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1)A 普通物理学(2)试卷与答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5fe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e.png)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2.(6分)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Pb,则()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3.(6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4.(6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C.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D.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5.(6分)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6.(6分)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A.3.9×10﹣4度B.5.5×10﹣2度C.7.8×10﹣2度D.11.0×10﹣2度7.(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和图(c)分别是x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A.m B.m C.1m D.m8.(6分)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二、解答题9.(6分)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1.5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2.5Ω.(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Ω.10.(17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处应成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2)完成下列填空:(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mm,s3=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m/s2.(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11.(16分)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点.先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级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12.(19分)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摆动周期的比值为k.设地球的半径为R.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的深度d.13.(20分)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此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面.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已知,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h,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x 2,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求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2)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考点】布朗运动.【专题】布朗运动专题.【分析】布朗运动是小微粒受到的分子的撞击的不平衡产生的,是小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明确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6分)【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根据质量数的变化,可以求出α衰变的次数;再结合电荷数的变化,可以求出β衰变的次数.【解答】解: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比较两种原子核,质量数减少28,即发生了α衰变次数:;电荷数应减少14,而电荷数减少10,说明发生了β衰变次数:n=m×2﹣(92﹣82)=4,所以B项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原子核衰变次数的计算,熟记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变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6分)【考点】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专题】实验题;光的干涉专题.【分析】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判断如何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解答】解:光的干涉现象中,条纹间距公式,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A、红光波长大于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增大,故A正确;B、蓝光波长小于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减小,故B错误;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增大,故C正确;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减小.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4.(6分)【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半径和周期公式即可判断.【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r=,已知两粒子动量相等,A、若q1=q2,则它们的圆周运动半径一定相等,选项A正确;B、若m1=m2,不能确定两粒子电量关系,不能确定半径是否相等,选项B错;C、由周期公式T=可知:仅由电量或质量关系,无法确定两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否相等,故C、D错误.故选A【点评】熟记和运用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进行合理变形和推导,难度适中.5.(6分)【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两根导线在a、b、c、d四点磁场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解答】解:A、根据右手螺旋定则,M处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N处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合成后磁感应强度不等于0.故A错误.B、M在a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在b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N在a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b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场强的叠加知,a、b两点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错误.C、M在c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cM偏下,在d出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dM偏下,N在c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cN偏下,在d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dN偏下,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c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d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且合场强大小相等.故C正确.D、a、c两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其周围磁场方向的关系,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6.(6分)【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分三段运用W=UIt求解电功,最后得到总功,换算成度数.