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优秀19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优秀19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白文、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朗读时的白文断句以及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教会学生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咏雪》认识了两孩子,感受到了他们的聪慧,领会到了语言的优美。
今天我们再来通过《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来认识另一个孩子──元方。
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一名学生上台书写课题,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什么意思。
教师利用课件,解读孩子会出现问题的“期”字:出示“期”字由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给出这个字偏旁的演变和批注。
学生总结“期”字的意思,得出题目正确的解释。
教师进一步追问:请学生们根据题目猜一猜文章会写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为后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多方式朗读,感知内容带领学生多方式读文,理解内容,与最初对内容的猜测找异同点。
1.教师向学生展示课件《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白文(竖版)。
学生根据理解朗读断句,展示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讨论断句,各组展示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陈太丘与友期》 教案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内容。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等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价值观,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行日中,太丘舍去。
友便怒,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期日中,子今过中不至,则是汝失期,岂吾咎也?”太丘曰:“日中为期,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日昳未至,则是夜也。
夜气寒,吾何爱此日中也?”太丘曰:“吾与汝俱去,吾何爱此日中也?”友曰:“吾与子俱行,日中为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一、文学常识【解题】《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门,方正即为人方方正正,品德正直,作风正派。
汉朝选拔人才设“贤良方正”科,始于汉文帝,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
《世说新语》设“方正”门,所记均为有“方正品德”之人的轶事。
课题中的陈太丘指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其勤奋好学、德行高尚,为官清正廉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以操守严正闻名于朝野。
期行,为约定时间一同出行之意。
二、作者介绍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三、课文朗读读通读顺这是一则文言小故事,学习文言文,读是手段,读通读顺是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走进这个小故事吧!自由诵读全文两遍,要求:自正字音、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疏通文意(一)补齐省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疏通文意结合文后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下这个故事吗?(明白有几个人,讲的什么事即可)去后乃至这里有个副词很特别,请同学们关注一下“乃”,请问“乃”有哪些意思?于是、才。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3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3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翻译难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大意,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取情感体验,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学习古人懂礼知仪的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通过故事内容,推究文章内涵,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通过探究讨论使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生成问题策略:“生成”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时,给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有效的“生成问题”,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译读课文,把握内容--悟读主旨,质疑探究--创读课文,指导人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阅读理解这个故事,由王戎的善于思考,聪慧机敏,引出《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像王戎这样聪敏机智的儿童,导入新课《期行》。
2、简介《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古代笔记小说集。
由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原书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类。
“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优质课教案篇一《智取生辰纲》是一篇从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节选出来的文章。
在课本中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并且文白参半,方言较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
另一方面,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饶有趣味。
以前讲解这样的课文,我总是在字词上花费较多时间,担心学生会在这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我发现,这样讲授课文,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完整性,从而减弱他们对于文章的兴趣。
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的考虑是,如何在不占用很多课堂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懂文意。
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激发学生兴趣上面,培养他们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进而更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
想节省课堂时间,就必须做好预习的工作。
我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阅读课文的注释。
课堂讲授的时候,我把生字词讲解的任务分配给了学生,安排一位学生把他认为需要注意的生字词点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达到裨补缺漏的效果。
适当地点拨稍难的几个生字词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弄懂文章的大意。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几个方面做了准备:1、补充跟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课前,我查阅了很多《水浒传》的资料,特别是跟这一部分有关系的,经过筛选与提炼,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杨志的生平资料,关于花石纲的小故事,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讲给他们听。
我感觉到,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对于杨志这个人,对于课文的故事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运用多种素材:小说这种文体,可以容纳相当广泛的内容,讲授小说的课堂也应该丰富多彩。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展示了描绘课文情节的邮票,杨志的画像,电视剧里相关的录象,使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吸引人。
3、重点突出:整节课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
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陈太丘与友期》的文言文基本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以及文中蕴含的道理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对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标记。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对文中蕴含的道理进行解读。
3.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对《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句式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能力,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练习巩固。
3. 写一篇关于诚信做人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2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在家庭学习中是否存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二、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
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请一生口译全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
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
