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_杨胜才
新中国60 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新中国60 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巨大,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是教育性质的改变,二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教育制度的创新。
即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
解放以前,我国高等教育是十分落后的,而且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烙印。
首先,表现在教育主权不完整。
自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教会到中国办学,开办了21 所高等学校。
这些学校虽然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但这些教会学校把传教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宣扬西方的思维方式,我国的教育主权受到了侵害。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自创办开始,无论是在办学思想上,还是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深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学校中设置训导制度、安置特务组织,严重伤害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权利。
当然,在旧中国也有一批著名的高等学校,它们在爱国敬业的教师指导下,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
这些学校在新中国建国以后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在老解放区还有一批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高等学校,但以干部教育为主。
因此,从总体上来讲,解放以前的高等教育的性质是为旧社会服务的。
解放以后,高等教育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对旧教育进行了改造,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回到人民的手中,从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服务转变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和建设服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领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造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更加明确了办学方向: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教育,明确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高等教育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解放以前,中国高等教育十分落后,规模十分小,1949 年全国高等学校只有205 所,在校学生11. 7 万人,教师1. 6 万人,平均每一万名人口中,仅有高等学校学生2. 2人。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4.08.14•【文号】教民厅函[2014]9号•【施行日期】2014.08.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教民厅函[201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研究机构: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民族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我部决定成立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民族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工作,重点根据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章程和教育部统筹规划,开展对民族教育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为教育部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下设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双语教育、民族团结与比较教育、内地民族班等7个学科(领域)组。
专家委员会常设机构为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秘书处设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
请各省(区、市)及专家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对委员会工作给予支持。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状况,教育部将适时对专家委员会委员进行增补和调整。
附件:1.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名单2.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章程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8月14日附件1: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名单主任:赵沁平教育部原副部长副主任:罗布江村四川省政协副主席XXX都(常务)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张磊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张东刚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强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旺堆西藏自治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毛力提满苏尔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他扎西青海省教育厅原巡视员罗洁北京市教委委员(正局级)青觉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序):力提甫托乎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万明刚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马戎北京大学教授王灵桂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铁志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原巡视员王斌南昌工学院董事长、教授田琳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田联刚国家民委教科司司长朴泰洙延边大学教授曲木铁西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孙琦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士成北京西藏中学校长李宁银宁夏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李绪炼中央翻译局副编审李儒忠新疆财经大学教授余祖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副所长沙玛拉毅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宋乃庆西南大学教授张昭文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XXX都热扎克·沙依木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立鹏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教授陈达云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郑文红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和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胡志新南昌工学院院长助理胡春梅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夏铸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副会长徐华北京潞河中学校长徐志涛中央统战部七局副局长黄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天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曾军良北京市立新学校校长、教授满苏尔阿比里新疆教育学院原院长、教授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学术秘书:陈立鹏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教授谭玉林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专家委员会下设7个学科(领域)组:1.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组组长: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副组长:袁同凯南开大学教授成员:王军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纳日碧力戈复旦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常永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嘉木扬凯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谭志满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联络员:王颖颖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2.基础教育组组长:田琳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副组长:曾军良北京市立新学校校长、教授李暾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小学校长、教授成员:王振岭青海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代钦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教授闫培新郑州市第四中学校长何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拉巴次仁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副所长线亚威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幼儿园信息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天麟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嘉央扎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霍力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联络员:米玛嘉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3.