【解答】解:用电量为:W=UI1t1+UI2t2+UI3t3=U(I1t1+I2t2+I3t3)=220V×(0.3A×10×60s+0.4A×600s+0.2A×2400s)=1.98×105 J1KWh=3.6×106J 故W=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分三段求解电功,最后要换算成KWh ,要知道1KWh=3.6×106J .7.(6分)【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专题】压轴题.【分析】熟练应用由质点振动关系判断质点间距公式,把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联系起来.【解答】解:图(b )所示质点在t=0时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图(c )所示质点在t=0时,x=﹣0.05(振幅的一半),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结合波形图找到对应的点,若图(c )所示质点在图(b )所示质点的左侧有,当n=0时,B 正确;若图(c )所示质点在图(b )所示质点的右侧有,当n=0时,D 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振动图象、波动图象及相关知识,难度较大,要仔细分析.8.(6分)【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单摆周期公式.【专题】压轴题;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分析】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由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出碰后的速度,然后答题.【解答】解:A 、两球在碰撞前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mv 1+3mv 2,两球碰撞是弹性的,故机械能守恒,即:mv 02=mv 12+3mv 22,解两式得:v 1=﹣,v 2=,可见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 正确;B 、因两球质量不相等,故两球碰后的动量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故B 错误;C 、两球碰后上摆过程,机械能守恒,故上升的最大高度相等,另摆长相等,故两球碰后的最大摆角相同,故C 错误;D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两球摆动周期相同,经半个周期后,两球在平衡位置处发生第二次碰撞,故D 正确.故选AD .【点评】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二、解答题9.(6分)【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1)电阻连接无非是串联、并联或者混连,画出各种可能性,然后结合题意分析;(2)根据电阻的串并联知识求解即可.【解答】解:(1)因为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与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之和等于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所以2为中间的结点,又因为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与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的差等于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的一半,故2、3之间有两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第三个电阻串联,每个电阻均为1Ω,连接方式如图所示;(2)将1、3用导线相连后,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2之间的等效电阻,故R=0.6Ω;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0.6.【点评】本题考查黑箱探测和电阻的串联并联计算,关键画出各种可能的电路进行分析.10.(17分)【考点】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专题】实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①平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⑥由a=,故=,故与m成线性关系2、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该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x=aT2由a=,故=,故成线性关系,且斜率为,设小车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写出与小车上砝码质量m+M的表达式,然后结合斜率与截距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1)①平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⑥由a=,故=,故与m成线性关系.(2)(ⅰ)设小车的质量为M,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为m,设绳子上拉力为F,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解得a=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mg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重力.所以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该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x=aT2即s3﹣s1=2a(5△t)2a=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24.2mm,s3=47.2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5m/s2.(ⅲ)设小车质量为M,小车受到外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所以,=+所以,﹣m图象的斜率为,故F=,纵轴截距为b==kM,所以,M=故答案为:(1)间隔均匀;线性.(2)(ⅰ)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ⅱ);24.2mm;47.2mm;1.15;(ⅲ),【点评】实验问题要掌握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和误差来源;遇到涉及图象的问题时,要先根据物理规律写出关于纵轴与横轴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斜率和截距的概念求解即可.11.(16分)【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电场强度.【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电场力和拉力,根据U=Ed、Q=cU、F=qE以及平衡条件分两次列方程后求解出电容器极板电量Q的表达式进行讨论.【解答】解:设电容器的电容为C,第一次充电Q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两板间为匀强电场,场强,设电场中小球带电量为q,则所受电场力F1=qE1小球在电容器中受重力,电场力和拉力平衡,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1=mgtanθ1综合以上各式得:第二次充电后,电容器带电量为:Q+△Q,同理可得:将方向夹角带入解得:△Q=2Q答: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为2Q.【点评】本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中电场力、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等,关键结合平衡条件列式求解.12.(19分)【考点】单摆.【专题】压轴题;单摆问题.【分析】利用单摆周期公式和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其重力,矿井内单摆受到的万有引力可以看作是半径为(R﹣d)的球体施加的,即可联立求解.【解答】解:在地面处,单摆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其重力,即mg=,单摆的在地面的摆动周期设地球密度为ρ,地球的质量M=综合以上四得得: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内单摆受到的万有引力可以看作是半径为(R﹣d)的球体施加的,同理单摆的摆动周期而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矿井底部摆动周期之比解得:d=R(1﹣K2)答;矿井的深度为R(1﹣K2)【点评】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单摆的周期公式,意在考查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分析计算能力.13.(20分)【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平抛运动.【专题】压轴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由平抛运动规律列出等式.由整个过程中根据由动能定理求解(2)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应用数学方法求解.【解答】解:(1)设探险队员跳到坡面上时水平位移为x,竖直位移为H,由平抛运动规律有:x=v0t,H=,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mgH=E K﹣m由几何关系,y=2h﹣H坡面的抛物线方程y=x2解以上各式得:E K=m+(2)由E K=m+令=ngh,则E K=mgh+=mgh(+)当n=1时,即=gh,探险队员的动能最小,最小值为E min=v0=答:(1)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是m+;(2)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和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函数最值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及数学计算能力.。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deedb476c66137ee0619ed.png)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2.(6分)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3.(6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
