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价值观的本质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陈正良价值观是人内在的精神信仰系统,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取向与选择。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根本而必不可少的、反映该社会主体成员价值共识的价值观。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价值体系,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体系的最根本观点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该体系的精髓、内核,是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表述,从不同层面规范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24字表述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理想。

它符合中国人民期盼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望,是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宏伟目标和价值理想。

其中“富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即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增强国民财富,促进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进步,实现民富国强,奠实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即通过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各项权利的实现,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其实质和核心就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精神和文化发展的目标,即通过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促进公民的文明素养和整体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构建积极健康向上充实的精神世界;“和谐”,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理念和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目标上的现实价值追求。

建设一个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指明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在发展运行中遵循和体现什么样的价值理念。

“自由”是指我们所致力建设的社会要充分体现法律规定之下的意志自由,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实现依法享有个体生存发展、人身行动、利益表达、思想信仰等方面的自由权利;“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参与和发展上应当依法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指将某种被普遍认同的原则或标准普遍地无偏颇地适用于一切人,使人们获得各自应得的权益和结果,反对一切特权,强调权利、机会、程序规则和结果上的公平正义;“法治”是指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尊重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完善法律监督,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基本自由的实现。

价值观的内涵、功能与类型

价值观的内涵、功能与类型

观念是人类对于外界的认识和概念,它构成我们知识的基本材料。

只有当我们对于外界的认知转化为观念,知识才开始形成,并且一代代地被传承、丰富。

对于观念的来源,主要存在着自然观念论和经验论两大渊源。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观念是人生而具有的,具有先天存在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对于外界的认识是对于“灵魂”的分有,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能力。

因此,观念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理智之中。

人们凭借着先验的观念认识世界,并且在外界物质的认识中回忆这些观念[1]。

这与古希腊对于事物本质和永恒性的追求是密不可分的。

正因为观念是天赋的,因此为人人所共有。

这也为人们之间达成观念的共识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笛卡尔无疑是先验观念的代表。

笛卡尔秉承了柏拉图对于观念形成的观点。

他认为存在着物质的世界与精神的世界,观念便是精神世界所赋予人们。

在笛卡尔的理论体系之中,观念与其被看作天然的抽象概念,不如被理解为与理性密切联系的认识能力[2]。

康德无疑对于这种观点作了最为系统化的阐释。

康德认为“观念”不仅是由一种形式所构成的。

对于不同的思维和逻辑方式,存在着相应的观念形式。

这种观念论也被称之为“idealism”。

自柏拉图以来,主观观念论者基本都认为,外界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而且人与外界的接触总是个别和有限的。

如果不存在一种超越个别事物的客体观念,或者认识世界的先验能力,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不可能具有普遍性[1]。

另一方面,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兴起之后,学者开始对天赋观念论进行批评,并且将个体经验视为观念的来源。

经验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之中并不先验地存在某些观念。

人的思想和思维就如一张白纸,需要由个体的经验进行填写。

洛克所提出的“白板说”无疑是这种观点的典型和代表。

洛克认为一切的观念都来源于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体验,并不存在先于经验的观念客体存在。

人类的思想就如同“白板”一样,等待着经验给予答案。

因此,人们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官的体验和经验。

人类的心灵本来空空如也,当人们感觉到外在的世界,并且用理智进行反省和反思,便在心中建立起各种观念。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价值源于实践,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的基础是全人类共同、普遍的生产生活实践。

冷战结束后,高新技术和全球化迅猛发展,使得各国人们生活的关联度前所未有,世界存在的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在这个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出现了三个“共同”:一是各国拥有了共同利益。

比如,当前全球贸易的80%由全球价值链贡献,维护价值链的稳定关系到所有国家的切身利益。

而在大国对抗和霸权争夺的冷战时期,国家利益具有高度零和性和对抗性,要保证自身最大利益就必须在对峙中战胜对方。

二是各国面临着共同威胁。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让全世界意识到,人类真正的威胁是不分国别、地域和人群的,而是共同的。

