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经典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故都的秋

——借得清秋一缕魂

教学目标:

1、读出作者对故都秋的情感。

2、品味文章所表现的秋景特点。

3、领悟作者认知人生的心境。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所表现的秋景特点。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认知人生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人们写秋的文章不在少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毛泽东笔下的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笔下的秋天。同样是秋,有人看到的是喜迎丰收,而有人看到的是万物萧条。是因为秋天独独不同了呢?还是个人心境不同?

一处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内心世界,那么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天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反映了他怎样的心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郁达夫的脚步,去领略故都的秋。

二、学习目标(PPT展示)

1、读秋情

2、品秋味

3、悟心境

过渡语: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凭借独特的构思及优美的语言,对故都的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同时也抒发他独有的内心情怀。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一是读,读出作者对故都秋的情感。二是品,品味文章所表现的秋景特点。三是悟,领悟作者认知人生的心境。

三、读秋情

1、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题目,故都,指的是哪里?——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北平的秋?故都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感情色彩?

喜爱、怀念、眷恋之情

补、(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故都突出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作者曾经在北大教过书,也就是说在北平呆过几年,并且他夭折的长子和几个牺牲的革命战友都是葬在北京的,所以北京在他心中,也相当是第二个故乡了。

过渡语:由此可见,作者是以一种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描写这故都的秋的。那么,让作者不远万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秋天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大家快速地浏览第一自然段,找出形容北国之秋特点的形容词。

四、品秋味

1、故都的秋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有十足的秋味)

2、第三到第五自然段通过哪些景来体现这种清、静、悲凉?

过渡语:那么,作者通过哪些景来体现这种清、静、悲凉呢?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对景的分析就重点落在第三到第五段,首先我们先跟着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初步感知其中的景色描写,注意节奏和情感,老师先领读第三自然段,同学们一起来读第四、第五自然段,好,集中注意力。

伴随着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置身于这幅秋的画卷中,接下来,就让我们就要动用想象和联想去品悟这秋的韵味吧。

(1)、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作者很怀念北方的秋,当他回忆起北方的时候,最先会想到哪些景?大家看他怀念的地方“陶然亭、钓鱼台”为什么不是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或者故宫长城呢?他怀念西山,却不是西山最富盛名的万山红叶,而是虫唱,这些地方,这些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又带给人们怎样的心理感受?(能不能就某个具体的景说一说,比如芦花、柳条等)

明确:陶然亭:雅静

芦花:朴素、苍凉

柳条:疏朗、萧索

西山虫唱:宁静、充满乡野情趣

玉泉:幽静、清凉、

夜月:皎洁、清冷、引人遐思无限

潭柘寺的钟声:古老、悠远、空寂

(1)芦花跟牡丹、玫瑰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2)不是夏天的郁郁葱葱,而是是绿叶落尽只剩下枝条的柳条,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

同学们基本都能感受得到这些景物所独特的情感底蕴。

作者所怀念的不是大城市的繁华、喧闹, 也不是故都文化名胜的贵气和霸气。

他所中意的是陶然亭芦花的朴素和淡雅; 他所钟情的, 是只剩下了影子的柳条的平淡; 他所怀念的是充满乡野情趣的西山虫唱; 所神往的是可引人遐思无限的夜月,以及潭柘寺古老、悠远的钟声。

这些“风景”,无一不显出清、静、悲凉。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风景过于单调和素朴,可郁达夫正是在这些多数人也许会觉得索然无味的地方, 捕捉到最值得玩味的乐趣, 感受到它别样的美。

(2)、破屋:衰败、沧桑感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清澈、纯净

驯鸽的飞声:静谧

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清冷、淡雅

秋草:萧条冷清

秋槐落蕊:静谧、朴素

扫帚丝纹:细腻、落寞

秋蝉残声:衰弱、凄凉

(1)为什么是破屋,而不是酒店或者旅馆?联系北京的历史底蕴想一想?破屋有什么意味在里面?——经过岁月的洗礼,有历史沧桑感,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秋色。

