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作为学⽣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学籍是指某个⼉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的⾝份。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从⼊学到毕业的学籍进⾏管理的⾏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1⽉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的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应有的权益。

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都具有学籍。

新⼊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建⽴或转接学籍,是否“⼈籍⼀致”。

“⼈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影响升学。

学⽣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的去向,⽅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

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的学籍信息进⾏核对,确保准确⽆误。

⼆、学⽣⼊学或转学,地⽅教育部门是否可将有⽆学籍作为⼊学门槛或条件?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是学⽣⼊学的结果,不是⼊学和转学的前提条件。

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学的后置程序,教育⾏政部门或学校不应将学⽣之前有⽆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接收地作为确定⼊学资格的必要条件,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

三、学⽣⼊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续?学⽣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转接学籍,实现“⼈籍⼀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

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即应视为在校⽣,享受在校⽣待遇(如参加地⽅教育⾏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学籍档案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四、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学籍信息是维护学⽣权益的依据。

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建⽴常态⼯作机制,每学期核查⼀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问题汇总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问题汇总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问题汇总第一篇: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问题汇总1.导入学籍模板中,错误信息能否在原表中用其他颜色标注?错误信息单独一个表格提示,并且已经注明错误位置(行,列)2.每县最多可设置多少个片区?系统内无限制 ,建议不要超过十个3.市区内五、四制和六、三制怎么办理转学?如果是五四制和六三制转学,有区县人员具体把握,系统不做控制。

4.学籍信息汇总表没有初中四年级,五、四制如何汇总?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按年级中有初中四年级,此问题描述不太清楚。

5.在异地就读的学生如何录入信息?是在户籍所在地学校还是在就读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学生信息应该是在就读学校录入,具体问题请咨询教育部信息中心。

6.照片如何采集?照片采集可以单个采集,也可批量采集。

详细步骤以及规范参见操作手册。

建议有身份证的采用批量采集,无身份证的用单个采集。

7.高中一二年级是否采集信息?采集8.学籍号是自动生成吗?学籍号是多少位?学籍号的生成规则是什么?学籍号是由中央统一生成的,位数为19位,具体规则请咨询教育部信息中心。

9.校区基本信息填写的是教学点的相关信息吗?有标识码的教学点按照单个学校录入,没有标识码的按照校区填写。

10.忘记密码怎么办?联系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密码重置。

11.学校英文名可否变为非必填?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定义 12.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如何填?(如是外地如何填)在页面录入时可以选择行政区划自动生成代码,学籍导入可以查询国家统计局全国行政区划代码(一般为身份证号前6位加6个0)13.模板数据正常,导入时提示错误。