职业教育组组长:余祖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副所长副组长:和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成员:王建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田继忠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立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显泽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钱民辉北京大学教授联络员:张承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4.高等教育组组长:曲木铁西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副组长:郑文红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胡志新南昌工学院院长助理成员:李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肖远平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杨胜才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吴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巴特尔南开大学教授胡茂成湖北民族学院教授谭志松三峡大学教授联络员:沈沫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5.双语教育组组长:他扎西青海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副组长:黄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成员:马锦卫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方晓华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白音门德内蒙古大学教授旺堆西藏自治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图尔逊艾力尼亚孜新疆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董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傅千吉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赛依散沙迪克新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联络员:马佳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谢热桑沫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6.民族团结与比较教育组组长:青觉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副组长:沈桂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研中心主任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成员:王鉴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古丽娜尔·吾甫力喀什师范学院教授严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吴明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晓东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联络员:博尔吉亨伊黎娜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熊嘉扬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7.内地民族班组组长:李宁银宁夏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副组长:陈宇南昌工学院副校长、教授徐华北京潞河中学校长李兵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士成北京西藏中学校长成员:王中立河南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俊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乌丽亚米吉提北京邮电大学教研中心主任田阡西南大学教授冯瑞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院长孙瑰杰东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大东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李成平全国内地西藏班(校)教育督导室主任吴建生天津市微山路中学校长佘静芳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授张昭文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阿不拉新疆自治区教育督导室副主任XXX力米提国家民委文宣司原司长图鲁甫巴拉提民族团结杂志社社长金海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合作交流处处长孟纯初广东玉岩中学校长高琛东北育才学校校长联络员:任玉丹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附件2: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章程第一条为推进全国民族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提高民族教育科学决策水平,特成立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并制定本章程。
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繁荣发展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者:李玟兵来源:《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繁荣发展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各民族群众的灵魂深处凝聚价值共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号召力,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愿景。
其要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关键词]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20)06-0055-05[收稿日期]2020-11-22[作者简介]李玟兵,昆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民族团结事关国家繁荣稳定大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要以此为根本方向,不断筑牢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心理基础,即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
在“五个认同”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P259)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写入报告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
1902年,梁启超先生首次在其文章《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05年,他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里论及“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他还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2]。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收稿时间]2021-09-24[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沈阳市统战课题“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栾劲松(1989—),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3年3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大局具有稳固的支撑。
但随着西方极端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国内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民族工作的负面干扰因素增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群体认同意识。
文章依托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期为解决现有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添助力。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中华民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5-0004-0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交流交融、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各民族在交流交往过程中不断融合,在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身份认同的凝聚下休戚相当、荣辱与共、共同发展。
积极的民族认同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平等友好交往。
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明确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强调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理念新战略,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学者们尽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认同问题。
哈正利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历史、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集体身份认同[1]。
郎维伟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基于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是各族人民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
民族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与发展诉求 ——'第三届全国民族高等教育
由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民族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6月13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美国皮兹堡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国内外高校20多位专家及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教授主持。