同时任何国家不可能单独应对威胁而独善其身。

三是各国拥有了共同价值。

世界各国在日益紧密的互动中认识到,各国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人类文明由大家共同创造,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人类文明存续才能有基础支撑;国家是平等的,只有在国际交往中做到公平和正义,国家平等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保障了个人民主与自由的权利,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

可以看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全球化发展到共同体阶段产生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的必然产物,这是它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践源头有二:一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反封建的抗争意识和反宗教的世俗思想,对当时推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体系由欧洲拓展至其他地区,形成国际体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国家以其武力的优势,越来越以文明优越自居而孤芳自赏,以异端定义与自己有差别的国家,以强权政治、霸权逻辑开展国际交往,由此走向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对立面。

人类价值观的本质 13种价值观

人类价值观的本质 13种价值观

人类价值观的本质 13种价值观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类价值观的本质:13种价值观第一部分: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从个人的德的认识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人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

按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求人们信奉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主要有三个维度:最高层面的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中间层面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最低层面的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价值的本质和本体

价值的本质和本体

价值的本质和本体1. 引言:解释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价值的概念和研究现状2. 价值的本质:探究价值的内在特征和本质属性,包括对价值的定义、分类、构成因素等3. 价值的本体:探究价值所存在的实体和场景,包括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等方面的分析4. 价值的形式与体现:分析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体现方式,包括价值的传承、传播、传达等方面的研究5. 价值的实现与评价:探究价值实现的条件和评价标准,包括价值实践、评价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6. 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强调价值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第1章引言价值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之一,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对于价值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社会、人类文明,还能为人的实践和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然而,虽然价值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对于价值的本质和本体的确切定义,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本章将首先介绍价值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其次,对于本文将要探讨的价值的本质和本体的概念进行简要的说明,最后,给出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2章价值的本质价值是指一个客体具有被认为有用、有意义、可贵的属性或品质,这种属性或品质是以人类意识和评价为前提的。

价值作为一种人类观念,是一种主观的认知和评价效果。

价值的本质是指价值所具有的内在特征和本质属性,是讨论价值的重要基础。

在价值的本质方面,有一些重要的争议,下面列举对价值本质的不同观点。

1.1 客观主义观点客观主义观点认为,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主观的意识和个人的评价,而是已经存在于客观的事物中,人们的观念和评价只是发现和认识价值的过程。

该观点认为,价值是天然地内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它不随主观认知和评价的改变而改变。

1.2 主观主义观点主观主义观点则认为,价值是一种主观为主的认知和评价效果,是人的意识和感受在事物或对象中产生的反映。

与客观主义观点不同的是,主观主义认为价值不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主体的主观意识来打造出来的。

价值_价值观念_价值观概念辨析_郭凤志

价值_价值观念_价值观概念辨析_郭凤志

DOI:10.16164/ ki.22-1062/c.2003.06.0072003年第6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6 2003总第206期Journal o f N 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Sum N o.206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郭凤志(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价值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价值的哲学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主体及人类社会发展、完善。

价值观念是对现实价值关系的评价性反映,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

价值观念与价值观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价值观的本质是主体的价值立场、态度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是价值观念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3)06-0041-06 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价值理论研究中的基本概念,澄清这些基本概念是价值理论研究深入的理论前提。

在现有的价值理论研究中,一定意义上存在注重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它们之间的界限区别,出现概念混用的问题。

本文试从辩证角度,对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进行辨析。

一、价值的本质、特征和类型价值源于生活,价值现象伴随人类社会而发生,依托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得到确认和发展。

人类生活与动物生活有根本性的区别。

这是由于人作为一种实践性存在,总是赋予自己的活动以目的和方向,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和设计。

摆脱完全的被动状态、达到一种相对的自由和自觉状态是人的本性所追求的。

实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该事本身是怎样的,能不能做?二是做该事是否有益,如何做得更好?前者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必须遵循主观符合客观的原则,它为人的实践目的提供可能性和基础;后者考虑的是,人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目的与利用客观事物的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实现人的实践意义追求提供必要性、选择性和动力。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6课第1框价值与价值观学案部编版必修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6课第1框价值与价值观学案部编版必修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学情展示·定方向课标要求1.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目标1.说出价值、价值观含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内容。