学籍导入的数据问题可以点击导入列表的文件名进入错误详细信息界面,有错误详细提示。

如果“导入结果”为不符合模板,请查看模板数据“上下学距离”项不能有汉字且保留一位小数 14.地市分科室,基教和高中分开的如何处理?业务问题请咨询教育部 15.市直学校在系统内划入各区县,如何管理?1)省直属学校:登陆省级用户进入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查询学校,进行修改(修改时,必须此学校业务无办理完成业务,此学校非在其他片区中),然后修改主管教育局,选择省; 2)市直属学校:A登陆省级用户进入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查询学校,进行修改(修改时,必须此学校业务无办理完成业务,此学校非在其他片区中),然后修改主管教育局,选择相应的地市;B登陆市级用户进入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查询学校,进行修改(修改时,必须此学校业务无办理完成业务,此学校非在其他片区中),然后修改主管教育局,选择其地市。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7.教学点四年级学生转学
教学点只有小学1—3年级,四年级的时候去其他学校读书, 该类转学如何操作?
“批量转学”的功能就是应用这个场景,由学校学籍主管 部门操作,指定该学校3年级升级后去哪所学校读书,并 由源学校和目标学校确认后,即完成批量转学。
往届生能否进行招生? 回复:根据当前设计,往届毕业生他类型学校
转学至其他类型学校(特教学校、工读学校)的 学生若带走其学籍,则通过正常的转学操作完成 即可。 若根据规定或者要求不带学籍转学,可通过异 动类型中的“其他离校”,填写离校原因,学校 和学籍主管部门核准后,即可完成转学,学籍档 案在系统中保留。 若学生从特教学校或工读学校转回普通学校, 则接收学校通过“恢复入学资格”异动操作完成 该类学生恢复入学的业务。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一、进展情况
二、常见问题解答
1.关于密码修改的问题
由主管教育局学籍管理员重置。
系统管理安全管理 教育用户管理 输入密码、并确认密码 保存
2.关于问题学籍所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问题学籍” 处理方法: “佐证”、“变更”、“删除” 即使是信息正确的一方也应做"佐证"处理
关于佐证材料
1. 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相同)
2. 无身份证号学生在校就读证明表。 (闽教基〔2013〕30号 附件三) 3.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姓名不同身份号相同)
4.在校就读的相关证明。(同一学生) 如:转学申请表(转学请用异动功能)、义务教 育 卡、学籍卡、休学相关医疗证明等。
所提供的“佐证”材料应注意:
1. 证明材料必须加盖相应的公章,勿提供未盖章 的电子版文件。 2.原件拍照,上传清晰的照片。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常见问题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常见问题

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常见问题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常见问题1.采集⼩学⼀年级⾄⾼中⼆年级在本校的学⽣对吗?⾼三不录吗?答:对,采集⼩学⼀年级⾄⾼中⼆年级在本校的学⽣;⾼三不录。

2.那么初中和⼩学就要统计所有在校学⽣的信息,不论有⽆学籍,是这样吧?答:初中和⼩学不应存在⽆学籍学⽣,学籍在外校的初中和⼩学学⽣,参照本条第4项。

1学校采集范围指学籍在本校和学校实际在校学⽣数。

2复读⽣问题——根据中⼩学学籍管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学⽣复读,学校违规招收的初、⾼中毕业年级的复读⽣,不纳⼊信息采集范围。

3休学⽣问题——休学学⽣应在办理休学⼿续学校采集信息。

4学籍不在本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信息采集与处理——如果学籍不在现在就读的学校,由就读的学校发放纸质学⽣信息表,指导学⽣填写,并通知学⽣将此表交到本⼈学籍所在学校进⾏统⼀录⼊,否则将没有学籍。

3. ⽆证⾮法⼩学和初中的学⽣如何处理?答:请各市、县迅速对类似问题向每⼀个学⽣家长说明:⾃愿在⽆证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其信息⽆法导⼊全国中⼩学⽣学籍管理系统,将来没有学籍,⽆法升学,后果⾃负。

另:正在⽆证⼩学和初中就读的学⽣,本次由学校下发纸质学⽣信息表,进⾏纸质信息采集,录⼊模版并下发家长确认后先统⼀保存。

后⼀步如存在⼀部分学⽣家长要求转⼊合法学校等后续问题由各县教育局负责解决。

4.学校现在就是要发下纸质表让家长学⽣填写,其它的还不做了吧?答:家长学⽣填写完纸质表交到学校后,马上由学校学籍管理员录⼊Excel模版,并打印出每个学⽣的信息交家长签字确认。

5. 学⽣数据采集,第⼆次让家长签字确认时,学校给学⽣打印的是哪张表?答:学⽣信息表。

6.家长签字,打印,⽆⾮就是要⼀个信息准切。

如果是这样,我们现在学校基本上这些信息全有了,是不是可以直接上模板了?答:但将来某学⽣数据⼀旦有错误进⾏追查,若找不出有家长签字的纸质表,责任将由学校承担。

学籍管理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

学籍管理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

学籍管理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
一、小学六年级、初中九年级复习生
学生学籍已经处于毕业状态,而学生由于其他原因从新回到小学六年级、九年级学习。

