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才分类培养中的实践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才分类培养中的实践教育

发表时间:2018-08-28T13:39:08.9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马强

[导读] 随着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内心。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68

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实践定向,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定位,选择“721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分类分层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定位;实践能力

随着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内心,其内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

1 实践能力建设中的问题

根据“721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该培养模式需要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校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都或多或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有利局面尚未形成。一些大学生受就业压力的影响,过分注重文化成绩,甚至认为参加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和财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2. 现实活动成效还不够明显。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大学生在组织和参与实践活动时,存在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如有的大学生为了完成实践活动任务,不是真实地去体验生活,而是走过场、搞花架子,甚至托关系开虚假证明。现有实践环节的培养计划与过程中存在目标不够明确,举措不够丰富,组织不够严密,事前准备也不够充分,或是注重点上的某一项或某一类实践活动,忽视了对面上实践活动的指导,不能为大多数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或创造有利条件;再加上缺少科学、规范、健全的校内外紧密结合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办法和机制,不能把大学生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很好地统一起来,组织开展一些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的科技服务和知识咨询等较深层次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的能力素质难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锻炼。

3.缺少稳定有力的基础保障。首先,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大学生实践活动经费自筹数量非常有限的现实状况下,一些院系限于筹措活动经费的困难,不能满足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资金需求,致使一些很好的实践活动计划安排难以成为现实。其次,是实践活动场所和基地匮乏的问题。实践活动要真正锻炼大学生的能力,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但目前许多高校往往没有建立适合大学生实践活动需求的、稳定的实践场所和基地,大学生为了参与实践活动,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四处奔波寻找实践活动场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削弱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

4.配套机制还不够健全。首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缺少主动管理和积极引导,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对实践活动的意义很少介绍,对如何撰写实践活动报告也缺乏指导,从而使实践活动难以落到实处。其次,是缺乏完善的检查考评制度。由于实践活动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难以形成统一合理的考评标准,因此,大多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通过查验学生实践报告或单位证明的方式检验实践活动成果,至于活动的实践过程和质量等,则显得考量和评价不足,从而使检查考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难以使大学生认清自己实践活动中的得失。

2 实践能力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针对当前在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

1.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树立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观。学校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当前,在教学管理理念上,要迅速实现从高度关注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向高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变,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目标,切实把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上升到衡量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高校发展能否保持旺盛生命力、学生培养质量是否受到社会欢迎的高度,将其与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行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观。帮助学生积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并积极促成实践活动对于自身完善的社会化功能、成才的催化功能及理论的强化功能的发挥。

2.努力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进行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特色的教学改革。把握住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能力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突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工作: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把实验教学从当前比较普遍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训练。

3.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增强学生组织和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对实践活动的目标方向、进展趋势要有较强的掌控和引导能力,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能及时有效地提供解答服务;而在实践活动中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在一些开发智力、拓展思维、锻炼能力的关键点上,则应给学生留下充裕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主动实践要素得到充分展示和历练,使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的探索创新中满足好奇心、获得成就感。

4.不断强化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保障,通过加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对大学生实践活动予以支持。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探索设立大学生实践活动基金,健全和规范资金投入及管理使用制度;把大学生实践活动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搭建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进一步强化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