过来,西方 进行了工业革命,而中国仍然停留在古代科技水平上, 导致了近代以来中西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可 以从材料中提取出,科技创新是大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即西方工业革命对东西方影响不同,这样的观点,在论 证的时候,结合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 关系发展的特征,来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一 论题: 科技创新是大国兴起的关键。 阐述: (1)近代英国重视科技创新。①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 发表,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②1765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生产力 发展,英国进入蒸汽时代;③英国政府鼓励发明,积极推进技术革 新,推动手工工场过渡到机器工厂制,促进了城市化;④19世纪上 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任答2点即可) (2)晚清政府忽视科技创新。①为加强君主专制,晚清实行八股取 士文字狱,知识分子脱离实际,不利于科技创新;②对外奉行天朝 上国闭关锁国,拒绝了马嘎尔尼来华的正当要求,不利于学习英国 先进的科技,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从而导致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 结论:英国重视科技而兴,清政府止步科技而衰。可见科技创新是 大国兴起的关键。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 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 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 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 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 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 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 述公式进行探讨 世界近现代史
无
C独立提出观 点
文献摘录据卢梭《社 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明确写出所拟论
2016全 会契约论》
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 C独立提出观
国Ⅰ卷Leabharlann 题进行简要阐述 世界近现代 实依据
点
史
14-17世纪中外历史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写明论题,中外
的历史现象
,历史现象属 于该时代。
(2)对历史 现象的概述
时间、过程 、代表性事 件等基本要 素完整准确
。
时间、过程、 代表性事件等 基本要素比较 完整准确。
(3)对历史 现象的评价
————
评价全面合理 。
(4)历史现 象的概述与 ————
————
2分
只符合两 项要求的 一个。
时间、过 程、代表 性事件等 基本要素 不够准确 。 评价较全 面合理。 历史现象 的概述与 评价的逻
评价:人文主义引导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 注人和人生活的世界,唤醒了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为 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4
时间
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
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
14~15世纪 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
2018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示例二: 情节:英国人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荒岛上劳动生产, 生活“富裕”,并且救出濒临被杀的“野人”。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 概述: 14-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它 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现世的自由幸福 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愚昧。
国Ⅰ卷
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
C独立提出观 点
世界近代史
确全面
文献摘录钱穆《国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要求:结论不能
2019全 大纲》(1940) 国Ⅰ卷
整体),得出结论。中国史
重持充复论分材有,料据表中,述观论清点证晰,。C独立点提出观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42.(2019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 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 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 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 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 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 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1940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宏扬民 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 结论:
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示例二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 意”,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 化的温情与敬意。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 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 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 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 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 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