学校澄清学生名单,打印申请毕业驳回报告,由县级学籍管理部门在网上做毕业驳回.如果学生是本校毕业,直接驳回即可。

如果学生不是本校毕业,驳回到原毕业学校后,再办理转学,确保籍随人走.
二、学生与学籍不在同一个学段
1、学生在小学,学籍在初中。

2、学生在初中,学籍在小学或处于小学毕业状态.
3、学生在高中,学籍在初中(小学)或处于毕业状态.
学校澄清学生名单后,由学籍所在的学校申请学生离校,《再由所在的学校申请返回到所在的学校。


处于毕业状态者,由县级学籍管理部门在网上做毕业驳回后,再离校、返校.
三、没有身份证无学籍的学生,学校澄清学生基本信息后,打印无身份证证明表,完善基本信息。

上报到教育股.
希望各乡镇、县直学校学籍管理员,做统计工作,澄清后以纸质形式报送教育股何洪涛处。

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常见问题解答22页PPT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常见问题解答22页PPT

谢谢!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 陈鹤琴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常见 问题解答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上传、审核阶段常见问题解答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上传、审核阶段常见问题解答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上传、审核阶段常见问题解答1、 系统提示“不符合模版”如何处理?如果上传数据模版,系统提示 “不符合模板”,说明该模板的格式被改动或者单元格的列、列数据不符合规范,出现此问题请注意以下几点:1.正常模板中的每一个单元格格式均是“文本”,请用鼠标左键点击Excel最左上一格,然后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选择“文本”点击“确定”即可。

2.正常模板中的AU列是隐藏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信息与家庭成员信息隔开,请不要将AU列删除。

3.模板中的各列顺序不要随意改动。

4.如果模板中的数据是从其他地方复制粘贴过来的,请注意粘贴的时候不要带格式,具体操作以office2010为例,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选择性粘贴”下的“值”。

5.模板中的“上下学距离”不要填写任何单位,默认单位为千米(公里),全部填写数字,并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如1千米(公里)要写成1.0。

6.模板中“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成员1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成员2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均填写6位行政区划代码后加6个0,共12位。

如:贵阳市南明区的6位行政区划代码为520102,那么填写的时候应该填写520102000000。

7.模板中需要填写数字的列,例如:电话号码一类的信息不要填写“无”等文字,确保所填入的电话号码为纯数字,即使区号与电话号码之间也不要添加“-”等任何符号。

8.若以上操作仍然提示“不符合模板”,请重新在系统中下载模版,选取一条真实的学生学籍数据,手动逐列填写,然后导入系统,如果成功,那么将其它所有数据按照以上规范填写到模版。

2、 学生信息录入以后显示“未查重”如何处理?该学籍系统是1小时自动查重一次,因此数据导入或录入以后,要在1小时后,状态转为“已查重”,才可以审核、上报操作。

3、 模板导入后处理结果为“待处理”该怎么办?说明该模板正在进行数据排队,等待导入省级数据库,请耐心等候。

新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新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导语】学籍是专指作为某校学⽣的⾝份证明。

2013年9⽉1⽇起,全国已经初步建⽴了⼩中⼤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内容是⽆忧考教育频道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学⽣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作为学⽣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的⾝份。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从⼊学到毕业的学籍进⾏管理的⾏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的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应有的权益。

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都具有学籍。

新⼊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建⽴或转接学籍,是否“⼈籍⼀致”。

“⼈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影响升学。

学⽣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的去向,⽅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

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的学籍信息进⾏核对,确保准确⽆误。

学⽣⼊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续? 学⽣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转接学籍,实现“⼈籍⼀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

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即应视为在校⽣,享受在校⽣待遇(如参加地⽅教育⾏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学籍档案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 学籍信息是维护学⽣权益的依据。

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建⽴常态⼯作机制,每学期核查⼀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打印学籍信息表的方式:1.在校生查询中打印2.学籍档案查询中打印问题比较多的:毕业后的学籍信息表怎么打印?一、学生家长应向哪级教育部门反映问题?学生家长所投诉问题只涉及一所学校的,如建立学籍、更改学生信息等,应向该学校的直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涉及两所学校,如转学、删除重复学籍等,应向两校共同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原则上,两校在同一县域的,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地市两个县域的,向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的,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不同省份的,向教育部反映。