(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四、课堂讨论: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守信识礼,(聪明机灵)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①学问与力量:积存“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根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诚恳守信和敬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③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形象。
1、重点:诵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
2、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诵读法、点拨法、争论法多媒体设备、随身扩音小喇叭、课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由“自古英雄出少年”导入(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2、出示课题3、出示教学目标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要求和步骤)(步骤: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合解释粗通文意。
3、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
要求:1、读书声音要嘹亮。
2、不懂的字词要翻检工具书。
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重点实词下加点,重点虚词下画着重号,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三、翻译课文1、译读技巧留: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换:用现代汉语去替换文言词语加:按现代语言习惯加字,把单音节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
2、教师点出重点字、词、句子(先提问学生,后出示答案)与友期(商定)行期日中(中午时分)太丘舍去(放弃)去后乃至(才)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年龄)门外戏(玩耍)“尊君在不?”(尊称,您的父亲;“不”通“否”表示疑问)待君(待:等待;君:尊称,“您”)非人哉(语气词,啊)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父亲)则是无信(信用)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学生竞赛翻译(先以座位行或列开火车的形式翻译,后出示全篇译文)4、译读积存课文中“尊君”“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5、依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由组合形式进展分角色表演:旁白、友人、元方)四、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形象1、你认为元方和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你观赏元方吗?观赏他哪些方面呢?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元方:聪颖机灵、有正义感、童真无邪友人:无信无礼、勇于自责、知错能改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意见a: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b:承受友人的赔礼。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结构。
(3)了解古代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规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文章主旨。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诚信待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结构。
(2)古代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规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陈太丘及其历史地位。
(2)讲述陈太丘与友期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陈太丘与友期》。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讲解与示范(1)讲解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结构。
(2)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文本,巩固所学知识。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诚信待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1)是否全面讲解了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结构。
(2)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反思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讲解与示范是否清晰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3.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
(2)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能践行诚信待人的原则。
4.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
(2)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其他关于诚信、待人接物的古文,如《论语·为政》、《管子·权修》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
最新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点评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公开课(优秀6篇)
最新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点评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公开课(优秀6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点评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公开课篇一教学地点:温州第二中学多媒体教室一、课前闲聊:学生入坐,老师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
小女生:老师,你是几班的老师?是十一班的?老师笑笑,另一女生:老师,你教哪个级段的?是初二的吧?一男生:老师可能不是我们学校的。
师:你们猜猜看,猜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聪明的表现。
小女生:老师,你会吸烟吗?把手给我看看。
老师笑着把手伸到她的眼前。
女生在老师的手指上嗅了嗅:老师,你会吸烟!师:我二十来岁的时候吸过,现在不吸了。
女生:难怪还有一股淡淡的香烟味,我对烟味有敏感。
师生大笑。
男生:老师,你喝酒吗?师:喝,但中午没喝,怕上课时你们敏感。
全堂大笑。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情景导入:师:刚才与同学们聊天,很开心!同学们对我这个新老师很好奇,很想了解我的一些情况。
看来同学们很聪明,很有探究的精神。
看到你们,不由使我想起冰心的诗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课件一)师生齐读。
师:是啊,自古以来,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为人们的美谈。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呢?生纷纷举手回答:“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丕称象”、“王冕画画”一生:“陈太丘与友期”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的。
师:很好,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
哎,你是这么知道今天我来上这一课的?生:我们老师说的。
师:噢,原来你们是有备而来的!预习是个好习惯,这位同学已经养成了,是位好学者!好,我们来读读课文的题目。
生齐读。
师:要注意停顿,“陈太丘/与友期”,再读一遍。
三、朗读指导:师:好,《陈太丘与友期》中讲的是哪位机智少年呢?请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课件三(1))学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作好点评的准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期”、“友期”、“太丘”等。
(3)掌握文言文的断句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修养,培养诚信、友善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掌握文言文的断句和节奏。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陈太丘与友期》。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3)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1)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2)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理解文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困惑,教师解答疑问。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翻译和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体验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表演心得,教师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不足,教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陈太丘与友期》的朗读和背诵。
2. 练习翻译和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结合故事情节,思考并讨论友情、诚信等道德观念。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的内容。
(2)能够解读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能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等资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谊。
(2)树立诚信意识,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3)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陈太丘与友期》的背诵与理解。
(2)文中实词、虚词的解释与运用。
(3)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故事。