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刘志彧书记、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苏德教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主编巴·苏和教授分别致辞。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陈永胜教授、复旦大学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陈巴特尔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林荣日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赵建梅教授、内蒙古大学刘成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格·孟和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泰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白红梅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
本次会议收到相关研究成果20余篇论文,20多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
内容主要围绕民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内涵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及适切性、民族高等教育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大学成长问题等方面。
一、民族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与内涵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
肩负着既要培养适应主流社会的人才,又要培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民族人才的双重任务,给国家与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临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背景,民族高校如何改革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既要遵循特殊性规律又要积极推进改革实践是必然选择。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陈永胜教授以《坚持“四个办学”强化内涵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综合改革实践》为题目,介绍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的综合改革实践中已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构想。
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向度与实践进路
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总第166期)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向度与实践进路*徐绍文于海波【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本质是价值观教育,核心是建立以认同为内核的共同体理念。
民族高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政治高地、文化场域和心理空间,依循思想激发—情感培育—价值凝聚的逻辑进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坚持以增进共同性为原则,强化思想导向功能;构建以“家”为核心的育人场域,深化情感归属功能;推进灌输式与启发式相融通的育人模式,固化价值共识功能,最终实现育人导向、育人场域、育人模式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向度;实践进路【作者】徐绍文,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于海波,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辽宁大连,116605。
【中图分类号】D633,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 (2022)04-0051-0008一、研究缘起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并以“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要以此为“纲”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当前,学界从多学科视角密切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协力、多视角切入、纵横交错、宏微结合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气象。
如管健从跨民族友谊理论视角,立基于“心通、情通、语通、文通、政通”的“五通”路径,强调增加不同民族成员群际接触的频次和质量。
[3]贺来从社群主义视角,认为个体在共同体中与其他成员互动而衍生主体间的一致性,体验到了一种休戚与共的“我们感”。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
维普资讯
《 民旗 研 究 } ̄ 2年 第 1 23 X 期
转 型的经 验 , 发挥 市 场和 政府两方 面的作 用 , 利用 后 发优 势 , 采用 跨越 式发 展方 式 , 在局部取 得 突破 性进 展 第 二 , 观历 史 , 综 每一 次新 的经济形 态 的到 来 , 都为 各 国 各地 区 的发展 提 供 了新 的机 遇 。蒸汽机 的发 明 和广 泛 应 用 , 英 国率 先 进 八 工 业革 命时 代 , 为 “ 使 成 M不落 帝 国” l 。 9
世 纪 的财 富 大 部 分 靠 蒸 汽 动 力 产 生 , 过 了 此 前 人 类 历 史 全 部 财 富 总 I 百 倍 。 以 电 力 技 术 超 的
和生 产 电气化为 特征 的第 二次 产业革 命 , 美 国总 产 值 于 I 纪末 超 过 英 国 『 跃居 世 界 首 使 9世 f f i
民族 高等教 育是 稳 步发展 , 是加 快发 展 , 民族 教 育 界 似乎 没 有 引起 大 的争议 , 还 在 因为 人 们 比较普 遍地认 同控 制规模 、 调整结 构 、 改善 条件 、 高教 益 的改革 与发展 原 则 诚 然 , 提 由于 自 然、 社会 和历史 等诸 多原 因 , 民族 地 区经济发 展长期 滞后 , 民族 教 育( 尤其 是基 础教 育 ) 点低 、 起 底 予薄 , 区差距 大 , 社 发展难 度高 , 在这 样 的前 提下提 出加快 发展 民族高等 教 育 . 免使 人产生 难 种种 顾虑 。但笔 者认 为 , 困难 和 问题 的产生恰 恰在 于 民族 高等 教育 的发 展不 足 。现 阶段加 快 发展 民族 高等教 育 确有 困难 , 但若 错 过 了历史 机遇 , 将来 民族地 区经济和社 会 发展 就会难 上加 难 :民族 高等教 育是 面向 、 引导 、 务 于少数 民族 和民族地 区未 来 的事业 , 服 因此 , 订民族 高等 制 教 育发展 的大政 方针 , 既要立 足现实 . 又要着 眼未来 ; 既要 有科 学 的态 度 、 实 的精神 和正 确 的 求
六十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
六十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摘要]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伴随着新中国的解放而逐渐发展起来,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素质,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服务民族地区的党政干部、技术人才等骨干力量,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看到六十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的主要成就后,揭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在现代社会,一个地区以及一个民族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地步、文化的繁荣,均有赖于该地区或该民族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发展,最终取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作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民族高等教育,在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各民族平等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党和国家有必要采取特殊举措和倾斜政策,对少数民族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进行帮助和扶持,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我国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民族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兼具民族教育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中占有特殊地位。
(一)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持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说过:“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原副总理李岚清在宁夏、新疆考察工作时,也特别强调了西部大开发坚持科技先行,人才先行的重要性,西部大开发需要多方面的人才。
目前西部开发最迫切需要的是高级人才,各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是能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催化作用的人才。
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民族人才,大部分来自西部,对西部有深厚的感情,对西部的现实也有着深刻的认识,熟悉本地区的民族风俗和民族语言,更容易扎根西部,也更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西部的繁荣。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展望
摘要 : 国 6 来 , 办 高等 教 育经历 了改造 消亡 、 复初 创 、 建 O年 民 恢 快速 发展 、 法规 规 范和 法律 规 范五 个 阶段 。在 改革 开放 的大潮 中, 办高等教 育从 无 到 有 , 弱 到 强 , 民 从 取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成 就 : 进 促 了高等教 育体 制 的改革 和创 新 ; 快 了高等教 育 大众 化进 程 ; 学规模 扩 大、 加 办 类型 丰 富 、 次逐 年 层
Ab t a t n t e p s 0 y a s i c h sa ls me t o he Pe p e’S s r c :I h a t6 e r sn e t e e tb ih n f t o l Re u lc o i p b i f Chna,t e h no g v r me tlh g e d c t n h s g n h o g v t g s o e eo me t h eo m n b ls — n- o e n n a ih re u a i a o e t r u h f e sa e fd v l p n :t e r f r a d a oih o i me , r - sa ls me t n i iil o sr to nt e e tb ih n a d n ta c n tuci n, r p d r g e s p o r s u de r g l t n , a d a i p o r s , r g e s n r e u ai s o n pr g e s u d rlws I 97 o s n e a . n 1 8,Chi d p e h o iy o eo n p n n p t h uti e wo l r na a o t d t e p lc fr f r a d o e i g u o t e o sd rd. m Sn et e i c h n,t e n n g v r me tl h g e du ain b gn t p ng u l s r o . I a c r d h o — oe n n a ih r e c to e i o s r p i mu h o ms t h s s o e i ke r ma k b e a h e e n s e r a l c i v me t ,wh c e p h i h r e uc t n s se t k e om n n o a in,i — ih h l s t e h g e d a i y tm o ma e r fr a d i n v t o o n c e s s t e p o e s o ihe d c t n o ulrz to nd b o t t e e o me t o o a c n my r a e h r c s f h g r e u ai p p a ia in a o ss he d v lp n f lc le o o . o Ch n S n n— o e n n a g e d c to a an d muc x e e e,whc i l n l e h o— i a’ o g v r me tlhih re u ai n h sg i e h e p r nc i ih man y i cud st e fl l wi g:t a he s in ii ut o n de eo me ta t i e i o n o tke t c e tf o l k o v l p n s i g d lne,t ar u h 1 wo d p i c・ c o su o c ry o tt e 6一 r rn i p e,t e awa sr a o ma e a a ain t c n mi o tu t n a d s ca e e o me t o k e n i o b l y e dyt k d ptto oe o o c c nsr ci n o ild v lp n ,t e p o o i c e sn h e c i g q lt y e ey p s i l y,a d t te gh n t e P ry c n tu t n a d S — n r a i g t e t a h n uaiy b v r o sbe wa n o sr n t e h a t o sr c i n U o