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只处理由本级负责办理的投诉。

遇到学生家长越级反映情况时,上级部门将会告知下级部门公布的热线,或以督办形式转交下级部门处理。

二、电子学籍系统是否对转学截止日期进行控制?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入学截止日期控制功能,根据《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一条规定及省教育厅的工作安排,2015年河南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省内转学”业务的办理功能开通时间:2015年2月26日-2015年5月8日(一般为开学两个月内办理转学手续)。

三、因特殊原因未建籍的非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补建学籍吗?怎样操作?可以补建学籍。

由学生所在学校上报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再逐级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提交教育部进行全国学籍查重(核查是否有重复建籍情况),查重没有问题的,由所在学校为学生补建学籍。

理论上,学校均应为没有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

但为防止恶意或过失重建学籍,确保学生学籍全国唯一,保护相关学生利益,维护学籍管理秩序,对非一年级学生补建学籍的,必须进行全国查重。

四、在输入地无学籍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是否可以返回原籍就学,如何建立学籍?可以。

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当前有关规定,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可以在输入地就读也可以返回原籍就读。

学籍常见问题解答

学籍常见问题解答

附件2学生家长关注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一、处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对学籍信息管理体制、学籍建立、学籍变动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各省份按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均已制定或完善本省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本省学籍管理的具体规定。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各省出台的实施细则为处理学籍问题的依据。

这些文件已经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基础教育一司主页公布,广大家长也可以向相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咨询,其有义务进行答复。

二、学生家长应向哪级教育部门反映问题?为明确责任,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处理群众投诉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工作机制的通知》规定,学生家长所投诉问题只涉及一所学校的,如建立学籍、更改学生信息等,应向该学校的直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涉及两所学校,如转学、删除重复学籍等,应向两校共同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原则上,两校在同一县域的,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地市两个县域的,向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的,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不同省份的,向教育部反映。

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只处理由本级负责办理的投诉。

遇到学生家长越级反映情况时,上级部门将会告知下级部门公布的热线,或以督办形式转交下级部门处理。

三、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如何确定,电子学籍系统是否对入学截止日期进行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因此,学生入学年龄的截止日期由各省依据法律设定,全国未做统一规定。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入学截止日期控制功能,但已经授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行设置截止日期。

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留级、跳级吗?义务教育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平等、公平、强制等特征,所以原则上不鼓励留级、跳级。

广西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广西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导语】学籍是专指作为某校学⽣的⾝份证明。

2013年9⽉1⽇起,全国已经初步建⽴了⼩中⼤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内容是⽆忧考教育频道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学⽣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作为学⽣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的⾝份。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从⼊学到毕业的学籍进⾏管理的⾏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的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应有的权益。

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都具有学籍。

新⼊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建⽴或转接学籍,是否“⼈籍⼀致”。

“⼈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影响升学。

学⽣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的去向,⽅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

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的学籍信息进⾏核对,确保准确⽆误。

学⽣⼊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续? 学⽣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转接学籍,实现“⼈籍⼀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

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即应视为在校⽣,享受在校⽣待遇(如参加地⽅教育⾏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学籍档案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 学籍信息是维护学⽣权益的依据。

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建⽴常态⼯作机制,每学期核查⼀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

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受理群众投诉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有关问题电话和邮箱一、处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对学籍信息管理体制、学籍建立、学籍变动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各省份按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均已制定或完善本省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本省学籍管理的具体规定。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各省出台的实施细则为处理学籍问题的依据。

这些文件已经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基础教育一司主页公布,广大家长也可以向相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咨询,其有义务进行答复。