(2)引发学生对友谊、诚信等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等资源,解释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友谊、诚信等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解释。
3. 写一篇关于友谊、诚信主题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学生对友谊、诚信等主题的认知和感悟。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太丘”、“友期”等。
(3)掌握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朋友间的相处时光。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
(2)Friendship 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讲述自己与朋友间的趣事,分享友谊的珍贵。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可贵和正确面对挫折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3. 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作业布置要注重实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正式)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正式)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内容。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3)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陈太丘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以道德品质高尚、博学多才而著称。
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朋友未能如约而至。
2.2 故事情节陈太丘等候朋友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履行约定,最终等到了朋友。
2.3 人物形象(1)陈太丘:坚守诚信,有责任心,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2)友:未能如约而至,但在故事结尾处表现出愧疚和懊悔之情。
第三章:故事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3.1 诚信陈太丘在故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诚信品质,他坚守约定,即使面临困难也不退缩。
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为本的价值观。
3.2 责任陈太丘在面对朋友的失约时,没有抱怨和指责,而是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责任、自律自强的精神。
3.3 友谊故事结尾处,朋友表现出愧疚和懊悔之情,陈太丘则予以谅解,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珍惜友谊、宽容待人的美德。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讨论4.1 分析陈太丘在故事中的行为和品质;4.2 讨论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4.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诚信、责任、友谊等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陈太丘与友的对话场景;5.2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承担责任、珍惜友谊等价值观;5.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本章内容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主线,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2.能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3.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文中儿童所具有的品质。
4.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1.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教学设计:一、导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请一位学生讲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
课本翻开至《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不(fou)3.学生自由朗读4.齐读三、疏通文意1.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顿,可能同学们还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质疑(关于字词句)【明确】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区分古今异义);过中不至:到;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君、家君、尊君3.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4.这句话只是一个例子,文中还有几处省略的地方,请同学们拿起笔,将本文中你认为是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简要介绍作者陈寿及其作品《三国志》。
2.引导学生关注《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
三、课堂讨论1.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陈太丘和友期的性格特点。
3.讨论陈太丘与友期之间的友谊,以及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四、课堂小结2.强调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旨。
二、课堂讨论1.分析陈太丘与友期之间的友谊,探讨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2.讨论陈太丘在故事中的教育方式,以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探讨其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三、小组活动a.你认为陈太丘与友期的友谊具有哪些特点?b.从陈太丘的教育方式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c.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2.强调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艺术特色。
二、课堂讨论1.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探讨其在表达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讨论文章的结构安排,分析其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三、课后作业2.搜集其他关于友谊的古诗词,进行比较阅读。
四、课堂小结2.强调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现实意义。
二、课堂讨论1.讨论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文章对现代友谊观的启示。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通过翻译、解析等方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能。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并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和诚信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人格。
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课文解读2.1 课文背景介绍陈太丘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陈太丘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解释“友期行”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友情和诚信的重要性。
2.2 课文内容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2.3 课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真谛,探讨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价值,探讨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第三章:课堂活动3.1 朗读与讨论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 翻译与解析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翻译和解析,锻炼古文阅读能力。
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翻译和解析的准确性。
3.3 写作与演讲学生进行演讲,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培养表达和演讲能力。
第四章:拓展与延伸4.1 相关故事介绍介绍与陈太丘相关的其他故事,如《陈太丘与友共饮》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陈太丘的事迹。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陈太丘在不同故事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2 品德教育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认识到友情和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和体会。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一):教材分析1.新课标要求构成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本事, 这是篇课内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经过学习有自我独特的见解, 感悟浓浓的父子情,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完美的#39;感情, 这一单元体现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 从而引起我们的共鸣。
2.本节课要学生学习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维护父亲的尊严, 感悟亲情,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1.课文短小精悍却反映了道理, 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 自我感悟出道理。
并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从文言字词到感悟, 再到进一步谈自我的看法。
3.学生认知障碍点:如何看待元方的做法, 构成自我的见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本事:积累文言词语, 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资料, 并争取能背诵。