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A.B.C.D.4.(6分)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B.C.D.5.(6分)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联考物理--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联考物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171d9b5ef7ba0d4a733bfd.png)
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高三 物理(学科)命题校:北京市第65中学 2012年12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你认为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1.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 .伽利略B .牛顿C .亚里士多德D .法拉第2.如图1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3.如图2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关于这个质点在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零C .4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4.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A .越接近B 岸水速越大 B .越接近B 岸水速越小C .由A 到B 水速先增后减D .水流速度恒定5.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 ,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恒星的质量为 B .恒星的质量为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6.如图4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 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判断( )A .在0~t1时间内,外力做负功B .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7.图5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 2s 时的波形图,图6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象,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Gv π2T³234GTv π2T v Tvπ2A .v = 25 m/s ,向x 轴负方向传播B .v = 25 m/s ,向x 轴正方向传播C .v = 50 m/s ,向x 轴负方向传播D .v = 50 m/s ,向x 轴正方向传播8.如图7所示,人在船上向前行走,脚与船面间不打滑。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带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14c2ca700abb68a982fb48.png)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m、 N、 kgB. kg、 m/s2、 sC. m、 kg、 sD. m/s2、 kg、 N2.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3.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4.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32sB.23sC.25sD.52s5.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A.7 m/sB.10 m/sC.14 m/sD.20 m/s6.如右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B. 重力和下滑力C.重力和弹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7. 斜面上放着的木盒刚好能沿斜面匀速滑下,若在盒中加入砝码,则木盒将A.匀速下滑B.加速下滑C.减速下滑D.静止在斜面上8.右图中所示x、y、z为三个物块,K为轻质弹簧,L为轻线.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现若将L 突然剪断,用ax 、ay 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 、y 的加速度,则有 A.a x =0、a y =0 B.a x =0、a y ≠0 C.a x ≠0、a y ≠0 D.a x ≠0、a y =09.钢球在很深的油槽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正比于其速率,则球的运动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0.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0,450和300,这些轨道交于O 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右图,物体滑到O 点的先后顺序是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C.甲.乙.丙同时到达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A .t =1s 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t =2s 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t =2s 时,回到出发点D .t =4s 时,回到出发点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
2012全国二卷物理
![2012全国二卷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63d33e0b4e767f5acfce52.png)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础.A.B.C.D.15.如图,x a、b 和cA.aB.b和cC.aD.b16.如图,N2..不计摩擦,A.N1B.N1C.N1D.N117.,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A.380V和5.3AB.380V和9.1AC.240V和5.3AD.240V和9.1A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9.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A. B. C. D.20.如图,导线平行.方向相同,21.A.1-第Ⅱ卷.第33题~(一)22.(5分),测量所23.(10分),其中D表;S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按图接线.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然后读出,并用天平称出.④用米尺测量.(3)用测得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4.(14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25.(18分)b点到直线的距离为R.点射入柱形区域.若磁感(二).33.[物理(1)(6个给3分,选对2A.B.C.D.E.(2)(9,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ii)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34.[物理——选修3-4](15分)(1)(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所示,x=0.30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该质点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轴(填“正向”或“负向”).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0m,则该波的波长为m.(2)(9分)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求镀膜的面积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35.[物理——选修3-5](15分)(1)(6该反应方程为H H式中x H He该反(2)(9,使细线水平.60°.(i)(ii)。