二、学生家长应向哪级教育部门反映问题?为明确责任,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处理群众投诉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工作机制的通知》规定,学生家长所投诉问题只涉及一所学校的,如建立学籍、更改学生信息等,应向该学校的直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涉及两所学校,如转学、删除重复学籍等,应向两校共同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原则上,两校在同一县域的,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地市两个县域的,向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的,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不同省份的,向教育部反映。

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只处理由本级负责办理的投诉。

遇到学生家长越级反映情况时,上级部门将会告知下级部门公布的热线,或以督办形式转交下级部门处理。

三、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如何确定,电子学籍系统是否对入学截止日期进行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因此,学生入学年龄的截止日期由各省依据法律设定,全国未做统一规定,据此,广东省教育厅已作明确要求:“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教基〔2014〕24号)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对象为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儿童、少年。

中小学学籍系统管理及流程问题事项与解答1

中小学学籍系统管理及流程问题事项与解答1

中小学学籍系统管理及流程问题事项目录新设立学校的代码和帐号问题? (2)省内自定义行政区划(开发区)问题 (2)学校代码重复(已撤并学校)问题 (2)系统功能总体架构问题 (3)学籍注册审核总流程图 (3)学校在注册学籍时,学校、学生所要走的全部流程图 (4)家长、学生在学籍资料确认签字前的注意事项 (4)学生信息模板启动自动检查问题 (5)学生信息表确认签字问题 (5)关于EXCEl模版导入问题 (6)学校和区县对学生学籍的审核流程图 (6)区县教育部门审核学籍的注意事项 (8)问题学籍类型 (8)问题学籍处理流程图 (9)问题学籍在做变更、佐证上传资料时的注意事项 (10)在学校学籍日常管理中;关键数据变更问题流程 (10)非关键信息维护 (11)学籍异动(休学)流程图 (11)学籍异动是;学生学籍信息修改问题 (12)学生转学流程图 (13)同省跨区县内转学流程图 (13)跨省转学流程图 (14)学生要在本校内进行转班注意事项 (14)毕业升级相关问题 (15)招生入学流程图 (16)招生计划问题 (17)自主招生问题 (18)重复招生问题 (18)控辍保学问题 (18)(未完,待补充) (18)新设立学校的代码和帐号问题?省内自定义行政区划(开发区)问题学校代码重复(已撤并学校)问题系统功能总体架构问题学籍注册审核总流程图学校在注册学籍时,学校、学生所要走的全部流程图家长、学生在学籍资料确认签字前的注意事项学生信息模板启动自动检查问题学生信息表确认签字问题关于EXCEl模版导入问题学校和区县对学生学籍的审核流程图区县教育部门审核学籍的注意事项问题学籍类型问题学籍处理流程图问题学籍在做变更、佐证上传资料时的注意事项1.学校在删除重复学生学籍信息时;需要得到区县审核。

2.共同上级仲裁问题在学校学籍日常管理中;关键数据变更问题流程说明:关键数据项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设置,如果学校要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变更,则需要学校提交关键数据变更申请,并经过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后,才能够生效。

中小学学籍建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小学学籍建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业水平网络管理系统中小学学籍建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学籍管理建立的基本步骤?在【学籍管理】菜单下操作:(1)在【教育档案】-【教育档案管理】中导入或建立教育档案;(2)在【新生注册】-【新生入学】中进行入学,并保存;(3)在【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中分班,添加学生,确认。