高等教育60年回顾与思考
[ 关键词】 等教 育 回顾 思考 高
从 14 9 9年新中 国成立至今 ,高等教育 已历 整整 6 0年 , 6 0年在人类历史上 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 6 0年高等教育 曲折 多变 的实践却 留给人们很 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和需要 总结 的经 验教训 ,为此对建 国 6 0年来特别是 改革 开放 3 年来新 中国 O 高 等教育所 走过的艰 难历程进行 回顾与思考 ,具有重要 的现
借 鉴当时苏联的教育经验 。主要是推崇 当时苏联 的教育理论
和经验 以及 移植 该国的教 学计划 、教学 大纲 和教材等。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9 8 9 6 . 15 —16 年)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主要工作仍然是调 整 ,其中引人注 目的事情 : 一是 1 5 9 8年至 16 年开展 的 “ 90 教育大革A' ’ ,其 目的是要 克服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 中的教条 主义倾 向 ,探 索 改革 和发 展的新途径 ,其内容是 以教育 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为 中心 的大改革 ,涉及到学制 、领导体制 、教学计 划 、教学
多方面 的改革 ,特别是 1 8 中共 中央关 于教育体 制改革 9 5年
的决定 发表 以后 ,改革 的步 子更快 、规模 更大 。改革 包括
管理体 制 、办 学体 制 、招生 、收 费 、毕业 生就业 制度 等方
面 ,是 与经济 体制 的改 革相适 应 的 ,其最 终 目标是形 成适 应 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的高等 教育运行机 制 。三是 迎接 2 世 1 纪 挑战 时期 的高等教育 。 以江 泽 民同志为 核心 的第三 代领 导 集体 ,全 面继承 和发展 了邓 小平 教育理论 ,对 教育 工作 给 予 了前 所未 有 的高度重 视 ,作 出了一系 列的重 大决 策。 19 9 5年提 出科 教兴 国的战略 , 9 8年 5月 江泽 民同志在北 19 大 百年校 庆大 会上 提 出建 设世 界一 流大学 的工 程 、高 校高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六十年的历程与经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六十年的历程与经验赵俊芳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逐步完成了对旧高等教育机构的收编与改造,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使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弱国、高等教育小国后,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并迈向高等教育强国。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借助数据与资料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60年来的发展特点、成就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60年;发展历程;经验与成就要研究高校的科学定位,建立高校分类体系,根据高校的主要功能、服务面向、学科专业设置、学制等制定分类标准。
同时,探索建立有利于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估标准,以实现我国高校的多样化发展。
三是要加强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研究。
自主办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权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
要改进政府管理高校的方式,促使高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并承担应有的责任。
四是要加强对依法治校的研究。
高校要切实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
要研究高校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厘清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法定关系,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使高等教育在新的体制和环境下健康发展。
五是要加强对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
高校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
要加强高校管理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问题的研究。
要加强高校组织人事制度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以建立严密、高效的学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为高校建设一支素质好、结构好、作风好的管理干部队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六是要加强对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办学的研究。
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发展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建设的时代审思
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建设的时代审思*刘冰杨胜才【摘要】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紧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推动新发展、展现新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动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弘扬中华音乐文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民族院校;音乐学科;新时代;发展定位【作者】刘冰,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杨胜才,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2-0182-0007纵观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音乐在传播和弘扬本国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繁荣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族院校音乐学科是根据音乐艺术人才培养、音乐创演、音乐研究等需要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以及围绕这些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的统一体,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音乐文化功能的发挥。
自1959年中央民族学院成立文艺系以来,我国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各民族高层次音乐艺术人才、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院校的音乐学科建设,国家有政策的要求,社会有强烈的呼声,受众有高涨的需求,业内有热切的期盼。
鉴于此,本文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发展新作为,结合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校情实际,审慎思考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本刊2023_年总目录
本刊2023年总目录(括号内数字为期号和页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年来中国共同富裕研究新进展及未来展望金㊀伟㊀鞠彬彬(一㊃1) 共同富裕的哲学意涵李㊀辉(一㊃8) 党的二十大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架构齐卫平(二㊃1)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时代特征黄蓉生㊀马欧阳(三㊃1) 城市基层党组织覆盖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刘晶心(三㊃9)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㊁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袁银传㊀蒋彭阳(四㊃1) 道德共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建构潘一坡(四㊃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原㊀琳㊀王海军(五㊃1) 中国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百年演进及现实启示祝㊀琴㊀胡子祥(五㊃10)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三重逻辑瞿晓琳(六㊃1) 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验熊雅妮(七㊃1)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王学智㊀向绪伟(七㊃10) 党的妇女工作的百年回顾㊁基本经验与启示尹旦萍(七㊃17)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生产詹小美㊀赵晓营(八㊃1)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的回顾与展望刘国胜(九㊃1)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汪信砚(十㊃1) 正确把握 五个必由之路 的核心要义闫金红㊀李繁荣(十二㊃27)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㊃公平正义㊃制度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主线解丽霞㊀王众威(一㊃14)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阐释于㊀涵(二㊃10) Ә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笔谈(一)齐卫平㊀袁银传/朱冉琦㊀王建华㊀阎占定㊀孙海星(十一㊃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笔谈(二)郝立新㊀刘曙光㊀刘金波㊀侯松涛㊀黎海波㊀樊士博㊀田孟清(十二㊃1)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教育部名栏)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田㊀烨㊀陈㊀新(一㊃24) 