2012-201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带答案
![2012-201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aa743a417866fb84a8e4b.png)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各试题答案必须在答题纸上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及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变化却向西。
D .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物体初速度υ1,末速度υ2,速度变化Δυ,三者关系做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F f A 和f B ,则有( )A . T=fB B .T=f AC .F=f A + f B -TD .F=f A +f B +T5.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F 1=5N ,方向沿x 轴的正方向;F 2=6N 方向沿y 轴的正方向;F 3=4N ,方向沿x 轴的负方向;F 4=8N ,方向沿y 轴的负方向,则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拉力F 的作用在B 上,A 、B 一起沿水平面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和B 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2μ有可能是:( )7.如图,一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F 作用,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力个数可能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8.如图,重为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受到水平向左推力F 作用而静止,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则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 )A .B .Gcos θC .F/sin θD .Gcos θ+Fsin θ9.质量为m 的物体用弹簧秤悬在升降机顶棚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A .升降机匀速上升B .升降机匀加速上升,且a=g 21 C .升降机匀减速上升,且a=g 21D .升降机匀加速上升,且a=g 31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小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为a 1和a 2,则:( ) A .a 1=a 2=0;B .a 1≠a 2,a 2=0; m 1,a 2=a m m m 212+;2 2Δυ υ2 υ1Δυ υ2 υ1 D CA000 D0C000 B0A 21212121≠≠≠≠μμμμμμμμ,.=,.,=.=,=.----------------------------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a 2=-a m m2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131d20910ef12d2bf9e775.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沿横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
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B. C. D.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
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44930ccc175527072208c1.png)
八年级(下)物理试题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9.220,并联,电能表。
10.放电,避雷,不要。
11.零线,端(火)线,端(火)线。
12.;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3.变小,减少了,增大。
14.电磁波,c=λf,短。
15.6,0,6。
三.作图题(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6.本题共3分,每填对一个得1分。
17.本题共3分,每标对一对N、S极得1分。
四.实验题(3小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6分,共19分)18.本题共6分,每空2分,数值和单位各1分。
19.本题共7分,第(1)问3分、第(2)问4分。
(1)如右图(3分)评分标准:①两表中,只要其中一表的正负极接线错误,扣1分;②两表中,只要其中一表的量程选择不理想,扣1分;(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③滑动变阻器接法错误,扣1分;④电流表或电压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错误,扣2分。
(2)最右边(或“最左边”,要根据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实际接法而确定),保护,电流,电压。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
20.本题共6分步骤:(3分)①按图连接好电路,合上开关;②将导体沿切割方向慢速拉出磁场,观察此时电流表的摆动幅度;③将导体沿切割方向快速地拉出磁场,观察此时电流表的摆动幅度。
方法:如果在步骤②、③中观察到电流表的摆动幅度不同,则猜想正确。
(3分)五.计算题(2小题,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共15分) 21.本题共7分(1)0.14A ;(2分) (2)1.61×103Ω;(2分)(3)2.52×105J 。
(3分)22.本题共8分,第(1)问2分、第(2)问3分、第(3)问3(1)8Ω;(2分)(2)如图1或图2两种画法(任画出一种即可);(3分) (3)图1连接中电阻R 是4Ω;(3分)或图2连接中电阻R 是8Ω。
2013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13c952cc22bcd127ff0cd3.png)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全国 2- 甲卷)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 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 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 F 的作用, F 平行于斜面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 F 2(F 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 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 d> 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 t=0 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q> 0)的粒子以速率 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
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B. C. D.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 c 分别位于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 q,c 带负电。
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到引用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doc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0514d934693daef5ff73d5e.png)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全国卷Ⅱ)理科综合(物理部分)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二、选择题:14.AD 15.BD 16.B 17.B 18.BD 19.C 20.A 21.A 三、非选择题:22. 0.010; 6.870; 6.86023(2)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电流表的示数I ;此时细沙的质量m 2;D 的底边长度l ; (3) (4)m 2>m 1 24. 解:(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 的力推拖把。