2.结合有关实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懂得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体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素养坐标课前预习·固根底自主梳理知识点一人的价值1.哲学上的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开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知识点二价值观与其导向作用1.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根底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展的。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表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明确,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知识点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某某、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如此。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及其价值观剖析
阿Q
鲁迅《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 性格自卑又自负,揭示了封建社 会的弊端和人性的扭曲。
贾宝玉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具有叛逆性格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 女主人公,追求真爱和自我实现 ,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的 挣扎和矛盾。
尊重个性,追求真理和美好
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理 解并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反对盲从和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 和自主选择,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追求真理和美好,关注人类精神追求 和道德进步,努力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承担责任,关注社会和他人
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 的影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 义务。
生理需求与精神追求
生理需求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水、睡眠等。生 理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精神追求
人类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如知识、艺术、宗教等 。精神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02 人生价值观概述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目录
• 人的本质探讨 • 人生价值观概述 •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关系 • 案例分析:不同人物性格与价值观体现 • 现代社会中如何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 总结:理解人的本质,塑造正确人生价值

01 人的本质探讨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人类作为生物体,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如生理需求、感官体验等。这些 属性决定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本能行为。
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 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为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通俗地说,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观点,是区分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等的总观念。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行为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即使从同一真理出发,也可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

具有同样的化学知识,有的人为人类造福,有的人制造毒品危害社会。

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行为的正确,由于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而行为受控于价值观,所以行为也会出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
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内容

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内容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内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

这一理念,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这样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从社会功能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聚拢社会意识,形成社会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社会利益关系造成了现实社会中价值主体的多元。

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形成于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带有社会的影响、时代的烙印,因此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价值追求越是多样化,越要强调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在此过程中,既要提倡核心价值观、弘扬主导价值取向,又要抑制落后价值观、反对腐朽价值取向,为人们价值选择指明方向、提供价值判断基准、营造浓厚积极文化氛围。

要引导干部群众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促进价值认同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发展升华为行为认同,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为精神支柱,外化为自觉行为,转化为提高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政治哲学分析 ——内涵意蕴、本质特征及现代性超越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政治哲学分析 ——内涵意蕴、本质特征及现代性超越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政治哲学分析——内涵意蕴、本质特征及现代性超越一、引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深意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意蕴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涵义和基本特点2. 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基础3.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本质特征1. 人类共同价值观与人类本性的关系2. 人类共同价值观的社会根源与制度基础3. 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路径1. 全球化背景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2. 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推动模式3. 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框架在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方面的作用五、当今世界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面临的挑战1. 文化冲突与种族歧视的挑战2. 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的挑战3. 统治制度不完善导致全人类共同价值无法得到实现的挑战六、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性超越1. 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的文化及思想基础2.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内涵、历史性与超越性3.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未来社会发展的关系七、结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意义及现实意义引言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的概念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指所有的人类都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核心包括尊重人权、尊重多元文化、社会公正及平等等。

本篇论文将论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意蕴、本质特征及现代性超越的政治哲学分析。

第一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意蕴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涵义和基本特点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一种不分国界和种族、不局限于任何文化、信仰、政治制度的普世价值观,它强调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尊严和权利,包括人权、社会公正、人类尊严、平等自由、多元文化等。

这些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共同文明基础。

2. 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基础人类共同价值观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在古代,许多不同的文明发展出不同的价值观,如古希腊的民主、古罗马的法治,以及儒家和佛家文化中的仁爱、同情等价值观。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与人类的价值观有何关系?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与人类的价值观有何关系?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与人类的价值观有何关系?生命是一个神秘而又庄严的存在,它的起源、演化以及意义,一直是人类探究的课题。

那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它与人类的价值观之间又有着何种联系呢?一、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指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