以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金㊀刚㊀李㊀超(一㊃32) 共同富裕视域下 一个民族不能少 的话语嬗变何锡辉㊀黄永鹏(一㊃4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述评高㊀进㊀祖力亚提㊃司马义(一㊃51)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北仑模式 马晓庆㊀樊中泳(一㊃61) 边疆治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高永久㊀冯㊀辉(二㊃18) 局限及其规避: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运用王华华㊀王永益(二㊃28)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逻辑郝亚明㊀秦玉莹(二㊃3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武陵山区为例田海林(二㊃45) 数字化赋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典范创建的路径312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第12期以贵州省为例李㊀超㊀周真刚(二㊃5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三维阐释倪培强㊀谭乾权(三㊃1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精神纽带建设马俊毅(三㊃26)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魏大江(三㊃36)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李㊀凯㊀孟凡东(三㊃46)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文本分析仲丹丹㊀王㊀洋(三㊃58)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胡新丽(三㊃68)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文学的审美转型以新时期民族诗歌创作为例彭卫红(三㊃7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意蕴黎大有㊀余㊀凤(四㊃1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意义㊁内容及实施路径陈立鹏㊀闫㊀芸(四㊃2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媒体精准传播李巨星(四㊃38)中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新时代展望罗建河㊀王重阳(四㊃45)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治理能力的新路径陈㊀锋㊀刘沛洁(四㊃54) 中华民族 何以成为共同体孔兆政(五㊃20)以共同性引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朱永梅㊀陈金龙(五㊃28)增进共同性: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向赵㊀超(五㊃37)充分激发各民族企业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高㊀阔(五㊃47)从相通到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刘庆斌(六㊃11)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逻辑及路径优化彭庆军㊀杨菲菲(六㊃1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建设进路刘春呈(六㊃2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熊㊀英(六㊃37)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阵地建设路径基于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任雪峰(六㊃45) 团结各民族为一体 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基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的分析陈建樾(七㊃2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结构的关系性论析张淑娟㊀田㊀梦(七㊃33)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理路基于共同体秩序的分析视角龙金菊(七㊃4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族际生态与实践路径孙乃龙㊀陈㊀纪(七㊃51)新时代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与创新路径张丽霞㊀杨㊀正(七㊃59)边境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基于西北边境T县的个案研究赵改莲㊀李素秋(七㊃68)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理逻辑与实践省思朱碧波(八㊃9)互联网+民族团结 的实践现状和路径优化兼谈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劲松㊀陆㊀豪(八㊃18)大数据赋能: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技术路径刘㊀政㊀郑易平(八㊃2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课程思政路径以中华文明类课程为例丁㊀兰㊀尚㊀松(八㊃34)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星亮(九㊃1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㊁意义和要求张㊀健㊀齐付清(九㊃21)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徐㊀琳㊀官文婧(九㊃29)边疆地区路网的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吴开松㊀王㊀潇(九㊃37)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狄鸿旭(九㊃4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周晓明(九㊃55) 41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内涵肖㊀灵(十㊃2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各民族的互嵌式发展徐姗姗(十㊃2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黄㊀钰(十㊃36)南部边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以民国海南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张朔人(十㊃44)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庭教育主阵地刘宏宇㊀彭㊀博(十㊃55)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路径张㊀瑜(十㊃64)和合共生: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表征王浩宇㊀罗㊀卓(十一㊃19)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特性王淑兰(十一㊃28)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区域性历史实践以全国人才援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视角杨须爱(十一㊃3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县域实践基于湖北省F县的调查唐胡浩(十一㊃4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的实践进路杨玉兰㊀段㊀超(十一㊃51)知㊁行㊁效: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支点杨胜才㊀谭高贵(十一㊃6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认及其教育深化路径裴圣愚㊀王莹莹(十一㊃70)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创新王㊀典㊀陈㊀涛(十一㊃79)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质量评价方付建㊀杨㊀芳(十二㊃33)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与治理进路李安辉㊀杨国庆(十二㊃42)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传统艺术跨文化交流的逻辑理路段亚青(十二㊃50)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苏㊀茜(十二㊃56)民族学研究Ә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一)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郝时远(一㊃67)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二)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郝时远(二㊃62)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三)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郝时远(三㊃82)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四)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郝时远(四㊃60)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五)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郝时远(五㊃53)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六)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郝时远(六㊃52)Ә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国文化传播阮㊀静(一㊃82)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章㊀剑㊀胡㊀炼(二㊃72)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型塑历程具象陈满达胡㊀纳日碧力戈(三㊃95)中国古代和亲与各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崔明德㊀王㊀硕(三㊃103)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姓名文化及国家认同研究岳小国㊀马海鸿(四㊃71)特色小镇在国际文旅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品牌策略以乌镇戏剧节为例仪修出㊀范㊀红(六㊃71)乡村活态博物馆:理论逻辑㊁内涵特征和实践路径512以河北省怀来县 羊儿岭乡村活态博物馆 为例红㊀梅(七㊃74)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达与形象建构以抗战歌曲为中心闫丽娟㊀谢㊀芝(八㊃42)以文明对话提升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论程抱一的文明对话理念王嘉源(九㊃62)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价值耦合与路径创新以中华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为例王㊀琳(九㊃71)先秦时期多维 