(4)整个年级学生全部入学后,在【新生注册】-【学生入学】中点击【确认上报】。

2、为什么导入教育档案后会进行入学,会显示多余的其它班级或年级的学生?这是因为连续导入或多人同时导入教育档案,而同一学校的学生在教育档案中无法区分年级。

要解决堆积问题,最好在不同的时段操作不同的年级,或者在某一班级学生教育档案导入后立即完成入学操作全过程,然后再导入下一班级、建立学籍。

3、学生自编号有哪些用处?(1)学生在入学后生成学籍号后,分班时区分班级年级。

建议在【新生注册】-【新生入学】操作时,在使用【批量入学】对话框中,选择【开始自编号】,自编号一般为4位,可以区分班级、年级、序号。

如六年级一班第一个学生,【开始自编号】为6101;六年级二班第一个学生,【开始自编号】为6201。

那么,今后有学生转入六(1)班,虽学号在六年级末尾,但自编号可以跟在六(1)班之后,就可以比较简明地区分班级学生。

(2)生成自编号后,可以对全校学生进行统一分班。

4、输入学生身份证号码显示有误怎么办?(1)尽快向家长核实,身份证号码是否有误。

(2)出现其它学校学生占用的,请记录对方学校、姓名,尽快与对方学校联系修改。

(3)也可暂时用教育编码录入,需单独录入。

5、学生信息录入上报后可以修改吗?可以修改,修改类型及操作方法是:(1)修改基本信息,仅限于修改学生姓名、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变更后需要县级部门审核方可生效。

操作方法:在【学籍管理】-【学籍变更】-【学籍变更】中,选中学生,选择【类型】为“修改基本信息”,完成后点击【变更】。

(2)修改信息,是指修改基本信息以外的其它信息,学校可自行修改,不必上级部门审批。

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问题与解决方案

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问题与解决方案

全国中⼩学学籍管理系统问题与解决⽅案全国中⼩学学籍管理系统问题与解决⽅案浏览器问题最好使⽤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容易出问题。

1.登录和登出问题登录⽹址:/doc/b47060913.html⽤户名为⽤户ID,已经改过系统原始密码的⽤户,⽤⾃⼰的密码登陆即可,密码没改过的⽤系统默认密码为abc123123,为了避免出现密码被盗,信息泄露的问题,建议登录后⽴即修改为8位以上带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安全密码。

需要退出系统的时候点击右上⾓的“注销”按钮进⾏退出,不要直接关闭⽹页。

如果没有显⽰此按钮,则是浏览器问题,建议严格按照问题⼀的浏览器要求更换浏览器。

2.采集照⽚要求照⽚尺⼨为390*480像素,或者是2.6*3.2厘⽶,这两个尺⼨⼤⼩是⼀样的,分辨率150像素/厘⽶,单张⼤⼩控制在60K以内,上传压缩包⼤⼩控制在5M 以内。

3.忘记密码怎么办?找上级学籍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_安全管理_教育⽤户管理,找到对应账号进⾏密码重置。

4.不知道⾏政区划代码到哪⼉查?教育厅技术中⼩学技术⽀持⽹站/doc/b47060913.html上⾯有,可以下载查看。

5.市直学校在系统内划⼊各区县,如何管理?1)省直属学校:登陆省级⽤户进⼊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查询学校,进⾏修改(修改时,必须此学校业务⽆办理完成业务,此学校⾮在其他⽚区中),然后修改主管教育局,选择省;2)市直属学校:A登陆省级⽤户进⼊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查询学校,进⾏修改(修改时,必须此学校业务⽆办理完成业务,此学校⾮在其他⽚区中),然后修改主管教育局,选择相应的地市;B登陆市级⽤户进⼊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教育部门管理权限配置),查询学校,进⾏修改(修改时,必须此学校业务⽆办理完成业务,此学校⾮在其他⽚区中),然后修改主管教育局,选择其地市。

青海西宁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青海西宁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处理中⼩学⽣学籍管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对学籍信息管理体制、学籍建⽴、学籍变动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各省份按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均已制定或完善本省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本省学籍管理的具体规定。

《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和各省出台的实施细则为处理学籍问题的依据。

这些⽂件已经在教育部门户站基础教育⼀司主页公布,⼴⼤家长也可以向相关学校和教育⾏政部门咨询,其有义务进⾏答复。

⼆、学⽣家长应向哪级教育部门反映问题?为明确责任,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完善处理群众投诉中⼩学⽣学籍管理相关问题⼯作机制的通知》规定,学⽣家长所投诉问题只涉及⼀所学校的,如建⽴学籍、更改学⽣信息等,应向该学校的直接教育⾏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涉及两所学校,如转学、删除重复学籍等,应向两校共同的教育⾏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原则上,两校在同⼀县域的,向县级教育⾏政部门反映;在同⼀地市两个县域的,向地市级教育⾏政部门反映;在同⼀省份不同地市的,向省级教育⾏政部门反映;在不同省份的,向教育部反映。