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的意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生命的存续意义生命首要的意义是生存和繁殖,每个生物都是在强烈的求生欲和繁殖欲的支配下,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而不断奋斗和努力。

2.生命的生态意义生命不单是个体的存在,更是整个生态系统之一分支。

生命的存在对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物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生态系统的构建,共同维护着全球的生态稳定。

3.生命的精神意义人类之所以被认作是万物的灵长,是因为我们拥有着意识和思考的能力。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存在于生物层面,它同样也是人类内心世界中极为重要的课题,即每个人应当追寻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二、生命的意义与人类的价值观人类则从更为本质的层面解读了生命的意义。

人性中蕴含着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和追求。

1.人类尊重生命我们有原则,是对于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平等地对待,欣赏和崇敬它的存在。

2.人类保护生命人类有天然的背负着世界的重担的意识,意识到我们的职责在于,“爱护地球,保护生命”。

3.人类追求质量生命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简单的自我延续,而是追求最优质、完备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成长。

生命的意义,涵盖了众多的层面:自然、社会、心灵等。

任何单一的角度都难以完全阐释它的深刻内涵和价值。

唯在人类把握生命的本质和真谛,尊重、欣赏和共存于它的世界中,才能给予并获得更多。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价值观分日常意识层面的价值观和理论形态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概念、范畴的形式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

凡理论体系必有一个中心主题即理论内核。

本文试图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视角阐明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揭示的价值本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

“立场”和“价值观”属于同一范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就是一种价值选择。

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自价值理论在我国兴起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展开了积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对价值本质的理解还存在分歧。

分析价值理论发展史可以看出,狭义的价值哲学出现于19世纪后期,新康德主义建立了一种以价值概念为中心的哲学,在此之前“价值”一词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哲学的“价值”概念,但在其成熟的著作《资本论》中有一套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

《资本论》涉及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论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思想。

列宁曾说过,《资本论》是大写的逻辑。

也就是说《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提出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

在《资本论》这部巨著里,马克思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论述的价值范畴为我们把握哲学价值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人的价值的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人的价值的理论以科学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对人的价值的形成、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刻、精辟地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人的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问题时,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的价值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

马克思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过程中,对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经济价值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探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关系。

站在科学唯物史观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进行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中,通过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具体分析,通过经济与政治、道德、艺术等领域的科学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具体考察了人自身作为类的存在物的社会属性及人的价值关系的形成,他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①]。

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在于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本质与价值关系的产生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贯穿着价值关系,价值的产生和本质,是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相联系的。

人的价值关系是客观的、历史的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时讲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②]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个过程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而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价值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2、为什么确立劳动和奉献作为人生价 值的评价标准?
(1)劳动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起点,也是人 的本质发展的基础。
n 劳动使自然界“人化”。(城市、农田、港口) n 劳动使人的生理更加“人化”。(毛、皮、脑、
手)
n 劳动创造了社会关系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2)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靠劳动和奉献创 造的。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n 《不列颠百科全书》生命的定义。生理学定义、新陈代谢定义、生 物化学定义、遗传学定义、热力学定义。
n 生命对于人有具有的特殊价值:它是意识自觉和 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PPT文档演模板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珍惜人的生命
n 生命是神圣的,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宝 贵的,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PPT文档演模板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3、人的价值的社会性
n 人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概念。人 的价值就在于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 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 关系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 需要,孤立的个人是无所谓“价值”的。
n 人的价值能力:知识、智慧、品质的形成 等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具有与动物共同的食欲、性欲和保存自己的本 能,但实现这些本能的方式却加入了社会和文化因素。
2. 社会属性
相互依存性;社会交往性;道德性;自觉劳动及 劳动的合作性。
▪ 3. 精神属性
人类具有精神生活。 人类是宇宙中惟一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人类建立了精神文明。
PPT文档演模板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 的科学论述
PPT文档演模板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一、价值(一)价值的含义“价值”一词有多种含义。

经济学讲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伦理学层面的价值是指满足人的美感需要方面的有用性;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同主体及其需要相适合、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的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人是价值主体,与人相对的物或者他人是价值客体。