天下观 述论杨㊀琳㊀李吉和(十㊃70)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其实践困境魏海香(十㊃77)从图像到图谱:中国图像文化遗产的生产与保护柏贵喜㊀杨文超(十一㊃86)文 的知识体系建构及其对先秦艺术史书写的启发彭修银㊀李源锋(十二㊃72)Ә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基于湖南湘西州的调查分析高俊山(九㊃78)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诉讼保护机制的塑造郑㊀阳(九㊃86)论非遗传承问题域的拓展马知遥㊀常国毅(十二㊃81)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权保护的法律逻辑以民间文学艺术产权为中心曾㊀礼(十二㊃93)Ә中华民族史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直省角色以清代甘肃地区为切入点邓㊀涛(五㊃65)河湟民族走廊与中原 一体化 的历史进程以明清时期为中心何㊀威㊀周晨晖(五㊃74)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历史叙述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哈尼族为例刘鹏翔(六㊃82)国家治理与制度规范:明代改土归流意义审思陈文元(七㊃83)边疆山水:中华民族 统一环 结构的人文-地理印迹袁㊀剑(八㊃50)四海一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叙事传统尹㊀亮(十二㊃63)Ә医学人类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医学融合的实现一个土族村落的个案研究周爱华(八㊃59)社会学研究多民族区域族际互动空间的圈层与秩序以洮洲地区为例耿宇瀚㊀李㊀静(一㊃91)多元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绩效的整体提升蔡㊀禾㊀徐金福(二㊃80)总体性视角下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戴欢欢㊀陈荣卓(二㊃91)空间社会学视阈下易地搬迁社区治理路径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覃美洲(三㊃112)文化与文本的复象:格尔茨与民族志 诗学 形态的发生吴震东(三㊃120)乡村振兴与特色村落的价值定位及发展类型基于云南考察陶自祥(四㊃79)乡村传统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良性再生产以湖北恩施州咸丰县严家祠堂为例方㊀菲㊀李㊀旺(四㊃88)从封闭小区到开放街区:城市社区重组与治理重建毛斌菁㊀项继权(四㊃95)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合法性612以农村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建设为例杨㊀慧(五㊃82)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路径陈㊀晨(五㊃89)人的高贵性之所在人类精神的时代反思江㊀畅㊀李㊀累(五㊃96)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机理及构建路径鞠彬彬㊀刘㊀攀(七㊃91)社会连结方式与全民身心健康兼论族群差异与平等边燕杰㊀高继波(八㊃68)后扶贫时代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信任培育机理及启示以S社会组织扶贫实践为例吴㊀蓉㊀施国庆(八㊃79)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关键环节刘占勇(八㊃87)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制度的建议林钧昌㊀王㊀娜(九㊃95)流动社会 代耕群体 的社会融入兼评阳江苗族代耕农案例研究的现实与理论价值麻国庆(十㊃86)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王㊀颖㊀金子鑫(十㊃92)家族企业继任者的权威获得与合法化机制基于 权力 权威 的分析框架卢㊀飞(十一㊃95)族群身份建构及其政治化影响巴基斯坦穆哈吉尔人族群化过程的启示马秉仁㊀马㊀强(十一㊃165)当代中国民族地区慈善事业发展述论雷振扬㊀徐风姣(十二㊃101)从茶宴到喫茶:文化礼堂与乡村共同体的日常建构习少颖(十二㊃109)法学研究元宇宙空间的数字版权治理:创新价值㊁制度困境与调适马一德㊀黄运康(一㊃99)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方案以世界卫生组织为视角张玲玉(二㊃99)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路径构建高㊀洁(二㊃108)双支柱 方案视角下数字经济的税收确定性杨㊀洪㊀张梓桐(三㊃129)人民调解嵌入人民法庭的改革实践与优化路径以西南D市人民法庭的诉前调解改革为例张万洪㊀马㊀闯(四㊃104)论人大监督监察委员会的合理界限伊士国(四㊃113)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结构优化以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为视角吴㊀羽(五㊃104)论专利诉讼开放型科学证据体系的构建周鸿焕㊀江国华(五㊃112)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协同高利红㊀苏㊀达(五㊃119)检察建议类型的制度反思及功能性重构秦前红㊀王雨亭(六㊃90)民事检察类案监督的困境及完善进路石晓波㊀国中兴(六㊃102)群体性网络暴力治理以网络平台风险预防义务为视角邵登辉(七㊃97)新时代我国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何燕华(七㊃106)中国流域立法的价值表达与规范构造吴贤静㊀吴晓薇(八㊃94)医疗数据利用的 领域法 规制路径任㊀颖(八㊃105)新时代环境权整体塑造的价值导向戴㊀菁(九㊃105)生态破坏侵权归责原则的类型化配置段小红(九㊃112)论法的公理的主要形态陈光斌㊀宋天一(十㊃98)跨国网络犯罪中刑事管辖权的适用困境及解决张㊀婷㊀陈㊀立(十㊃108)生命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基于人权的方法何㊀苗(十一㊃104)712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及实施路径袁㊀莉(十一㊃113)名股实债 的股权信托性质及其认定陈雪萍㊀左右正(十二㊃116)数字赋能刑事审判与司法辅助人员的职能重构李㊀麒㊀班艺源(十二㊃126)管理学研究中国2000-2020年安全治理的政策变迁:类型与机制高㊀睿㊀张海波(一㊃107)小冲突如何演变为大事件县域社会风险场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宋劲松㊀夏㊀霆(一㊃121)中国区域经济空间俱乐部收敛与增长影响因素肖巧俐㊀王㊀跃(二㊃117)公共产品供给㊁社会资本与获得感基于灾区重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张㊀惠㊀邹彤彤(二㊃127)土地财政㊁空间策略互动与绿色技术进步基于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刘章生㊀赵汉成(二㊃138)产业协同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以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刘㊀驰㊀鲁庭婷(三㊃137)民族地区流域生态补偿规模与结构调整以长江上游西部五省区为例张㊀绘(三㊃147)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边境地区交通优势度估计饶映雪㊀钟㊀意(四㊃122)扶贫易地搬迁移民后续就业扶持措施基于湖北秦巴山区的调查分析邬黎明㊀罗㊀桢(四㊃131)民族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对策田孟清㊀李彦军(五㊃128)数字乡村建设缩小收入差距的机制与实现路径李㊀波㊀陈㊀豪(五㊃137)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就业效应王㊀轶(六㊃111)武陵山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以湖北恩施州为例柏振忠㊀陈久运(六㊃121)数字普惠金融㊁创业活力与共同富裕杨玉文㊀张云霞(六㊃129)一带一路 倡议与文化产品贸易的增长刘家悦㊀韩启辰(七㊃115)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郭景福㊀闫晓莹(七㊃126)新时代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韦㊀钰㊀钱㊀颖(七㊃134)监管型国家背景下独立监管机构的发展与启示基于美国㊁德国㊁巴西三国监管机构的观察钟光耀㊀刘㊀鹏(八㊃114)湖北民族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对策翟华云㊀李岱玲(八㊃126)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特征㊁评估与对策基于湖北省159个村的调查陈梦璐㊀冯晓宇(八㊃134)通用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机制与实施赫㊀琳㊀李㊀蔚(八㊃142)发展低碳经济㊀助力西部乡村振兴邓㊀磊㊀蔺㊀娟(九㊃120)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共同富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创建效应潘泽江㊀石紫明(九㊃127)资源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空间关联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数据分析徐小鹰㊀陈㊀宓(九㊃137)民族地区光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障碍与突破策略李俊杰㊀王燕红(十㊃116)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机理与策略以湖北潜江等市县的实践为例㊀陈君理(十㊃125)工匠精神的生发与重塑㊀肖文韬(十㊃134)我国流动人口的族际互嵌格局与互动机制马㊀楠㊀陈若雪(十一㊃122)湖北省经济-科技-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刘丽娜㊀邹季康(十一㊃132)812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涵㊁价值遵循与实践样态汪义力㊀陈文胜(十二㊃135)和美乡村建设的三重逻辑㊁战略路径与施策重点蒋㊀辉㊀丁美华(十二㊃144)文学研究写作的限度评吴仕民的长篇历史小说‘佛印禅师“叶立文㊀孙秋月(一㊃141)故事 新编 与文化 探真论吴仕民长篇小说‘佛印禅师“的写作策略与文化意识叶㊀李(一㊃147)巴赫金时空体诗学对康德时空观的辩证吸收龚举善㊀魏雨洁(三㊃154)‘海边的卡夫卡“的空间交融与自我建构邹建军㊀甘小盼(六㊃139)生命观念的分解㊁投射与对话论沈从文小说人物的 分身术 刘瑞雪㊀罗义华(六㊃148)Ә中国文学谱系‘韩非子“序跋的韩学史意义马世年㊀马群懿(一㊃131)北宋元祐文学的图景特征基于‘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对元祐文学的定量分析高武斌㊀邵大为(五㊃146)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价值共创与应用实践王㊀艳㊀王㊀孟(五㊃156)北朝山水文学与集体记忆书写胡大雷㊀辛㊀梓(七㊃143)南朝宫体诗表演文本的特征及其形成李㊀霖(七㊃152)‘卷耳“奠礼说考论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另一重启示多洛肯㊀赵钰飞(九㊃148)有韵尺牍:苏轼岐梁唱和诗的情境还原与帖本溯源党永辉(九㊃157)南宋严子陵钓台的地标生成与书写王淋淋㊀王兆鹏(十二㊃153)‘古文苑“辞赋 选系 