(2)像现在北京的雾霾天气,手伸出去都看不到五个手指头了,哪里还能看到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说明天空怎样?(3)能听到鸽子飞动的声音,以动衬静,说明环境非常的安静。

(4)为什么蓝色或白色最好?这两种颜色跟淡红色相比,给人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感觉?——冷色调,给人清冷悲凉之感,红色是暖色调,代表着生机和热闹。

(5)为什么是牵牛花,而不是其他的花?大家见过牵牛花吧,一般长在什么地方?——一般生长于农家小户,或是一些破旧的老墙上,野生野长,也有自然韵味,要是写其他的花,反而不合意境。

(6)不是一片,是几根?尖细且长,没什么水分——萧条。

(7)作者欣赏的不是秋槐茂密的树冠、高大的树干,而是细小的落蕊。这落蕊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想必一定是经过一夜飘零,早晨起来,才会铺得满地,作者把这飘落的动态过程省去,只为我们呈现了静态的

铺得满地的画面,铺在地上的落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已经丧失了生命活力。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呈现的是树影下一阵扫后什么都没有留下的空寂,曾经的存在,而今的消逝,能有什么比这更令人能生悲?

(8)蝉是诗歌传统意象,常用来暗示悲凉的情感。蝉的寿命并不长,我们知道它是生于夏天死于秋天的,如果说夏蝉的叫声是代表旺盛的生命力的话,那么秋蝉的叫声则是代表什么?衰弱的,代表着生命的衰亡。而且在哪都能听得到它们的叫声,这种悲凉之感是如此的真实真切且无法逃避。同时,衰弱的蝉声都能听得那么仔细,说明环境很安静,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就是一个以动衬静的手法了。

过渡语: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的每一座破屋内;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通过这些景,读出了郁达夫的悲凉与落寞。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呢?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有没有关系?谁来跟我们介绍一下?

五、悟心境

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悲凉和落寞的心境?

明确:

时代风云留给作者的隐痛

人事的变迁和生活的漂泊无定

人类传统的悲秋情结

(1)1934年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郁达夫他本人又自幼多病,三岁丧父,长子早死,旅居日本10年饱受屈辱,而回到国内更是为个人生计倍受颠沛流离之苦。这种国情和这些经历也养成了他特别的个人气质,那就是抑郁善感。

(2)除此之外,作者还为他的这种情感找了一个理由,就在文章的第12段,大家找一下,是哪一句话?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过渡语:

可见这种悲秋的情感,是不是作者所独有的?不是。

作者因为内心悲凉,所以看到的景也染上了悲凉的色彩,这就是由人及物。

那么萧索之景能不能反作用于人的心情?能,这就是由物及人。

两者合在一起就是美学所指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相互的,故而面对万物萧条的秋天,人们多是伤感之情,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再加上个人的不幸遭遇,两者合一,心境就尤为悲凉了。

所以作者有此心境的另外一个原因,源于人类传统的悲秋情结。

2、前面的身世背景是作者所独有的,后面的悲秋情怀是人类所共有的,两者合在一起,作者内心的悲凉已经是无以复加了。既然故都的秋如此悲凉,作者为什么又喜爱它?这两者是不是有点矛盾了呢?(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前后讨论这个问题。)

提示:

(1)、秋天,不独是清和静的,也有热闹喧哗的地方,但作者仿佛故意避开这些,不往热闹中去,独独只感受到这种清和静,说明什么?

明确:作者喜欢这故都的秋,是因为这个和他的心境吻合。秋天,不独是清和静的,也有热闹喧哗的地方,但作者仿佛故意避开这些,不往热闹中去,独独只感受到这种清和静,说明作者向往这种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说明了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内心宁静的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够感受到落蕊细微的触觉,留意到稀疏的秋草,听得到驯鸽的飞声。他喜欢呆在清静的环境里面,在这里他觉得舒服,所以他不以秋为悲,反而以秋为喜。

(2)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是否就不美?作者又是否就此沉溺在悲凉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明确:夕阳西下美不美?昙花一现美不美,然而这种美是悲壮的,暗含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与短暂。但人们不会因为他的悲而削弱了对他的喜爱,相反,人们依旧会为之感动,为之惊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