客体对于促成主体目的、实现主体欲望、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有利的、积极的属性,就是所谓的价值。

也就是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成为人们的需要、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

人的需要、兴趣、目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通过人的实践而实现的价值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在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中,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掌握和占有客体,利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实现主体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其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的需要满足和实现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关系。

某事、某物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价值的大小,说到底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

(二)价值的形态价值的形态是指价值的存在类型。

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区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

1.物质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价值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通过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界。

自然以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2.精神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包括知、情、意在内的特殊心理结构,有着自己的精神需要,包括求真、向善、尚美的需要。

价值观的转变

价值观的转变

价值观的转变通过近几周的"成功学"课程的学习,我的价值观有了一些转变。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了解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根底。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那么。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定义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物万事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

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处于一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根本一样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局部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

家庭、学校、所处工作环境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

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

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

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那么,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荣耀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数字、导航、计划、调查、软件、
机械、投资、、房地产、结构、科学……
二、 技能的分类——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获取途径包括:
学校课程 • • • • 课外培训、辅导班、资格认证考试 专业会议、讲座或研讨会 自学 爱好、娱乐休闲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上岗培训
专业知识技能并非只能通过正式专业教育才能获得
会努力在工作中追求的东西。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工作价值观就是你最期 待从工作中获得的东西。
一、什么是价值观?
对工作价值观的思考
你在工作中寻找的是什么?
你判断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鱼与熊掌,我到底要什么?或者哪个是鱼 ?哪个是熊掌?
二、价值观探索 美国心理学家洛克奇于1973年《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中, 提出13种价值观: • • 1、成就感 2、美感的追求
哪些技能?

设备

场地
篝火 晚会
资金
节目安排
人员
组织篝火晚会所涉及的技能 自我管理 技能 积极主动 热情 耐心 关注细节 克服压力 … 可迁移 技能
专业知识 技能
节目的编排 音响的操作 电源的配接 …
搜索信息 组织能力 协调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寻求帮助的能力 沟通能力 …
第二节 澄清你的价值观
学习成绩
团队合作
领导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积极主动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雇主们最重视的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
学习成绩
专业技术
自我管理技能
工作道德
积极主动
可迁移技能 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 领导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适应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在学校的操场上成功组织一次篝火晚会,
你是怎么组织的?在组织的过程中你运用到了
二、 技能的分类——自我管理技能
自 我 管 理 技 能
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品质, “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是个 人最有价值的资产。”
二、 技能的分类——自我管理技能
自 我 管 理 技 能
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 经常被看做个性品质而非技能 以形容词和副词的形式出现
二、 技能的分类——自我管理技能
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就是使自己明白: 我适合干什么——性格
我喜欢干什么——兴趣
我能够干什么——能力
我最看重什么——价值观
一个有趣的价值观故事
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 生了8个孩子了,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 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
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
贝 多 芬
新课导入
二、 技能的分类——自我管理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词汇表(节选)
勤学、机敏、有效率、精力充沛、细心、认真、 沉着、随和、努力、忠诚、热心、宽容、有创意、
镇定、坦率、正直、自信、开朗、乐观 、有条理 、
有文化修养、易动感情 、富有想象力、能说会道、
慷慨、有激情、有创意、值得信赖 、善解人意、
吃苦耐劳、善于观察、坚忍不拔、足智多谋 …...
设想
讲述
拍摄
记录 ……
二、 技能的分类——可迁移技能
可迁移技能的获得途径:
• 参与实践,归纳总结
• 观察学习,模仿体会
• 专业训练
• 实习培训
• 业余爱好,娱乐休闲,社团活动,家庭职责
雇主们最重视的技能
根据美国“全国大学与雇主协会” 的调查,美国雇主 们最为重视的技能和个人品质如下:
沟通能力
适应能力 专业技术 工作道德
二、 技能的分类——自我管理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的获得途径:
• 榜样的力量 • 自我认知的提高 • 意志力的培养
• 丰富的精神生活
• 业余爱好,娱乐休闲,社团活动,家庭职责
二、 技能的分类——可迁移技能
可 迁 移 技 能
指能够从一份工作中转移 运用到另一份工作中的、可以 用来完成许多类型工作的技能。 用行为动词来表达。
能力,就是
指顺利完成某一 活动所必需的主 观条件。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按照其获得的方式可以分为:
能力
能力倾向指 人与生俱来的特 殊才能(如音乐 、运动能力等) 或未开发可用于 学习和发展技能 的能力。
技能是指经过 学习和练习而培 养形成的能力。 如阅读能力、人 际交往能力、表 达能力等。包括 发展和习得的知 识与躯体行为。
专 业 知 识 技 能
就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所懂得 的东西。 一般用名词来表示。 不能够迁移。 它的重要性往往被夸大 •
二、 技能的分类——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词汇表(节选)
• 会计、数学、建筑、原子、行为、设备、 地理、信息、时尚、历史、园艺、方法、
市场学、文学政治、程序、卫生、音乐、
保险、新闻、珠宝、语言、哲学、摄影、
一、什么是价值观?
活动:你对工作的期待
我希望工作…… 请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尽
可能地写下你头脑中所联想 到的任何短语 。
我们眼中的工作世界 受人尊重——令人仰慕 责任轻——没有人管
自主性强——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收入丰厚——想要多少有多少 工作场所——户外
一、什么是价值观?
工作价值观,是指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
二、 技能的分类——可迁移技能
二、 技能的分类——可迁移技能
可迁移技能词汇表(节选)
教导 收获 激发
搬运
合作
修理
列表
交谈
前进
帮助
移动
呈递
遵守
控制 管理
商讨 领导 计划
报告
传授
识别
组织
举例
修复
观察
培训
想象
安排
获得
判断
改造 说服
展示 塑造
执行 解决
审视
协调
销售
引导 创造
证实 发明
思考
翻译
沟通
理解
修改