三论彭安湘㊀程㊀琛(十二㊃163)新闻传播学研究当代民族文学的英译与海外传播谢丹凌(二㊃148)新时代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与策略李锦云(二㊃157)数字文明时代信息传播的联结范式:生态与理论李继东㊀项雨杉(四㊃138)征服与整合:信息流视频广告的空间生产刘传红㊀廖思维(四㊃146)种草类短视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徐同谦㊀王志轩(八㊃151)用户失连与重连:媒体角色与用户期待互动研究基于对16家媒体负责人的深度访谈张勇军㊀黄雅芸(八㊃159)大众传播中的语义错位㊁舆论生成及其逻辑演绎欧阳明㊀陈素惠(十㊃144)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经典传说的数字化传播彭婵娟㊀余日季(十㊃152)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视谈话节目的仪式建构以‘非正式会谈“为例陈峻俊㊀翟梦迪(十一㊃141)情感传播视域下老年人数字沉迷与消解路径邵婉霞(十一㊃150)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呈现与传播策略以第31至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郝永华㊀李诗琪(十二㊃172)教育教学研究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与实施路径陈㊀坚㊀陈冬阳(一㊃154)复杂性科学视域下中国民族教育研究方法探究陈达云㊀赵九霞(二㊃165)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阮一帆㊀马翔飞(三㊃165)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防控机制建构刘三宝㊀谢成宇(四㊃155)912课程思政从 悬浮 到 落地 的实践策略王祖山㊀谭雪霏(四㊃165)以增进交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赵㊀静(五㊃165)中国共产党教师队伍建设的百年成就及经验汪㊀丞㊀吴豪爽(六㊃156)AI时代的语言生态伦理教育与翻译教学 孙㊀黎(六㊃165)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音乐教育徐宝华㊀贾㊀佳(七㊃162)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李英震㊀周兴华(七㊃168)论列宁全民性社会主义意识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周胜艳㊀曹洪军(八㊃169)思政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与教学干预胡㊀燕㊀孔凡哲(九㊃165)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与警示魏晓燕(十㊃16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际环境优化蔡㊀欢㊀杨业华(十㊃167)近代中国体育先驱者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启示郝家春㊀蓝起林(十一㊃158)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的路径肖㊀璐(十二㊃178)青年学者论坛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邱春林(一㊃16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商业实践与城市融入以兰州市打馕群体为例麦合布拜木㊃买买提江(一㊃172)数字时代的身体再社会化基于健身房内身体实践的质性研究田㊀珺(二㊃174)荆楚城市雕塑景观基因谱系以武汉市为例罗子荃(三㊃172)博弈与共生: 双减 政策受众的行动理性研究肖㊀竹(四㊃173)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变迁及其动因徐㊀明㊀白海琦(五㊃173)19世纪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汉语观罗㊀星(六㊃173)国家荣誉制度构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㊀涛(七㊃174)新文科教育理念下高校美育内涵的新拓展饶㊀娆(八㊃176)回迁社区的空间失序及其治理蔡华玲(九㊃173)阿巴斯电影的诗性品格黄㊀津(十㊃174)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经验向㊀驰(十一㊃172)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路径优化基于湖北省秭归县的考察杨春娥㊀王星航(十二㊃184)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大别山地区为例陈永典㊀于丽娜(十二㊃192)南湖薪传源于民间烟火㊀学术造就 不俗严昌洪教授民族与民俗研究述评许宪隆㊀王笑冰(十二㊃198)) 022。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关键词】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024(2020)06004909
① ②
司国永家成教育.民委族员教会育民政族策地法区规教选育编司.[M少]数.民北族京教:民育族工出作版文社件,选20编11(:一4).
[G].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1:26.
③ ④
《苏中德国,教薛育寒年.鉴我》国编民辑族部高.等中教国育教政育策年的鉴历(史19演49进—与19逻81辑)透[M视].[J北].京贵:州中民国族大研百究科,全20书20出版(5社):,115958146:18.28.
3 6 第 卷第 期 2020年11月
EducationSciencesinChina
NovVeoml.be3r,,N20o.260
新中国70发年展少历数程民与族基高本等经教验育政策的
陈 举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初步形成期、曲 折发展期、恢复重建期与完善提升期四个阶段。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70年的发
一、新中国成立70年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初步形成期、曲折发展期、恢复重建期与 完善提升期四个阶段。
系研究基作”金者(项简18目介XJ::J2C陈0818举800,年01教度)育。教学育博部士人,文安社庆会师科范学大研学究教青师年教基育金学项院目讲“师内,高主班要经从历事与高新等疆教籍育少与数社民会族研大究学。生教育收获关 ① 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 [J].民族教育研究,2009 (3):1825.
建国60年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迁述评
建国60年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迁述评
张雪蓉
【期刊名称】《现代大学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1949年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6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建国初期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仿苏时期、文革十年以毛泽东的教育理论发起的"教育革命"、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变迁.这些历史变迁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国人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摆脱功利性价值取向,确立大学的学术性,在此前提下,建构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内外部管理体制.
【总页数】5页(P61-65)
【作者】张雪蓉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9
【相关文献】
1.建国60年来我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与展望 [J], 洪艳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J], 刘颖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J], 刘颖
4.浅析建国60年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 [J], 张雪蓉
5.中国共产党与乡村政权及文化的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J], 牛秋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_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杨胜才文章论述了面向新世纪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对于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和保障民族平等以及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了人们对于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种种疑虑;提出了民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地区发展作者杨胜才,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副研究员。
地址:武汉市,邮编430074。
民族高等教育是稳步发展,还是加快发展,在民族教育界似乎没有引起大的争议,因为人们比较普遍地认同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提高效益的改革与发展原则。
诚然,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民族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起点低、底子薄,社区差距大,发展难度高,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难免使人产生种种顾虑。
但笔者认为,困难和问题的产生恰恰在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足。
现阶段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确有困难,但若错过了历史机遇,将来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难上加难。
民族高等教育是面向、引导、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未来的事业,因此,制订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正确的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要有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远见。
一、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战略抉择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之所以说知识经济的到来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其原因有二:第一,这是由知识作为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特征所决定的。
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具有以下特征:(1)非消耗性)))知识可无损使用,而且使用越多,体现的价值越高。
(2)共享性)))知识不具排他性,可供许多人同时享有和使用,较少受时空的限制。
(3)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是相对丰富的,并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并且使用中还能产生更多的知识。
新中国民族学之路——从研究部起始的60年
新中国民族学之路——从研究部起始的60年
杨圣敏
【期刊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40)005
【摘要】国际民族学界分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西方传统民族学两大体系.新中国建立前,中国主流的民族学界属于西方体系;而新中国的民族学是从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起始的,研究部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堡垒和旗帜.近30年来,中国民族学的进步和成就是巨大的,但鉴于历史赋予中国民族学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使命以及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的局限性和明显的缺陷,必须抓住时机,创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派.