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政部门只处理由本级负责办理的投诉。

遇到学⽣家长越级反映情况时,上级部门将会告知下级部门公布的热线,或以督办形式转交下级部门处理。

三、⼩学⼊学年龄截⽌⽇期如何确定,电⼦学籍系统是否对⼊学截⽌⽇期进⾏控制?《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条规定:“适龄⼉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因此,学⽣⼊学年龄的截⽌⽇期由各省依据法律设定,全国未做统⼀规定。

全国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学截⽌⽇期控制功能,但已经授权省级教育⾏政部门⾃⾏设置截⽌⽇期。

四、义务教育阶段学⽣可以留级、跳级吗?义务教育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平等、公平、强制等特征,所以原则上不⿎励留级、跳级。

西藏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西藏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导语】学籍是专指作为某校学⽣的⾝份证明。

2013年9⽉1⽇起,全国已经初步建⽴了⼩中⼤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内容是教育频道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学⽣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作为学⽣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的⾝份。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从⼊学到毕业的学籍进⾏管理的⾏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的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应有的权益。

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都具有学籍。

新⼊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建⽴或转接学籍,是否“⼈籍⼀致”。

“⼈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影响升学。

学⽣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的去向,⽅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

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的学籍信息进⾏核对,确保准确⽆误。

学⽣⼊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续? 学⽣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转接学籍,实现“⼈籍⼀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

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即应视为在校⽣,享受在校⽣待遇(如参加地⽅教育⾏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学籍档案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 学籍信息是维护学⽣权益的依据。

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建⽴常态⼯作机制,每学期核查⼀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打印学籍信息表的方式:
1.在校生查询中打印
2.学籍档案查询中打印
问题比较多的:毕业后的学籍信息表怎么打印?
一、学生家长应向哪级教育部门反映问题?
学生家长所投诉问题只涉及一所学校的,如建立学籍、更改学生信息等,应向该学校的直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涉及两所学校,如转学、删除重复学籍等,应向两校共同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原则上,两校在同一县域的,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地市两个县域的,向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的,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不同省份的,向教育部反映。

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只处理由本级负责办理的投诉。

遇到学生家长越级反映情况时,上级部门将会告知下级部门公布的热线,或以督办形式转交下级部门处理。

二、电子学籍系统是否对转学截止日期进行控制?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入学截止日期控制功能,
根据《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一条规定及省教育厅的工作安排,2015年河南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省内转学”业务的办理功能开通时间:2015年2月26日-2015年5月8日(一般为开学两个月内办理转学手续)。

三、因特殊原因未建籍的非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补建学籍吗?怎样操作?
可以补建学籍。

由学生所在学校上报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再逐级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提交教育部进行全国学籍查重(核查是否有重复建籍情况),查重没有问题的,由所在学校为学生补建学籍。

理论上,学校均应为没有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

但为防止恶意或过失重建学籍,确保学生学籍全国唯一,保护相关学生利益,维护学籍管理秩序,对非一年级学生补建学籍的,必须进行全国查重。

四、在输入地无学籍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是否可以返回原籍就学,如何建立学籍?
可以。

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当前有关规定,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可以在输入地就读也可以返回原籍就读。

不符合条件的,应返回原籍就读。

在未经批准的“学校”就读的,将无法建立学籍。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做好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按照法律规定,妥善安排返回原籍的无学籍学生入学,并为其建立学籍,不得以无学籍为由拒绝接收其入学。

五、小学生毕业后,跨省转学去一个不同学制的地区就读,如小学生毕业地区为“五四学制”,目的地为“六三学制”,如何处理?
除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外,原则上学生小学毕业后不应跨省就学。