成就感,成功,名誉,地位; 自主独立; 有学习/发展/成长的机会; 权力(领导/影响他人); 有益于社会; 挑战性,冒险性,竞争; 符合自己的道德观; 工作环境、工作与生活的平 衡; 家庭,朋友,亲密关系; 健康,信仰,自由……
三、职业价值观
什么是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
二、 技能的分类 辛迪· 梵和理查德· 鲍尔斯(Sidney Fine & Richard Bolles)将技能分为三种类型:
专业知识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 可迁移技能
二、 技能的分类——专业知识技能
专 业 知 识 技 能
需要经过有意识、专门的学习 和培训获得。
——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
二、 技能的分类——专业知识技能
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 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它是人生价值观 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
三、职业价值观 三六种职业价值观类型 自由型 小康型 支配型 自我实现型 志愿者 技术型

8、道德感 9、欢乐

• • • •
3、挑战
4、健康 5、收入与财富 6、独立性 7、爱、家庭、人际关系
10、权力
11、安全感 12、自我成长 13、协助他人
二、价值观探索------重要价值观列表
人际关系/归属感、团 队合作; 物质保障/高收入; 稳定,安全; 创造性; 多样性和变化性、新鲜 感; 乐趣; 自由独立(时间,工作 任务); 被认可,受尊重; 能帮助他人,能发挥自 己的才能;
第一节 评估你的技能
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就是使自己明白: 我适合干什么——性格
我喜欢干什么——兴趣
我能够干什么——能力
我最看重什么——价值观
第一节 评估你的技能
一、什么是能力
主 要 内 容
二、技能的分类
三、案例分析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请大家在5分钟内在纸上尽可
能多地写下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一、什么是能力?
生 涯 拍 卖 会
自我实现
尊重与荣誉
选择与权力
金钱与舒适
家 庭
第四节 澄清你的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主 要 内 容
二、价值观探索
三、职业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 则、标准和品质。 价值观指向我们内心最重要的东西, 它是我 们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是引导行为的方向,是 自我激励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