【总页数】6页(P5-10)
【作者】杨圣敏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06
【相关文献】
1.奠基乐山腾飞之路——新中国60年乐山教育发展实践与探索
2."以人为本"与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
3.法治勃兴之路——新中国法治60年大脉络
4.浅析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
5.新中国60年体育强国之路——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 杨 胜 才 ⒇(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建国5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巨大,但同时也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发展水平低、办学特色不突出、投入不足等问题。
面向新世纪,民族高等教育应进一步转变观念、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完善立法、加大投入,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5-0030-05Reviews and prospects on China 'sethnic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50yearsYAN G Sheng-cai(Law Department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Wuhan Hubei 430074,China )Abstract :In the past 50years,since China w as fo unded China 's ethnic higher educatio n made g reat achiev ements with the g overm ent 's series of specific policies ,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 blems such as som e underdev elo ped educational issues ,etc .So it 's urg ent to trans-fo rm the o ld issues and m ake creatio ns o n th e reg ulatio ns and inv estments for ethnic higher educatio n 's fur ther development.Key words :hig her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review s ;prospects 民族高等教育是国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建国5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面向新世纪,全面总结建国5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和经验,探讨民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国50年来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1.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从无到有,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1950年,5个民族自治区和31个民族自治州仅有4所高等院校(新疆1所,广西3所)。
这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早在50年代就创建了一批民族高等院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30·2001年9月第22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 o urnal o f H igh er Education Sep.,2001V ol.22 N o.5⒇收稿日期:2001-05-18作者简介:杨胜才(1964-),男,湖南凤凰人,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从事高校思想教育、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院校更是发展迅速。
到1997年,民族自治地区已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其中内蒙古18所,西藏4所,宁夏5所,新疆18所,广西26所。
1998年,全国有民族高等院校13所。
此外,国务院23个部委、16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的94所高等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
自1980年以来,累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近9万人,为高等学校提供了大批合格的少数民族生源[1]。
2.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民族高等教育的主干——民族高等院校已经形成以人文学科为主体,民族学科为特色,理、工、农、医、艺、管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
培养的人才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多个层次,有干部培训、预科补习、留学生培养等多种培养形式。
此外,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1978年民族院校仅有少数民族语文、汉语文、政治、历史、数理化、艺术等少量专业,1998年已设有100多个专业,包括经济类、财会类、法律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热门专业,办学规模从1978年的本专科生不足7000人增加到1999年的42751人[2]。
3.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不断提高。
1950年,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仅128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9%[3];1982年为5373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 7%;到1999年,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247700人,是1950年的193倍,占在校生总数的6%[4]。
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有些民族还有了硕士生、博士生,以及本民族的两院院士。
维吾尔、回、朝鲜、纳西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人数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4.少数民族教师队伍逐步壮大。
1952年,全国高校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只有623人,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1.85%。
到1999年,已有少数民族专任教师23000人,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5.5%,比1953年增长了近36倍,其中涌现出了一批专家、学者和著名的科学家。
全国民族高等院校的专任教师也由1978年的2121人,发展到1999年的4780人,其中教授292人,副教授1333人,讲师2045人[5]。
5.民族教育立法逐步完善。
建国以来,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教育领导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部门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等一系列关于民族教育的条例、指示。
一些民族自治地区也相应制定、颁布了若干民族教育地方法规。
此外,在新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中,都对民族教育的某些方面(如招生考试中的照顾政策、民族语文教学、双语教学、民族自治地方学校的设置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民族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为民族高等教育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保障。
6.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成绩显著。
一是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形成网络。
二是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不仅涉及民族高等教育,还涉及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民族成人教育等各个方面。
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规划民族教育重点课题多项,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发表了大量民族教育研究论文,出版了一系列民族教育专著。
三是创办了《中国民族教育》和《民族教育研究》两份全国性、综合性的民族教育期刊。
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各民族院校均与国外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还获得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机构的资助[6]。
二、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措施民族高等教育既有国民高等教育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出发,在探索、总结民族高等教育特有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1.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和分配实行特殊照顾。
一是在招生年龄上适当放宽。
建国初期,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一般上学较迟,且绝大多数解放后才能上学,高小毕业生年龄一般偏大等特点,教育部在1955年发出的《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中指出:今后在各级学校招生规定报考年龄时,对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一般应比照当地规定放宽2-3岁。
二是在录取分数上适当照顾。
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高等学校招生规定就明确指出:“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
之后,国务院和教育部又多次出台高校招生有关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强调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适当降分录取和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是实行定向招生和定向分配。
为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又能满足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国家采取了适当降分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确保·31·少数民族学生“出得来、回得去、用得上”。
2.举办民族班和预科教育。
国家根据高校招生对少数民族适当降分后录取的比例仍然较低,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重点高校跟班学习有困难的情况,从1980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在部分全国重点高校举办民族班。
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特殊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高等院校就设有预科,为尚不具备进入大学本科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补习。
后来其他一些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也相继办起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预科班。
1984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对有关部门民族预科班的教学和管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重点院校预科招生可照顾30分,民族院校预科招生可在各省、自治区招生最低录取线下照顾80分。
据统计,1997年,全国有200多所学校举办民族预科班,共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7200余人[7]。
3.开展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与协作。
早在建国初期,国家每年都要动员调配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和知识分子,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
之后,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多次发出通知,组织动员内地和沿海经济与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接收教师进修、派出教师讲学、支援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开展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等形式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中还就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扶贫作了详细分工。
以新疆为例,1990年以来,国务院24个部委的80多所高校共为其培养少数民族本、专科生8000余名,同时还培养了700多名厂长、经理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和高校骨干教师[8]。
4.财政拨款向民族教育倾斜。
(1)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
此项经费于1951年开始设置,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般事业费之外特设的一笔补助费用。
(2)将民族院校干训、预科经费列入计划。
(3)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照顾。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规定,凡考入高等院校(包括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
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有关通知规定在评定助学金等级时,应尽量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
1983年实行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的办法后,民族院校的学生仍享受100%的人民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