对于少数确需跨省就学的,如果两地学制不同,根据《义务教育
法》确定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由转入地学籍主管部门依据本地规定确定就读年级。

转入地学校确定要接收的,由其直接通过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在网上发起学籍转接申请。

六、跨省转学需要哪些单位核办,流程是什么?
跨省转学与省内转学一样需要四方核办:转入学校、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

其流程依次是:转入学校发起跨省转学申请(需要正确输入学生姓名和学籍号,输入有错的,将无法办理而退回转入学校,需要重新发起),转入学校核办,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转出学校核办,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

四方核办无误后,由转入学校调取学生档案。

办理完成后,转入学校应告知家长。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省份对转入学生的时间有规定,家长为孩子转学时应了解相关省份的要求。

七、毕业后跨省就学需要哪些单位核办,流程是什么?
毕业后跨省就学需要三方核办:接收学校、接收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毕业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接收学校发起跨省就学申请,接收学校核办,接收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毕业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

通过三方核办后,由接收学校调取学生档案。

办理完成后,接收学校应告知家长。

同样,整个过程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要确认转入学校已经发起转学申请即可,不需要额外再做其他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仅在招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开放,开放时间由各省在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统一时间段内安排。

八、如何查询学籍转接工作进度?
关于转学进度,学生和家长向转入学校咨询即可。

转入学校有接受学生和家长查询的义务,可以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实时查询。

九、跨省转学需要提供学籍号,如何获得?
请家长主动联系转出学校,获取学籍号。

按照要求,转出学校必须主动配合提供。

如果学校不配合,家长可以向其直接的学籍主管部门投诉。

十、学生办理跨省转学时,在电子学籍系统中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户口本上或者身份证件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但系统提示“转出省份校验错误”,不能提交转学申请,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初次建立学生学籍时录入的相关信息有错误,在学籍系统中查不到该学生的信息,所以无法办理转学。

具体解决办法是,联系转出学校按规定程序修正学生信息,再提交转学申请。

十一、转学流程中,转入学校已发起申请,并且转入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都已审核同意,但总是被转出学校驳回,该怎么办?
在全国电子学籍系统中,驳回就是有核办权限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不同意转学。

学生和家长遇到被驳回情况时,要及时与做出驳回处理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沟通,看是否符合相关地方规定的转学条件,是否关键信息有误,或出现临时的技术问题,以便尽快重新发起申请并获得核办通过。

如果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不同意,学生和家长有异议的,可参照对第一条的答复进行投诉。

需要说明的是,转学也是学籍异动的一种,其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家长在为孩子转学之前,应了解相关省份的规定,并提前与转出学校做好沟通。

国家现行政策不鼓励学生无序流动,不支持择校转学。

十二、学生在学籍系统中如为非在校生状态或有在办业务,是否可以转学?
非在校生状态,包括休学、复学、出国、其他离校等情况。

非在校生状态不能转学,学生和家长须按程序请学籍所在学校将其恢复为
在校生状态后才能转学。

极个别学籍有时会遇到学生信息变更、问题学籍处理等正在进行的在办业务,也不能办理转学。

只有把这些业务办完,才能转学。

十三、在招生过程中,学生本该去A校,但是却被B校录取并调档,造成该学生在A校没有学籍信息,该如何处理?
学生和家长可向B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反映,责成B校同意释放学生学籍。

之后,向A校申请以转学的方式向B校调取学籍。

A、B学校之间或学籍主管部门之间有争议的,可参照对第一条的答复进行投诉。

十四、学生在外省小学(初中)毕业后,如何回户籍地就读初中?学校以无法调转学籍为由不接收学生怎么办?
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不得以无学籍或无法调转学籍为由拒绝接收。

确定接收学校后,对有学籍的,由接收学校发起相关流程调转学籍。

无学籍的,参照第四条的答复建立学籍。

十五、转学过程中,能跨年级吗?
转接学籍只能在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内进行,不能跨年级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