过程和方法:读并体会故事的资料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知资料, 准确理解课文资料。
诵读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对诚信与礼貌的感悟。
教学难点: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教师想领同学们再次走进精典故事, 去认识一位小朋友, 它穿越时空, 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正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一齐去见见他好不好?[引出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 究竟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来读懂它初读感知1、学生朗读, 同学评价2、齐读译后再读, 合作学习1、对照注释边读边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2、落实重点词句3、学生讲故事4、引导朗读, 注意停顿与重音, 把握感情, 师生点评。
学生互相挑战诵读, 熟读背诵。
品味探究1、读了这篇课文, 你悟到什么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3、如果是你怎样办设题意图:经过对问题的品味探究, 让学生了解资料, 构成自我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 对父子情的感悟,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教师点拨: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尝试用诚信、宽容、理解的方式去与人沟通课堂小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传统, 为人真诚守信。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7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作者可爱的小编飞白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7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点评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公开课篇一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字词,翻译并且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时的语气、停顿,并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讲诚信”是立世之本的人生哲理。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通过品味人物语言从不同的标准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分析。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聪明机智的孩子,同学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吗?(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有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这些都是大家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古人的脚步走进另一个孩子—元方的世界,看看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二、读古诗,品诗味1、了解作者刘义庆和《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
小说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2)作者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洲)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洲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由教师总结,读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字音读准,同时还要注意停顿以及感情,较后全班齐读。
(暂设5分钟左右)课堂细节:为什么同学们“尊君在不”要读成“fǒu”?指出这是通假字,请同学们思考下,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还有哪些是通假字?《童趣》中“项为之强”,《论语十则》中“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变换形式诵读,力争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开学到现在,我发现同学们个个都非常的聪明,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智慧,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赞叹。
那么你们能不能打开你们那颗聪明的脑袋瓜,好好搜索搜索,有没有一些讲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先想想,再来讲讲。
(先由学生想想,再由他们说说。
)
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四岁画画的王冕、七步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关于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也是关于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大家知道这个儿童叫什么吗?
二、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
先由大家自己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我们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2、推荐朗读
由学生自己推荐朗读课文,我们要大胆得尝试尝试,,在座的各位有个任务,要洗耳恭听,听后要谈谈,评评他们的朗读。
(由两位学生朗读)
3、学生评价
同学的朗读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朗读,各位的工作要开始了。
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的方面)
(声音、语速、流利、字音、停顿、情感、自信、韵味等)
(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讨论朗读中的注意点,特别是文中的“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的语气,还有就是“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两句的语气要注意。
)
4、分角色朗读
5、集体朗读
我们知道了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来展示我们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
齐读课文
6、复述课文
三、品读课文
1、质疑
文言文跟现代文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有我们不理解的地方。
下面要做的就是大家动动手,找找不懂的字词句,四人一小组,把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好记录,等一下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疑问的地方,再由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全体学生中一起讨论,共同解决)
2、检测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刚才问大家说没有疑问了,但是被我一个问题就给问倒了,下面来测测你们对短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期:乃:至:不:通假字“否”
去:惭:引:顾:
过中不至:去后乃至: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下车引之:4
3、同桌之间互译课文
4、教师质疑:
大家都没有疑问了吗?那么我有个不太明白的地方,需要大家的帮忙了,在文中用了三个不同的称谓,有什么区别吗?
“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的谦称。
补充句中省略的部分;判断一下下列哪些是敬辞?哪些是谦辞?
我们平时可能在电视的古装剧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些称呼:令尊、令堂、令郎、令爱、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谁来说说这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四、探究课文
同学们弄清了课文大意,现在前后桌为一个小组,每组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好不好?
学生质疑:
学生讨论:
1、文中这位朋友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怎么看出来的?
无信:日中不至,则是不信;
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小元方批驳友人的言辞是否得当?
他抓住了对方错误的实质,把是非对错辨得非常清楚;同时从一个晚辈的角度批评大人,注意了辈份,很委婉。
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或):有理有据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这里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考虑到元方当时的年龄)
6、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同学讲到这个题目是个引子,为了引出下面的内容,那下面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做人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板书:诚信元方友人
礼貌聪明无信
机智无礼
师:本文在写元方聪明和机智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诚和礼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做人要讲礼貌,要讲诚信。
五、作业
师:学习文言文,吸收古代汉语的语言精华是很重要的,有人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大门有三把钥匙,语言就是其中的一把,古代汉语积淀着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流传至今被浓缩、固化,它仍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果我们能将二者融会贯通,是学习语言的一条捷径。
课外收集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记录在摘抄本上,平时用来勉励自己。
例: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出自《世说新语》,它是记录名士的言行的书,鲁迅曾评价:“是名士的教科书”,运用这些言行可以教育我们,书中的宝贵遗产至今被我们继承,因此说它是一本教科书,同学们课下读过这本书吗?有谁读过?好书不读此乃人生一大憾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