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①②式中N 和f 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
按摩擦定律有 f=μN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 ④(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⑤这时①式仍满足。
联立①⑤式得⑥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
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 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 ⑦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
临界角的正切为⑧25. 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设圆周的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得①式中v 为粒子在a 点的速度。
过b 点和O 点作直线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c 和d 点。
由几何关系知,线段和过a 、b两点的轨迹圆弧的两条半径(未画出)围成一正方形。
因此②设有几何关系得③④联立②③④式得再考虑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公式得qE=ma ⑥粒子在电场方向和直线方向所走的距离均为r,有运动学公式得⑦ r=vt⑧式中t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联立①⑤⑥⑦⑧式得⑨33. (1):ACE(2)解:(i)在打开阀门S前,两水槽水温均为T0=273K。
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 B,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 C,依题意有p1=p C+Δp①式中Δp=60mmHg。
2012-201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物理试题(答案)
![2012-201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物理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bc66f1ed9ad51f01df2f2.png)
石门中学(狮山校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物理科第一次统测试题(答案)支撑力N ,垂直斜面向上 安培力F ,沿斜面向上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2)当ab 杆速度为v 时,感应电动势E=BLv,此时电路电流 RB L v R E I ==ab 杆受到安培力Rv L B BIL F 2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ma Rv L B mg F mg =-=-22sin sin θθ加速度 mRv L B g a 22sin -=θ(3)当a=0 即θs i n 22mg Rv L B =时,ab 杆达到最大速度v m22sin LB mgR v m θ=11.解:(1)因为导轨光滑,所以导体棒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导体棒第一次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1,则 212m g H m v =20m /s4.0m /s v == 0.500.204.0V0E B l v==⨯⨯= 0.40A 0.20A 1.500.5E I R r===++(2)导体棒第一次穿过磁场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所以 Q 总 = mgH-2)2(21v m =0.6J 而R 、r 串联 Q R =J Q Rr R 45.0=+总(3)设导体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闭合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为φ'∆,设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中电流的平均值为I ',得:t I q ∆'= ①rR E I +'=' ②t Bdl t E '∆='∆'∆='φ ③由①②③得 C rR Bdl q 075.0=+=12.解析:(1)由于粒子带正电,故电容器上极板为负极,根据右手定则,OM 应绕O 点逆时针方向转动.粒子受力平衡:mg =q Ud,E =12Ba 2ω.当S 断开时,U =E ,解得ω=2mgdqBa 2.(2)当S 闭合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q U′d =m·14,U′=E R +r ·R,解得Rr =3.。
2013年全国卷II卷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3年全国卷II卷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bd70fbaa00b52acfc7caaa.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2>0)。
由此可求出( )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倾角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 .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 (d >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体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 =0时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 -t 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A .B .C .D .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率v 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
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 .qR mv 330 B .qR mv 0 C .qRmv 03 D .qR mv 03 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
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x
![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a511945b9f3f90f76c61be4.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解析(解析原创: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内悬浮粒子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有个成语是“见微而知著”,对布朗运动而言,是“见著而知微”。
【答案】BD15. 23592U 经过m 次a 衰变和n 次β衰变Pb 20782,则 A.m=7,n=3 B.m=7n=4 C.m=14 n=9 D. m=14 n=18【解析】质量数减少为:4m=235-207=28,m=7.核电荷数减少为:2m-n=92-82=10,n=4 【答案】B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解析】根据λdLx =∆,红光比黄光波长大,所以A 正确;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即增大L ,所以C 正确。
2012年全国各省市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共14套)
![2012年全国各省市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共14套)](https://img.taocdn.com/s3/m/eebe8c01eff9aef8941e0695.png)
2012年全国各省市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共14套)目录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2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新课标版)---7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3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205、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4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297、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8、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9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45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501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551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61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661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7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14.BD 【解题思路】 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错;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B 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选项C 错,选项D 正确。
2012-2013高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2-2013高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33f8e8762caaedd33d4c1.png)
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测试第1页(共6页)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测试第2页(共6页)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期末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取g=10m/s2)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Q时,两悬球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带正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D.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2..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A.E P>E Q,φP>φQ B.E P>E Q,φP<φQC.E P<E Q,φP>φQ D.E P<E Q,φP<φQ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4.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磁场中某确定位置,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B.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在空间某处受磁场力F=0,那么该处的B一定为零C.磁场中某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D.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的磁场力F也一定为零5.一回旋加速器,当电场的频率一定时,加速α粒子的磁感应强度和加速质子的磁感应强度之比为()A.1∶1 B.1∶2 C.2∶1 D.1∶46.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且b为ac的中点,a、c电势分别为φa=8 V,φc=6 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场中b点的电势可能是7 VB.a点的场强E a一定大于c点的场强E cC.一正电荷从b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减少D.一正电荷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定由b指向a7.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10 A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 J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8.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B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C为一个电阻R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A.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高B.R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D.R接到b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低但电源的效率较高9.如图8-2-21所示,在一矩形区域内,不加磁场时,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测试 第 3 页(共 6 页) 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测试 第 4 页(共6页)速度垂直左边界射入,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若加上磁感应强度为B 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带电粒子仍以原来的初速度入射,粒子飞出时偏离原方向60°,利用以上数据可求出下列物理量中的( ) A .带电粒子的比荷B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C .带电粒子的初速度D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对应的圆心角10.如图所示,两个相邻的有界匀强磁场区,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 ,磁场区在y 轴方向足够长,在x 轴方向的宽度为a ,一正三角形(中垂线长为a )导线框ABC 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设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与对线框移动距离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第Ⅱ卷(实验题、计算题共50分)二.实验题(15分)11. (1)用螺旋测微器测某一物体的大小,刻度如右图所 示,则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_________mm . (2)某兴趣小组用多用电表粗测某电阻的阻值。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附答案NRDC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附答案NRDC](https://img.taocdn.com/s3/m/bb0cb621f78a6529657d5327.png)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15.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 b 、d三个点,a 和b 、b 和c 、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 .23R qkB .2901R q kC .2Rq Q k +D .299Rq Q k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 /2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 /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d /2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2d /5处返回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报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 、ac 和MN ,其中ab 、ac 在a 点接触,构成“V ”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 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 始终与∠bac 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全)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6075d7dcda38376baf1fae20.png)
�得算计 用利 2 , 2 ta � t 0 v � s 1 h0.1 � s0063 � t , 2s/m0.4 � a ,s / m0.2 � 0 v
2 6.3 , 2 ta � t 0 v �s 1 1
:下一证验
s/m 成换 h/mk 将�变不位单的间时和度长因�h/mk 为改位单 0 v 仅 6.3 s/m � h / mk 1 0063 (/ m k 3 � 0 1 � s / m ,h / mk6.3 � ) h 1 得 得,
2
。误无果成此断判纲量据根。1 为纲量的边两子式出看以可�答解 �否误有果成此断 判纲量据根步初否能你 �1 纲量即数纯为 1 和 、�、 0、 1 01 � 量 质 的 体
9 2� 3�
物 些 某 示 表 p m和2 m、1m、M 中 其 1 1 m 2m m ] ) ( 01 � 1[ 2 ) ( 92 �01 � � M m 3 1m 3 �
1�
TL � v mid
纲量由
h/mk 为改位单 0 v 仅若 .�3� ) m(00272952 � 00002952 � 0027 � 2 1 � 4 � 20063 � � 1 � 2 � 0063 � s 2 1 �得算计 用利 2 , ta 0063 � � t 0 v0063 � s 2 2 1 ) m(00272952 � 00002952 � 0027 � 2 0063 � 4 � � 0063 � 2 � s 1
t2 �
程方迹轨得 t 去消 , 3 � t 2 � y , t 4 � x .① � 解 2
。移位的点质 1=t 至 1-=t 自求.�2� �迹轨的
点质求
.�1� � k 2 � j i e � r 为程方学动运点质 2.1.2 ˆ ˆ t2 e � ˆ t2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物理(2)试卷第1页(共6页)
试题编号:
重庆邮电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普通物理(2)试卷(期末)(A 卷试题及答案)(闭卷)
一、(本题6分)
无限大平面中部有一个半径为R 的小孔,设平面均匀带电,面电荷密度为0σ,求通过小孔中心并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上的场强分布。
解:可等效为一个无限大均匀带电0σ平面和一个均匀带电-0σ半径为R 圆盘的电场叠加,于是通过小孔中心并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上到孔心距离为x 处的场强为(取向上为正)
0000122E [()]σσεε=
--=,
当R x <<时,20000022000000
1222424R q E [()]x x σσσσσεεεεεπε=-=-=-,即相当于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和点电荷的场强叠加。
二、(本题8分)
两个无限长的横截面半径分别为1R 与2R 的共轴圆柱面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
已知两者的电势差为12U ,求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多少电荷? 解:由高斯定理知两圆柱面之间的电场强度为02E r
λ
πε=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有
普通物理(2)试卷第2页(共6页)
I O
a
b I
1
2
2
1
21201
ln 2R R R U E dl R λ
πε=⋅=
⎰,于是0122
1
2ln U R R πελ=。
三、(本题8分)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半径方向经a 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圆环,再由b 点沿切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
已知直导线上的电流强度为I ,圆环半径为R ,
90aob ∠=,求圆心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圆环在O 点产生的磁场为零。
导线1在O 点的磁场也为零,故仅需计算导线2产生的磁场:R
I R I B πμππ
πμ4)cos 2(cos 400=-=。
四、(本题8分)
如图所示,平行放置的两无限大平面上流过均匀分布的面电流,面密度的大小分别为1J 和2J 。
已知两面电流的方向垂直,求两平面间的磁感应强度。
解:均匀通电1J 的平面在空间中会产生匀强磁场012J /μ,在两平面间磁场方向与2J 相同;同理,均匀通电2J 的平面在空间中会产生匀强磁场022J /μ,在两平面间磁场方向与1J 相同。
于是由场强叠加原理知,两平面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方向为斜指向纸面内部,与2J 的夹角
2
1
J arctg(
)J θ=。
五、(本题8分)
假定从地面到海拔6.4×106 m 的范围内,地磁场为0.5×10-4 T ,试粗略计算在这区域内地磁场的总磁能,已知地球半径R = 6.0×106 m 。
普通物理(2)试卷第3页(共6页)
解:地磁场的能量密度为2
12m B w μ=,于是总磁能为
222
21800
114471022R h
R h
m m V
R
R
B B W w dV r dr r dr J ππμμ++==
==⨯⎰⎰
⎰。
六、(本题10分)
如图所示,金属杆AB 以匀速υ平行于一无限长直导线移动。
已知此导线通有电流为I ,求杆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方法一:利用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和微元分析法求解
00 901802 2d (B )dl
I
sin dl cos l I
dl
l
ευμυπμυπ=⨯⋅==-
于是,0022a b a I I dl a b
ln l a
μυμυεππ++=-=-⎰,方向从B 指向A 。
方法二:可以构造闭合回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
七、(本题12分)
如图所示,一面积为4.0 cm 2共50匝的小圆形线圈A ,放在半径为20 cm 共100匝的大圆形线圈B 的正中央,此两线圈同心且同平面。
设线圈A 内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可看作是相同的。
求:(1)两线圈的互感系数;(2)当线圈B 中电流的变化率为-501
A s -⋅时,线圈A 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1)设线圈B 有电流I 通过,则它在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02B I
B N R
μ=,于
是穿过小线圈A 的磁链近似为002A A A A B
A I
N B S N N S R
μψ==,则两线圈的互感为
60628102A
A
A B
S M N N .H I
R
μψ-=
==⨯。
普通物理(2)试卷第4页(共6页)
(2)431410A dI
M
.V dt
ε-=-=⨯。
八、(本题8分)
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λ=546.1nm 的平面光波正入射到钢片上。
已知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 =2.00m ,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12.0 mm 。
(1)求两狭缝间的距离;(2)从任一明条纹(记作O )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距离?(3)如果使光波斜入射到钢片上,条纹间距将如何改变? 解:(1)由题意5,55,522D D x k
a k a x λλ--∆=→=∆,所以5,5
20.910D a k mm x λ
-==∆。
(2)共经过20个条纹间距,于是2024D
l mm a
λ==。
(3)不变。
九、(本题8分)
制造半导体元件时,常常要精确测定硅片上 条纹测出其厚度。
已知Si 的折射率为3.42,SiO 2的折射率为 1.5,入射光波长为589.3nm ,观察到7条暗纹(如图所示)SiO 2薄膜的厚度e 是多少?
解:方法一:由相干光的光程差公式出发计算。
由于321n n n <<,从Si 和SiO 2两个界面反射时均有半波损失故两光光程差是e n 22。
由暗纹条件2
)
12(22λ
+=k e n ,可得
2
4/1
2n k e λ+=
9(261)589.310/(4 1.5)m -=⨯+⨯⨯⨯m 1028.16-⨯=。
方法二:利用相邻暗纹间对应的厚度差是
2
2n λ
和相邻暗纹和亮纹间对应的厚度差是
普通物理(2)试卷第5页(共6页)
2
4n λ
求解。
根据光程差公式e n 22可知,在劈尖的边缘处,即0=e 处是亮纹。
与之紧邻的第1个暗纹在厚度
24n λ处。
第2个暗纹对应的厚度是2
224n n λ
λ+,依此类推,第
7个暗纹对应的厚度是
22264n n e λλ
+=22413)341(n n λλ=+=5
.1410893.5137⨯⨯⨯=-m m 1028.16
-⨯=。
十、(本题8分)
在利用牛顿环测未知单色光波长的实验中,当用已知波长为nm 3.5891=λ的钠黄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m 1000.4Δ3
1-⨯=r ;当用波长未知的单色光
2λ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m 1085.3Δ32-⨯=r ,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解:根据λR r r r =
-=14Δ,可得关系式
1
2
12ΔΔλλ=
r r 。
于是,未知波波长 322
2213
1Δ 3.8510()()589.3nm 546nm Δ 4.0010
r r λλ--⨯==⨯=⨯。
十一、 (本题8分)
试估计在火星上两物体的距离为多大时恰能被地球上的观察者用人眼(瞳孔直径为3.0mm )所分辨。
已知地球至火星的距离为7
8010k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
解:由l
x
D
∆≈
=λ
δθ22
.1
得km m D l
x 473
10
9111079.11079.110
31081055022.122.1⨯=⨯=⨯⨯⨯⨯⨯==∆--λ。
十二、 (本题8分)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该光束中包含有两种波长的光:1440nm λ=和
2660nm λ=。
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60
ϕ
=
普通物理(2)试卷第6页(共6页)
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
解:由分析可知12'
d sin k k ϕλλ==,于是,
2132
'k k λλ==,即第一次重合是1λ的第三级明纹与2λ的第二级明纹,那么第二次重合是1λ的第六级明纹与2λ的第四级明纹。
此
时,6k =,4'
k =,60ϕ=,于是光栅常数为630510k d .m sin λ
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